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她一輩子沒做過抹片檢查 隨便一抹竟罹癌!

她一輩子沒做過抹片檢查 隨便一抹竟罹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只要有過性行為,每年就須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因為很重要,請默念三遍!台中就有一名四十二歲的黃姓婦人,近期因頻繁泌尿道發炎,至婦產科就醫,主治醫師見她從沒做過抹片檢查,就抱著順便的心態,先抹再說,但這無心一抹,竟讓醫師驚覺她的子宮頸不太對勁,遂進行切片化驗,果真確診罹患子宮頸癌,所幸她未有再生育的計畫,進行子宮全切除後,目前已無大礙。八成女性 一生中都會感染HPV臺中醫院婦產科黃一文醫師表示,子宮頸癌是台灣婦科癌症的頭號殺手,統計顯示,每年約有2000例新增的子宮頸癌患者,且有950人因而死亡,會造成子宮頸癌的絕大部分原因為在性行為過程中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雖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很普遍的病毒,約80%的女性在一生中會感染,大多數可靠免疫力自行清除,其中90%在一年後會消失。不過,其餘未消失或持續感染的病毒,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由於HPV感染後,需10~20年或者更久才會進展為子宮頸癌,因此就算很久沒有性生活或者已經停經的婆婆媽媽,還是不得輕忽,他建議要每年定期檢查一次。黃一文說明,子宮頸癌的存活率在第一年發生時約可達97%的存活率,但如果前期沒有發現,到第五年時存活率僅剩約17%。陰道莫名出血、分泌物變多 就得當心罹癌子宮頸癌的臨床症狀常見為陰道出血、性行為後出血或分泌物變多,因症狀不明顯或在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在臨床上看過許多病人因出血或腹痛等其他原因來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罹患子宮頸癌,除了開刀外,亦須配合其他治療,花費更多時間與金錢,因此只要有任何症狀或不適,請盡早到醫院檢查。黃一文呼籲,凡是有過性經驗,特別是早婚、生育子女較多、性伴侶較多、有過性傳染病史或免疫系統缺陷,如愛滋病患等女性,應特別注意,需每年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60~90%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國民健康署也補助3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一次子宮頸癌篩檢,只需要帶健保卡到醫院婦產科門診,便可以用短短的時間「抹」一下,保護自己健康,若發現有異常,可早期診斷及治療,避免因子宮頸癌而危害生命。

醫術頂天!緬甸無法治療的痛 她來台三天就解決

醫術頂天!緬甸無法治療的痛 她來台三天就解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醫療技術頂天,也進一步掀起磁吸效應,讓眾多鄰近國家的人,紛紛慕名來台,解決眾多在當地所無法治療的症狀,日前,台中就有一名來自於緬甸的華僑,因長期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當地醫院竟也毫無對策,而退化性關節炎在台灣,早已可稱「小病」,大部分的醫院,皆可輕鬆解決,果然,她來台進行膝關節換置手術後,才花了三天的時間,就讓她已困擾大半輩子的疾病,迎刃而解。台灣手術費用實惠 品質居亞洲之冠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曾山溫表示,這名67歲的緬甸華僑,因為年紀大,6年前起雙膝關節退化,疼痛難以行走。在來台之前,患者曾在緬甸接受各種保守治療,但是都無法改善病情,只能以輪椅代步,後來她實在不堪膝蓋疼痛和無法行走的痛苦,因此在朋友和家人的鼓勵下,決定手術治療。不過在緬甸膝關節手術技術尚在發展,很多患者都是到鄰國的泰國或飛到新加坡動手術,但手術費用昂貴,以新加坡為例,有些醫院費用最高還比台灣貴了一倍,泰國也只比新加坡便宜10%左右。婦人認為台灣醫療水準高,且治療費用比他國更合理。他說,手術過程十分順利,術後三天已能站立,並開始使用連續被動運動(機器做復健,做雙腳膝關節屈伸訓練。到第五天,婦人已能使用學步車走路,第八天就出院,已能行走的她還和家人到各地觀光,一個月後順利歸國。全膝關節置換術 先進國家才有曾山溫表示,「全膝關節置換術」乃小傷口的微創式手術,傷口僅傳統的二分之一,且手術施行時對內部肌肉組織的破壞程度低,因此出血量少,術後在良好的復健下膝蓋活動角度幾乎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項治療在醫療先進國家已廣泛施行。而台灣不僅醫療技術先進,醫療環境和費用相較於其他許多國家更具競爭力,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海外患者捨新加坡、香港甚至歐美等國,選擇到台灣治療,這也是我國醫療服務水準備受國際肯定的証明。

上等竹笙漂白劑超標 桃園臺北聯手追查

上等竹笙漂白劑超標 桃園臺北聯手追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日前臺北市衛生局查獲年節食品「上等竹笙」,含漂白劑二氧化硫殘留超標,桃園市衛生局立即追查回春堂本草事業社,循線溯源發現:該社違規產品來自臺北市台農醬園,桃園市立即通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及臺北市衛生局後續處辦。 食入過量二氧化硫 恐腹瀉、嘔吐衛生局提醒,亞硫酸鹽類廣泛使用於脫水蔬菜、脫水水果、動物膠、糖蜜、糖飴、糖漬果實、蝦類、貝類、水果酒、澱粉等產品中做為漂白劑,所殘留之二氧化硫食入過量可能會造成呼吸困難、腹瀉、嘔吐等症狀,尤其是氣喘患者,食用含有超量二氧化硫的食物,會引發哮喘與呼吸困難。為避免食用含過量二氧化硫食物,建議民眾烹煮農產加工品前要先浸泡三十分鐘以上,並重複換水數次,或烹調時打開鍋蓋使二氧化硫揮發,就可減少食入二氧化硫。

研究:愈有自信 愈容易受騙上當

研究:愈有自信 愈容易受騙上當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聽到有必要認識「騙子」的瞬間,有些人可能會忍不住皺起眉頭。的確,受騙上當本來就不是什麼愉快的事,還有可能因此付出不小的代價。沒事幹嘛刻意認識騙子?不過,被騙的經驗確實是人生中非常寶貴的一課。被騙的感覺很差 卻是人生中必須經歷的一課為了避免一再被騙而損失慘重,最好的方式,就是徹底受過一次慘痛的教訓。「如果後悔,你隨時打通電話,合約就能取消,現在只要在這裡蓋章就行了。」「你的孩子捅了很大的婁子,先轉帳十萬日圓過來。」「你被騙了?真是無妄之災。我跟你一起去把錢要回來,不過,要麻煩你先付五十萬日圓。」這些都是詐欺的慣用技倆。身為毫無關係的第三者,看到這些報導,總是忍不住想:「竟然會被這麼粗糙的手法欺騙,自己也應該檢討吧?」不過,愈愛嘲笑他人,就愈容易遇到詐欺。很多研究結果顯示,容易被騙的人,多半是太有自信,以為自己絕對不可能上當。通常,這種人從小到大都聰明過人,認為自己一定不會被騙。說穿了,就是太自以為是了。過度自以為是的人,對自己往往很有信心。因為太有自信,而很難接納其他人的意見。專業的騙子除了很會騙人之外,更懂得觀察人心。因此,他們知道這種人,就是最容易下手的對象。而且,這種人被騙一次之後,因為不相信自己會再上當,更容易成為詐騙集團的頭號肥羊。與其如此,不如趁早被騙一次、記取教訓,隨時提防詐騙陷阱,避免自己到了晚年,才被騙得傾家蕩產。沒在年輕時被騙錢,你會後悔一輩子。與其被詐騙集團當成頭號肥羊,不如趁早被騙一次。記取教訓,避免自己到了晚年,才被騙得傾家蕩產。(本文摘自/就算很討厭,也要勇敢結交的5種人/大是文化出版)

低頭族必看!4大方法 遠離眼睛疲勞、肩頸痠痛

低頭族必看!4大方法 遠離眼睛疲勞、肩頸痠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近幾年有越來越多人出現肩頸痠痛、頭痛、眼睛疲勞等,就連小學生也會肩頸痠痛!我認為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警訊。每次遇到這種情形,我都會大聲疾呼「肩頸痠痛起於姿勢不良」!骨骼是身體的根基,人體約有兩百塊骨骼,每塊骨骼都有正確位置。一旦有一塊骨骼偏移,身體為了保持重心或彌補活動功能,就會讓其他骨骼移位。違反人體工學的姿勢會增加肌肉負擔,正常狀況下用不到的肌肉此時就會過度施力,長久以往使得骨骼變歪斜。大多數疼痛與身體不適,皆起於長期維持錯誤坐姿或違反人體工學的姿勢。多數專家指出,「生活習慣」就是導致肩頸痠痛越發嚴重的主因。「頭痛、暈眩、自律神經失調」都是低頭族的健康隱憂現代人每天緊盯著手機螢幕不放,經常坐在辦公桌前工作或是玩電動的人,也會長時間維持低頭的姿勢。從健康的角度來看,一直低頭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身體原本應該抬頭挺胸,卻因為生活習慣使頭部位置越來越往前方移動。頭部約佔體重的8~13%,一般體型的成年人頭部約重6公斤。此外,一隻手臂約佔體重的5~6%,雙手也重達6公斤。頸部負責支撐頭部,肩膀則是頭部和頸部的根基,兩邊還掛著手臂。可想而知,低頭姿勢會造成肩頸極大負擔。當頸部比正常位置前傾,就會持續拉緊後頸肌肉,導致氧氣無法充分供應。如此一來,原本應該要轉化成熱量的葡萄糖,就會變成乳酸等老廢物質囤積在肩頸,讓肩頸部位變得越來越僵硬疼痛。長時間低頭還會使頸部肌肉僵硬,延遲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導致交感神經過度活躍,造成各種身體不適。長期如此,肌肉就會變得硬梆梆,通往頸部的神經和血管受到壓迫,引發頭痛、暈眩與自律神經失調。若是輕忽肩頸肌肉僵硬與疼痛問題,將會發生不可設想的嚴重後果。為了預防慢性肩頸痠痛,除了要善用熱敷法紓緩僵硬與疼痛,還要改善生活習慣。最重要的是,不要長時間低頭,而且低頭之後一定要將頭往後仰,充分伸展肌肉。預防肩頸痠痛的四大方法1)保持正確姿勢/專心打電腦或看書時,身體很容易往前傾、頭越來越低。記得隨時注意自己的姿勢,恢復抬頭挺胸的正確儀態。2)注意頸部與肩膀保暖/肌肉一旦變冷,就會使肩頸僵硬與疼痛惡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時,請記得穿上外套或在頸部圍一條毛巾,避免受寒。3)每小時做一次伸展操/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時,務必每小時做一次伸展操,伸展腰部與雙手,紓緩頸部、肩膀和背部肌肉。4)肩頸肌力運動/做伸展操不只要運動頸部和肩膀,還要活動肩胛骨。雙手撐住牆壁,身體往前傾的「站姿伏地挺身」,是鍛鍊肩胛骨最有效的運動。(本文摘自/神奇熱敷法:一條毛巾治好痠痛!/采實文化出版)

瘦子較健康?研究:不動比肥胖更要命

瘦子較健康?研究:不動比肥胖更要命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很瘦的人是不是就可以不用運動?這是大家常常會有的一個迷思,覺得運動就是為了減肥,但其實不然!根據美國最近有篇研究指出,瘦而不動的人,往往承受較高的風險,反之,活動力高的胖子,卻能維持較佳的健康狀態,主要是因為若只減輕體重,而不增加活動量的話,能減少的死亡率有限。每日動二十分 致死疾病遠離此研究藉由運動程度記錄、腰圍檢測、死因追蹤等資料,結果發現一般人以為肥胖有較高的致命風險,但其實不運動才是主因,唯有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增加活動力,才能降低死亡,舉例來說,每天快走20分鐘,每年可以降低7.5%的死亡率,但若單純減輕體重,僅能降低3.6%的年死亡率。不愛動與肥胖往往同時出現,而兩者致死的原因也多是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等,對此,研究人員表示,每天少量的運動,能讓不愛動的人獲得實質的健康益處,同時讓眾人瞭解,維持健康的運動門檻其實不高,只要有意願,人人可為之,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

罹患糖尿病不會好?自我調適更重要

罹患糖尿病不會好?自我調適更重要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三高一直是現代人的通病,隨著生活型態改變,生活水準提高,糖尿病成了目前最普遍的慢性疾病,雖然糖尿病不會痛也不會傳染,但卻無法痊癒,漫長的治療過程往往考驗著病人的耐心,疾病所帶來的心理衝擊,更是讓人苦不堪言。糖尿病照護 心理調適很重要基隆市衛生局表示,大部分糖尿病的患者在知道自己罹患了不能完全康復的疾病後,當下的反應可能會相當震驚、害怕且無助,然而,病人對疾病的感受與心理調適,成為能否做好自我照顧的重要因素,所以,衛生局提供了8種方式,幫助病患及家屬勇敢面對挑戰。1) 維持良好的血糖值/調整飲食、運動、藥物,以維持良好之控制。2)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並應用放鬆技巧/每天挪出一段時間來放鬆自己,可利用的活動包括肌肉放鬆、按摩、聽音樂、冥想、沉思、打坐、祈禱等。3) 正向態度/舉例來說,糖尿病並不是什麼東西都不能吃,只要適量,糖果、點心依然是我們能吃的。4) 鼓勵參加旅遊活動/學習在旅遊中管理疾病、掌握疾病,學習適應疾病。5) 時間管理/量力而為,勿承擔過度壓力的事。6) 妥善應用支持系統/家人、朋友、醫療小組成員都是病患所能應用最好的抗壓支持系統,積極參加病友團體,藉由更多的病友獲得經驗分享及社會資源的協助。7) 人生目標與信仰/藉由信仰的力量,可幫助病患重整價值體系及重建人生目標,找到生活歸屬。8) 維持與人良好之溝通與協調/例如:信、望、愛之信念,同理心、溫暖、真誠的態度及不斷的恆心,這些都可幫助病患及家屬減少面對壓力的機會。

高溫油炸釋放致癌物 當心腸胃道癌症上門

高溫油炸釋放致癌物 當心腸胃道癌症上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國人罹患大腸癌的人數逐年升高,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但民眾對於每次食安教訓的記憶,很容易隨著時間而逐漸淡忘,再加上國人長時間作息不正常、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及食物中過多的添加物,易使身體堆積毒素,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更可能觸發致癌因子產生。少吃高溫油炸食品 遠離致癌物質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很多人喜歡又香又脆的油炸食物,但小心將致癌物質吃下肚!藥師趙順榮表示,只要是含澱粉類食物,包括洋芋片、薯條、油條、燒餅、泡麵、等,經過高溫油炸後會產生「丙烯醯胺(Acrylamide)」致癌物;而食物在高溫油炸、燒烤或煎烤的過程中,也可能因高溫讓蛋白質變性,產生「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致癌物,而這種物質可能和腸胃道癌症有關,因此,應盡量避免食用高溫油炸、燒烤及煎烤類的食物。慎防赭麴毒素 食材應小量購買、限時用完 除了少吃高溫油炸食品外,在穀物和豆類的保存上也需注意,若保存不當而受潮,就可能產生一種「赭麴毒素」的天然黴菌毒素。事實上,米、麥、麵粉、黃豆、花生、玉米、咖啡豆、蔬菜、中藥材及魚乾等,都有可能受到赭麴毒素的污染,趙順榮藥師提醒,若長期低劑量攝取,會導致腎血管細胞壞死,引發腎、肝臟病變;若孕婦攝取過量,更可能增加流產與畸胎風險!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TAPHC)呼籲,民眾應盡可能吃新鮮的蔬菜及五穀雜糧,而剩菜剩飯也應確實做好冷藏。在選購時要注意,觀察店家是否有妥善保存食材,五穀雜糧類最好有真空包裝,並以「小量購買、限時用完」的觀念購買食材。飲食運動加健檢 遠離癌症的威脅此外,要降低罹癌風險,平常生活中應遵守以下3項準則,為身體健康加分,自然就可擊退有害物質的襲擊:1)正確的飲食/「少」油炸、燒烤食物;「多」高纖、低脂食物、多蔬果、多喝水。2)適度的規律運動/可加速體內水溶性、脂溶性毒素的代謝,還能幫助重金屬的排出,維持身體健康。3)定期健康檢查/健康檢查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確認患病與否,也能藉此調整不良的生活習慣。

她高燒不退誤認感冒 竟是細菌「吃掉」心瓣膜

她高燒不退誤認感冒 竟是細菌「吃掉」心瓣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高燒不退誤認感冒,她細菌侵入心臟,差點喪命!日前,一名67歲婦人,在年初時突然出現發燒、四肢無力等感冒症狀,起初以為感冒,所以,到附近診所看病、吃藥,殊不知問題不但沒有改善,甚至在短短一周內,意識模糊在家中昏倒,才發現是細菌侵入心臟,導致心臟二尖瓣膜受到感染,需做置換手術。不料就在她接受完手術後,便陸續出現高燒不退、中風、褥瘡、喘,甚至右腳趾壞死而被截肢,使得她在半年裡,只能臥床及不斷進出醫院治療,所幸後來經過治療後,婦人終於順利出院。瓣膜脫落阻塞血管 恐會引發猝死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張兼華醫師表示,這名婦人當時在急診做的超音波檢查時,發現左心房與左心室間的二尖瓣,幾乎已被細菌「吃掉」一大半,且發炎指數很高。一般來說,細菌感染到心瓣膜時,初期症狀類似感冒的細菌性心內膜炎,加上因細菌侵犯心臟瓣膜,導致出現細菌贅生物,脫落後隨血液循環全身,一旦阻塞血管恐引發中風,甚至猝死。洗腎、免疫力較低者 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張兼華醫師表示,細菌性心內膜炎大部分是由口腔、泌尿道或腸道細菌所引起,尤其是像洗腎、癌症、長期使用類固醇等免疫力低的病患,或本身心臟的瓣膜有問題者,細菌容易從頭頸部的循環侵犯到心臟瓣膜,甚至可能簡單牙齒治療就會感染。而心臟有四片瓣膜,主動脈瓣及二尖瓣最易受細菌感染,尤其二尖瓣感染率最高,一旦發生細菌感染時,可用抗生素治療,但若是心肺衰竭,且瓣膜上贅生物大於1公分,就需開刀治療。

放小傷口不管 老婦竟要遭截肢

放小傷口不管 老婦竟要遭截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可要多加當心自己的腳!一名已有七、八年糖尿病史的戴奶奶,腳拇趾原本好端端的,因一個小傷口,竟在三天內莫名變黑、持續惡化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立即就診後,醫師因擔心引發敗血症,竟建議最好截肢,讓她嚇得臉色發青,豈料一個傷口會演變成須截肢,所幸兒女積極諮詢更多治療方法,發現「足背動脈繞道手術」,以高壓氧治療、導入新血,即使壞死的拇指無法救回,成功「保足」。糖尿病患正確治療 保足好安心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環不好,常伴隨著神經、血管病變,導致血液供應不良、感覺功能日漸退化。不少患者因足部傷口不易癒合,感染潰爛或壞死,嚴重則易引發敗血症,恐面臨截肢的命運。但對患者來說,不僅造成身心受創、生活自理困難,對家庭與社會的影響也很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罹患糖尿病比例約2.8%,超過一億人為糖尿病患者;而在台灣,每年糖尿病諮詢門診治療多達150萬人;且近三成糖尿病患者易併發足部潰傷,一旦潰傷惡化,常伴隨出現骨髓炎、蜂窩性組織炎等病痛發生,最終得面臨組織壞死或截肢,對此,衛生福利部從90年開始於各縣市建立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提供糖尿病患者解決病痛疑難雜症,積極「保足」。衛生福利部呼籲,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二十歲以上罹患人口佔了百分之八,倘若無預防治療或控制病情,恐怕病痛引起的併發症,將影響患者生活品質,甚至造成醫療龐大負擔,糖尿病的防治療程應搭配醫師囑咐及生活作息改善,減輕病痛對生活帶來的負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