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電子菸能助戒菸?恐更加成癮!

電子菸能助戒菸?恐更加成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吸菸好傷身,來吸電子菸如何?對此,台灣國際醫學聯盟祕書長黃嵩立指出,許多民眾都認為電子菸可以幫助戒菸,但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電子菸內含尼古丁、一樣會成癮,且無助於戒菸!可能導致原來不吸菸者甚至有可能因為上癮而從吸電子菸演變成吸紙菸,或者兩種菸同時使用,根本不安全,絕對要提高警覺。兩成五青壯年 嘗試過電子菸?對此,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主任詹政道表示,美國猶他州衛生局2010年對電子菸使用的調查中發現,居然有61%的人相信電子菸無毒,53%的人相信電子菸內沒有令人成癮的物質。另外,我國2011年的調查更發現,有8%的高三生曾嘗試過電子菸,25%的青壯年(19~24歲)也曾使用過電子菸;這兩項調查都顯示年輕人對於電子菸危害警覺性低,容易因為好奇嚐鮮及誤認減害而使用,但因電子菸內多含尼古丁會成癮,也就接著轉而吸食一般紙菸,籲政府面對電子菸問題、防範未然,儘快將電子菸納入菸品管制。誤把電子菸當父親節或情人節禮物!因此台灣國際醫學聯盟、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及董氏基金會提醒民眾,電子菸也是菸品的一種、電子菸也會上癮、電子菸對身體有害且未證明安全,民眾勿以電子菸當父親節或情人節禮物!也呼籲青少年勿因一時好奇而成癮,同時,力促政府儘速修訂「菸害防制法」禁止任何形式的電子菸廣告促銷、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吸食、全面禁止網路販售等。

醫訊/何謂結核病

醫訊/何謂結核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管局報告顯示,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所導致,也是種傳染病,在國內一整年都有病例,男性好發率超越女性,老人好發也較高。結核菌是好氧性的抗酸性細菌,傳染後,幾乎無立即反應,約95%的病患首次感染結核時,因免疫力而不直接發病,但之後若再感染就會發病(潛伏結核感染)。因此,台大醫院總院健康教育中心特規劃「認識結核病」講座,由陳淑芬疾管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何謂結核病時間:102年8月14日(三)下午14:10~15:00地點:台大醫院總院(台北常德街1號;近捷運紅線台大醫院站出口3或台北車站出口m8)1東第7講堂洽詢:02- 2312 3456轉62114

樂閱讀/3技巧!增加熱量輸出

樂閱讀/3技巧!增加熱量輸出

破除BMI迷思,熱量平衡才是王道!  每天吃進來的食物,是我們身體唯一得到熱量的途徑(熱量攝取),而吃進來的熱量則在身體透過三種方式來把熱量燃燒掉(熱量輸出)。我們人體內的第一大燃燒鍋爐就是「新陳代謝率」,第二大的燃燒鍋爐是「平日的活動及運動」,而第三大的燃燒鍋爐則是「攝食生熱效應」。若想要維持健康有型的身材,就必須做到熱量攝取與熱量輸出的平衡,這是體重蹺蹺板的熱量平衡概念。當熱量攝取大於輸出,就會胖;熱量輸出大於攝取,就會瘦。多數人並不清楚要如何減少食物攝取,也不知如何增加熱量輸出,常常用了不對方法產生很多副作用,經常是不吃某一類食物,或是應該多吃的食物卻不知如何多吃,結果造成熱量蹺蹺板的不平衡。我所設計的「逆轉餐盤」飲食法非常重視熱量平衡,用均衡又健康的方式來降低熱量攝取,也希望藉由「逆轉餐盤」來幫助你如何增加熱量輸出。• 增加基礎代謝率/想要增加基礎代謝率,最重要的方法是增加運動量和肌肉量。人體即使坐著一整天都不動,熱量消耗的動作也不會停,換句話說,如果能夠提高基礎代謝率的話,躺著不動也可能會變瘦。但是,天下沒有如此完美的事,若我們整天都躺著不動,基礎代謝率一定會下降,想要瘦下來也是天方夜譚,我們平時還是要多運動,才有可能「躺著都會瘦」。• 增加平日的活動及運動量/我們每天走路、跑步、說話、喝水等身體活動所需要的熱量輸出約占15%至30%,這個比例也不算低,因此減重當然也不能夠忽略掉運動的重要性。「逆轉餐盤」不會只重視食物而已,也重視身體的活動量,特別強調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運動是減重的關鍵,可以消耗熱量,也可增加基礎代謝率,尤其是肌力訓練可以增加肌肉量,增加肌肉量又可加速新陳代謝率,連「睡覺都會瘦」這句話,才有可能不是玩笑話。• 增加「攝食生熱效應」/在我們每天所使用掉的能量中,有10%是用來消化、吸收、運送排出所吃進去的食物,如果可以增加特定種類食物的份量,就可以增加食物的攝食生熱效應,這也是可以達成減重目標的。在「有熱量的營養素」中,食物生熱效應是蛋白質大於脂肪,而脂肪大於醣類。換句話說,我們身體吃進這三大類營養素,扣除「食物生熱效應」,身體最容易得到的淨熱量是來自於醣類,其次是脂肪,最不會得到熱量的是蛋白質。(本文作者/吳映蓉)(摘自/永不復胖的逆轉餐盤飲食法/臉譜出版)

樂閱讀/飲食的內容和量 決定你是誰?

樂閱讀/飲食的內容和量 決定你是誰?

我們看待飲食的態度決定了消費方式,進而決定我們的水足跡。從文化與國家來看,世界各國的飲食觀念有很大的差異。以英國這個歐洲西北方的島嶼為例,6千6百萬人吃什麼或不吃什麼,在一定程度上並不是很重要。但13億中國人吃什麼就很重要了。中國人對飲食有非常堅定的信念。首先,飲食必須好好準備,用餐時間是家庭與社會生活的重心。第二,中國必須能餵飽自己的人口。經過共產黨的孤立期,這個信念更加強化,並支撐中國關於農業與貿易的很多決策。糧食自給自足代表用水充分自給自足。但糧食自給自足是很少見的。在古老的埃及文明中,糧食自給自足的哲學同樣深植於國家的心理。中與埃及兩個國家都在努力掙扎,但都逐漸敗下陣來。埃及的原因是快速成長的人口,中國卻不是。中國史無前例地做到人口管理,不僅如此,中國在糧食生產、農業產量和水的生產力都有大幅的進步。中國的問題比較簡單,但也較難處理,他們的問題是飲食。這裡所謂的飲食,是指人類不斷在抗拒的宿敵,也是用水方面最不負責任、最不利永續發展的肉類。隨著中國走向工業化、GDP快速成長,同時愈來愈深入參與全球體系與貿易,促成中國人飲食的重大改變。一時間,富裕與食肉似乎緊密相連。想想看,中印的國家與個人財富已躍升工業國家水準,有了財富,便會想在文化方面更上層樓。再從他們的龐大人口來考量這些事實,會發現裡面有一些讓人心驚的意涵。如果中印每人消耗肉類的速度開始向美國與法國看齊,人類很快就會遭遇嚴重的水資源管理危機。在全球化的時代,飲食的改變是傳播快速的文化現象,一個國家的飲食可以極為快速地出現深遠的改變。若真如此,人類真的會把自己吃窮了。目前看來,傳統的簡樸飲食在中國似乎還是很盛行。這個國家有一句很可愛的雋語:「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觀察中國對先前經濟反轉的強勢反應,看來中國將繼續維持富裕的優勢。我們很快就會知道,這對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有什麼影響。我們只希望,一貫、永續、理性的傳統能贏過大麥克漢堡的誘惑,但這似乎是不太容易實現的希望。(本文作者/湯尼.艾倫)(摘自/煮一杯咖啡需要多少水?/時報出版)

樂閱讀/接受悲傷 為情緒找到出口

樂閱讀/接受悲傷 為情緒找到出口

為什麼想要獲得幸福,就得鍛鍊「心靈耐性」呢?那是因為人類都活在悲傷與痛苦中,我們的一生無不由悲傷和痛苦編織而成。有個故事是這麼說的。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婦人因為痛失愛子而陷入半瘋狂的狀態,她懇求釋迦牟尼給她靈丹,讓自己的孩子死而復生。釋迦牟尼聽完婦人的心願後,請她去找製作靈丹的藥材──芥菜子,而且這顆芥菜子,必須來自從來沒有死過人的家庭。婦人在村裡挨家挨戶地找,卻怎麼也找不到符合這個條件的芥菜子,因為世上根本沒有從未經歷親人死亡的家庭,每個人都在忍受悲傷、克服痛苦的過程中繼續活下去。「啊,原來悲傷的不只有我!」婦人明白了這一點後,終於慢慢地從喪子的悲痛中站了起來。像這樣,悲傷與痛苦好比人生的親戚,人只要還有一口氣,就無法擺脫它們,即便忽視悲傷,悲傷也不會從心底消失。因此,治癒悲傷的方法只有一個:接受它、忍耐它!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我在美國的那段時間,曾經頻繁出入印地安居留地,與當地的印地安人深入交流,並在寢食起居中學習他們的文化、自然觀、哲學以及人生智慧。像印地安人、愛斯基摩人、毛利人這些民族,與近代文明保持距離,在殘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並且繁衍子孫,他們對於「如何應對人生無可避免的悲傷和痛苦」尤其了解。向印地安人學習「接受現實」的智慧。在事事不如己願的逆境中生存,正是人生的本質,所以若想克服悲傷和痛苦,必須先從「接受現實」開始。印地安人不僅用身體和內心學會這個真理,更領悟了「放棄」的智慧。這裡所謂的「放棄」,指的不是完全死心,而是了解大自然的不可抗力,明白人類的力量有限,並在仔細看清眼前的現實後,全盤接受。與親愛之人離別的悲傷,即便多麼令人無所適從,也不能逃避;即便多麼令人難以面對,也要完全接受,將事實收進心底。唯有「全盤接受」,才能跨越悲傷和痛苦,產生心靈的耐性。長年在嚴峻環境下求生的印地安人,對這個道理再清楚不過了。像這樣一邊強忍悲傷,一邊積極面對後,我們終能從中明白某些道理。那就是:悲傷其實也存有溫柔,而所謂的救贖亦由悲傷而生。或者也可以這麼說:「幸福中埋有不幸的幼苗,而不幸中也藏著幸福的種子。」這樣的人生真諦,也許必須經歷無數次的悲傷,彷彿內心積了一層雪後,才能逐漸理解。(本文作者/衛藤信之)(摘自/幸福,很近很小/采實文化出版)

醫訊/乳腺炎之預防與處理

醫訊/乳腺炎之預防與處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想餵母乳,但又擔心奶水不足……究竟該怎麼做才能餵飽小寶貝?又怕得乳腺炎?要如何預防乳腺炎?又該如何做才能順利哺餵?種種的疑慮新手媽媽想餵母乳,但又怕吃的不夠營養會影響寶寶的營養,究竟飲食該注意些什麼?寶寶什麼時候該添加副食品?什麼時候該離乳?這些種種的疑慮需要更專業的諮詢及服務。為此,成大醫院護理部特規劃親子教室課程,此次分享主題為「產後乳腺炎之預防與處理」及「今天餵母乳了沒?」,由該單位李逸文醫師、吳秀雲護理師先後分享。該單位歡迎民眾、懷孕中準爸爸媽媽、產後新手爸爸媽媽、小寶寶等踴躍參加,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親子教室課程時間:102年8月10日(六)下午14:30~16:20地點:成大醫院(台南北區勝利路138號)門診大樓3樓第1會議室洽詢:06-235 3535轉2333或2335

醫訊/口腔癌治療面面觀

醫訊/口腔癌治療面面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人生活中離不開煙或酒或檳榔,殊不知道這些毒物是很容易導致口腔癌的;另外,在口腔癌的治療過程中,對患者與家屬都是一段難熬的過程,因治療中很容易切除頭臉頸部的患處,影響患者尊嚴,在清理過程中有的也會聞到某些氣味。為提升病人自我照護力,並提供病友間的交流與分享,癌症防治基金會與癌症希望基金會特規劃口腔癌學習營,特邀請高榮口腔顎面外科陳泓志主治醫師、高長庚營養治療科蕭秉旻營養師、癌症希望基金會李春杏護理師分別主講,此次主題為「口腔癌治療的新趨勢」、「 口腔癌治療的營養面面觀」、「 口腔自我照護」。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口腔癌學習營時間:102年8月10日(六)上午9:00~12:00地點:三洋維士比集團教育基金會古道教室(高雄市苓雅區中正二路175號31樓)洽詢:07-581 0661轉110 陳護理師

醫訊/心靈饗宴活動

醫訊/心靈饗宴活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您有多久不曾停下腳步,聆聽您內心的呼喚!您有多久沒有拋開雜務,陶冶您心靈的淨地!這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哦。好好放鬆平常,解放平常工作、家庭的壓力。深深體驗心靈的饗宴、呼吸大自然的芬多精,享受大自然的純粹沐浴。現在,華梵大學、財團法人華梵文教基金會等單位特規劃第14屆「心靈饗宴」活動,活動安排有相見歡、華梵之夜、藝術賞析、禪茶一味、霞映大崙山、靜坐、與身體對話......等;活動參加對象:工商企業人士、華梵學生家長或校友、華梵護持委員及本會會員推薦。活動具體內容詳情http://www.hfu.edu.tw/~pr/2013event/0528/index.html。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名額 80人。以繳交保證金順序,額滿為止。為珍惜資源,酌收保證金,全程參加者可退費。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第14屆心靈饗宴活動時間:102年8月9日下午~11日(五~日)3天2夜地點:華梵大學(新北石碇區華梵路1號)洽詢:02-2587 2668、02-2593 5663

你還在當「忍」者龜嗎?小心尿失禁找上門

你還在當「忍」者龜嗎?小心尿失禁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我一直想尿尿,可是去廁所又尿不出來,感覺小便好像解不乾淨…」55歲的林先生因工作因素得常開會,忙得沒時間上廁所,某日發現排尿感覺一直尿不乾淨、甚至偶爾會漏尿,就醫後才驚覺,原來自己長時間憋尿,竟釀成尿失禁問題。泌尿科陳偉寶醫師表示,長時間憋尿,可能導致膀胱發炎,甚至使控制排尿的肌肉因過度膨脹而鬆弛,久而久之,可是會出現尿失禁困擾,呼籲民眾千萬別憋尿!過度憋尿 括約肌恐變鬆弛你還在當「忍」者龜嗎?小心憋出大問題!陳偉寶醫師說明,人的膀胱大概累積到150c.c.的尿液時,會開始有尿意,持續累積到300c.c.時,會非常尿急;當累積到500~600c.c.,膀胱就會出現過度膨脹,並使控制排尿的括約肌因過度膨脹而變得鬆弛,對不常憋尿的人來說,這些肌肉很快就會恢復彈性,但若常常強迫性憋尿,這些肌肉就會變得鬆弛,日後恐會出現尿失禁或頻尿的問題;陳偉寶進一步解釋,只要發現自己咳嗽、打噴嚏或大笑時會漏尿,就要懷疑可能罹患尿失禁問題。尿失禁患者擔心失禁 多有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礙值得提起的是,陳偉寶醫師說,很多有尿失禁或頻尿患者多半患有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礙,主因是擔心尿騷味和頻尿的尷尬,變得不喜歡或不敢出門,導致社交活動漸漸變小,長期下來身心都受到傷害;台安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袁明琦醫師就分享,其實自己的父親因為腦部開刀也患有尿失禁問題,擔心出門找不到廁所而漸漸沒有自信心,直到父親開始使用攜帶型集尿器,才解決因為尿失禁喪失自信心的困擾。「不憋尿是杜絕尿失禁、頻尿的不二法門!」袁明琦醫師提醒民眾,避免尿失禁、頻尿等問題,最重要是千萬別憋尿,同時要多喝水(每日2000c.c.);若因工作或任何因素無法順利如廁時,可適時使用攜帶型集尿器,避免憋尿造成括約肌因過度膨脹,而變得鬆弛就得不償失了!總歸一句,杜絕頻尿、尿失禁問題,就從不憋尿、多喝水做起!

情人節送禮 千萬別送「花」!

情人節送禮 千萬別送「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七夕情人節將至,大餐加上浪漫氣氛催化,小心「人類乳突病毒」上身,甚至引起菜花危機!泌尿科醫師黃懷恩指出,每天都會收治大量菜花個案,而菜花感染途徑不一,除了陰莖、睪丸等性器官感染外,緊鄰的肛門也都長滿菜花,讓人不寒而慄!加上近年性行為開放,年輕菜花病患求診人數更是大幅增加,門診就醫人數甚至已高達4成。建議年輕男女趁七夕情人節前,諮詢並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提早預防。究竟為何會感染菜花?黃懷恩進一步解釋,菜花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中常見的第6、11型低危險性病毒傳染,引起尖形濕疣(俗稱菜花),感染途徑不一,其中又以性行為感染比例居多。提醒民眾,雖第6、11型低危險性病毒不會導致癌症,但傳染力極強,因此更應小心。菜花初期無症狀且傳染力強 口腔、眼睛皆可能感染黃懷恩指出,菜花初期幾乎無任何症狀,形似扁平狀的軟組織,不痛不癢,造成早期患者延誤就醫,等到發現時症狀已嚴重到一發不可收拾。近年診間也常遇到病患不敢表明染病途徑,經檢查後才發現菜花竟長在口腔、眼睛等部位的情況。此外,一旦染上菜花便難以根絕,而且只要免疫力下降便容易復發,病患也因此常受身心折磨。然而,目前拜醫學進步所賜,現已經有疫苗可用來預防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根據最新醫學研究顯示,已得菜花的病患,接種針對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可降低6至7成的復發率,對憂慮再度發病的患者可說是一大福音。七夕放心「愛」 疫苗接種先預防黃醫師表示,適逢七夕情人節,近期不乏男性陪女友至診間諮詢施打疫苗,幫助另一半遠離子宮頸癌與菜花,也不失為貼心的一種表現。醫師接著說明,男性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可降低女伴感染病毒的機率;女性接種疫苗,則可降低感染子宮頸癌、子宮頸腺癌、陰道癌與外陰癌的風險,呼籲年輕男女可趁情人節前接種疫苗提早預防,不僅保護自己健康,也保障伴侶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