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研究:兒茶素能使癌細胞凋零

研究:兒茶素能使癌細胞凋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談到喝茶,在美好的冬日下午時光,若能泡杯好茶,雙手捧著熱杯,啜飲一口,望著山中好景,輕輕嘆氣,此種畫面,只要一想到,嘴角也能幸福的向上揚起,但說到喝茶,你不可忽略的,就是綠茶中兒茶素對於身體健康的幫助!根據美國的研究指出,兒茶素能有效抑制體內細胞的癌化,進而減少癌症的發生,而目前兒茶素在抗癌中的機轉,已被清楚找到。不同於化療 兒茶素能分辨細胞好壞此研究來自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細胞中,有一種蛋白質(Sirtuin3),能讓細胞正常的運作,不管在癌細胞或正常細胞皆然;其中,兒茶素能有助於抗癌的機轉在於,能抑制癌細胞中Sirtuin3蛋白質的活性,使癌細胞的粒線體受損,進而無法持續生存。不過,兒茶素不僅不會抑制正常細胞的Sirtuin3,更能神奇的使其活化,讓正常細胞具備強大的抗氧化能力,減少癌化的可能性。研究人員認為,兒茶素不同於傳統的化療藥物,能夠分清楚細胞的好壞,並且使癌細胞凋零死亡,為了進一步觀察而兒茶素的作用,下一個目標將會著重於人體的實驗。

感染伊波拉免驚 北醫大研發免疫球蛋白助對抗

感染伊波拉免驚 北醫大研發免疫球蛋白助對抗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被喻為世紀黑死病的伊波拉病毒,在去年時短時間內肆虐非洲,因傳染速度過快,使得醫護人員措手不及,造成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等國家近萬人死亡,不過,這種致命性的病毒可能有解了!日前有項最新的研究指出,透過簡單的儀器設備,就可從血漿中快速製備免疫球蛋白,以輸注到感染者體內來對抗病毒。利用辛酸 即可製作出免疫球蛋白該研究主要是由台北醫學大學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研究白台瑞教授,與埃及研究伙伴共同研發出簡便且快速製備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只要在封閉式的塑膠製血袋中,加入化學物質「辛酸」,經過一小時充分搖晃,離心取出上清液,再經透析移除辛酸、濃縮和過濾等步驟,即可製成免疫球蛋白。市售免疫球蛋白價格不斐、負擔高目前市售免疫球蛋白每公克要價50美元,伊波拉病毒感染者每月每公斤體重需注射0.4公克免疫球蛋白來治療,若以一名60公斤體重成人計算,每月治療得花費1200美元,約台幣3萬6千元,是筆不小的開銷,且又加上血漿製備免疫球蛋白產量少,所以,並非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所能負荷。然而,研究團隊以快速簡易方法製備的免疫球蛋白,價格只約一半,可大幅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增加就醫意願,不讓2014年奪走近萬人命的憾事重演。簡單、快速製作蛋白 未來有可助於接受緊急救援研究人員白台瑞教授表示,此技術相當簡單,可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架設,一天內即可製造出所需的免疫球蛋白,供應緊急病患使用,而此研究目前已獲得比爾蓋茲基金會贊助的慈善機構和非洲的血液中心,未來若發生大規模疫情爆發時,能快速接受緊急救援,將死傷人數降到最低。另外,此研究也刊登於《被忽視的熱帶疾病期刊》。

他無痛血尿不在意 結果竟是癌症上身

他無痛血尿不在意 結果竟是癌症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沒有任何疼痛徵兆下,突然出現「血尿」症狀要當心。一名49歲的錢先生上廁所時,發現尿液後段出現鮮血,因沒有伴隨其他症狀,他也不以為意。經太太不斷催促才到泌尿科就醫,經醫師檢查發現,他罹患多發性尿路上皮癌,經手術治療後已無大礙,目前持續追蹤中。血尿判隨腰痛 恐與結石有關阮綜合醫院泌尿科蔡秉儒醫師表示,門診病患中,以血尿、後腰痛最常見。而血尿併後腰劇烈的疼痛,可能是尿路結石症,透過尿液檢查和X光檢查,就能看到結石的大小和部位。在腎臟的結石,可藉由體外震波碎石術,將結石擊碎而排出體外。若是像個案一樣出現無痛性血尿,後腰疼痛也不激烈,則以泌尿道腫瘤最為常見。在膀胱的腫瘤,以移行上皮細胞癌為主,而在腎臟則以腎細胞癌及移形上皮癌較為的常見,這些癌症都必須接受手術治療,但是付出的代價往往是失去一側的腎臟,或是腎臟的功能因此受到影響,造成慢性腎病變。當心!泌尿道癌症 抽煙是最大因素至於罹患泌尿道癌症的危險因子,曾經研究統計發現,抽煙是最大的危險因子,其次是化學染劑及一些致癌化學物的吸入,也容易造成,研究同時也發現慢性腎病變患者,發生泌尿道系統癌症的機率,多出常人 3~10倍之多。因此,蔡秉儒醫師提醒,若有危險因子的病患,當發現尿液顏色變紅色、暗紅色,甚至排尿的習慣改變,如解尿困難、頻尿等,更應該提高警覺,得趕緊到泌尿科或腎臟科的門診做檢查。總而言之,血尿是泌尿道疾病的警訊,不論是常見的尿路結石,或是泌尿道癌症,初期表現都是以血尿來表現,而慢性腎病變也和血尿以及泌尿系統結石、癌症密不可分。

50%烈酒他曾一晚喝掉整箱 差點丟小命

50%烈酒他曾一晚喝掉整箱 差點丟小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天天無酒不歡,習慣三五好友約了就走,不醉不歸,不喝不快,長期下來當心丟小命。台中一名四十四歲林姓男子,平日無太多消遣事,最愛的就是酗酒,還曾經一晚喝掉一整箱酒精濃度高達50%的烈酒,日前,他忽然雙眼茫茫,意識不清,經緊急送醫後,發現他的肝腎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十分之一,讓他嚇得直呼不敢再喝了。每天都要喝 不喝會不開心林姓男子個性海派、好客,常主動糾攤,「心情、菜色、朋友對了,近50%的高濃度酒精,曾經一晚喝掉一箱,不醉不歸是他喝酒的最高原則,總要每個人喝到醉,才感覺盡興。」朋友都知道他很愛喝,一天不喝茫就悶悶不開心,有攤就糾他,家人怎麼勸都勸不聽。發病當天,男子突然覺得很累,眼睛張開全是亮光,遂送至醫院檢查,發現他的肝指數飆高,腎功能指數只剩下正常人的十分之一,已有腹水出現,醫師判斷是肝臟發炎導致昏迷,而腎功能急速降低,尿量突然減少,很可能是急性腎衰竭,若延誤檢查與治療則可能導致長期洗腎。他自知狀況很嚴重,心想「這次一定完蛋了」,要求轉到臺中慈濟醫院,由腎臟內科陳慧芬醫師收治住院。酒精肝不戒酒 肝硬化活不過五年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陳慧芬指出,男子應為大量又長期喝酒以及濫用藥物造成「酒精性肝炎併急性腎衰竭」。她指出,男子住院前幾天出現小便量變少、嘔吐、腹瀉、右上腹疼痛,或伴隨黃疸與全身倦怠,腎臟突然失去正常功能,稱之為「急性腎衰竭」。陳慧芬指出,酒精性肝病的治療,除補充足夠營養,最重要的是從戒酒著手,若在肝硬化前就戒酒,則原來肝臟的發炎或傷害會降低甚至復原;但一旦出現肝硬化的併發症,如黃疸、靜脈瘤出血、腹水或肝性腦病變,則5年存活率不到一半,這時候的治療只能針對併發症處理,而更嚴重者只有接受肝臟移植治療。她提醒,急性腎衰竭不同於慢性腎衰竭,一般都可找到原因加以矯治,而且治療後腎功能大多可恢復正常,預防發生得靠病人的配合及醫師警覺,及早期發現才能發揮早期治療效果。

少吃為妙!四顆包餡湯圓熱量等同一碗飯

少吃為妙!四顆包餡湯圓熱量等同一碗飯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元宵節將至,為了應景應景,吃湯圓則不可少,但湯圓熱量高,包餡湯圓熱量更是超標,國民健康署指出,光是四顆包餡湯圓,熱量就等同一碗白飯,提醒民眾,吃湯圓過節的同時,要注意糖份與熱量的控制。國民健康署表示,選購湯圓時,應先留意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尤其是熱量、飽和脂肪和糖含量,因不同類別、廠商的湯圓,配方中的熱量、飽和脂肪含量差異大,建議民眾查看標示詳細比較,選購熱量低、飽和脂肪低的湯圓。飽和脂肪酸吃太多 罹心血管疾病風險增過多飽和脂肪酸會造成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飽和脂肪每日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10%。以男、女性體重分別為75、55公斤之靜態工作者為例,飽和脂肪每日攝取量上限為男性25公克、女性18公克,分別吃18顆、13顆有餡甜湯圓即超過一日限量。吃糖危害多 精緻糖不宜多吃 國健署進一步說明,攝取過量的糖不僅會造成肥胖、代謝異常與齲齒,亦會刺激胰島素快速分泌,造成血糖與情緒不穩,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且糖具有成癮可能性,影響健康甚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額外添加之精緻糖攝取量上限為每日所需熱量的10%,更考慮將此標準大幅降至5%。很多人把湯圓當點心食用,但4顆包餡湯圓,或約54顆無餡紅白小湯圓,熱量就有280大卡,相當於1碗飯的熱量;若是小湯圓經過油炸,再沾上煉乳及花生粉食用的熱量就更高。國健署建議,除了減量食用外,民眾亦可掌握替換主食的訣竅,將當天的飯量減少1碗,避免熱量攝取過多;若是吃鹹湯圓,可搭配茼蒿、小白菜等蔬菜食用,不僅營養較均衡,也增加飽足感。

客家掃墓高峰期 慎防恙蟲叮咬

客家掃墓高峰期 慎防恙蟲叮咬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年農曆元宵過後到清明節前,是客家族群掃墓祭祖的高峰期,民眾前往掃墓時常要經過草叢或清理雜草,就有可能接觸到恙蟲孳生的環境,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致死率達6成! 掃墓當心恙蟲藏草叢苗栗縣衛生局指出,恙蟲病是經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螨叮咬而感染,恙螨的動物宿主以鼠類為主,恙螨幼蟲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叮咬經過之動物或人類身上,通常被叮咬的部分會形成焦痂,潛伏期通常為9-12天,伴隨發燒、頭痛、出汗、結膜充血和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發燒約一週後,軀幹會出現紅色斑狀丘疹,並擴散至四肢,於數天後消失;若未經適當治療,致死率可高達60%。依據疾管署歷年疫情資料,台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的病例發生,今年截至3月2日,計有32例恙蟲確診病例。衛生局提醒民眾外出掃墓,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及噴上經衛生署核可之防蚊藥劑,以防止恙蟲叮咬;在離開草叢後盡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做好保護措施即可減少感染機會。

元宵好肥!10顆小湯圓熱量=1份主食

元宵好肥!10顆小湯圓熱量=1份主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元宵節即將來臨,湯圓外型圓滾飽滿,因此在國人的習俗中表示有團圓幸福的象徵!但營養師提醒民眾,湯圓為高熱量食品,市售10顆無餡小湯圓熱量就相當於1份主食,約為70大卡,而包餡的湯圓1顆熱量即高達70大卡,應留心控制食用量,以便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可以掌握健康,避免帶來疾病風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蕭曉安營養師建議,選購冷凍(藏)湯圓時需檢視保存溫度,並查看販售場所之溫度是否符合,冷凍的產品應放置在-18℃以下之冷凍櫃販售,冷藏的產品則應置放7℃以下冷藏櫃販售。若是開封後沒吃完的湯圓,一定要記得放到冰箱保存。湯圓粘性高難消化 老人、小孩要當心此外,湯圓外皮大多是糯米製成,由於成分中含有較多支鏈澱粉,粘性高不易消化,對於咀嚼不全或胃腸機能不佳的老人、小孩,在食用時應謹慎,最好慢慢進食,數量也別太多,避免因湯圓體積過大,造成消化不良或食道阻塞的危險。

幼童嫌肉硬不愛吃 缺鐵性貧血找上門

幼童嫌肉硬不愛吃 缺鐵性貧血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嫌肉硬不愛吃,當心缺鐵性貧血找上門!一名2歲半的祐祐,自從上了幼兒園後,便開始二連三生病住院,且食慾越來越差,活動力也大不如前,原本他的食量不錯,但因總是嫌肉硬,所以偏食不愛吃,直到住院抽血時,才發現他罹患了缺鐵性貧血。後來,媽媽為了幫他補充鐵質,除了開始規率服用鐵劑外,同時也將肉類用食物料理機打碎,使得更好入口,經過半年的補充後,他的臉色已恢復恢復紅潤,食量和活動力也都恢復。缺鐵性貧血發病慢 未及時糾正恐會影響神經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李孟如醫師表示,缺鐵性貧血主是因體內貯存鐵缺乏,影響了血紅蛋白合成,進而引起的一種小球性貧血,然而,大多患者發病緩慢,症狀輕重取決於貧血程度和貧血發生、發展的速度。缺鐵性貧血可發生於各種年齡,通常剛出生的嬰兒體內,還含有足夠量的鐵,但進入6個月後,對於鐵的需求也較成人高,此時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所以,一旦缺乏鐵質後,恐會影響大腦和神經的發育,若不及時糾正,過了這個時期即使貧血改善了,對大腦和神經造成的影響,也不可逆轉了。兒童缺乏鐵 恐會影響智力發展缺鐵性貧血的一般表現包括皮膚粘膜逐漸蒼白、容易疲倦、食慾不振、不愛活動、容易感染,而較大孩童,則可觀察到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一旦兒童長期缺鐵時,就會導致生長遲緩,甚至使智力低於一般正常兒童。在治療方面,醫師表示,主要仍是以鐵劑及食物補充為主,目前市售鐵劑有提供水劑劑型,專供孩童或錠劑接受度不佳的病患服用,治療效果佳,一般是建議連續吃4∼6個月鐵劑,達到抽血結果正常後,繼續服用2∼3個月,好讓體內鐵的儲存量足夠。多吃牛肉、羊肉 有助於補充鐵質最後,李孟如醫師提醒,平日藉由食物攝取鐵才是根本之道,多吃含鐵量高的食物,通常顏色愈紅,含紅血素鐵愈高,例如:牛肉、羊肉都是鐵的好來源,動物性食物的鐵量比植物性高,除此之外,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類也要多吃,可增強鐵的吸收。另外也提醒民眾,在吃含鐵食物的同時,要減少茶和咖啡的攝取,以避免茶和咖啡分抑制鐵的吸收。

過元宵不怕胖!水果大福取代湯圓 低卡又高纖

過元宵不怕胖!水果大福取代湯圓 低卡又高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除了賞花燈、猜燈謎外,吃元宵也是元宵節中重要習俗之一,只不過,在食用前的食品安全及熱量,是所有人最擔心的事情,為幫助民眾安心吃又可以滿足期望,營養師表示,其實「水果大福」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高糖高油高熱量 易增加慢性疾病風險花蓮慈院營養師紀凱勻表示,在現代的社會裡,外食及購買現成食品等的飲食習慣,往往會讓人忽略吃進身體裡的熱量與油脂,然而,高糖、高油、高熱量又容易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所以,建議民眾以水果大福取代湯圓,只要事先將糯米團蒸好,再包入紅豆泥與當季新鮮水果即可,不僅簡單方便無負擔外,也能與家人一同製作增進感情。水果大福熱量低 一顆僅有150卡水果大福除了利用當季水果當作餡料,高纖又能減少油脂的攝取外,又加上沒有湯水的特性,可降低一般在吃元宵或湯圓時,攝取到的糖分與熱量,營養師表示,市售包餡甜湯圓,三顆重量共60克,熱量約有210大卡,而一個70克的自製水果大福,熱量僅有150大卡。只是,水果大福份量足,一天吃一顆就好,避免吃進太多糯米影響消化,且民眾自己在家製作的時候,還可依照個人口味調整糖量,建議選擇高纖維而且偏酸口味的水果,吃起來解膩又有口感。

他右腳多一趾行動受阻 手術成功重返球場

他右腳多一趾行動受阻 手術成功重返球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16歲的王姓少年,有一個煩惱就是從小被自己右腳多出來的腳趾所困擾,不僅行動受到干擾,買鞋子也很令他頭痛,雖然幼年時曾於他院求診並建議手術,但因故推遲了治療,至今才由家人陪同至整形外科門診求治,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手術治療。佳里奇美醫院整形外科顏伯璁醫師指出,少年手術前檢查均無異常,決定對病人施以贅趾截除及關節重建手術,術後恢復情況良好,患部足趾運動功能及感覺神經功能正常,現在除了購買鞋子不再是困擾外,病人又可於最愛的籃球及排球競賽中獲得更佳的表現。手術方式時間點 依贅生趾狀況考量外側趾多趾是足多趾症中最常見的一種,治療方面以手術為主。治療更重要的是要重建患部功能。目前手術可從簡單的將贅生趾底部整個切除後直接縫合,到複雜的肌腱和關節重建術甚至組織移植移位。若贅生趾較單純,可考慮於出生後3~6個月進行手術;若贅生趾較複雜如附生於正常趾骨或有共用關節者,可待6個月後再考慮做出妥適的手術安排。而醫師也提醒,多趾症的種類繁多,手術的難易程度也不一,提醒病人及父母一定要找正規的整形外科、骨科或小兒外科等醫師評估。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