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癌症變慢性病?節律性化療抑制癌細胞

癌症變慢性病?節律性化療抑制癌細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59歲的女士7年前罹患乳癌,因害怕治療的副作用未接受正規治療,拖了2年多,腫瘤惡化潰爛已無法手術,才就醫接受傳統化療,沒想到治療後腫瘤反而再變大,她再次遲疑並停止治療。經過醫師勸說,決定接受口服方式的節律性化療。醫師呼籲,癌症患者若未在確診後3個月接受正規治療,是及時就醫患者死亡率的3倍,建議癌症患者應積極接受治療。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黃健泰醫師指出,口服抗癌藥物早已被使用在癌症治療,但靜脈注射化療藥物仍是治療首選,近幾年治療方式改變,一些細胞毒性藥物已可做為口服劑,因服藥方便且副作用小,用於結腸癌、乳腺癌、胃癌與肺癌等癌症有緩解腫瘤的效果。通常傳統的化療方案是以重複施用最大耐受劑量的藥物,以達到緩解,但通常隨後復發的腫瘤更加惡性的發展。為了避免因傳統化療方案的問題,發展出藥品使用的模式稱為節律性化療。節律性化療非人人皆適合節律性化療最早是以低劑量口服抗癌藥物治療癌症的一種形式。這種方式的化療與傳統化療不同,低劑量的藥物毒性小,對健康細胞的傷害較低,身體可以盡快再接受下一次治療。而頻繁、低劑量化療可以殺死腫瘤的血管內皮細胞,當內皮細胞被殺死,腫瘤的血液供應被中斷,沒有血液供應,腫瘤無法生長。而雖然,節律性化療有它的好處,但非適合每一個人,因此治療與否及治療方式的選擇,應與醫生討論溝通。

關懷失智長者 朱立倫揪千人看電影

關懷失智長者 朱立倫揪千人看電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為關懷失智症,新北市於假日電影院今天播放以失智老人與兒子互動為題材的真人故事電影「去看小洋蔥媽媽」,市長朱立倫邀請近千位新北市醫事人員、照顧失智症長者的家庭及市民,一起觀賞。  新北市衛生局瑞齡學堂學員楊奶奶,也和失智症先生一起來看電影,楊奶奶眼眶泛紅的說「我就像電影中洋蔥先生一樣,永遠記得先生對我的好,未來我們也要笑著一起走下去」。朱立倫說,多數失智症長者都是由家人照顧,壓力之大也往往使照顧者成為家中隱形第二病人。因此,新北市近2年來廣設公共托老中心,也開辦專為失智症長者及家屬設計的瑞齡學堂課程,針對失智症個案藉由參與團體,增加社會互動機會並減緩疾病退化之速度。另針對失智症個案家屬,辦理家屬支持團體讓家屬有紓解壓力之機會。新北市430診所  守護失智老人  衛生局表示,今年號召新北市中、西、牙醫師公會,與臺灣失智症協會合作成立瑞智友善診所,現在已經有430家診所加入,建立社區互助照護網,專業的基層診所對失智者適時伸出援手一同守護社區長者。

H7N9再次現蹤 北京、新疆共添2例

H7N9再次現蹤 北京、新疆共添2例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伊波拉病毒尚未解除警報,日前在大陸又爆發出H7N9死亡案例,根據疾病管制署表示,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北京市各新增1例H7N9流感病例。新彊維吾爾自治區個案為一名44歲女子,職業為商業服務,具活禽市場暴露史,9月4日發病,已於9月9日死亡;北京個案為一名7歲女童,9月16日發病,症狀輕微。因此,疾管署宣布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北京市之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二級警示,並且提醒欲前往當地的民眾,應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接觸禽鳥,而醫師在診治肺炎病人時,也務必詢問該病患之旅遊史。目前全球共455例確定病例去年入秋後迄今H7N9流感累計確認320例,包括中國大陸306例、香港10例、我國3例、馬來西亞1例。全球自去年迄今共455例確定病例,WHO於9月3日公布175例死亡。最後,疾管署再次提醒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應避免接觸禽鳥類,尤其切勿撿拾禽鳥屍體;食用雞、鴨、鵝及蛋類要熟食;並落實洗手等個人衛生措施,以避免感染。而返國時若出現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應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之檢疫人員;返國後如出現上述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接觸史及旅遊史。

他飽受聲音沙啞之苦 竟是聲帶萎縮造成

他飽受聲音沙啞之苦 竟是聲帶萎縮造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位61歲男性,十多年來都飽受聲音沙啞之苦,直到檢查後,才發現自己原來是聲帶萎縮,但因為他害怕手術風險,因而拒絕了開刀治療,最後經過醫院的評估與討論下,決定進行細針聲帶注射玻尿酸,而目情恢復狀況良好,且尚無顯著之副作用出現。聲帶長繭、萎縮都是造成聲音沙啞的原因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黃俊豪醫師表示,有不少民眾都曾有過聲音沙啞的經驗,其中常見的病因包括聲帶炎、聲帶長繭、麻痹、萎縮等,一般來說在治療方面多以吃藥、語言治療或開刀手術,但卻有民眾因擔心用藥後的副作用,甚至怕害怕開刀,進而拒絕治療。但現在對於聲帶麻痹或萎縮的病患而言,可透過玻尿酸注射治療,排除全身麻醉及開刀風險,且無須住院,僅於聲帶注射後禁聲休養3天即可。退化性聲帶萎縮 常見於老年人一般來說,造成聲帶萎縮的原因可分為先天性、外傷性和退化性。先天性大多是因為聲帶在發育過程中,發生感染或其他造成聲帶傷害的原因,使得聲帶表皮和深層聲帶組織發生沾黏,進而造成發音的時,兩側聲帶無法完全靠攏;外傷性是因為聲帶病變接受手術後造成;退化性則常見於老年人,因為聲帶軟組織退化吸收,造成兩側聲帶變薄,以至於發音的時候無法完全靠攏所致。聲帶內移手術 可能會在脖子留下疤痕在手術治療方面,黃俊豪醫師表示,聲帶萎縮過去主要是以聲帶內移手術為主,利用矽膠或是人工血管等植入物由喉外植入將萎縮的聲帶往內推,以減少因為聲帶閉合不全所造成的氣流漏失,但會在脖子上留下疤痕。而目前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民眾也可透過全身麻醉,進行經口喉直達鏡手術,將玻尿酸或自體脂肪注射到聲帶內,成為吃藥、復健、開刀之外的另一選擇,只不過會有全身麻醉與牙齒受損的可能性。

超音波系統進化!治療肩頸痛更安全

超音波系統進化!治療肩頸痛更安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目前超音波已能做為診斷疾病的依據,根據日前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發表超音波臨床進展研究報告顯示,超音波具有無放射線、非侵襲性及可在病床側施行檢查,在短時間內可反覆進行掃描。如今超音波的使用,已橫跨各醫療科系,例如:孕婦產檢、肝膽腸胃科、胸腔科、兒科、神經科、乳房外科、風濕免疫科、眼科、泌尿科、耳鼻喉科及骨骼肌肉系統等,成為疾病診斷與治療不可或缺的利器,如同醫師第2個聽診器。超音波治療肩頸痛 可提升止痛效果且隨著3C產品的進步與發展,有多數民眾長時間用電腦、滑手機,使得肩頸與上肢容易出現酸麻痛,主要是因為頸椎退化或骨刺壓迫神經所致。在治療方面,醫師表示,除了止痛藥、復健與手術外,也可透過超音波進行治療,因為在神經與血管很細,只要一不小心,就容易誤觸,因此,若藉由超音波導引,就可阻斷或電燒傳遞疼痛訊息的神經,提升止痛效果,且精準度與安全性也高。

雲端遠距照護服務 讓醫療零距離

雲端遠距照護服務 讓醫療零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即時關心健康問題,不管身在何處,也能獲得照護,自今年8月起,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加入台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的服務行列,成為新竹地區第一個遠距醫療服務據點。藉由電子病歷系統,讓台北的遠距照護醫師和個案管理師可以同步查看新竹分院的病歷、處方、醫療影像等資訊。而地處新竹的病友若有緊急就醫的需要,遠距照護中心會直接聯繫新竹分院的醫師,就近提供急門診及住院醫療服務;透過即時、同步的服務,守護更多病友們。24小時不停歇 提供民眾即時、同步的服務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趙嘉倫副院長表示,遠距照護中心創立至今已經服務了2000多名病友,每日有超過200人在線上,且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即時、同步的服務,除了協助處理突發性狀況外,個案管理師持續的衛教及護理諮詢,也強化病友預防勝於治療之保健概念,提升其健康促進之意識,做好個人健康管理。資料分析顯示,病友們在台大接受了遠距醫療照護之後,他們再次住院的情況明顯下降,並且醫療花費也下降了。透過雲端系統 隨時掌握個案健康狀況台大醫院心臟科何奕倫醫師表示,遠距照護中心以打造個人化的遠距照護平台為目標,病友可依病情需要將各項檢查資料,如血壓、血糖、心跳、心電圖等數據每天上傳到資料庫,讓個案管理師可隨時接收並且判讀資料,病友可以與個案管理師電話及視訊即時溝通,諮詢檢測結果以及因應方式。當中心資料庫系統顯示異常生理資訊時,個案管理師會主動立即聯絡中心之主治醫師,討論最適切之處理方式或是藥物使用,隨時掌握個案健康狀況,讓個案即使在家也能得到醫學中心級的居家照護。

樂閱讀/生鮮食物問題多 怎麼吃才安全?

樂閱讀/生鮮食物問題多 怎麼吃才安全?

新聞媒體不斷報導食品安全問題,有假油、農藥汙染、塑化劑等問題,有機食品於是大行其道,也有很多專家建議自己烹調比較保險。怎麼吃才安全?環境中本來就有很多對人類有害的物質,我們的食物不可能一塵不染。其中有些必須絕對避免,但大多只要不過量,對人體並沒有危害。台灣政治人物常過度誇大食品安全問題,加上新聞媒體大量報導,造成民眾恐慌。我們必須客觀判斷,不要完全相信太誇張的報導,也不要還沒吃就先把自己嚇死了。生鮮食物生鮮而未經煮熟的食物一定含有一些可能有害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原則上,應該以煮熟為宜。一般民眾常有生鮮食物比較好吃或比較補的觀念,卻忽略有時太生鮮的東西反而容易致病。原則上,在衛生不良地區,必須避免吃到所有沒有經過煮熟的食物。以下介紹一些食材的潛在問題:• 蔬菜/蔬菜有時會被寄生蟲卵汙染,台灣常見的是非洲大蝸牛身上的廣東住血線蟲,還有蛔蟲、鉤蟲等其他寄生蟲,一般蔬菜也可能有農藥汙染。如果用大量清水清洗,可減少威脅。一般情形下,吃生菜沙拉的危險性很低,並不建議絕對避免。例外的是到衛生不良地區旅遊、到腸道出血性大腸炎的大腸桿菌流行地區、白血球低下患者、接受化學治療病人,建議都不碰生菜。• 豬肉/生豬肉主要的問題是豬肉絛蟲,其蟲卵可於小腸孵化,幼蟲跑到各種器官可造成囊蟲病。中國大陸部分地區有吃生豬肉的習慣,曾有台灣民眾在這些地區罹病。原則上,豬肉都要全熟才吃。• 牛肉/牛肉可能有牛肉絛蟲,會造成腸道感染。在衛生良好地區,即使吃沒有熟透的牛排也很少出現病例,並不建議牛肉全熟才可以吃。在衛生不良地區,則少碰生牛肉。• 魚肉/生魚片這類食物,如果冷藏不當,會導致細菌性腸炎,尤其腸炎弧菌。衛生良好的高級餐館,則沒有這種問題。不可吃淡水魚生魚片,常有中華肝吸蟲等寄生蟲的問題。海水魚有海獸胃線蟲(Anisakis)一種可能對人類致病的寄生蟲,台灣並未出現過病例。另外像鮭魚這類生活史有部分在淡水的魚,有可能帶有絛蟲等寄生蟲,但經過冷凍處理就沒問題。原則上,吃海水魚生魚片必須注意衛生條件,並不需要絕對避免。• 蛋/可能有引起腸胃炎的沙門氏菌、曲狀桿菌,也有禽流感的問題。成人對於腸胃炎的抵抗力較高,不太可能因為吃生蛋引起腸胃炎,除非是免疫功能不全病患。世界上從未有吃生蛋罹患禽流感的事例,所以筆者認為不需要避免進食生蛋。至於每次有禽流感疫情,就有台灣專家建議不要吃提拉米蘇,那是無稽之談。(本文作者/李秉穎)(摘自/破解醫療迷思的52張牌/原水文化出版)

夫妻高雄返鄉探親 雙雙染上登革熱

夫妻高雄返鄉探親 雙雙染上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新北市衛生局今日確認,新北市今年第4例及第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衛生局指出,此兩名個案是居住在樹林區的1對夫妻,因至高雄探親而皆受到感染。衛生局提醒,目前高雄市本土登革熱疫情嚴峻且正處流行高峰期,如要到南部旅遊、探親,務必做好個人防蚊措施。南部疫情高峰 旅遊、探親多留意衛生局表示,這對夫妻於10月上旬返回高雄市三民區探親,推測應是在當地遭到感染。先生於10月11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症狀,16日衛生局接獲醫院通報後,18日接獲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確定感染登革熱。在調查過程中,衛生局發現妻子曾於10月10日出現發燒症狀,為求謹慎,經衛生所17日抽血檢驗後也於20日確定感染。衛生局長林雪蓉指出,截至10月19日止,全國已累積5,832例本土登革熱案例,其中高雄市即占5,680例,本土登革熱疫情嚴峻且正處流行高峰期,尤其是高雄市三民、前鎮、鳳山、苓雅及小港等區。

腰酸背痛要注意!恐是骨質疏鬆警訊

腰酸背痛要注意!恐是骨質疏鬆警訊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長期腰痠背痛,找不出原因要注意,當心你可能早已經骨折了!一名近80歲的男子,長時間久咳不癒,也沒有積極治療,後來便開始出現腰痠背痛,直到某次胸痛到胸腔科檢查後才發現,原來他的胸椎早已骨折。對此,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家庭醫學部彭仁奎醫師表示,在門診上有多數民眾都是因為腰痛、肺不舒服等其它因素至醫院檢查,才意外發現骨折、骨鬆的問題,且隨著老年人口日益增加,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每年應至少一次接受腰椎和胸椎的X光檢查,以免罹患的骨質疏鬆症都不知。發生骨折後 再次骨折率增2~4倍根據臺灣資料顯示,髖部骨折的婦女,接受骨密度檢查的比例只有1/4,使用骨鬆藥物的比例也不到1/3,且發生過骨折的骨質疏鬆病友,再一次骨折的機率較未曾發生骨折的人上升2~4倍,所以,預防骨折發生是刻不容緩的事。因此,為預防再次骨折,台大醫院參考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攔阻骨折行動,並與北護分院一同推出骨折連絡照護服務,結合骨科、家醫科、老年醫學科、內科及護理相關醫療,希望能透過此幫助病患在發生第一次骨折時,積極介入,同時診斷及治療,讓病友們不在發生第2次骨折,降低死亡率,而日前才剛通過世界骨鬆學會認證,是亞洲國家中相當少數之一。

男子菸酒20年不斷 口腔癌三度復發

男子菸酒20年不斷 口腔癌三度復發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77歲的柳先生,18歲開始抽菸、喝酒、吃檳榔,幾年前口腔潰瘍一直沒好,檢查診斷為口腔癌,當下接受手術切除及後續治療,也聽從衛教師建議戒掉檳榔,但菸酒還是不離口。隔年追蹤發現癌症復發,柳先生坦然接受治療,也開始戒掉抽菸、喝酒習慣。他說,當時我想都把菸酒檳榔都戒掉了,之後應該不會再有惡運發生在我的身上吧!誰知道命運不如想像的順利,癌症又再次復發。在經歷3到4年治療過程中,他感嘆的說,年輕時有人勸我戒菸酒檳的時候,我很鐵齒回他:我沒那麼倒楣啦!仍然是菸酒檳榔不離身,如果能在那時候就全都戒了,或許就不會有現今的遭遇,現在吃東西前須要用果汁機將食物打碎,才有辦法進食,當初大口嚼檳榔、暢快喝酒抽菸的快感,換來現在要張口都是痛苦的。   口腔傷口2星期未癒  應速就醫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邱小佳衛教師說,戒食檳榔的方法很多,最主要是戒食意願及決心。以及每天自我口腔檢查不可少,如有發現口腔異常或傷口超過2星期不癒合的情況,請至牙科或耳鼻喉科做檢查;有抽菸、喝酒或吃檳榔者須定期作口腔檢查,國健署亦有提供滿30歲以上抽菸、吃檳榔者,2年一次免費口腔篩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