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遠離食安危機 多蔬果增加抗氧化攝取

遠離食安危機 多蔬果增加抗氧化攝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由於社會型態轉變,現代人生活忙碌,沒時間自己料理三餐,許多人選擇外食或方便快速的加工食品,口味也因此變成重口味,且加上新鮮蔬菜水果攝取不足,運動量也不夠,日積月累導致罹患慢性疾病及癌症的風險增加。少加工多天然為首要近來食安問題頻傳,消費者不斷詢問「怎麼吃才好?」。台南市衛生局國民健康科李季樺營養師說,從目前發生的食安危機來看,大多問題出在加工食品及油品上面,這也讓我們開始反思怎麼吃才可以避免這些食品危機;而想要遠離食安危機自保,建議民眾可以:1)多吃天然食物減少或避免加工食品。2)多吃蔬果增加抗氧化維生素C、E攝取。3)健康烹調 :少油少鹽少糖,多蒸煮少油炸,烹調用油仍需以植物油為主。4)每天喝白開水2000c.c幫助身體代謝有害物質。5)每日至少運動30分鐘,增強新陳代謝有助毒素排出。   李季樺營養師也說,由於近期食安問題不斷,也讓我們知道選擇吃對我們的重要,尤其在這食安期間民眾更應將健康觀念提升,養成健康飲食習慣,才可能減少食品問題再次對我們造成傷害。

奈籍男子來台轉機疑染伊波拉?疾管署:虛驚一場

奈籍男子來台轉機疑染伊波拉?疾管署:虛驚一場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一名55歲的奈及利亞籍男性,於10月6日自奈及利亞拉哥斯搭機,經杜拜轉機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10月13日自布魯塞爾搭機經杜拜轉機,於10月14日入境台灣,10月16日下午由桃園機場搭機前往中國大陸寧波,因被篩檢出發燒而送醫院觀察檢查。對此疾病管制署表示,該名男子伊波拉病毒檢驗為陰性,民眾無須驚慌,且原預防性暫停服勤的同班機空服員,即日起亦解除自主健康管理。初期症狀較不典型 發燒、腹瀉要當心疾管署呼籲民眾,若前往伊波拉病毒感染疫區應避免至醫院探病或接觸病人,返國後21天內應自主健康監測,如出現有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等不適症狀,請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就醫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醫師如遇有西非返國病患,務必詢問旅遊史、接觸史、職業及家庭或工作環境等,倘發現疑似病患應立即收治於隔離病房,因疾病初期症狀較不典型,醫護人員照護病患需提高警覺並配戴標準防護配備,實施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洗手、呼吸道衛生、避免體液噴濺等。

七成嚴重型乾癬患者 發病十年關節恐變形

七成嚴重型乾癬患者 發病十年關節恐變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乾癬患者除了因皮膚外觀受到嚴重脫屑、紅腫症狀,而遭受不少人歧視或排擠之外,若因症狀久拖而未治療,更可能導致關節嚴重變形!根據文獻統計,約有7~42%的乾癬患者合併有關節炎症狀。台北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根據臨床經驗觀察,大約70~80%的嚴重乾癬患者會先有皮膚症狀,平均發病10年後,再診斷出乾癬性關節炎。男子發病十年 關節變形她說,臨床經驗中曾遇到一名62歲饒先生,在罹患乾癬症狀持續10年後,發現關節時常腫脹及疼痛,原以為是痛風引起不以為意,拖延至兩年後左手與右手的食指關節都開始變形,才驚覺事態嚴重。經醫師診斷後,確定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為了符合手指關節變形的弧度,長達15年以上都使用自製個人化湯匙,才得以進食。關節變形不可逆 影響終生值得注意的是,當乾癬性關節炎發生後,對關節的破壞不可逆,等到關節毀壞變形就會嚴重影響日常行動,生活中常見的五大關卡為,無法隨意使用電腦鍵盤;因手指變形導致戒指戴不下;無法運用手指關節洗衣服;無法開易開罐;無法吹頭髮。因此,及早治療能保存尚未破壞的關節功能並改善生活品質,且避免損壞的關節持續惡化。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蔡呈芳表示,常遇到許多乾癬患者忽略自己關節的腫痛,等到症狀加劇才就醫。他建議民眾可依據以下幾點自我檢測是否可能患有乾癬性關節炎,是否有過關節腫脹之情形?是否曾被醫師告知過患有關節炎?手或腳的指甲是否有凹陷或坑洞?是否曾經有過腳跟痛的情形?是否曾經沒來由地發生過手指腳趾腫脹或疼痛的情形?當有超過上述三項時,就要注意自己可能有乾癬性關節炎,應尋求醫師協助診斷及治療。

每五人就有一人!我國老年人骨鬆比率高

每五人就有一人!我國老年人骨鬆比率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對於鈣質的攝取,根據統計,台灣民眾幾乎每個人都未達建議攝取量,導致我國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民眾日益增高,國民健康署的資料就指出,骨質疏鬆症比率50歲以上男性為10.3%、女性為21.9%,而65歲以上老人則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國民健康署呼籲,隨著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對國人的威脅會更加劇,中高齡民眾千萬不要輕忽!人體骨骼的骨質大約在20歲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逐漸減少,骨質疏鬆症是沉默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症狀,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只有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外觀變化,這些患者平常不會察覺到它的存在,大多不以為意,但是只要一個輕微的跌倒,或是彎腰搬運物品,就有可能造成骨折。以下為國健署列出的防骨鬆三招,希望民眾能骨頭健康:1)適度曬太陽/首先是適當日曬來增加體內維生素D轉化,每週2~3次,每次15分鐘就足夠,可避免維生素D缺乏導致骨鈣合成不足而骨鬆,也可同時預防多種慢性疾病發生機會。2)負重運動/延緩骨質疏鬆症的最好辦法就是運動,只要全身的骨骼都受到足夠的張力和拉力,便能產生效果,進而增加骨密度,降低因老化所造成的骨質流失。民眾可多從事健走、慢跑、爬樓梯、舞蹈、登山、跳繩、舉啞鈴操(雙手拿約0.5~1公斤的啞鈴或同等重量之安全物品)等具有對抗地心引力之負重運動,以增加與維持骨質密度。3)攝取高鈣食物/平常飲食增加「鈣質」攝取,如多攝取牛奶、起司、豆腐、莧菜、黑芝麻及小魚乾等富含鈣質的食物,並保持適當體重,不吸菸及節制飲酒,避免過度飲用咖啡,避免熬夜等健康生活形態。

「自由基」威力不可小看!全身器官衰退元凶

「自由基」威力不可小看!全身器官衰退元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隨著年紀愈來愈大,除了皮膚出現皺紋的外觀性衰老之外,相信民眾也大大感慨,體力與活力早已不復從前,也因此如何抗老,就成了現代民眾的話題之一,但你知道一粒粒黑色芝麻裡的「芝麻素」,能夠對抗自由基,且有預防高血壓、降低膽固醇與消除疲勞的效果嗎? 身體自由基太多 恐使全身器官加速衰退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謝明哲就指出,人體只要一呼吸,身體就會產生老化的元凶,自由基,而自由基不單單只是讓身體老化,更可能傷及各種器官,例如,傷及肺,就會導致成人呼吸窘迫、傷及肝臟就會造成肝炎、傷及心臟與心血管,就會出現各種心血管疾病,換言之,自由基就是讓身體多處器官漸漸氧化,讓器官逐漸生鏽。對於如何消除人體過多的自由基,芝麻素,就扮演關鍵腳色。大阪大學研究所理學研究科博士柴田浩志指出,芝麻裡的芝麻素,在過去的研究裡,發現能夠降避免老鼠的肝功能衰退。他解釋,芝麻素只佔芝麻成分的百分之一,其中,芝麻素能夠在肝臟裡發揮強大的抗氧化功能,過去老鼠實驗,將酒精溶進空氣中,進而增加空氣的酒精濃度,經過一段時間發現,老鼠的肝功能均受到顯著的影響,但在經由芝麻素的餵食後,肝功能出現明顯的改善。他說,根據統計,芝麻素在國人的抗氧化認知中非常低落,但在日本,民眾食用芝麻素抗老的知識,早已非常普及。謝明哲也指出,芝麻素能夠發揮對抗自由基的能力,但民眾還是要從蔬果中攝取其他種類的營養素,例如,花青素、胡蘿蔔素、茄紅素等等,他比喻,芝麻素就像清除體內自由基的警察,但警察的功能也分為多種職務,如果能夠攝取多元的抗氧化營養素,體內抗氧的機制就會更加健全。

猛!「無限期抵制頂新產品」新APP 頂新產品全都露

猛!「無限期抵制頂新產品」新APP 頂新產品全都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頂新黑油案,讓全民共憤,只要是與頂新扯上關係的產品,全都遭到抵制,這波抵制活動,目前從企業延燒到政府,就連全台大學也開始加入滅頂行列,昨日,消基會也痛批頂新黑心無良,竟「貼心」開發出一款抵制頂新黑油APP,讓頂新產品無所遁形!操作方便 頂新產品無所遁逃害怕買到頂新產品嗎?只要打開手機的APP商店,搜尋「無限期抵制頂新產品」,就能免費下載軟體。操作方式,例如,只要輸入咖啡,就會出現貝納頌,又或者輸入綠茶,就會出現大絕韻等等。消基會也呼籲,抵制「頂新」相關產品與服務的活動應持續,才能迫使業者感受到壓力,消基會主張,抵制的目的是要讓黑心業者退出食品業、轉由有良心的人來經營,才能挽救食品業。

感染B、C肝不治療!肝癌機率大增

感染B、C肝不治療!肝癌機率大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肝臟是人體一個重要的排毒工廠,幫助代謝體內毒素,維持身體機能的運轉,但肝臟卻也是個沉默的器官,於是在我們的輕忽下,肝癌這個無形殺手,趁勢掠奪我們寶貴的健康。正如坊間流傳的一句名言:「肝若是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看似戲謔,卻是真實的人生寫照。B、C肝需定期追蹤  基隆市衛生局指出,肝病是我國的國病,其高盛行率與慢性B、C型肝炎有關,一旦感染B、C型肝炎病毒並演變成為慢性肝炎患者時,肝臟會因反覆發炎,導致肝硬化及肝癌。因此應注意自己B、C型肝炎感染狀況,慢性B、C型肝炎患者及抽血肝指數過高者,請接受治療及每半年定期接受肝功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而B型肝炎帶原者平常保健,應注意生活作息正常、均衡飲食及遠離菸酒。飲食上並沒有特別限制,但平日須注意:1)避免吸菸、嚼檳榔及過量飲酒。2)避免食用含有人工添加、醃漬或有可能被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如花生製品、豆瓣醬、豆腐乳等發酵食品)3)避免服用成分不明的藥物或偏方,以免增加肝臟的負擔。肝炎的治療成效相當好,慢性B、C型肝炎患者,請務必到醫院接受進一步評估,需要治療的民眾應接受治療,方能遠離肝癌及肝病的威脅,以早期發現肝臟病變,早期治療。

南僑油檢過關 123產品恢復上架

南僑油檢過關 123產品恢復上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有關桃園縣油脂廠南僑公司以工業用途報關自澳洲進口5批牛油與自菲律賓進口22批椰子油、3批棕櫚核仁油,共30批製成123項食用油品一事,衛生局抽驗原料油送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檢驗。19日衛生福利部通知其結果「合格」;另南僑公司提出原料油輸出國發布之官方安全證明,經衛生福利部確認南僑公司提具之澳洲及菲律賓官方安全證明皆屬實,其油品經「加工後即可供人類食用」,故衛生局同意123項油品上架販售。並於今日上午已同步派員解封被封存油槽。

秋冬中風高峰期!台灣每年四萬人中招倒下

秋冬中風高峰期!台灣每年四萬人中招倒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秋冬季來到,有高血壓或心臟病的民眾,可要多加小心!根據統計,腦中風是國人的第二大死因,每年台灣超過四萬例中風個案,其中,約有80%為缺血性,另外20%為出血性,提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及心臟病患者,應定期檢查,秋冬季節更要小心保暖。部分中風為腦動脈硬化狹窄惹禍台中榮總介入性腦血管外科主任崔源生指出,缺血性中風又分為微細動脈硬化阻塞、大的腦動脈硬化狹窄、及血栓性梗塞,遠方微細動脈阻塞只能靠藥物治療保養,而大的腦動脈硬化狹窄,若是藥物治療治療效果不佳時,則考慮以特殊的腦血管支架進行積極治療 。2005年起,美國FDA通過顱內動脈專用支架系統,目前報告的技術成功率約有95%,手術併發症率約在5~10%,文獻報告可有效降低病灶側腦中風的發生率,約為6.1%/年。原則上,直徑小於2mm以下的顱內中小動脈,僅能接受藥物治療或單純氣球擴張術。支架則適合用於治療直徑大於2mm以上的顱內大動脈狹窄。 目前為止,約有80多位患者接受此種支架治療。目前這種顱內專用支架尚無健保給付,必須自費約15萬元。腦動脈支架放置 助預防腦中風 崔源生說,嚴重顱內動脈狹窄是缺血性腦中風的重要原因,除了藥物治療外,支架置放術是一個有效的替代治療方案,醫學報告證實其有預防腦中風及提升生活品質的效果。建議有症狀的顱內動脈狹窄病患,接受神經內外科專家的評估,如符合治療適應症,再進一步接受有經驗的專科醫師進行顱內動脈支架置放術治療,才能安全有效地治療顱內動脈狹窄腦中風。 醫師提醒,五十歲以上者或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及心臟病患者,應定期檢查監測血脂肪、血糖,以及做頸動脈與顱內血管超音波檢查,並遵照醫生指示密切追蹤治療,方能有效地降低腦中風發生的機率。天候寒冷的秋冬將至,是缺血性腦中風的好發期間,民眾一定要注意血管疾病的問題。

氣溫落差大!恐誘發寶寶異位性皮膚炎

氣溫落差大!恐誘發寶寶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秋冬天氣溫差大,若家中的小寶寶或小孩,開始出現不斷搔抓的症狀,可就要多加注意,很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在惹禍!台中就有一名六個月大的小男嬰,最近開始出現不斷搔抓的現象,手腳也開始冒出一粒粒疹子來,皮膚甚至還被抓到流湯流水,經醫師診斷之後,確診為異位性皮膚炎,經類固醇藥物治療與藥膏的塗抹,並且把配方奶改回只喝母奶,很快的症狀就獲得緩解。秋冬季報到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暴增台中醫院小兒科醫師洪千惠表示,最近因為早晚溫差大且天氣轉涼,門診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比夏天時增加不少,她解釋,異位性皮膚炎最常出現在嬰兒和孩童時期, 臨床的症狀包括患處的紅腫、搔癢、脫屑,甚至慢性苔蘚化(皮膚粗粗的,抓後會脫屑)。洪千惠指出,最讓患者和家長困擾的症狀是搔癢,尤其是半夜不自主地搔抓,讓皮膚的症狀加劇,因為抓癢會讓皮膚釋放組織胺,而組織胺便是皮膚搔癢的原因,因此會越抓越癢,晚上因皮膚癢導致睡不好,便會影響孩子白天的日常作息,容易哭鬧或上課沒精神。        異位性皮膚炎的其中一個成因是因為病人本身有異位性體質,容易對特定過敏原引起過敏反應,在嬰幼兒時期尤其對過敏性食物特別敏感,因此針對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嬰幼兒,洪千惠建議以母乳哺育為主,配方奶選用水解奶粉,若寶寶已經是全母奶哺餵卻仍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可以請媽媽在飲食的部分停用乳製品及帶殼海鮮,如果症狀還是無法改善,就必須用完全水解奶粉來治療。醫師也提醒,若孩子皮膚出現紅腫癢的症狀,務必趕緊至皮膚科就診,若症狀久拖,又不斷的抓出傷口,很可能會進一步遭到細菌感染,嚴重恐怕還會引起敗血症,不得不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