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中度海洋性貧血患者:隱藏版鋼鐵人鐵質代謝異常需定期排鐵

中度海洋性貧血患者:隱藏版鋼鐵人鐵質代謝異常需定期排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以為,貧血就是要補鐵,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貧血患者,都需要依賴補充鐵質來改善症狀,如果是屬於中重度海洋性貧血的患者,反而要避免攝取高含鐵量的食物,並需視狀況定期排鐵,以降低鐵質沉積體內對心、肝、胰臟等器官造成嚴重的傷害,因此這群人被稱為隱藏版鋼鐵人。中度海洋性貧血的患者,容易被誤診為缺鐵性貧血而過度補鐵,除了上述說明,導致鐵質沉積體內造成器官傷害之外,還會影響骨髓的造血功能,千萬不可不謹慎。中度海洋性貧血、缺鐵性貧血 易被混淆海洋性貧血是一種基因突變所造成的遺傳性疾病,依照貧血的嚴重程度區分為輕、中與重度,輕度患者幾乎沒有症狀,而重度患者通常在出生後即發病,需立即接受醫療照顧,唯有中度患者(又稱為非輸血依賴型海洋性貧血病Non-Transfusion Dependent Thalassemia, NTDT)因為症狀與缺鐵性貧血相類似,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群。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蘇勇誠醫師指出,由於中度海洋性貧血的症狀與缺鐵性貧血都屬於小球性貧血,患者的紅血球比正常人要來的小,兩者症狀類似,都有容易頭暈、疲憊等現象,蘇醫師補充說明:「特別是年輕女性通常被誤認為缺鐵性貧血,誤以為只要補充鐵質食物,就能得到改善,殊不知越補越糟糕,等到進一步驗血後,才發現原來是海洋性貧血在作祟。」中度海洋性貧血光以症狀觀察,的確很難與缺鐵性貧血區分,例如做激烈運動,或爬樓梯太急容易喘。不過蘇勇誠醫師表示,要判斷是否為中度海洋性貧血,可以從幾個臨床特徵來觀察,包括最常見的黃疸、貧血、頭痛、胸悶及疲倦感等。他解釋,從外表上也可分辨部分中度海洋性貧血的特徵,包括因骨髓過度活化而造成頭骨變厚、脾臟腫大等,如果發現有上述症狀,同時倂有脾臟有被撐大的痛感,又伴隨食欲不好、運動會喘等,就要特別留意可能是中度海洋性貧血。中度海洋性貧血 要排鐵而非補鐵中度海洋性貧血患者本身因為體內鐵質代謝異常,容易產生鐵質沉積,蘇勇誠醫師提醒:「影響最大的就是心臟,容易造成纖維化;其次還會造成肝臟的代謝異常;若沉積在內分泌系統,則會紊亂胰臟功能而導致糖尿病;甚至影響骨髓的造血功能。」臨床上,醫師會以血清鐵蛋白濃度(serum ferritin, SF)的數值判定患者是否需要進行排鐵治療,如果因為反覆輸血或錯誤補鐵,造成鐵質過度負擔時(SF超過800ng/ml),就必須給予排鐵治療。過去會給予注射方式的排鐵劑,每周施打五天,患者必須忍受疼痛,且可能增加感染機會,「自從副作用較少的口服排鐵劑問世後,讓患者以更方便的方式服用,提高了病人接受治療的意願,降低鐵質沉積風險。」蘇勇誠醫師建議中度海洋性貧血患者,務必每三個月回診一次,追蹤血清鐵蛋白濃度的濃度,若發現超過800ng/ml,就要儘快接受排鐵治療,以免因鐵質過量出現併發症而抱憾終身。

麻疹病毒易使免疫失憶 增傳染病風險

麻疹病毒易使免疫失憶 增傳染病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麻疹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疾病,而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接種疫苗,所以,往往都建議家中年滿1歲幼兒應盡速接種,但日前美國普林頓大學卻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施打麻疹疫苗不僅可預防麻疹病毒外,還可以降低其他傳染病風險,真是一舉兩得!免疫失憶 恐增傳染病風險根據《科學期刊》的指出,該研究主要發現麻疹可能會引發「免疫失憶」,進而破壞免疫系統對人體的保護,長達3年時間,然而,換句話來說,就是免疫系統失憶時,就會忘記該如何阻止病原體侵入體內。所以,只要孩童染上麻疹,未來的2~3年內,都可能會存在著染上其他傳染病,甚至死亡的風險,而過去在免疫失憶的研究上,僅發現此情況會持續1~2個月而已,但經由這份最新研究分析後發現,麻疹引發的免疫損壞情形其實是會持續維持28個月,因此,預防勝於治療,提醒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應盡速接種,此外,民眾若擔心抗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的話,可至門診評估接種需求。

肥胖問題多 大腸癌、乳癌風險增2倍

肥胖問題多 大腸癌、乳癌風險增2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指出,45歲以上成人,逾二成有肥胖的風險,超過一半以上同時有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危機,且世界衛生組織也曾指出,肥胖相較健康體重者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之相對危險性高達3倍以上,而癌症(如大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高血壓也有2倍的風險。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 是造成肥胖的主因在國人十大死因中,台南市衛生局表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腎臟病等8項死因,也與肥胖有關,由此可見,肥胖所造成問題不容小覷!然而,不健康飲食與缺乏運動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為有效預防肥胖造成的危害,國民健康署自2002年起推動健走,希望民眾能把走路融入日常生活,每天只要15分鐘,即可改善各項身體機能,運動時腦部產生的腦內啡,還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至於在飲食上,過去《優活》也曾指出,台灣肥胖盛行率之高,手搖飲料文化就是禍首之一,所以,建議民眾除了少吃高油、高熱量的食物外,飲料最好也要盡量避免,如此一來,才能朝向健康邁進。

【免費講座】婦癌喜樂病友會

【免費講座】婦癌喜樂病友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婦癌已成現代婦女殺手,為關心婦癌病友,高雄長庚特舉辦婦癌病友支持團體,邀請您一同參與活動,一起為改善病友生活品質而努力。高雄長庚特邀請婦癌科劉士傑醫師講授「子宮頸癌疫苗及子宮頸癌婦癌」、游予涵心理師講授「壓力管理」,期望協助病友適應日常生活及身體的轉變,並有助於病友及家屬間彼此支持與鼓勵,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名稱:婦癌喜樂病友會時間:5月16日(六)上午9:00~11:30地點: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大樓 6樓-國際會議廳藍廳洽詢:高雄長庚社會服務課 鄔筱婷小姐(07)7317123轉8134 

【免費講座】婦女尿失禁

【免費講座】婦女尿失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尿失禁雖不會致命,卻會讓人喪失自信及尊嚴,且曾有調查顯示,不少人因為羞於啟齒,不願主動就醫尋求治療,然而尿失禁是可以透過藥物、復健或手術治療,得到解決之道的。為此,亞東醫院特舉辦一系列婦女衛教講座,並邀請吳文毅醫師主講「婦女尿失禁」,守護媽媽的健康,讓家庭更幸福,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婦女尿失禁時間:5月11 日(一)上午10:00~11:00地點:亞東紀念醫院 思源1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7728-2316

乳癌發生率達新高!超過6成女性沒篩檢習慣

乳癌發生率達新高!超過6成女性沒篩檢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國健署4月份公佈2012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國人罹癌人數增加,尤其乳癌高居女性癌症發生首位,發生人數創新高達1萬多人,每天約28名婦女罹患乳癌,且每十萬人口年齡標準化發生率高達65.9,較十年前的40.6人,增幅達62%,面對如此高發生率的事實與增加速度,台灣癌症基金會與知名運動品牌舉辦「粉紅健走嘉年華」,計有4500人參加健走活動,共同呼籲全天下的母親正視乳癌這個來勢洶洶的國民疾病。肥胖運動少  我國女性對乳癌警覺低 乳癌發生率又達新高,乳癌的發生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台灣癌症基金會暨萬芳醫院副院長賴基銘提出,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和肥胖,都與乳癌相關,雖然台灣癌症基金會長期呼籲女性,但是做到的國人仍少之又少,據調查,台灣女性不僅肥胖率逐年增加,蔬果攝取量、運動量與乳癌篩檢率更是嚴重不足。國人女性不僅預防工作落實不足,更缺乏警覺,早期篩檢率相當低,45-69歲婦女接受乳房攝影篩檢比率僅36%,與同為亞洲國家的韓國58.9%的乳篩比例仍有大段差距。偏愛45至49歲女性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台灣乳癌病友發生年齡中位數約在52歲左右,且其中以45-49歲婦女發生率為最高,此年齡層婦女正值事業與家庭打拼的時期。賴主任說,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治癒率相當高,若是透過篩檢早期(0-2期)發現的個案,可以達到85.3%,但若至第4期才發現,則治療存活率僅有25%。因此他也再次呼籲,要懂得善用國家免費的篩檢政策,像是衛福部提供45到69歲婦女,每2年免費1次乳房攝影檢查,若是有乳癌家族史之高危險群,則篩檢年齡更可提前至40歲。今天台北市衛生局也將乳攝車開至現場,歡迎現場女性多加利用乳房攝影篩檢,幫助有效診斷出早期乳癌。

高跟鞋踩出病!她拇趾外翻嚴重變形需開刀

高跟鞋踩出病!她拇趾外翻嚴重變形需開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愛美麗的你喜歡穿高跟鞋嗎?小心拇趾外翻!在百貨公司化妝品專櫃上班的李小姐,每天穿三吋高跟鞋上班,導致拇趾嚴重變形,幾乎是只要雙腳套進鞋內,必定疼痛不已。醫師提醒,類似這樣拇趾外翻的案例愈來愈常見,當心跟李小姐一樣,腳趾變形甚至痛到的哇哇叫,最後只好開刀治療。拇趾外翻不單影響外觀   行走能力也會阮綜合醫院骨科阮儀醫師指出,拇趾外翻定義為大腳趾與第一庶骨的夾角大於二十度,這樣的變形以女性居多,佔了世界人口的近3分之1。而除了前足部內側凸起變形,造就外觀上的困擾外,主要症狀還有行走時大腳趾關節疼痛、腳底庶趾關節疼痛與足底形成厚繭。更甚者,其餘的小趾也變形,走路時與鞋子摩擦,令人疼痛難耐。改變鞋具+止痛藥   僅能緩解症狀一般在治療上,姆趾外翻可以使用趾間或趾下軟墊,改變鞋具、穿著楦頭較寬的鞋子等,搭配適當的止痛藥物,獲得症狀上的緩解。然而若想根本解除症狀,且獲得外觀形狀上的改善,手術矯正是唯一的方法。傳統矯正手術須「削足適履」阮儀醫師提到,傳統施行姆趾外翻矯正手術,主要視變形的角度大小而有所不同,但根本的原理都是「削足適履」,將骨頭切斷、轉位、再固定,以達到症狀與外觀上的改善。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手術的固定方式已經由傳統會外露的鋼釘,進步到藏於骨頭內的可加壓螺絲釘,可減低傳統鋼釘外露所增加的術後感染風險。對患者而言,手術後傷口的照顧也更為容易。醫師也說,會根據患者足部情況,經過仔細評估,選擇適當手術方式進行矯正,手術成功率與術後病人的滿意度都會有所提升,值得有此困擾女性作為參考。

日正綠豆驗出農藥殘留!下架封存52噸

日正綠豆驗出農藥殘留!下架封存52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又見食品安全出包?臺南市衛生局於昨日下午接獲南投縣衛生局通報,南投縣日正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南崗廠所販售的三批「綠豆」皆檢出殘留農藥超標。衛生局指出,此3批綠豆為今年日正食品購自台南年冠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為3900公斤、2460公斤及3360公斤,總計9720公斤,而來源分別為去年6月16日及今年3月13日自緬甸進口、總計245公噸的綠豆,已將剩餘的52公噸下架封存,並要求年冠公司在10日中午12時前將產品完成下架。

【免費講座】神經內分泌瘤的內科治療

【免費講座】神經內分泌瘤的內科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於罹患神經內分泌瘤的人數不若台灣十大惡性腫瘤這麼多,這個癌症對大家來說仍很陌生,然而蘋果電腦前執行長史蒂芬賈伯斯,就是因為惡性胰臟內分泌瘤合併多處轉移而去世,這個疾病也因此慢慢被社會大眾認識。為關懷神經內分泌瘤病友,促進疾病適應並提供經驗分享與情感交流之機會,林口長庚特舉辦本座談會,邀請一般外科黃燦龍醫師主講「神經內分泌瘤的新進展」、腫瘤科周文其醫師主講「神經內分泌瘤的內科治療」,以及癌症希望基金會分享資源網絡,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名稱:神經內分泌瘤的內科治療時間:5月 16 日(六)上午9:00~中午12:0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K棟12樓第三會議廳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朱怜穎小姐(03)3281200轉5128

【免費講座】鼻咽癌/咽喉癌的化學治療

【免費講座】鼻咽癌/咽喉癌的化學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利用口服或注射藥物來摧毀或抑制癌細胞的治療方式,稱為化學治療,一般大眾對它的認知無非是治療過程痛苦、副作用多,掉髮、嘔吐等,要真正面對化療的病患更是深受其所苦。為關懷鼻咽癌與咽喉癌病友,讓其及家屬對疾病更為認識,並學習與疾病共處以達疾病適應之目的,林口長庚特邀請血液腫瘤科謝佳訓醫師主講「鼻咽癌/咽喉癌的化學治療」,並安排桃園長庚體適能中心張復華運動復健訓練師帶領進行體適能伸展運動,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名稱:鼻咽癌/咽喉癌的化學治療時間:5月 16 日(六)下午1:00~4:1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醫學大樓1樓第二會議廳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彭曉筠小姐(03)3281200轉517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