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跌倒骨折不以為意 檢查才知罹患乳癌所致

跌倒骨折不以為意 檢查才知罹患乳癌所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0多歲婦女因騎車跌倒而骨折,本以為只是碰撞並無大礙,經醫師詳診後,才發現骨折是因乳癌骨轉移引起。根據統計,末期乳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的機率高達6至7成,初期不一定會出現骨轉移症狀,其中有少數患者是在出現骨轉移症狀後,才發現自己罹患癌症。骨轉移的徵兆一開始可能是極輕微的狀況,如喪失食慾、失眠及腰酸背痛等,若是乳癌患者對骨轉移沒有相關認知,容易輕忽骨轉移的輕微症狀,後續可能變成持續性疼痛,甚至發生骨折、壓迫到脊髓等症狀。因此,乳癌患者與家屬對骨轉移應有初步了解,減輕骨轉移的症狀與延緩病程。針對第三期以上的乳癌病患,應至少半年做一次全身性的骨骼掃描,因為骨轉移可能會出現在脊骨、肋骨、骨盆或是四肢長骨等部位,定期進行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灶提早治療。一般發現骨轉移時,除了評估原本的乳癌治療是否需要調整外,還建議加上骨轉移治療療程。也提醒患者,目前治療骨轉移所使用的藥物,可能顎骨產生副作用,因此,在治療期間如要進行拔牙與植牙等齒顎手術,請務必諮詢治療醫師,也千萬不要因害怕藥物副作用發生而不進行治療。

罹乳癌年齡層大幅下降!每年奪兩千條人命

罹乳癌年齡層大幅下降!每年奪兩千條人命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綜合報導)日前,唱紅強檔電視劇《後宮.甄嬛傳》主題曲的年輕女歌手姚貝娜,因乳癌復發,轉移至腦部與肺部而病逝,消息震驚演藝圈,令人惋惜! 相較於歐美國家 台灣罹乳癌年齡明顯較低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顯示,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死亡率佔所有癌症第四位;每年有超過萬名女性罹患乳癌,更奪走2,000名寶貴生命。相較歐美國家,我國婦女罹患乳癌的年齡層明顯下降,顯示如何預防乳癌為我國極須重視的課題。「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最具醫學實證預防改善的篩檢方法,可提早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能夠偵測到鈣化點及隱性腫瘤,因此政府免費提供45至69歲或40至44歲二等親內具乳癌家族史的女性每2年1次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降低乳癌對女性的威脅。為什麼乳癌篩檢尤其重要?根據統計,我國乳癌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提早發現且早期接受治療有高達9成以上的五年存活率;反之晚期的存活率則不及3成。台南衛生所表示,每次免費提供乳房篩檢時,經常會遇到民眾因怕痛理由而推辭,然而現今新型檢測儀器已可大幅減少檢查時帶來的疼痛感,請婦女朋友可以安心受檢,為自身健康著想。 

超強基因改造「殺手蚊」 有望成為撲滅登革熱神器

超強基因改造「殺手蚊」 有望成為撲滅登革熱神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近期登革熱疫情頻傳,即使衛生單位猛噴藥劑,拼命呼籲所有容器積水都須清倒乾淨,但登革熱還是猶如洪水猛獸,難以抵擋,但英國科學家,竟想到將公的白紋伊蚊,基因改造成「殺手蚊」,使其與母蚊子交配,進而產下基因突變的後代,達到滅蚊的效果,可望成為未來防止登革熱蔓延的最佳方法。 以蚊制蚊 讓蚊子後代全都死光光此研究來自英國實驗室Oxitec,科學家將多種病菌的基因,例如,大腸桿菌、單皰疹病毒以及捲心菜等基因進行合成,再植入公蚊體內,將其改造成基因突變的蚊子野放到外頭,與母蚊交配。母蚊與這些公蚊交配後,所產下來的下一代,都會因為基因排序不正常,使得在叮咬人類之前,就會死亡,達到滅蚊的效果。不過雖此種基因改造的滅蚊實驗,乍看下極為有效,但也引來當地居民的反彈,他們擔心若遭基因改造的蚊子叮咬,會一同將這些改造基因植入人體內,造成不良影響,目前已有超過十三萬人聯署反對,但研究人員提出反駁,遭改造的公蚊並不會咬人,所以沒有任何疑慮。

必知!慢性病患春節前十天 可「預先」領藥

必知!慢性病患春節前十天 可「預先」領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有慢性疾病的民眾,請務必了解此項訊息!因應年節假期長達六天,各大醫院可能休診的情況,健保署已函請全國醫院,如果民眾持有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上個月給藥天數的最後一天,也就是藥吃完的日期,落在春節期間,104年2月18日至104年2月23日者,可提前自104年2月8日,春節前10天起領藥。避免用藥中斷 領藥期間提前放寬十天健保署指出,104年春節假期,長達六天,為避免春節假期使用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用藥中斷,健保署已發函請全國健保特約醫院、診所及藥局,協助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民眾預領下個月用藥。全民健康保險「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是指醫師開給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的長期用藥處方箋,目前「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效期,是依醫師實際處方給藥的日數計算,最多90天,並分次(月)調劑,每次給30天以內的用藥量。依「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的規定,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的民眾,必須在上次給藥期間屆滿前10天內,才可以憑原處方箋再次領取下一個月的用藥。因應104年春節假期,健保署援例放寬規定,提醒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可提前領藥,避免中斷用藥,安心過好年。

香港流感高峰期 欲前往者應多留意

香港流感高峰期 欲前往者應多留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上週國內流感疫情,雖呈持平狀態,但疫情仍處於流行期,且北半球各國也正陸續進入高峰期,因此,疾管署提醒民眾,隨著寒假、春節即將到來,欲前往流行地區旅遊者,請務必落實勤洗手及注意呼吸道衛生,如有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國內社區流感病毒 主要以腺病毒為主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自去年下半年起,國內社區流行病毒以腺病毒為主,今年第1週腺病毒陽性率為20.1%,流感病毒活動度次之,而上週類流感急診病例百分比為9.9,與前一週9.8呈現持平,另依健保住院資料顯示,流感住院病例169例,較去年同期461例低。自去年8月至今,全國已累計74名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16名死亡,較上一個流感季低,而北半球整體流感疫情持續,歐美及我國鄰近地區多處於流感高峰期,主要流行型別均以H3N2型為主。呼吸急促、血痰 皆為流感徵兆近期香港地區已進入流行高峰,急診及定點門診類流感求診均有上升,自1月迄今超過80例重症病例,逾九成感染H3N2型病毒,並已造成至少42人死亡。由於香港為國人旅遊熱門地區之一,因此,疾管署特別呼籲,民眾前往當地應做好各項防護措施,避免感染流感病毒。另目前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剩餘量約10萬劑,請符合公費條件的民眾儘速接種,而民眾如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及活動力低下等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必要時依醫師指示使用公費抗病毒藥劑,確保自身及親友健康。

免驚!禽流感檢測出爐 H7N9人鳥不相通

免驚!禽流感檢測出爐 H7N9人鳥不相通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H5N3禽流感基因比對結果出爐!疾管署表示,與上週公布新型H5N2、H5N8兩種型別禽流感病毒,皆屬同禽源性病毒,基因序列重要位點亦與韓國、日本、美國、歐洲等國禽場發現的病毒一致,在哺乳類動物細胞內複製力不佳,且對克流感的治療仍有效。目前新型H5N2、H5N8、H5N3仍侷限於禽類間的傳播,並無人類被感染的案例,因此,民眾可無需過度驚慌。候鳥偵測出的H7N9 與感染人類的病毒不同疾管署表示,進一步比對三個型別禽流感病毒基因發現,台灣H5N8、H5N2及H5N3的病毒基因,均與韓國及歐洲的H5N8禽流感病毒相似,此外,疾管署亦針對國內在候鳥偵測出的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序列進行比對,證實其屬於野鳥型,與可感染人類且致死率高的H7N9病毒不同。疫區禽場相關人員 自我防護需多留意為因應國內禽場禽流感疫情,疾管署針對禽場及防疫人員進行健康監測,截至目前為止,健康監測中人數共3,137人,其中出現類流感症狀的33人中,已採檢23人,10人持續追蹤健康狀況,另有206人解除列管。最後,疾管署再度呼籲,請疫區禽場相關工作人員仍應持續加強自我防護,如出現類流感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向醫師說明職業及接觸史,必要時依醫師指示使用公費抗病毒藥劑,以掌握治療契機。

超誇張!全台醫美診所九成違規

超誇張!全台醫美診所九成違規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綜合報導)愛美是人之常情,不少愛美人士把握過年前的假期,花筆大錢「進廠維修」。行政院消保處聯合衛福部在去年底針對全台6都、19家美容醫療業者進行稽查,查核標準包含建築、消防安全、衛生經營管理等三大項,竟發現約有9成醫美機構違規,4家醫美診所嚴重不合格,令人吃驚。 通道堵塞、廣告誇大不符 皆為違規事項調查指出,新北市愛爾麗診所頻頻出包,查核三大標準沒有一項合格,違規情節甚為嚴重,包括建築裝潢不合格、化妝品成分標示不明確、醫療規定不符合;更誇張情況還有,該診所設有診間和病床卻缺少專業護理師,此外,同樣也被列為嚴重違規的台南元和雅醫美診所,因安全通道堵塞,導致逃生路徑擁擠,可處以六萬元罰款。更多違規情節還包含收據開立明細模糊、化妝品未標誌有效期間、業者廣告誇大不符,其中,台北市亞立山大時尚整形診所原價高達15萬元的音波拉皮,優惠降價至13萬元,也違反了醫療行為不得促銷之法規。據2013年至去年6月統計,全台各縣市醫美診所違規案件近400件,此次稽查全數開罰金額多達400萬不等。消費者在選擇醫美機構時,應注意哪些事項,以免成為冤大頭,消保處也提醒「六要三不」原則,檢視開業執照、醫療人員執照,與醫師做好溝通並確認由醫師執行,詳閱衛福部公告之相關資訊或醫美處置同意書並要求開立收據;切勿相信誇大廣告、不參與違法促銷活動甚至預付訂金,以保障自身權益。【更正啟事】依讀者來函,原文標題提及「愛爾麗最嚴重」及內文「雇用無照美容師」、「美容師皆無護理執照」等字句,在此予以修正。2015年2月5日 優活新聞部

老婦為子操煩「心痛」 竟是血管阻塞險要命

老婦為子操煩「心痛」 竟是血管阻塞險要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70歲的林姓婦人,將近10年來總因為小兒子惹她生氣而心痛,老太太一直認為是心情不好「心痛的感覺」,沒想到是心血管阻塞,差點要了她的命,上星期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順利完成。誤認感冒 竟是3條心血管阻塞近9成豐原醫院心臟外科林雍凱醫師說,病患日前覺得身體不舒服,以為感冒自行到診所就醫,沒想昏倒不省人事,被送到急診,原來老太太3條動脈血管有4處阻塞,阻塞接近九成的血液循環,才會突然昏倒。經評估後,認為可施行動脈繞道手術,手術取患者左胸內動脈與左手繞動脈來進行全動脈繞道手術。術後在加護病房觀察四天轉普通病房。情緒激動、血壓飆高 易誘發心絞痛此手術為心臟不停跳手術,因為沒有使用人工心肺機,據國外醫學期刊報告,能減低腦中風、腎衰竭機率,並減少出血而降低因輸血導致感染的可能性,更有效縮短術後的恢復過程,不過執行心臟不停跳手術時,在血管縫合過程更需要醫師手巧心細,難度更高。林醫師也說,心血管阻塞會造成心絞痛,如果情緒激動血壓飆高的確容易誘發,老太太為兒子操煩心情不好「心痛」,其實就是血管阻塞引發的心絞痛,好在開心手術徹底解決心絞痛的問題。

癌細胞抗藥性問題 可望迎刃而解!

癌細胞抗藥性問題 可望迎刃而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症治療演變至今,從副作用極高的化學治療,到今日的標靶藥物,都讓治療的路程,一步一步往前推進,朝著邁向「癌症慢性病」的目標靠近,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夏德椿指出,過去癌症切片基因檢測,都為一次性,也就是第一次確診,之後治療即使出現抗藥性,也不再進一步做基因檢測,他說,未來治療路程,很可能將演變為多次切片,多次基因篩檢,以找出癌細胞基因突變的新特徵,藉以改換恰當的藥物治療,解除抗藥性問題。如果癌細胞出現抗藥性,以現今的醫療科技,幾乎束手無策,兩手一攤,只好讓病患等死,但抗藥性的問題,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迎刃而解。從化療到標靶藥 治療技術不斷突破夏德椿舉例解釋肺癌的治療歷史,他說,國人因癌症死亡的原因,肺癌為女性第一位、男性第二位,末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更是少於百分之五。雖然健康殺手的威力如此驚人,但對抗末期肺癌的進展沒有停歇,由支持療法進步到化學治療,更由個別的病理切片分類和分子生物學結果,發展出標靶治療。自從標靶治療上市近十年來,個人化治療的設計,已經改寫了部分病患的宿命,從中獲益者的無病存活期和整體存活時間,都比純粹接受化療者延長。標靶藥面臨新瓶頸 抗藥性問題待解不過標靶藥物問題也不少!他表示,病患雖延長了存活期,但治療十個月到十二個月左右,容易產生出抗藥性,致使病情惡化。夏德椿說,該院近年來整合胸腔內外科、病理科、放射線科、中醫、國家基因體中心的各項資源,除了開展新的標靶藥物臨床試驗,試圖解開癌細胞出現抗藥性的瓶頸。 夏德椿樂觀指出,標靶藥物的抗藥機轉輪廓漸清,因此無效後再度甚至三度切片,尋找再突變癌基因,以改換不同機制的標靶藥物,將成為新的趨勢。以往只切片一次就決定終生治療計畫的觀念,恐將走入歷史。另一方面,標靶治療配合免疫療法,對末期肺癌患者的幫忙,不僅是延長存活時間,尚增進其生存品質,是值得期待的新方向。

全台每年萬人罹患大腸癌 50歲以上是高危險群

全台每年萬人罹患大腸癌 50歲以上是高危險群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綜合報導)你時常有脹氣、腹痛或異常便秘等情形嗎?或是一天跑上好次廁所?這些被你忽略的問題都有可能是大腸癌前兆!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大腸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三位,其發生率為第四位,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一旦發現症狀,往往已是二、三期以上,因此高危險族群,倘若能定期篩檢,盡早發現、早期治療,五年存活率可望高達九成以上。大腸癌患者逐年增高 高危險群要當心根據統計,2014年全台120萬人接受篩檢,其中發現3萬人有瘜肉,顯示出全台每年數萬人已有罹患大腸癌的前兆。為因應罹患人數上升的警訊,我國政府提供50至75歲民眾每2年1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主因為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導致,目前糞便潛血檢查為簡單、方便的篩檢方式,無需透過飲食控制,就可有效降低死亡率2至3成,不過如發現排便習慣改變、體重異常減輕或任何異狀不舒服,應盡快尋求醫生治療;當糞便潛血檢測呈陽性時,請盡早接受大腸鏡、乙狀結腸鏡、鋇劑攝影等檢查,如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瘜肉,可直接切除。近年來,罹患大腸癌的年齡層逐漸下降,患者從20歲三餐外食的女大生到70歲老翁皆可見,以下為導致罹患大腸癌的三大主因,供民眾遠離大腸癌:1)飲食習慣/時常大魚大肉、飲食多偏向高油脂食物者請小心!烤肉、醃製食品吃多易增加大腸癌罹患率。在飲食方面應遵從「低脂、高纖、禁菸酒」三原則,多吃蔬果,攝取高纖維飲食。2)運動習性/常坐著不動、缺乏運動者也要當心!過去有研究指出,有運動習慣者可減少大腸癌發生率約四成。養成運動好習慣,也有助於降低患者復發率與死亡率。3)肥胖/不健康飲食與缺乏運動是造成肥胖的因素!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相較健康體重者罹癌風險高達兩倍,國民健康署表示,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kg/m2)及24(kg/m2)之間;更有研究顯示,肥胖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隱性殺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