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夜奶、含奶瓶睡覺 當心滿嘴奶瓶型蛀牙

夜奶、含奶瓶睡覺 當心滿嘴奶瓶型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含著奶瓶入睡特別不會哭鬧,因此讓家中寶貝養成每晚含奶瓶的習慣,但當心這個動作可能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滿口爛牙!日前有一位未滿3歲的小朋友,因為牙痛至牙科求診,被診斷為奶瓶型蛀牙,由於小朋友哭鬧很厲害,無法配合,需要全身麻醉才能接受牙齒治療,讓家長心痛不已。很多父母會問醫師:「乳牙不是會換掉嗎,蛀了也沒關係吧?」台南市立醫院牙科李威誼醫師說,其實乳牙不只用來咀嚼,還有美觀、發音及維持未來恆牙萌出空間及引導恆牙生長更的重要功能。且乳牙蛀牙嚴重時,會使細菌感染擴散到顎骨造成齒槽骨發炎,有可能導致未來恆牙發育缺陷。如果乳牙過早脫落,旁邊的牙齒會傾倒,讓恆牙沒有足夠的空間萌出或萌出位置不好等。因此,發現乳牙蛀牙時就應該及早就醫治療。第一顆乳牙長出 即可開始用濕紗布潔齒更重要的是預防,李威誼醫師也說,第一顆乳牙大約是在嬰兒6個月大左右開始萌發,一旦牙齒開始長,吃完東西後,家長們可以用紗布沾水或刷頭小刷毛軟的牙刷清潔牙齒牙齦,不需要使用牙膏。最好也要漸漸戒掉小朋友夜奶及含奶瓶睡覺的習慣,才能儘量避免「奶瓶型蛀牙」的產生。而大約一歲半到兩歲半,乳臼齒開始萌發,可慢慢訓練小朋友自己刷牙或和大人一起刷牙,透過模仿方式學習,但小朋友的手腕靈活度不足,所以爸媽要再幫忙清潔;至於日常的飲食要盡量避免高糖分食物。 

福音!新型減重藥物通過美國FDA核准

福音!新型減重藥物通過美國FDA核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病態性肥胖,相較於一般型肥胖,對許多醫師來說,顯得非常棘手,治療方法更是有限,經認可的相關減重藥物,同樣稀少,但近期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與歐盟藥品管理局(EMA),正式通過另一款體重管理相關藥物的使用,在未來,可望成為減重患者的新福音。嚴重肥胖者 罹患糖尿病風險增成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副教授暨主治醫師吳至行說明,此藥與相關糖尿病藥物成分相同,但劑量則有不同調整。至於為什麼糖尿病藥物,調整劑量後,能夠用在治療肥胖上,吳至行指出,糖尿病與肥胖幾乎是唇齒相依,肥胖會引發糖尿病,糖尿病治療也可能導致肥胖,吳至行舉例說明,在美國BMI值大於30(kg/m2)的成人獲得糖尿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42倍;若每增加一公斤,則得到糖尿病的機率就會增加7%。可見糖尿病與肥胖之間,有著極大的相關性。其中機轉,臺大醫院內科部副教授暨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王治元解釋,此種體重管理藥物可藉由控制人體中樞抑制食慾及減少能量攝取,並且延長胃排空時間,增加飽足感,因此體重會相對下降。不過目前該藥物尚未通過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的核准。

半數年輕人肌耐力不足 老年恐罹肌少症

半數年輕人肌耐力不足 老年恐罹肌少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久久站上體重機,體重竟然莫名下降,心花頓時開了幾朵,暗自竊喜,平常照吃照喝沒有運動,還是可以維持好身材,但請小心,這可能正是肌肉漸漸流失的前兆!根據醫療院所做的最新調查發現,三十歲至五十歲的族群,竟超過一半以上核心肌耐力不足,醫師警告,平日若未養成運動好習慣,步入老年生活,恐怕罹患肌少症,嚴重影響老年生活品質!半數中壯年族群 肌肉量都大幅減退根據榮新診所2014年為155位體檢客戶做所做的體適能檢測發現,青壯年族群(30~50歲) 有48%核心肌耐力不足,而其他的項目測試結果大致正常。其中,50歲以上族群,隨年齡增長,各項體適能項目則有一致性衰退,並伴隨肌肉量減退。如果肌肉量持續下滑,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醫師黃婷毓指出,如果肌肉質量持續下滑,未來將伴隨著體力的衰退,造成衰弱,容易跌到、骨折、生活品質降低、無法獨立生活等重大影響,也間接提高了老年死亡率。至於要提高身體肌肉量,運動一定不能少,黃婷毓表示,不同年齡的體能狀態也不同,建議的加強訓練也不一樣,青壯年人的工作型態多為久坐,要特別注意核心肌群肌耐力的訓練,如,平板式運動,若能兼顧心肺耐力訓練更佳。努力勤運動 晚霞生活才能絢麗無比中壯年人生活的擔子逐漸減輕,應該展開全方位的體能訓練,如,規律的游泳、健走、騎單車…等,可同時達到肌耐力及心肺功能的訓練。超過65歲的長者,常伴隨關節退化或心血管疾病,建議在醫師指示下進行個人化的運動訓練,同時正確的飲食概念和營養補充將是體能好壞的最大關鍵。黃婷毓提醒,抗老除了原本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之外,對於正常老化現象的產生也要及早注意,積極注意體能狀態,及早開始體能訓練,才能確保人生的晚霞生活,也能絢麗無比。

三成民眾不認識反式脂肪!亂吃血管恐「塞住」

三成民眾不認識反式脂肪!亂吃血管恐「塞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有聽過反式脂肪嗎?若沒聽過,當心時時刻刻都處在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之中!根據國民健康署的最新統計竟發現,高達三成以上的民眾,聽都沒聽過反式脂這個名詞,當然,更不了解吃多反式脂肪對於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反式脂肪容易使血管發炎、堵塞什麼是反式脂肪?人工反式脂肪是從植物油經部分氫化加工而成,使植物油從液態變成半固態,可做成塊狀供塗抹或內餡使用,常見於酥炸及糕點餅乾類食物中。研究已經證實,每天只要攝取少量的反式脂肪,就會增加血液中的壞膽固醇、降低好膽固醇,還會增加三酸甘油酯,讓血管容易阻塞及發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若將總熱量2%反式脂肪的熱量完全以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取代,可減少23%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若於總熱量中降低0.5 %來自反式脂肪的熱量攝取,可減少3%的中風死亡,以及6%的冠心病死亡機率。國健署指出,根據104年調查結果發現,有36%眾沒有聽過反式脂肪;民眾在購買包裝食品時,有68.6%表示沒看過或很少看反式脂肪含量標示;64.9%民眾不知道政府已要求從2008年開始,包裝食品都必須標示反式脂肪含量。少吃奶油製品、炸物 反式脂肪OUT!也因此,避免吃進過多反式脂肪,就顯得極為重要!國健署提醒,減少反式脂肪的攝取,須少吃以氫化油、烤酥油和人造奶油製作的烘焙食物、酥炸食品及有餡的糕點餅乾、泡麵、奶精等。另外,堅果種子含豐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鈣、鉀、鎂、維生素E等營養素,建議民眾每日攝取約一湯匙的堅果種子,研究指出,若總熱量中以多元不飽和脂肪取代5%來自飽和脂肪的熱量,可減少約11.5%心病死亡的機率。

糖吃多易老化、罹癌 「戒糖」才能贏回健康

糖吃多易老化、罹癌 「戒糖」才能贏回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張瓊之/人物專訪)只要在臉書粉絲頁發表文章,便能引來眾多關心健康的粉絲爭相按讚;她的健康小建議,更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聖經,奉為圭臬。她憑什麼有這麼大的魅力?很難想像,這位人稱吳老師的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臉上肌膚緊緻,毫無皺紋,看上去年紀彷彿最多只有三十歲的她,在接受《優活》專訪中表示,她目前有兩個小孩,其中老大還已十七歲,讓在場記者都驚訝得倒退三步!靠著健康吃 就成為美魔女!進一步追問怎麼保持如此凍齡美貌?原因都來自,長期累積的深厚營養學知識,使她深諳食品添加物對於健康的危害,更了解「精緻糖(Simple Sugar)」所帶來的老化危機。她不若一般人不惜重金,須要各種保養品支撐肌膚年齡,靠著「健康吃」、「規律運動」,就能成為正港美魔女。也難怪她會受到眾多粉絲的熱愛,只要一發文,宛如降下聖旨,通通跟著照辦。沒有營養學底子 隨隨便便糖分攝取就過量談及「精緻糖」對於細胞的老化及危害,吳映蓉露出嚴肅神情。她指出,其實國人都對於糖的風險,太過小覷,導致幾乎所有人,每天糖都吃得太多。像是從看得見的糖份說起,各式含糖飲料與甜點,只要上班喝一杯,或是假日來一份,就已超過警戒線。「更何況是那些看不見的糖,」吳映蓉強調,眾多加工食品裏頭,都含有不少的糖份,舉例來說,肉鬆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其實不知道肉鬆裡面也含有許多糖份,直到真正點破,才恍然大悟。不難看見,一般民眾一日吃下來,若沒有營養學的底子,隨隨便便很容易超過一日糖份攝取量,也就是「每天攝取熱量上限的10%」。更何況在104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的九千份報告後,建議成人及兒童糖的攝取量,從每天攝取總熱量的10%下修到5%。為什麼會如此將焦點放在「精緻糖」上?探究起來,恐怕會讓人倒抽一口氣。其實,身體所需要的血糖,從吃的糙米、玉米、地瓜等全榖根莖類就可以獲得,也因此若再額外多吃這些『精緻糖』就會開始作怪。「精緻糖就像黏膠一樣,會黏住身體裡的每個蛋白質,」吳映蓉舉例,膠原蛋白如同橡皮筋,充滿彈性,但若與糖份結合,會產生AGES(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糖化終端產物,導致橡皮筋失去彈性,輕易拉扯,即刻斷裂。她進一步解釋,糖會將支撐肌膚彈性的膠原蛋白破壞殆盡。若吃一口甜點,糖有事沒事就會黏一下膠原蛋白,使其大量斷裂,臉上就會產生細紋、皺紋,皮膚將變得鬆鬆垮垮。吃糖會顯老 十幾種疾病跟著上身事實上,除了提早顯老,糖的危機更如洪水猛獸。「身體上每一個部位,都有膠原蛋白以及彈力蛋白,只要不斷吃糖,身上所有的蛋白質結構都無一倖免。」吳映蓉分析,人體血管壁中,也含有膠原蛋白、彈力蛋白;一旦糖吃多了,將產生千千萬萬個AGES,使其彈性變差,進而增加高血壓、血管硬化的風險,腦中風、心血管疾病,也隨之而來。此外,關節中的軟骨,也有很多膠原蛋白,同樣糖也會促使關節炎加速;糖分更是造成身體發炎反應、細胞癌變與罹患失智症的主因之一。吳映蓉一一細數糖吃太多,所帶來的健康危機。視戒糖如保命符 曾歷經陣痛期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她堅持「戒糖」原則!視不吃糖,當作健康保命符的她,其實也歷經過戒糖的陣痛期。在她高中的時候,簡直愛糖如命,尤其是準備聯考壓力大時,冰淇淋、巧克力更是狂吃,一杯提神的咖啡,也要加入四五顆糖,才肯罷休。直到大學接觸營養學後,才漸漸戒糖,連她最愛的甜點也不能吃,飲料不能喝,過程十足辛苦,不過,體脂肪也因此受到「感召」,乖乖的慢慢下降。除此之外,為了屏除所有吃下糖的可能性,一年前更是拿自己做實驗,只吃「原態」食物,不吃加工食品,連麵包也一律掃出家門,換來的結果,就是身體變得輕盈,體脂肪同樣下降2~3%。她分享,如果想一起戒糖,第一步應先從飲料開始戒,讓舌頭遠離味覺蒙蔽,就已經成功一半。但若樣要讓糖血管中移走,只有兩個辦法,第一就是不吃,第二則是利用運動把血管中太多的糖份代謝掉,因為,運動時肌肉會把糖份燃燒成能量,平時血糖也會在肌肉中儲存為肝醣,這是防止過多的血糖在血管中亂竄、亂黏,即可降低各種因糖所產生的危害。挽救健康頹勢 請跟著「味覺革命」在失智症日漸增多的當下、罹患高血壓的上班族滿街跑、眾多疾病大量年輕化的趨勢,幾乎難擋,精緻糖無疑是穿梭其間的罪魁禍首。也因此,對於要如何挽救國人的健康劣勢,吳映蓉目光射出火來,下了四字註解,也就是「味覺革命」。唯有減少糖份的攝取,才能贏回健康!

案外案!桃市稽查大創百貨 竟意外發現萬件輻射食品

案外案!桃市稽查大創百貨 竟意外發現萬件輻射食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日紛紛查獲遭到輻射污染的日本商品,繼在業者暗自竄改商標,魚目混珠賣到台灣後,桃園市政府又追查到台灣大創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的桃園倉庫裡,疑似隱匿多款不合格容器,此外,也發現有13項食品為核災進口未通報,卻自行下架,而目前所有產品已封存,且全案也交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做後續處分。 桃市查大創倉庫 意外查獲輻射商品桃園市政府衛生局27日會同食藥署及保七總隊前往台灣大創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桃園倉庫,追查該公司103年不合格塑膠容器改正情形,結果在倉庫竟查獲自行下架日本5縣生產製造之違規食品13項產品,共計13,259件,其中包括5項已公告的產品,以及新增8項(LANGULY巧克力夾心餅乾、LANGULY草莓夾心餅乾、DAISHO黑胡椒鹽、DAISHO黑胡椒、壽司屋海苔味曾湯、SANGARIA咖啡歐蕾、SANGARIA咖啡奶昔及SHOWA炸雞粉)。日本受輻射地區所製產品 目前仍暫停受理輸入報驗食藥署表示,自100年3月26日後,日本受輻射污染地區包括: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5縣生產製造之任何食品,目前仍暫停受理輸入報驗;業者如輸入前項地區之產品,則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條之規定,將依同法第47條處新臺幣3到300萬元罰鍰。 業者若發現食品有疑慮未通報 恐會遭罰最後,衛生局也呼籲所有食品販賣業者,若發現產品有危害衛生安全之虞時,應即主動停止製造、加工、販賣及辦理回收,並通報衛生局。若有違反者,依同法第47條第2款,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歇業、停業一定期間、廢止其公司、商業、工廠之全部或部分登記事項,或食品業者之登錄;經廢止登錄者,一年內不得再申請重新登錄。

研究:睡超過八小時 早死風險恐增30%

研究:睡超過八小時 早死風險恐增30%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常聽說睡得少會短命,但實際上睡太多也不一定好,根據過去的許多研究發現,只要睡太多就會增加中風、肥胖的機率,而日前更有研究發現,成人每日睡眠時間只要超過九小時,就會比一般睡7~8小時者高出3成,由此可見,睡眠時間真的是開啟人體健康的關鍵密碼。睡多睡少都不好 同樣都會增加早死風險該研究主要是由英國華威大學的心血管醫學和流行病學教授卡布奇歐,針對100萬人進行長達10年的睡眠調查,結果發現,每晚最理想的睡眠時間應為7~8小時。對此研究人員表示,只要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就被界定為睡眠時間過長,若又睡多餘9小時的話,早死風險就會比一般睡7~8小時者多出30%,而睡眠時間若少於6小時,早死風險則會增加12%,另外也發現,不管是睡多或睡少,都會有引發抑鬱症、心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神經學期刊》。 

缺乏運動者 罹患糖尿病風險增4倍

缺乏運動者 罹患糖尿病風險增4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網站指出,一般人的心肺耐力自25歲以後,每年約減少1%,因此到了75歲時,心肺耐力可能只有年輕時的一半。而缺乏運動者若又與經常運動者相比,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將會增加1.5~2.4倍,發生糖尿病的機率會增加2~4倍,得到大腸癌的機率則增加2至5倍。因此,據估計如果全民均從事適當運動,人口中因上述疾病而死亡的人,可減少三分之一,且養成運動習慣,不僅可減少疾病風險外,也可促進血液循環與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鬆症、高血壓、高血脂等,有益無害。每天只要15分鐘 就可邁向健康之路國民健康署自2002年起推動健走,希望民眾能把走路融入日常生活,建立健走、健身的健康觀念,每天健走15分鐘好處多多,除了能夠改善各項身體機能,運動時腦部產生的腦內啡,還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然而,健走時基隆市衛生局也建議,可運用健走口訣,「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來達到控制體重,並延年益壽的功效。

氣溫變化大!春季憂鬱來襲 精神病患激增兩成

氣溫變化大!春季憂鬱來襲 精神病患激增兩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春季,時而陰雨綿綿,時而豔陽高照;昨日氣溫冷得叫人直發抖,今日卻熱得短袖短褲全都出籠,面對春天後母心,說翻臉就反臉,不少人心情也跟著七上八下!根據精神科醫師的觀察,每年到了春季,門診罹患憂鬱、焦慮的患者,就會因此暴增兩成之多,建議春季之時,民眾務必加緊每天運動的腳步,才能擺脫春季憂鬱!多吃香蕉喝牛奶 助減少溫差衝擊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環境因素影響心理甚鉅,像是春天進入梅雨季,因為外頭陰雨綿綿,日照變短,若以腦科學來解釋,這會改變人腦的松果體運作,讓退黑激素的分泌產生波動,進一步使人體內的血清素降低,引發憂鬱或焦慮問題。其實,就連溫度的變化,也會影響心情,楊聰財說,溫差會對腦中的下視丘產生極大的刺激,同樣也會讓人出現情緒障礙。而進一個月來,因大陸寒流的間接性來襲,導致溫差好幾次都動輒將進二十度以上!使得體質較為敏感的人,容易出現焦慮、憂鬱心情,而早已有情緒障礙的患者,更可能因此病情加重。 至於如何減少季節變化所帶來的情緒衝擊,楊聰財說,可多吃一些含有色胺酸的食物,例如,牛奶、香蕉,或是多攝取魚油,有助於保護腦神經不受外界的刺激,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刻,更要加強運動量,才能避免春季憂鬱來襲!

看電視可助眠?醫:反而更亢奮、難入睡

看電視可助眠?醫:反而更亢奮、難入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3C產品日益普及,有許多民眾喜歡在睡前玩手機、看電視等來培養睡意,但根據國內睡眠醫學會的研究發現,在20~49歲的族群中,失眠者在睡前使用3C產品的比例為53.3%,略高於非失眠者,對此醫師表示,雖然多數民眾認為睡不著時,可藉由看電視等增加來睡意,但實際上卻會增加焦慮、亢奮的機會,反而適得其反。睡前半小時放鬆訓練 可縮短入眠時間根據研究發現,失眠者在睡前床上從事看電視活動的比例明顯多於非失眠者,可能因為睡不著,所以,失眠者更容易選擇看電視打發時間,或是企圖藉此增加睡意。但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吳家碩臨床心理師表示,失眠者若在床上從事非睡覺的行為(如看電視),其實是很容易延長躺在床上睡不著的比率時間,進而增加焦慮、亢奮的機會,導致失眠延續的惡性循環。所以,建議有失眠困擾者,可在睡前0.5~1小時安排固定的放鬆時間,以引導身體的方式,慢慢準備進入睡眠,若學過腹式呼吸法、肌肉放鬆法等,也可將這些放鬆訓練編入睡前固定活動,更能縮短入睡時間並增進睡眠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