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長得好看特別吃香?九成男性對醫美感興趣

長得好看特別吃香?九成男性對醫美感興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長得好看在事業上真的比較吃香?別以為只有女性瘋醫美,就連男性們也對醫美趨之若鶩,根據調查指出,有九成的男性,認為長得好看比較吃香,更有超果四成的男性想要進行醫美治療,把抬頭紋、魚尾紋等「魔皺」消除殆盡。男性重隱私 希望能悄悄變帥近年台灣男性對於微整形接受度越來越高,在最新台灣男性微整形心聲調查顯示,近九成(89.1%)受訪者期待能有「專為男性開設的醫美特別門診」,已婚爸爸們比未婚男性更想要有男性專屬的等待空間與門診時段。超過四成(41.5%)男性表示未來可能進行微整形。對此,皮膚科開業診所醫師郭玉玲表示,安全與隱私是男性微整形考量的最大因素。皮膚專科林敬鈞醫師觀察,比起女性,男性多是情況嚴重才維修。四成男性怕黑心醫美 可是,雖男性也對醫美治療大感興趣,但是皮膚專科郭玉玲醫師指出,安全還是男性微整形時考量的最大因素,很多不肖業者削價競爭,使用來路不明的產品,造成市面上偽藥充斥,也讓超過四成(41.0%)男性對於自己施打的產品成份特別顧慮!因此,郭玉玲建議,只要指名來自美國原廠、第一品牌的肉毒桿菌素與玻尿酸產品,配合專科診所及有經驗的醫師,透過諮詢與醫師討論評估並充份溝通,就能安心、放心的進行療程並達到最好的效果。

男一次罹兩種癌 機器人手臂一次切除解決

男一次罹兩種癌 機器人手臂一次切除解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前,新北市出現一名六十九歲的男性病患,被醫院發現同時罹患了兩種癌症,分別是前列腺癌以及乙狀結腸癌,但經由院方安排進行一項達文西手臂的跨科手術,竟在六小時內一次把兩種腫瘤切除,成為了國內的創舉。創國內外學術首例 用達文西手臂一次解決二種癌症治療這名病患的亞東醫院指出,一般來說,病患可能要接受傳統開腹手術,不僅手術傷口大,術中出血量多,而且術後恢復期也較長。收治該位病患的泌尿科鍾旭東醫師,考量到病人同時罹患前列腺癌和乙狀結腸癌,遂與一般外科陳國鋅醫師,並且決定以兩位醫師熟擅的達文西機器手臂,首開先例以接力賽方式來為病人進行前列腺全切除及大腸病灶切除合併腸道吻合手術。另外,因為病人膽結石已經到了必須開刀的地步,因此最後完成三合一的達文西接力式手術。亞東醫院表示,病患在開刀時,僅出血一百二十毫升,少於一般傳統開腹手術出血量許多,且一般傳統手術,必須經由開腹的方法,傷口極大術後照顧也很難,但此病患僅留有六個小傷口,因此病患在術後一星期後,就已能返家休養,而此項機器人手臂接力手術,也創下了國內外文獻的首例。

你健走企業就捐款 景美仙跡岩健走活動開跑!

你健走企業就捐款 景美仙跡岩健走活動開跑!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幫助弱勢學童,維多利亞集團將舉辦「WOW景美美景 夏日登山季―你健走,我捐款」健行活動,只要民眾參加此項活動,維多利亞就會捐贈一百元,希望能夠號召萬人健走,募集達一百萬元的善款。民眾健走一次 企業多捐一百元維多利亞指出,維多利亞集團向來積極落實社會企業責任,今年特別舉辦「WOW景美美景 夏日登山季―你健走,我捐款」健行活動,為每一位現場報名的參加者捐出百元做公益,目標號召萬人達成百萬捐款,支持伊甸「象圈工程計畫」,幫助偏鄉弱勢學童可以健康長大、快樂學習。伊甸基金會董事王剴鏘也說,「象圈工程計畫」,能幫助偏鄉學童擁有快樂早餐及課後照顧服務。為讓偏鄉孩子不因地處偏遠、師資不足而面臨學習窘境,今年,「象圈工程計畫」持續推動「小象展翼」,透過經費補助及多元才藝訓練計畫,提供孩子學習的機會與舞台,讓這些弱勢學童,不因地處偏遠、師資不足而缺少機會,在往後的學習路上,能及早準備,儲備夢想的勇氣!對此,維多利亞表示,對活動有興趣的民眾,第1梯次於8月3日起至9月8日止,每周六日上午07:00至中午12:00,第2梯次於9月10日至10月30日,每日上午09:30至下午17:30,歡迎民眾至景美仙跡岩登山口(臺北市文山區景興路243巷仙跡岩牌樓前)現場報名參加。

台灣老中青三代喝飲料 一年竟喝下千億大卡熱量!

台灣老中青三代喝飲料 一年竟喝下千億大卡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夏天一到,許多人為了解渴,隨手一杯飲料帶在身上,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但這些飲料多半含糖,每天一杯喝下肚,恐怕會讓體重蠢蠢欲動節節攀升,而國健署對此則做了個驚人的統計,如果台灣老中青三代,共一千九百五十萬人,每天少喝一杯含糖飲料的話,估一年可減少千億大卡的熱量攝取,平均每人竟可以減掉一公斤!九成五國中生 每天都喝含糖飲料每人少喝一瓶飲料救體重!國健署也針對國中生進行調查,訪問6373位國中學生,其中有95%學生每天至少喝1杯含糖飲料、55%1天喝2杯。「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則顯示,成人平均每日攝取含糖飲料熱量141大卡、高中生為200大卡、國中生為156大卡、國小生為119大卡。全民甩肥肉 少喝一瓶飲料每人一年少一公斤!更驚人的是,調查還指出,若全國6至64歲人口中(約1950萬人),平均每週有1天少喝150大卡的含糖飲料(約等於1罐拿鐵咖啡或4分之1杯珍珠奶茶),一年預計可減少1521億大卡熱量,平均每人可瘦1公斤。對此,國民健康署呼籲,國人應多喝白開水,除可減少熱量,擺脫肥胖及慢性病威脅外,也能維持體溫恆定預防中暑,並透過排尿、汗以及糞便清除體內廢物,促進腸胃蠕動,進而預防便祕,避免尿道發炎。

全球暖化考驗人性 溫度升高人類將更暴力

全球暖化考驗人性 溫度升高人類將更暴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光站在大太陽底下就讓人感到煩躁不耐,如又是在太陽底下等人等公車,朋友遲到,公車更姍姍來遲誤點不斷,這時的心理恐怕會很想飆髒話,而根據美國的研究指出,全球暖化除了會造成大自然環境的破壞之外,恐怕這節節升高的溫度,也將是考驗「人性」的時刻!溫度上升華氏一度 衝突風險增加一成以上根據刊登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及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學者警告,天氣愈熱,人就會變得愈暴力,地球暖化的相關影響令人憂心。此項研究分析了考古學、氣候學、政治學及經濟學等各個領域等等,發現只要越熱,暴力衝突產生的機率就會越高,而學者甚至發明出一套公式,在赤道附近的國家人民,只要溫對每上升華氏一度,人民所發生衝突的機率就會增加一成以上!而研究主筆也指出,心理學實驗發現,溫度越高,員警就更有可能扣下扳機,此外,馬雅文明衰落,時間點正巧是1200年前歷史性旱災發生的期間。

做菜不再是大人專利 從小學烹飪培養專注力

做菜不再是大人專利 從小學烹飪培養專注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當在廚房燒菜時,孩子也在一旁躍躍欲試嗎?知名廚具總經理蔡蕙玲表示,暑假將至,許多家長開始安排各式各樣課程,計畫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寶貴經驗,其中,烹飪課程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除了能讓孩子們從小了解不同食材的營養價值及用法,最重要的是可以透過烹飪的過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組織力,及團隊合作的精神。暑假將至,許多父母開始計畫為孩子安排各式各樣課程,而不少業者也瞄準此商機,紛紛推出與生活有關的體驗營,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其中「烹飪」也是家長們常替孩子報名的課程。蔡蕙玲表示,原本完全不會做菜的小朋友,透過團隊的教導,從最基礎的選菜、洗菜、切菜開始學起,進而掌握到難度較高的煎、煮、炒、炸、烤等技巧,舉凡榛果豬排、蔬菜蛋披薩、培根雞蛋麵、小麵糰肉球、馬來風味鮭魚飯、水蜜桃燒雞、香甜水果瑞士捲、巧克力蛋糕;還是煙燻起司鮮蝦餃、雞柳玉米通心麵、美味薄餅蝦鬆、紅豆鍋餅、鮮蝦燒賣、加州燻雞潛水艇等異國料理,樣樣都難不倒小朋友。蔡蕙玲說明,家長們不要擔心讓孩子那麼小學做菜,其實透過正確且安全的做法,人人都可以成為廚藝精湛的廚師,尤其孩子在烹飪過程中,需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及邏輯性,同時還需與他人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一道道美味又可口的菜餚,過程中除了讓孩子了解不同食材的營養價值及用法,也潛移默化提升孩子的專注力、組織力及團隊合作的精神,還能成為家中廚房最佳的小幫手。

樂閱讀/壓力 讓你飢腸轆轆?

樂閱讀/壓力 讓你飢腸轆轆?

你會不會覺得每次壓力龐大時,總想吃一點甜食來放鬆緊張的情緒?人體處在壓力之中,大腦會分泌壓力荷爾蒙──可體松(cortisol),它有一個正式學名叫做腎上腺皮質醇。當壓力大時,大腦會指示可體松去「應戰」,讓身體一直處於備戰狀態中,只要壓力一日不解除,身體就會一直不斷地釋放出可體松來應付壓力。可體松大量分泌時,人會特別想要吃東西,這是因為可體松突然大量增加時,血清素會下降、也會刺激胰島素分泌,當血清素下降時,除了會讓心情不好之外,也會讓人非常想要吃甜食、垃圾食物,也因為胰島素同時增加,使多餘的血糖合成為脂肪,更慘的是加速脂肪堆積在腹部,如此雙重效果之下,不變胖也不可能。所以,壓力也是導致脂肪囤積的因素之一。壓力大時,怎麼吃才不會胖?人體每一天在分泌可體松,會有一個波動週期:早上時段,可體松分泌較高;到了下午,可體松開始下降。這樣的波動其實與人類的演化有關係,早期原始人天一亮就要開始應付也睡醒的山禽猛獸,所以人體在早上會分泌大量的可體松來應戰,等到了傍晚時分,野獸們也要休息了,人類的警戒心也跟著放鬆下來,可體松自然也就不必分泌那麼多了,可體松在傍晚也準備收工了。而今科技文明發達的社會,人們現在雖然已經不必再像早期原始人一樣要對付猛獸的攻擊,但是現代人每天要面對的是龐大的工作、升學、經濟等重重壓力,可體松分泌同樣在白天達到高點,到了下午漸漸降低下來。而當我們現在覺得壓力大之時,總習慣靠喝咖啡來抒壓、提振精神,似乎不喝咖啡就無法專心工作;事實上,這對於減脂是很大的損害,因為咖啡很容易刺激可體松分泌,尤其是在下午時段,當可體松已經準備要收工了,卻在這個時候灌入大量咖啡,等於強迫可體松過度分泌,若長期讓可體松有不正常分泌,就會出現掉髮、臉頰凹瘦、脂肪囤積在腹部等情況,對於減肥一點用處都沒有。喝咖啡抒壓,反而刺激食慾。雖然有很多醫學報告證實咖啡的優點,如具有抗氧化、防失智、減少結石的機會,或在運動前喝一杯黑咖啡,可增加脂肪燃燒速度等功效,但對於想要減脂減重的人來說,慎選喝咖啡的時間就會變得很重要了。所以,長期持續在壓力狀態下,建議喝咖啡最好在早上時段喝,或約下午三點以後就不要喝咖啡了。注意營養均衡就能夠穩定情緒和心情,降低壓力所帶來的堆積脂之副作用。壓力特別大的時候,我會建議不妨補充維生素C和鎂。鎂是代謝可體松非常重要的礦物質,以葵瓜子、南瓜子的含量最多。維生素C除了也可以代謝可體松之外,也會合成腎上腺素來抵抗壓力,請記得維生素C片最好要選擇無糖份的包裝,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我首推芭樂,芭樂實在是減輕壓力的絕佳水果,它的GI值(升糖指數)又低,價格又便宜,一年四季都有生產,是絕讚的減重水果。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學習如何適當釋放壓力,當感覺到壓力排山倒海而來時,建議暫停手邊工作,出去走一走,放鬆一下心情,避免刺激到壓力荷爾蒙上升,產生想吃甜食的感覺。(本文作者/吳映蓉)(摘自/永不復胖的逆轉餐盤飲食法/臉譜出版)

樂閱讀/建立面對挑戰的準備

樂閱讀/建立面對挑戰的準備

你似乎總是有理由,告訴自己什麼都不必做,或是告訴自己不必做出任何改變、不必面對挑戰。因為,讓自己變得更有條理,聽起來好像要花很大的功夫。你可能會說,目前不是對的時間,因為最近實在太忙碌了、現在正是足球賽的賽季、你兒子正要從學校畢業、或是你要準備結婚等等。當你的生命中有太多時段不適合進行重大改變,那麼請問問自己, 好的時間點究竟何在;無論你的答案是否真正經過評估,或者只是一個藉口,這都會侵蝕掉你對自己能夠改變的信心。請問問自己以下這個問題,並從一至十分中給這個問題一個分數:「對於自己能成功的克服困難以及進行改變,有多大的信心?」 如果你的分數低於七分,那麼請先花一點時間,思考一下處理挑戰的幾個方法。如同美國福特汽車創辦人亨利.福特曾說的:「無論你認為自己是否能夠成功,你都是對的。」 但是,請務必確認自己可以做得到。做到的方法很簡單,有時候,只要把自己的目標縮小一點,你就可以從「我真的對自己是否做得到感到焦慮」,進展成為「我當然做得到!」有時候,你必須縮短範圍,每一次只要維持一天,甚至一個小時就好。或者,你發現自己必須學習一項新的技能與知識,因為你正在做一件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先從小的目標開始,而且不必擔心必須耗費多久時間才能夠達成。這場長時間的改變競賽,通常是由願意投入時間,願意為了讓新習慣長久維持而建立必備基礎的人勝出。(本文作者/保羅.哈默納斯醫師、瑪格麗特.摩爾、約翰.漢克)(摘自/練好專注力,事情再多也不煩!/大寫出版)

樂閱讀/令你困擾的決定 必定是重要抉擇?

樂閱讀/令你困擾的決定 必定是重要抉擇?

現代人的生活中常面臨多重選擇。許多人已經被「眼花撩亂選擇麻痺症」給催眠了,選擇變得困難無比。在賣場逾90英尺長的穀類食品貨架上,商家自有品牌商品就擺在喜瑞爾(Cheerios)品牌商品的旁邊。你站在令人眼花撩亂的貨架前,呆若木雞、目瞪口呆,而內心飽受折磨! 你昨晚上網買機票時,也遇到同樣的問題。上個月,你花了快12個小時,才決定廚房要漆哪種色調的白色。華頓商學院的決策科學專家伯格說:「一般而言,重要的決策比較花時間。」很好,這和我們的預期一致,所以在決定要上哪一所大學、接受哪個工作機會,或選擇哪處房產時,面對緩慢又困難的過程,並不會感到意外或挫折。但伯格發現,當瑣碎的決定變成困難的決定時,會發生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假設一件事情比較花時間,我們會推斷那件事情是重要的」,伯格說。「而且,因為事情看起來很重要,我們自然會多花些時間做決定。」回想席華納珊的消費流沙理論:負債的人對於自我的感覺較差,因此會借錢購買可提升自我的產品,但反而增加了自己的債務;這樣一來,他們對自我的感覺更差,因而更願意借錢購買可提升自我的產品。這裡所說的正是類似的反饋循環。一旦你花時間在一個瑣碎的決定上,就會對這個決定賦予「重要決定」的假象,因而被這個決定困住。你花的時間愈長,需要的時間就會愈長,就愈有可能發現自己流著口水、雙目變成鬥雞眼地站在成堆的穀類食品前面。或許應該再看一次營養成分,好幫自己做出決定?或者應該問問其他顧客?該不該打電話問一下丈夫或妻子? 伯格說,中斷選擇麻痺症的關鍵,是在發作之前就立即停止——或是在自己的腦袋變成漿糊之前,而且症狀還不嚴重的時候就停止。如果你知道自己即將面臨一個決定,這個決定不論是否重要, 都不會導致什麼後果,而且選項極為類似、令人困擾,請為自己設下時間限制。例如,在20分鐘內,選出到目前為止所能找到的最佳機票,然後按下「購買」鍵;或者,在30秒內,離開穀類食品貨架。你可以想像,一個瑣碎而困難的決定是如何發生的。比方說, 嗯,不曉得牙刷的刷毛設計是方形還是圓型的比較容易去除牙垢? 不想浪費精力,就要懂得辨識瑣碎而困難的決定,並且透過設定時間限制,快速加以因應。立即行動,以免太遲!伯格(Jonah Berger)/決策科學專家,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華頓商學院行銷學助理教授。(本文作者/嘉斯.桑頓)(摘自/怪咖生活實驗室/天下雜誌出版)

樂閱讀/癌症能預防到哪個程度?

樂閱讀/癌症能預防到哪個程度?

癌症的預防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為預防罹癌的「一次性預防」,另一種是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以期及早發現,避免英年早逝的「二次性預防」。此處僅探討「一次性預防」。從結論來說,非常遺憾地,直到今日仍沒有百分之百能保證不會罹癌的因應對策,不對,正確來說其實有一個,就是「在罹癌之前就死了」。以下是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早期提倡的「防癌十二原則」。1)攝取均衡的營養。2)每天的飲食生活要有變化。3)避免過食及攝取過多脂肪。4)不飲酒過度。5)不抽菸。6)從食物攝取適量的維他命及大量纖維質。7)少吃重鹹及燙舌食物。8)不吃焦掉的食物。9)小心發霉的食物。10)不過度曬太陽。11)適度做運動。12)保持身體清潔。以下則是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最新提倡的「就現狀來說,值得向日本人推薦,具有科學根據的防癌法」,共有六個項目。1)抽菸/自己不抽菸同時避免吸他人的二手菸。2)喝酒/要喝酒就要適度。3)飲食/營養要均衡絕不偏食。• 鹽漬食品及食鹽的攝取量應控制在最低極限。• 攝取足量的蔬菜及水果。• 不過度攝取加工肉及紅肉(牛、豬、羊等)。• 不攝取會燙舌的飲食物。4)身體活動/盡量在日常生活裡活動身體。5)體型/進入成年期後要維持適當的體重(不過胖或過瘦)。6)感染/隨時注意自己若已感染肝炎病毒就要接受治療。從上述內容來看,除了最後一項的肝炎病毒外,幾乎都和一般的生活習慣病預防法一樣。儘管冠冕堂皇地宣示「具有科學根據」,但其實並非獨特的防癌法。對這種主張只要謹守這些原則,就能預防癌症的說法,我只能用力聳肩,也難怪癌症已經惡化的病患,看到這些主張會怒髮衝冠了。尤其若明白罹癌的最大危險因子,其實就是老化,那才叫人噴飯。因為誰有辦法預防自己增長年歲?(本文作者/中村仁一)(摘自/大往生/三采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