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子宮頸疫苗三大迷思!打了還是照樣罹癌

子宮頸疫苗三大迷思!打了還是照樣罹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為什麼我曾打過子宮頸疫苗,卻還是照樣罹癌?」這是子宮頸疫苗施打,成為現今女性防癌的主旋律後,仍會出現的問句,仔細探究,事實上,施打子宮頸疫苗,並不能因此一勞永逸,其實僅能獲得五至九年左右的保護力,也因此,不少婦女會誤認,只要接種疫苗後,即萬事俱備,不必再做抹片篩檢,然而,這樣的錯誤觀念,反倒讓施打疫苗的美意全失,更可能喪失防癌警覺心,而讓癌症纏身!在各界均努力倡導抹片檢查之下,讓子宮頸癌成了全癌症之中,少數病例數下滑的癌症,但除了抹片篩檢外,更是積極者,還會藉由疫苗來獲得雙管齊下之功效,不過,近期來,消基會卻發布了一項警訊,疾呼政府應針對疫苗的安全性來進行評估!日本疫苗副作用頻傳 已開始展開調查其中原因就出在,日本在兩年前正式實施公費施打疫苗,陸續傳出疫苗副作用的風聲,也因此,疫苗的公費補助,在政府介入調查後,嘎然而止,而我國消基會也嗅到這樣的訊息,希望政府相關衛生單位,能比照日本,展開風險評估。不過,卻有另一派主張,疫苗的副作用,僅限於少部分族群,不能因噎廢食,而完全否定疫苗所帶來的預防效力。婦產科醫師潘俊亨指出,在門診經驗上,通常還是會建議,家裡有子宮頸癌病史、子宮頸發炎靡爛等患者,除了做抹片篩檢外,應更積極的進一步接種疫苗。婦產科醫師郭安妮也指出,就像幼兒接種疫苗一樣,偶爾還是會傳出嚴重副作用的情況,而醫療行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但若因為小風險而要每個人都停止接種,反而不是國人健康之福。然而,在副作用爭議之中,實際上疫苗施打還是有相關漏洞,而此漏洞則出現在施打疫苗的迷思,包括,施打後就不需做抹片檢查、施打的效果能一勞永逸,保護力能持續一輩子,還有施打後預防子宮頸癌的成功率近乎百分百等等,而這些迷思,反而比起副作用來得更為嚴重。郭安妮說,臨床上的確有婦女在罹癌之後驚訝表示,明明接種過子宮頸疫苗,怎麼卻還是罹癌,究其原因,大部分都是施打後完全卸下警覺心的後果!1)    迷思一》疫苗有清除病毒的效果?/如果遭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後,再施打疫苗,並不能有治療或清除病毒的功效,所以在接種之前,務必先做抹片篩檢,並同時進行DNA檢測,才能判別尚未遭病毒感染,否則除了白花錢,更可能忽略做抹片的重要性。2)    迷思二》疫苗能百分之百預防子宮頸癌?/很不幸的是,人類乳突病毒的種類,共有百種以上,其中真正會致癌的病毒,約略十種左右,疫苗能預防的種類僅涵蓋四種病毒,所以疫苗並非百分百能隔絕病毒入侵。3)    迷思三》施打後保護力能護一輩子?/其實疫苗施打的保護力,最久僅能維持至九年左右,最少更只有五年,超過此時間,保護力就會失效。綜觀疫苗副作用風險,以及相關錯誤迷思,後者恐怕才是真正會害人的元兇,建議女性在施打疫苗前,勿盲目跟隨接種潮流,切記先做抹片檢查,還有確認是否已遭病毒感染,才能確保疫苗真正的效益。尤其重要的是,接種疫苗後,最多仍有四成的風險,會罹患子宮頸癌,由此可知,不管有沒有花錢打疫苗,只要有過性行為的女性,就必須每兩年定期做一次子宮頸抹片篩檢!

轉診制度有缺陷!恐錯失黃金治療期

轉診制度有缺陷!恐錯失黃金治療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雖國內仍有轉診制度,不過當基層診所,亦或小型醫院轉診至大型醫院時,病患的就診情形與詳細病例,並不能藉由在轉診的期間,而使資訊互通有無,時常的情況,都是病患已到了醫院,醫師卻重頭開始了解患者的情況,才能再下診療判斷,除了讓治療無法延續出現斷層之外,更可能延誤治療時間,錯失黃金期。詳細說明,例如A病患從B診所轉至C醫院,在轉診的期間,該患者的在診的所有看診病例,並不能同時傳送給醫師了解,這樣的情形,雖成為目前醫界普遍的現象,不過若仔細思考,卻讓人深感不可思議。如果診所與醫院資訊互通有無 可增診療效益為了使此情況能迎刃而解,桃園壢新醫院建立雙向資訊平台,使基層診所醫師,能夠透過網路查看病人在醫院診療紀錄,若診所轉診至醫院,醫院也可在第一時間,了解病人的情況,使看診速度更有效率,減少錯誤診療的風險。壢新醫院社區醫學部醫師陳聲平指出,舉例來說,有位患者因意外膝蓋受傷至診所求醫,診所醫師建議應轉至醫院急診,首先透過雙向資訊共享且完善的轉診制度,當患者抵達醫院時,院方早已獲知患者病況,更同時已與診所醫師取得治療共識,透過雙主治醫師的討論,已事先安排手術,整體大幅縮短診斷及判讀的治療黃金時間。顯示若轉診制度完善,除了讓治療具延續性外,讓原本對突發意外手足無措的患者及家屬對於現況備感安心,更能提高診療的效率。

安寧居家雲端化 在家也能隨時監控

安寧居家雲端化 在家也能隨時監控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打破傳統醫療照護的疆界,讓安寧病房也能延伸至病人居家,讓他們在家中度過人生最後階段的心願!自2013年起,花蓮慈濟醫院透過遠距醫療的概念,結合多元的創新應用科技,運用居家訪視與雲端監控,即時了解病人在家時的血壓、心跳、血中氧氣、血糖等生理變化,且醫護團隊與病人及家屬間也能透過二十四小時的即時視訊溝通,減少病人就醫往返的交通時間。安寧療護遠距的目的 在於滿足患者回家的心願花蓮慈濟醫院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表示,建構安寧療護遠距整合性照護服務平台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安寧病房一床難求,第二則是病人希望回家,因此,只要利用電腦、平板電腦,甚至是一台智慧型手機,就能從雲端系統檢視病歷紀錄,不僅讓病人能夠安心的回家,也能有效降低再住院率。系統隨時留意病人狀況 如有不適立即通知這套系統在生理監測部分,在病人家中除了可提供給血壓、血糖、血氧、聽診器等監測系統外,也會自動將病人的生理監測數值送到雲端,如果有異常,會自動警示通知醫護同仁。江青純護理師表示,在未用系統之前,機構不太願意收治末期照護的病人,因為這類的病人變化性大、反覆住院率也較高,但自從向推廣這項服務後,不管是遇到病人發燒、傷口照護等問題,都能透過遠端視訊獲得即時照護,讓安養機構安心,病人的家屬也很放心。

老婦腹痛、吃不下 檢查竟是胰臟癌末期

老婦腹痛、吃不下 檢查竟是胰臟癌末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70歲婦人,平時不菸不酒,無其他慢性疾病;日前因背痛服用止痛藥後便開始吃不下東西,全身倦怠2個星期。她先到住家附近的醫院急診就醫,但隔天仍然沒有明顯改善。後來她到熟識的家庭醫師診所,做了檢查有疑似收縮不良且壁增厚的膽囊,醫師便請她盡快轉診至大醫院,結果診斷為轉移至肝臟和血管的胰臟癌末期。抽菸喝酒、高脂飲食   胰臟癌年輕化家醫科鄭鈞云醫師指出,胰臟癌早期大多都沒有症狀,尤其是當病灶發生在胰臟的體部或尾部,要腫瘤大到一定的程度才會出現腹痛,甚至於背痛等非專一性的症狀。而患者若出現黃疸時,平均存活不到半年,以目前來說沒確切的發生原因,一般大於60的男性、抽菸、飲酒、咖啡、高脂飲食是已知的危險因子,但近年來胰臟癌的發生率逐步提升,發生的族群也有年輕化趨勢。上腹痛、體重減輕   出現症狀恐非早期鄭鈞云醫師也表示,典型的胰臟癌症狀包括:上腹痛到背部,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脂肪便或灰白色便等,但時常發現症狀時已非初期,特別是當患者本來就有腸胃問題時。而胰臟癌的治療效果不佳,只有20%可以手術切除治療,就整體而言,胰臟癌五年的存活率約僅3~5%。最好的方法是早期預防治療。定期的腫瘤指數檢查及腹部超音波及高階影像檢查,如正子攝影、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對於及早發現很有幫助。鄭醫師也提醒,如果有持續發生的腹痛,一定要記得就醫檢查追蹤,切勿自行服藥,以免延遲治療。

腸病毒流行期 幼童有重症前兆速就醫

腸病毒流行期 幼童有重症前兆速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目前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持續攀升,顯示疫情進入流行期。由於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如幼童出現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的前兆病徵,請務必掌握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期,立即轉送腸病毒責任醫院接受適當治療。疫情升溫   違規不停課恐受罰另外,提醒家長盡量避免讓5歲以下幼童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家中有幼童的成人需落實勤洗手,外出返家後應更換髒衣後再與幼童接觸,以避免病毒傳播。此外,高雄市衛生局呼籲教托育機構需小心警覺,做好防護,罹病學童應請假在家休息,務必依照市府公告之「腸病毒停課標準:小學一、二年級、幼稚園、托育機構,於7天內同一班級有2名以上(含2名)學童經醫師臨床診斷為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或疑似腸病毒感染時,該班級應停課7天。」,違反規定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第3款處以新臺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

預測植物人甦醒率 腦部掃一下即可知

預測植物人甦醒率 腦部掃一下即可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誰說植物人一定不會醒過來,現在只要掃描大腦,就可預測甦醒機率!日前,臺北醫學大學與雙和醫院成立了「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未來將透過腦電波儀、核磁造影等各項精密儀器,蒐集各種重要數據,解開大腦與意識間的關聯,而目前已針對重度憂鬱症計畫案、睡眠疾患、思覺失調症等進行研究,其中又以預測植物人甦醒機率飽受注目。對此,北醫人文暨社會科學院藍亭教授表示,此研究主要是利用正子造影(PET)與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來偵測植物人腦細胞量與正常人腦細胞量的差異,如果發現腦細胞量處於正常人範圍內的話,日後甦醒機率將會大幅提升。驚!昏迷誤診率竟高達4成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成員秦鵬民博士,昏迷不醒的病患,也可能是陷入微意識狀態,但由於外表看起來與植物人無異,因此,誤診率高達4成,但透過儀器偵測,就可有效地掌握患者殘餘腦活動程度,來輔助病人的臨床診斷,若以之前研究50餘例早期植物人來說,就發現有多達20多例甦醒的個案。目前此研究計畫預計在3年內收治80例患者,相關費用將由計劃經費支應,只希望透過資料的分析建置,能夠進一步找出預測植物人甦醒的指標項目。

戒治菸癮好焦慮 音樂、運動轉移注意力

戒治菸癮好焦慮 音樂、運動轉移注意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戒菸非難事,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林滄耀醫師表示,成癮的戒除在開始實際執行戒除行為時最重要,通常除了個人的意志力與家人的支持之外,學習如何移轉對癮的依賴很重要,成癮者可以選擇以音樂、運動、閱讀或其他較多元的方式轉移注意力,以解決戒治期間的焦慮,真正達到脫「癮」而出。戒菸出現頭暈、易怒   戒斷症狀約三周減退為配合國家「禁菸」政策,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今日舉辦無菸環境、助您好戒活動,以行動劇中帶出吸菸者在戒菸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到的戒斷症狀如頭暈、精神不濟、煩躁、易怒等等症狀,其實這些症狀大多持續兩至三個星期內減退,有些甚至只是持續數天。檢查發現心臟不好   促使他擺脫20年菸癮而戒菸門診的張先生也表示,自己是需一個需要輪夜班的拖板車司機,因為熬夜常借助抽菸提神,一抽就是二十幾年,最近身體檢查發現自己心臟不好,加上醫師勸導要戒菸,因此,在家人的陪同下到了草屯療養院戒菸門診就診,一開始擔心自己意志力不夠而且周圍的朋友大部分都有吸菸,擔心害怕自己會把持不住而導致戒菸失敗。不過門診衛教師告訴我在戒菸過程可能會面臨的挫折及困難,並且教導我一些戒菸小撇步,讓我對戒菸有信心,從今年一月踏入戒菸門診後已不再抽菸,透過戒菸藥物的幫忙及家人的支持,我真的是「脫癮而出」了。 

市場爆群聚感染!高雄上週確診5例登革熱

市場爆群聚感染!高雄上週確診5例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週共新增6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及2例境外移入病例,其中高雄楠梓一週內即確診5例登革熱本土病例,經疫調發現病例活動範圍均與該區永興市場及周邊有關,顯示已有社區群聚疫情發生,至於另1例本土病例,則居住於高雄前鎮區。通報日數延長 恐增登革熱流行風險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本土病例累計108例,從近期監測資料中發現,仍有少部分病例發病後5日才就醫,而首次就醫也都經過2~5日後才被通報,就醫次數達2~3次,且通報病例發病至通報日數延長,導致登革熱流行風險提升。因此,疾管署呼籲民眾,若身體不適應即就醫,並請醫師特別留意病患是否可能罹患登革熱,對於疑似病例主動通報衛生機關,以便立即展開防治工作。目前已進入流行季節 民眾應提高警覺疾管署表示,由於臺灣皆是透過埃及斑紋或白線斑蚊傳播病毒,目前無有效疫苗、藥物可預防或治療,所以,除了避免被病媒蚊叮咬外,澈底清除病媒蚊才是防治的根本,另外,隨著季節進入登革熱流行期,民眾請務必加強家戶內外環境管理並經常巡查,清除不必要的積水容器,以免造成疫情一觸即發。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臨床醫師如果發現有疑似症狀患者,請儘速向當地衛生主管機關通報,以利及早偵測病例,掌控疫情。

腦震盪新發現!女性恢復竟比男性差

腦震盪新發現!女性恢復竟比男性差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顛覆傳統觀念與研究,過去在傳統醫界上的認知是,腦部受到創傷後,女性因受到荷爾蒙的保護,恢復得會比較好,且動物實驗上也曾發現,雌性動物遭受腦創傷後,痊癒的情況較好,但殊不知國內一樣最新研究卻發現,腦震盪後女性的恢復力竟比男生還差,而這份研究目前刊登於《北美放射協會期刊》。女性腦部恢復速度慢 恐與神經纖維較細有關該研究主要是由雙和醫院針對30名腦震盪病患與30名正常人進行研究,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來對大腦進行六周的追蹤檢查,並觀察專注力、記憶力等工作記憶區塊的大腦運作,對此,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陳啟仁醫師表示,會選擇此部位進行觀察,主要是因為此區域不單僅是認知功能重要的一部份外,也是容易受到傷害的地方。結果發現,當腦部受到創傷後,男性腦部會啟動代償機制,耗用更多能量,因此,從腦部影像檢查可以發現從受傷到六周間,活化的情形相當明顯,相較下,女性則無法引起代償反應,以致於腦部活化功能越來越少,而目前雖然觀察出此現象,但尚未不清楚兩者間的關係,可能與腦部面積小、神經纖維較細、先天體質等有關。

【免費講座】認識心律不整

【免費講座】認識心律不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心臟節律不正常,過快、過慢或不規則都屬於心律不整,一般人聽到心臟病總是非常害怕,且認為一定會致命,但其實找到心律不整的原因,適當治療,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恢復正常生活。為增進社區長輩健康認知,使其關懷自身健康,培養健康生活習慣,邀請心臟內科李威杰醫師進行「認識心律不整」講座,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認識心律不整時間:5月25日(一)上午10:00~11:00地點:高雄市橋頭區筆秀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市橋頭區筆秀里筆秀路廟前巷4號)洽詢:高雄長庚社會服務課 龔千琇小姐(07)7317123轉202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