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現切水果價錢霧撒撒?3成價格不明確

現切水果價錢霧撒撒?3成價格不明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逛夜市嚐遍各種口味小吃後,來份冰涼解膩的水果,真是暢快!台灣的水果遠近馳名,買1包現切水果,邊逛邊吃,不只台灣人愛,觀光客更是不會錯過。但美中不足的是,經常傳出因夜市的水果攤沒有明確標價,觀光客狠遭攤商坑殺的事件。雖然只是一小袋或一盤的水果,卻關係著台灣夜市商家、旅遊觀感和台灣人的形象。為瞭解現況,消基會於2013年8月~9月初,調查區域包括全國北、中、南共12處夜市的22家水果攤商,請志工現場觀察攤上水果價格、重量的標示情形及包裝保存方式。3成現切水果未明確標示價格! 本次調查發現有32% 的夜市現切水果攤商(22攤中佔了7攤),現切水果未明確標示價格。數消費糾紛都是發生在台北市的幾個少數觀光夜市,似乎也僅有台北市政府在積極宣導現切水果攤的標價政策,但消基會仍然建議其他縣市的夜市也應明確標示水果價格,提高銷售透明度。一份多少老闆說了算?此次受調查的22家現切水果攤商,僅台北市的士林夜市2家攤商,有清楚的標示水果重量及價格,其餘20家攤商均不知其計價基準為何。而其中前述的7家水果攤,既然都沒有標價,更遑論標示重量了。綜觀此次調查的夜市的現切水果攤,仍以士林夜市的最貴。若以小小1袋或1盒的芭樂來比較,經秤重後,重量大約都在200〜300 g(公克)左右,大部份的業者都賣約35〜50元,而在士林夜市大概就要60〜150元。不只管「標價」,更要管「食品衛生」本次調查發現,多數夜市內的現切水果攤,容易因一些現場環境水電配送或空間的原因,大都沒有使用冷藏設備來存放水果。消基會認為攤商應要注意保鮮方式及攤位附近的環境衛生,才能讓消費者「食」得安心。

乳癌篩檢 可在症狀開始前即發現?

乳癌篩檢 可在症狀開始前即發現?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台灣女性容易發生的癌症中,乳癌占第一位,且台灣地區乳癌發生率也高居亞洲第二位!一名40餘歲莊姓婦女,1年前突然摸到胸部有硬塊,但因擔心檢查結果,所以不予理會,但持續接收到媒體上相關的自我檢查和乳房篩檢報導後,總算鼓起勇氣到醫院求診,所幸發現得早,在手術及化療下病情已穩定,她以自身的經歷呼籲婦女朋友要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有異狀也要盡快就醫治療。預防醫學 早期發現 治療效果佳且療程短疾病越早發現越容易治療,但國內女性普遍沒有自我檢查和定期就醫檢查的習慣,如果發現有問題,多數人選擇逃避、不會馬上就醫,容易錯失最佳治療時機,讓乳癌病灶因拖延而擴大,增加治療的時間與難度;其實乳癌在0期就發現,5年存活率高達97%,就算第1期才發現,5年存活率也有95%,因此乳癌盡早接受治療,效果其實很好。雙和醫院乳房外科蘇智銘醫師表示,除了自我檢查,婦女們也應該養成定期就醫檢查的習慣,因為透過乳房超音波或乳房X光,可在乳房出現硬塊、疼痛或不正常分泌物之前,就發現初期的乳癌,如此一來,療程更短且效果更好。目前乳癌治療的方法,除了手術,也可以選擇放射線、化學治療和標靶藥物治療,過程中難免會有不舒服及掉髮情形,但副作用比想像中輕微。高危險群更應定期乳房篩檢 提早在硬塊、疼痛出現前發現因此容易發生乳癌的高危險群,如母親或姊妹有乳癌病史、本身是卵巢癌或大腸癌患者、第一胎在30歲後、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以及長期抽煙喝酒者,想遠離乳癌,除了多運動、避免太晚生育、減少攝取高脂肪食物和避免壓力外,定期做乳房篩檢,是最有保障的方法。為了維護婦女朋友的健康,雙和醫院於10月5日上午,在一樓大廳舉辦免費乳癌篩檢活動,包含抽血檢驗、乳房超音波,還提供皮膚檢測及骨密度測量的服務;採現場報名、名額有限,歡迎女性朋友把握機會參加。

糖尿病患者 不吃藥險失明?!

糖尿病患者 不吃藥險失明?!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以為單靠食物、運動就能降血糖,當心弄巧成拙!62歲的張先生,罹患糖尿病已經16年,雖然有看醫師,但卻只看病不吃藥,堅持要用飲食和運動來控制血糖,5年前身體開始惡化虛弱,他發現視力愈來愈差,以為或許是老花眼,最後連眼前三十公分都只能看到模糊晃動的影子,求診後才發現兩眼嚴重白內障,幾近失明。糖尿病患 白內障是常人的五十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可怕的地方是在視網膜病變的早期並無任何狀,但當症狀出現時,視網膜病變已經到達某種程度了。糖尿病控制愈差或發病時間愈長的人,愈容易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一些人在確定罹患糖尿病時,已經有視網膜病變,甚至有人因為視網膜病變,才發現自己罹患糖尿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糖尿病患能早期發現有眼病變,接受治療、好好控制血糖,眼睛的問題也有機會隨之好轉,因此一旦確定診斷罹患糖尿病,就應該接受眼底檢查,之後每年更應檢查一次,若發現有視網膜病變,更應積極改為每三到六個月檢查一次。

先天性聽障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先天性聽障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台灣新生兒先天性雙耳中重度聽障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ㄧ至千分之二,你知道嗎?藝人宋達民於8月出書,分享夫妻倆與女兒的故事。宋達民表示,5歲女兒在2年前發現右耳全沒聽力,他說發現女兒聽力受損後,夫妻倆每早都會測試寶妹的聽力。兩個多月前,突然發現女兒連左耳也聽不到,「看很權威的醫生,做很多檢查,都沒結果,寶妹聽力時好時壞,查不出病因。」先天性聽力障礙建議於6個月大前就接受輔具及復健台灣新生兒先天性雙耳中重度聽障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ㄧ至千分之二學術上已經證明,先天性聽力障礙建議於6個月大前就接受輔具及復健,能使嬰幼兒有正常的語言發展歷程。只利用觀察的方式來看新生兒對聲音的反應,是無法正確診斷,需要聽力儀器才能正確診斷出新生兒的聽力損失。及早發現,早期療育衛生福利部自99年起優先提供低收入戶「新生兒聽力篩檢」之費用補助,於101年3月15日(含)以後出生,未滿3個月設籍本國之新生兒,全面補助,此項服務目的是讓其聽損兒可及早發現,早期療育,讓聽損兒未來可進入正常教育及正常學習

結核都治計畫 有效降低結核病散播

結核都治計畫 有效降低結核病散播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為了有效防治肺結核,疾病管制署95年起全面推動都治計畫,透過每日關懷送藥服務,及全國衛生局所公共衛生人員進行個案管理,使我國結核病發生人數從94年每10萬人口72.5降至101年每10萬人口53.0,降幅達到26.9%,完成治療後2年內復發比率也從94年1.8%降至99年0.7%,有效減少結核病在社區散播。全國各縣市代表齊聚一堂 共商「抗結核」計畫為了確保都治的執行內容,日前疾管署辦理「102年全國結核病都治檢討大會」,邀請全國各縣市衛生局,約220位公共衛生人員共聚一堂,除了分享防治經驗外,也針對都治政策變革作說明,及檢討改善都治計畫,提高對民眾的服務品質。都治關懷員提供「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了再走」服務疾管署表示,直接觀察治療(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DOTS;音譯為「都治」)不只是盯著病人服藥,更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關懷和支持;結核病需接受6個月以上的服藥才能完成治療,且患者常因症狀好轉或疏忽而忘了吃藥,或是藥物種類繁多且副作用多而未規律服藥,容易衍生出抗藥性等問題。所以自95年起,疾管署補助各縣市衛生局聘任結核病都治關懷員,全面執行DOTS,每年投入經費約4億元,目前全國有700位都治關懷員,與衛生所公衛護士搭配執行都治工作;關懷員透過每日親自送藥、關懷目視,確保病人服下每劑藥物,提高治療成功率,並避免抗藥性細菌產生。都治計畫讓患者養成規律服藥習慣 力抗結核菌目前傳染性較高的痰塗片陽性結核病病人,已有90%以上加入「都治計畫」,由關懷員每週提供5天「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了再走」的親切服務。疾管署呼籲,對抗結核病需要長期投入資源,讓病患規律服藥更是擊敗結核菌的不二法門,因此期望藉由病人、公衛、醫護人員等眾人力量,共同抗結核。

青草?青菜?初秋最新養生食譜報你災

青草?青菜?初秋最新養生食譜報你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青菜底加啦!多吃蔬菜有益身體健康,但青草入菜也能養生就少聽說過?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當地青草和飯店業者,運用萬華傳統青草的文化特色,將各式青草加入食材中,變化出多種健康美味的青草養生餐點,民眾可參考「青草入菜食譜」自行製作,也可至飯店品嘗主廚精心烹調的「青草入菜饗宴」,健康養生又美味!你知道萬華有條青草巷嗎?早期台灣醫療保健資源缺乏,民眾常自購青草煮水當茶飲或加入菜餚湯品中,當做食療保健,若不幸遇到疾病纏身,就到廟宇祈求神佛保佑遠離病痛,使得販賣青草的店家逐漸在寺廟旁集結成市,造就青草巷。早期靠青草治病 現在健康入菜助養生青草巷的青草來源,以台灣本地出產為主,約有3、4百種,炎熱夏天裡飲用的青草茶、苦茶,或冬天燉補去寒的配方這裡都有提供,因此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運用當地青草文化的特色,融入菜餚中,並推出「青草入菜食譜」和「青草入菜饗宴」,想要扭轉民眾對健康食物通常不美味的刻板印象,也藉此讓國人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由青草巷店家提供多樣化青草菜色,印製成標示熱量和營養成分俱全的「青草入菜食譜」,讓民眾在家就能DIY烹調低油、低鹽又健康美味的青草養生菜餚;更結合飯店主廚開發「青草入菜饗宴」,設計6道符合初秋時令的青草養生菜色,標示熱量與營養成分,讓民眾多了其他選擇。新選擇!青草佳餚養生又健康入秋提供民眾健康養生的訊息,讓季節變化多端之際能有更佳的飲食選擇,青草入菜詳情可洽http://www.whhc.taipei.gov.tw/。

公費流感疫苗 今日起開打!

公費流感疫苗 今日起開打!

(優活健康網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漸漸轉涼,流感又蠢蠢欲動!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家醫科主任余文瑞提出老人流感疫苗三「不」曲:不要拖延疫苗接種、不用等到65歲、不忘把握施打時機。疫苗施打有三不 不要拖、不用等、不要忘許多老人家常認為身體硬朗就不需施打流感疫苗,也有人因害怕疫苗副作用而卻步。余文瑞指出,高齡人口越必要施打流感疫苗,主因抵抗力較低的老人一旦罹患流感,體內無去抵抗病毒入侵,身體免疫系統一旦淪陷,就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小心可能演變成肺炎或呼吸衰竭,嚴重甚至導致死亡。余文瑞表示,一般民眾往往對於副作用的報導產生過度恐慌,他建議,除了對疫苗容易產生不良反應者,高齡人口應積極預防流感發生,盡速接受疫苗接種。北市疫苗接種加碼 對象降至60歲今年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擴大施打條件,將60至64歲患有心、肺、血管疾病高危險病患,新增納入公費流感疫苗第一波優先接種對象,讓高危險族群不需等到六十五歲就能享有公費補助。臺北市政府更進一步將無條件免費施打的年齡門檻從65歲降低至60歲,保障更多老年人口身體健康。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 大林慈濟上山為學童接種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 大林慈濟上山為學童接種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自10月1日起開打,大林慈濟醫院協助嘉義縣番路、竹崎、中埔等三鄉38所學校、4500位學童的流感疫苗接種,昨天一早第一站由隙頂國小展開,總計有39位學童接受施打,有些小朋友完全不怕打針,也有些怕得哭出來,經過老師一再安撫才順利完成接種。大林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謝昌成表示,流感疫苗施打後約需一個月後才會產生足夠抗體,所以民眾應該儘早施打,而在疫苗接種後,雖然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機率,但仍有可能得到其他病毒引起的感冒,所以如果有身體不適的情況,還是應該及早就醫。過敏反應者 不適合接種今日上午,大林慈濟醫院醫護人員來到番路鄉阿里山公路旁的隙頂國小,為39位已簽有家長同意書的1到6年級小朋友施打流感疫苗。家醫科謝昌成醫師一一詢問小朋友是否有過敏、發燒等情況,確認小朋友可以接受疫苗注射後,才由護理人員幫小朋友打針。謝昌成醫師表示,若是有發燒、對蛋過敏、或是過去接種疫苗時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等情況,都不適合接種疫苗。另外,孕婦雖不在接種建議名單內,但若在流感大流行期,也可考慮接種。

防流感打疫苗 保護力達八成以上!

防流感打疫苗 保護力達八成以上!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時序入秋,天氣轉涼,即將進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季節,今年流感疫苗接種政策,將從10月1日起實施。流行性感冒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不過仍以冬天天冷時,較容易發生流行,高峰期約在聖誕節至農曆年間,由於流感疫苗病毒每年病毒株,均有變異性的可能,且透過疫苗接種產生的保護力,於接種後四到六個月可能會下降,故每年均須接種一劑,其保護力高達八成以上,並可減少五至六成因罹患流感而導致嚴重併發症的機會及減少8成的死亡率。今年10月1日流感疫苗開打,宜蘭縣衛生局提醒所有符合接種對象的鄉親朋友們,要把握時間,務必儘速接種。其中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統一在學校進行集中接種,請家長無須自行帶學童至醫療院所接種。

季節交替眼睛癢 當心是紅眼症

季節交替眼睛癢 當心是紅眼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許多人都有眼睛癢又伴隨紅腫的狀況,那可能是急性結膜炎!急性結膜炎大多是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以夏秋交接季節較常見,往往引發流行。尤其校園是紅眼症容易侵襲傳播的地點,而學童間的互動,更容易造成大規模的流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指出,近期在南部某縣市多所國小出現學童紅眼症病例增加現象,亦有中小學發生疑似紅眼症群聚事件,個案主要症狀是出現急性結膜炎症狀,經採檢送驗結果檢出為克沙奇病毒感染。 傳染力強 注意衛生、勤洗手「紅眼症」傳染力極強,可經由直接接觸病人的眼睛分泌物、接觸受病毒污染的環境表面或器具如毛巾、臉盆、水龍頭、門把、玩具等後,又碰觸眼睛而感染。症狀主要為眼睛刺痛、灼熱、怕光、易流淚、有異物感、眼睛產生大量黏性分泌物。嚴重時會有眼瞼顯著腫脹、結膜下水腫或出血,病程約4-6天。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呼籲民眾,平時應注意個人衛生與環境衛生,不要以手揉眼、不與他人共用毛巾。避免出入游泳池等公共場所、小心處理眼睛分泌物、接觸病人使用之毛巾或器具後,應立即洗手,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