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傻眼!兩成豆干含工業用染料 新東陽竟也中標

傻眼!兩成豆干含工業用染料 新東陽竟也中標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期來因為台灣掀起一股植物性蛋白攝取風潮,使得豆干一直是店家熱賣的品項之一,但近期根據各地衛生局對於市售豆干的抽檢,其慘狀令人跌破眼鏡,北市衛生局針對菜市場及各大賣場的豆製品抽檢,竟赫然發現,不合格率高達兩成以上,四十九件中,高達十件含非法工業染料二甲基黃,吃多恐有致癌疑慮!可惡!染料豆干四處流竄 大廠也入內台灣食安到底發生什麼事?自香港黑心豆干遭驗出非法染料後,各地衛生局開始將二甲基黃納入豆干檢測範圍內,不檢測還好,一檢測全民皆傻眼,衛生局指出,此次10件,遭檢出二甲基黃的豆干中,有5件來源同為「裕香食品廠股份有限公司」,有3件來源同為「天素食品有限公司」,另有2件來源分別為「麥君食品有限公司」及「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大園廠」。臺北市衛生局表示,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規定,使用非法添加物二甲基黃,依同法第44條可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另依同法第49條致危害人體健康者,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8,000萬元以下罰金。針對不符規定產品,衛生局皆已通知販售商及進貨端業者立即下架,經追查產品製造地點均位於外縣市,已移請所轄縣市衛生局依法調查。

走路不穏記性差非退化 竟是水腦症纏身

走路不穏記性差非退化 竟是水腦症纏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步態不穩、無法控制小便、記憶越來越差,這些症狀讓人誤以為只是單純的退化,殊不知恐是水腦症,常延誤就醫。一位退休的老先生,發現近來走路不穏,加上記憶力愈來愈差,小便會憋不住。起初不以為意,認為是年紀大、體力衰退的自然生理現象。但隨時間這些症狀逐漸變得嚴重, 經檢查確診為常壓性水腦症,而後接受放置腦室腹腔引流管,現在狀況已逐步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外科馮睿哲醫師解釋,腦室裡每日約生產500C.C.的腦脊髓液,正常情況下,這些腦脊髓液會被人體吸收;一旦無法吸收,就會形成腦部積水。常壓性水腦乃因腦部慢性積水,腦部壓力變化較少。好發於腦部有過傷害的老年人,如蜘蛛膜下腔出血後、腦外傷後、感染腦膜炎等。3症狀辨別:步態不穩、尿失禁、失智而常壓性水腦症典型臨床症狀有3種:第1是步態不穏,常在方向轉彎時,出現步態不協調情形。第2是失智,以記憶力缺損為主,症狀包括面無表情、冷漠、遲鈍、健忘等。第3是尿失禁,無法控制小便,常無故尿溼褲子。及早發現  腰椎腹腔引流解憂儘管常壓性水腦症有典型三症狀,但在臨床上卻沒有很好的診斷工具。馮醫師說,目前會以腰椎穿刺測量壓力並放置腰椎引流數日,視病人症狀是否改善做為診斷依據。而治療方式採手術治療,會在頭骨上面鑽洞,切開硬腦膜,穿刺腦實質而放置腦室腹腔引流管,並連接至腹腔引流積聚的腦脊髓液。馮睿哲醫師也提醒,常壓性水腦症若沒及早發現治療,會使症狀日漸加劇,不僅會常常容易跌倒,也會逐漸失去自我照顧能力,不可不慎。 

迎新掃除好幫手!善用小蘇打粉4大功效

迎新掃除好幫手!善用小蘇打粉4大功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用小蘇打(Baking Soda)來清潔居家環境也是不錯的選擇,無毒害,不刺激皮膚,也不會污染環境,具有除垢、除臭、清潔環境功效,更重要的是,到處買得到,價格便宜,使用起來又很方便,是過敏體質者的居家生活好幫手。小蘇打的用途非常廣泛,通水管、去冰箱臭味、去黴味、去油垢、去衣物臭味樣樣行。1)小蘇打通水管/抓一把小蘇打粉放入水管中,再倒進半杯白醋,靜置一分鐘後,再用熱水大量沖洗,不僅水管通了,還能去除水管臭味,一舉兩得。2)小蘇打冰箱除臭/冰箱的臭味常是各種食物混合而成,只要打開蘇打粉,放置冰箱內,就有除臭作用,有效期限為三個月。3)小蘇打浴室除黴/浴室、廚房最常有黴味,只要在有黴味的地方,灑滿厚厚的一層蘇打粉,隔夜再用吸塵器吸乾或用電風扇吹乾,可去除黴味。4)小蘇打廚房除油/廚房的排油煙機、瓦斯爐、流理台很容易有油垢,用絲瓜布沾少許蘇打粉,用力搓揉,可以去除油垢,讓廚房變乾淨。(本文摘自/一生無病絕對有機會/大於創意出版)

久坐族注意!長期固定姿勢 當心脊椎滑脫上門

久坐族注意!長期固定姿勢 當心脊椎滑脫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上班族忙碌,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加上神經緊張導致全身肌肉緊繃,長久下來坐姿不良腰椎可能會出問題,造成脊椎滑脫。加上高齡化社會來臨,退化性脊椎病變已成為脊椎外科治療大宗,醫師提醒,若年長者常出現慢性下背痛、坐骨神經痛、漸進性跛行時,當心是「腰椎滑脫症」上身。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曾仁河表示,提到「腰椎滑脫症」許多人都有錯誤的觀念,認為開脊椎術後容易癱瘓加上擔心麻醉風險,因而選擇不手術治療,嚴重影響自我生活品質。如個案69歲的老先生,步行困難仰賴輪椅,主訴腰痛腳麻無法行走,經檢查確診為第四、第五腰椎滑脫導致神經管狹窄與神經壓迫,引發神經痛與跛行。因此醫師建議他接受脊椎微創手術以挽救神經壓迫,並促進神經功能復原與改善生活自理及生活品質,但病患因懼怕手術放棄積極治療。上班族起身動一動   減低腰椎使用負荷曾仁河醫師指出,若罹患脊椎、腰椎滑脫症,治療方法為微創手術在術中X光透視導引下,以經皮穿刺針概念植入,可減少組織破壞及傷害,體能耗損也較低,後遺症少,雖然治療費用約需6到8萬元,但卻可換來往後3到5年以上的生活品質,因此他再次建議年長者千萬不要因傳統觀念與不當認知而放棄治療。他也提醒要脊椎滑脫症,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過度使用」,所以上班族久坐,最好每30分鐘起身走動,伸展筋骨,才能避免長期因固定姿勢,增加腰椎負擔。

愛美的代價?研究:常用化妝品 更年期恐提早報到

愛美的代價?研究:常用化妝品 更年期恐提早報到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多數人的觀念裡,化妝一直被視為是基本禮貌,但其實化妝品中含有許多化學成分,長期使用除了會增加對皮膚造成傷害外,日前,在美國更有項研究指出,妝品中的某些化學物質(如鄰苯二甲酸酯),會使婦女更年期,提早2~4年來報到。化學物質影響卵巢 恐會造成骨鬆、生育問題該研究主要是由華盛頓大學,針對1442名平均年齡61歲的更年期婦女,進行血液與尿液抽驗,並尋找111種可能干擾體內荷爾蒙自然分泌,和散布在體內的化學物質,結果發現,有15種化學物質與更年期提早到和卵巢功能衰退有關,其中包括9種多氯聯苯、3種農藥、2種鄰苯二甲酸酯,而這些化學物質,常見於食品包裝、香水,唇膏,沐浴露,護髮產品和指甲油等。對此,研究人員表示,從過去的各種研究上來看,化學物質本來就會增加某些癌症、疾病的發生率,只不過根據這次研究發現,這些化學物質,也會影響更年期、卵巢功能。且一旦卵巢失去功能後,除了會導致無法生育外,就連心臟病、骨質疏鬆等其他問題,也會跟著提早出現,所以,提醒民眾在選擇化妝品時,應盡量避免有害的化學物質,亦或者減少使用頻率,如此一來,才能降低罹病的風險,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Plos One》。

9旬老翁胸悶 檢查竟是血管嚴重鈣化

9旬老翁胸悶 檢查竟是血管嚴重鈣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無故胸痛要當心,恐是冠狀動脈阻塞在作祟!日前,一名92歲的黃先生,在幾個月前因外出運動時胸痛,至醫院求診,結果被醫師診斷為冠狀動脈阻塞,但因他血管鈣化嚴重,無法以侵襲性較低的治療完成血路重建,因此,需進行傳統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而目前預後情況良好,已能如往常到公園散步活動。高齡患者接受手術治療 需先多方評估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外科簡禎彥醫師表示,當高齡患者罹患嚴重心血管疾病時,能否接受手術治療,及術後是否能夠順利恢復一直是關鍵考量因素,而過去對於高齡患者,考量身體機能衰退、併發症風險、術後恢復等因素,常不建議以手術治療,但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此類患者多能改以微創方式進行瓣膜手術。只不過他強調,是否以手術處理高齡患者病痛,仍需事先通盤評估病人身體機能、器官老化及衰退程度、併發症、術後恢復等考量及風險,並與家屬充分溝通後,才得以考慮施行。經皮介入性治療 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在早期文獻上,均指出此類型高齡患者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及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常伴隨著高死亡率、高合併症及較長的住院天數,因此,簡禎彥醫師表示,冠狀動脈經皮介入性治療,若用於冠狀動脈阻塞,因侵入性較低,所以,對於高齡患者來說,較能取代傳統開心手術。只是,病人冠狀動脈鈣化嚴重時,風險則較高,且大型臨床研究亦顯示,若病人為3條或左主幹冠狀動脈疾病者,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12個月後其心臟或腦血管產生不良反應者,其比例較經皮介入性治療者為低。注意!並非人人皆適合進行手術除此之外,導管置換心瓣膜手術,在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同樣因其侵入性較低,而被認為較能取代傳統開心手術,但因手術費用高達百萬,並非一般患者所能負擔,且術後中風比率也較傳統手術高,所以,部分患者仍須以傳統開心手術治療。最後,馬偕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李君儀醫師表示,並非每一位高齡患者皆適合施行手術,仍需藉由專業團隊評估予以做最適當的治療計畫。

「考前症候群」增多 正念減壓法解焦慮

「考前症候群」增多 正念減壓法解焦慮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大學學測2月1日將登場, 不少考生壓力罩頂,漸漸出現失眠、無法專心、頭痛、煩躁或是拉肚子等「考前症候群」,嚴重者甚至光是想像自己在考場就會出現全身發抖、胸悶、喘不過氣、心悸或是覺得自己快要死掉等類似「恐慌發作」等情況。焦慮症未治療 演變憂鬱症比例高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吳孟寰醫師表示,「考前症候群」屬於壓力所產生的焦慮反應,焦慮與害怕、恐懼是人在遭遇危險或威脅的一個防衛機制。但過度的焦慮和害怕則可能演變成焦慮症,倘若焦慮症未經適當的治療,有很高的比例會演變為憂鬱症。運動聽音樂穩定情緒 可提升專注力面對考試,吳孟寰醫師表示,除了考生應該減少對自我的過度要求,學習以平常心看待,不要把考試當作人生唯一的目標外,正常的生活作息及保持心情平穩也是必要的,可以透過適度運動,聆聽音樂及深呼吸來幫助穩定情緒,以提升記憶力及專注力。針對陷入焦慮惡性循環的考生,吳孟寰醫師也建議,可以運用「正念減壓方式」減輕焦慮,「正念減壓方式」重點在學習集中注意力於當下,並以不帶批判的接納態度面對自己與外界環境,考生可運用正面想法,將正念與生活連結,例如讀書之餘可利用閒暇騎單車、跑步或是遛狗、走路、打球這些較不費力的活動,學習從負面思想中抽離,以小確幸的幸福感轉移對考試的焦慮。

麻疹疫情頻傳 接種疫苗為首要

麻疹疫情頻傳 接種疫苗為首要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冬季為麻疹好發的季節,而目前大陸、美國數州麻疹疫情持續,因此,疾管署提醒民眾,寒假、春節間往返流行地區的民眾,可於出國前至旅遊醫學門診進行疫苗接種評估,以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北京疫情較嚴峻 為去年同期的3倍中國大陸歷年麻疹疫情,約自1~2月起快速上升,4~5月達高峰,去年累計病例數達5萬6千例以上,而今年以北京疫情較為嚴峻,並已進入流行季,截至目前為止共142人感染,較去年同期增加約3倍,且感染人數將持續增加中。除此之外,美國、墨西哥與加州迪士尼樂園有關之麻疹疫情,已造成至少84人感染,其中多數未曾或未完成疫苗接種,而國內去年26例麻疹確定個案,其中18例為境外移入個案,確定個案當中包含5例未滿1歲未達接種年齡者,及4例1歲以上未滿2歲尚未完成MMR疫苗接種之嬰幼兒。兩岸往返頻繁 平均每月約有33萬人依陸委會、移民署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在中國大陸工人數約為80萬人,去年1~11月來臺人士也約360萬人,平均每月約32~33萬人,由此可見,兩岸往來日趨頻繁,也增加疫病傳播的風險。為為因應全球化趨勢及提高疫苗接種率,疾管署藉由學齡前幼兒入出境時,會再檢視有無完成MMR疫苗之接種,經統計,去年入境未完成MMR接種,追蹤後完成補種或補登幼童計9,111人,追蹤達成率約七成,但仍有約三成幼童未完成補接種,將持續進行追蹤催種。接種疫苗 為預防麻疹的最佳辦法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目前接種疫苗是最有效預防方法,所以,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除了應儘速至衛生所或醫院接種疫苗外,也避免帶嬰幼兒前往流行地區,如須攜6個月以上未滿1歲的嬰兒前往時,可於出發2週以前,為幼兒自費接種1劑MMR疫苗。另疾管署表示,少數未曾感染過麻疹的中壯年人,及部分雖幼年曾接種疫苗,但抗體可能隨年齡增長,而減少的青年族群,如計劃前往疫區,應於出發前評估疫苗接種需求。返國後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症狀請勿自行服藥,應儘速戴上口罩,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及接觸史。

全台酒駕猖狂 去年竟高達七萬件送法辦

全台酒駕猖狂 去年竟高達七萬件送法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日一二月,眾多尾牙、春酒等活動紛至沓來,除了肥胖之外,此時此刻,更是酒駕的高峰季,根據內政部去年的酒駕次數統計,在前年查緝酒駕雷厲風行,且刑罰加倍重之下,去年還累計高達11萬5,253件,可見全台酒駕風氣仍十足猖狂,台灣人酒膽過人!平均每兩天 一人死於酒駕統計指出,十一萬餘件的酒駕案例,移送法辦達6萬7,932件,酒駕死亡人數169人,每2天近乎有1人因酒駕死亡,切莫在歡慶年節的時刻,因貪圖一時爽快,而導致無法挽回的慘劇。國民健康署也指出,酒精之攝入量與多種癌症,口咽、食道、喉、食道、胃、結直腸、乳房、非癌症高血壓、出血性中風、肝硬化,等疾病有相關性,飲用量愈高罹病風險愈高,以每日飲用25、50及100公克純酒精為例,罹患肝硬化之相對危險性分別為不飲酒者的2.9倍、7.1倍及26.5倍。全球每年高達330萬 死於酗酒此外,依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不當的飲酒行為約導致330萬人死亡,約占全球死亡人數的5.9%,亦即每20人即有1人可歸因酒害而死亡,造成1億3900萬人年損失。國健署提醒,濫用或飲酒過量,會對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台灣企業主有責任在舉辦尾牙、春酒聚餐時,加強員工『酒/駕分離 指定駕駛』的觀念,讓員工安全回家,才能避免憾事一再發生。

「瘋3C」用眼過度 黃斑部病變年輕化

「瘋3C」用眼過度 黃斑部病變年輕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種在老年人身上常見造成視力退化與失明之視網膜疾病,但隨著3C產品的普及,高度用眼族群逐漸增加中,使得罹患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而目前早期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沒有明確的診斷方法,因此,民眾僅能提高警覺,一旦出現模糊、黑影、扭曲三大徵兆時,就要盡速就醫檢查。視網膜出現沉積物 恐會引發黃斑部病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症狀,包括視物變形、顏色變淡或暗影等主觀症狀,然而,台大醫院醫療團隊表示,黃斑部病變的成因,是在視網膜生理構造上出現一種稱為隱結的沉積物,這些隱結一來會阻隔視網膜,獲得脈絡膜微血管的營養供給,二來也會導致色素上皮細胞的代謝廢物,無法完整的被血液循環帶走,造成色素上皮細胞功能萎縮,及感光細胞的病變,最後造成視力傷害。濕式病變 是導致失明的主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分為乾式(早期)和濕式(血管新生或滲漏性)2種型態,在所有患者當中,乾式病變較普遍,約占80~90%,而濕式病變則約略占10~20%,且是導致老年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調查發現,全球有3900萬人失明,而這些人中超過315萬人是因為黃斑部病變而失明,且在臺灣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乾式與濕式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之盛行率,分別為9.2%以及1.9%,所以,若能從乾式病變即開始介入早期治療,將能有效預防疾病進展、減少後續失明的發生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