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訊/失智症影城及講座

醫訊/失智症影城及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國際阿茲海默氏症協會研究顯示,2010年全世界大約有3560萬人口患有失智症,估計每年新增770 萬人,相當於每4秒鐘增加1位失智症患者。推估2050年全球將有1億1540萬失智患者。有鑑於此,台北衛生局及圖書館合辦失智症主題電影「昨日的記憶」電影賞析,希望透過與失智症主題電影的播映及座談,提高民眾對失智症的認知,及認識其真實面貌,並期待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與接納,場次有7/28、8/11、8/17、8/25、9/1、9/6、9/8、9/15、9/22、9/29、10/5、10/13、10/20、10/27、11/23,時間地點片名等詳情請參考http://www.wshc.taipei.gov.tw/ct.asp?xItem=53298924&ctNode=22181&mp=109121。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昨日的記憶~失智症主題電影賞析時間:102年7月28日(日)~11月23日(六)地點:台北圖書館總館及各分館洽詢:02-2755 2823轉2801或洽各播送分館

醫訊/中醫對咳嗽及頭痛保健

醫訊/中醫對咳嗽及頭痛保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咳嗽在中醫理論來看,是因為肺失宣降、肺氣上逆,並常咳吐痰液。咳嗽最主要出問題的是肺,肺為貯痰之所在。痰的產生是從消化系統來的,貯存在肺部,迫使肺部產生黏液。對此,中國醫大附醫院特舉辦「咳嗽的中醫診治;談頭痛的成因和中醫保健」講座,當天將邀請中醫內科廖祥琳醫師、林欣瑩醫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咳嗽的中醫診治;談頭痛的成因和中醫保健時間:102年7月27日(六)上午09:30~11:30地點:中國醫大附醫院(台中市育德路2號)癌症中心階梯會議室洽詢:04-2205 2121轉1185

狂犬病疫苗舒緩!1萬劑疫苗下周將抵台

狂犬病疫苗舒緩!1萬劑疫苗下周將抵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狂犬病疫情延燒,今行政院跨部會工作小組召開第二次會議,疾管署表示,人用狂犬病疫苗已緊急進口1,800劑,並於今日配送至各縣市指定醫院使用,預計下週可再配送700劑。另經多方追尋疫苗國際貨源,預計於8月2日前將再進口10,000劑,疫苗短缺情形獲得舒緩,除提供民眾暴露後疫苗接種外,也已規劃高風險動物從業人員「預防性」疫苗預防接種,並依序通知自費施打。疾病管制署也再次呼籲民眾,應避免接觸或豢養來源不明的野生動物;遇罹病野生動物,勿以手部直接撿拾。民眾如遭動物抓咬傷,請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清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後儘速就醫,由醫師評估並進行必要的醫療處置,以降低感染風險。疾管署提醒臨床醫師,如有發現野生動物咬傷案例,請務必瞭解咬傷地點、動物種類、動物是否留置觀察等,如有符合「狂犬病暴露後疫苗接種對象」者,請主動聯繫疾病管制署各區管制中心或1922專線,以利狂犬病疫苗等免疫製劑申請作業。

樂閱讀/三餐不超過八小時 能減肥?

樂閱讀/三餐不超過八小時 能減肥?

你知道嗎?如果將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的糖尿病地圖,和美國國家航空太空總署(NASA)的夜間衛星地圖重疊在一起,你會發現兩者幾乎一模一樣──某個地區晚上的燈光愈多,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愈高。索爾克研究所的調節生物學專家潘達表示,這是因為你的肝臟需要睡覺——人們每天需要一段明確的空腹期。在人類整個進化史上,天黑之後的時間,除了睡覺,真的無法做太多事。「我們起初是白天活動的動物,」潘達說,「但是學會控制火之後,讓我們脫離白天的條件限制,進入夜間活動的空間。」突然之間,我們可以整天捕獵,並在太陽下山之後繼續煮東西來吃。有了電力和工業革命,人類更進一步求索︰為什麼只能在白天12個小時內生產器具?只要按下開關,組裝線就能一天24小時不停運轉,輪班工作於焉產生。「晚上工作的人罹患代謝性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150%,」潘達說。而且,美國人平均每月看160個小時以上的電視,「我們有1億到1.2億的人是夜生活動物。」你認為NASA夜間地圖上閃爍的燈光,和糖尿病地圖那麼吻合,是因為那些燈光從夜間工作的工廠發出嗎?才不是呢。那主要是因為天黑之後,美國人家裡的電視螢幕仍繼續跳動個不停,電視演得天花亂墜,許多美國人也因此選擇晚上回家「加班」、享受夜生活,與工廠晚班勞工無異──「這群人比較容易罹患各種代謝性疾病,」潘達表示。晚上活動之所以較容易罹患代謝性疾病,第一個原因很明顯: 如果你醒著的時間比較長,就會吃得比較多。潘達指出,美國人一天的卡路里有30%是晚上8點以後吃進肚子的,如果有辦法製作一張夜間聽覺地圖,你會在聽到在電視螢幕亮光的相同地區,一群人同時大聲咀嚼。但是在夜間大快朵頤所造成的影響,不僅是讓人體重升高而已。我們來進一步觀察你的肝臟。肝臟有許多功能,其中之一是以肝糖的形式,儲存多餘的卡路里,然後在你飢餓的時候,將肝糖轉化成有用的葡萄糖。這些工作是由肝臟中小小的自主粒線體負責進行,粒線體就像數以百萬的單細胞生物,不斷死亡和分裂,大致上維持一個固定的數量。一般來說,到了晚上,粒線體的食物處理工作量降低、也應該降低了,這些粒線體就會進行分裂。「人類的晝夜節律鐘會在一天內不同的時間,執行不同的機能,好讓器官維持健康,」潘達說。粒線體無法同時做好許多不同的工作,如果在應該分裂時仍繼續進行其他工作,將大幅提高去氧核糖核酸(DNA)複製錯誤的可能;日積月累,就會悄悄發生突變,並產生各式各樣的代謝不良。肝臟裡面的時鐘並不是日昝儀,不是單純地監視光亮和黑暗, 並根據一天不同時間,滴答作響地啟動它的器官機能;相反地,潘達說:「肝臟是從我們什麼時候吃東西,取得時間方面的資訊。」你的肝臟需要知道晚上什麼時候吃下最後一口食物,才能通知粒線體,安全地進行分裂。「如果你一直在吃東西,時鐘就會得到太多次提示,並設法不斷調整,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是早餐。」電力問世之前數百萬年,人類的身體慢慢優化,但是,簡單地說,我們並沒有獲得足夠的時間進化,準備好進行夜間工作;也就是我們身體的時鐘並沒有那麼靈敏、無法隨時修改時間表,讓我們在整個週間白天睡覺,到了週末晚上照樣能夠呼呼大睡,甚至立即換班、再度日夜顛倒。潘達決定用老鼠來探究此事。他讓老鼠每天只進食八個小時, 發現老鼠很快就會調整自己的習慣,並與每天吃上16個小時的老鼠,吃下相同數量的卡路里。供給進食8小時與16小時兩組老鼠同樣數量的卡路里,表面上察覺不出這兩組老鼠之間有任何健康上的差異,但是進食8個小時的老鼠活得比較久。而且,眾所皆知, 吃高脂肪的食物會變胖,對吧?但潘達的新研究卻顯示,只要在八個小時之內進食高脂肪食物,體重便不會增加。「放眼世界各地的百歲人瑞,大家飲食不同、職業不同,但是,你會發現他們有個共同點,」潘達說。「他們都嚴格遵守定時進食的型態,而且晚餐總是吃得早,有一段相當明確的空腹期。」所以,如果你想要活得久、活得健康,晚上不要吃東西;如果你不想放棄目前的高脂肪飲食,但是又希望減輕體重,請在8個小時之內吃下那些卡路里。潘達(Satchidananda Panda)/美國加州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調節生物學實驗室副教授。(本文作者/嘉斯.桑頓)(摘自/怪咖生活實驗室/天下雜誌出版)

樂閱讀/態度決定生命力度

樂閱讀/態度決定生命力度

有件簡單的事,可以立刻讓直覺成為你生命中一致、穩定的一部分,那就是正面預期和信賴的態度。你要不斷提醒自己,直覺的狀態是靈魂自然的狀態。心智和情緒的困惑、混亂並非與生俱來,每當你失去直覺能力時,只要深呼吸之後,直覺就會回來。你唯一要做的是,有意識地選擇最好的世界觀,一個可以提升關連、信任及愛的心智經驗,這種心態永遠能啟動你的直覺。我們每個人都遵循某種看待世界的特定方式,它受到愛和恐懼等整體信念所影響,幫助我們決定如何開展自己的生命。要發展清明、有意識的直覺,必須熟悉這個可以擴展和局限生活經驗的非意識心智結構。就像水龍頭可以讓水流出來或關閉,你的態度可以開啟或關閉直覺,讓直覺只在你集中注意或是你想要的領域提升。伊蓮對於顯現自己在生命中的需求,過程都抱持開放的態度。她輕鬆看待,認定命運或多或少站在自己這一邊。當車子故障時,她雖然買不起新車卻不慌張抱怨。伊蓮保持直覺的開放,相信自己的預感,跟客戶聊天時將自己的處境告訴這位有錢的客戶,正巧他的車庫裡放了一輛平常不用、他妻子也不喜歡的紅色跑車,因此把車借給伊蓮使用。伊蓮以愛和信念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因此提高了共時性(沒有純屬意外的巧合,所有巧合都是有意義的)和奇蹟發生的可能性。這樣的世界觀就是自我賦予力量,促進了直覺的拓展。記住!當你的世界觀能幫助成長、聯繫及信任,你的直覺能力便會增加。(本文作者/潘妮.皮爾斯)(摘自/不思考就得到答案/大是文化出版)

樂閱讀/福禍相依 飲食有法

樂閱讀/福禍相依 飲食有法

忽必烈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空前大統一的元代。前朝唐、宋,古代中國的科學文化技術(包括醫學在內)已到達了顛峰;到了元代,中醫學、中藥學、方劑學、養生學、食療學,以及中成藥製作工藝等,均已漸趨於完善,這是忽必烈和他的子民們身體健康長壽的物質基礎之一。歷代帝王大多注重養生,忽必烈更不例外,有鑑於中年開始常受痛風之苦,他格外重視身體保養,儘管他對自身關節疼痛的機理一竅不通,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說他「食飲必稽於本草,動靜必準乎法度,是以身躋上壽」。他設置執掌飲膳的太醫四人,負責宮廷的「補養調護之術、飲食百味之宜」,且令將每日「所職何人,所用何物標注於歷,以驗後效」,建立了嚴明的規章制度,對總結食療經驗是十分有利的。可見忽必烈除了在預防痛風方面的觀念較落後之外,其他方面做得還算科學、合理,否則很難解釋為何這位好酒好肉的大胖漢竟然活到了當時難得的79歲。值得一提的是,決定一個人長壽與否的,並非只有養生的物質基礎和方法習慣,還得看這個人的綜合條件,包括人生態度、思想修養、性格志向乃至心理素質等,而這些離不開長期的艱苦歷練。忽必烈獲得天年,但兒子早逝,最後也得「白髮人送黑髮人」。中國歷史上披荊斬棘的開國皇帝往往較為長壽,而他們過著鐘鳴鼎食日子的後代卻經常早殤,你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嗎?【遠離病榻】如何預防痛風發作?舊時皇家富貴病,飛入尋常百姓家。隨著人們物質愈來愈豐盛,痛風也變得愈來愈常見。從現代醫學角度看,預防痛風的發作應注意以下幾點?1)節制飲食,防止過胖,避免攝食過多容易引起尿酸升高的食物,如豬、羊、牛肉、動物的肝腎等內臟、沙丁魚、鴿肉、貝類等各種海鮮以及各種肉湯、港式煲湯等。2)應攝取充足的鹼性食品,因尿酸在鹼性液體中益瑜溶解並排出體外。鹼性食品包括白菜、芹菜、花菜、黃瓜、西瓜、茄子、蘿蔔、胡蘿蔔、番茄、馬鈴薯、香蕉、梨、杏、桃、蘋果等。3)戒酒,避免過度勞累、緊張、受寒和關節損傷。4)宜多飲水,每日應飲水二公升以上。飲水的時間不局限於白天,可在睡前或半夜飲水,以防止夜尿濃縮。(本文作者/譚健鍬)(摘自/病榻上的龍/時報文化出版)

樂閱讀/對婚姻親密關係的新思維

樂閱讀/對婚姻親密關係的新思維

在婚姻性生活和倫理的想像調色盤上,無性戀和換妻似乎是對比色。但在更深的層次上,它們屬於同樣的後浪漫色調。兩者都蔑視專一性關係,不認為那是婚姻的主要指令,或甚至相關因素。專一性關係有如婚姻的盲腸。它仍在那裡,是舊時代某些必要功能的遺跡,譬如確定父子關係,但它現在仍能發揮這些作用嗎?蒐集這一系列故事,從刻意的無性戀、乖戾的不性福、祕密的不忠、緘默的外遇默許、合乎倫理的開放婚姻,到興高采烈的換妻婚姻,我傾向於認為,我們應該停止稱非專一性關係為婚姻問題,改稱之為婚姻文化。婚內非專一性關係對21世紀而言,也許就像婚前性行為對20世紀的意義:一個從被禁止和限制,逐漸變成被容忍和愈來愈普通的行為。親密關係的象徵也許從獨佔、閉合圓環的婚戒,變成更廣佈、多重連結的網路,網路是婚姻的新型態學。我不只一次聽到,未婚的20來歲年輕人輕快地自稱「劈腿族」。根據法律原理,欺騙使契約無效。婚姻關係愈誠實,愈不可能變成「一夫一妻騙局」。伊莉莎白.艾孟思(Elizabeth Emens)教授走在法律思想尖端,挑釁地質疑,為什麼當我們已挑戰這麼多其他的婚姻基礎,性專一規則仍不受批判地屹立不搖。她的思想符合將婚姻契約看成類似其他私人契約的更大趨勢。她推測:「如果人們可以選擇專一,或其他形式的婚姻關係,而不是被力勸做出專一性關係的自動承諾,也許可以減少一些醜陋、痛苦的背叛。也許更多重視性愛、非獨佔性的人,會找到彼此。也許更容易相信你的一夫一妻制配偶,真正想要一夫一妻式關係。」艾孟思建議我們用法律去「鼓勵配偶討論和同意,雙方關係在性愛獨佔性方面的規則。」我的感想是,性自由意志論會繼續成長,終身單一性伴侶,也會繼續失去它做為長期婚姻假設的默認地位。決定締結海誓山盟的愛侶,也許在婚前必須慎重、誠懇和自覺地討論專一性關係。無庸置疑,很多人仍會選擇它,但我們不可能知道多少人,因為如艾孟思所言,我們缺乏一個社會認可的方式去討論它。或者,配偶可能決定在不同的關鍵時刻,重新檢討性愛倫理。也許他們會同意在某些情況下,他們可能忽視不忠。也許他們會在婚姻的某些階段,例如撫養稚齡子女期間等,選擇專一性關係,但未必永遠和無條件選擇它。也許他們會發現自己確定、而非假定,性愛獨佔性和肉體親密性,真的是婚姻的支柱。這個由衷、明示的確認,只會強化他們使婚姻成功的決心。在這描述的不從俗婚姻,有些東西已取代專一性關係做為婚姻的架構;否則,如任何胡亂建造的建築,它們恐怕已經倒塌了。那個替代物一再顯示是一個柏拉圖式的倫理標準,借自友情。一位無性戀妻子說:「我們希望與我們的配偶建立一種基本不同的親密關係。我們摸著石頭過河。」一位處於非專一婚姻關係的妻子有同樣看法。「婚姻牽涉很多東西,絕非只有專一性關係!在所有我們的決定中,有一個決定是像夥伴一樣過我們的生活。任何人從一個好關係得到什麼?信賴。信心。夥伴關係。」在1970年代,當激情退燒,這些夫妻可能會離婚。在1950年代和之前的婚姻共識時代,他們可能覺得別無選擇,只能留在一起。也許在我們的時代,或許是家庭價值運動本身始料未及的附帶作用,性愛不從俗或混亂的夫妻,正在抗拒浪漫主義的誘人陷阱,更努力維持婚姻。(本文作者/潘蜜拉.海格)(摘自/半幸福婚姻/天下雜誌出版)

醫訊/中醫養身保健

醫訊/中醫養身保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常常動一下就汗流浹背,濕濕黏黏相當不舒服,待在冷氣房裡,吹電扇、喝冰水、喝青草茶讓身體降火氣......臉上長了痘痘就是火氣大,為了消滅討厭的痘痘,吃黃蓮降火解毒也一起戰痘.....為了維持苗條的身材、良好的體態,進行節食不吃澱粉,8點以後不吃東西......平常都是這樣對待身體嗎?這些都是正確的養生方式,還是錯誤的迷思呢?因而,台北社會局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特地舉辦「珍女人社群聚會」,此次主題為「中醫養身保健」,邀請歐景騰(中)醫師主講,歐醫師經歷: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學士、台大植物系碩士,曾任北醫大附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台北市立忠孝醫院產後護理之家中醫師。對象:以20人為限,不限男女。請及早預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中醫養身保健時間:102年7月27日(六)下午14:00~17:00地點:服務中心大團體室(台北松山區南京東路5段251巷46弄5號8樓)洽詢:02-2768 5256轉 社工組

醫訊/別跟小牛搶食物~母乳哺餵

醫訊/別跟小牛搶食物~母乳哺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奶是給寶寶最珍貴的禮物,比非人奶更好,但是聽說授乳要時時補充營養?但是不知道要攝取哪些才可以保持健康,此外,還有哪些禁忌?對媽媽與寶寶不好。這時候最好有相關專科醫護人員來解說及諮詢。為此,新店慈濟醫院舉辦「淺談新生兒營養」講座,此次主題為「別跟小牛搶食物~談母乳哺餵」,邀請該單位李孟蓉護理長、5A區的黃詩婷護師分享。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別跟小牛搶食物~談母乳哺餵時間:102年7月27日(六)上午10:00~12:00地點:醫院(新北新店區建國路289號,捷運綠線大坪林站出口4有醫院接駁車)5樓樓茶軒洽詢:02-6628 9779

嚇人!台灣每半小時就一人罹大腸直腸癌

嚇人!台灣每半小時就一人罹大腸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在我國民眾日常生活、飲食習慣,逐漸失常之下,我國民眾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逐年攀高,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三十七分鐘就有一名民眾不幸罹患大腸直腸癌,近十年之間,每年罹患此癌症的人數則暴增到兩倍之多,可見大腸直腸癌儼然成為我國民眾的健康殺手之一!大腸直腸癌轉移患者 容易害怕導致放棄但是,大腸直腸癌的病患尤其癌細胞已經轉移的患者,則會產生一些疑問,導致病患在治療上,時常保持懷疑以及害怕的心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魏柏立主任表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治療的兩大疑問就是「是否有效?」、「要花多少錢?」,但在我國醫療技術日漸進步,及健保補助之下,已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效果以及更低的經濟負擔,但病患對開刀、或化療等的恐懼感,則需要醫病之間的良好溝通及詳加說明,還有病患本身面對的勇氣。標靶藥物治療配合化療 一成病患可望治癒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及一般外科莊捷翰醫師就指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約有10%左右有機會痊癒,配合標靶加化療,如果可以將轉移病灶切除乾淨,有很好的5年存活率,等於是治癒。莊捷翰進一步指出,標靶結合化療藥物比起單獨使用化療,可以提高10~20%轉移切除比例,標靶藥物目前更有健保給付,給醫師、病人更多的武器,病患也有更好的機會。健保給付標靶藥物 病患可省高達百萬元!而如果標靶藥物,健保無給付的話,會有九成的病患無法負擔,但目前,一和三線治療都可享有健保給付,病患經濟負擔最低,預計能為大腸直腸癌轉移患者省下高達一百萬元左右的費用!對此,魏柏立鼓勵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千萬不要放棄一線生機,尤其癌症的治療,醫病溝通是最重要的,溝通可以讓病人及家屬同時得到身與心的照顧,因此應與醫師詳細討論,運用一、三線皆有健保標靶藥物可使用之治療優勢,病患也有機會獲得更好的治療、更少的經濟負擔、更好的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