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今年首例!男童染腸病毒重症死亡

今年首例!男童染腸病毒重症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疾病管制署於7月16日公布的1例腸病毒伊科30型的重症個案,居住於北部的男嬰已不幸於7月25日往生。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民眾、目前仍處於腸病毒流行期,應注意自身及幼兒的健康狀況,大人小孩都要落實正確勤洗手,防範腸病毒感染。 衛生局再次提醒民眾及嬰幼兒照顧者,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容易在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的場所傳播,不論是幼兒與大人都可能感染,所以不論家長或幼兒,都必須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 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尿不出來沒關係?攝護腺肥大警覺低

尿不出來沒關係?攝護腺肥大警覺低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採訪報導)年過七旬的田伯伯患有攝護腺肥大,從60歲開始出現排尿障礙,不但平常如廁時間長,尿流慢,更惱人的是整夜要跑5、6次廁所。麻煩的是,田伯伯同時患有心臟病與高血壓,並不適合動攝護腺手術,幸好近年來發展出口服藥物,讓田伯伯即使不動手術,也能改善攝護腺肥大狀況。只在乎走不動 不在乎尿不出來攝護腺肥大問題好發於40-79歲之間,年紀越大,罹患風險越高。然而,台灣男性卻普遍不注重攝護腺保健。根據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的調查數據,40歲以上男性最注重的健康問題是骨頭、膝關節保健,其次是眼睛問題,再其次是心血管健康,風險高、影響腎臟功能的泌尿問題反而受到忽視。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維恭表示,男性對於攝護腺肥大問題警覺性低,即使出現排尿障礙,仍置之不理,就診率僅有2成,導致就醫時情況通常已相當嚴重,甚至尿液回流進腎臟,嚴重恐引起急性腎衰竭。夜尿、頻尿、久尿、難尿 有一症狀就要警覺蔡維恭提醒,其實攝護腺肥大可以及早治療,且以口服藥方式改善肥大狀況,不一定要動刀。男性只要出現「夜尿」、「頻尿」、「久尿」、「難尿」其中一種或多種狀況,就可能患有攝護腺肥大,應及早就醫。就醫時,攝護腺肥大的檢查手續有四步驟:第一,抽血檢查;第二,醫師指診;第三,攝護腺超音波;第四,測排尿速度。檢查步驟並不困難,越早就醫就越能降低動手術的機率,全台老爸應該培養攝護腺保健觀念,「尿不尿得出來」很重要!

為買玩具哭鬧 兒童理財觀送撲滿做起

為買玩具哭鬧 兒童理財觀送撲滿做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管不管!我就是要買玩具!」你的小孩也會賴在百貨公司地上,吵著要買玩具嗎?甚至有偷拿爸媽零錢的壞習慣?養兒育女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年紀較小,價值觀仍未建構完全的孩童,父母更要從小培養正確理財觀及消費行為,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表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孩子其實已經從媒體、同儕與身邊大人的言行舉止中,了解該怎麼使用金錢,與其讓孩子從其他管道學習,倒不如從小就建立正確的金錢價值觀。給孩子零用錢也是一個大學問,從1~12歲都有不同的方法可參考,爸媽可從送給孩子第一個撲滿做起,張旭鎧表示,1~2歲半時,爸媽可將硬幣當成獎賞,創造孩子的成就感並認識金錢。2.5~4歲孩子漸有數字概念,教導重點要擺在「數數」和「儲蓄」,建議家長們定期給孩子1塊錢,帶著孩子一起計算,並投入撲滿裡,自然而然養成儲蓄的習慣。5~6歲時,讓孩子帶著自己的撲滿出門買東西!如果孩子發現錢不夠用時,自然就意會到錢要花在刀口上,並且可以做家事給零用錢的方式,讓他們知道要收穫得得先付出,並養成他們記帳的習慣,7~12歲時就要向孩子解釋什麼是「想要」、「需要」及「必要」,張旭鎧說,自己的做法一星期給孩子100元,並固定周日讓孩子分享這星期購買的東西、存到的金錢等等。張旭鎧說,很多家長對於如何給孩子零用錢很傷腦筋,只要孩子開始知道硬幣不能吃時,就可以開始給孩子零用錢,透過孩子不同時期的認知,給予不同的教育,讓孩子從小就學到正確的金錢價值觀,學會支配金錢、控制欲望,如果到青少年叛逆期才開始教導金錢觀,效果將會大打折扣。想知道親子教養及培養孩子專注力的絕竅嗎?快來報名「張旭鎧:彈珠超人專注力夏令營」http://sun324.smartweb.tw/index.php?module=course&mn=1&f=register&id=18

醫訊/我愛閱讀~兒童徵畫及徵文

醫訊/我愛閱讀~兒童徵畫及徵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活動為使書展活動效益擴大,更規畫兒童徵文與徵畫活動,結合閱讀與繪畫,增加兒童多元的學習和興趣,提升兒童閱讀樂趣。為進一步推廣全民讀書,高雄文化局、人間文教基金會等單位配合2013國際書展,聯合規劃「我愛閱讀~兒童徵畫(文)活動」,有分為徵畫與徵文,比賽題目以「我愛閱讀」為發想,題目自訂,內容:1.生動描述閱讀場景,如最愛在圖書館、臥室、大樹下等場所。2.閱讀是輕鬆且喜悅的生活文化,可將閱讀過程中的感動心得作呈現。3.將最喜愛的一本書的故事情節內容等表達出來。4.其他,如難忘的閱讀經驗等。活動對象(年級以101學年度計之):幼兒園組、低年級組、中年級組、高年級組。活動詳情及報名、獎勵、格式等http://www.fgs.org.tw/events/fgsevents20130706/。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我愛閱讀時間:即日起至102年8月20日(二)以郵戳為憑。地點: 900屏東市建華3街46號3樓;作品、報名表\掛號 洽詢:08-755 8003轉104、300

樂閱讀/如何健康的飲酒?

樂閱讀/如何健康的飲酒?

中國人好酒,世人皆知,中國君王酗酒的惡行可謂罄竹難書,商紂王因沉湎酒池肉林而在史上罵聲不絕。不過限於釀酒技術未成熟,上古時期的酒水酒精濃度並不高,對身體和精神的傷害程度很有限,否則像紂王那般「為長夜之飲」,可能還沒等到周武王滅他,酒精就先把他給滅了。歷史發展到南北朝時期,隨著經濟增長、民族交流和釀酒技術的蓬勃發展,中國人逐漸釀造出純度很高的酒,比如「祭米酎、黍米酎」等。北魏時期誕生的《齊民要術》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釀酒工藝學著作之一。高洋生長在這偉大時代,幸運地享受最新科技成果,但也把酒精造成的惡果倍數地放大,害己、害人、害國。取得一點政績之後,放縱的本性開始表露無遺,整日游弋於美酒的海洋中,酒不離口,盞不離手,在酒醉和酒醒的規律中不斷循環。別人喝酒以容器或容量為單位,或是碗,或是斤,他則以時間為單位,基本單位是天,他的行為逐漸變得荒誕和殘忍,一顆曾被理智鎖住的野獸之心終於被酒精徹底釋放。從醫學的角度看,酗酒可導致急性酒精中毒(包括單純性和複雜性醉酒)、酒精依賴和慢性酒精中毒,其臨床表現各有千秋,但在高洋身上都體現得淋漓盡致。酒精中毒(alcoholism)毀滅了一個青年帝王和他的臣民,籠罩在酒氣和血腥之下的北齊迅速走向沉淪毀滅。【遠離病榻】健康的飲酒方式?酗酒是損害身心健康的行為。乙醇分子量極小,可以進入人體內的每個細胞,尤其是大腦的神經細胞,過量堆積易誘發肝硬化、肝癌、腦萎縮、精神病和心臟病。少量飲酒可以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如果過量飲酒,所有的益處將化為烏有,給自身、家庭和社會造成危害。因此,我們宣導文明、健康、科學的飲酒方式:1)保持節制的酒量,成年男性每日酒精量少於25公克,等於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成年女性每日酒精量少於15公克,等於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2)採取適宜的速度,小酌慢飲。3)選用合適的溫度。溫白酒時要先溫到65度以上,再逐漸降至喜歡的溫度,這時甲醇等有害雜質可被揮發掉。4)選擇適當的時機,不要在沮喪或空腹時喝酒。(本文作者/譚健鍬)(摘自/病榻上的龍/時報文化出版)

樂閱讀/追求最好的 不如選擇適合的

樂閱讀/追求最好的 不如選擇適合的

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有一種潛在的「病」,就是紅眼病。在他們眼中,別人的東西總是最好的、衣著打扮都是別人的漂亮、外國的月亮最圓。殊不知每個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發展軌跡,哪有好壞之分,只不過是適合不適合的問題。生活也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切生活都值得好好去珍惜。任何一種生活都是生活,無論主觀選擇還是客觀安排,只要不是窮困、悲慘、不幸,只要是正常的生活總是有正負兩面。追求所謂「最好」的,不如選擇最合適的。有兩隻老虎,一隻在籠子裡,一隻在野地。在籠子裡的老虎三餐無憂,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兩隻老虎經常交談。籠子裡的老虎總是羨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卻羨慕籠子裡的老虎安逸。一日,其中其中一隻老虎對另一隻老虎說:「我們來交換。」另一隻老虎同意了。於是,籠子裡的老虎走進了大自然,野地裡的老虎走進了籠子。從籠子裡走出來的老虎高高興興地在曠野裡奔跑;走進籠子的老虎也十分快樂,他再也不用為食物發愁。但不久後,兩隻老虎都死了。一隻是饑餓而死,一隻是憂鬱而死。從籠子中走出來的老虎獲得了自由,卻沒有捕食的本領;走進籠子的老虎獲得了安逸,卻沒有在狹小空間生活的心境。許多時候,人們往往對自己的幸福視若無睹,覺得別人的幸福很耀眼,卻不去想別人的幸福也許不適合自己;更不去想別人的幸福也許正是自己的墳墓。這個世界多彩多姿,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幸福,何必去羨慕別人?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幸福,才是快樂之道。(本文作者/黃亞男)(摘自/減法,打造成功人生的黃金法則/好的文化出版)

樂閱讀/三方面創造更好的價值

樂閱讀/三方面創造更好的價值

1)從言語裡/對事物都盡量以正面的方式表達,不說不好聽的話。負面的語言雖然有時也有正面的幫助,但是那中間必須有一個轉化的過程。好比曾經跟一位主管相處,他說話很直接,在和他合作的過程,當他遇上看不過眼的事情,他會說:「你這樣不行!」剛開始會覺得心裡受挫,但相處久了,就知道他並不是在責備你,他只是沒有意識地說出這樣的話語。其實這位主管也沒什麼特別的意思,我可以透過長期的相處而了解他,但是許多人與人的接觸,有時並沒有機會彼此多了解。2)從行為裡/就像時常聽見的「以身作則」,我們在許多行為當中已經表達出我們的選擇和思想,雖然它是無聲的,但是所呈現出來的力量卻很大。像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雖然我並不是那麼熱愛奇幻小說,但是羅琳的風範卻是我非常敬仰的,她沒有因為成名而迷失了自己,成功以後,她依然過著簡僕的生活,從她的行為,許多崇拜她的讀者,學到了小說之外更多的事情。3)從夢想裡/Dream Big and Dream High!讓自己的夢想不僅只對自己有價值,對他人和對這個世界也有幫助,如此不只是滿足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也會創造出一個幸福的世界,只要你認為有價值,就努力地將它實現吧!(本文作者/趙大鼻)(摘自/就算衰到爆,也要窮開心/春光出版)

樂閱讀/單身的人 不容易被騙?

樂閱讀/單身的人 不容易被騙?

她說,她只是個喜歡逍遙自在的女生,喜歡聽吵雜的音樂、喝冰啤酒,以及戴牛仔帽的男生。他說,他真心希望能夠安定下來,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你認為這兩個人講真話的機率有多高?你多會察覺兩性的欺人之論?不管你目前的能力如何,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的認知神經影像實驗室(Cognitive Neuroimaging Lab)主任基南都能提升你的能力。他知道自己辦得到,因為他的實驗室請來很多女大學生,看著影片中講話誠懇、很會講好話,以及講話難聽的男生,然後觀察擅長抓到騙子的女生,有什麼樣的性格和人口結構特性。基南首先發現,自我意識較強的人,比較擅長於發掘別人的欺人之談。請注意,這不見得表示你的自我意識較強,就可提升察覺謊言的能力,不要將相關和因果混為一談。但是,看看這件事:基南也發現,單身女性遠比和男性穩定交往的女性,更擅長於察覺男性的欺騙言詞。雖然這件事或許可以當成新聞快報來看,但從進化的觀點來說,有它的道理:如果妳和男生已有長期的關係,就不需要擁有敏銳的感覺,去察覺很可能油腔滑調,例如張口閉嘴都是愛、家人和承諾,好換得一夜情的謊言。妳不只缺乏練習,也沒有適當的動機,因此失去了敏銳度。所以,如果妳已有穩定的交往關係,但希望察覺男性的謊言, 不妨請教沒有偏頗的單身女性朋友的意見;而如果妳單身,但平常傻頭傻腦,不妨找個自我意識最強的朋友,提供第二意見。進化上的需求已使這些無所不知的母老虎,高高坐在察覺謊言的食物鏈頂端,她們能夠幫助妳發現騙子,而不是在飢餓的白鼬面前當隻誘人的老鼠(除非妳雅好此道)。基南(Julian Keenan)/神經科學家,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認知神經影像實驗室主任、分子生物系教授。(本文作者/嘉斯.桑頓)(摘自/怪咖生活實驗室/天下雜誌出版)

首例!四天大男染腸病毒死亡

首例!四天大男染腸病毒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國內出現了第一起嬰兒感染腸病毒而死亡的案例!一名才出生四個月大的男嬰,可能是因為親人或朋友到訪探視,而把腸病毒傳染給男嬰,使得這名出生才達四天的男嬰感染伊科30型腸病毒,雖此病毒較少引發嬰兒重症,但是男嬰在急救之後,還是不幸離世。男嬰感染病毒種類 極少發生重症疾管署周志浩指出,該名男嬰家住新北市,6月22日發病,發燒、活動力降低、發紺,迅速惡化,引發嚴重的敗血症、凝血功能異常,隨即住院救治。而根據國內過去臨床經驗,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以感染克沙奇B型較為常見,一般感染伊科病毒多屬症狀輕微,可自然痊癒,很少造成重症,甚至死亡。男嬰的媽媽在生產時就有輕微發燒,且男嬰發病前,也曾有醫院外的親友前往探視,懷疑感染來源可能是家人親友。周志浩呼籲,目前正是腸病毒流行高峰,不只腸病毒71型,過去包括伊科4型、伊科6型、伊科11型也都有重症死亡個案。新生兒一旦感染,可能引發心肌炎、肝炎、腦炎、血小板下降、多發性器官衰竭,嚴重威脅生命,家長一定要留意。

英女記者實驗一個月不卸妝 竟迅速老十歲!

英女記者實驗一個月不卸妝 竟迅速老十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英國又出現驚人實驗!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有一名女記者發揮實驗精神,實測一個月都不卸妝,化妝後只用清水洗臉就立刻上床睡覺,隔天再用清水洗一次,再補上新妝;一個月後,女記者的臉竟迅速老化了十歲!女記者勇敢實驗 還找皮膚科專家見證這名女記者珀斯格洛夫現年四十歲,不知道什麼原因,讓她想要展開此項實驗,而且她為了讓實驗結果變得客觀,她還「公正」的找了皮膚科專家,利用儀器紀錄皮膚的變化。這名記者,勇敢的踏入實驗,且在第三天時,她的眼睛因為睫毛液的累積,使左眼浮腫睜不開,另外,其他部位的臉上肌膚,也開始出現過敏反應,發紅且毛孔變大、嘴角龜裂的現象。而經過一個月後,皮膚急速老化十歲,出現明顯皺紋、失去彈性光澤,極為臭老。幸好,皮膚科專家說,短短的一個月的實驗,並不會造成肌膚永久傷害,但是此項瘋狂的實驗也提醒女性朋友,要化妝就要卸妝,以免讓化妝品造成肌膚傷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