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免費講座】快樂「棄」喘兒歡樂會

【免費講座】快樂「棄」喘兒歡樂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氣喘兒該上體育課嗎?為什麼運動會誘發氣喘?這是家中有氣喘小朋友的家長們經常擔心的問題,每當聽到電視新聞報導因氣喘而死亡的消息,都不免心驚膽顫,但其實只要清楚的認識它、面對它,氣喘一點也不可怕!為此,林口長庚特舉辦本活動,邀請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吳昭儀醫師主講「運動High-five 氣喘Goodbye」,另準備闖關遊戲邀請氣喘兒小朋友們來挑戰。黃璟隆副院長及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葉國偉主任期望透過本活動傳達正確的照護知識,寓教於樂,讓小朋友們享受歡樂又知識豐沛的時光,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快樂「棄」喘兒歡樂會時間:5月23 日(六)上午9:00~11:3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L棟B1兒童過敏氣喘中心門診區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徐夢舷小姐(03)3281200轉5128

【免費講座】糖尿病童暨家屬座談會

【免費講座】糖尿病童暨家屬座談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目前約有9000名先天性糖尿病童,需要每天注射胰島素、驗血糖等,一般人認為糖尿病的小朋友不能運動、不能吃甜食,但這樣的照護迷思,往往讓同儕覺得病童是麻煩人物而遭到排擠,但其實只要控制得宜,糖尿病童也可以正常運動、適量吃甜食。為關懷糖尿病童及提供病患與家屬交流之機會,林口長庚特舉辦本座談會,邀請營養治療科陳怡玲營養師主講「醣類計算〜端午飄粽香」、新陳代謝科林嘉鴻醫師主講「成長期〜胰島素需求大不同」,現場並安排病友分享與分組聯誼,歡迎糖尿病童及家屬踴躍參加。名稱:糖尿病童暨家屬座談會時間:5月23 日(六)下午1:30~4:3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K棟12樓第三會議廳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宋月瑜小姐(03)3281200轉8381

今年第二例!25歲OL染麻疹 曾搭乘公車、捷運

今年第二例!25歲OL染麻疹 曾搭乘公車、捷運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本土麻疹又現蹤!日前一名北部25歲女性上班族,於5月5日出現輕微咳嗽,8日發燒、咳嗽等症狀至診所就醫,11日因症狀未改善再次就醫,當天晚間身體及臉部有出疹,隔天至醫院就醫經採檢送驗於14日確定為麻疹,目前個案居家隔離中,但由於個案於暴露期間無國外旅遊史,所以,研判為國內感染病例,可能感染來源正在調查中。掌握114名接觸者 追蹤至6月2日為防範疫情擴散,衛生單位已展開各項防疫調查工作,並掌握114名接觸者,包括親友、同事及就醫時曾接觸之相關醫護人員與病患,截至目前僅一名親友因出現疑似症狀安排採檢中,其餘未有疑似麻疹症狀者,預計這些接觸者將追蹤觀察至6月2日。由於個案於可傳染期間之5月7日、8日及12日曾搭乘916、藍50公車等大眾交通運輸,所以,呼籲曾於該時段搭乘該項交通運輸工具的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18天,若出現發燒、出疹等疑似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麻疹傳染力高 出疹前後皆具有傳染力國內今年截至目前共3例麻疹確定病例,2例為國內感染,1例為中國大陸移入病例,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另民眾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暴露史。家中如有滿1歲幼兒 應盡速施打MMR疫苗最後,疾管署提醒民眾,應避免攜帶未滿1歲及未完成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疫苗(MMR)接種之嬰幼兒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家中如有滿1歲之幼兒應儘速攜往衛生所或合約院所完成MMR疫苗接種,以降低感染機會;如為自然感染免疫者不需再施打疫苗。

點滴可治百病?醫:成分如同運動飲料

點滴可治百病?醫:成分如同運動飲料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普遍民眾的觀念裡,都認為只要一有不適,就到急診室掛號打點滴或營養針即可痊癒,把點滴當成神仙妙藥,但它真的可以藥到病除嗎?對此醫師表示,其實點滴成分就如同運動飲料般,僅有補充水分以及電解質的功能而已,所以民眾別再把它當成可治百病的仙丹了!打點滴也有風險 血管炎、肺水腫要當心新營醫院急診科侯承佑醫師表示,醫院常使用的點滴,成分不外乎是水、葡萄糖及各種電解質,和運動飲料的成分相差不遠,且在臨床上最大的功用,就是補充體內水分及電解質,或是提供藥物注射的管道,完全沒有止痛、止咳、退燒、解酒或補充營養的效果。另外,打點滴除了會有挨針的痛楚外,偶爾也會發生針處感染、血管炎等併發症,且嚴重時甚至還會有水分補充過量,導致心臟負荷不了,引發肺水腫的風險。僅有4種情況下 民眾才需打點滴在臨床上除非遇到4種情況,才會建議打點滴,不然,若是太執著於打點滴的話,反而會忽略真正重要的治療,所以,提醒民眾別在對打點滴抱持著太美好的幻想:1)無法進食/持續嘔吐、禁食、腸胃道阻塞、意識不清。2)脫水/嚴重腹瀉、尿崩。3)休克低血壓/嚴重感染、大量出血。4)須由靜脈給藥/抗生素、電解質嚴重不平衡等。

扎耳放血、求神治乾癬 妙齡女險丟小命

扎耳放血、求神治乾癬 妙齡女險丟小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六年前,一名當時就讀高三的藍小姐,發現自己頭皮屑變多,且肚臍有一個約50元硬幣大小的病灶,原以為是普通傷口,但經過就醫後卻發現是乾癬,從此便飽受他人指點之苦,甚至從事櫃台結帳工作的她,還曾經因為身上脫屑速度太快,還來不及清理,就遭到結帳客戶指責,說她骯髒、四處傳染、衛生習慣差,還擔心會被感染,使得她既難過又百口莫辯。對此,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楊志勛醫師表示,乾癬並非傳染性皮膚病,而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由於外觀驚人,所以,患者總是受到他人誤解與排斥,以至於過度追求治癒,反而錯失控制、治療的良機。亂用偏方、求神問卜 當心增加病情惡化速度雖然目前醫學尚未能夠治癒乾癬,但可透過良好持續的治療來獲得控制,只是,有多數患者過去只因反覆復發而對西醫失望,看完西醫沒耐心就看中醫、中醫沒效找偏方、偏方沒效求神問卜等,反而使病情更加嚴重。像是個案藍小姐,不管她也曾嘗試過扎耳放血排毒、外敷藥膏、草藥熬湯、求神問卜等,只是下場都是增加病情惡化速度,使得衣服上經常黏膿水,起床後床鋪更是一片片血漬,甚至還因全身塗滿紅色符水,結果引起皮膚發炎,差點演變成紅皮症丟小命。乾癬治療方法多 不輕易放棄才可對付它台北長庚皮膚科黃毓惠醫師表示,目前健保已經有完整的治療,最主要可阻止表皮細胞過度增生,及減緩發炎現象,輕度乾癬以外用藥膏為主,中重度乾癬可使用口服藥物、照光治療,如果前兩種治療效果不佳或病人無法承受副作用時,則可透過生物製劑治療,來獲得成效,所以,提醒民眾對付乾癬的最佳辦法,就是不要輕易放棄。多運動、戒菸戒酒 有助於控制乾癬除此之外,也要呼籲民眾,由於多數人都會被灌輸,罹患乾癬是因為自己不好好控制的問題,以為調整體質、作息就可以達到疾病控制,但雙和醫院皮膚科李婉若醫師表示,唯有作息正常、飲食健康、多運動、戒菸戒酒才可輔助性的讓乾癬控制得比較好,所以,在治療上仍要回歸醫療,再配合生活習慣的調整才對,而不是錯把配菜當主菜吃。

肺癌患者 結核菌潛伏感染率達35%

肺癌患者 結核菌潛伏感染率達35%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目前全球約有3分之1的人口受到結核菌感染,成為潛伏性結核感染者,一旦感染終其一生將有一成的發病率,但隨著族群不同,結核菌的抵抗能力也會有所不一,舉例來說像是肺癌患者結核菌潛伏感染率就高達35%,因此,為避免民眾感染結核病,預防性治療很重要。免疫力良好時 結核菌對身體毫無影響衛服部胸腔病院檢驗科蔣佳蓉醫師表示,所謂的潛伏性結核感染指的是,結核菌突破免疫防線,進入人體組織,通常細菌量少,所以,會與免疫能力拉鋸形成平衡,使得人體處於一種受結核菌感染的狀態,但對沒有影響也無傳染性。只是當身體狀況不佳時,包括HIV感染、糖尿病、身體老化,就可能會使免疫力下降,導致潛藏的結核菌活化,進而引發結核病。糖尿病、洗腎患者 發病率皆超過一成不同族群對於結核菌的抵抗能力也有所不同,依台灣現有資料顯示,肺癌病患的結核菌潛伏感染率為35%,糖尿病患為30%,洗腎病患為18%,長期使用呼吸器病患為17%等,通常受結核菌感染者,日後發生結核病的機會為1成,但往往因族群不同,會有不同的發病率,而上述族群的發病率,通常就超過1成以上。結核病高危險群 建議進行預防性治療至於該如何偵測潛伏性結核菌感染,蔣佳蓉醫師表示,過去傳統檢測大多採用皮膚測試,但因結核菌易受到卡介苗的干擾而造成假陽性,所以,容易被當作受到結核菌感染,而目前最新方式則是透過抽血,測出血液中的丙型干擾素,便能得知結果,只是此項目健保尚未給付屬於自費。不過,仍建議有結核菌感染的疑慮,或是結核病發病高危險群者,都需考慮進行結預防性治療,以免染上結核病。

腸病毒流行期!竹市疑似重症個案已首蹤

腸病毒流行期!竹市疑似重症個案已首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每年只要一到3月下旬時,就是腸病毒開始流行的時間,而日前在新竹接獲了一名疑似個案,為兩個月大的男童,由於家中姊姊5月8日感染腸病毒,媽媽擔心男嬰因此受到感染,10日將他送回新竹市娘家幫忙照顧,但仍於13日晚間出現發燒、咽峽炎及抽搐症狀,目前狀況雖趨穩定,惟仍不可掉以輕心,成為今年竹市首例疑似腸病毒重症病例。落實洗手很重要 助降低感染風險新竹市衛生局表示,該名幼童感染來自家中成員,也可能於照顧過程中發生交叉感染所致,所以呼籲民眾返家後要落實洗手,以免感染,另家長及醫院端的警覺性亦高,一發現幼童出現相關症狀,立即就醫,醫院端馬上通報並治療,才使得個案狀況迅速得到控制。肌抽躍、持續嘔吐 為併發重症的前兆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最容易傳播,特別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以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落實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除依醫師指示治療外,最好讓病童在家休息至少一星期,或直至無發燒現象,儘量不要參加任何活動,以避免傳染他人,更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若是幼童一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或是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應立即送醫治療,以遠離腸病毒重症的威脅。 

人工皮僅適用無感染性傷口 亂用恐惡化

人工皮僅適用無感染性傷口 亂用恐惡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每當發生意外時,對於愛美的民眾而言,最擔心的不是傷口的嚴重性,而是會不會留下疤痕,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在只要自行到藥局購買傷口敷料,也就是所謂的人工皮,即可促進傷口癒合,以免留下疤痕。人工皮 可保護傷口、促進癒合彰化縣衛生局表示,人工皮也就是俗稱的親水性膠體敷料,發生創傷時,因使用方便,廣為民眾喜愛,特別是創傷早期或後期癒合階段,其內層能吸收組織滲出液,外層則透氣防水,可保護傷口,促進傷口癒合。只是要特別注意,人工皮適用於一般擦傷、撕裂傷、燙傷及割傷等無感染性傷口,較不建議使用在大型、傷口很深、滲出液過多、感染性傷口、傷口周圍的皮膚脆弱等情況,民眾若出現上述狀況時,應先向醫護人員尋求協助,如果不清楚傷口的處理方式,應先諮詢再決定是否要自行處理,不要貪圖方便、省錢,而錯誤使用人工皮,造成傷口惡化。購買前檢查標示內容 以確保產品品質人工皮屬於需經政府許可列管的醫療器材,民眾在購買前可先檢視產品是否有衛生福利部核准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並應看清產品包裝是否有完整的標示內容,包括廠商名稱、地址、品名,並確認製造日期及保存期限等資訊,以確保產品品質。

台南德國麻疹現蹤 男曾至林默娘公園

台南德國麻疹現蹤 男曾至林默娘公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疾管署公布一例境外移入德國麻疹確定病例,為南部40歲男性台商,5月9日開始出現倦怠、流鼻水等症狀,隔天手臂出現紅疹,11日曾至診所就醫,因手部出疹情形加劇,12日至醫院就醫,服藥後手部出疹雖有改善,但腿部開始出疹,14日回醫院就診懷疑感染麻疹通報並採集檢體送驗,隔日就確診為德國麻疹。而目前個案於家中隔離,症狀逐漸改善中,由於個案於可能感染期間均於中國大陸江蘇省無錫市,研判為境外移入病例。掌握522名接觸者 預計追蹤至6月4日為防範疫情擴散,目前已掌握522名接觸者,包括機上鄰近座位乘客、親友、就醫時曾接觸之相關醫護人員與病患及餐廳員工,目前尚未有懷孕中之接觸者,也沒有其他人出現疑似症狀,接觸者將追蹤觀察至6月4日。由於個案在可傳染期間曾至林默娘公園、逐鹿燒烤店等,所以,呼籲曾於附表所列時間、地點進出的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21天,若出現發燒、出疹等疑似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國內德國麻疹 今年已出現6例國內今年截至目前共6例德國麻疹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境外移入及3例國內感染,雖然一般人感染後,大多症狀輕微,但孕婦於懷孕前期感染可能造成死產、自然流產,胎兒可能發生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心臟病等先天性缺陷,甚至死亡。所以,國內育齡婦女如經檢驗不具德國麻疹抗體,可持陰性報告,至衛生所或醫院免費接種1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發燒、丘疹 皆為症狀之一疾管署提醒民眾,如欲前往流行地區,請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MMR疫苗接種需求,於流行地區時,隨時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觸摸口鼻,出入人潮密集地區可戴口罩加強自我防護。如有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及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應儘速戴上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暴露史。

【免費講座】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

【免費講座】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營養不良是癌症病人最常發生的問題,也被認為是癌症病患每況愈下的原因,因此在治療期間若能吃得好,攝取足夠的營養,將是戰勝癌症的重要關鍵,營養也可以說是治療癌症的基礎。有鑑於此,亞東醫院特邀賴玉釧營養師主講「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講解如何在食慾不良的影響下,能夠攝取均衡的營養,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時間:5月22日(五)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100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