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常熬夜「卡臭老」!好眠的6大幸福奇蹟

常熬夜「卡臭老」!好眠的6大幸福奇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優質睡眠不僅讓人瘦下來,更有益美容與健康,百利而無一害!容我再次強調,睡眠是擁抱健康與美麗的重要時間。只要每晚睡得好,身心就會發生許多「幸福」奇蹟。1)瘦得健康/只要每天勤做伸展操與穴道按摩,擁有良好的睡眠,即使白天不改變任何作息也能健康減重。無須從事困難的運動或控制飲食,且不會對身體造成壓力及產生負擔。更棒的是,當一個人在晚上充分休息,徹底消除身心疲勞,那麼每一天都能展現出最佳的自我!因為三分鐘熱度而總是在減肥道路上碰壁的讀者,利用這個方式也能順利瘦下來。2)身體變得輕鬆自在/「才剛睡醒就覺得身體很疲倦」、「起床時感到肩頸痠痛」……有上述問題的人一整天都得拖著沉重的身體,完成所有工作與日常家事。然而,只要好好改善睡眠品質,就能利用睡眠期間徹底消除疲勞。如此一來,每天早上一睜開眼就神清氣爽,便能愉悅地展開一整天的工作。心理與身體都輕鬆自在的幸福日子就在眼前!3)提高免疫力/大家都說「治療感冒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覺」,這是因為免疫物質會在睡眠期間開始運作,在體內對抗病毒的關係。免疫力是保護人體的自我防禦系統。充分休養有助於提升免疫力,不只能避免感冒,還能杜絕生活習慣病與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發生。4)活化新陳代謝,永保年輕/於睡眠期間大量分泌的生長激素,是最能有效延緩老化的荷爾蒙。若能確實分解脂肪、排出老舊廢物、促進肌膚的再生週期,維持好身體日常的新陳代謝,即可讓每日睡眠時間昇華成「擁有年輕與美麗的黃金時間」。俗話說「愛睡覺的孩子長得快」,事實上,「愛睡覺的孩子(女性)不只會變瘦,還會變年輕。」5)肌膚變好,妝感也更服貼/若前一晚睡眠不足,第二天早上照鏡子就會覺得肌膚黯沉,臉上也冒出許多痘痘,真令人傷心!──這是許多讀者的切身之痛。不要懷疑,睡眠品質的確會直接影響肌膚狀態。當人處於睡眠狀態,肌膚的代謝會加速運作,包含膠原蛋白和玻尿酸等美肌成分,也是在睡眠期間大量生成。相信女性讀者們一定有過相同的經驗:只要前一晚睡得好,妝感就會變得更加服貼,與以往截然不同。與其吃昂貴的健康食品或去高級護膚中心保養,不如每天都擁有充足睡眠,就能不花一毛錢,輕鬆擁有無瑕肌膚。6)心情變得開朗愉悅/當你長期睡眠不足時,是否也會動不動就感到焦躁或情緒低落?這是由於睡眠不足會導致有助於穩定精神的「血清素」分泌不足。血清素濃度降低,就會使人心情鬱悶,而且容易以悲觀的眼光看待事物。只要睡得好,第二天早上便會感到心情愉悅、樂觀開朗。由此可見,舒適睡眠能讓人產生幸福感。睡眠不足的女性• 才剛睡醒就覺得身體很疲倦。• 起床時感到肩頸痠痛。• 免疫力下降,時常感冒。• 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 肌膚黯沉,容易冒痘痘。• 上妝後妝感很不自然。• 容易焦躁。• 總是以悲觀的眼光看待事物。擁有優質睡眠的女性• 瘦得健康。• 每日勤做伸展操與穴道按摩,擁有優質睡眠。• 早上起床後神清氣爽。• 提升免疫力,完全不感冒。• 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 無須上護膚中心保養,也擁有彈嫩肌膚。• 素顏時仍充滿自信。• 隨時保持積極樂觀的想法。(本文摘自/超神奇!又好睡又能瘦/平裝本出版)

研究:皮膚細胞造精卵 可望治療不孕症

研究:皮膚細胞造精卵 可望治療不孕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造成不孕的原因很多,如果是夫妻雙方的精子或卵子沒有生育功能,是否就一定不能生,只能羨慕人家呢?好在近年來幹細胞領域的研究人員已開始著手研究,想解決這個困境。這項研究是英國科學家,利用皮膚細胞培養出原始的人工精子和卵子,期盼這項技術在未來,可望成為治療不孕症的方式。科學家們把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成生殖細胞。研究顯示,這一實驗過程可以用成人的皮膚組織培養出原始的精、卵。且他們還認為,這些細胞可以成長為成熟的精卵。此實驗要使用於人類 仍須再等等而科學家們也說,這項研究的下一步,將是把原始的生殖細胞注射到實驗鼠的卵巢中,看它們是否能夠成長發育。如果這些早期細胞能夠成長,那就意味著皮膚細胞可以被變為基因完全相同的生殖細胞,能夠被用來治療人類的不孕症。雖然此成果已成為醫學界的一個里程碑,但是研究人員目前還是從齧齒動物的幹細胞中培養出精子和卵子,想要使用人類細胞來達到此成果,未來仍需許多努力。

男子肺破一個洞 走路莫名喘吁吁

男子肺破一個洞 走路莫名喘吁吁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喘喘喘喘喘!民眾若莫名喘氣,且愈喘愈嚴重,就連走路都成問題,可要趕緊到醫院檢查,台中一名二十四歲熱愛打籃球的男子,日前突然呼吸困難,自認為是打籃球撞到胸口所致,到醫院看診經檢查發現,男子罹患自發性氣胸,也就是肺泡破裂,還好破洞不大,經放入胸腔引流管後,引出蓄積於肋膜腔的空氣,終於讓男子恢復正常呼吸。不知道氣胸嚴重性 男子就醫還想先回家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謝佳珍表示,從聽診器中很明顯聽到患者左胸的呼吸音降低,經脈搏血氧機檢測,發現血中氧氣飽和度還有97%,後續安排的胸部X光檢查,確診為左側氣胸。診斷確定後,向病人解是需要立即住院治療,病人原本還希望把汽車開回家停好,但當他發現只要稍微走快一點就非常不舒服時,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的症狀,在經由局部麻醉的方式,放入胸腔引流管,引出蓄積在肋膜腔的空氣後,很快就獲得改善,而引流管也在肺部自行癒合後順利拔除。嚴重氣胸 半小時內即可奪命謝佳珍說,年輕人的氣胸多為自發性,一般多好發於高瘦的年輕男性,這位年輕病人的氣胸與他打籃球的碰撞並無直接的關係。輕微氣胸的症狀會漸漸自覺比較喘,就應求醫診療;嚴重時可能在半小時之內就會出現頭暈、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症狀,若已進展到血壓下降,意識不清,就會有立即的生命危險。謝佳珍提醒,氣胸的嚴重性,取決於漏氣量的多寡及肺泡破洞的大小。多數的病人,只需以局部麻醉的方式置入引流管,讓蓄積的氣體有宣洩的管道,當肺臟又能正常的充氣之後,小破洞大多都會自行癒合;但有少數的病人因破洞過大而無法自行癒合,或反覆發生自發性氣胸,就會需要進一步的手術治療。

自體生長因子修復 助退化性關節炎獲改善

自體生長因子修復 助退化性關節炎獲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退化性關節炎,是許多老年人都會遇到的麻煩事,走路會痛、下樓梯會痛,以至於走路緩慢,踉踉蹌蹌,替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其中,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方式,部分難逃手術治療,讓不少患者,聞刀色變,寧可忍痛也不願就醫,不過若在發病前一至二期,也就是關節炎尚未非常嚴重時,也許民眾能考慮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注射,藉由自體生長因子修復,來解決惱人的毛病。軟骨磨損殆盡 關節炎主因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骨科專科施國正醫師指出, 退化性關節炎是由於人體關節軟骨的老化以及變性,軟骨慢慢磨損,造成關節的邊緣產生骨刺,關節的間隙變窄,韌帶或肌腱受損,導致關節疼痛和關節僵硬,進而影造成功能減退,影響生活品質。他說,退化性關節炎病變通常發生在負重的關節特別是膝關節或髖關節,從事粗重勞動者,像是運動員、農人或工人,比較容易患有退化性關節炎。傳統上的治療法,包括口服止痛藥,復健,和類固醇或玻尿酸的注射。如果到很嚴重的狀態則必須接受人工關節置換的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有很高的成功率,且成效非常良好,但是許多病人還是害怕手術,不願藉此方式治療。血小板有生長因子 助軟骨組織修復他強調,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的出現給關節炎的治療帶來了另一種選擇,在某些文獻報告接受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的早期退化性關節炎病患有明顯的改善。他說明,血液中的血小板含有大量的生長因子,釋放出來的這些生長因子可以促進血管增生及組織的再生以及修復,為人體中容易取得之生長因子。施國正進一步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依不同程度嚴重度,可以分成四期,第一及第二期是比較早期且輕微的退化;通常適合注射PRP的是關節間隙還沒有到明顯地狹窄,第一到第三期的關節炎個案;如果已經到第四期關節間隙已經變得很窄了,則不適合接受這樣的治療。因此,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務必及早治療。

近百歲老翁骨折 置換人工髖節可「行」

近百歲老翁骨折 置換人工髖節可「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98歲的李老先生,日前騎乘腳踏車不小心跌倒,導致右髖疼痛無法活動,診治後發現是右髖關節骨折。醫師為老先生實施半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佳里奇美醫院骨科余宗興醫師表示,考慮到老先生近百歲高齡,手術風險較大, 為了縮短時間及降低術中出血,骨科採取小傷口半髖關節置換手術。台灣社會步入高齡,隨著年紀愈高,視力和平衡感變差,再加上骨質疏鬆,不小心跌倒或輕微外力撞擊,便易造成重大的髖部骨折。大部分病人會感到劇烈疼痛,無法行走,甚至在床上翻身或移動時,也會痛苦難耐。當心!髖部骨折易失能 死亡率高余宗興醫師說,病人因為疼痛無法行走只能臥床,吃飯上廁所都成問題,體力下降,免疫力變差,便會產生許多併發症例如:下肢靜脈栓塞、肺炎、褥瘡、泌尿道感染等。因此髖部骨折會造成高罹病率和死亡率,約有30至40%的病人在受傷後一年死亡。因此如果老人發生跌倒後疼痛無法站立,一定要盡快就醫。目前全世界骨科醫師都一致認為髖部骨折必須接受內固定手術或人工髖節置換。而治療骨折的主要宗旨是早期活動,減少病人因臥床而產生之併發症,及早恢復日常生活功能。

別把孩子當豬養 台灣兒童陷「爆肝」危機!

別把孩子當豬養 台灣兒童陷「爆肝」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炸雞、鹹酥雞、薯條、蛋糕,這些高熱量食物,你知道是「爆肝」的主因嗎?熬夜不是傷肝元凶,事實上吃太好,吃太油而產生的脂肪肝,才是讓肝功能出現異常的原因;根據統計指出,台灣每三個成年人,就有一名罹患脂肪肝,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兒童身上!中國附醫兒童門診就發出警訊,近期愈來愈多的兒童,肝功能出現異常,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這些兒童平日吃太好,導致肝臟擠滿脂肪,進而危及肝功能。胖童滿街跑 一堆頂著大肚子高熱量食物環伺,作為家長的你,可別繼續把孩子當豬在養!兒童腸胃科  吳淑芬  醫師指出,每到新學期開學後不久,兒科門診就會出現不少因學校健康檢查抽血發現肝功能指數異常而來複檢的病患,家屬和小孩都想知道為何會這樣?通常來求診的兒童或青少年體型大多是肥胖或微胖型,並且有一個共同特徵,腹部脂肪特別多,也就是所謂的中央型肥胖。過去,脂肪肝常被認為是大人才會有的肝臟問題,但是現今隨著飲食西化 (攝取高糖、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且多靜態活動加上運動量不足,導致兒童青少年肥胖的盛行率逐年增加,相對脂肪肝罹患率也跟著增加,此現象已造成傷害身體健康不可忽略的問題。脂肪肝會引起肝炎 兒童也須密切注意她解釋,所謂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內蓄積過多,若肝臟重量超過5%由脂肪組成,便是脂肪肝。大部份有脂肪肝的兒童,沒有明顯症狀,大多是因體檢抽血意外發現肝指數上升。值得關注的是,以前各界均認為脂肪肝合併肝功能異常是屬於良性的肝臟疾病,然而最近的研究報告顯示,脂肪肝仍可能會引起肝臟持續惡化,造成肝臟慢性發炎,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臨床上就曾發現幼稚園年齡孩童出現脂肪性肝炎的情況,文獻也曾發表過10歲女孩由於脂肪肝而引起肝硬化案例。吳淑芬呼籲,「控制飲食」和「適當運動」應是現代兒童,所急需的生活習慣,兒童身體健康維護應從小就要做起,才能預防脂肪肝的發生。

慘!企業去年狂賺 第一季只打算加薪3%

慘!企業去年狂賺 第一季只打算加薪3%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景氣一片看好,根據統計指出,全台上市櫃公司,去(2014)年.盈餘總和有機會達到1.8兆,此耀眼成績,在過去前所未見,來到近年的新高,不過,反觀勞工族群的薪水,卻狠狠倒退十六年,顯見薪水與各公司的盈餘表現,背道而馳,令人質疑,企業所賺的錢,都跑去哪了?大老闆口袋滿滿 勞工族群苦領低薪根據人力銀行調查指出,今年第一季,有六成以上的企業均表示會實施加薪計畫,但平均加薪幅度,卻僅達3.2%,勉強高過物價漲幅,而實際看看眾多企業的財報獲利,其成長幅度動輒好幾成,卻無法明顯挹注於勞工所領取的薪水,無疑讓「員工是公司寶貴資產」成為台灣世紀空話。    根據國發會最近公佈的國內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小幅上升到25分,連續十個月呈現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此外根據yes123求職網的調查,企業在去年第四季的業績,比起前年同期,呈現「漲多於跌」的狀況:持平的佔51%、成長的有30.4%、衰退的有18.6%。六成企業信誓旦旦要加薪 卻僅調3.2%此外對於今年第一季的薪資水準,高達64.7%的企業表示,在本季有加薪計畫,與前季調查的情況相比(當時比例為48.2%),願意加薪的公司明顯增加,不過在這六成五(64.7%)當中,其實50%屬於「績效加薪」,其餘14.7%才是屬於「全面加薪」。至於預計加薪的幅度,此次調查顯示,平均為3.2%,算是勉強高過CPI上漲幅度!如果以產業別交叉分析,首季企業加薪比例較高的行業,分別為,金融保險業(81.3%)、科技資訊業(75%)、製造業(71.4%),以及運輸物流業(70%)、設計業(66.7%)。

冬天清晨不想起床上廁所 「尿不出來」患者暴增

冬天清晨不想起床上廁所 「尿不出來」患者暴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外面好冷,不想掀開棉被去上廁所,還是忍一忍好了,等天亮再一次解決,」這是許多人,冬日清晨若想上廁所,最佳的心情寫照,但男性可要特別小心,若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又過度喝酒、憋尿,當心引發急性尿滯留,須送急診插導尿管,尷尬又活受罪!冷氣團一波波,除了感冒與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增加外,因為泌尿問題到醫院就醫的患者也變多,特別是男性多受排尿困難而困擾;最近天氣寒冷,因無法排尿送至急診插導尿管的案例也較夏天增加了一成。半夜躲被窩 當心白天尿不出來送急診  童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翁瑋駿表示,冬天夜晚氣溫低時,民眾常常躲被窩,有尿意卻忍到最後關頭才會起床上廁所,不僅加重膀胱負擔而漲大,對原本就有攝護腺肥大問題的男性,天冷刺激交感神經活性上升,讓膀胱出口壓力上昇,加上攝護腺擠壓尿道,導致最後發生急性尿滯留而送醫。 其中,又因為天氣寒冷,民眾常在冬天大啖燒酒雞、薑母鴨、羊肉爐等含酒精飲食,或與朋友聚餐把酒言歡,睡前小酌助眠,都容易造成尿不出來。因為酒精有利尿的效果,膀胱內容易積滿尿液,但因為酒精過量會有神經抑制作用,造成膀胱的排尿功能下降,同樣容易造成排尿困難。 翁瑋駿醫師表示,攝護腺50歲以上開始肥大,60歲以上漸漸會產生問題,如果發現出現頻尿、夜尿、尿流變小、尿不乾淨、甚至嚴重至血尿、尿不出來時,就要盡速至泌尿科檢查是否有攝護腺肥大問題,一般使用藥物、傳統電刀手術、或新的內視鏡雷射手術,都有不錯的效果。

腸癌篩檢不能少 早期發現存活率達8成

腸癌篩檢不能少 早期發現存活率達8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沒有症狀為何要檢查?」這是民眾對癌症篩檢常見的迷思之一。但國人好發癌症中,大腸癌就是一個早期無明顯症狀的癌症,病人往往因等到排便習慣改變、血便等症狀才就醫,大多進入二到三期。台南市衛生局指出,事實上許多癌症在早期會發出自己獨特的訊號,透過篩檢便可辨識這些訊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提升存活率。根據衛生資料分析顯示,大腸癌早期個案的5年存活率,達8成以上。定期篩檢+健康生活型態為首要此外,篩檢還有個好處,如大腸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經由篩檢發現癌前病變,經簡單治療即可預防其轉變成癌症。因此民眾千萬不能輕忽定期接受篩檢的重要性,而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時機。 而且專家們一再呼籲民眾要打破「有症狀再檢查」的思維,尤其是50至75歲具有遺傳家族史的民眾,雖然目前沒有症狀,仍要及早接受醫師的建議及早接受篩檢。最後衛生局也提醒,除了定期篩檢,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健康的生活型態,多運動、不菸酒檳榔、少吃肉、天天攝取五蔬果等,才能遠離大腸癌的危害。 

左打流感、右打肺鏈 雙重保護過冬

左打流感、右打肺鏈 雙重保護過冬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氣溫驟減,流感疫情即將進入高峰期,依據疾管署最新流感病毒監測結果,目前流行之病毒株與今年所使用的公費疫苗株完全吻合,衛生局呼籲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民眾儘快接種,由於接種後2週才能產生抗體,故及早接種才能在接下來的流感高峰期提供最佳的保護力。建議左打流感疫苗,右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雙手打可增強接種效益。公費流感疫苗總使用率高臺南市衛生局指出,自104年10月1日流感疫苗開打以來,幼兒接種情況踴躍,公費流感疫苗總使用率達98.2%,故建議民眾前往接種時,請先電洽鄰近衛生所或合作醫療院所,以免向隅。另因應6個月至3歲以下幼兒公費流感疫苗接種需求,目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已開放彈性調度使用公費0.5cc劑型流感疫苗,依仿單減量使用於6個月以上至3歲以下幼兒,以紓緩幼兒之接種需求,家長可攜帶家中幼兒至各區衛生所接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