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胸悶不以為意!老菸槍血管硬化險釀禍

胸悶不以為意!老菸槍血管硬化險釀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隨著生活形態、飲食習慣的改變,有越來越多人有心血管方面的困擾,只要一不注意,就可能會引起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問題產生!日前,一名菸齡約有50年的施先生,因平時抽菸偶爾會出現胸悶,所以每當症狀出現時都不以為意,直到去年爬樓梯,差點喘不過氣來,才到醫院做檢查。結果發現,他的心臟血管有嚴重的粥狀硬化及堵塞現象,且心肌嚴重缺氧,因此,在醫師的建議下,他接受了藥物治療及心導管支架置放術,而目前冠狀動脈已沒有明顯再狹窄狀況,胸悶症狀也恢復正常。膽固醇攝取過多 恐易造成血管硬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黃群耀醫師表示,一般來說心臟及血管,提供了身體的血液循環,但隨著體內膽固醇過高、血管內皮不完整,就會使得血管逐漸纖維化、鈣化、硬化,進而誘發其他的併發症。然而,併發症主要可以分為3種,第一血管窄縮,造成血流不足,心肌供氧量減少,就會容易引發胸悶、腦中風等;第二血管擴大,形成血管瘤,造成血管破裂出血;第三則是血管本身較差者,一旦受到外在刺激(如過冷、情緒激動)時,就會引發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造成心肌梗塞。抽菸、三高、肥胖 皆為高危險群目前在台灣發病年齡約為30~40歲,且正逐年降低中,除了膽固醇外,抽菸、肥胖、三高、代謝症候群等,也是容易引起動脈粥狀硬化的因子,只不過,黃群耀醫師表示,有些心血管患者並非高危險群,因此,推測可能與食品添加、環境因素等有關。且動脈粥狀硬化是一種隱形的疾病,通常並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建議高風險群民眾,早期偵測、早期預防,如此一來,才能避免中風、心肌梗塞發生率,而過去侵入性的心導管檢查,容易增加血栓風險,因此,醫師建議可藉由超速雙源電腦斷層掃描,來偵測早期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只是目前這台健保尚未給付,需自費(約5千~1萬8)。

骨骼鈣化沒藥醫!脊椎保健從「抬頭」做起

骨骼鈣化沒藥醫!脊椎保健從「抬頭」做起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一走進捷運車廂,幾乎人手一台手機或平板滑滑滑,無論是打發時間或在工作,「低頭族」已經成為大街上最普遍的現象!但大家可能不知道,3C產品使用的時間越長,筋骨痠痛的問題可就越大,萬萬不得輕忽。脊椎弧度消失 小心進入退化期基隆市衛生局表示,正常的脊椎會有三個弧度,大多數人自小知道有脊椎側彎,或者曾因為疼痛求診,但仍舊未改善姿勢問題,導致脊椎弧度消失,進入脊椎退化第一期,若依然不改善,致使椎間盤輕微受損,骨密度開始下降,邁入第二期,進而第三期形成骨刺,第四期骨骼鈣化後,就連醫生也幫不了你。八大保健法 腰背痠痛不找碴為了預防脊椎退化,衛生局特別提供了八點脊椎保健法,幫助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照顧好自己的脊椎,免去腰痠背痛的麻煩。1)站立時/維持脊椎正常的弧度可減輕所承受的壓力,進而能夠舒緩背部痠痛的情形,當需要長時間站立時,可輪流將一隻腳放在高度約20至30公分高度的腳凳上,就可減輕背部所受的壓力。2)坐立時/現代人工作長時間坐在椅子上,此時背部一定要有椅背的支撐,若椅背稍有突出弧度來支撐背部尤佳,將膝蓋的高度稍高於臀部的位置,可以減少脊椎所受的壓力。一個小時起身活動一下筋骨,更有助背部放鬆。3)拿取高處物品時/當物品置於高處,記得一定要站在腳凳上以減少脊椎受傷的可能。4)搬東西時/以推的方式取代拉的,以免脊椎用力過當。5)抬重物時/單腳呈半跪姿,身體靠近物品,保持背部的平直,盡量用腳的力量來減輕背部壓力。6)搬運物品時/重物分成兩袋更輕鬆,物品拿得越靠近身體,則脊椎受力越小。7)睡覺時/平躺時膝蓋下放個枕頭,側躺時兩腳中夾個枕頭都有助於脊椎壓力的減輕。

週週運動150分鐘 輕鬆樂活又健康

週週運動150分鐘 輕鬆樂活又健康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每每工作完回到家,總是累得不想動,但其實長期缺乏運動,容易使身體健康亮紅燈,所以,為了避免此現象發生,只要你願意,建立起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整個城市都會是你的健身房。工作、通勤都能動 運動不分室內外為幫助民眾養成運動習慣,基隆市衛生局,列出4項平常很容易就可以做得到的運動方式,,並且提醒民眾,成人每週只要達到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或是75分鐘的費力身體活動,就可以讓生理達到最基本的健康效果。1)工作時/伸展筋骨、少搭電梯,避免久坐,每30分鐘離開位置,簡單動一動上下樓層多爬樓梯。2)通勤時/走路前往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騎腳踏車上下班,提前一站下車,多爭取走路的機會。3)放假時/在室內游泳、做有氧舞蹈、做體操、室外健走、慢跑騎腳踏車、網球、籃球,與家人去爬山或從事戶外活動,步行前往超市、逛傳統市場、花市等,參加運動社團(如元極舞、太極拳、土風舞)。 4)在家時/伸展運動居家簡易肌力訓練(如仰臥起坐、彈力球、彈力帶)、家庭有氧健康操幫忙家事(如擦地板、園藝、抱小孩)。量力而為 過量運動造成反效果衛生所提醒,運動應依個人體能狀況與需要,一步步地增加運動量,確立合理目標、配合天候變化及每次做記錄等原則來擬定,若突然的過量運動,就容易因疲累,使體力過度損耗,反而沒有益處。

4個年節零食建議 輕鬆擊退熱量大軍

4個年節零食建議 輕鬆擊退熱量大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年節期間,最大的敵人,非衰運連連,賭博總是狂輸錢,也不是晚輩實在太多,紅包發不完,荷包因此大為縮水,而是一夜之間,擺放在桌上的各種年節零食,包括,豬肉乾、鳳梨酥、花生糖等熱量大軍,才是最該拔劍擊退的禍首,粗估,若稍微不留神失了魂,不小心讓零食攻佔你的嘴,六天連假下來,恐怕爆肥至少三公斤以上!年節零食大多與高油高鹽脫不了干係,像是最常見的鳳梨酥,製作過程則以大量的油脂,佐以好幾匙的砂糖,製作而成,還有各種堅果類產品,光是五十公克,熱量就超過三百大卡,當然細長的蛋捲也不遑多讓,一根吃下口,就增添一百五十大卡的熱量負擔,也因此加加減減計算下來,如果偶爾吃那個,偶爾吃這個,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一天恐怕多吃1407大卡的熱量,導致六天連假下來,很可能胖到整個都變了樣子!零食大軍如此可怕,威震八方,為了阻止全國壟罩在一股油膩膩的陰影下,以下為國健署所列出的年節零食建議:1) 選原味堅果/年節零食首選為各式「原味」堅果種子類,其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纖維質、鎂等營養素,可降低壞膽固醇(LDL-C),亦有抗氧化、促進腸胃蠕動、保護心臟等功能。提醒民眾除了過年之外,平日也要記得攝取堅果種子類,但其屬於油脂類,所以每日攝取1份(1湯匙量約為開心果15粒、或原味腰果7粒、或花生18顆)即可,不要過量,如過量攝取,亦會造成肥胖。2) 天然少加工/許多加工食品含鹽、糖及熱量較高,建議以原味取代蜜汁或其他加工口味,如原味豬肉乾取代蜜汁豬肉乾或泰式檸檬豬肉乾。民眾愛吃的水果乾(如芒果乾、蜜餞)或水果加工製品(如土鳳梨酥)含糖分高,且經加工後營養素易流失,建議民眾以新鮮水果取代,並建議天天攝取2~4份水果(1份水果約等於23個小番茄、或2個蓮霧、或1個柑橘、或1個土芭樂、或1個小蘋果),不僅吉祥又增健康。3) 看熱量標示/建議在購買零食時,參考包裝上的營養標示,選擇熱量相對低,且反式脂肪為「0」的品項。最後,以白開水、無糖茶取代含糖飲料,既能解渴,也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4) 避開熱量地雷/洋芋片、蛋捲、卡哩咖哩、夏威夷火山豆、核桃、帶殼南瓜子、薄豬肉脆片、豬肉乾、蜜汁豬肉乾,此九項零食,隨便幾口熱量就破三百大卡,民眾應能避就避。

5大營養素神功護體!黑心食品毒素全擊退

5大營養素神功護體!黑心食品毒素全擊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期來,食安風暴不斷來襲,各種食安問題,鬧得人心惶惶,心有不安,就在此時此刻,黑心食物都已遭吃下肚後,眾多人都在苦思,該如何解毒,才能減輕各種黑心食品所帶來的健康衝擊,但事實上,解毒無須聽信怪奇偏方,只要簡單的多吃蔬果,就能輕鬆將毒素清除!蔬果,眾所皆知,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質,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蔔素、黃酮類、引朵類及蕃茄紅素等,這些營養素,都有助於體內環保,清除自由基,具解毒的功效,也因此臺中榮總醫院營養室營養師郎惠芬,列出所有水果,所對照含有的養分,助民眾在黑心食物的夾擊之下,能夠順利突圍:1) 富含維生素C 的食物/芭樂、奇異果、柳橙、葡萄柚。2) 富含維生素E 的食物/植物油、堅果、全穀類。3) 富含β-胡蘿蔔素的食物/深黃、橘紅及深綠色蔬果,如胡蘿蔔、甜蕃薯、南瓜、木瓜、紅肉李、芒果、油菜、茼蒿、芥菜、青江菜、蕃薯葉、空心菜等。4) 富含類黃酮類的食物/鮮黃色蔬果,如蘋果、洋蔥。5) 富含引朵類的食物(抗癌)/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青花菜、高麗菜、芽甘藍、芥菜。6) 富含蕃茄紅素的食物(強力抗氧化)/蕃茄、西瓜、櫻桃、李子。郎惠芬也提醒,飲食原則上,請多注意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用油也最好使用植物油進行低溫烹煮,豬油、牛油等油類,則盡量少用,唯有多吃蔬果、多運動,才能減少黑心食品對健康帶來的傷害。 

心靈也要排毒!流淚能抒壓、平衡身心健康

心靈也要排毒!流淚能抒壓、平衡身心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淚活,是藉由自發性的流淚,達成心靈排毒的活動,對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淚活深受肯定的原因,就在於愈來愈多人,在無意識下希望自己能夠「好好哭一場」。流淚,原本是人體的自然反應之一,就算時代與文化背景不同,仍然是全人類的共同語言。尤其在日本,自古以來就將眼淚視為美好情感的象徵,對男兒淚也較為寬容。舉例來說,《源氏物語》(編按: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長篇小說,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中光是對眼淚的描述,就有「淚下交頤」、「抹淚揉眵」、「淚出痛腸」等形容。或許就是因為流過許多眼淚,才能自古培養出這般日本人獨有的感性。但現代人的思想及價值觀,受到歐美文化的影響,從明治時代(編按:西元1868~1912年)以來,人變得愈來愈少流淚,甚至在教育上強調男兒有淚不輕彈;而在女性主義逐漸萌芽的同時,也有許多女性認為哭泣就是向人示弱,因此選擇在人前忍住不哭。當你習慣隱藏淚水,之後就算想哭,也哭不出來。就算時間、地點容許一個人哭泣,但有不少人發現自己已經變得欲哭也無淚了。受到大環境影響,現代人不僅生活步調變快,緊張與忙碌的情緒也成為一種習慣,甚至因此對生活麻木,逐漸喪失了流淚的情感。在知識+網站(能向網友提問及獲得解答的留言板)上,甚至可以看到有人提問:「我好像忘記哭泣的感覺了,我該怎麼辦?」在這種情況下,我開頭所提到的「流淚的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哭泣除了具有抒解壓力的效果,更能平衡身心健康、提升人的感性,因此我認為,現代人應該更積極、主動地流淚。但有人可能會覺得:「就算你這麼推薦,我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啊!」已經很久沒哭,甚至忘記怎麼哭的人,其實也不用太擔心。在淚活運動中,我曾經遇過一位已經13年沒哭過的男性,大老遠從名古屋來參加活動,他當時表示:「我覺得自己已經變成一個沒有眼淚的人了,但有時還是想大哭一場,宣洩一下心情。」這位男性,在活動結束後帶著愉快的神情對我說:「好久沒這樣哭了!哎呀,真是太痛快了。」就算第一次嘗試還哭不太出來,只要持之以恆,一定能達成流淚的目標。(本文摘自/你有多久沒哭了?「我得了一種無法感動的病」/大是文化出版)

皮膚老過敏?小心衣褲含過量甲醛、螢光劑

皮膚老過敏?小心衣褲含過量甲醛、螢光劑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還沒下過水的全新牛仔褲變成破褲,原因是業者為了製造水洗般的特殊色澤,運用漂白劑或化學染劑處理過;一旦使用的藥劑過重,或是染劑沒有洗乾淨,就會在牛仔褲上面持續作用,最後造成布料的損傷。既然連牛仔布這樣的厚布都會被侵蝕,藥劑毒性對人體就更不可能沒有影響了。市售成衣「毒」成什麼樣子呢?2008年,消基會與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從服飾店、大賣場、購物網站等通路,隨機採樣26件襯衫和T恤,發現高達65%的衣服標示不合格,11.5%驗出超量的化學物質,例如俗稱福馬林的游離甲醛超標一倍多,而7.6%的衣物含有「可遷移性螢光物質」,也就是所謂的螢光增白劑,這些都可能引發過敏或致癌。尤其是網拍的衣服,有的甚至連最基本的製造商、電話等相關資訊都沒有標示,一旦發生問題,消費者根本求償無門。甲醛往往被添加在棉、毛類衣物,用來防霉、防皺,卻被視為是造成接觸性皮膚炎的過敏原,也可能揮發到空氣之中。長期接觸含有過量游離甲醛的衣物,皮膚容易感覺乾燥、發紅或刺痛,刺激鼻子、眼睛及呼吸系統,還有可能引起肺水腫、導致畸胎。世界衛生組織更將它列為可能致癌物質,如果吸入過量,有可能引發血液、腦部、鼻腔或耳朵等部位的癌細胞病變,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添加螢光增白劑,顧名思義是為了讓衣服看起來比較白、賣相比較好,因為這種染料可以藉由光線折射造成潔白的假象。但是,穿著這類看似「白帥帥」的衣服,螢光物質就會遷移、沾染到身上,如果你的皮膚容易敏感,可能因此而引發過敏搔癢等現象,同時也有致癌的風險。螢光劑分成可遷移性、不可遷移性兩種,可能遷移到人體的螢光劑當然風險比較高,但無論可不可遷移,其實都沒有必要添加。例如我們使用的面紙,為了讓顏色潔白好看,通常會添加不可遷移性的螢光增白劑,但即使不添加,面紙也只是沒那麼白皙罷了,功能不變,也對人體比較好。越貼身的衣物,越要當心有沒有添加螢光增白劑。消基會早年曾經檢測女性內衣,其中高達30%的樣品被檢出含有螢光增白物質,其中1/3屬於可遷移性的,而且知名品牌跟地攤貨都無法倖免;中國大陸製造的比基尼泳裝,近年也曾被歐盟發現含有可能產生致癌物的特定偶氮染料。根據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發布的《紡織品安全規範》,偶氮染料的添加標準為每公斤30毫克,但每每在衣服、皮帶,甚至帽子上,查驗出超標幾十倍的驚人結果,雖然消費者可要求退費,但對健康的損害,又豈是數百或數千元可彌補的呢?(本文摘自/懂這些,消費從此不吃虧/商周出版)

承認自己做不到 才會找到出路

承認自己做不到 才會找到出路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你責怪自己「連○○都做不到」時,整個心思都放在做不到的事情上,這其實是一種自我防衛的本能。我們的內心,擁有自然啟動防衛的功能,避免自己不小心掉落在預期之外的陷阱,還能掌握自己做不到的地方,盡可能地在事前防範失敗、失誤的發生。但是,如果只專注於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內心會愈來愈難受。「為什麼我連○○都做不到呢?」當這樣的不安過於強烈及突出,原本的想法跟行動,就會從保護變成束縛,成為痛苦的原因。為了從這樣的情緒中解放,你必須將心思放在現實面,並展開實際的行動。確認現實、丟掉「可是」許多人因為各種「可是」而躊躇,這些人,總想著「如果做了以後,發現真的做不到,怎麼辦?」而心生畏懼,也因此總是處於自我保護的狀態。內心被「一定無法順利完成」、「事情一定會失敗」的負面想法占據,這樣,真的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嗎?一直跟痛苦的情緒相處,好嗎?其實只要實際執行,可能會發現,事情不一定跟自己想的一樣。一旦了解這種可能性,心裡自然舒服一些。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發現自己真的做不到某些事時,內心一定會受傷,也可能因此感到沮喪與難過。但如果光是沉浸在煩惱當中,不實際確認的話,是找不到出口的。長久下來,只會讓難受的情緒,更加嚴重。「實際做了,結果證明自己真的做不到……」確實會讓人感到難受,但這也是朝著解決問題,跨出一大步的契機。雖然一時半刻間會覺得難過,卻能從看不到出口的痛苦中,獲得釋放。或許,你只看到小小的出口,但絕對能從中看到希望。只有當機立斷,將目光放在現實面,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若有這樣的勇氣,會讓接下來的事,出現大不相同的結果。轉換想法的內心開關/邁開步伐,勇敢面對痛苦的現實面。首先,要讓自己從看不到出口的痛苦中,獲得釋放。(本文摘自/一個人的心情整理簿/大是文化出版)

來台求醫縮腫瘤 新加坡男如獲新生

來台求醫縮腫瘤 新加坡男如獲新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國際醫療再發光!一名新加坡的葉姓男子,被當地醫師診斷罹患末期肝臟腫瘤,腫瘤科醫師皆束手無策,表示葉男只剩下4~6個月生命可活,才37歲的他簡直像是直接被醫院宣判死刑,但他不放棄希望,透過友人介紹來到台灣,開始了他的抗癌治療,幾次化療過後,肝臟腫瘤由13cm縮小到7.8cm,這個結果大大鼓舞了葉先生。化療合併免疫療法 降低副作用高雄醫學大學中和醫院的林成龍醫師表示,此病患除接受化學治療外,亦同時併用癌症免疫療法。癌症免疫療法包括分子免疫療法及細胞免疫療法,分子免疫療法包含最近發展迅速的標靶藥物治療,細胞免疫療法則為在體外擴增具癌抗原特異性之自體免疫細胞,再輸入病患體內,以達消滅及控制癌細胞生長之目的。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於2010年4月,已核准細胞免疫療法為治療前列腺癌之標準療法之一,可有效延長病人存活率並保有生活品質。

吃了「莓」煩惱 藍莓九大功效報你知

吃了「莓」煩惱 藍莓九大功效報你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藍莓是眾所周知對身體有益的水果,它最被大家熟知的功能就是保護眼睛、預防視力受損,但是你知道嗎?最近有篇研究發現,野生藍莓其實有助於改善高血壓,以及高熱量飲食引起的身體發炎反應。食用野生藍莓 三高不要來研究人員用高熱量飲食餵養老鼠,部分老鼠的飲食中加入了5~10%的野生藍莓,並觀察兩組實驗中老鼠體內的發炎細胞數量、體重等,再以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試驗,瞭解老鼠是否有糖尿病症狀。,結果發現,有食用野生藍莓的老鼠,其發炎細胞數量較少,且影響代謝功能的細胞激素也有所降低,而研究人員也表示,野生藍莓能避免因為高熱量飲食造成的高血壓。此外,過去藍莓精華液也曾被證實能減少7%的大腸癌細胞。藍莓好處多 抗老減肥都靠它吃了藍莓好處多!除了研究指出的改善高血壓外,《優活》也整理出9大功效,幫助民眾在食用的同時,也能改善身體的小毛病。1) 維護視力/豐富的花青素,可預防近視、遠視、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等疾病。2) 改善便秘/藍莓富含纖維素,可改善便秘問題,且營素中的維他命、鈉、銅和果糖,則可增進胃腸的消化能力。3) 提昇免疫力/銅、硒、鋅能增強免疫力,而豐富的鐵也能增加血紅素及提升血氧濃度。4) 預防老化/豐富的花青素及維他命C使藍莓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中和人體中的自由基,以達到抗老化作用。5) 減少腹部脂肪/含有多酚類物質可以分解腹部脂肪,控制體重。6) 維護泌尿系統/可預防泌尿道內層群生的大腸桿菌感染尿道,它同時含有一種重分子組成的化合物可以抑制這種細菌生長。7) 增進腦力/豐富的維生素可以達到恢復中樞神經系統的健康,進而能達到防治神經失調的疾病。8) 預防心臟疾病/有高纖維素及抗氧化劑含量,能溶解膽固醇,使藍莓成為一種預防心臟疾病的優良食品,並能強化心臟肌肉。9) 預防癌症/藍莓含有紫檀茋的複合物、鞣花酸、花青素和其他抗氧化劑,對預防癌症都有好的功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