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盼愛滋率降低 情侶吃冰可換保險套

盼愛滋率降低 情侶吃冰可換保險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了迎接七夕情人節到來,臺中市衛生局將在本周六下午於一中新天地商圈第一舞臺舉辦「七夕情人節愛滋病防治」宣導活動,活動除了有愛滋防治有獎問答外,當天情侶只要現場報名參加「情人涼夏大胃王」吃冰比賽,前三名者還有機會獲得禮品及幸福保險套1個。根據疾病管制署102年7月底統計:國人愛滋病感染人數達25,595人,感染危險因子分析,同性間性行為佔43.66%、異性間性行為佔19.73%、雙性間性行為佔8.59%、其次為藥癮者、及母子垂直感染。感染者年齡又以20-29歲居冠佔40.82%,其次為30-39歲佔33.77%,特別是民眾為了講求刺激、新鮮,有些人會在網路上揪團搞性愛派對、來個3P、5P不戴套性行為,或是尋求一夜情,玩完後就拍拍屁股走人,導致歷年來愛滋病感染族群人口逐漸年輕化,甚至下降到17歲未成年。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避免愛滋找上門的小撇步就是要單一性伴侶、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不共用針具及稀釋液,學習保護自己、守護健康,讓愛滋遠離你;另外在公園、三溫暖、及溫泉旅館也設有保險套販賣機,提供民眾愛的所需。 

「長壽5部曲」型男老爸健康又帥氣

「長壽5部曲」型男老爸健康又帥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今天是父親節,為了表示感謝,子女們應該陪伴父親力行「長壽五部曲」:提醒爸爸向菸說不、拒嚼檳榔、飲酒適量、規律運動和維持體重不過胖,成為新一代的型男老爸、帥氣迷人且健康久久。內政部統計指出,台灣男性的平均壽命為76.2歲,平均少於女性6.8歲,且聯合國非傳染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高峰會議資料也顯示,全球有63.5%的人口因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而逝世,並認為菸、酒、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運動是上述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因此國民健康署昨(7)日表示,今日是父親節,在專屬爸爸的節日裡,孩子們應該跟著父親一起動起來,慶祝的同時,也關懷爹地的健康,確實遵守「長壽五部曲」,讓全天下的爸爸能健康又幸福。不食人間「煙酒」 健康久久久台灣男性抽菸的比例占32.7%,比女性(4.3%)高出許多,研究證實吸菸容易導致全身性的危害,且全球每年將近600萬人因抽菸或二手菸的危害,誘發癌症或心血管疾病而亡;男性飲酒的比例也高達7成,全球每年有230萬人不當飲酒致死,其中5成以上的死因為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肝硬化等,爸爸們若能不食人間「煙酒」,就能有健康的身體、一同陪伴子女成長。胖起來要人命! 肥胖是百病之源大多台灣男性處於過重或肥胖的狀態,比例占51.1%,肥胖者罹患慢性疾病和癌症的風險是正常體重者的3倍以上,因此肥胖是百病之源,影響整體的健康;研究指出,每天運動15分鐘能降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並能延長3年壽命,因此確保長壽的秘訣,爸爸應該進行體重管理和規律運動,才能成為帥氣型男、健康滿分。「健康長壽末部曲」遠離檳榔、不再紅嘴唇、笑容更迷人,口腔癌是台灣男性癌症第4位,而嚼檳榔更是口腔癌的危險因子,男性嚼檳率是女性的18倍,因此拒食檳榔才能遠離口腔癌的威脅。

寓「健康」於樂 「遊戲」知健康

寓「健康」於樂 「遊戲」知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為了歡慶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天主教耕莘醫院今日舉辦「夏日心體驗、爸爸好健康」的公益活動,免費替市民提供健檢服務與諮詢,並設計一連串闖關活動和精采表演,讓參加的民眾寓「健康」於樂。專屬護照 詳細記錄身體概況「夏日心體驗、爸爸好健康」闖關活動共有5個關卡,包括免費替市民量血糖、血壓、體重、腰圍和CO(一氧化碳)檢測、戒菸諮詢等服務,並有健康知識大會考,用「我問你答」的方式了解相關健康知識,並設有健康宣誓區,寫下你想完成的健康心願、並當眾宣誓,活動內容相當精采有趣,充分讓民眾寓教於樂,還兼顧健康。現場發送專屬健康護照《我的健康memo卡》針對個人健康狀況做詳實的紀錄,護理人員提供諮詢與建議,讓民眾確實掌握身體概況,可成為未來就醫時的依據,並在檢查結束後蓋上闖關章,完成一系列活動會有紀念品供兌換,用「遊戲」的方式讓市民瞭解健康,也達到服務和照護廣大民眾的目的。少見健檢 正視菸害 守護你我健康 除了一般健檢都具備的血壓、血糖、體重、腰圍測量,此活動特別之處是設有「菸害專區」,台灣每年有1萬8000人死於菸害,平均20分鐘就有人喪失寶貴性命,因此特別針對菸害進行CO(一氧化碳)檢測,讓民眾了解自己受到香菸和二手菸的影響有多深,若參與者的CO值過高,護理人員會勸導戒菸和提供衛教諮詢,讓市民正視香菸的危害。趁父親佳節,舉辦全民健檢活動,用輕鬆活潑的方式讓民眾揮別體檢時的不安,也能從中瞭解自己的身體概況,守護父親和廣大市民的健康。

多吃蔬果 天天帶給你「好心情」

多吃蔬果 天天帶給你「好心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多項研究均顯示,每天吃足五份蔬果可幫助延長壽命、讓身體及心情更健康快樂,有助增進生活品質。董氏基金會呼籲,天天五蔬果不只是口號,想強身、舒壓不必花大錢,多吃蔬果就是最簡單又經濟的好方法。董氏基金會於2013年7月進行「2013國人身體快樂訊息大調查」,依臺灣北中南東人口比率以網路抽樣調查共1,068位15歲以上民眾,將身體快樂分為「美肌力」、「免疫力」、「順暢力」、「舒活力」、「愉悅力」五大生理和心理訊息,每訊息再以4個題項評估最近一個月的身體狀況,發分析發現蔬果的攝取頻率及份量與身體快樂訊息呈正比,幾乎天天吃足三蔬二果的人,有77%感覺快樂,沒吃足的人則只有61%;但吃五份以上蔬果的人,身體快樂訊息則未持續上升,可見吃足蔬果很重要。而2013年紐西蘭大學的研究,讓281位平均年齡20歲的年輕人連續21天記錄情緒;結果發現,當受試者比平日攝取的水果份量多出0.11份、蔬菜份量多出0.15份時,情緒較正面,而且好心情還可延續到隔天。另2012年社會指標期刊美國和英國大學的報告,也發現蔬果攝取越多,人更快樂、心情更好,又以每天攝取7~8份蔬果的幸福感最高。天天五蔬果剛剛好董氏基金會強調,吃對食物就可讓身體更快樂,蔬果攝取不需過多但不可少。營養組許惠玉主任建議,每天至少半碗糙米飯,搭配三份青菜及兩份水果;蔬果盡量選擇在地當季食材,蔬菜選擇各種顏色,如紅橙黃綠黑白紫,而水果則選擇營養密度高的水果,如奇異果、柳橙、木瓜、芭樂、番茄等,讓身體快樂訊息滿分!紐約近日也將蔬果做為預防慢性病及肥胖的藥方;以奇異果、木瓜為例,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幫助身體膠原蛋白合成、改善情緒;膳食纖維及酵素可維護腸道健康;葉黃素、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可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破壞,進而強化免疫力。

無聲無息沉默殺手 骨質疏鬆性骨折

無聲無息沉默殺手 骨質疏鬆性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台灣進入老年化社會,許多專屬於長輩的疾病也越來越盛行。如骨質疏鬆就是這樣的一個毛病。衛福部臺南醫院骨科胡智雄醫師表示,骨質疏鬆這個疾病本身,並沒有嚴重疼痛的症狀。而為何要注意這樣的疾病呢?因為當病患有骨質疏鬆這樣的症狀時,僅僅是走路不小心跌倒、或是在浴室內滑倒等,就可能有骨折的可能性。骨質疏鬆性骨折通常會發生在手腕、肩膀、髖關節附近、以及脊椎骨。長輩們會因骨折後,因疼痛或接受手術而相當程度的影響生活品質。此外,有追蹤研究指出,罹患骨質疏鬆型髖關節骨折的長者,約有2成的長者會在一年內過世。胡智雄醫師建議有下列因子的病患應接受骨質密度檢查,包括:更年期過後或早期停經的婦女,以及因疾病接受卵巢切除術的婦女,因雌激素減少而造成骨質大量流失。年紀大或是雄性激素缺乏的男性。有骨質疏鬆的家族病史,藥物史;長時間抽菸、喝酒、類固醇、抗癲癇藥物、以及抗凝血劑。缺乏運動、或長期臥床的病患、特殊疾病史;甲狀腺亢進、副甲狀腺亢進、類風溼性關節炎等。以了解自己是否有骨質疏鬆症,並且接受適當的治療。

新觀念!藥駕危險性不輸酒駕

新觀念!藥駕危險性不輸酒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常聽過「酒駕肇事」,但卻很少聽過「藥駕」釀禍!意指用藥後產生的副作用,往往容易使人有注意力不集中、視線模糊、頭昏、疲倦瞌睡等情形,而影響駕駛者的行車安全,產生藥駕危機,尤其是以駕駛為生的司機,更不能忽視藥物的副作用,以免危害自身和路人的安全。百分百的職業駕駛 不清楚藥駕危機趨勢民意調查今年7月特別針對600位45-65歲的男性職業駕駛(包括計程車、公車、客運、貨車及聯結車司機),透過面訪和電訪的方式進行「藥駕認知調查」,結果顯示,100%的職業駕駛都不清楚哪些藥物會危害駕駛安全,常見的感冒藥、止痛藥、降血壓、血糖藥等都容易有頭昏、視力模糊、肌肉無力、嗜睡等副作用產生,藥物影響駕駛的中樞神經系統,讓行車者無法妥善控制車輛而容易釀成意外。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李奕德副秘書長表示,有些藥物,雖然不是酒精和毒品,但對神經系統的影響更甚前述2者,如果沒有正確使用或是服用容易產生副作用的藥物,不僅會降低駕駛的注意力,而提高肇事風險;因此,李秘書長呼籲,職業駕駛若有用藥需求,如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血糖藥時,應主動告知醫師自己需長時間開車,讓醫師評估病情、並開立適合自己的處方藥物,如此一來,才能同時兼顧駕駛用藥和行車的安全性。藥物影響開車能力 「藥駕紅綠燈」清楚說分明法國研究數據也透露出,駕駛若服用降血糖藥物,肇事機率最高恐提升至4成(39%),台灣藥駕觀念相對國際顯得不足、仍在萌芽期,但民眾千萬不可輕忽「藥駕的危險性」。因此為了推廣藥駕,中國糖尿病學會許惠恒理事長特別提醒國民,可多利用「藥駕紅綠燈」一覽表,裡面羅列出可能影響駕駛能力的口服藥物和相關資訊,共分為三個級別,若是服用「紅燈區」藥品,如肌肉鬆弛劑、抗憂鬱類藥物,千萬不能開車上路;黃燈部分,如感冒藥、止痛藥、降血壓、血糖藥,則必須非常注意並透過醫師評估,綠燈區則是不會影響駕駛能力的藥品,但其實服用任何藥物前都應諮詢專業人員,才能確保安全。

健康是最好的禮物 鼓勵爸爸戒煙遠肺癌

健康是最好的禮物 鼓勵爸爸戒煙遠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年父親節都是送禮吃大餐嗎?其實父親健康更值得注意,據統計,2成的男性從來不運動且看病頻率比女性低,高達8成的重病男性患者承認自己因長期不就醫、把小病養成大病,其中男性因抽煙得到肺癌致死率高達90%,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兼高壓氧中心主任陳育暄表示,肺癌最常見的原因是長期吸煙,不吸煙而得到肺癌者只佔總數15%,由此可見抽煙是肺癌元凶。香煙中超過60種已知的致癌物質,陳育暄表示,預防肺癌最重要的仍是戒煙及拒吸二手煙,若身體有異狀或是家族有肺部相關疾病者更應定期檢查,從胸部X光片中就可鑒別診斷肺癌以及其他非腫瘤相關疾病,如感染性肺結核、發炎性類肉瘤等,這些疾病可能造成縱隔淋巴病、胸結節等。陳育暄醫師呼籲,男性接觸危險致癌因子比例高於女性,如煙、酒等,在這特別的日子,除了帶父親吃大餐慶祝外,應鼓勵爸爸戒煙、注意身體健康,並定期安排至醫院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病灶、提早治療。

學童避免高度近視 當心青光眼機率升

學童避免高度近視 當心青光眼機率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眼睛乃靈魂之窗,而青光眼是現今已開發國家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近視度數與未來得到青光眼的危險有關,近視度數只能從小開始控制,因此眼科醫師提醒,兒童視力保健會影響將來一輩子的視力品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主治醫師尤之浩指出,青光眼一旦診斷出來,代表視神經已受到無法回復的功能受損,此時給予治療也無法治癒,只能降低病情惡化速度。所以在學童時期積極減低近視發生與度數,將有效降低未來得到青光眼機率。尤之浩表示,高度近視造成眼球變長,視神經部分結構改變,使得功能受到影響。眼球一旦變長,則無法恢復,造成永久影響。近視的產生與加深,最重要時期就是國小7~8歲。近年亞洲多國皆有近視比率增加趨勢,臺灣也不落後,因此尤之浩提醒家長,應更注意防範學童近視,除平時注意用眼習慣、適當休息及均衡補充營養,也要有適度運動與戶外活動。另外,臺北市這個暑假起跑的「臺北市學童健康護眼計畫」,免費為國小二年級學童進行視力檢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部自七月一日起,於每周一、三、五夜診及週六上午設立「學童護眼門診」,歡迎多加利用。 

電子菸能助戒菸?恐更加成癮!

電子菸能助戒菸?恐更加成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吸菸好傷身,來吸電子菸如何?對此,台灣國際醫學聯盟祕書長黃嵩立指出,許多民眾都認為電子菸可以幫助戒菸,但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電子菸內含尼古丁、一樣會成癮,且無助於戒菸!可能導致原來不吸菸者甚至有可能因為上癮而從吸電子菸演變成吸紙菸,或者兩種菸同時使用,根本不安全,絕對要提高警覺。兩成五青壯年 嘗試過電子菸?對此,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主任詹政道表示,美國猶他州衛生局2010年對電子菸使用的調查中發現,居然有61%的人相信電子菸無毒,53%的人相信電子菸內沒有令人成癮的物質。另外,我國2011年的調查更發現,有8%的高三生曾嘗試過電子菸,25%的青壯年(19~24歲)也曾使用過電子菸;這兩項調查都顯示年輕人對於電子菸危害警覺性低,容易因為好奇嚐鮮及誤認減害而使用,但因電子菸內多含尼古丁會成癮,也就接著轉而吸食一般紙菸,籲政府面對電子菸問題、防範未然,儘快將電子菸納入菸品管制。誤把電子菸當父親節或情人節禮物!因此台灣國際醫學聯盟、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及董氏基金會提醒民眾,電子菸也是菸品的一種、電子菸也會上癮、電子菸對身體有害且未證明安全,民眾勿以電子菸當父親節或情人節禮物!也呼籲青少年勿因一時好奇而成癮,同時,力促政府儘速修訂「菸害防制法」禁止任何形式的電子菸廣告促銷、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吸食、全面禁止網路販售等。

醫訊/何謂結核病

醫訊/何謂結核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管局報告顯示,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所導致,也是種傳染病,在國內一整年都有病例,男性好發率超越女性,老人好發也較高。結核菌是好氧性的抗酸性細菌,傳染後,幾乎無立即反應,約95%的病患首次感染結核時,因免疫力而不直接發病,但之後若再感染就會發病(潛伏結核感染)。因此,台大醫院總院健康教育中心特規劃「認識結核病」講座,由陳淑芬疾管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何謂結核病時間:102年8月14日(三)下午14:10~15:00地點:台大醫院總院(台北常德街1號;近捷運紅線台大醫院站出口3或台北車站出口m8)1東第7講堂洽詢:02- 2312 3456轉6211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