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3C不離手 當心成為肩頸常痛客

3C不離手 當心成為肩頸常痛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上班一整天,回家後常感到疲累及肩頸痠痛。經問卷調查顯示,有肩頸酸痛困擾者,大多是40歲以上的民眾,男女比約為1比2。復健科主任潘筱萍指出,除了年齡另外還發現,有三大類的族群也經常發生肩頸疼痛:  每天使用電腦超過6小時者。使用手機、平板電腦超過3小時者。每天躺著看電視超過3小時者。此外,門診中肩頸疼痛、罹患退化性關節炎者,有年輕化的趨勢,40、50歲以下約佔了一半,詢問發現,幾乎都是3C不離手。20歲以下年輕族群也有增加。減少使用3C 適時活動肩頸潘筱萍提到,造成肩頸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三:不正常的姿勢。頭、頸固定同一姿勢太久。缺乏運動。要預防肩頸疼痛的發生,減少3C產品的使用,使用時儘量注意姿勢;每30分鐘活動一下肩頸,每1-2小時暫停一下,起身動一動;多作肩頸及全身運動。最後,潘筱萍提醒,肩頸疼痛長期沒有治療,易造成骨關節退化;嚴重時甚至會壓迫神經,影響四肢麻痛無力。3C產品很方便,但也要注意避免使用過久;每天適度的運動可改善酸痛的情況,若是出現肩頸不適的症狀時,應儘快就醫找出原因,對症治療。 

有共識!狂犬病會議 專家熱烈討論

有共識!狂犬病會議 專家熱烈討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為了防範狂犬病疫情再擴散,農委會昨(14)日舉辦「國內狂犬病人畜防疫專家聯席諮詢會議」,邀請國內各領域學者專家出席,共同針對動物狂犬病的疫情現況及防疫策略等7項議題進行討論,提供建議、凝聚各方共識,作為未來政府實施防疫政策調整的參考依據。學者專家與會 凝聚防疫共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了廣納各界意見,農委會特別舉辦「國內狂犬病人畜防疫專家聯席諮詢會議」,在昨(14)日邀請國內醫界、獸醫界、流行病學及野生動物等學者專家和各縣市動物防疫機關人員出席,針對7大議題進行討論,專家參與踴躍並達成具體共識,將作為未來施政的指標參考。首先針對動物狂犬疫情的現況和防疫措施進行討論,得到要將疫情圍堵於山區、不使其擴散,因此監測野生動物、並針對鼬獾分佈的高風險山區,免費替民眾、校園犬貓、原住民獵犬注射狂犬病疫苗,提升狂犬病疫苗的免疫覆蓋率;並進行鼬獾族群分佈、密度、習性和狂犬病盛行率、是否跨物種傳播等研究調查,將其所得數據資料作為防疫調整的依據。7大議題結論 作為防疫指標參考接著管理流浪犬貓的問題,落實牠們的收容管理、疫苗注射和飼主責任教育及寵物登記等,減少流浪犬貓再增加;並評估口服狂犬病疫苗使用的可行性,利用口服疫苗在鼬獾身上的適口性、劑型大小、安全及效力和對其他動物及人的安全性等進行研究分析,是否能成為野生動物使用口服疫苗的根據。最後,確立狂犬病的診斷流程及方法,妥善規劃出標準流程、加快檢驗速度、並降低檢驗人員的負擔;且指揮中心能籌措經費、撥予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和各縣市防疫機關,有足夠的經費和人力來推動防疫工作;據國內外文獻顯示,無錢鼠傳染狂犬病的證據,且全台錢鼠感染狂犬病僅1例,因此認定在傳播疫情上的威脅性不大。

老年人用藥多又雜 怎吃才安全

老年人用藥多又雜 怎吃才安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出門在外,誰沒有個三災五病!更不用說年紀越大,病痛就越多,每治療一個疾病就帶回一大包藥,老人家都成了藥罐子,何時該吃又吃什麼藥,林林總總令人一頭霧水,更不用說有些藥物可能重複或相互衝突,因此為了解決老人用藥問題和安全,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特別開設「老年藥物整合門診」提供諮詢與協助,讓老年人用藥更加輕鬆、安全。藥物常重複、衝突 患者搞不清楚 75歲的張伯伯罹患心臟病、糖尿病、氣喘、攝護腺肥大、便秘及退化性關節炎等多種疾病,在不同科別醫師的門診治療,因此服用藥物種類眾多,高達13種,張伯伯不只感到困擾、也擔心藥物有副作用或彼此相互衝突,於是前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老年藥物整合門診」尋求協助。醫師和藥師看著張伯伯的處方和詢問後發現,有些處方重複了、有些不適的症狀消失,可以考慮停藥、更有某些藥物服用錯誤,產生不舒服的副作用,經由藥師和醫師的評估整合下,決定用副作用較少的藥物取代舊藥,並將藥物減為7種,減輕張伯伯的負擔。整合諮詢 用藥更安全國外的研究顯示,老年人的用藥量是年輕人的3倍,且國內健保資料也發現,約有2萬人次的老年族群(65歲以上),一年就醫次數超過百次、至少在6家醫療院所看過病、且每次領藥種類超過6項;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家庭醫學部的賴秀昀醫師表示,老年用藥安全一直是高齡者重要的照護議題,因為老年人常罹患多種疾病,接受多位醫師治療或服用多種藥物的案例屢見不鮮,因此容易出現藥物重覆或交互作用的情形。老年人服藥眾多、若再加上記憶不好、視力不佳,正確服藥的困難度也就大幅增加,因此透過「老年藥物整合門診」的服務,讓老年醫學專科醫師和臨床藥師經過問診和用藥回顧,達到病患安全使用藥物的目的,讓老者安之。

新北抽驗市售「牛肉」 全數過關

新北抽驗市售「牛肉」 全數過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保障民眾食用安全,新北市衛生局7月針對轄內攤商及餐飲業者,抽驗市售「牛肉」10件檢驗動物用藥及乙型瘦體素,檢驗結果全數過關。衛生局說明,「牛肉」檢驗的項目為動物用藥,包括乙型瘦體素及抗生素,結果10件全數合格。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表示,萊克多巴胺為乙型受體素中其中的一種,原本開發用於治療人類的氣喘,其添加於動物飼料中可以增加家畜家禽的瘦肉比例、降低脂肪比例及減少飼料用量等優點,因此做為動物肥育期之飼料添加物。根據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指出,萊克多巴胺在動物體內的排除速度快,相關物質主要是經由尿液排泄。四環黴素類抗生素為廣效型抗生素,其一般常見的副作用為噁心、嘔吐、厭食、腸胃脹氣、胃灼熱、腹瀉等胃腸障礙與過敏現象及怕光。 

青少年不好動?憂鬱情緒高達三成

青少年不好動?憂鬱情緒高達三成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兒盟公布了一份針對正值青少年族群做的「2013年國內青少年休閒生活現況調查報告」,結果發現了青少年休閒生活的現況中,出現了「三不一沒有現象」,不多元、不知道要去哪裡、找不到適合的休閒場所、沒有人陪也沒有時間,所以導致青少年越來越少走出戶外活動。兒盟黃韻璇執行祕書表示:青少年階段原本應該是愛跑跳、愛玩樂、有用不完體力的時候,但調查卻發現,台灣青少年幾乎是宅在家看電視、打遊戲、睡覺補眠,戶外活動幾乎是一片空白,青少年休閒生活顯然出現嚴重問題,青少年缺乏有效紓壓,憂鬱情緒已高達近三成;常把無聊掛嘴邊,喪失玩的能力;政府也忽視了青少年休閒權,青少年專屬的設施設備缺乏,而且近便性不足,另外青少年活動又少又貴。黃韻璇執行祕書表示:兒盟初步統計全台灣以青少年為主體的相關公立活動場館約不到20處,即使有也都相當簡陋、老舊,根本無法吸引青少年的興趣,處於「青少年休閒資源沙漠」的限制下,似乎也更讓青少年不想出門休閒活動。記者會現場透過行動劇的方式,具體呈現現代孩子「只動眼睛和手指」的假日生活安排,加上父母親「只有讀書高」的期待,造成代國內青少年休閒生活不是躺著就是坐著,十分不健康。並也邀請3位國中生現場對大人提出自己的需求。兒盟也提倡青少年朋友應該多元、足夠的戶外休閒生活規畫,並呼籲大家『動』起來,一起「新健康生活」。 

有毒餐盒 食藥署要求封存回收

有毒餐盒 食藥署要求封存回收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有關今日媒體報導「踢爆毒餐盒流市面」,指出業者於紙製食品容器製程中因沾染污漬,而以有毒溶劑甲苯擦拭。食藥署已於13日責成地方衛生局調查至現場稽查後,已要求業者暫停作業及停止販賣,封存及回收該產品,並抽驗其紙製餐盒之衛生安全符合情形。業者於製造、販賣、輸入、輸出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時,如使用有毒物質,則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將命業者暫停作業及停止販售、封存該產品,並處6萬元以上1,500萬元以下罰鍰。食藥署再次呼籲業者於製造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等相關產品時,應遵守我國相關法定之規範,並確保產品品質與衛生安全,善盡保障國人安全之責任,以免觸法受罰。

魏德聖宣導青少年反毒拒菸

魏德聖宣導青少年反毒拒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嘉義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配合嘉義市福添福社會福利基金會4周年慶的捐血周活動辦理反毒拒菸宣導,名導演魏德聖擔任基金會捐血代言人,14日上午到嘉義公園捐血並與市長共同支持反毒拒菸,而參加本次捐血活動首捐族即可獲得魏導演簽名棒球一個。嘉義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呼籲青少年朋友暑假期間,狂歡之餘,千萬不要吸食毒品,更不可販賣毒品,害人害己,如果任何毒品防制或戒治的問題可撥打24小時免付費電話0800-770885(請請您幫幫我)戒毒成功專線,也可親臨中心(嘉義市德明路1號衛生局1樓)尋求協助。

預防腸病毒 正確洗手五步驟

預防腸病毒 正確洗手五步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氣溫節節升高,為防止腸病毒在校園傳播,桃園縣政府衛生局於8月14日,於桃園市幼兒園辦理「暑期校園腸病毒防治宣導」活動,由衛生局專門委員李嘉慧化身為神力女超人,透過生動活潑互動劇表演及利用立體洗手宣導道具,教導小朋友學習正確洗手五步驟。 腸病毒為國內重要之季節性流行疾病,7-9月更是流行的高峰期。依據歷年資料顯示,開學後疫情上升率偏高,因此民眾不可掉以輕心。因應9月開學後,學童互動接觸頻繁,將提高感染機會,將再次針對全縣國小、幼兒園進行查核作業。同時,也要求學校務必落實本縣1127腸病毒停課標準,即小學一、二年級、幼兒園及課後托育中心機構,於1星期內同1班有2名以上幼童經醫師診斷為腸病毒者,該班即應停課7天,以避免疫情擴大。 家中幼童感染腸病毒,應讓小朋友在家休息,觀察小朋友是否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如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或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病徵時,應迅速就醫,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視網膜、腎、神經病變 糖尿病三大併發症不可輕忽!

視網膜、腎、神經病變 糖尿病三大併發症不可輕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知道糖尿病在我國盛行率有多嚴重嗎?根據統計,台灣大約有一百七十萬人罹患糖尿病,且20歲以上民眾糖尿病盛行率達8%,2011年糖尿病死亡率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其中尤以65歲以上男性最為嚴重,為28.5%,幾乎每4個65歲以上男性,便有1人罹患糖尿病。罹患糖尿病十年以上 罹患神經病變風險近五成成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林宙晴指出,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症狀非常多樣,會影響肢體的感覺及運動功能,甚至影響自律神經系統,而根據統計,罹患糖尿病十年後其盛行率大約為50%。更值得注意的是,發生神經病變與發生腎病變和視網膜病變之相關性很高,亦即有神經病變時,腎臟和視網膜很可能也已經有問題。 因此早期診斷對於神經系統本身相當重要,同時也可以看成是一個警訊,提醒病患要一起檢查腎臟和視網膜。

讓愛永續 別排斥器官捐贈

讓愛永續 別排斥器官捐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目前為止,臺灣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有8,135人,但器官捐贈的人數卻只有118人,器官捐贈數量為447個,顯示出捐贈人數和等待人數相差甚遠。由於台灣的傳統觀念之下,對於器官捐贈有些許排斥,導致簽署人數不高。為了提升大眾對於器官捐贈與安寧療護的認知,因此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自8月12日至16日將舉辦為期一週的宣導活動,期望能增加大眾對器官捐贈和安寧療護的認識之外,也能增加器官捐贈同意書和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的簽署。在8月12日至8月14日於麥當勞大學店與臺南孔子廟進行宣導,也已經累積50張器官捐贈簽署卡,期待有更多人共襄盛舉。今日舉辦「讓愛串連,生命永續」開幕活動,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李伯璋院長致詞時特別提到:「現今器官捐贈觀念比起早期已經差很多,越來越多人投入。對長年洗腎患者來說,若是能夠換到一顆健康的腎臟,對於自己和家庭都是一大幫助。器官捐贈是有意義的事,希望全國的人都能努力推廣。」現場佈置了「讓愛串連心願牆」,一張心願卡代表一位民眾的愛心,透過串連民眾的心型心願卡表示將大眾的愛串連,將器官捐贈和安寧療護推廣出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