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腹脹腹痛小症狀不輕忽 胃腸道基質瘤掌握先「基」!

腹脹腹痛小症狀不輕忽 胃腸道基質瘤掌握先「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胃腸道基質瘤為罕見的惡性腫瘤,通常好發於45至65歲的男女,最常發現的部位為胃部(50%)及小腸(25%),其次則為大腸、直腸或食道等其他部位(25%),但由於症狀非特異性,因此,在早期不易發現,絕大多數患者是有了症狀就醫後才進一步確診,建議民眾不要忽視身上的小症狀,應盡早就醫診斷。掌握良「基」 立即診斷不延遲財團法人防癌教育基金會說明,從疾病的發現到診斷,有許多知識是需要被民眾瞭解且注意,重要的是,只要建立正確的疾病衛教觀念,胃腸道基質瘤就不再是可怕的疾病,可像慢性病一樣長期控制,但目前一般民眾對於胃腸道基質瘤的認知,還不是非常普遍。胃腸道基質瘤常見的症狀是腹脹、腹痛、腹部可觸摸到腫塊及胃腸道出血,其他少見症狀則為食慾不振、噁心或體重下降,但也有多數患者在被診斷以前是無症狀,民眾應該時常注意身體所發出的警訊,才能即早發現,即早治療。『胃腸道基質瘤』民眾衛教講座有鑒於此,財團法人防癌教育基金會今年特舉辦『胃腸道基質瘤』民眾衛教講座,整合專業醫學中心醫師群,與民眾直接面對面,讓民眾深入了解疾病,建立正確的保健知識。講座時間分別為104年5月23日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以及104年5月30日台中逢甲大學舉辦,歡迎病友與有相關疾病問題的民眾,可至現場透過醫師的講解,洞察先「基」。

男子尿尿會痛 竟罹陰莖癌!

男子尿尿會痛 竟罹陰莖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男性包皮過長者,務必注意清潔問題!一名四十三歲的張姓男子,日前出現陰莖發紅,且排尿持續疼痛二十天,遂至醫院看診,經醫師檢查,發現末端疑似有腫塊,經切片檢查後,確診罹患陰莖癌所幸經手術治療後,目前恢復情況良好。陰莖癌多半都受乳突病毒感染書田診所泌尿科醫師周固指出,陰莖癌發生率在亞洲高於歐美,其中鱗狀上皮癌佔95%。罹患此症的危險因素有,感染、衛生及受傷、其他。在感染方面,有40%陰莖癌患者有感染HPV(人類乳突病毒),其中以HPV16型最多,佔63%;根據統計,免疫能力差者(如感染HIV),罹病機會較未感染者高約8倍;有性器官疣,或在性器官或肛門周圍有疣,罹患侵犯性陰莖癌機會多3.7倍。他進一步說明,衛生及受傷也是影響患病的危險因素之一,長期的衛生不良,包皮垢堆積會引起慢性炎症,倘曾發生龜頭炎或陰莖受傷,患病的機率也會上升。此外,陰莖癌80%發生在55歲以上,小於50歲者罕見;有抽煙習慣,患有硬化性苔癬,或是因牛皮癬接受紫外線治療,均會提高陰莖癌發生的機會。包皮過長者 平日應多注意清潔衛生至於治療方面,主要是手術陰莖局部或全切除。倘為侵犯性陰莖癌,則須一併切除淋巴,且視病情配合化療、電療。術後五年存活率平均約為50%;癌細胞局部存在,五年存活率約85%;已侵犯周圍組織或淋巴,約59%;已發生遠處轉移,五年存活率約11%。預防陰莖癌,建議平時應注意清潔衛生,倘有包皮過長、包莖且反覆發炎者,可考慮進行包皮環切,避免包皮垢的堆積;有抽煙習慣者也須戒煙。包皮或陰莖長東西,特別是疣狀物,經治療長期不癒,或是陰莖有不明分泌物,都應當留意,不可輕忽。

夏季來臨!恐是皮膚老化「旺季」

夏季來臨!恐是皮膚老化「旺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了抗老凍齡,不少女性都使出渾身解數,好抵禦各種臉上障礙物的出現,來標記年齡的多寡,然而,夏季即將來臨,而老化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所謂的光老化,也因此,愛美的妳開始做好防曬的萬全準備了嗎?夏季紫外線日日高 請注重防曬童綜合醫院皮膚科李俊諒醫師表示,要對抗皮膚的老化可以分成二個因素來討論,一個是內在因素,另一個是外在因素。所謂的內在因素指的是個人生下時基因就已經決定的老化速度;而外在因素指的是環境因子所給予皮膚的傷害,其中以陽光傷害影響最大。對於避免陽光的傷害,有效且方便的方法是使用防曬乳液。防曬乳液的防曬成分依其功用可分為化學性防曬及物理性防曬二大類。所謂的物理性防曬是指藉由塗抹的乳液將陽光加以反射。化學性防曬則是將入侵的陽光加以吸收,一般而言,物理性的防曬成分可以同時反射波長290nm至320nm的UVB及波長320nm至400nm的UVA。而化學性防曬成份,所能吸收到的光波主要以UVB為主。至於防曬係數愈高就愈好嗎?李俊諒指出,防曬係數是針對UVB的防護效果,定義是塗上防曬乳液的耐照射時間比。若一個人正常照射一分鐘就會產生皮膚發紅,塗上防曬係數是10的乳液後,可以耐受10分鐘才會發紅。防曬乳應每3~4小時重塗一次一般學者建議使用防曬係數超過30以上,防曬效果才會顯著。而UVA的防護則以PA幾個“┼”來表示,通常以PA+++為佳。總而言之,當要選購防曬產品時,務必要認清商品上的SPF值與PA標示才是聰明的消費者。他特別提醒,防曬乳液在使用時,會受到溫度、溼度、流汗及使用者塗抹的厚度而影響效果。流汗常會使皮膚上的防曬乳液沖刷掉落,一般建議使用防水性乳液,並且每3~4小時重新塗抹一次,以確保效果。

血壓血糖長期異常飆升不受控制 小心病情不單純!

血壓血糖長期異常飆升不受控制 小心病情不單純!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中一名52歲男性患者,1年多來常感頭暈目眩、頭痛及視力模糊,至家醫科診所就醫,檢查後發現有高血壓及高血糖問題,期間曾使用多種降血壓及血糖藥物控制,但仍然無法控制,經轉診至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後,醫師問診發現,患者手指末梢經常感到腫脹麻木且容易疲累,進一步接受腦部核磁共振及抽血檢驗內分泌生化數值後,才發現原來是腦下垂體長了腫瘤,罹患罕見的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難診斷 手腳變大或長期無法控制糖尿病、高血壓腦下垂體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腺體中樞,可調節合成與釋放人體荷爾蒙。當腦下垂體長腫瘤時,有時會異常分泌大量的荷爾蒙,導致荷爾蒙分泌調節失常,引發各種疾病產生,如肢端肥大症、庫欣氏病、泌乳激素瘤等。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健康e院謝明家副院長表示,以肢端肥大症來說的話,常見症狀有手腳變大、聲音變粗、頭痛及呼吸中止症等。由於疾病症狀不易發現,患者常遊走各醫院平均3-6年才可確診,因此錯失治療黃金時機。從門診經驗中發現,許多患者不一定是因上述症狀前來求診,反倒是產生相關的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及關節炎等而就醫。由於肢端肥大症常合併有多種內外科疾病的症狀,因此,整合跨領域的醫療團隊(如神經外科、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及個管師)有其必要性,能提升疾病診斷率,提供完整治療計畫及追蹤。為此,彰化基督教醫院建立整合性治療團隊,包含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及神經外科醫師,希望幫助潛在肢端肥大症患者,更快被診斷並提供完善照護。每月施打針劑 避免外觀不可逆之永久破壞肢端肥大症目前的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術後患者大多需以藥物持續控制,來減少其他相關併發症產生。目前在藥物的治療上,可藉由「長效型體抑素針劑」每個月定期施打一針,幫助抑制生長激素(GH)過度分泌,更能使腦下垂體腫瘤逐漸萎縮。最重要的是,對於患者來說,外觀的變化是最難以忍受的,施打針劑也有助於避免外觀不可逆之變形。謝明家副院長提醒,除了醫療團隊的努力外,肢端肥大症的患者也應配合術後每3個月定期做抽血檢查,監測生長激素(GH)及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I)數值,並定期追蹤及治療併發症,即可與肢端肥大症和平共處!

他口腔突然出現腫塊、潰瘍 檢查竟是惡性腫瘤

他口腔突然出現腫塊、潰瘍 檢查竟是惡性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口腔有腫塊或潰瘍別不在意,當心是惡性腫瘤!一名70歲男性,因右上顎牙齦處有個容易出血的腫塊,至醫院就診醫師時發現是略為黑色的腫塊合併表層潰瘍,切片檢查為口腔黑色素瘤,接受手術切除後逐漸恢復。口腔黑色病灶速就醫   以防是癌成大醫院口腔醫學科黃則達醫師說明,口腔黑色素瘤為罕見的口腔惡性腫瘤,約只占口腔惡性腫瘤中0.5%,好發於男性,年齡多為41至70歲。發生原因是由口腔黏膜中黑色素細胞癌化造成,而黑色素瘤為皮膚惡性腫瘤排名第三位,91.2%之黑色素瘤發生於人體皮膚表層,但約僅有1%之黑色素瘤會發生於口腔內,相較於人體皮膚黑色素瘤其治療後5年存活率約有92%而言,口腔黑色素瘤治療後約只有15%之存活率。存活率不高、預後差  及早發現保命口腔黑色素瘤治療會依病患腫瘤影響之範圍,頸部淋巴結轉移之狀況評估做治療。但值得注意的是,口腔黑色素瘤為治療預後較差的惡性腫瘤,所以預防及治療的重點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術後密切追蹤,有懷疑病灶儘快手術切除及確診,依病患個別狀況接受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或免疫療法。如此才能遠離戰勝此一惡性腫瘤。

鼻塞過敏別輕忽 恐影響注意力

鼻塞過敏別輕忽 恐影響注意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鼻塞、過敏是許多人常見的症狀,尤其在天氣變化的春、秋兩季,病情更是會加重。而醫師說,過敏的人也容易鼻水倒流,導致喉嚨「卡卡」、鼻音加重等不適感受,更甚者,還會引起白天昏沉、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如果是小孩,長期張嘴呼吸,也會導致咬合不正。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余修賢醫師解釋,鼻腔在生理功能上,有潤濕過濾空氣、免疫調節等功能,但鼻塞嚴重的病人,空氣不經鼻腔進入肺部,將會加重肺部的疾病,例如氣喘、氣管炎等。加上鼻塞、過敏的人常需張嘴呼吸,久了容易喉嚨乾燥,或是痰液增多,常需清喉嚨或咳嗽,進而引起胃酸逆流等相關症狀。鼻竇炎致過敏 6症狀助辨別部分病人的鼻塞與過敏,是因為鼻竇炎、鼻腫瘤、免疫性疾病等造成,這些需經過專科醫師評估後才能確診,最常見的是鼻竇炎。鼻竇炎主要有6個症狀:臉漲痛、鼻塞、膿鼻涕、嗅覺異常、濃鼻水倒流、發燒,如果有符合兩項,就必須懷疑鼻竇炎的發生,應及早接受治療。運動改善過敏體質 減少症狀發生而對於過敏方面問題,坊間有些偏方治療,如一大早用冷水洗鼻子、在鼻內滴油、化學藥劑鼻內燒灼等,醫師也提醒,其效果與安全性都未經過科學實驗證實,有時反而容易引起其他的併發症,得不償失。因此,余修賢醫師建議,做好環境衛生,改善室內塵蟎與灰塵的量,可經由過敏原檢驗,了解自己對何種物質過敏,進而達到預防的效果。另持續長期的運動也是健康有效的方法,藉由運動改善過敏體質,自然會減少鼻過敏症狀。

隱形殺手!老人跌倒傷害大 恐增死亡率

隱形殺手!老人跌倒傷害大 恐增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衛生福利部國健署年報資料顯示,事故傷害為2012年我國65歲以上高齡者的第十大死因,而跌倒高居事故傷害死因中的第二位,高齡者跌倒後不僅造成生理、心理的傷害,也相對增加健康照護服務的支出,甚至增加死亡之機率。老人跌倒原因除外在環境安全因素外,也包括內在身體因素如:體適能的衰退與下肢功能的退化。減少傷害!防跌健身操   銀髮族動起來因此,為推動高齡友善環境,預防老人跌倒,高雄市衛生局除了發行「居家環境安全檢核表」鼓勵家戶重視居家環境安全,也與高雄醫學大學體育教學中心徐靜輝老師合作,製作15分鐘的「銀髮族防跌健身操」,內容包含小腿伸展訓練、下肢肌力訓練、平衡訓練,透過每日1至2回的執行,能有效提升長者下肢肌耐力,協助長者減低跌倒的風險及應變突發的跌倒事件。因此,衛生局呼籲重視長者防跌的議題,從居家安全的檢視著手,並透過「銀髮族防跌健身操」強化身體健康,讓長輩減少因跌倒帶來的健康損害,有關防跌健身操影片可至衛生局網站點閱。 

【免費講座】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

【免費講座】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人都認為,糖尿病患者需要特殊飲食,但其實,糖尿病飲食是一種健康飲食,藉由均衡的熱量、蛋白質、脂肪和醣類的攝取,達到血糖控制的目的,以預防併發症的發生,是一般人也可以使用的飲食方式。為使糖尿病患者能夠吃的健康、營養且均衡,亞東醫院特邀孫文蕙營養師主講「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講座,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時間:5月19日(二)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1001

【免費講座】婦女經血過多治療

【免費講座】婦女經血過多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月經是女性每個月的好朋友,對於規律的月經都已習以為常,但曾有醫師表示,台灣約有20%女性飽受經血過多的困擾,更曾有女性因未經血過多導致休克昏迷,萬萬不可大意。為此,亞東醫院特邀莊乙真醫師主講「婦女經血過多治療-新型無痛子宮鏡檢查」,讓大家更了解正常的經血量,以及經血過多可以選擇的處理方式,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婦女經血過多治療-新型無痛子宮鏡檢查時間:5月13 日(三)上午10:00~11:00地點:亞東紀念醫院 思源1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7728-2316

戒菸、吃蔬食!4步驟有效預防心血管併發症

戒菸、吃蔬食!4步驟有效預防心血管併發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以第一型糖尿病來說,最高的病變風險出現於心臟和血管,如果你對自己的病只是袖手旁觀,心血管疾病將會在體內蠢蠢欲動。事實上,大部分的第一型糖尿病都會出現心血管疾病,但我們現在比以往更了解如何利用飲食和轉變生活型態來保護心臟,這些改變並非只有助於糖尿病患,每個人都將受益無窮。1)健康吃/此方法屏棄膽固醇和動物性脂肪,把一般油脂用量減到最低,並遠離白糖和精緻的碳水化合物,改吃健康的複合碳水化合物。你將會發現,蔬食餐飲有一項特別的優勢。更精確的說,應該要是純素,也就是完全不含動物性產品的飲食,才具備此優勢──膳食膽固醇只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我們需要膳食膽固醇嗎?我們最好排除飲食中所有的膽固醇——食物中沒有所謂的好膽固醇。事實上,來自食物的膽固醇都有升高血膽固醇的傾向。膳食膽固醇和血液檢查中的膽固醇不一樣。血膽固醇以多種形式存在,醫師把其中兩種稱為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好膽固醇之所以好,是因為它正離開身體。動物性食品通常飽和脂肪(壞脂肪)的成分會比較高,這種脂肪會導致身體製造多餘的膽固醇,純素餐飲可以徹底解決這些問題。此飲食法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所有的蛋白質來源皆為植物性,而非動物性。研究顯示,已經有某種程度腎臟病變的人,若食用動物性蛋白質,腎功能將加速衰退。相反的,健康的豆類、穀類和蔬菜,才是你的腎臟所需要的。請詳讀下一章以了解該如何進行本飲食。2)戒菸/假如你抽菸,現在該是戒菸的時候了;假如你已經戒菸失敗過50次,現在是戒第51次的時候了。你不但有能力戒菸,而且一定會成功,請找醫師幫助你戒菸。3)規律運動/即使是溫和運動,像每天散步,都對健康很有幫助。請找醫師幫你評估心臟、關節和整體健康狀況,以決定你是否可以開始運動。4)壓力管理/壓力直接影響你的健康,因為血液會被一種荷爾蒙所淹沒,這種荷爾蒙的特性是催促你選擇要打擊還是逃避問題,它會使血糖上升;此外,壓力也會打亂你的正常飲食和干擾睡眠。掌握壓力並不意味著放棄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控制壓力代表的是找尋方法全面享受人生,但是不放任壓力肆虐。健康的放鬆方式有很多,像靜坐、瑜伽,甚至簡易的呼吸運動皆可。迪恩.歐尼胥醫師已經證實這4步驟——健康的蔬食餐飲、戒菸、規律運動和壓力管理,可以逆轉心臟病,甚至不需使用降膽固醇的藥物,這是一項極大的益處。醫師為了更進一步保護你,也許會在你的計畫之中添加藥物。這些生活型態上的改變,雖然無法完全泯除第一型糖尿病患對胰島素的需求,卻能幫助你保持健康,並將此病給生活所帶來的影響減到最低。(本文摘自/糖尿病有救了:完全逆轉!這樣做效果驚人/柿子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