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熬夜久坐打牌 當心乾癬性關節炎上身

熬夜久坐打牌 當心乾癬性關節炎上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要從牌桌下來上廁所,結果肩頸痠痛,全身關節卡卡又硬梆梆,還以為是自己老了。」過年期間親朋好友相約打牌,逐漸變成全民運動,日前就有一名乾癬患者,因過年在牌桌上待太久,起身如廁時驚覺身體僵硬疼痛,本以為是關節老化引起,尋找家醫科、復健科期望能減緩疼痛感,但多次看診無效且關節持續腫痛,轉診至風濕免疫科才發現,這些腰痠背痛、關節腫痛竟與乾癬性關節炎有關!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郭三元醫師表示,許多人因打牌久坐或是長期保持單一姿勢,容易使血液循環變慢,肌肉關節僵硬不靈活。特別是乾癬患者,平常應適時活動筋骨,當手腳、關節有腫痛的現象,且不適感超過一小時,切勿輕忽,可能是罹患乾癬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不可逆 關節一旦毀壞便無法回復乾癬性關節炎是一個系統性的全身免疫性疾病,有超過85%的乾癬性關節炎患者,一開始僅有皮膚症狀,但隨著罹病時間增長,關節症狀會隨之出現。郭三元醫師提及,乾癬性關節炎的症狀多為慢性發展,但長期卻會引發關節變形,這種不可逆的關節破壞會使患者逐漸喪失生活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候乾癬性關節炎的關節破壞及發炎程度,可能比類風濕關節炎還要嚴重;因此,及早發現與治療是不容忽視的。生物製劑助改善皮膚狀況及預防關節惡化根據臨床統計,將近一半的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僅使用治療皮膚的治療藥物,卻沒有使用預防關節破壞的藥品,等到關節受損時已於事無補。對此,郭三元醫師表示,現今市面上已有生物製劑可作為選擇,不僅可改善乾癬的皮膚症狀,並能緩解關節發炎和破壞的程度。其中以腫瘤壞死因子(TNF-α)抗體的生物製劑,為目前乾癬性關節炎的標準治療方式,藉由2週施打1次生物製劑,有助於監控關節是否有惡化。郭三元醫師呼籲,平時不宜待在牌桌上太久,久坐後需起身動一動舒緩筋骨,尤其是乾癬患者更要密切注意自身的關節變化,若是發現手腳有腫痛的症狀、或是長時間關節不順暢,必須及早開始預防或治療,才能走出「癬」關。

「花生」功力高深!輕鬆擊退心血管疾病

「花生」功力高深!輕鬆擊退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最好的下酒好夥伴,吃起來清脆聲四起,香醇味道旋即迸散開來的「花生」,也名為「長生果」,此名可並非有名無實,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指出,定期攝取適量的花生,有助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見真能有長生之效!花生營養素全面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看此份研究之前,且看花生的營養素到底蘊藏了什麼高深功力,能輕鬆擊退心血管疾病。花生熱量雖高,但事實上,卻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營養素也十分全面,有人體必需的八種胺基酸,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B、E、K,以及礦物質元素鈣、磷、鐵等,只要適量攝取,注意熱量控制,花生對健康而言,可說是助益良多。回到研究上,這份發表於「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攝取花生能使整體的死亡風險下降17%至21%,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則減少23%到38%,每周只要吃下三十公克左右的花生,便能有此效果。慎選花生!以免黃麴毒素超標研究人員也指出,這項研究也再一次證明,攝取堅果類對於健康的好處。不過也提醒,此花生並非加工過後的花生醬,花生醬為了增添口感,往往添加大量糖分,加上其加工過程,營養素早已流失殆盡,吃下的恐怕只剩熱量。此外,台灣市售花生,容易因氣候潮濕溫暖,而產生質變,只要保存不當,就易出現黃麴毒素,將對肝臟造成嚴重傷害,致癌風險大幅增加,所以民眾若要買花生吃花生,務必選擇良好店家購買,以免保健不成反傷身。

男子異常臉腫流鼻血 臉上竟長出橘子大腫瘤!

男子異常臉腫流鼻血 臉上竟長出橘子大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鼻腔長橘子大腫瘤,臉歪嘴斜,鼻孔瞬間撐大好幾倍!彰化一名四十六歲傅姓男子,三年前開始出現頻繁鼻塞、流鼻血的症狀,之後,臉部漸漸出現腫脹感,原先都在診所拿消炎藥止痛消炎,不料,症狀未解,甚至鼻腔莫名遭堵住無法呼吸,此時他的樣貌已遭不明腫塊擠壓變形,鼻孔明顯增大,嘴巴與鼻子宛如走山位移,經醫院檢查後,竟赫然確診為鼻竇癌,腫瘤長達九公分,猶如一顆橘子塞臉,遭判斷只剩三個月性命,所幸經積極治療,目前恢復狀況良好。末期鼻竇癌 原以為活不過三個月彰化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許嘉方指出,傅先生3年前因鼻腔大量出血,被送到彰化醫院急診室治療,臉部外觀明顯腫大變形,鼻孔被腫瘤完全塞住,安排電腦斷層掃描,發現鼻竇腔腫瘤9公分,是第四期惡性腫瘤。他說,因為腫瘤過大,若以傳統手術會破壞臉部外觀,另外鼻竇周圍有眼球及腦等重要組織,手術安全範圍會受到限制,評估先以放射治療,將腫瘤縮小後再以鼻內視鏡微創手術切除剩餘腫瘤,得以順利恢復原先的樣貌。鼻竇癌初期症狀:鼻腔堵塞、異常出血許嘉方表示,鼻竇腔腫瘤患者如果沒有治療,讓腫瘤持續腫大,臉頰會有腫脹感,同一邊眼睛或牙床會有酸麻感,還有造成鼻腔完全塞住、呼吸困難、大量出血,嚴重會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很可能在睡夢中死亡。鼻竇的惡性腫瘤簡稱鼻竇癌,鼻竇癌中,發生最多的是眼眶(眼的深部)下方的空腔,這種癌症多發生於50~60歲的人,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為2:1,因為被骨頭包圍著,就算發生癌症,從表面上也不容易看出來,初期,大都沒有癥狀,病變不久,腫瘤逐漸變大,骨質被破壞,根據腫瘤擴展的方向,會有特有的癥狀。提醒民眾若鼻腔頻繁大量出血,突然呼吸困難,就要多加注意。

她36歲一輩子沒做抹片檢查 醫師苦勸一抹就中招

她36歲一輩子沒做抹片檢查 醫師苦勸一抹就中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自己很健康,不用做子宮頸抹片篩檢,」這是許多女性鐵齒不做篩檢的理由,恐怕深陷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之中!一名三十六歲的李姓女子,「一輩子」沒做過子宮頸抹片篩檢,某日,因不孕情形到醫院求診,幸好醫師苦苦相勸,希望她能接受抹片檢查,不料,這一抹竟然真的中招,確診子宮頸癌初期,還好發現的早,目前癌症不僅控制良好,更順利產下一名寶寶。高達三成女性 三年內未做過抹片篩檢事實上,一輩子沒做過抹片篩檢的女性,走在街上滿滿皆是!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指出,約有3成以上婦女於近三年內沒有接受抹片檢查,在從未篩檢或超過3年以上未接受抹片的婦女,其中不參加抹片主要原因有22%的人認為太忙沒有時間,更有43%的人覺得身體健康沒有需要。別以為自己很健康,因此沒必要,統計進一步驚人指出,去(103)年,全台共有超過兩百萬人次的婦女,接受抹片檢查,其中,找出將近1.1萬名癌前病變個案及約4,000名癌症個案,換下下來,約每篩檢七十位婦女,就可以發現一名異常個案。積極檢查 有效減少癌症死亡風險為什麼抹片篩檢如此重要?研究指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有效降低子宮頸癌死亡率6~9成,也因此政府自84年起補助30歲以上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至今已使我國子宮頸癌之發生率、死亡率下降皆達6成,發生率自民國84年之每10萬人25.3人降至100年之10.5人,死亡率由84年之每10萬人11人降至102年之4.0人。再過兩天,就為一年一度的婦女節,呼籲婦女朋友,生活不管多忙,還次是要多加注意健康,三十歲以上女性,更要注意至少每三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才能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

毛毛的!前男女朋友 恐成跟蹤狂

毛毛的!前男女朋友 恐成跟蹤狂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夜晚,獨自一人走在街上,眼前雖空無一人,路燈銀亮亮的安分照亮大街,趕走黑暗,但內心卻是草木皆兵,任何風吹草動,對於落單的女子而言,更是神經緊繃的時刻,根據調查指出,不少女性曾被跟蹤,詳細分析,跟蹤騷擾背後的主謀,近半都是追求者或前男女朋友,也因此在婦女節前夕,「跟蹤騷擾防制法」於立法院的動向,將受到矚目。不少女性曾被監視、跟蹤跟蹤與騷擾,已被聯合國視為全球婦女人身威脅最大的禍首,根據現代婦女基金會今天發佈一項年輕女性遭跟蹤騷擾的情況調查, 15到24歲受訪高中職、大專女生中,有5成2擔心遭到跟蹤騷擾,12%的年輕女學生曾有被跟蹤騷擾的經驗。有負面經驗的女生中,其中,77%遭到電話、簡訊、網路等騷擾,4成3曾被跟監,2成5的加害人教唆他人以站崗、尾隨、或在某處監視等方式,讓被害者時刻都需提防受害。跟蹤非短暫 多數竟長達半年上述跟蹤騷擾者大多為男性,其中高達三成為陌生人,26%的騷擾者為(前)男/女友,24%曾遭追求者騷擾。大部分受訪者被跟蹤的期間大多都在6個月內,但中長期者仍佔一成餘,顯示跟蹤往往維持一段時間,造成的恐懼困擾也非短期。暨南大學王珮玲副教授指出,跟蹤騷擾具備「發生率高」、「危險性高」、「恐懼性高」和「傷害性高」四項特性,對女性日常生活及身心安全都具有相當程度的破壞性與危險性,然而目前我國並沒有實質有效的法令加以約束。現代婦女基金會林美薰副執行長表示,近年來發現跟蹤騷擾對婦女安全的威脅甚大,便即刻召集專家學者成立了工作小組,著手推動立法工作,耗費一年時間完成「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並將於本會期送入立法院。現代婦女基金會期許所提出的法案能盡速通過,近而能遏止跟蹤犯罪,讓全民都能擁有不被跟蹤騷擾的安全自由。

你是早洩男?當心另一半讓你頭上「綠綠的」

你是早洩男?當心另一半讓你頭上「綠綠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雷聲大雨點小,嘴上說說,個性勇猛,上了戰場不到三分鐘,卻提早繳械,男人!請正式你的早洩問題。什麼是早洩的定義?也就是陰莖放入陰道後,不到三分鐘便沒戲唱,就得要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早洩症狀,若此時此刻,此定義宛如自己難以開口的寫照,可要丟棄尊嚴,拿出氣魄趕緊就醫,若因面子問題不就醫,另一半突然讓你頭上「綠綠的」,恐怕早已為時已晚,後悔都已來不及!台灣男性愛面子 榮登亞太就醫率最低早洩不是自己的事,而是兩人的事。根據調查指出,全台目前有早洩困擾的男性中,竟只有四分之一的比例願意就醫,為了面子「榮登」全亞太區最低,這些男性中,兩性關係恐怕因此極為容易破裂。根據臨床上經驗,馬偕紀念醫院泌尿科醫師蔡維恭表示,多數早洩患者及其伴侶容易將其他性功能障礙與早洩畫上等號,不清楚早洩的定義以及成因,其實只要在行房時,若發現三分鐘以內就射精的問題,就應及早至醫院接受專業泌尿科醫師診斷是否為早洩。早洩使用偏方 恐使症狀更嚴重他強調,早洩不僅是男性的性功能問題,也是成為女性性生活不滿意的主因之一。雖然如此,但大多數的早洩男,第一時間不願就醫,反而尋求偏方,試圖改善早洩情況,不過各種偏方,很可能使情況更加嚴重。高雄榮民總醫院泌尿科醫師簡邦平說,常有試過各式偏方的病患因無法改善早洩問題,甚至有越趨嚴重的情況時,才來就醫。經診斷後確認為早洩原因並使用藥物改善後,病患們常感嘆浪費太多時間在偏方上,應早點就醫。也因此,醫師呼籲面臨早洩困擾,不僅男性得不到滿足感,伴侶恐怕因此離去,所以伴侶雙方的良性溝通與面對問題至關重要,提醒男性有早洩問題,應鼓起勇氣,為自己想想,同樣,也為另一半想想。

研究:痛風患者罹阿茲海默症風險較低

研究:痛風患者罹阿茲海默症風險較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調查指出,台灣痛風的盛行率位居世界首位,且近年來發病年齡已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倘若在飲食上又不多注意的話,未來痛風問題恐會更加惡化,但你知道嗎?雖然痛風發作,總是令人感到非常不適,但有項最新研究卻指出,有痛風困擾的人,爾後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將會比別人降低24%。尿酸、抗氧化物 對大腦產生保護作用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馬薩諸塞州總醫院和波士頓大學醫學中心,針對英國370萬名40歲以上的民眾,進行五年的追蹤調查,結果6萬名痛風患者中,有309人罹患阿茲海默症,而其他近24萬名非痛風患者,則有1,942罹患阿茲海默症,且研究人員將他們的年齡、性別、體重、生活型態和健康狀況納入考量,結果發現,有痛風困擾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較降低於一般人的24%。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是因為引發痛風的尿酸及其的抗氧化物質,對大腦有保護作用的關係,未來將會進行更深入的調查,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風濕性疾病》網站上。

少見!7歲女童「大小眼」 竟是青光眼上身

少見!7歲女童「大小眼」 竟是青光眼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家長若發現孩子出現大小眼、視力模糊等症狀,應速就醫。一名七歲的陳小妹妹,在一次遊戲時把右眼遮住,竟意外發現左眼好像很模糊,左眼視力僅剩0.4,造成女童「大小眼」,就診檢查發現是一種罕見的次發性青光眼。再經過藥物控制眼壓後,目前視力雖可恢復至0.9,但已受損的視野及視神經則無法復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眼科夏煒瑋醫師表示,陳小妹的青光眼是因為周邊角膜虹膜前沾黏,造成隅角小樑阻塞及房水排出困難,因而眼壓慢慢上升,進而損害視神經,同時造成角膜水腫,視力下降。青光眼應及早治療  嚴重恐造成失明而且因為眼壓長期上升,也造成患眼眼球較正常側來的大,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有「大小眼」現象,經藥物適當控制眼壓之後,視力雖可恢復,但已受損的視野及視神經則無法復原。因青光眼會造成不可逆的視神經損傷,因此著重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期能留住更多「神經本」,否則延誤治療恐有失明危險。夏醫師也說,小孩因視力處於發育期,再加上表達能力未臻成熟,若有任何不適或者視力問題,不見得能確實讓父母知道。因此建議每個孩子滿3足歲時,應做第一次視力篩檢,之後每半年做一次追蹤檢查,以保靈魂之窗健康發育。

婦科疾病年齡化 醫:篩檢時間應提早

婦科疾病年齡化 醫:篩檢時間應提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知名美食家韓良露近日驚傳罹患子宮體癌中的惡性肉瘤過世,令人詫異。這也讓許多婦女正視女性相關疾病及婦科檢查重要性。婦產科醫師說,子宮、子宮頸、陰道、卵巢及乳房等女性特有的器官,有一項共同的特徵,就是它們衍生的疾病,都有愈早治療、療效愈好的特色。45歲前乳癌檢查好時機台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林姿吟醫師說,雖然國健署針對乳癌及子宮頸癌的篩檢提供補助,不過因為各種癌症的發病年齡都有下降的趨勢,因此在時間和經費許可的情況下,還是要自費進行一些重要的婦科檢查,才能夠及早進行追蹤或治療。以乳癌為例,比起乳房攝影這種針對較緻密的乳房進行的檢查工具,45歲以下的婦女因為乳房較為柔軟,其實更適合利用乳房超音波來檢查。另外,超音波也適合檢查肌瘤或卵巢病變,婦女讀者們若有頻尿、便秘、經血過多等症狀,很可能是肌瘤的影響。抹片+HPV篩檢 雙重保護更安心另外,林姿吟醫師也提到,子宮頸癌是因為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而產生,因此在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時,順便進行HPV的篩檢,是最方便的選擇。醫師會在抹片檢查的檢體採樣後,再用一隻小刷子在陰道輕繞一圈取樣送檢,這種檢查有助於判斷自己是不是得到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然後採取相對的因應措施。同時他也補充,9歲至26歲的女性可考慮施打子宮頸癌疫苗。

她50多年來沒做過乳房攝影 一檢查就罹癌

她50多年來沒做過乳房攝影 一檢查就罹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乳癌觸診難發現,她50多年來自我檢查都沒問題,直到去年心血來潮首次接受免費乳房攝影,才發現自己罹患了乳癌原位癌,所幸在及時治療後,目前恢復良好,只需定期回診即可。對此,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乳房自我檢查對早期乳癌的發現幫助有限,所以,建議45~69歲的婦女,應每2年接受1次的免費乳房X光檢查,以避免自己罹癌都不知,並錯失了黃金治療期。零期乳癌存活率高 定期檢查有保障其實乳癌即使觸診,都很難發現零期(原位癌)或第一期乳癌,而依據臺灣癌症登記資料庫2007~2011年醫院申報4種癌症之期別5年存活率,顯示乳癌及子宮頸癌零期存活率可達95%以上,但若為末期,存活率則會大幅降至24%以下,所以,女性民眾千萬不能輕忽。X光攝影揪乳癌 2年1次保健康民國102年癌症仍為新北市十大死因之首,而女性乳癌及子宮頸癌,分別位居第4及第10位;並為全國女性癌症第1位及第7位,較之乳房觸診,X光攝影可發現乳房鈣化點或微小腫瘤。因此,衛生局為保護婦女健康,建議除了每2年1次的免費乳房X光檢查外,若二等親內家屬曾罹患乳癌,則可提早為40~44歲,另30歲以上女性每年也享有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