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ADHD延誤治療 孩童竟患憂鬱症?

ADHD延誤治療 孩童竟患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喬喬從小是位活潑好動的小男孩,上國小後卻因為好動、情緒起伏大的問題常和同學發生衝突,被學校歸為問題學生,再加上因為課業跟不上同學,而漸漸成為班上的邊緣人物;上了國中後更因為情緒低落出現自傷行為,被老師發現才查覺喬喬自小即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但因長期未接受治療導致課業無法跟上、人際關係不佳,自信心低落而罹患憂鬱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精神科劉黛玲醫師表示,許多研究皆顯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有較高的比例未來會合併憂鬱、焦慮等情緒障礙,呼籲照顧者不可不慎!不專心、好動 孩子可能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孩子不喜歡寫功課、做事拖拖拉拉,上課總是神遊、坐不住等,老是被老師抱怨上課不專心,小心,孩子可能患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劉黛玲醫師表示,目前ADHD的致病原因尚未有定論,但科學證據傾向為基因遺傳,也有研究指出可能與母親懷孕過程中營養不足、早產、抽菸或腦傷等造成,患者主要症狀為過動、衝動及注意力不足。錯過黃金治療期 焦慮、憂鬱情緒跟著來劉黛玲醫師補充,臨床上常見許多孩子有注意力不佳及過動的問題,卻容易被家長、老師忽略或是被歸類為頑皮、不認真的壞小孩,不但失去治療的黃金時間、對學習造成影響,甚至可能耽誤孩童的人格發展。她進一步解釋,因為孩子注意力不佳,自然會影響學習效果,即使再努力成績仍是落後同學一大截,久而久之除了失去對學業的自信心,也容易伴隨焦慮、憂鬱等症狀,甚至為了獲得成就感,容易流於不好的行為,好比結交壞朋友、未婚懷孕、沈迷於網路等反社會行為。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適時給予孩子支持鼓勵事實上,ADHD孩童若能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搭配適合的行為矯正或藥物治療,ADHD孩童也能有優異的表現!劉醫師表示,美國研究指出,目前ADHD的治療以藥物合併行為治療成果最顯著,但實際是否需要用藥仍視孩子的狀況為主。提醒家長,很多孩子做出不正確行為並非是故意的,家長若遇到小孩有疑似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狀況,應尋求專業醫師幫助,並主動瞭解ADHD的正確認知,並給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及鼓勵,才有助於ADHD病童的治療效果!

新增一例!中市死亡鼬獾確診狂犬病

新增一例!中市死亡鼬獾確診狂犬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自從第一起狂犬病爆發後,染狂犬病野生動物確診案例接二連三的發生,讓許多民眾都害怕,狂犬病疫情是否早已在台擴散蔓延?而日前台中市新社發現一隻死亡鼬獾,被民眾送檢,確認是遭染狂犬病而死亡,台中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也指出,已成立疫情指揮中心展開圍堵政策。中市備妥疫苗 供新社民眾飼養犬貓施打台中市府動保處指出,7月26日接獲民眾通報,在新社區及太平區各發現1隻鼬獾死亡、南屯區及后里山區發現各1隻白鼻心死亡。經送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今天接獲檢驗結果,新社區死亡的鼬獾,確診為狂犬病例。對此,台中市府動保處長余建中表示,已備妥1400劑疫苗免費提供新社區民眾飼養的犬貓施打,也已出動35人前往新社區公所、新社區協成里、廣溪里、中興里及中和里等處提供施打服務,未來仍持續進行,呼籲民眾攜飼養犬貓前往施打,以防擴散。

錢鼠遭染狂犬病 環署籲進行滅鼠大作戰

錢鼠遭染狂犬病 環署籲進行滅鼠大作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因應台東縣日前發生一隻錢鼠驗出有疑似狂犬病毒,環保署籲請民眾於平時即應做好居家環境整頓工作,以「做好環境整頓為主、投以滅鼠餌劑為輔」、「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等防治策略原則,避免鼠類孳生。滅鼠作戰 防狂犬病 環保署表示,民眾可自行檢查居家是否有老鼠出沒,當居家中有老鼠或發現鼠糞、鼠囓咬痕、鼠跡、鼠穴時,應立刻進行防治,沿著牆壁、牆角或鼠類經常活動的路徑置放捕鼠籠、捕鼠夾、粘鼠板,以避免、毒餌等以捕殺鼠隻,另外,置放粘鼠板、捕鼠夾及毒餌,應選擇安全、隱蔽的處所,以免兒童、寵物等誤踩或誤食。因為錢鼠不是老鼠,是「食蟲目」的哺乳動物,食性為葷食,主要吃蟑螂、昆蟲,也會吃廚餘,民眾可以置放新的捕鼠籠,以烤過或口味較重的肉塊做為食餌,如烤過的香腸,較易捕獲。 對此,環保署籲請民眾澈底做好環境整頓工作,因為防鼠工作的最高原則是「三不政策」,也就是「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不讓它住的最佳方法就是經常整理居家環境,不堆積廢棄物,修補紗窗及紗門,維持環境清潔,儲藏室、櫥櫃、水溝等都應經常清掃。不讓它吃的作法就是廚餘要包裝好並每天清除,垃圾筒內不要留有可吃的食物,食物儲存必須以容器盛裝,以免被侵食。

小遊戲不簡單 助早療兒童學飛

小遊戲不簡單 助早療兒童學飛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綜合報導)你的孩子能夠隨著音樂唱唱跳跳嗎?觀察孩子能不能隨音樂唱跳、模仿跳舞動作,是判斷兒童需不需要早期療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雙和醫院舉辦為期兩個禮拜的早期療育活動,用一系列闖關活動來測試6歲以下兒童的發育狀況,現場也看到許多經過早療的小朋友,已經能夠跟上節拍,融入團體生活。唱跳活動 觀察手眼協調能力雙和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潘介玉表示,0-6歲是孩子接受早期療育的黃金期,家長可以透過參加各式各樣的闖關活動判斷孩子需不需要接受療育。例如,簡單的有獎徵答活動,可以測試孩子的記憶力與注意力;「圈圈叉叉跳一跳」的指令活動也能夠觀察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以及身體的反應速度。潘介玉表示,由於治療對象是兒童,早期療育通常是透過遊戲來達到治療的目的。看似程序簡單的遊戲,其中其實隱含大學問。舉例來說,「吹紙鶴」的小遊戲,可以看出孩子的嘴部肌肉是否協調,家長若能將這些小活動帶入日常生活,家中的慢飛天使進步速度會更快。慢慢來比較快 早療兒父母須耐心雙和醫院利用兩週時間介紹早期療育給新北市民眾,希望讓早療概念走進家庭。潘介玉也提醒家長,發展遲緩、有自閉症的孩子需要時間與耐心,家長學會教育孩子的方式能夠加速孩子的進步,但也不及操之過急,循序漸進的進步才最穩定。

美麗有「髮」 乳癌病友創意變髮競賽

美麗有「髮」 乳癌病友創意變髮競賽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綜合報導)性感女神安潔莉納裘莉今年宣布為防乳癌,進行乳腺切除手術,勇敢自在的態度令人敬佩。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一名,罹患乳癌可能需要切除胸部,許多女性因此喪失自信,此外,接受化療之後的掉髮問題,也是乳癌病友最難接受的副作用。損女性魅力 乳癌病友抗化療頭髮是許多女人的第二生命,掉髮問題也是不少乳癌病友抗拒化療的主要原因。乳癌防治基金會與台灣乳房醫學會、弘廬基金會為了鼓勵病友,共同舉辦「乳此人生 美麗抗癌」的創意髮型比賽,邀請知名造型師吳依霖共同響應。透過創意髮型比賽,希望乳癌病友能夠重拾信心,主動分享自己的故事,並在活動中找回自信亮麗的外表。盼陪孩子長大 罹癌媽媽重新面對人生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分享一位年輕媽媽的故事,這位32歲的媽媽剛迎接新生命,在哺餵母乳時覺得異常腫脹,就醫後發現是乳癌第三期,生子的喜悅心情瞬間跌至谷底。化療之後的掉髮副作用更打擊這位年輕美麗的媽媽,對人生頓時失去信心。幸好,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帶給媽媽面對病痛的力量,她決定要陪孩子長大,從此勇敢面對外表的改變,積極接受治療。張金堅表示,化療引起掉髮副作用,容易對病友造成心理障礙,因此抗拒治療。他希望能夠藉由這次的競賽活動,鼓勵所有病友勇敢接受治療,重拾信心。創意髮型比賽報名日期為8月1日至9月15日,第一名的病友還能接受造型師吳依霖免費造型服務一次。

孝親集尿器 尿失禁也能趴趴走

孝親集尿器 尿失禁也能趴趴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採訪報導)尿失禁讓你不敢出遠門嗎?台安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袁明琦的父親長年飽受尿失禁所苦,為了讓父親能夠自由行動,不再被尿失禁綁在家裡,袁明琦苦思多時,終於發明攜帶型的集尿器。這項孝親發明近日在日內瓦國際發明獎的舞台上獲得肯定,袁明琦說,「這個發明背後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怕失禁、尿騷味 袁父足不出戶 袁老先生因為患有後天性的小腦萎縮症,導致無法自如排尿,有尿失禁、頻尿的問題。袁明琦表示,父親會為了避免失禁、身上有尿騷味,站在便池旁邊努力擠出每一滴尿液,每當又尿溼褲子,表情總是又羞又怒。尿失禁的困擾,讓袁老先生不願意走出家門,怕憋不住尿,怕穿尿布會有尿騷味。 「你不是醫生嗎?這點毛病你為什麼沒辦法幫我解決?」袁老先生一次對兒子說出重話,也催生了可攜式集尿器的點子。袁明琦以心臟外科開刀常用的氧氣面罩做為發想,氧氣面罩隆起的空間能夠讓男性生殖器有足夠的空間,不受壓迫,再接上單向的導尿管,將尿液導入集尿袋中,讓尿液不會回流,避免產生尿騷味。袁明琦解釋,能夠重複使用的集尿器,比起一天換上4、5片的紙尿布環保許多。 因孝心而起 因友情而圓滿 「集尿器是發明出來了,可是怎麼讓人舒服得穿在身上是一大難題。」袁明琦回憶研發過程的困境。當時名製作人王珮華的姊姊王淑華是袁明琦的病人,因為醫病關係結緣,身為服裝設計師的王淑華很支持袁明琦這項孝親發明,因此自告奮勇,連趕工四天設計出可裝載集尿器的內褲。「她那時候做完心臟手術,身體還虛弱,設計出褲子的隔天,淑華就走了。」袁明琦說到這裡已紅了眼眶。 「姐姐願意付出生命最後4天在這項設計上,如今獲得各界肯定,我相信,姐姐在天之靈一定很欣慰。」王珮華憶起亡姐語帶哽咽。袁明琦表示,這個集尿器可以幫助中風、攝護腺癌、脊椎受傷及帕金斯症患者,「淑華知道這個發明的意義,她因此幫助了很多人。」

健康食品出問題 通報還可A好康

健康食品出問題 通報還可A好康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食用市售健康食品或一般保健食品前,務必詢問醫療人員,而且要依照建議劑量服用及注意外包裝警語;若食用後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應停止食用並儘快就醫,並向「全國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通報。即日起至102年11月30日止,通報並經查證符合資格者,就能獲得「通報A好康」活動中的時尚保溫杯及購物袋一只。  市面上許多號稱具有保健功效的膠囊錠狀食品、營養補充品,甚至是衛生福利部(原行政院衛生署)核准的「健康食品」等,雖然是食品,但大都經過濃縮萃取等程序,濃度含量已和一般食物不同,雖然可能具有保健效益,但仍有可能導致「非預期反應」的發生,造成身體不適。為建立本土食品安全資訊監控機制,蒐集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上市後安全資料,衛生福利部建置「全國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食用健康食品及一般保健食品後,若發生任何不舒服的反應,可以向此通報系統通報,以減少可能發生的危害或避免影響範圍擴大。 一般民眾可透過網路、電話或傳真方式通報(通報電話:02-23587343;網址:hf.fda.gov.tw;關鍵字:食品非預期反應)。即日起至102年11月30日止,舉辦「通報A好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通報成功,經查證符合資格者,即可獲得時尚保溫杯及購物袋一只。

腸病毒持續燒 三少一多好防範

腸病毒持續燒 三少一多好防範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近日公布,新增2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一例感染伊科30型,於出生4天後出現發燒、活動力降低、發紺、敗血症、凝血功能異常及內出血等症狀,目前仍於醫院救治中。另一例感染腸病毒71型,自7月上旬開始出現手足口病,其後出現持續發燒、肌抽躍等狀況,及時就醫,目前已康復出院。                                                                 伊科病毒可能透過自然生產過程或產後接觸傳給新生兒,提醒準媽媽們,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應注意自身及其他家中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新生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醫師則應注意新生兒健康狀況,並加強嬰兒室的感染控制作業。也再次呼籲家長與幼童都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有效防範之道,建議民眾謹記少人、少親、少摸、多洗手等「三少一多」的原則,也就是盡量避免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同時也不要接觸疑似受到感染的患者;腸病毒防治之道,就是落實正確勤洗手。而一般酒精性乾洗手無法殺死腸病毒,洗手時應以肥皂反覆搓手至少20秒,以清水將泡沫沖洗乾淨後,還要記得用紙巾將手充分擦乾,才能預防腸病毒。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羅局長財樟也表示當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要注意是否有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胖子!受言語攻擊的肥胖者將更易發胖

胖子!受言語攻擊的肥胖者將更易發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嘿!胖子!嗨!胖子,你今天過的怎麼樣?」,你曾經為了想刺激別人減肥,而使盡各種言語譏諷的方式,來稱別人胖,試著想要使他人變瘦嗎?但是這樣的激將法恐怕會招來反效果,如果被譏諷的對象,又是自己的另一半的話,可要快點停止這種行為!因為根據美國的研究,被嘲諷的對象恐怕會比一般人更容易發胖。被言語攻擊的肥胖者 更容易發胖根據洛杉磯時報報導,這項研究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醫藥學院,由2006年到2011年參與全美健康與退休研究的受訪者中,找出逾6000人,了解一般肥胖者,與受盡肥胖言語攻擊的肥胖者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被肥胖言語攻擊得體無完膚的受訪者,比一般肥胖者高出2.5倍的機率,更容易發胖!至於為什麼被言語嘲諷的這些人為什麼會較容易發胖,研究指出,可能是肥胖者對於言語攻擊及歧視產生的沮喪而導致的身體反應。

健康活力Show 高齡長者角逐第一

健康活力Show 高齡長者角逐第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來自新北市各分區銀髮長者健康活力Show的18支優勝隊伍,總歲數5萬5千636歲,最高參賽年齡93歲,也有平均年齡高達91歲的隊伍;27日衛生局也在現場安排免費健檢及10多項寓教於樂的闖關遊戲,現場熱鬧滾滾。最後由臺灣天主教安老院奪得總冠軍,將與感恩喜樂讚美操、健康不老族、中溪里辦公處、坪林松年大學,代表新北市角逐全國總冠軍。衛生局長林雪蓉表示,為鼓勵老人家走出戶外,進入社區參與社團活動,讓長輩過一個健康快樂的銀髮族生涯,衛生局去年首度舉辦健康活力秀。今年,考量偏遠地區交通不便,故擴大舉辦,將全市劃分成7個賽區,讓新北市29區的長者及家屬皆能就近參與活動,落實在地健康老化的政策。為積極維持長者身體健康及機能,衛生局也聘請物理治療師全國聯合會前理事長簡文仁專家設計簡單好運動的「防跌健康操」並由深坑區農會14位高齡長者示範拍攝DVD光碟片,於各場活動中贈送給參賽隊伍,及寄送給各區關懷據點,以營造新北市長輩樂齡活力的支持性環境。衛生局表示,新北市銀髮長者健康活力Show自5月5日起,共有140個隊伍在各分區粉墨登場。27日的總冠軍爭奪賽,就是來自各分區的優勝隊伍,表演內容包含音樂、體操、舞蹈、歌唱、戲劇,民俗技藝,讓人眼花撩亂,宛如一場阿公阿嬤才藝嘉年華盛會,戰況異常激烈也緊張有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