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延緩身體退化 萬華辦長者活力秀

延緩身體退化 萬華辦長者活力秀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為提供長輩展現健康活力與生命價值的舞台,激發長者圓夢的動機及行動,臺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訂於5月24日上午9時在萬華區行政中心辦理「第3屆阿公阿嬤活力秀」初賽,由萬華區65歲以上長者組成表演隊伍,參與表演者年齡總計已超過「萬歲」,其中最年長者為90歲。臺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自100年起辦理「阿公阿嬤活力秀」,已邁入第3年,累計參賽隊伍達25隊,超過900位長者參與表演,內容包括舞蹈、樂器表演、體操及太極拳等,看著阿公阿嬤穿著華麗服裝與秀出自製活動道具,在表演中融入創意,看過的民眾都表示十分感動,甚至有部分長者雖坐著輪椅,仍認真參與練習,充分展現不老的健康活力。90歲的長者劉奶奶開心的表示,她今年已經是第3次站上舞台成為耀眼的女主角,她堅信人雖然年紀大,心絕對不能老,只有這樣才能活到老動到老。還有不少長者表示,可以站在舞台上是難得的機會,當台下掌聲響起時,讓生命再次找到了存在的價值。臺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吳俊良主任表示,101年底萬華區65歲以上人口數為2萬5925人,老年人口比率15.33%,居台北市12區之冠,為帶動及提升在地「活躍老化」與「健康老化」觀念,讓老人活得健康快樂,活得有希望,期盼透過「阿公阿嬤活力秀」舞台表演,鼓勵長輩藉由平時運動並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不僅可延緩身體功能退化,更能達到促進身心健康的效果與活躍老化的目的。

我國菸害損失?每年估高達五百億!

我國菸害損失?每年估高達五百億!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調查,國內支持調漲菸捐的民眾高達七成以上,而近期來調漲菸捐的提案,也將送審立院。健保局則表示,希望民眾能夠支持菸捐的調漲,以幫助弱勢族群,並且降低台灣的吸煙人口。一漲菸捐,就能一舉多得,保民健康還能救弱勢族群?根據統計,菸害造成的疾病醫療費用約占各國醫療費用的10%(6-15%, 中推估10%),我國每年國民醫療費用約9000億元,依此估計我國每年因菸害造成的醫療費用最保守估計約在500億元。所以,菸害耗費的醫療資源相對排擠到國內其他醫療資源的分配,使得罕見疾病患者,或是對弱勢族群等,補助受到影響。健保局指出,過去,菸捐為20元,去年,政府就收了近250億元的菸捐,如再調整20元菸捐,將可達到近450億元的水準。也就是說,如菸捐再漲20元,將可以填補這預估500元菸害所帶來的醫療損失。而目前,根據健保局的統計,我國有近百分之五的民眾無力繳納健保費,其中,透過政府補助的低收戶也只有一半左右,另外一半則因不符低收入戶的規定,而被排擠於補助的行列之中。因此,健保局呼籲,菸品健康捐若能由現行每包20元提高為40元,所增加之菸捐收入,可望進一步擴大協助低收入邊緣戶或其它經濟弱勢者減免其無力繳納之健保費。 

吃甜食與肥胖無關?研究:適量就無關

吃甜食與肥胖無關?研究:適量就無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許多民眾都認為,吃甜食是肥胖的主因之一,所以如要減肥的民眾,甜食則被視為頭號敵人,拒於三千里之外。但是,一篇來自「英國郵報」的報導卻指出,愛吃甜食的習慣與肥胖並沒有任何關係。 甜食竟與肥胖沒有關係?根據此項研究結果顯示,一周吃一次甜食的人,與幾乎每天吃甜食的人,後者的體重並沒有明顯的與前者有差異。而華盛頓的化學規範與食品安全中心(Centrefor Chemical Regulation & Food Safety)飲食學家墨斐(Mary Murphy)也表示,我們並未發現愛吃糖果的人其身體質量指數,和心血管疾病因子,有任何的關聯。所以對於甜食,民眾真的可以不忌口?但研究人員也指出,這不表示甜食就可以沒有任何節制的吃,適量還是很重要。換句話說,甜食的確與肥胖無關,但是民眾對於下肚的甜食熱量,沒有任何概念與計算的話,恐怕甜食吃多還是得接受發福的命運,如因嘴饞而吃一點,似乎也無傷身材!

女學生畫師成魔 學校鼓勵創意不記過

女學生畫師成魔 學校鼓勵創意不記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學生把老師化成惡魔,畫得太像被老師抓包,學校鼓勵創意而不記過?日前,新北市五峰國中一名女學生,在上素描課時,把老師畫成惡魔,因為畫得實在太神似被老師抓包,這名老師則氣得要記女學生過,可是校方認為,這屬於女學生的創意之一,沒對女學生記過。台灣教育終於鼓勵創意?被畫成惡魔的老師教書教了三十多年,從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發生,因此揚言要記學生過。這名女學生的家長則表示,這只是學生的創意,為什麼要記過?另外,也有同學也說,畫得很有創意,不是每個人都畫得出來。對此,校方則表示,為了尊重學生的創意,因此不會記過,也會跟這位老師溝通,讓事件落幕。

男童誤喝包粽鹼水 食道灼傷寬度僅剩三成

男童誤喝包粽鹼水 食道灼傷寬度僅剩三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下個月端午節就要到了,有些老一輩的阿嬤已經開始包起顆顆傳統香噴噴的粽子。而家中有小孩子的民眾,可要注意包的鹼水不能亂放!日前,台中傳出一名兩歲的小男童,因為把鹼水當作飲料誤喝,導致這名男童的食道遭到嚴重灼傷,寬度僅剩原來的三成,未來恐怕無法完全恢復正常進食。包粽鹼水真的不能亂放!這名男童誤喝鹼水之後,雖立即吐了出來並且緊急送醫,但食道還是遭到嚴重灼傷。中國附醫小兒腸胃科主任陳安琪表示,經過檢查,男童確定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但腐蝕性食道炎情況嚴重,食道三度灼傷,必須住院治療。兩周後,男童雖然獲准出院,但吞嚥困難,必須持續在門診追蹤,持續做食道擴張治療,醫師希望時間一久,可以讓食道逐步恢復接近正常。對此,陳安琪則呼籲,端午節在即,包鹼粽時,鹼液要放好,別讓孩童誤食。建議包鹼粽用不完的鹼液,最好立刻沖掉,如果要保存,也應換裝孩童不易打開的瓶子,並且收在安全的地方。另外,也請鹼液廠商將其瓶蓋改為安全瓶蓋,以避免小孩打開誤飲。如果孩子真的誤食,最好馬上送醫。

少年白可能是白斑 不治療恐罹癌

少年白可能是白斑 不治療恐罹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喬慧/採訪報導)你也有少年白嗎?以為自己煩惱太多,其實可能是白斑!日前有位30歲王先生,上大學後開始長出些微白髮,一開始以為是少年白不以為意,後來在前額處長出一搓白髮後就很擔心會不會整頭變白,再加上常被誤以為趕新潮染一搓白髮,經皮膚科醫師確診為白斑症,好發在10~30歲年輕人,患者要注意防曬,以免患部缺乏黑色素保護,過度曝曬造成曬傷甚至皮膚癌。皮膚科醫師曾興隆指出,「白斑症」是一種黑色細胞異常,造成膚色異常的現象,目前真正發生原因不明,可能和遺傳、自體免疫疾病、壓力、甲狀腺功能異常、造血功能不足、黑色素缺乏等有關。白斑症好發於頭、臉、四肢、腋窩及下背部,大小及數目因人而異。從小朋友至老年人都可能罹患,最常發生10~30歲間年輕人,50%的病患會在20歲前發病。曾興隆指出,一般發生在頭頂上的患者通常會擔心有沒可能會整頭白髮,如果患部的範圍沒有持續擴大,因為不影響日常生活,大部份患者都會與它和平共處並接受治療,也有的患者乾脆直接整頭染白,其實白斑症若及早治療是可以獲得不錯的治療效果。夏天到了,白斑患者更要注意防曬!曾興隆建議,白斑患者可多吃維他命B群類的食物,同時還要注意防曬,因為罹患白斑的部位缺乏黑色素保護,較容易因陽光過度曝曬導致曬傷,甚至提高罹患皮膚癌的機率。曾興隆提醒,當發現身上出現白斑時,早期治療的效果較佳,同時長期未治療也會提高罹患皮膚癌的機會,因此若發現身上有疑似症狀時,建議儘早就醫診斷治療,耐心按照醫囑治療,並保持身心的健康,白斑是可以獲得良好控制的。(圖片來源/書田診所提供)

我醫院健康促進服務 榮獲全球典範獎

我醫院健康促進服務 榮獲全球典範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102)年在瑞典哥德堡舉行的「第21屆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研討會」,國民健康局推動台灣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榮獲第一屆「健康促進醫院網絡全球典範獎」,而彰化基督教醫院則獲得第二屆「健康促進醫院全球典範獎」,展現我國推動臨床健康促進與預防醫學之成果,領先國際。台灣平均每人每年門診就醫15次,健康促進醫院把握每一個與就診個案接觸的機會,提供戒菸、癌症篩檢、體重控制等健康促進服務,提高每位病人、員工及社區的健康獲益。這些健康促進服務具實證基礎,包括病人進行髖關節或膝關節置換手術前6至8週,若戒菸或減少一半吸菸量,將比未戒菸者,減少34%的術後併發症發生率;大腸癌病人在手術前4週戒酒,比起未戒酒者,減少43%的術後併發症發生率;每1-2年進行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13-25%之大腸癌死亡率等。醫院為與病人頻繁接觸的場合,健康促進醫院,就是把醫院角色從單純的醫療功能提昇為健康功能,把握醫院與人接觸的機會,透過結構、文化、決策與流程的發展,以提高病人、員工與社區之健康獲益,以組織改變為策略,達到從醫療過程提升健康之目的。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呼籲,由台灣健康促進醫院網絡的經驗證明,醫院推動健康促進政策,為促進民眾健康的重要推手,一方面節約健保資源,另一方面降低第一線醫護人員的照護壓力,創造更健康優質的工作環境,在資源有限的現實環境中,為刻不容緩的最佳對策。

吃對食物 提升免疫力真簡單!

吃對食物 提升免疫力真簡單!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H7N9及流感疫情搞得大眾人心惶惶,而平常除了做好衛生保健,勤洗手、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更可以從飲食及建立良好日常生活習慣來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減少病毒的入侵!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鄭欣宜表示,免疫系統與營養狀態息息相關,若營養足夠,身體防禦系統自然強健,不用花大錢,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鄭欣宜營養師表示,在飲食方面,要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根莖類、豆蛋魚肉類、油脂與堅果類、蔬菜類、水果類及奶類,增加食物多樣化,以攝取多元化的營養。免疫系統中的免疫細胞主要是由蛋白質所構成,建議可以從飲食中攝取高生物價蛋白質,例如蛋類、乳製品,以及豆腐、豆干、豆包、豆漿等黃豆製品,「食物永遠比食品好」,不要相信偏方或只補充大量營養品。蔬果中富含不同抗氧化、調節免疫力的植化素,鄭欣宜指出,像是番茄當中的茄紅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胡蘿蔔、南瓜、地瓜的類胡蘿蔔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在黏膜細胞扮演重要角色;各種菇類中的多醣體,可增加免疫細胞T細胞的數量,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功用。建議大家可選擇多樣化的五行蔬果,以攝取不同功效的植化素。根據近年來國民營養調查結果發現,國人油脂攝取量已超過行政院衛生署的建議量,鄭欣宜表示,過多油脂攝取除了會造成肥胖,更會引起體內的發炎反應,造成免疫力下降,建議減少飲食中高油炸、空熱量食物,空熱量並不等於零熱量,而是指擁有高卡路里、低營養素的食物,像是油炸品、洋芋片、巧克力、精緻糕點等!另外,適當的必須脂肪酸可降低體內發炎因子細胞激素的生成,改善免疫功能,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脂肪酸,必須經由食物攝取,例如核桃、杏仁果、亞麻仁油、葵花油等。維生素B群參與體內代謝及神經傳導的功能,國人飲食普遍精緻化,建議可提高全穀類的種類攝取,增加膳食纖維及B群的攝取量,一天當中可以有一餐食用全穀類食物,除可以增加B群的攝取,更可以讓人活力加分!除了均衡的飲食之外,鄭欣宜也提醒,更要有適當運動、充足睡眠,注意衛生環境。

研究:運動前喝茶 消脂效果增17%

研究:運動前喝茶 消脂效果增17%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喬慧/採訪報導)夏日是減重旺季,抓準民眾瘦身需求,標榜減重成份的各式市售飲料紛紛上架搶市,市面上許多標榜「光喝不練」的茶飲減重方式,多半是透過茶飲中膳食纖維的添加達到幫助排便的效果,但事實上想要喝茶瘦身,更正確的方式是搭配運動,透過茶飲中兒茶素成份提升脂肪代謝效率,研究顯示,運動前攝取兒茶素,確實能增加17%的脂肪能量消耗。《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已有研究指出,兒茶素成分對於運動時,脂肪消耗效率具實質上的幫助,該研究以12位健康青年為對象,在中等強度、30分鐘的腳踏車運動前,分別攝取兒茶素與安慰劑,結果發現,運動前攝取兒茶素,能增加運動過程中17%的脂肪能量消耗,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劉珍芳指出,茶飲中的兒茶素成分已證實對體內脂質代謝有幫助,能調節血脂、降低血中膽固醇,但若想達到降低體脂的瘦身效果,仍然需要透過運動的輔佐。為什麼運動前喝茶能幫助脂肪代謝?劉珍芳解釋,運動能夠消耗脂肪,是因為運動時體內會分泌正腎上腺素,是人體主要調節運動時能量代謝的賀爾蒙,它會將脂肪細胞轉化為運動時所需的能量,達到消耗脂肪的功效。但體內的一種酵素COMT會使正腎上腺素分解,影響脂肪細胞被分解過程及消耗的效果,茶飲中兒茶素能抑制COMT的作用,確保正腎上腺素不受COMT酵素的作用,維持脂肪代謝的運作機制,增加運動消脂的效率。

亞洲首例? 右心症台灣女子心臟移植成功

亞洲首例? 右心症台灣女子心臟移植成功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流行樂唱著「你不曾發覺,你總是用右手牽著我,但是心卻跳動在左邊,你和我之間的遙遠,永遠隔著親切,愛少的可憐。」但有可能你是誤會了,因為另一半的心跳真的在右邊?醫學上的右心症,就是指心臟位在胸腔的右側,而不是在正常的左側。一名66歲女性,日前因為呼吸困難及下肢水腫合併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至三軍總醫院心臟外科門診求診,經由理學檢查及胸部X光攝影發現,此病患心臟位在胸腔的右側。三總立即再以心臟超音波及電腦斷層等檢查,發現她的肝在身體左側,胃在身體右側,體內所有器官皆與正常人相反,合併心臟衰竭。病患多次住院及門診追蹤發現心臟功能逐漸惡化,經由詳細檢查及評估之後,認為必須接受心臟移植手術。但由於該名病患除了心臟位置是相反的,所有連接到心臟上的大血管位置也都是相反的,導致手術的難度大增。外科部主任蔡建松表示,術前針對此特殊個案多次召開科內會議及跨院際討論,經由詳細手術計畫及安排,病患於今(2013)年4月26日接受心臟移植手術;術後一週轉出加護病房,目前病患已逐漸恢復正常生活功能。回顧過去20年學術文獻,右心症患者接受心臟移植案例,全球僅4例,前二例為1993年及2010年美國36歲女性及6歲男童,但文獻並無記載是否存活;另外兩例為亞洲某心臟醫學中心,患者同為異位右心接受心臟移植,但於術後短期內死亡。這名心臟衰竭的右心症患者,做心臟移植手術成功,有可能是全亞洲的首例,三總表示,希望藉由這次的成功經驗,未來能造福更多的病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