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6步驟正確量血壓 遠離心血管疾病威脅

6步驟正確量血壓 遠離心血管疾病威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高血壓屬於沉默的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危險因子,但雖然高血壓性疾病對國民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仍有多數民眾疏忽自己是否已成為高血壓一族。量血壓姿勢不佳 當心造成誤差南投縣衛生指出,高血壓是造成心臟病、中風、腎臟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所以清楚知道自己的血壓值是發現及控制高血壓的首要步驟。 提醒民眾量血壓時可以注意以下6個小技巧: 1)前半小時最好不要運動、吃飯、抽菸或喝茶、咖啡、酒等具有刺激作用的飲料。 2)量血壓前最好先坐下休息15分鐘,避免劇烈活動後直接測量。 3)以坐姿量血壓,雙腳平放在地板上,不要翹腳。 4)壓脈帶不可太鬆或太緊,以可水平塞進兩根手指為宜。 5)不可以邊量血壓邊講話。 6)第一次左右手都量,以後固定量血壓高的那一側。若發現兩臂的血壓值差異超過20毫米汞柱,就需向醫師報告。 對高血壓病人來說,除了定期就醫及規律服藥以外,健康的生活型態,更是幫助血壓控制的重要關鍵 。因此,為了鼓勵民眾培養測量血壓的習慣並增進測量血壓的便利性,衛生局輔導縣內醫療院所培訓志工在縣內社區設置30個關懷諮詢站希望透過社區關懷諮詢站,讓居民可就近測量血壓。  

【免費講座】乳癌攜手關懷聯誼會

【免費講座】乳癌攜手關懷聯誼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友間的疾病適應、經驗分享及情感交流,是陪伴他們走過治療艱苦時期的最佳夥伴,同時,適時的吸收醫學新知、解決日常生活中因疾病而產生之疑難雜症,是他們最關心的議題。對此,高雄長庚特舉辦乳癌攜手關懷聯誼會,並邀請血液腫瘤科吳佳哲醫師提供「乳癌的標靶治療」講座、康復用品教學簡子涵講師主講「如何穿出內在美」,期望透過本次活動,增強病友照顧能力及促進相互認識與支持之力量,歡迎病友及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與。名稱:乳癌攜手關懷聯誼會時間:3月28日(六)上午9:00~中午12:00地點: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兒童大樓6樓 國際會議廳-藍廳洽詢:高雄長庚社會服務課 鄔筱婷小姐(07)7317123轉8134

不只是配角!揭開5大辛香料 營養價值誇張多

不只是配角!揭開5大辛香料 營養價值誇張多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辛香料一直是台灣人做料理不可或缺的調味料,不僅可用來提味、增加香氣,也是菜色擺盤的好夥伴,但實際身為配角的它們,卻各自擁有許多不同的營養價值,或許從外觀上看不出它們特別的地方,但若是一一了解,就會發現它原來並不單單是調味料那麼簡單而已。營養素一樣也不少 減重、抗癌通通包你知道嗎?一般市面上經常接觸到的辛香料,大多僅會用於提味、增色,但事實上若一一剖析來看,它們各自的營養價值恐會多到讓人驚艷,也因此,《優活》針對過去所報導過的辛香料,包括生薑、大蒜、辣椒、薑黃、蔥共五種,進行專題報導,以下為所有報導濃縮的精華,一次打破大眾對「辛香料」的傳統觀念:1) 生薑,預防經痛、手腳冰冷/味道刺激又辛辣的「薑」,主要的營養價值有薑辣素、薑醇、薑烯、鉀、鎂、錳、鋅、硒等,有助於抗氧化、抗發炎、促進腸胃乳動,除此之外,她也是烹飪時用來提味的廚房好幫手,更是冬天裡可以祛寒保暖、女生們拿來改善經痛的好朋友, 但中醫師也表示,對於陰虛、內熱者應謹慎使用,以免造成反效果。2) 大蒜,辛香料之王,抗癌、抗氧化全包/大蒜除了可以生吃外,也可以當作調味料,包含了維他命B、維他命C、鈣、鐵、大蒜素、蛋白質及脂肪等營養素,並且有殺菌、治療感冒的效果,其中大蒜素還能促進身體循環,且其中的辣感,能幫助加強代謝,還能幫助預防中風,好處多堪稱辛香料之王,醫師也提醒,吃對方式才能夠將營養素完全攝取。3) 辣椒,助抗老、減重、提升代謝率/許多人認為辣椒會刺激腸胃,攝取過多會造成負擔,但醫師表示,辣椒含有維他命C、胡蘿蔔素、維他命B6、辣椒素等,有助於提升精神、抗氧化、抗老等,其中辣椒素還能促進血液循環、脂肪燃燒,加速新陳代謝,有效幫助減重,若適量攝取,能為身體帶來許多好處,但中醫師也提醒民眾,虛寒體質、腸胃病患者不建議使用此方法減肥,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4) 薑黃,抗發炎、抗凝血還能防癌/薑黃中最具營養價值的莫過於薑黃素了,除了擁有抗發炎、抗凝血、防感染、抗氧化、防癌等功效,以達到預防阿茲海默症、惡性腫瘤、高血糖、發炎性腸炎以及關節炎等效果外,連跌打損傷這種外敷藥膏都摻有這項成份,對身體多處器官都具有保護功能,實屬營養完善。5) 「蔥」明調味,營養價值高/有些人吃飯常常會把蔥挑掉,但其實蔥含有數不盡的營養價值,營養師表示其含有維生素C、β-胡蘿蔔素、鈣、硒、硫化物、多醣體、蔥辣素以及蘋果酸,使其達到抗氧化、防便秘、增強免疫力、等功效,最重要的是它還能抑制致癌因子的產生,使癌症發生率降低。

越是塞滿工作 越要退一步喊暫停

越是塞滿工作 越要退一步喊暫停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談到發問這件事時,我們常會提到「退一步」這三個字:「退一步並問為什麼」、「退一步再重新想想」……等等。但我們怎麼退一步呢?」當艾德恩‧藍德的「大哉問」浮現時,他正處於度假狀態,這可是一件重要的事。此時的他,遠離了日復一日的繁忙工作,有足夠的時間與距離從實事求是的公事,跳進另一個「不切實際」的問題。同時,女兒的疑問也激發他暫停下來,從一個天真孩子的觀點思考問題。這帶出了第二個不同形式的「退一步」—放下自己的假設與專業。在那個時刻,他不再覺得自己是什麼都知道的大人,因而開始天馬行空地想像。要問出好問題,特別是根本的「為什麼」問題,我們不一定得度個假、旁邊還要有個三歲小孩作伴。但至少一定要暫時停下工作並放下已知,才能開始發問。比起「放下已知」,「停下工作」似乎是我們比較能控制的—但實際上可能更加困難。在這個人人都被期望速度快一點、不斷前進(如果真的有前進的話)、把事情解決「即可」的世界,誰還有時間問「為什麼」?在職場上更是如此。如果你希望在會議中變成「不受歡迎的人物」,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發問:「為什麼我們要做這個?」即便這可能是一個完全正當性的問題,仍會引起反感,只有厚臉皮、搞不清楚狀況的人才會問這種問題。美國知名廣告人喬治‧路易斯(George Lois),曾設計過許多具代表性的雜誌封面與廣告文宣,這位仁兄打斷會議的能力也是眾所皆知。這不僅是因為他會熱情地為自己的想法辯護,更因為他通常是在會議中唯一願意開口問「為什麼」的人。當齊聚在會議室中的企業高層,急於對某個他們認為合理的方案達成共識,而會議室內的每個人也都點頭如搗蒜時,「我是那個唯一會舉手並說『等一下,你們要做的事一點都不合理,你們怎麼會這樣做?』的傢伙。」會議室中的其他人認為,路易斯這樣做,會拖慢進度、使得團隊無法向前推進。但路易斯知道所有人只是照習慣辦事,也就是提出過去在類似情況下,曾採用的做法或想法,而不問這是否為最佳選擇。需要像路易斯這樣,擁有足夠健康的心態,可以接受自己成為會議室中孤單的發問者,才能提出挑戰並讓大家「退一步」。不願退後一步與提出問題的現象,並不只是商場獨有。只要我們每天的生活塞滿工作、滿是活動與讓人分心的事物時,「退一步」與「發問」這回事就很難出現在行程表中。而那些最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我們要親自參與這些活動),自然永遠不會被提出。《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一書作者葛瑞琴‧魯賓說,人們越來越難找出時間退一步並自問:「我到底希望過怎樣的生活?」就連她自己也有好長一段時間陷入這樣的循環:「我全部的焦點都放在每天該做哪些事上,我沒花任何時間,思考自己是否快樂或如何過得更快樂。」如同我們之前提到的,魯賓的「退一步」瞬間,是出現在某個雨天的公車上,當外界所有一切都罕見地放慢速度,才讓她有時間自問:「為什麼我不快樂?」(如果我可以做點改變,情況是否會有所不同?)因此,也許問「為什麼」的第一要件,是必須有個暫停、有個空間、在會議中有個中斷、在「進行式」中有個停頓,或是有個安靜的時刻,可以坐在公車裡看著窗外。通常只有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才有時間思考與發問。若要問出漂亮的「為什麼」,還必須放下「我知道」的包袱。人們通常都信心滿滿,認為自己已經知道工作與生活上的每一件事。這種知道一切的感覺會降低我們的好奇心,不能開放地接受新想法與新可能。而且更糟的是,我們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知道」許多事。(本文摘自/大哉問時代/大是文化出版)

沒時間保養?通勤族按2穴位促肌膚排毒

沒時間保養?通勤族按2穴位促肌膚排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平日通勤時,或許不要再滑手機而善用時間揉揉手,皮膚在無形中就能光滑細緻。手指有個讓肌膚更加美麗的穴位,叫做關衝穴,關衝穴位於無名指指甲根部,靠近小指這一邊,按摩時,通常以另一隻手的拇指及食指夾住穴位揉按。關衝穴為手少陽三焦經的井穴,是身體有名的排毒及解熱大穴,經常按壓可以促進肌膚的新陳代謝,幫助皮膚恢復光滑細嫩。此外,在大拇指下方、手心與手背交接處,有一個魚際穴,魚際穴為手太陰肺經的穴位。中醫理論認為,肺與大腸相為表裡,經常按摩肺經的魚際穴,有助於改善皮膚排毒的效果,對於呼吸系統也有幫助。按摩魚際穴還可以幫助心臟活動,幫助深呼吸,促進臉部肌膚的血以循環。我們可以,以拇指及食指指腹輕輕貼於另一手的魚際反射區域,以力道極輕、似有若無的力道輕摸,切記動作務必輕柔緩慢。(本文摘自/揉揉手的驚人療效/商周出版)

台灣七百萬外食族 都是腸癌超高危險群!

台灣七百萬外食族 都是腸癌超高危險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失去烹飪的動力,是台灣當前最大的健康危機。根據調查指出,台灣小吃攤林立,購買方便,因此許多人鮮少在家煮菜做飯,造就高達七百萬的外食人口,然而,外食多半高油高脂、高鹽高糖,再加上食安疑慮未散,皆讓所有外食族群,深陷腸癌危機!醫師提醒,三餐老是在外的民眾,攝取蔬果不得偏廢,在腸道培養好菌同樣重要,才能避免腸癌找上門。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新增病例,每年持續攀升,平均每37.3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其中排便不順,就是罹患大腸癌的主因之一。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醫師指出,排便是腸道最重要的排毒機制,只要囤積太多宿便在腸道內,很可能讓腸道壞菌增加,甚至產生各種毒素,導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因此激增!不願意也要看!觀察糞便形狀 才能腸保健康王輝明理事長說,其實民眾可以從排便的形狀,來自行判別腸道的健康與否,他進一步解釋,健康腸道所排出來的糞便,大多呈現金黃色、香蕉狀,氣味多半不臭,如廁時間也僅需2到3分鐘,才表示腸道健康、腸道菌叢正常。不過,若排便時間總是長達十幾分鐘,糞便呈現顆粒狀、稀狀、半膏狀軟便,那就是長期便秘、平日肉類吃太多、腸道菌叢失衡的緣故。王理事長強調,很多民眾不看糞便形狀,但即使再怎麼不願意,都須嚴加觀察,才能確保健康。至於長期排便不順的民眾,除了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腸蠕動之外,培養腸道好菌更是重要!王輝明理事長表示,好菌之中,又以比菲德氏菌為常見的選擇,根據日本大阪醫院的研究顯示,腸道若能有大量好菌,可抑制有害細菌生長,並且活化全身的免疫系統,進而提高抗癌戰鬥力。白吃了?大多數益生菌 全都會遭胃酸殲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市面上關於益生菌的產品百家爭鳴,但曾有國外研究指出,經由嘴巴吃下肚的好菌,若沒有任何抗胃酸的能力,很可能在到達腸道之前,全都遭一舉殲滅,王輝明理事長說,其實挑選正確的益生菌產品須要下功夫,建議民眾購買之前,應挑選能順利通過胃酸考驗的益生菌,才能發揮作用。同時醫師也提醒,要預防大腸癌,建議50歲以上的高危險族群,都能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外食族群更要維持高纖飲食,以及每周良好的運動習慣,才能真正遠離腸癌的威脅。

研究:孕婦吸菸 恐影響寶寶自我控制能力

研究:孕婦吸菸 恐影響寶寶自我控制能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吸煙對女性而言,不僅會影響生育能力、造成月經不規則等,且菸草中的有毒化學物質,對小孩來說更會造成先天畸形、發育不良等,也因此,過去不管是專家、醫師皆紛紛建議孕婦不要抽菸,而日前在國外更有研究發現,孕婦吸菸,會造成體內胎兒「口動」與「自摸」的次數,將會比一般胎兒多,由此可見,胎兒對自我的控制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孕婦吸菸 恐會影響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發展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英國達勒姆和蘭卡斯特大學,針對20名吸菸的孕婦進行研究,其中4人有菸癮,平均每日吸14口菸,因此,研究人員賴西蘭教授,利用4D掃描影像,觀察24、28、32、36週的胎兒,在腹中的一舉一動,結果發現,一般正常情況下的胎兒,在快出生時,自我控制的能力會提升,口部活動、觸摸自己的次數則會減少,但吸菸的孕婦,其胎兒「口動」與「自摸」的次數卻增加,且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也遲緩。對此,賴西蘭教授表示,仍需有更大型、具體的研究,來證實孕婦吸菸會影響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不過,此研究所觀察到的影像,仍有助於警告孕婦需戒菸,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兒科醫學會期刊》。

一緊張就摳指甲 29歲男要戴手套才能出門

一緊張就摳指甲 29歲男要戴手套才能出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外觀常常被當作評價一個人的標準,一般人會觀察長相、髮型或是穿著,但也有人會注意手指甲這類的小細節,若是沒有照料好,很容易影響社交。一名29歲男子因手指甲變形十幾年,天氣炎熱也會帶著手套,走在路上常要接受他人異樣眼光,最後變的自信心低落,經過2個月治療,指甲外觀已經改善許多,也漸漸能夠與他人交流。皮膚科劉權毅醫師指出,男子前來就診時,兩手大拇指指甲中央已呈縱向凹陷,縱溝裡面又有多條平行的紋路,而指甲近端跟皮膚交界的地方有紅腫跟脫皮的現象,甲弧影跟甲小皮已減少許多,經深入詢問發現,病患習慣以食指指甲去摳抓大拇指指甲近端皮膚,有時則兩隻大拇指互相撥弄,當感到緊張時,狀況更為加劇,而此種症狀,在臨床診斷為慣性搔甲癖指甲變形。摳甲癖、咬甲症不自知 求診時需多方詢問什麼是慣性搔甲癖指甲變形?劉醫師說,指的是因為不良習慣,下意識或無意識的不斷去刺激近端指甲皺摺,造成近端皮膚慢性發炎,影響了皮膚底下負責指甲生長的指甲母基質,長出的指甲就會有變形的情況,變形的指甲會呈現縱向凹陷,凹陷裡還可能出現平行的橫紋溝,像洗衣板一樣一層一層的,通常發生在單側或雙側的大拇指,少數情況則是多指受影響。劉醫師提醒,慣性搔甲癖指甲變形的病人往往有摳甲癖或咬甲症而不自知,在問診時需耐心的深入了解,在面對兒童病患時更需如此。但,另有一個很相似的病叫Heller氏甲正中發育異常,而兩者差異在於指甲近端會保留甲小皮。治療指甲變形 首先改掉壞習慣至於要如何治療?劉醫師說,首先還是要戒掉撥弄刺激指甲的壞習慣,大多數的病人經過諮詢溝通後,可以靠自身克服撥弄指甲的動作,而少數病患則累積此習慣已很長一段時間,會建議用膠帶纏住指甲作為保護。雖然,也有文獻提到用氫基丙烯酸酯黏著劑做成的瞬間膠當保護膜,但要注意的是自身是否會產生過敏症狀。除了保護,也可嘗試用外用藥膏(如類固醇、尿囊素),若是症狀較為嚴重且是無法克制的強迫搔甲癖,則可與醫師討論其他治療方式。最後提醒民眾,若手指甲出現異狀,最好還是要前往診所或醫院進行診治,切勿自行用藥,以免引發其他症狀,配合醫師指示,定時服藥擦藥,並克服壞習慣,才可改善指甲問題。

霾害懸浮微粒 恐提高乳癌罹患率

霾害懸浮微粒 恐提高乳癌罹患率

(撰文:陳詩婷)(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永承診所)(採訪諮詢:永承診所 池永昌院長)近年來,中國因為工業發展所引起的霾害問題日趨嚴重,台灣也深受其害;光是2014年冬季,霾害隨著冷氣團的來襲已經至少侵台6次!乳房專科池永昌醫師表示,過去我們以為霾害只會侵害人體的呼吸道器官,然而近來研究顯示,霾害也是提高乳癌發生率的重要原因;國內研究報告甚至指出,居住在高汙染地區的婦女,因為乳癌而死亡的機率是其他縣市的1.19倍,顯示空氣汙染對於乳癌罹患率影響甚鉅。鎘、PAHs是造成乳癌的殺手霾害到底有多可怕?池永昌醫師指出,科學發現,目前已知會導致乳癌的化學物質約有216種,其中的35種就分布在空氣中,尤其是霾害越嚴重的地區,致癌物質就越多。霾害最常被人談起的即是「鎘」以及「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PAHs),池永昌醫師說,鎘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的半衰期長達20年之久,長期暴露在含有鎘的空氣中,除了造成腎臟及肺部的損害,還可能誘發乳癌、前列腺癌等癌症;至於PAHs,我們曉得它是煤炭、燃油、瓦斯或其他有機物質,因燃燒不完全所形成,一旦人體暴露於其中,研究指出恐會造成皮膚癌、乳癌的發生。口罩無法完全阻隔 六大原則遠離霾害威脅或許你會說,只要出門時配戴口罩就好啦?池永昌醫師嚴肅地說,事實上,霾害是一種非常微小的有毒物質,就算帶著口罩,這些細小的霾害分子仍然可以輕易進入人體,隨著血液流到身體的各個器官及循環系統。空氣汙染在所難免,有鑒於此,池醫師表示若能從自身管理做起,遠離霾害區、養成運動及均衡飲食等習慣,仍然可以降低乳癌的發生率。以下池醫師歸納幾項原則供大家參考:1)遠離霾害地區:大陸一直飽受霾害的困擾,旅遊時儘量避免到大陸;此外,若氣象報導預告空氣品質差時,也儘量不要出門,尤其是免疫力較低的老人及小孩。2)不要抽菸,更不要吸二手菸:抽菸會造成不完全燃燒的有害物質,如剛剛談到的鎘及PAHs。3)維持適當體重:不管年齡分布為何,只要能均衡飲食,避免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攝入,可有效預防乳癌的發生。4)每日半小時運動:因為運動時可以降低血液中的雌激素,可預防乳癌。5)避免刺激性飲料:像是咖啡、酒類等都應避免。6)30歲前哺乳:研究指出,哺乳可降低50%乳癌發生的機率!不要以為20幾歲乳房長大了就代表發育完全,事實上,乳房需要經過懷孕以及4個月的哺乳後,讓乳房的功能完全發揮出來,也才算是發育完全。定期乳房篩檢為預防乳癌的關鍵除了自身的健康管理外,池永昌醫師建議,女性應定期進行乳房篩檢。在儀器的選擇上,倒不必是昂貴的核磁共振、斷層掃描等等,應該視自己的年齡層及風險程度來做個人化醫療的乳房篩檢,尤其是20幾歲的女性,應趁年輕就養成乳房定期篩檢的習慣。以下可分為幾個原則:40歲以下的女性,建議每1至2年做一次超音波檢查(因乳房尚未成熟,儘量避免暴露於放射線之下)就可得知乳房的健康狀況;若想知道乳癌的風險程度高低,若可同時搭配乳房遠紅外熱像儀,檢測整個乳房及周圍組織的變化,藉著偵測與癌症相關的乳腺組織生理變化,顯示出異常細胞的活動,或許能提早偵測出可能發生乳癌的異常區域,提供早期預防介入的機會。40歲以上的女性,則建議每年進行X光攝影,同時也建議搭配乳房遠紅外熱像儀,評估乳癌發生的風險程度。此外,池永昌醫師說,若本身是乳癌罹患的高危險群,就需搭配比較精密的磁振造影,或是基因檢測技術,來預防乳癌的發生。更多乳癌檢測資訊:http://goo.gl/AaBbuW

女兒是婦產科醫師 老婦竟仍中招子宮頸癌第二期!

女兒是婦產科醫師 老婦竟仍中招子宮頸癌第二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抹片篩檢呈現陰性,豈料竟還是中招子宮頸癌第二期!一名張姓婦人,長期定居馬來西亞,久久才回台灣探親一次,就在不久之前返鄉時,因女兒正是婦產科醫師,只要婦人回台,就會幫忙安排健康檢查,不料,此次健檢竟遭驗出子宮頸癌第二期,皆讓母女倆錯愕不已,難掩驚恐,怎麼連婦產科醫師的媽媽也會難擋子宮頸癌的突襲!進一步追蹤原因,才赫然發現,過去兩年前婦人雖做過抹片檢查,但卻呈現「偽陰性」,導致細胞持續病變,在不知不覺中,惡化成癌症。婦人治療辛苦 女兒想起不免揪心這名婦人的女兒指出,當媽媽被診斷出罹患子宮頸癌的當下,內心十足錯愕也深感內疚,平日面對那麼多求診病友,卻忽略掉了家人的健康問題,看見媽媽罹癌後要經歷十多次的放療、電療,還有化學治療,如此辛苦抗癌的歷程,至今雖病情趨於穩定,但只要一回想,還是不免揪心。為什麼張姓婦人兩年前做過抹片篩檢,兩年後還是難逃子宮頸癌?其實原因都出在子宮頸抹片篩檢,還是有鞭長莫及呈現偽陰性的時候。其實根據臨床研究指出,罹患子宮頸癌的女性,高達三成的比例,「過去子宮頸抹片的檢測結果,都為正常,」顯示抹片篩檢還是有「極限」。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屠乃方說,有時候子宮頸癌前病變的位置,若較為裡面,就會有「括不到」癌變細胞的可能,導致抹片檢查呈現偽陰性。而為了補齊漏洞,事實上還是有方法能夠解決,也就是除了抹片篩檢,再加上HPV DNA檢測,直接找尋細胞是否遭到高致癌HPV病毒感染,進而做出更積極的因應對策。抹片篩檢功不可沒 大幅降低癌症發生率不過,當看見子宮頸癌還是有篩檢無效的可能時,可別因此抱有「反正做檢查也查不出問題」的心態,進而放棄抹片檢查,因為根據資料統計,自從我國推動抹片篩檢後,子宮頸癌發生率,已大幅下降至少六成以上,可見抹片在預防癌症之上,功不可沒!同時提醒,早期發現的子宮頸癌,其治癒率極高,五年存活率幾乎可達到九成以上,彷彿一場小感冒,能夠輕鬆以對,但若癌症直到晚期才被發現,五年存活率則驟降至只剩兩成,也因此女性朋友請務必培養定期做抹片的好習慣,才能免除子宮頸癌的威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