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左打流感、右打肺鏈 雙重保護過冬

左打流感、右打肺鏈 雙重保護過冬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氣溫驟減,流感疫情即將進入高峰期,依據疾管署最新流感病毒監測結果,目前流行之病毒株與今年所使用的公費疫苗株完全吻合,衛生局呼籲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民眾儘快接種,由於接種後2週才能產生抗體,故及早接種才能在接下來的流感高峰期提供最佳的保護力。建議左打流感疫苗,右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雙手打可增強接種效益。公費流感疫苗總使用率高臺南市衛生局指出,自104年10月1日流感疫苗開打以來,幼兒接種情況踴躍,公費流感疫苗總使用率達98.2%,故建議民眾前往接種時,請先電洽鄰近衛生所或合作醫療院所,以免向隅。另因應6個月至3歲以下幼兒公費流感疫苗接種需求,目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已開放彈性調度使用公費0.5cc劑型流感疫苗,依仿單減量使用於6個月以上至3歲以下幼兒,以紓緩幼兒之接種需求,家長可攜帶家中幼兒至各區衛生所接種。

黑心竹笙添加漂白劑 食用過多恐引發呼吸困難

黑心竹笙添加漂白劑 食用過多恐引發呼吸困難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新北市政府衛生局12月抽驗年節產品包含金針、竹笙、其他脫水蔬菜,共計80件,其中包含11件「竹笙」、7件「金針」及1件「高麗菜干」共19件二氧化硫超量,衛生局已要求立即下架,對於不合格產品供應商將依法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食入過多亞硫酸鹽 恐會造成腹瀉、嘔吐衛生局提醒民眾,二氧化硫可使食材不易褐變,因此,常被用來作為漂白劑,但會以亞硫酸鹽存在食品中,食入過量的亞硫酸鹽則可能會造成呼吸困難、腹瀉、嘔吐等症狀,特別是氣喘病的患者,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之過敏反應,引發哮喘與呼吸困難。因此,為維護民眾健康,衛生局即日起免費提供過氧化氫、皂黃、二氧化硫、亞硝酸鹽等4種試劑各3,000份,讓民眾可以在家自行DIY篩檢。浸泡冷水1小時 有助於降低含量最後,衛生局提醒民眾,若擔心食品含有二氧化硫,建議可利用冷水浸泡,來降低含量,舉例來說,一根竹笙約加一碗水,以冷水浸泡1小時(每30分鐘換一次水),或以45℃溫水浸泡半小時,二氧化硫會減少97%,若再以熱水煮5分鐘,可減少99%,使用流動水沖1小時則完全消失。

提振精神拉K菸 危害程度竟比酒駕高

提振精神拉K菸 危害程度竟比酒駕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因酒駕案件,造成無數家庭的幸褔破碎與遺憾,因此,「毒駕」這個名詞對許多人仍不甚熟悉,卻已慢慢興起。對此,台南市衛生局表示,吸毒原本就是犯罪行為,而所謂的「毒駕」是指吸完毒駕車,這更是危險舉動,由於吸毒後大腦會產生幻聽幻想,影響駕駛判斷,導致危險駕車行為危及他人生命安全。為提神抽K菸 他差點釀大禍小王原本是位業務員,必須每天開著車四處跑業務,有一天因工作到晚上,擔心拜訪客戶談生意時精神不濟,又想要釋放壓力,所以,就在開車的路途中一手拿香菸、一手持K盤,用香菸沾粉抽K菸。原本只是想要提振精神,但卻沒發現車子已在馬路上搖搖晃晃,直到後來被警察攔下,才終止這趟危險之旅,剛開始只覺得想要提神完成工作而「抽K菸」,但之後因多起毒駕,所造成的嚴重車禍的新聞報導,又想起當天在毒品影響下危險駕車而不自知,捏了把冷汗,因而慶幸自己即早被警察攔截,而未釀成終身遺憾之大禍,並因此戒掉了毒癮。毒駕不亞於酒駕 危險程度更高除了酒駕外,使用毒品後開車,毒駕危害程度不亞於酒駕,因為施用毒品容易產生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及沒有方向感情形,故毒駕更嚴重危害民眾生命安全,因此在103年時修正刑法,除了處罰常見的酒駕外,毒駕也為規範的犯罪行為。隨著越來越多的毒駕所釀成的車禍及悲劇,如2名等紅燈的醫專女學生,因被邊開車邊吸K菸的駕駛者衝撞送醫不治,賠上2條性命等,這麼多血淋淋的案例,都讓我們瞭解到「毒駕」的危險性,為避免憾事發生,重視自己的生命也維護他人的生命安全,民眾皆應避免接觸K菸。

節食減肥法有理!研究:定時斷食有助於減重

節食減肥法有理!研究:定時斷食有助於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為了對抗脂肪,努力甩肉,許多民眾幾乎無所不用其極,從針灸、埋線、運動,到吃減肥藥等都有,為的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變瘦,但你知道嗎?其實節食的方法對,也能有效減重,日前有項最新研究指出,只要重設飲食的生理時鐘,不僅可以減重,也能增加耐力等,達到其他好處。轉換飲食模式 可降低12%的體重該研究主要是由聖地牙哥拉霍亞地區的索爾克生物研究所,針對392隻老鼠進行各種餵食方法的實驗,研究人員將一批每日斷食15個小時的老鼠,與那些想吃就吃的老鼠相比,結果發現斷食的老鼠不但不會胖,就連發生脂肪肝、膽固醇、代謝紊亂等相關症狀的機率也降低。此外,在消耗相同卡路里的狀況下,每日斷食15小時的老鼠,相較於那些想吃就吃的老鼠來說,斷食者體重僅增加一半,還擁有了較強的運動耐力,另外那些從想吃就吃模式轉換成每日斷食15小時的老鼠,體重在3個月內降低了5~12%,而維持想吃就吃的老鼠則在3個月內增加了10~25%,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細胞代謝雜誌》。

路跑傷膝蓋、關節 PRP注射助改善運動傷害

路跑傷膝蓋、關節 PRP注射助改善運動傷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氣溫偏低,但熱愛跑步、運動的民眾卻不減熱情,但常聽聞許多人熱血運動後,深受運動傷害困擾。醫師指出,有人忍耐疼痛而錯失黃金治療時間、有人尋求非專業的治療導致失誤或者延誤,每當天氣轉冷或者季節轉換時,膝蓋、關節以及腳踝便會異常痠痛。南投醫院骨科葉慶年醫師表示,這些運動傷害可透過PRP治療改善。PRP(platelet-rich plasma)為血小板濃厚血漿,血小板除了具有凝血功能之外,在受傷的部位中血小板受擠壓後會破裂和釋放出生長因子,進行組織的修復。目前在韌帶撕裂傷、肌肉拉傷、關節炎、足底筋膜炎、骨骼以及軟骨傷害等,皆可在專業醫師的診斷、評估下,選擇使用PRP治療。確實熱身、注意姿勢  減少運動傷害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也表示,健康意識崛起、民眾開始重視運動,而且近年流行慢跑,各地經常舉辦路跑活動,但應特別留意在運動前確實熱身、慢跑時應注意跑步姿勢、慢跑後需進行緩和運動,以減少傷害的發生。

謹記3不政策 預防漢他病毒找上門

謹記3不政策 預防漢他病毒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國內出現今年第2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定病例,因此,疾管署提醒民眾,大掃除工作時,應多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且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也應妥善處理,並清除家中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以免養鼠為患。個案接受治療後 所幸已痊癒疾管署表示,本例感染個案為北部從事環保工作的43歲男性,有慢性病史,於12月中因出現發燒、肌肉關節痠痛症狀,就醫並收治住院,經檢驗確定感染漢他病毒出血熱,所幸個案經治療後已痊癒,而同住接觸者亦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於個案工作地點捕獲老鼠,將進行病毒檢驗,並加強民眾環境衛生及滅鼠措施等衛教宣導,以降低疾病散播的風險。市場、夜市工作者 為感染的高危險群根據統計資料指出,我國每年約有0~2例零星感染病例,自90年至今共有14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定病例,其中巿場、夜市居民及工作人員為感染的高危險群。漢他病毒出血熱是由漢他病毒所引起,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藉由人傳人感染。在自然界的傳播宿主為囓齒類動物,尤其是老鼠,人一旦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動物咬傷,即可能受到感染,潛伏期約數天至兩個月,症狀包括發燒、腹痛、下背痛、嘔吐、不等程度出血現象並侵犯腎臟。清理鼠糞要當心 先用漂白水消毒才安全防鼠工作有「三不政策,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良好的環境衛生及滅鼠是防範漢他病毒侵襲的最佳良方,因此,疾管署請民眾平時,應做好環境整頓工作,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的空間。如遇到鼠糞、尿必須清理,可先用漂白水或酒精先行噴灑,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以策安全。

配戴角膜塑型片要注意 並非人人可戴

配戴角膜塑型片要注意 並非人人可戴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台灣近視比例偏高,因此,有不少民眾都曾聽過,只要配戴角膜塑型夜戴型隱形眼鏡就可以矯正視力,但這種效果真的好嗎?對此,食藥署表示,此隱形眼鏡的設計原理,主要是利用鏡片後表面的弧度,提供眼角膜塑形,讓患者在睡眠時戴上鏡片,利用角膜本身的彈性,給予輕微的擠壓,進而降低聚焦能力,當角膜被適當的壓平,眼睛就可以正確的聚焦並得到暫時矯正近視,而隔天醒來後取下鏡片,角膜仍可在大部分的白天時間維持被改變後的形狀。若未依規定使用 可能會使視力改變為了維持角膜塑型的效果,必需在每晚睡眠時按醫師處方的時間持續配戴,否則近視將會回復到治療前的度數,但若未依規定使用,則可能會導致視力的波動或改變,甚至影響日常活動。且並不是所有近視的人都適用這項產品,在配戴時首先要注意,應該依照衛生福利部核准之產品中文仿單規範之適用年齡、適用對象,並經受過訓練之眼科醫師驗配才可使用。而使用者應該確實閱讀原廠的使用說明並遵照指示使用、清潔產品,以確保使用之安全及效能無虞。此外,亦需由眼科醫師定期追蹤才能完整評估使用之效果、維護使用者的安全性。過度流淚、視力改變 須立即取下鏡片最後,食藥署提醒民眾,配戴後若感到眼睛不適、過度流淚、視力改變、視力受損、紅眼症、或其他眼睛的問題,必須立刻取下鏡片,並馬上與眼科醫師聯絡,確保使用之安全。

罹癌可歸咎運氣差!研究:細胞隨機變異為主因

罹癌可歸咎運氣差!研究:細胞隨機變異為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全球罹癌人數正逐漸增加中,但日前在美國卻有項最新研究指出,除了乳癌和前列線癌外,大部分的癌症成因,並非生活環境、遺傳、吸菸等因素所致,而是因為運氣較差,比較倒楣的關係。僅有3分之1癌症 可藉由改變生活來預防該研究主要是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針對白血病、卵巢癌等多種人體組織癌症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約有3分之2的癌症是細胞分裂時出現隨機變異,使得腫瘤增長所造成,而剩下的3分之1才是因為遺傳、環境等因素。對此研究人員表示,人體細胞會不斷的分裂新的細胞,來取代老化細胞,只不過,每次分裂的過程,都有可能會產生基因突變,以至於產生癌細胞,且各組織分裂的速度不同,由此可見,細胞在分裂的過程中,因運氣差才會導致基因突變,與生活習慣、遺傳等無關,就算改變生活模式,可能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此,建議應該把研究放在及早發現與治療上才對。另外,剩下受到生活、遺傳影響的3分之1癌症,例如:肺癌、結腸癌等,的確是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預防,舉例來說,戒菸可預防肺癌等,但這只是可幫助降低風險,並不是保證不罹癌,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科學期刊》。

喉嚨痛?4成3民眾先吞喉糖 恐小毛病變大問題

喉嚨痛?4成3民眾先吞喉糖 恐小毛病變大問題

(撰文/許家瑋)(專業諮詢/耳鼻喉科劉致顯醫師)(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冬天早晚溫差大,忽冷忽熱的氣候使得耳鼻喉科病患人數激增,除了常見的流鼻水、咳嗽外,喉嚨痛也是令人困擾的症狀。事實上,喉嚨痛是感冒的初期症狀,一年四季皆可能發生,其中,85%是由病毒所引起,而傳染方式又以飛沫傳染居多,如:打噴嚏或被旁人講話的口沫噴到。但是,當發生喉嚨痛的情況時,又是如何解決?根據統計顯示,約43%的民眾吞喉糖、25%購買含藥喉片、18%購買感冒藥,或以偏方(如:蜂蜜水)來治療,但醫師提醒,這些都只能達到短暫舒緩的效果,當心治療不成反而愈趨嚴重。偏方、迷思別盡信 小心未舒緩還變嚴重 事實上,不少民眾在喉嚨痛初期習慣使用喉糖、喉片舒緩不適,耳鼻喉科劉致顯醫師指出,這些方式主要是在舒緩症狀,但不一定有治療效果。他進一步解釋,市售的喉糖、喉片多含有薄荷或檸檬草等成分,會使喉嚨達到清涼、緩解作用;有些則會添加促使口水分泌的中藥,使口腔感到濕潤以減緩症狀;甚至有些民眾習慣以溫鹽水漱口,或飲用熱蜂蜜檸檬水等偏方,而上述方法都只能達到短暫緩解的效果,對於病毒及細菌引起的喉嚨痛沒有治療作用。劉醫師強調,若是喉嚨的疼痛來自於發炎或黏膜潰瘍,此時使用偏方容易造成傷口刺激,反而變得更加嚴重。擔心口服藥引副作用?殺菌口腔噴劑亦是選擇 根據文獻資料指出,超過85%的初期喉嚨痛是因病毒所引起,此時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療而僅需症狀緩解即可。目前市面上有些具有消毒殺菌成分(如Povidone-lodine,PVP-I)的口腔噴劑,可用來改善喉嚨不適。劉致顯醫師表示:「醫師所開立的藥品都須經過臨床的醫療判斷,而有些病患會擔心口服藥對於全身性的副作用;而像這類強調局部作用在喉嚨的口腔噴劑,具有殺菌、消毒的效果,也是給病患的另一個治療的選擇。」然而,早期喉嚨痛使用的口腔噴劑,多強調有局部抗發炎的功效,有些與喉片雷同,有薄荷油、檸檬草等成分,使喉嚨有涼爽舒適的感覺,但對於病毒感染的喉嚨痛較無作用。而近期藥廠研發新型態的殺菌口腔噴劑,含有優碘(PVP-I、普維酮碘配方)的殺菌消毒成分,和耳鼻喉科醫師常使用的成分相同,可影響病毒複製及顆粒的釋放,並殺死口腔內的病毒與細菌,對於緩解症狀與改善喉嚨痛會有幫助,民眾一旦喉嚨覺得卡卡、腫痛等不舒服時,可以直接將噴劑噴於患部,殺死致病菌,從根源解決問題。才可讓喉嚨消腫舒緩不適,避免讓喉嚨感染的小問題惡化。劉醫師建議:「口腔噴劑使用上,病患可依照藥品仿單規範使用,但使用一段時間若是症狀未改善,就需要立即就醫。」另外,病患在自行購買及使用藥物前,建議透過醫師或藥師的專業判斷後,再使用比較好。喉嚨久痛不癒 應立即詳細檢查 劉醫師提醒,隨著季節轉換,已進入了流行性感冒高峰期,若家中有感冒患者,應做好適當的自我防護,例如戴口罩、多洗手等,以減少家中交互感染的風險。需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喉嚨痛症狀皆是感冒所引起的,如果喉嚨痛症狀反覆不定,除了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外,建議至診所或醫院做詳細身體檢查,避免延遲醫治,小病拖成大病就得不償失了。 別讓小毛病變大問題:http://goo.gl/nYT2S6

啟動人生的蝴蝶效應 未知的力量引領我們前進

啟動人生的蝴蝶效應 未知的力量引領我們前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混亂生活的衝擊,摧毀任何尋常的概念;混亂拆除任何與秩序、文明、期望、結構或完美有關的人類制度的概念,留下唯一的事實給我們──生活一直處於混亂狀態,我們本身也是如此。激發內心的樂觀本性一開始,我們反對,我們抵抗,我們抱怨,像抗體抵擋傳染病般排斥它,徒勞想要加以控制。惱怒的我們哭喊、發抖,抵抗至再也無力抵抗,然後發現自己灰心喪氣。於是,我們放手讓步,終於接受。我們不再鑽牛角尖想太多,只想著眼前的這一刻時,就不會想太多。我們總算不再問為什麼,把注意力轉向此時此刻。最後,我們開始努力,我們開始微笑、呼吸、生活、接觸、嗅聞、感受、嘗試、工作、服務。我們開始向前走。一股未知的力量激發我們內心深處的樂觀本性,我們憑藉長期壓抑的本能開始調適,逐漸明白事情並沒有那麼糟糕。我們遭遇的障礙成為往上攀升的墊腳石,小小的跨步成為意外的躍進,機緣和偶然成為我們前進途中滋養我們的禮物。時光飛逝,回首時,我們將明白,人生不是每一件事都按照計畫發展,但這是一段美好的歷程,事情到頭終究還是解決了。我們具備的不過是頭腦及雙手雙腳,每個人都擁有強大的動力,能夠對自己的人生、所愛的人的生活、工作單位和個人追求的目標有所貢獻。當我們只把自己視為凡人,無力地企圖預測、批評、策劃及過度籌劃,我們會陷入困境,因為沒有人能避開混亂。學會放下企圖控制的自我意識,接受人生本是無法預料的,我們會開始明白如何發揮最大潛能,過著充實而美滿的人生。我們必須停止瞻前顧後,鑽牛角尖,企圖預測未來,我們只要往前走。混亂永遠不會離開,你要學會與之共存,偶爾在混亂中成長;但最重要的是,學會擁抱混亂。(本文作者/鮑伯‧米格拉尼)(摘自/我在印度,接近天堂也看見地獄/大好書屋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