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早餐食材含動物用藥 拉亞漢堡、呷尚寶中鏢

早餐食材含動物用藥 拉亞漢堡、呷尚寶中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食安問題連環爆,不只是飲料店,現在連早餐店都淪陷?新北市衛生局日前會同消保處針對轄區早餐店產品及食材進行抽驗,結果出爐20件三明治等產品衛生標準均合格,但動物用藥部分,呷尚寶的漢堡肉餡驗出「硝基呋喃代謝物」,蛋品2件不合格,分別為喜得炭火燒三明治及拉亞漢堡,1件驗出乃卡巴精,另1件為驗出歐美德普、乃卡巴精及馬杜拉黴素。含動物用藥 衛生局要求下架衛生局說明,三家不合格包括中和區復興路的拉亞漢堡、呷尚寶景安店及板橋實踐路的喜得炭火燒三明治,不合格產品第一時間已通知早餐店下架,其中漢堡肉餡原料的豬肉來源為屏東縣「萬偉股份有限公司」,不合格蛋品來源分別為彰化縣「全益蛋行」及台中市「和源蛋品實業社」。衛生局指出,已移請所轄衛生單位後續追查處辦,查證屬實可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並依同法第44條處違規業者新台幣6萬元至2億元罰鍰。

他半夜常肩膀痛醒 神經阻斷術有解

他半夜常肩膀痛醒 神經阻斷術有解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肩膀痛是現代人普遍的通病,造成的因素多,如果拖延不接受受治療,長期下來甚至還會影響生活品質!日前,一名63歲的許先生,因肩關節長骨刺、肩胛肌腱發炎,使得肩膀疼痛已近一年,不僅穿衣服有困難,半夜也經常痛醒,造成睡眠品質不良,血壓升高,嚴重影響生活作息。雖然過去曾試過服用止痛藥、做復健等方式,但都無法獲得有效的緩解,直到採用超音波導引方式,進行肩關節神經阻斷術後,目前止痛效果良好,且生活品質也明顯改善許多。吃止痛藥、做復健 能改善的疼痛症狀有限台北慈濟醫院疼痛科袁懷璧醫師表示,肩膀痛發生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五十肩、長骨刺、肌腱發炎、肌肉拉傷等,而過去在傳統的治療上,大多是吃止痛藥、復健、休息等方式,但疼痛症狀改善有限。而神經阻斷術雖是一項行之有年的止痛方法,但過去醫師只能憑著經驗及解剖相關位置作,來定位注射藥劑,因看不見血管、神經,所以,風險較高或治療效果受限,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可藉由超音波導引方式,直接看到神經血管的分佈,將麻醉藥物精準注射在神經周圍,達到止痛的效果,且止痛效期可達數個月至一年。 打破負向循環 就算藥效過疼痛感也不再來既然藉由麻醉藥物可阻斷神經,但等藥效過了後,是否神經傳導的痛感又回來了?袁懷璧醫師表示,像患者許先生這樣,因肩膀痛導致關節靈活度下降,導致代謝產物蓄積,產生發炎物質,進而再度刺激疼痛神經,患者也易因疼痛而拒絕或逃避復健治療,形成慢性疼痛的負向循環。但神經阻斷術則可打破此負向循環,同時也會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患處的復原及組織修復,疼痛狀況也會跟著舒緩,因此,即使麻藥效力過了,患處也會因組織更新而減緩痛感,只是提醒民眾,當疼痛獲得控制後,還得要持續復健,以期早日康復。  

胸悶、胸痛不在意!他鬼門關前走一遭

胸悶、胸痛不在意!他鬼門關前走一遭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急性心肌梗塞是造成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對於多數民眾來說,由於心臟病防治意識薄弱,往往都認為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延誤治療,但其實只要有出現胸悶、胸痛、呼吸不順等症狀時,就要提高警覺了!日前,一名53歲的莫先生,自去年底就發現自己變的很容易喘,有時還會胸悶、悶痛,但一開始以為只是太少運動量、體力變差、菸抽多所致,直到2月4日那天,真的喘的受不了,但還是強忍著不適,自己開車到最近的醫院求診,結果沒想到,一檢查後醫師說狀況非常不理想,需緊急動手術,所幸經過兩個多月住院治療與搶救後,目前已無大礙,順利地從鬼門關前救回一命。情況相當危急!他三條血管幾乎全受阻 花蓮慈院心臟胸腔外科張睿智醫師表示,當患者從外院轉診後,發現心臟主要的三條血管,有兩條已完全阻塞,而最後一條也有超過9成的阻礙,情況相當危急,必須緊急進行繞道手術,但當下除了使用葉克膜外,由於患者的心臟收縮功率只剩下20%,為了避免影響其他器官功能及血液循環,決定採取困難度較高的心臟不停跳的方式進行手術,歷經八小時,取患者小腿至大腿內側血管,為他進行血管再造,使血液得以順利供給心臟,改善血管阻塞問題。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他終於康復出院,目前恢復狀況良好,且在醫師的建議下,他也戒掉原本一天要抽一包半菸,並養成每天都會步行三公里的好習慣了。40~49歲的男生 為好發的高危險群根據統計國民健康署,急性心肌梗塞是造成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男性的發生率是女性的2倍以上,在年齡分布上, 40~49歲的發生率從民國98年每十萬人76.4上升至102年的99.2,增加了3成。因此,張睿智醫師提醒民眾,心臟病主要危險因子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肥胖等,若有不明原因的胸悶、胸痛或容易喘的狀況,就應該自我警剔,唯有健康的身體是打拚家庭與事業的基礎。

健康食品治過敏?恐讓病情更惡化

健康食品治過敏?恐讓病情更惡化

(優活健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裡,不僅溫度、濕度急遽變化外,就連潛藏在空氣中的花粉、灰塵、霾害也驟增,導致許多人噴嚏不止、鼻水不停,或使眼睛、皮膚出現紅腫、發癢等現象,且嚴重時甚至會誘發急性氣喘發作。一旦出現過敏的症狀,除了藉助藥物來緩解外,也有部分民眾會透過食品來調整體質,不過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雖然部分健康食品對於調整過敏體質可能有輔助性效果,但食用前仍須諮詢專業人員,也不建議取代藥品,以免增加惡化風險,造成反效果。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就會產生過敏症狀一般來說,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及氣喘等都屬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表現,當身體暴露於過敏原中,免疫系統會發出警訊,使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或氣管平滑肌收縮,來動員體內消除過敏原的機制,只是,一旦反應過度時,就會造成皮膚或眼睛發癢、紅腫,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甚至氣管收縮等症狀。由於個人體質不同,身體對於過敏原的反應不一,當免疫系統對於過敏原過度反應時,過敏症狀即會產生,造成身體不適。藥物 仍是緩解症狀最快的辦法當過敏發生時,藥物是最快能緩解症狀的方式,但除了藥物外,有許多民眾也會藉由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來改善體質,對此,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部分已取得小綠人標章的健康食品,如靈芝、益生菌、乳酸菌等,雖經動物實驗顯示可輔助調整過敏體質,或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功效,可減少過敏的免疫反應,但不等於療效,產品也不得宣稱有治療、根治、及可取代藥物等誇大宣傳。所以,建議過敏患者還是以就醫診治為止,在食用這類健康食品前,可先諮詢專業人員,特別是同時患有自體免疫疾病者更要小心,因為部分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產品,對於免疫疾病的諸樣症狀,有惡化的可能。慢性過敏、氣喘者 不當停藥恐有生命危險若要要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並非單純倚靠藥物或食品,還需配合環境、飲食、運動及生活型態的調整,且當症狀發生時,也要適時、適當地使用藥物,不要一味抗拒或貿然停藥,尤其是慢性過敏或氣喘患者,不當停藥恐會使症狀惡化,甚至危及生命。

頻繁夢遺好傷身? 醫:不會影響性功能

頻繁夢遺好傷身? 醫:不會影響性功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高中生近日欲專心讀書而戒掉看A片的習慣,結果晚上睡覺時夢遺頻繁,一個月大約出現6至7次,該名男孩感緊張,擔心這會讓自己元氣大傷,進而影響未來的性功能,因此至南投醫院求診,泌尿科林紋旭醫師表示,夢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會傷害身體,也不會影響性功能,無須過度擔心。正常反應勿驚慌 有性伴侶機率會減少南投醫院泌尿科林紋旭醫師表示,遺精又稱為夢遺,是一種自然且正常的現象,大多發生在青春期的男性,在睡夢中因為摩擦或者做春夢達到高潮而射精,這就是遺精,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而言,當男性有了性伴侶、正常的性生活後,夢遺的機率就會減少,不需藥物控制。林紋旭醫師表示,夢遺的次數因人而異,因此偶爾若出現較多次的夢遺,也不必太緊張,建議可以多從事戶外活動、運動,保持身心健康。

【免費講座】胃腸道基質瘤講座

【免費講座】胃腸道基質瘤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胃腸道基質瘤聽起來陌生,一般常見的腹脹、腹痛、消化道出血卻都可能是它的徵兆之一。從疾病的認識、診斷到治療,患者常有許多的疑惑卻不知道從何問起!其實,只要建立正確的疾病觀念與用藥常識,胃腸道基質瘤已不再是可怕的疾病,甚至可像慢性病一樣長期控制。有鑑於此,防癌教育基金會特地舉辦『胃腸道基質瘤』醫病座談會,並整合台中榮總、基督教醫院及秀傳醫院三大醫學中心專業醫師群,與民眾直接面對面,透過醫師精闢的講解,讓病友及家屬們深入了解:洞察先「基」-立刻診斷不延遲;掌握良「基」-立即治療不間斷、遵從醫囑的重要性,建立正確的保健知識,歡迎胃腸道基質瘤的病友及家屬們共同參與。名稱:胃腸道基質瘤民眾衛教講座時間:104年5月30日(六)下午3:00~5:05地點:台中逢甲大學 商學大樓8樓第八國際會議廳(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報名方式:0800-000-306洽醫事通「胃腸道基質瘤衛教小組」

妙齡女自體脂肪豐胸 竟導致血管栓塞

妙齡女自體脂肪豐胸 竟導致血管栓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抽脂塑身兼豐胸,自體脂肪隆乳蔚為風潮。然而手術失敗導致乳房感染變形或壞死的情形仍時有所聞。就有一名27歲的劉小姐,年前利用休假至診所接受自體脂肪豐胸手術,於雙側乳房各注射約250cc脂肪。沒想到,手術後兩週,右側乳房下方忽然出現疼痛的腫塊,而且腫塊在2天內持續變大,範圍由乳房下方擴散至肚臍部位。經檢查發現,右側胸上腹靜脈有栓塞的情形;所幸即時給予藥物治療後,栓塞停止惡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陳承謙指出,此類併發症並不常見,發生原因可能是手術過程中不慎傷及血管,或是將脂肪注射入靜脈引起阻塞所致。若手術過程無菌技術沒有落實,造成乳房感染亦可能併發栓塞靜脈炎。未避開血管   嚴重恐致胸部變形脂肪注射需注意諸多細節,小心避開血管就是其中之一。傷及血管可能造成出血與血腫,還可能導致乳房感染變形。而脂肪若不慎注射入血管內,輕微的可能造成乳房皮膚壞死或栓塞靜脈炎,嚴重則可能導致肺栓塞。因此,陳承謙醫師也建議想隆乳的女性,尋求專業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諮詢,並充分討論後再做決定,才能避免產生併發症。

勤敷面膜等於保濕?醫:當心反效果恐易過敏

勤敷面膜等於保濕?醫:當心反效果恐易過敏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臉部肌膚保養的第一步就是「保濕」,許多愛美的民眾不惜砸重本買面膜等保濕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莫過於演出《武媚娘》的女星范冰冰,完美的膚質羨煞旁人,私下的她就是無時無刻都敷著面膜,完全不浪費一點時間,為的就是希望皮膚能達到完美的狀態,但醫師卻表示,保濕不是這樣做的!面膜不能天天敷 保養品不是越多越好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黃毓惠醫師表示,剛敷完面膜,皮膚雖然看起來變得光滑、保濕,但並不建議民眾長期如此,因為市售許多面膜都會添加其他成分,普遍像是抗老、美白等,都容易對皮膚造成刺激、掃掉一層防禦力,嚴重恐會導致過敏。除此之外,相信也有不少愛美的民眾,家中總放著效用不同的瓶瓶罐罐,睡前總是一瓶擦過一瓶,認為做足了保濕才能安心入睡,但醫師表示,民眾對於肌膚的保養要有最基本的認知,保養品不是擦越多越好,臉上塗抹太多東西,反會增加皮膚過敏的機率,其實做好保濕,只需要最基本的化妝水及乳液就很足夠了。夏天也要勤保養 保濕乳液少不了有積極做保養的人,當然也會有不那麼勤勞的人,隨著夏天來臨,有些人會省略乳液不擦,洗完臉只上一點化妝水,對此,黃毓惠醫師說,依照每個人的膚質不同,所需要的保養程度不同,有些人害怕夏天擦乳液的黏膩感,但也要注意自己的肌膚是否能夠分泌足夠的油脂保護,不要使的自己的肌膚鬧水荒了,醫師建議民眾可以選擇清爽型的乳液,降低黏膩不適的感覺。

人工生殖有年限!把握35歲前黃金生育期

人工生殖有年限!把握35歲前黃金生育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去年11月,女星陳明真產下雙胞胎,打破女星最高齡產子紀錄;接著今年1月底,45歲的劉若英喜獲麟兒,高齡產子似乎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趨勢。但婦產科醫師沈孟勳提醒,隨著女性年齡增長,懷孕率則會逐年下降,相對流產機率也提高。根據統計,35歲以下女性進行人工生殖,活產率約有35%;超過40歲的女性只剩下不到10%。呼籲若有生育規畫的女性,建議在35歲以前做好準備,或考慮以凍卵方式保留「生」機。就有一名35歲的上班族陳小姐,職場表現受主管肯定,但卻遲遲未能遇上理想的另一半,看著身邊好姊妹一個個結婚生子、臉書上不是與老公出遊合照,就是孩子成長的可愛照片,隨著年紀增長,也開始擔心萬一很久以後才能結婚,會不會到時候生不出孩子,就決定先將品質好的卵子凍存。女性年齡與卵巢功能成反比 冷凍卵子成趨勢事實上,女性卵巢功能與實際年齡成反比關係,隨著年紀增長,不只卵巢功能逐漸減退,卵子品質也下降,高齡對女性而言,是一項無情考驗。加上現今在媒體、名人的影響下,晚婚族女性為了能夠及時保存品質較佳的卵子,冷凍方式開始成為一種選擇。沈孟勳醫師表示,冷凍卵子確實替熟女們帶來了一個好的契機,利用人工生殖技術,誘導排卵將卵子取出並採取玻璃化冷凍,就好比將卵子凍齡一樣;等到未來結婚時,將卵子解凍與先生的精子受精,再把受精的胚胎放入子宮著床。(依台灣人工生殖法規定,只有夫妻才能進行試管嬰兒治療)。她也強調,取卵的程序與試管嬰兒一樣,需要打排卵針、定期追蹤濾泡超音波與抽血,等到卵泡夠大時進行取卵手術。晚婚族注意!35歲前凍卵品質較佳但是大家也會好奇,什麼年齡都可以凍卵嗎?沈孟勳醫師表示,基本上,越年輕能夠保存的卵子數越多,品質也越好。所以,建議有生育規畫的女性,凍卵最好不要拖過37歲,避免取出的卵子數或解凍後的品質不如預期。醫師最後呼籲,在生育方面,高齡所帶來的衝擊的確不小,甚至懷孕後產生的併發症也不少,因此,若能趁35歲以前懷孕還是最理想的;若真的有晚婚規劃的女性,冷凍卵子也提供了另一項生育選擇。想了解更多「凍卵」相關資訊:http://goo.gl/F81qku

會吵的小孩有糖吃?4不3要終結孩子哭鬧手段

會吵的小孩有糖吃?4不3要終結孩子哭鬧手段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論地域,不分種族、膚色及文化背景的差異,孩子的哭鬧始終是天下為人父母者在教養子女上最常面臨的苦惱和挑戰。就行為心理學家的研究觀察,孩子的哭鬧正是內心意念最直接的表達,憑藉哭鬧可以牽引身邊周遭的大人把注意力投注在他身上,甚至達到使大人手足無措、低首「臣服」的控制目的。如果因為孩子的哭啼叫鬧,身為爸爸媽媽的就立刻豎起「白旗」投降,硬生生吞下原本想責罵孩子的話語,在一片哭鬧中「繳械」的父母,也錯失了一次教育孩子的機會。這一切結果的演變,其實無形中也等於在變相「鼓勵」孩子緊緊抓住父母害怕他〈她〉哭鬧的「把柄」。孩子將會視哭鬧為使爸爸媽媽凡事乖乖「就範」的最佳工具。如何回應孩子的哭鬧?孩子哭鬧是因為身體不舒服嗎?還是孩子的欲求有所不滿?或是因為孤單產生恐懼而哭鬧?當孩子哭鬧時,身為爸爸媽媽的還能耐心地跟他〈她〉說道理嗎?或是忍不注以兇惡言詞「恫赫」?抑或乾脆不理不睬,甚至無視於孩子的「哭鬧」?如何在孩子的哭鬧中,得到最佳的親子溝通機會?寶貝兒女動不動就哭鬧,爸爸媽媽該如何積極、正向地來終結這樣惱人的「哭鬧」劇呢? 以下「四不三要」錦囊妙方,提供給擁有寶貝兒女的爸爸媽媽們:「四不」1)不要隨著孩子的情緒也跟著生氣或著急。2)不要用威脅恫嚇的口氣〈如:我找警察來把你帶走!我明天到幼稚園跟老師說你不乖!〉要孩子停止哭鬧。3)不要隨口敷衍答應孩子的要求。4)不要因為孩子的眼淚就「投降」。「三要」1)要先了解孩子哭鬧的真實原因,是來自身體或心理?2)身為成年人絕對要先保持冷靜、平和的思慮,才有溫和的口氣和理性的作為。3)對錯是非的原則務必要堅持,答應的理由不能「昨是而今非」或「今是而昨非」。(本文摘自/如何培養高EQ孩子/人類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