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只為傳承俠醫精神!顏宗海接棒「食安守門人」

只為傳承俠醫精神!顏宗海接棒「食安守門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談雍雍/專題報導)「食品安全是種社會責任」,這是因病驟世的俠醫林杰樑教授,生前所樹立起的一個精神,而現在這個「精神」由他最大的子弟兵,林口長庚毒物科顏宗海醫師延續下去,就算覺得自己尚未準備好,甚至害怕無法勝任,也選擇要站在第一陣線,扮演著食品安全守門人的重要角色。除了看診、教學外 他也想為社會盡一份心力「說真的,當初會走上毒物科這條路,完全是受到偶像林杰樑教授的影響」,顏宗海醫師回憶著,自從台大醫學院畢業後,因為一個機緣,讓他在當住院醫師時就遇見了林杰樑教授,從一個菜鳥便跟隨在他身邊學習,以榜樣持續努力著,不僅從中看到他視病如親的關懷外,且在一般的觀念下,醫師要做好教學、臨床服務與研究的這三件事,林杰樑教授也都做得很好,甚至還做了第四件「社會責任」。在每天有限的時間內,分配好所有的工作,也在早期不太重視食安問題的社會裡,無畏無懼的面對各方壓力,為民眾食安的問題發聲,逐漸引起媒體、民眾的關心;更列了一個很好的醫學典範,告訴大家做醫師不一定只有臨床服務、教學、研究,其實在社會責任上也可以兼任些角色,而這就是促使顏宗海走向毒物科,甚至傳承林教授的精神,站在第一線為食品安全把關的主要原因。微量無害理論、制度漏洞 食安屢爆的關鍵毒澱粉、香精麵包、塑化劑、餿水油,黑心食品幾乎每年一爆,顏宗海不諱言的說,「其實一直以來,食安問題就是政府、業者、消費者三方面環環相扣,但消費者永遠都是最大的輸家。」而這麼多年以來,黑心事件屢見不鮮的3大原因,第一就是業者自主管理沒有落實,在做任何食品時,除了要有良心外,也要敢給自己的家人食用,而不是只單純用來販售,自己卻不敢食用。第二當食安問題爆發時,很多學者、主管機關都會拿ADI(每日最大安全攝食量)來計算,灌輸民眾「微量無害」的觀念,但換個方式想,如果每種食品中都有微量毒害,累計下來就會產生健康危害,所以,若真正的為民眾健康著想,別再拿微量無害的觀念來解釋黑心食品了!第三則是管理制度出了漏洞,若以好的管理制度來說,應該是在制度規範下同時能抓出黑心食品,而不是三番兩次都由消費者、檢調發現,且當事件爆發後,應該要盡速讓業者受到懲罰,不然即使事後在立法提高罰鍰,也罰不到業者,長期下來廠商當然不怕,所以,才會一再出現黑心產品。黑心產品難防!顏宗海分享防毒秘訣至於在面對接二連三的食安問題,到底該怎麼吃的健康又安心?顏宗海說,不僅口味上要堅持少油、少甜、低普林、低糖外,避免食用內臟食物、高溫烹調也很重要,這樣才能降低各種疾病風險。此外,若是民眾擔憂平常可能會在不知覺的情況下,吃到黑心產品的話,建議可多食用當季當地的新鮮蔬菜水果、每天至少喝2000C.C.的水來幫助代謝,就可以避免毒害累積體內造成危害。

戒菸期間容易暴怒!火氣一來深呼吸15下可滅火

戒菸期間容易暴怒!火氣一來深呼吸15下可滅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一個人戒菸,難免意志力消沉,三兩天就宣告吃下敗戰,抱憾而歸,不過,若你老是戒菸失敗,不妨可以尋求醫院專門設立的戒菸門診,或是戒菸班,讓眾人給你戒菸的力量,達到齊力斷金的效果!說到戒菸,難就難在,在戒菸期間,情緒很容易受到波動,導致暴飲暴食有之,整天懶洋洋有之,動不動就怒氣衝天有之,這些宛如毒癮上身的症頭,其實才是戒菸的最難關卡。大林慈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護理師郭惠真指出,戒菸的第一步,應將旁人的力量匯聚起來,像是在下定決心戒菸的第一時間,最好能詔告身旁所有親朋好友,藉此引來支持與監督的力量,此外,家中更可以張貼海報,宣示不吸菸的決心。四大戒菸症頭 忍一忍海闊天空倘碰到生氣、疲倦、寂寞、饑餓的話,在生氣怨恨時可以先離開現場,深呼吸15下,或從1數到100;感覺寂寞時則可以找事情來做,或找人聊天、培養其他嗜好等;疲倦時可以養成充足的睡眠及適度休息;饑餓時則多補充蔬菜水果。今年四十四歲的張義協,就是最好的戒菸典範,在他十七歲時,因同儕的關係,開始學會抽菸,又加上工作環境,菸癮愈來重,直到年過四十,在某次的健康檢查,才發現自己的心肺功能出現問題,後來藉由醫院的戒菸課程的加持與輔導,終於讓他成功戒除多年來的菸癮,即便戒菸過程中,還是常出現口乾等症頭,不過心一轉念,戒菸對他來說,一點都不困難!

毒物專家不藏私!分享5飲食防毒撇步

毒物專家不藏私!分享5飲食防毒撇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張瓊之/專題報導)食安問題連環爆,黑心產品層出不窮,加上除了食安問題外,就連國人罹癌的比例也逐漸升高,平均每5分26秒有1人罹癌,速度快得驚人!雖然目前尚未有直接的證據顯示出與食安有關,但換個角度想,一個人罹癌、器官衰竭都是經年累月造成,如果從小就開始接觸這些黑心產品,誰也無法保證國人大腸癌、乳癌比例增,皆與黑心食品無關!其實,不僅黑心食品,國人的飲食習慣也是充滿問題,因此《優活》特別訪問林口長庚毒物科顏宗海醫師,他也不藏私分享自己的飲食防毒撇步,列出5大要點來提醒民眾:1)不要重口物,要清淡/如果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少油、少甜、低普林、低糖很重要,不然就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且要特別注意的是低普林,應減少食用章魚、螃蟹、龍蝦等高普林海鮮,以免尿酸過高。2)不要高溫調理,應以低溫為主/就算食材本身富含的許多營養價值,但只要用錯烹調方式,就會增加致癌,舉例來說肉類在高溫烹調下,容易異環胺,進而增加大腸癌等風險;魚類食物雖然有良好的不飽和脂肪酸,但當經過油炸、燒烤後,就會產生苯芘,引發致癌風險。3)少吃加工食品,多吃天然食物/盡量吃食物原形,越天然越好,以免攝取過多加工食品,增加身體負擔;此外天然食物,烹調方式也建議避免煎、炸、烤。4)少紅肉、內臟器官/在飲食習慣上,除了應以八分飽為主外,也不一定每餐都要有肉類,以免紅肉吃多增加大腸癌等風險。而另外像是抗生素、環境賀爾蒙、重金屬、農藥等,都容易累積在動物的內臟器官中。5)魚吃小份就好/不同於紅肉,魚肉因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酸,常被認為是比較安全的肉類,但在工業污染影響下,海水很可能含有重金屬,魚類恐將毒物累積在體內,生命越長、體型越大的魚種,體內越可能含有高量重金屬,建議吃巴掌大的小魚,重金屬含量較少。2大簡單的排毒方式:水要喝足、蔬果吃當季至於該怎麼吃才能吃的健康又安全?為避免民眾不自覺中吃進黑心產品,顏宗海醫師提醒,由於身體中的排毒器官有腎臟及腸胃道2種,第一如果不小心食用到水溶性毒物(如重金屬、農藥),可多喝白開水助代謝,讓毒物從腎臟、尿液中排除,一般會建議至少喝8大杯,約2000C.C才夠;第二則是脂溶性毒物(如黃麴毒素、苯芘),可多吃當季、當地的新鮮蔬果,幫助脂溶性毒物從腸胃道排出,以免毒害累積體內造成危害。

別交「胖子」朋友?研究:恐跟著一起沉淪暴肥

別交「胖子」朋友?研究:恐跟著一起沉淪暴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來一份炸雞、漢堡,還有一份大份薯條。」你身邊是否有那種,每餐都要吃到把肚皮撐到彷彿快裂開,亦或點餐不驚人死不休的朋友,若你要減肥,可要離這些人遠一些,以一種暫時隔離的概念,否則你的減肥路程,恐怕會顯得更迢迢!根據澳洲的研究發現,人與人互動,會有「社會模仿」效應,換言之,若身旁的朋友很會吃,原本食量小的自己,總有一天也會淺移默化,變成大食客!減肥只關注自己該吃多少!其實慎選朋友更重要該研究來自Social Influence。澳洲的心理學者,分析三十八篇的論文顯示,社會影響力,會對人們的食慾與飲食習慣,造成莫大的影響力,其中原因,就是社會模仿的效果,正在背後操縱人與人之間得飲食行為。研究人員指出,一般來說,人們會靠著自身的飢餓感程度,來選擇進食量的大小,不過,實際上,人們更會以「別人的進食量」,來判斷自己該吃多少東西。舉例而言,在觥籌交錯的社交場合中,倘要控制自身的進食量,就顯得難上加難,同樣,也不難想像,為什麼在尾牙季節之中,不少人的體重便會開始失控。研究人員建議,一般人在控制體重時,往往都將焦點放在眼前的食物上,然而,社會影響,同儕之間的互動關聯性,同時也應要受到重視。

【免費講座】膀胱腫瘤病友座談會

【免費講座】膀胱腫瘤病友座談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說到膀胱癌,大部分的人應該第一時間想到和染髮有關,膀胱癌是泌尿系統常見的癌症,抽菸可說是其最主要的危險因子,血尿則是膀胱癌第一個出現的症狀,若出現無痛性血尿更千萬不可輕呼。為關懷膀胱腫瘤病友,並促進病友及家屬對疾病更為認識,學習與疾病共處以達疾病適應之目的,林口長庚特舉辦本座談會,邀請泌尿腫瘤科馮思中教授主講「膀胱腫瘤之現況」、劉忠一醫師主講「膀胱腫瘤手術與膀胱內灌藥治療」、放射腫瘤科詹頂立醫師主講「膀胱腫瘤:放射治療」、血液腫瘤科郭永嘉醫師主講「膀胱腫瘤:化學治療」及魏翠媛專科護理師主講「膀胱造口之護理」,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名稱:膀胱腫瘤病友座談會時間:5月30日(六)上午9:00~11:4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K棟12樓第三會議廳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彭曉筠小姐(03)3281200轉5177

【免費講座】B型肝炎病友假日健康講座

【免費講座】B型肝炎病友假日健康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知道什麼是B型肝炎嗎?你知道慢性B型肝炎是造成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嗎?你知道有什麼藥物可以治療嗎?目前可用的B型肝炎抗病毒藥包括長效型干擾素及5種口服藥,健保給付B型肝炎抗病毒藥至今已10餘年,因B型肝炎發作而死亡或導致肝硬化或肝癌的人數已大幅降低。你曾經使用這些藥嗎?用藥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健保給付到期時將何去何從?林口長庚特舉辦本講座,並邀請胃腸肝膽科系許朝偉醫師主講「慢性B型肝炎可以治療嗎?-談慢性B型肝炎的藥物治療」、陳益程醫師主講「您有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嗎?一些使用抗病毒藥物時您想知道的事」,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名稱:B型肝炎病友假日健康講座時間:5月30日(六)上午9:40~11:3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K棟12樓第二簡報室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詹涓儀小姐(03)3281200轉5176

人人都可以是凱特王妃!醫:別陷入月子迷思

人人都可以是凱特王妃!醫:別陷入月子迷思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近日,凱特王妃生產完後10個小時即公開亮相,完美的體態以及好氣色引發不少話題,相對於有坐月子習俗的中國人來說,卻是觸犯了大忌,產後到底需不需要坐月子,醫師表示,其實在整個孕期做好營養照護,人人都可以是凱特王妃第二!懷孕前攝取均衡營養 產後不必特別進補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鄭博仁醫師指出,生產完後需不需要坐月子以及應該做多久,答案因人而異,坐月子的習俗是自古流傳下來的,目的是為了補充營養以及避免受到感染、產生疾病等,然而現代醫學進步,產生感染的機率不大,其實沒有必要把營樣照護的重點放在產後的月子期。懷孕婦女應該要做到一個完整的週期性全人營養照護,強調女性在懷孕前、中、後都能做到營養的調配與身體的調理,就能夠在懷孕後輕鬆擁有良好的體態與健康狀況,他也指出,台灣女生只要不屬於高齡產婦或高危險妊娠者,都擁有很好的條件,能夠在產後迅速恢復孕前的狀態。懷孕期間最多增16公斤 產後不用辛苦減肥所謂週期性全人營養照護,孕前的準備應該是所有育齡期的女性都應該做的事情,因為沒有人能預期自己何時會懷孕,而懷孕後也不能放任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認為發胖沒有關係,醫師指出,一般女性,在BMI正常(18.5~24.9)的狀況下來說,懷孕期間可以增加11.5~16公斤,理想的體重增加應該是在懷孕13週後,以每個禮拜增加0.4公斤為原則,一直到寶寶出生。若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在合理範圍內,扣掉生產後寶寶的重量,以及子宮恢復、羊水排出等,剩下的體重正常來說在產後約12週就能恢復;而產後的媽媽,在授乳期間應該每天攝取比平常多500kcal熱量,以及25克蛋白質,另也可多補充維他命A,透過乳汁讓寶寶吸收,可幫助神經系統發展。想在產後快速恢復 把握產檢與醫師討論台灣目前陷入坐月子迷思,認為產後一定要坐月子,但其實鄭博仁醫師表示,這樣的做法是亡羊補牢,應該在每一次產檢中和醫師討論營養的調配,並藉由超音波瞭解寶寶的營養狀態,才不會補了一堆在自己身上,反而增加產後的負擔,若能確實執行營養規畫,你也可已是第二個凱特王妃!

巧克力有妙用!研究:能預防老人痴呆症

巧克力有妙用!研究:能預防老人痴呆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早在多年前,已有不少研究均指向,食用黑巧克力對身體健康,具有加分效果,而根據日本的最新研究指出,若定期食用濃度較高的黑巧克力,能預防總是令人聞之色變的老人失智症與憂鬱症!是什麼樣的成分,能夠讓人耳聰目明,心情逍遙自得?此研究來自日本知愛大學,他們發現,定期攝取巧克力,可提高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含量,從而預防許多與大腦相關的疾病。腦源性營養素 是維持腦神經發展的關鍵進一步探究所謂的腦源性神經營養素,該物質可說是維持所有神經細胞發育與成長的重要因子,特別是在掌管記憶與學習力的海馬區,含量尤其高。而研究找來三百多名的中老年人進行巧克力測試,進一步讓他們在四週的時間,食用可可成分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黑巧克力,而被認為有助健康的可可多芬含量,則被控制在六百三十五毫克左右。經過四週後,血液檢查發現,這些受測者,攝取巧克力前後相比,腦源性神經養因子,有著顯著的增加。顯見巧克力能夠促進腦神經的正向發展,進而能達到預防癡呆與憂鬱的效果。不過還是要提醒民眾,一般市售的巧克力,多半混有大量的糖份與油脂,在選購前務必詳看成分標示,並注意其中的熱量高低,才不會保健不成,反而吃壞身體。

看3D立體電影 有助訓練腦力

看3D立體電影 有助訓練腦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看3D立體電影,彷彿會射出來的箭,以及好似伸手可觸碰的影像,都讓人坐在椅子上也能身歷其境,血脈噴張,但3D立體電影除了有娛樂的效果,根據英國的最新研究更發現,3D電影可以鍛鍊大腦,有助提高認知能力。受測者看3D電影 腦部活動量明顯增加此研究來自英國倫敦大,研究人員共找了一百多人參與實驗,讓他們觀看迪士尼的3D電影,前後分別進行大腦的鍛鍊測試。研究結果顯示,在觀看3D電影後,受測者在認知能力上,提高了兩成以上,其中反應時間,同時也提升一成左右。此外,受測者觀看電影時,頭上也會戴上頭套掃描儀器,進一步觀察他們的腦部活動量,而呈現出來的結果,明確指向腦部活動量的增加,顯示3D電影也許可以成為改善腦部活動的重要關鍵。

懷孕時期體重暴肥 孩子長大後容易成胖童

懷孕時期體重暴肥 孩子長大後容易成胖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現在有生,做什麼事情都要慢慢來,這一碗補湯給你喝,養好身體比較要緊,」這是許多台語八點檔,常會出現的台詞,好似只要女人懷孕,就必定加倍受到寵愛,各種補品更是五花八門的放在桌前,吃都吃不完,不過,根據國外的研究指出,如果媽媽孕期體重太重,未來孩子變成胖童的風險也會跟著增加!懷孕時的體重 深深影響孩子日後發育過去,曾有美國的研究指出,孕婦在孕期時,若體重過重,或是過輕,都很容易影響孩子未來的體重。無獨有偶,就在日前,來自希臘的最新研究同樣也指出,如果孕婦過胖,孩子八歲時,體重將會明顯增加。這項研究,取自希臘國家資料庫,近五千多名孩童的健康數據,並針對這些孩童的媽媽進行電話訪談,進一步詢問懷孕時,當時的體重多少,以及有無相關不良嗜好,例如抽菸或酗酒等。研究結論顯示,為了孩子往後健康的著想,建議女性懷孕期間,最好能適當的做運動,每周以一百五十分鐘為單位即可,並且嚴加控制自身的體重,避免增加太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