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面膜保溼、滾輪按摩能瘦臉?當心5種美顏法傷害你肌膚

面膜保溼、滾輪按摩能瘦臉?當心5種美顏法傷害你肌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除了各種美容產品會傷害肌膚,去角質或按摩等美容法,也是造成乾燥、黑斑、細紋的原因。1)柔珠洗面乳&去角質/利用柔珠洗面乳或去角質產品,讓角質表層剝落,肌膚表面會暫時變得柔軟,看起來非常滑順。但由於角質剝落,不能保護肌膚,反而造成乾燥肌。2)美顏&表情肌按摩/就算只是輕輕地按摩,也會損壞肌膚的保溼功能,若再加上又捏又拉,會使角質層的構造完全被破壞。表皮和真皮的接合一旦出現歪斜,表皮下方可能產生間隙。實際透過顯微鏡觀察強力按摩後的表皮,可以看到表面產生許多微細的傷口。3)美顏滾輪&美顏器/利用工具造成的強力摩擦刺激,同樣會傷害角質細胞,進而形成乾燥或小細紋。市面所販售能讓美容成分滲透到肌膚的產品更不該使用,如果讓異物進入毛孔,會很容易引起發炎,讓泛紅或顏色不均的情形惡化。4)敷臉面膜/面膜雖然會讓水份附著在肌膚表面,但只會讓肌膚更乾燥。玻尿酸等成分的黏附力,讓人覺得有潤澤感,但這些保養品對肌膚造成的刺激,遠大於美容效果,使用面膜也是同樣的道理。5)熱毛巾/常聽見利用熱毛巾打開毛孔的美容法。但事實上,這對美容完全沒有幫助,將高溫含有水分的毛巾蓋在肌膚上,肌膚反而會變得乾燥。如果你是想要利用熱毛巾熱敷放鬆,請將毛巾裝在塑膠袋內再敷。(本文摘自/專櫃小姐不知道的保養真相!肌斷食計畫/世茂出版)

對三白食物說不 避免糖尿病找上門

對三白食物說不 避免糖尿病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因為糖尿病需控制熱量,攝取食物時要特別注意均衡飲食。因多吃肉對身體不好,而多吃蔬菜的飲食習慣雖然很好,但此原則並不適用於糖尿病患身上。依據年齡層、對食物的好惡、飲食習慣,各自需要攝取的均衡營養模式也大不同。年齡不同,肉類攝取量也大不同一般以碳水化合物60%、蛋白質20%、脂肪20%做為「營養均衡」的攝取標準,各自先評估自己所攝取的各類營養素比例,而判斷自己在哪一類需減少或增加,再設計菜單。40歲以上的人,有些考量身體的健康狀況,而少吃肉,多吃碳水化合物,對於這類型的人,反而需增加肉類的攝取。再怎麼控制卡路里的攝取量,只要營養不均衡,反而會導致糖尿病的惡化。依生活習慣和活動量,測量自己所需的熱量計算自己一天所需的熱量時,先判定日常生活所消耗的能量,即活動代謝量,是相當重要的。從事的工作是非常耗體力的人或每天固定做運動的人,所需的能量更多。為了克服糖尿病,管理菜單非常重要,也需要做些增加代謝量的運動。運動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胰島素即使分泌得不多,也可有效調節血糖。白麵粉、白米飯、白糖加速血糖上升高熱量食品是指沒有營養、熱量高的食品。代表性的高熱量食品是指用白麵粉、白米、白糖等製成的碳水化合物。白米和白麵粉都是在去殼的過程中,將穀類的外殼中所含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等都去除掉,幾乎只剩下碳水化合物。白麵粉食品、白米飯、白糖等三白的糖會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快速上升。酒和脂肪也都是高熱量食品。(本文摘自/14位抗癌權威醫師的食癒餐桌/台灣廣廈出版)

乳癌發生率高居第一 胸痛應盡速檢查

乳癌發生率高居第一 胸痛應盡速檢查

(撰文:許家瑋)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永承診所) (採訪諮詢:永承診所 池永昌院長) 「台灣女性很會忍耐,往往都是胸部突然疼痛,或是長時間痛到無法忍受才來就醫檢查。」永承診所院長、乳房專科池永昌醫師一語道破台灣女性長期忽略胸部疼痛的警訊。乳癌為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死亡率也高居第四位;除此之外,台灣女性患有良性乳房纖維瘤或纖維囊腫的比例也頗高。為了確認胸痛的成因,池醫師呼籲,當女性發生胸部疼痛時,應盡速接受乳房檢查。 乳房疼痛原因多種 長期加班女性需特別注意 台灣女性在職場上能力不輸男性,在遇到公司加班或是趕專案時,往往像拼命三郎般熬夜趕工;然而女性與男性最大的差異,就是在荷爾蒙對於女性體內的影響。池永昌醫師指出,像是會計師事務所,每年到了報稅時間,女性員工沒日沒夜的加班,外表上也許沒有太大異常,但體內的荷爾蒙已經失調,甚至引發乳房疼痛或硬塊產生的現象。 池醫師進一步說明,常見乳房疼痛的部位分為三種,分別是乳房本身的疼痛、或是乳房表淺靜脈栓塞引發的疼痛,也可能是乳房後方的胸肌、肋間肌肉等引起的疼痛。「周期性的疼痛,例如生理期才出現的胸部腫脹算是正常的情況,讓人較擔心的是與生理期無關的長時間疼痛,或是突發性的疼痛,就需要特別注意。」除了荷爾蒙產生的囊腫、纖維化等乳房問題,其他常見的原因,還有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所引發的胸肌疼痛,或是使用內衣不當而引發的疼痛等。 池醫師表示,台灣女性喜歡穿著集中型內衣,甚至在生理期期間較腫脹時,也穿戴原先尺碼的內衣,長時間的穿戴壓迫下,嚴重時有可能引發靜脈栓塞;建議女性在穿戴內衣時,除了講究合身與時常替換保持衛生之外,也最好準備兩種尺碼的內衣做為生理期替換之用。 定期乳房檢查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在產生令人擔心的乳房硬塊或疼痛前,池永昌醫師建議,每位女性都應定期進行檢查。檢查可分為兩個部分: 1) 自我檢查/建議可在生理期過後的7-10天,如同挑水果一般,從外觀察看胸部的形狀、皮膚狀況等,再以三隻手指頭合併,用指腹以畫同心圓方式輕壓乳房至深層胸壁感覺有無硬塊,範圍最高要至鎖骨,最側應至兩側腋下方,進行足夠的範圍檢察。 2) 影像學檢查/池醫師比喻影像學檢查,就像在燈光照射下檢查雞蛋內部有無異常,用影像學檢查工具,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檢查乳房是否生成可疑病灶,才能有效協助乳癌早期發現與治療。 池醫師說明,目前乳房影像學檢查常見的方式有X光攝影及超音波檢查,但兩者都有部份不足之處。因東方女性大多屬於緻密型乳房,X光攝影偵測此類型乳房是否罹癌的靈敏度,會較偵測西方脂肪型乳房低;而一般超音波檢查則由檢查者手持定點掃描,較無法進行全面的乳房檢測。 因此,以東方女性來說,池醫師建議以全自動乳房斷層掃描(ABVS)檢查,具有較高的精準度,能將乳房各部位全面篩檢;若同時搭配乳房遠紅外熱像儀,更可偵測乳腺組織的乳癌風險程度,提早發現異常變化,及時選擇適當的對策。 乳房除了是外觀的重要焦點,更有哺育後代的重要功能,透過檢查,才能及時進行相關預防及治療措施。除此之外,也建議台灣女性在做任何事情前要「三思而後行」,應維持均衡適量的飲食,像是甜點、燒烤吃到飽類的邀約,就應該盡量減少;而規律的運動與避免攝取過多女性荷爾蒙的藥品與食品,例如蜂王乳、大豆異黃酮等,也能降低罹患乳癌的機率。最重要的是,應定期做乳房檢查,才能持續為健康把關,遠離疾病的威脅。 胸疼勿輕忽!定期檢查守護健康:http://goo.gl/AaBbuW

「假眼」美女注意!請記得卸眼妝三要訣

「假眼」美女注意!請記得卸眼妝三要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了讓「沒眼睛」,變成「有眼睛」,不少愛美的女性,出門定要畫個眼粧,戴上假睫毛,這樣才能讓自己看起來艷麗動人,然而,回家之後的卸妝功夫,妳做足了嗎?當心殘留在眼皮上的彩妝或是假睫毛上的黏膠,使妳的眼睛遭到感染,除了容易提前罹患乾眼症之外,更可能因此眼瞎!為了教導女性擁有正確卸妝方式,食品藥物管理署列出卸除眼粧三要訣,好讓愛美的妳離開各種皮膚與眼睛疾病:1)    首先卸除眼粧一定要「先濕敷」/取約10元硬幣大小量的卸粧液倒在化粧棉上,輕壓濕敷睫毛約5~10秒,由上往下輕輕往下擦數次。2)    再「輕柔卸」/特別是有佩戴假睫毛者,要輕輕的先將假睫毛卸除,使用化粧棉由上往下擦拭再卸除眼影,並再次將殘留的睫毛膏卸除。3)    最後一定要「清乾淨」/先微閉眼睛,用沾過卸粧液的棉花棒,由眼頭往眼尾方向輕輕拭上睫毛根部數次,睜開眼睛,用沾過卸粧液的棉花棒由眼頭往眼尾方向擦拭下睫毛根部數次,卸除殘留的眼線、睫毛膏等。 食藥署提醒,除了遵循「卸除眼粧三步驟─先濕敷、輕柔卸、清乾淨」外,選購及使用眼部化粧品時,還要仔細挑、仔細看,不要購買來路不明或標示不清的產品,還要把握「知規定、識標示、正確用」的原則,才能「選得漂亮,用得安心」。

想打子宮頸疫苗且慢!恐有嚴重副作用

想打子宮頸疫苗且慢!恐有嚴重副作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由於子宮頸癌預防的意識,近十年以來逐漸抬頭,也讓不少婦女,開始重視子宮頸抹片的檢查,同時,子宮頸疫苗的接種人數,也逐年攀高,而放眼全球眾多國家,還進一步提出公費補助,受惠者無限。然而,近幾年來,已實施公費施打的國家,竟陸續傳出副作用的風聲,在日本更因此展開大規模調查!面對在他國備受爭議的子宮頸疫苗接種問題,消基會直言,政府應有所作為,效法日本,展開安全檢測!英美兩國副作用案例頻傳 逼近萬人其實早在2012年12月底,日本就已推動子宮頸疫苗公費施打,推升日本總施打人口達到342萬人,然而,這些已接種完畢的女性,竟有近兩千人產生副作用,其中,情況甚為嚴重者,也超過百餘人。此外,若把英美兩國的副作用案例相加,人數更是逼近萬餘人。至於其中所出現的副作用,諸如注射部位出現紅疹、腫脹及疼痛,或發生過敏反應,也有人發燒、作嘔、暈眩,肌肉無力及麻痺。但一些人的副作用則非常嚴重,包括,注射後出現痙攣、突發抽搐、發生癲癇。此外,還有人出現臉部神經麻痺的「貝爾氏麻痺」症狀、半邊身體癱瘓等等。面對全球頻傳的副作用消息,消基會指出,台灣相關衛生單位,應以日本的標準,進行完整的調查,等結果出爐,全台各地方政府,才能再提出相關疫苗補助政策,此外,各大疫苗藥商,更應於包裝上提醒各種副作用的風險,讓消費者了解其中的施打利與弊。

女童腹部疼痛、黃疸 竟是總膽管結石所害

女童腹部疼痛、黃疸 竟是總膽管結石所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11歲的女童因發燒、腹痛,甚至有黃疸出現而前往就醫,檢查後發現女童已腹痛兩天,小便顏色也呈現較深色的茶色尿,經腹部超音波發現是膽囊結石滑落至總膽管塞住,造成的「總膽管結石」,醫師也感到訝異,女童比一般常見患者年齡小很多。  什麼是總膽管結石?聖馬爾定醫院腸胃肝膽科羅清池醫師表示,膽道結石最普遍的原因為膽囊的感染,使溶解於膽汁中的物質沈澱,成為膽結石,當這些膽囊結石掉落至總膽管塞住的時候,就變成所謂的「總膽管結石」。一旦塞住造成膽道壓力上升,即會有右上腹部疼痛感,也會造成膽汁中的細菌及膽色素逆流回血液中,而產生患者有發燒、畏寒、黃疸及茶色尿等症狀。膽結石嚴重恐致命   當心4危險因子大部份膽結石多無症狀,只要結石沒有滑出總膽管或引起發炎,可以先追蹤檢查即可。但膽管結石則不然,若不處理,除了症狀持續外,若膽管被結石阻塞,將會造成疼痛、阻塞性黃疸,急性膽管炎、膽石性胰臟炎等其他病況,嚴重的話甚至還有可能引起敗血症,危及患者生命。羅醫師也提到,以往膽結石的危險因子有4F,分別為︰Fat肥胖、Female女性、Forty40歲以上、Fertility多產婦,另外有家族史得到機率也較高。像這位11歲女童,原來因為其母親也曾患有總膽管結石。在醫師診斷下,治療方法是將內視鏡置入十二指腸中段,由內視鏡伸入小管進入總膽管,打入顯影劑再照X光,顯現出膽道結構和阻塞情況,並以特製水球將總膽管開口處撐開,再以金屬網把結石撈出來,撈出之結石掉落至十二指腸道,會經由大腸隨大便排出,無須擔憂。而內視鏡治療恢復期短,住院天數縮短為兩天,對患者來說安全性較高,較能接受。結石會再復發   偏方「化石草」勿亂用但醫師提醒,雖然經過手術,但不見得從此「水落石出」,不管是用哪種方式治療結石,都無法完全防止結石之再發。醫師建議飲食上還是要多注意,低糖、低脂、低膽固醇,多吃蔬菜、水果,養成三餐定時定量,避免會脹氣食物。更重要的是,定期追蹤檢查才能有效預防,千萬不要自行嘗試「化石草」等偏方或亂服成藥,以免錯失診治時機。 

器官捐贈突破障礙 血型不吻也能移植

器官捐贈突破障礙 血型不吻也能移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指出,台灣末期腎病變盛行率是世界第一,末期腎病變的患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將會迅速危及生命,洗腎或腎臟移植是唯二的治療方式,但過去經常因捐贈者血型與患者不符,無法進行移植手術,使得全身神經系統、循環系統都受到破壞,逐漸走向衰退的道路。不過,近年來隨著醫學及藥物的進步,血型不吻合已不再是腎臟移植的高牆,日前,一名48歲的女性患者,因腎衰竭需長期接受透析治療,雖然進入移植等候名單,卻苦等不到合適的捐贈者,病患姊姊不忍妹妹受苦,願意捐贈腎臟給她,但無奈血型不同,所幸醫學進步,解決了血型不吻合之間的排斥問題,經手術前完整詳盡的準備後,目前已順利完成移植手術,重獲新生。血型不吻 是阻斷洗腎患者重生的高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郭宏典醫師表示,腎臟移植後,雖然只有一顆新的腎臟,卻足以擔起排出代謝廢物的重責大任,將體內的毒素排得一乾二淨,且更不需要像血液透析一樣,每周花三個半天時間,躺在病床上接受透析治療。只可惜腎臟的來源目前僅仍從人體身上摘取,包含親屬間活體捐贈與腦死病人的大愛捐贈,活體捐贈的腎臟成功率與腎臟存活年限皆優於腦死病人的捐贈,不過有時受限於親屬間血型不吻合,妨礙了移植的施行,也阻斷洗腎病人重生的機會。將對抗不同血型的抗體移除 增加腎臟存活率醫療科技不斷進步,現在可利用新的血液透析技術,將洗腎病人體內對抗不同血型的抗體移除,加上施打抑制B淋巴球功能的藥物,讓原本因血型不合會產生排斥的移植腎臟,得以成功的存活於受贈者體內,發揮排毒的功能。而技術不僅增加了腎臟移植的機會,也讓更多飽受洗腎折磨的病人,得以重享快樂的生活。

照護10要點 糖尿病患不「失足」

照護10要點 糖尿病患不「失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糖尿病一直位居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第4名,足部問題是糖尿病病患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但足部照護往往被忽略,要預防足部問題,需要定時檢查外,更要有正確的足部照顧知識。 因此澎湖縣衛生局提醒糖尿病患者,若不小心有了傷口,必須特別注意皮膚及足部的護理原則,避免傷口持續惡化。糖尿病足是不少病友最困擾的問題,小傷口變大傷害,處理不好賠上一隻腳。不少糖尿病人因為傷口不容易癒合,感染潰爛壞死,面臨膝蓋以下的高位截肢,就像是斷尾求生。截肢雖然能迅速解決敗血症等問題,但對患者身心打擊及生活自理影響重大,因此「保足」是糖尿病防治工作很重要的一環。神經功能退化   足部受損難察覺糖尿病患常因神經功能退化,導致手腳麻痺,感覺遲鈍,所以當足部受損,也不容易察覺,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對足部作適當的檢查及護理,才可避免足部產生併發症,對此也提供10個注意事項:1)控制血糖可降低神經傷害,所以血糖控制是預防足部病變的最基本要求。2)每天睡前檢視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是否有切傷、傷口、撞傷及紅點產生。3)洗乾及擦乾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及足間部位。4)定期檢查糖尿病患者的指(趾)頭,可以用鏡子協助檢查腳底以及足趾之間。5)剪指甲應以平剪的方式。6)不可以自行去除腳部的雞眼或硬皮,應尋求醫師協助。7)一旦發現腳上有異樣、有傷口或香港腳,馬上去看醫師,以免引起細菌感染潰爛。8)穿著合適的鞋襪,鞋子必須柔軟合腳,尤其是腳部有變形。9)穿鞋前要檢查有無異物。10)脫去鞋襪,將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在腿部支撐的情況下放置在一舒適的姿勢,使用健康足部檢查表,辨別是否有異樣情形。

充氣玩具塑化劑超標百倍 長期接觸恐致癌

充氣玩具塑化劑超標百倍 長期接觸恐致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價格便宜、款式多變的充氣玩具,是所有大、小朋友喜愛購買及遊戲玩耍的商品,但日前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卻從市售20件產品中發現有1件塑化劑含量超過國家標準0.1%限量值規定,超標近110倍,另有10件標示檢查不符合規定。鄰苯二甲酸酯類 會干擾內分泌平衡為關心兒童健康安全及瞭解市售充氣玩具品質,標檢局特地於南部地區之百貨、量販店、藥局及零售商店等地,購買20件樣品進行物理性(如危害尖端、危害邊緣、銳邊、突出物等)、化學性(包含重金屬含量、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等)、中文標示、商品檢驗標識檢查。結果元圓玩具有限公司所製造出的塑膠五金玩具,塑化劑檢測出10.9%,超過國家標近110倍,對此,標檢局表示,「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是種環境荷爾蒙,會干擾正常內分泌系統的平衡及功能,長期暴露於塑化劑,可能會引起男童雌性化、女童性早熟,以及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機率等,因此,兒童玩具商品含塑化劑是歷年來市場監督查核重點項目之ㄧ。不合格商品 皆已通知業者回收、修正至於其他標示檢查不符合規定商品,包括未標示使用方法或注意事項、製造商資料不完整及產品材料標示不明確、商品檢驗標識不符規定等,共計10件。而此次不合格商品,目前皆依「商品檢驗法」第63條之1規定,通知業者限期回收或改正,違者將處新臺幣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未依規定限期回收、改正之商品,並得沒入、銷燬或採取其他必要之措施。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急、門診人次上升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急、門診人次上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臺北市近4週急診、門診腸病毒就診人次皆有上升趨勢;上週因腸病毒停課的國小、幼稚園為17班,較前一週的16班增加1班,較去年同期(30班)減少。但由於腸病毒容易在人口密集的場所傳播,學童密切互動,增加腸病毒感染與傳播機會,衛生局呼籲民眾應小心防範。家長、教托育機構注意防範 醫師提高警覺國內腸病毒已進入流行期且全台疫情逐漸升溫,腸病毒傳染力極強,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如家庭、校園及安親班等地方最容易傳播,民眾應注意個人衛生,落實正確勤洗手,以防腸病毒趁虛而入;家長及醫師應留意嬰幼兒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以掌握治療契機,降低重症發生的機率。每年四至九月期間是腸病毒流行季節,臺北市衛生局提醒,目前國內已有腸病毒重症個案,且仍有幼托機構及校園通報腸病毒群聚案件,不可輕忽。疾病管制處陳少卿處長也呼籲,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應特別注意自身與嬰幼兒的衛生習慣,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大人及小孩務必都要正確洗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