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預防呼吸道疾病 南投縣供免費疫苗

預防呼吸道疾病 南投縣供免費疫苗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期即將到來,南投縣衛生局為保護老人及幼童,將提供多醣體鏈球菌疫苗免費接種。自10月1日起配合流感疫苗接種期程,針對75歲以上未曾接種23價肺炎多醣體鏈球菌疫苗(PPV23)提供1,700劑;此外,針對民國97-100年出生滿2歲尚未接種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之幼童,可於各衛生所及合約醫院診所免費該項疫苗接種,期望長者及幼童於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期前完成接種,保護健康。 肺炎鏈球菌引起之疾病,好發於嬰幼兒及老年人 疾管署表示,肺炎鏈球菌能引起多種侵襲性疾病,包括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其症狀之表現因感染部位之不同而異,好發於嬰幼兒及老年人。肺炎鏈球菌疫苗75歲以上長者一般接種1劑即可,另民國97-100年出生滿2歲未曾接種或未完成PCV13接種之幼童,可接種1劑PCV13。

屏東登革熱疫情升高 上周新增18例

屏東登革熱疫情升高 上周新增18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疾管署公布上周(9月24-30日)國內登革熱確定病例,共新增18起本土病例、8例境外移入病例,上周新增的本土病例患者皆居住於屏東縣,疾管署表示,屏東縣本土登革熱病例數快速增加,疫情分布範圍逐漸擴大。新增本土病例皆發生在屏東縣市 分布範圍擴大上周新增的18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皆居住於屏東縣,分別是屏東市15例(橋北里10例、豐榮里2例,一心里、中正里及溝美里各1例)、潮州鎮2例(八爺里、光華里各1例)及萬巒鄉萬金村1例;經疫情調查結果顯示,萬巒鄉本土病例患者發病前曾前往屏東市豐榮里工作,應於屏東市遭受感染,今年截至9月30日止,共累計135例本土病例,分別是屏東縣123例、為最大疫情處,台北市7例、、高雄市4例、新北市1例。境外移入病例也有2百起 留意中國大陸、東南亞高風險區疾管署表示,鄰近東南亞地區疫情持續,中國大陸亦爆發登革熱疫情,今年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累計共204例,僅次於2010年同期,病例感染國家以東南亞最多,目前該地區登革熱疫情雖逐漸趨緩,但近期中國大陸雲南及廣東省爆發疫情,因此提醒民眾前往上述國外流行地區或國內高風險區,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防蚊劑等。做好防蚊措施 清除病媒蚊孳生源返家後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及活動史,以利醫師診療和通報。疾管署提醒,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方法為落實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因此呼籲全民一起合作,經常檢視助家戶內外環境,回收處理不必要的積水容器,以降低社區病媒蚊密度,杜絕登革熱疫情延燒。

多數國人用藥不正確 小心越吃越痛!

多數國人用藥不正確 小心越吃越痛!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當身體痛的不行的時候相信多數人都會買止痛藥止痛,但你吃的止痛藥真的有用嗎?當心吃錯藥反傷身!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最新調查發現今年進行的「國人止痛藥用藥行為暨用藥習慣」調查,有高達1成8的民眾,不清楚不同疼痛要吃不同種類的止痛藥,甚至1成4喝感冒糖漿時,一次喝完一整瓶,其中50歲以上佔半數,有77%民眾會先詢問醫師或藥師,僅4.3%民眾「服用感冒糖漿得一次引用劑量」會看藥品標示服用。服藥前,仔細閱讀警語及注意事項。不同身體部位發生的疼痛,有不同的止痛藥,譬如有些止痛藥傷胃,胃痛時服用,不但沒有效果,可能疼痛情形更嚴重,另外,有些感冒糖漿含有可待因或咖啡因,長期服用容易成癮,服用藥品前,請務必仔細閱讀包裝上的警語及注意事項,以確保正確服用方式。注意「五藥」、「五步」原則,落實用藥正確觀念!為提升國人正確用藥觀念,本局呼籲民眾使用止痛藥需注意五藥原則「要知道、要看標示、要告知、要遵醫囑、要問專業」及五步原則「不喝酒、不併用、不空腹、不亂買、不過量」 ,並落實「生病找醫師、用藥找藥師」的正確觀念。

屈公病出現第二起群聚感染 感染地皆為印尼

屈公病出現第二起群聚感染 感染地皆為印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屈公病出現群聚感染!今年東南亞多國屈公病、登革熱疫情嚴峻,日前發生國人赴印尼參加宗教活動,同行4人全數感染屈公病的群聚事件,因此疾管署提醒民眾,若赴東南亞、南亞等蟲媒傳染病盛行地區,務必採取妥善的防蚊措施,確保個人健康。屈公病皆為境外移入 感染國家印尼為首今年已發生2起群聚感染事件,分別為前往印尼山口洋市探親及至印尼雅加達參與宗教活動,同行者全數感染屈公病;根據疫情資料顯示,今年截至9月29日止,本國及外國籍屈公病病例已累計22例,創歷年新高,且均為境外移入。其中本國籍者計11人(占50%),為近5年同期平均值的5.5倍,2008-2013年境外移入屈公病,本國籍累計達25人,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居首(12人,48%),菲律賓次之(6人,24%)。屈公病和登革熱 都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屈公病是透過蚊子叮咬而傳播,目前無疫苗或藥物可預防,提醒民眾前往東南亞、南亞等地區,身體裸露部位需塗抹防蚊藥品,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時,應穿著長袖衣褲避免蚊蟲叮咬。返國前若出現發燒、頭痛、肌肉關節痠痛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在返國時諮詢、通報疾管署的機場檢疫人員,以便獲得即時處置及照護;返國後14日內,應密切留意自身健康情況,如有上述症狀,建議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

銀髮族NG食物 香菇、綠茶竟也上榜

銀髮族NG食物 香菇、綠茶竟也上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香菇與綠茶這兩樣常見的食物,給大眾印象都是有益健康的,香菇具有高蛋白且含多種氨基酸及維生素、綠茶則含豐富兒查素,具有殺菌及抗氧化效果,但萬芳醫院消化系內科醫師吳明順表示,銀髮族消化功能退化,且香菇屬於高普林食物又因纖維較多不易消化,多食反成負擔,至於綠茶其中的丹寧酸會使蛋白質凝固,導致胃黏膜萎縮變薄,若發生萎縮性變化恐將演變成胃癌。吳明順建議,最理想的食物來源為85%植物性食物加上5%動物性食物,從植物性食物中,也可以攝取充分的蛋白質,如海苔成分中37%為蛋白質、大豆也富含胺基酸。以肉類來說,魚類是最佳首選,因魚類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最為穩定,特別是沙丁魚、秋刀魚、鯖魚、鮪魚等,其中含有豐富的DHA、EPA,可預防體內膽固醇及降低血液中之三酸甘油脂。吳醫師也說,不論蔬菜、水果、肉類或魚類,都要在賞味期限內食用,因食材越新鮮,所含之酵素越高,新鮮食物除含豐富酵素外,未經「氧化」也是主要原因,食用氧化的食物,將會在體內產生大量自由基,對身體將造成傷害。

初老?不老?35歲以上男性 2人中有1人初老

初老?不老?35歲以上男性 2人中有1人初老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偶像劇台詞30歲即將邁入初老階段?開啟初老的大門?女性似乎比男性更懂得保養、更害怕變老!根據調查顯示,60%以上的女性是「凍齡美女」,健康年齡比實際年齡年輕,但35歲以上男性,2人中即有1人呈初老狀態,超過50%的男性健康年齡比實際年齡老。「健康年齡」與「實際年齡」比值是老化的參考指標調查結果顯示,女性各年齡層皆有6成以上的人比實際年齡年輕,尤其是35-44歲的熟女,高達66.7%都是凍齡美人,總結原因,主要是因為她們不抽菸、有運動習慣、控制血壓與體重,才讓身體健康年齡比實際年齡年輕;相反的,35歲以上的男性卻有超過一半以上呈初老狀態,意即這群為家庭與事業打拼的青壯年,每2個人就有1人開始呈現老化現象。初老的原因包括,不運動、抽菸、高血壓、貧血、B型肝炎、尿酸異常及體重過重等,這些都是影響「健康年齡」前幾名的不良因子,因此建議男性更該注重身體健康,改善生活習慣,重拾青春與活力。初老 是因生活習慣不佳、健康狀態不良 調查也指出,2012年男性的「健康警訊」前五名為體重超重(52.0%)、脂肪肝(43.8%)、空腹血糖高(39.6%)、血脂肪異常(29.7%)及肝功能不良(25.1%);女性則為體重超重(35.0%)、脂肪肝(30.3%)、空腹血糖高(29.0%)、隱藏性肥胖(27.9%)及血脂肪異常(19.3%)。其中「體重超重」更是蟬聯11年的健康警訊榜首,根據健康趨勢分析,女性控制體重的成效較男性顯著,男性需多加強體重控制,才能逐一排除初老因子。除此之外,體脂肪也是男女共同面對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體脂肪增加隨之而來的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朱大維醫師建議,飲食控制加上每日運動,是燃燒脂肪的不二法門。甩掉脂肪讓身體更無負擔、身體年齡更年輕,免於過早老化。 

罕見新生兒疾病「臍膨出」 合併器官異常致死率高

罕見新生兒疾病「臍膨出」 合併器官異常致死率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日前出現1名罹患罕見先天畸形疾病-臍膨出的新生兒,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表示,此疾病已相當罕見,主要是因為出生率下降且產前超音波檢查發達,發現後多數媽媽會選擇人工流產。新生兒媽媽原於16週產前檢查時已經發現小孩有臍膨出先天畸形,婦產科醫師建議最好能接受人工流產,但媽媽因個人因素未繼續就診,直至產痛時才再次出現於婦產科;新生兒出生時,體重正常、但外觀有明顯的肚臍膨出,且腸胃道突出於膨出的臍囊袋內,於是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立即安排緊急手術治療。術中發現嬰兒同時合併有腸胃系統旋轉不全畸形,最佳的手術方法是把突出的臍囊袋切除、腸胃道旋轉不全復位及腹壁缺口修補,術後新生兒恢復良好。凸出的腸子無法正常縮回腹腔中 可能導致「臍膨出症」黃醫師說明,會發生臍膨出的原因至今仍不明,正常胎兒在第37-52天之間,因腸胃道發育的速度超過腹腔,會形成生理性的臍疝氣,腸胃道暫時凸出於肚臍囊袋內,在胎兒期的第10週-第12週時,凸出的腸子會開始縮回到腹腔內,變成正常的肚臍和臍帶,「臍膨出症」被認為是在此過程中,發生障礙的結果。 臍膨出的發生率約萬分之一!合併其他器官異常的機率高黃元惠醫師指出,影響臍膨出症預後的因素,包括嬰兒的一般狀況、腹壁缺損的大小、有無合併其它的異常等,約 50%的病嬰會合併其它器官系統的異常,以消化道系統異常最常見,特別是腸旋轉不全最多。其次19.5-32%者會合併心臟血管系統異常,15-33%合併有染色體的異常及泌尿生殖系統的異常等,儘管非常小心的照顧和治療,臍膨出症的死亡率仍達17-35%左右,臍膨出症高死亡率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其他合併的先天性異常和早產等,而不是臍膨出的本身。

小孩吃什麼? 動動手指看的見

小孩吃什麼? 動動手指看的見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您家寶貝今天在學校吃什麼,您真的知道嗎?以前您回答不出來,現在這可不再是問題了!臺北市推出食材登錄平台,可上網查詢午餐菜單讓家長可以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吃了些甚麼。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上線迄今,已擴大服務到全臺北市共計194所國中、小學,目前上網可查詢到8,288項食材,包含29,088項菜色及375家供應商的資訊。有趣的是透過平台查覽各校瀏覽人次,可以知道哪間學校家長最常上網查詢午餐菜單,對於各校屢創新高的瀏覽人次,除顯示學校教育主管對於學校午餐管理的重視外,也表示家長認同食材登錄平台的功能並且高度關心孩子們的每日用餐狀況。家長可透過食材登錄平台瞭解小孩的喜好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目前透過1999市民熱線等各種管道反映的內容,包括家長看到菜色照片直言很有感覺,不再是一張生冷的月菜單;感謝食材登錄平台讓上班在外的家長即時知道學校午餐的菜單,晚餐再也不會重複出菜;一直聽孩子說學校午餐某道菜很好吃,終於答案揭曉也有圖片參照可以煮給孩子吃。「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不僅能讓家長明瞭孩童食材來源、營養成分、熱量等相關資訊,預計年底也將納入學校午餐廚餘量公告揭露功能,讓學校午餐供膳業者知道學童的喜好,並積極推出兼顧營養與美味的菜色,真正減少食材的浪費。

救救「肝」苦人 免費篩檢揪出沉默殺手

救救「肝」苦人 免費篩檢揪出沉默殺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肝癌為新北市101年10大癌症死因排名第2位,因此為了照顧民眾們的健康,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將於5日上午8-12點在新莊體育館舉辦「救救肝苦人」肝炎及肝癌大檢驗,呼籲年滿27歲以上的市民,一起加入健康檢查的行列。B肝及C肝帶原者 罹癌機率是10倍、20倍、100倍以上肝癌的危險因子主要是B型肝炎及C型肝炎,「B型肝炎帶原者」相對於非帶原者罹患肝癌的機率超過20倍;「C型肝炎帶原者」相對於非感染者罹患肝癌的機率約5-10倍;「B型肝炎帶原者合併C型肝炎帶原者」相對於非感染者罹患肝癌的機率約150倍以上,因此此次重點篩檢項目將包含,B型肝炎表面抗原、B型肝炎表面抗體、C型肝炎、肝癌檢查(甲種胎兒蛋白AFP)、肝功能(GOT、GPT)等,早期發現肝病,遠離罹癌威脅。肝病容易被忽略 透過篩檢提早發現 免於威脅肝臟是「沉默的器官」,本身沒有痛覺神經,不容易有疼痛的感覺,且肝病不一定會有症狀,許多患者常不知道自己有肝病,往往要透過肝功能檢查才知道是否有肝炎,透過檢查,提前篩檢出是否有肝功能異常,降低肝病的威脅性。把握機會 照顧自己與全家人健康新北市衛生局表示,特別重視衛生醫療環境及醫療服務品質,希望能普遍照顧全市各區市民,因此大力推動社區到點式健康檢查服務;居民平日忙於生活工作,容易忽略健康,呼籲27歲以上民眾珍惜這次機會,踴躍前往參加,關心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參加篩檢的民眾無需空腹,只要攜帶身分證件前往,即可免費接受肝炎及肝癌檢驗,預計此活動將服務1萬人次,前1千名篩檢市民還可獲贈精美禮物,檢查結果於二週內寄予民眾,而檢查異常者將由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協助後續追蹤與衛教。

大隻雞慢啼?! 莫耽誤寶寶黃金期

大隻雞慢啼?! 莫耽誤寶寶黃金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發牙,十捏周歲獨站穩」這雖然只是琅琅上口的俚語,卻很有智慧的將寶寶的發展點出。但令人擔憂的是現在仍有許多家長還抱持著「大隻雞慢啼」的觀念,以致許多發展遲緩兒童來不及在3歲前的大腦神經快速發展階段被早期發現,因而錯過了黃金治療期,影響孩子未來的身心發展及學習。不要錯失兒童0-3歲黃金治療期!孩子在不同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發展任務必須完成,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發展,但是每個寶寶的發展有快有慢,有些寶寶無法像俚語般按步就班的成長。所以應趁還沒錯過孩子0-3歲黃金治療期,儘早發現並接受療育,細細呵護,在孩子日漸茁壯後,將看到美好的回報。但若只是因為照顧者的忽視或不承認而錯失小寶貝們成長的黃金期才求助醫療教育,成效已大打折扣,補救也已經很難了。善用兒童健康手冊,不要錯失黃金期台南市政府衛生局藉此提醒家長們一定要善用「兒童健康手冊」內專為未滿7歲的寶寶所設計的七次「兒童健康檢查」,依補助時程及建議年齡至小兒科或家庭醫學科進行各項身心發展的檢查,把握寶寶成長黃金期,期待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安全的長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