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早產兒染「呼吸道融合病毒」 重症風險激增四倍!

早產兒染「呼吸道融合病毒」 重症風險激增四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家中有早產兒,可要多多提防名為「呼吸道融合病毒」所引發的感冒症狀!「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又稱為早產兒的SARS,雖此病毒極為普遍,兩歲以下的嬰幼兒,近乎百分之百都曾遭感染過,然而,RSV對於早產兒、合併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嬰幼兒而言,都可能在短時間內,病情突然加速惡化,家中若有這三大高風險嬰幼兒,不得不慎!RSV很常見 對於早產兒容易併發重症RSV是引起嬰幼兒感冒的常見病毒,其中主要症狀,除了咳嗽與痰多,RSV更會引起氣喘、細支氣管發炎,若上述三大危險群遭到感染,很容易引發重症。台灣兒童心臟學會理事長王主科醫師指出,雖然RSV很常見,但門診時常有免疫力差的小孩,因染上RSV突發併發症,而不幸罹世的個案。台灣一年四季RSV都活跳跳 家長不得不慎他強調,這三大危險族群,誘發併發症而奄奄一息的風險,是一般健康幼兒的四倍以上!值得注意是,RSV於四季變化明顯的國家,都有所謂的流行季節,不過因台灣處於亞熱帶地區,等於整年都是RSV的活躍期,對於有先天性疾病的嬰幼兒,恐怕威脅甚鉅。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紀鑫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主要經飛沫或直接接觸等途徑傳播感染,目前並沒有疫苗可供接種,提醒家長居家「防、毒、洗、戴、動」五大預防策略,透過施打預防性單株抗體、獨立使用餐具、勤洗手、戴口罩及多運動,防範呼吸道融合病毒上身。

壓力大、心情低落!諮商專線守護你

壓力大、心情低落!諮商專線守護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壓力大,對於有些人來說,就容易出現心情低落、情緒不佳等情況,此時周遭的人很重要,只要能多付出一點關心、及時察覺異狀,就能減少遺憾的發生,因此,新北市衛生局在校園、職場、社區推動「看、聽、轉、牽、走」生命守護天使課程,教導民眾如何識別身邊的親朋好友是否出現情緒問題,成為人人生命中的守護天使。心情煩悶超過兩周 應盡速尋求專人協助亞東醫院精神科潘怡如醫師表示,當覺得壓力很大或心情憂鬱低落時千萬不要一個人默默承受,務必提醒自己「我的憂鬱並不孤單」,試著與信賴的人分享感受,不時替自己打氣,或藉由安排一些其他的活動,減少獨自一人胡思亂想,並在活動中嘗試放鬆自己的身心。情緒的變化經常一開始是一種壓力感,可能會睡眠狀況不佳、一整天都無法放鬆、沒有快樂的感覺,有些人也可能會出現身體症狀,如胸悶、心悸、頭暈、腸胃不舒服等,隨著時間漸漸地出現負面的情緒和想法,對於小挫折容易放大、感到沒有希望對未來悲觀,甚至覺得沒有人能幫助自己,如果以上情況持續超過兩週以上仍舊沒有改善,仍持續存在悲觀或想不開的念頭時,一定要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心理諮商專線多 有需求者應善加使用衛生局也呼籲民眾珍惜生命,若有心理諮商需求或壓力抒發等相關協助,除可撥打生命線專線電話「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24小時安心專線「0800-788-995」外,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也提供免費心理諮商服務,讓有情緒困擾或有壓力需要紓解的民眾使用,民眾可來電02-225772623進行預約。

注意力頭號殺手!含糖飲料喝多 恐過動、影響專注力

注意力頭號殺手!含糖飲料喝多 恐過動、影響專注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和注意力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包括: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而製造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重要胺基酸原料:左旋麩醯胺酸、苯丙胺酸、左旋色胺酸,需要有充足的蛋白質來源,如瘦肉、蛋、低脂起司、堅果、豆類等,並且要有足夠的胃酸,讓胃蛋白能正常作用,將胺基酸從蛋白質分解出來。胺基酸需要在特定維生素B、維生素C,以及礦物質的催化下,才能合成神經傳導物質。維生素B群包含:維生素B3(菸鹼酸)、維生素B6、維生素B9(葉酸),存在於小麥胚芽、芝麻、糙米、深綠色蔬菜當中;維生素C則富含於檸檬、芭樂、蘋果、柳橙中。所以如果你飲食易於不均衡,建議額外補充維生素B群、維生素C。另外,ω-3不飽和脂肪酸(DHA、EPA),是構成大腦神經元的重要物質,在深海魚肉中存量豐富,攝取充足對注意力甚有幫助。富含DHA的魚類包含:鮪魚、花枝、小卷、仔魚等,富含EPA的魚類包含:蚵仔、生蠔、仔魚、鯖魚等。考量深海魚類普遍有重金屬汙染的風險,補充深海魚油膠囊是值得考慮的,比較能做到重金屬的檢出與排除。很值得推薦的是植物性ω-3不飽和脂肪酸來源,如紫蘇油,沒有重金屬汙染或者魚油的某些風險。對於素食者與銀髮族來講,是最好的選擇。想要提升注意力的人,飲食一定要注意低糖(碳水化合物)、低脂(飽和脂肪酸、ω-6不飽和脂肪酸),而且不碰人工添加物(各類食用色素、防腐劑)。2007年11月權威醫學期刊《刺絡針》(The Lancet)刊出一篇重要研究:給受試學童喝含有苯甲酸鹽(防腐劑)和人工色素(黃色4號、5號,紅色6號、40號)的飲料,其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狀,比對照組孩童嚴重。期刊建議家長在為孩童挑選食物時,只要有人工色素就不要買。我也鼓勵大家盡量少接觸糖果、餅乾、洋芋片,特別是含糖飲料,裡面的高果糖玉米糖漿(high-fructose corn syrup, HFCS)不只讓你「糖分上癮」,更容易惡化注意力缺失、導致昏昏欲睡,是注意力的頭號殺手。若實在想喝,可以選擇無糖或微糖的飲品。上班族通常也是外食族,飲食選擇的標準往往是「色、香、味」俱全、熱量超高、口味超重,卻毫無營養的「美食」。想提升注意力,別再給大腦這類最糟的食物了!(本文摘自/在工作中自我療癒/商周出版)

培養喝茶習慣 降血糖、預防糖尿病

培養喝茶習慣 降血糖、預防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人都有喝茶的習慣,早餐後喝一杯、邊看電視邊喝一杯、和家人聚在一起時喝一杯。但,你知道嗎?只要多喝有降血糖效果的茶飲就能幫助降低血糖。平常大家常喝的綠茶或日本番茶都是值得推薦的茶種。綠茶中的兒茶素能夠延緩腸道的吸收速度,抑制飯後血糖上升。總而言之,就是飯後一杯綠茶對身體很好。秋天採收的番茶,又稱為秋摘茶,其中的多醣具有很棒的功效,能有效率地處理血液中的糖分。只是多醣不耐熱,所以建議喝冷泡茶。其他還有很多能控制血糖的推薦茶種,像是大家都知道的桑葉茶。桑葉中所含的DNJ(桑葉生物鹼)成分能預防食物在小腸中被分解成葡萄糖。簡直就像是在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登場的英雄人物。食用方式建議在餐前飲用的效果更好。此外,桑葉茶中的鋅是胰島素的組成成分,可以說是好處一籮筐。芭樂茶也能預防糖尿病。為了證實沖繩人較少得糖尿病,琉球大學進行調查後得到的成果。很明顯地可以看出立即性的結果,這都是多虧了多酚中的單寧和槲皮素發揮作用。其他還有安地斯的雪蓮茶、菲律賓的巴拿巴茶、中國的武靴葉茶等等,都能有效降低血糖。可以試著多喝多比較,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茶種。多喝茶對身體很好,養成喝茶的習慣後慢慢就會看到成效。(本文摘自/不被糖尿病殺死的57個方法/台灣廣廈出版)

腸病毒疫情升溫 把握五大洗手時機助預防

腸病毒疫情升溫 把握五大洗手時機助預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每年到了夏季、初秋,就是腸病毒猖獗的大好時機!根據疾管署的資料顯示,目前腸病毒疫情正持續上升中,且即將進入高峰期,因此,為了預防它找上門,除了要確實做到正確洗手:濕、搓、沖、捧、擦外,也要把握好洗手的五大時機,包括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以及看病前後,如此一來,才能真正守護自己與他人健康。活力不佳、手腳無力 為腸病毒病徵腸病毒是臺灣的季節性流行疾病,由於腸病毒不單是公共衛生課題,所以,校園也扮演的關鍵角色,若要成功防治腸病毒,校園需全力配合。另外,彰化縣衛生局表示,腸病毒每年對社會來相當程度的衝擊,若家中嬰幼兒被診斷為腸病毒時,應在家休息,不要上學,且儘可能不讓病童與其他幼童同室,並儘量減少接觸,病患之排泄物應小心處理,處理完畢也要立即洗手;並請注意觀察家中患者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盡速到醫院接受適當的治療,以免錯過最佳的黃金時間。

超傷腦!全台七百萬人會打呼 久了恐失憶、中風

超傷腦!全台七百萬人會打呼 久了恐失憶、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打呼聲傳得震天價響,最高音量還能一舉突破八十分貝,宛如一台台公車從床邊呼嘯而過,若你的枕邊人,倒頭入睡,無時無刻都在打呼,打呼頻率超乎異常,除了於深夜賞他耳光,好停止持續性的噪音之外,更重要的是,請力勸就醫,以免大腦長期陷入缺氧狀態,誘發一堆慢性疾病!睡到一半停止呼吸 全台約占一成左右探討打呼主因,主要為呼吸道張力降低,亦或肌肉鬆弛,阻塞呼吸道所致,整體而言,粗估全台約有百分之三十,約七百多萬人,都有打呼的症狀,其中,嚴重型打呼,因呼吸道遭超乎想像的阻塞,所以睡到一半很可能「停止呼吸」,又叫睡眠呼吸中止症,占全台比例大約一成上下。呼吸中止症,顧名思義就是,睡到一半沒辦法呼吸,彷彿有隻無形雙手掐住脖子一般,直到腦部發出警訊,甚至是驚醒過來,才能恢復正常吸吐氣。而過胖、舌頭較大、下巴內縮、臉太長等,都是打呼的高風險。大腦長期缺氧 記憶力下降、情緒會不穩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嚴重型打呼或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都會使大腦長期缺氧,大腦若長期缺氧,將使記憶力下降、情緒起伏變大、躁鬱、個性丕變、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產生。除此之外,根據美國美國神經醫學會《神經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長期打呼不止,會讓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提升,記憶力更會提早二十年變差,這些都是腦部缺氧惹的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醫師杭良文指出,打呼與許多慢性疾病都息息相關,然而國人對於打呼的症狀,往往都視而不見,當成是尋常之事,但倘若過於嚴重,大腦缺氧,會影響心血管的正常運作,進而讓中風、高血壓、心臟病等問題悄悄上身。怎麼睡都睡不飽?務必趕緊就醫治療他接著說,根據過去的研究,同樣也顯示打呼與糖尿病有著密切的相關性,原因是當體內缺氧會產生自由基,會間接影響到胰島素的分泌與運作,使罹糖尿病風險提高。然而,雖然打呼問題事關重大,但幾乎所有的打呼族群,因無感聽不到,所以常將之忽略,杭良文呼籲,如果長期打呼的族群,自覺白天老是精神不濟,怎麼睡都睡不飽,記憶力下降常常忘東忘西,正表示事態嚴重,務必尋求睡眠專科就診,針對打呼情況進行治療,才能一覺好眠,遠離疾病。

打呼聲像公車壓境!超過80分貝 為什麼自己聽不到?

打呼聲像公車壓境!超過80分貝 為什麼自己聽不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ㄍㄡˊㄍㄡˊㄍㄡˊ」,打呼到底有多大聲?若用分貝計算形容的話,打呼聲大約落在60~80分貝左右,而60分貝大約手機鈴聲音量三分之二的聲量,80分貝,則彷彿一台又一台的公車從房間呼嘯而過;既然打呼聲那麼震耳欲聾,枕邊人也總是被吵得快要崩潰,怎麼自己卻聽都聽不到呢?最佳答案,很可能是「腦子正在缺氧」!大腦正在缺氧 所以聽不到打呼聲音每次打呼,都要旁人提點,才可能知道自己有打呼症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醫師杭良文指出,打呼是因為呼吸道肌肉過於鬆弛,氣流受阻所發出的聲音,就因為氣流受阻,所以身體所吸入的氧氣就會減少,大腦就會因此缺氧,導致腦神經會變得遲緩,進而呈現什麼聲音都聽不見的狀況。他說,大腦缺氧,會對周遭環境所發出的光、聲音亦或觸覺等,不容易接收到,所以這正是為什麼自己打呼都聽不到的原因。打呼影響多 務必正視嚴重性值得注意的是,大腦若因呼吸道嚴重受到阻塞,而處於夜夜缺氧的話,久而久之會讓罹患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大幅增加,包括,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糖尿病等;腦神經部分,則有失智症、躁鬱、易怒、情緒起伏大、失憶、注意力不集中。杭良文提醒,尤其肥胖者,BMI超過三十的族群,是嚴重型打呼的高危險群,倘若自覺晚上睡都睡不好甚至是白天老是精神不繼,可要趕緊就醫治療。

夭壽!外傭逃跑狠丟99歲老婦 慘長褥瘡深可見骨

夭壽!外傭逃跑狠丟99歲老婦 慘長褥瘡深可見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可惡!台中一名九十九歲的老婦,約三年前因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便開始臥病在床,且伴有失智現象,遂親人請外傭幫忙照顧,不料,日前該名外傭逃之夭夭,長達三天未有人照顧,導致老婦久躺三天,遭親人發現後,因未進食已出現營養不良脫水症狀,原本完好無缺的屁股,更因久躺不動而長出二十公分大的褥瘡,傷口深可見骨,親人見狀心疼不已,立即送醫後所幸目前已無大礙!久未翻身超過十小時 組織就會壞死潰爛治療該名老婦的臺中醫院醫學美容科歐冠醫師表示,褥瘡常發生在久臥或久坐的民眾身上,因為皮膚與肌肉受到身體重力影響,長時間接觸床單或椅子等讓皮膚產生壓力,平均只要兩個小時不動,組織承受70mmHg以上的壓力,組織便會缺氧,再10個小時後便有可能產生潰瘍或組織壞死。褥瘡常發生在骨頭凸處的部位如尾椎、腳踝、肘部等,只要長時間沒有翻身,便會讓皮膚紅腫或紅斑,若紅腫持續30分鐘沒有消退,便是醫療上所說的褥瘡第一級;第二級是真皮層已經受傷,皮膚出現傷口,可能還有水泡或龜裂;第三級是傷口深及皮下組織,傷口有滲液及潰爛;第四級是傷口已經穿過皮下組織到達骨頭,傷口深且組織已經壞死。褥瘡難照顧 為了避免請頻繁翻身歐冠指出,褥瘡比起一般傷口更難照顧,褥瘡的治療方式原則以更換傷口敷料為原則,有時需搭配抗生素及清創治療,但會耗費較多時間,另一種方式為手術治療,是用在傷口第三至第四等級的病人,透過清瘡重建,加速傷口癒合,但可能會有手術及麻醉併發症的風險,並非所有病患皆適合,需經醫師評估。他提醒,褥瘡是一種慢性傷口,病患的照護者一定要有長期抗戰,與傷口和平共處的觀念,不要小看小傷口,萬一沒有積極處理,可能會讓傷口越來越大,甚至深而見骨,也可能感染蜂窩性組織炎、骨髓炎等而影響性命,不得輕忽。

用力!研究:經常嘿咻 每月多賺兩千元

用力!研究:經常嘿咻 每月多賺兩千元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用力!用力!」情侶之間,在床上一陣雲雨翻覆,汗流浹背之時,不僅心理生理需求,能一次滿足,根據英國的最新研究發現,原來床上功夫了得,每周頻繁嘿咻的人,能因此賺更多錢!常常生龍活虎 每月多賺4.5%此研究來自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研究針對七千五百人進行調查,他們發現,每周性愛頻率落在2~3的人,能較單身者、無性愛關係的人,多賺4.5%。換言之,若把此份研究套在台灣民眾身上,以平均經常性薪資3萬8148元來計算,能因此多賺將近兩千元左右。研究人員指出,過去有不少研究都針對低薪與少性愛之間的研究做出探討,而此份報告正能證明,低薪族意味著他們的性生活可能平淡無味;同時,研究也推測,少有性愛關係的族群,很可能是健康出問題,導致性慾大減,同樣健康問題也影響工作情況,而呈現低薪窘態。

腸病毒疫情升 克沙奇病毒A型最多

腸病毒疫情升 克沙奇病毒A型最多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夏日到來,腸病毒也進入流行期,根據疾病管制局的監測資料顯示,各地區的腸病毒疫情都在升溫中,急診腸病毒就診病例持續上升。醫師指出,近期社區流行的腸病毒病毒株以克沙奇病毒A型最多。有些腸病毒只會引起發燒或一般感冒症狀,但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如泡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姜義祺醫師表示,5歲以下幼童為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的高危險群體,重症致死率約在3.8%至25.7%之間。引起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型別以腸病毒71型為主,克沙奇病毒居次。落實勤洗手 並注意重症前兆他進一步說明,腸病毒主要經由腸胃道或呼吸道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即有傳染力,通常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家有嬰幼兒的民眾應保持警覺,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正確勤洗手,以降低感染與傳播機會。姜義祺醫師也提醒,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若家中嬰幼兒經診斷感染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持續嘔吐」、「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