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海鹽、玫瑰鹽健康?缺碘恐影響發育、代謝

海鹽、玫瑰鹽健康?缺碘恐影響發育、代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國民健康署表示,我國在102年6歲以上整體碘營養狀況已呈現輕微不足,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標準,而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推測是93年後開放自由進口後,鹽品種類增多,造成市售鹽品並非全部為「碘鹽」,且國人因為有多樣的選擇,購買富含其他礦物質的海鹽、玫瑰鹽等進口鹽來取代台鹽,而導致碘攝取不足。孕婦缺碘問題大   恐增新生兒死亡率南投醫院蕭曉安營養師表示,「碘」是合成甲狀腺素不可少的營養素,是生長發育與調節代謝的關鍵。若缺乏易疲倦、怕冷、甲狀腺腫和甲狀腺低下,尤其婦女在懷孕時,嚴重不足時會造成新生兒生長遲滯和神經發育不全,甚至增加嬰兒的死亡率,而兒童碘不足則會影響身高和運動神經功能。防缺碘!攝取加碘鹽  吃海帶、貝類輔助因此,南投醫院蕭曉安營養師建議,選擇加碘的食鹽來添加,且避免長時間高溫烹煮,是最經濟攝取到碘的有效方法外,最好也能搭配攝取含碘豐富的天然食物,例如:海帶、紫菜、海苔、海水魚、貝類等食物。而蕭曉安營養師也提醒民眾可於購買時,注意鹽品包裝上之成分標示,如有「碘酸鉀」或「碘化鉀」,即為加碘鹽;但也要注意避免鈉攝取過多造成血壓偏高問題。

腸病毒就醫率急升!症狀多為口腔潰瘍

腸病毒就醫率急升!症狀多為口腔潰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桃園市衛生局監測發現,全國腸病毒急診就醫比率,過去4週已急遽上升1倍,全國由2.52%增加至5.05%,超過流行閾值。而目前流行病毒型別以克沙奇A16型腸病毒為主,因腸病毒主要傳染途徑是接觸傳染,所以,「勤洗手」是預防腸病毒的重要方法,透過洗手時的搓洗動作,可有效減少病毒數量,且指縫間最容易被忽略,因此,提醒家長應留意孩子指縫清潔,洗後記得將手擦乾,以減少再沾附病毒的機會。稀釋漂白水來消毒 可防治疫情流行衛生局提醒,教托保育機構環境,也應定期清洗消毒,如幼童常接觸的門把、桌椅、餐桌、樓梯扶手及玩具等,應以500PPM稀釋漂白水擦拭消毒,靜置10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可以有效防治腸病毒疫情流行,若以一般市售漂白水來說,與清水比例1:100即可。此波疫情症狀 常見為口腔潰瘍、發燒在監測的過程中發現,本波感染腸病毒症狀以口腔潰瘍(74.2%)、發燒(49.7%)、手腳出疹或水泡(23.6%)最為常見,家中幼童如出現類似症狀應在家中充分休息及就醫,若出現高燒不退、嘔吐、肢體無力、睡夢中抽搐等腸病毒重症前兆時,應迅速送往腸病毒責任醫院就醫,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獲得妥適治療。

手機、平板滑不停 乾眼症患者大增

手機、平板滑不停 乾眼症患者大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使用3C而使眨眼頻率過少的人,當心「目睭乾扣扣」。因為眼睛的開闔除了重新濕潤眼球外,還會產生像幫浦一樣的壓力,將鼻淚管中淚液抽走,以達到舊換新。正常來說,眼睛每6至10秒眨動一次,會讓眼睛得到正常的滋潤。但長期不眨眼,淚水容易蒸發,自然容易罹患疾病。醫師也說,從3C產品盛行以來,像手機、平板、電腦的使用,使得這類患者的人數不斷上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林育葳醫師表示,淚腺是眼睛的活水組織,它分泌的淚水會流過眼睛流到眼睛靠鼻側下方的鼻淚管,透過這樣的循環保持眼睛的濕潤。當這層淚水組織不足以滋潤眼睛時,併發的症狀就是乾眼症。刺痛灼熱又流淚   老人、女性乾眼比例高而當眼睛缺少淚液的滋潤時,原本的角膜容易破皮受損,就會產生刺痛感、灼熱感、異物感等複雜綜合的感受,有時候還會伴隨反射性的流淚現象,所以,乾眼症的患者拼命流眼淚,並不是矛盾的現象。林育葳醫師也表示,不同的因素會造成淚膜不同層的缺乏;正常來說,老年人因為淚腺退化,得乾眼症的比例很高;另外還有荷爾蒙的因素,女性的得病率較高。而依照成因不同,醫師會提供不同的治療方法。不過醫師也強調,一旦罹患乾眼症,很難治本,一般多以治標,因此患者除了遵從醫囑外,更要懂得自我保護,才能減緩眼睛的不適。熱敷、按摩眼瞼   助緩解!例如,洗臉後要輕輕刷洗睫毛,以避免油脂腺堵塞,造成油脂凝結後變質。改善用眼習慣,不要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或手機,同時適時熱敷與按摩眼瞼,讓眼睛得到休息。有眼疾者應該多食用脂溶性維生素A,包括胡蘿蔔、深色蔬菜,以強化黏膜層的健康。近日臺灣上空霾害嚴重,林醫師也提醒民眾,空氣污染會造成過敏性結膜炎,而導致乾眼症狀惡化。因此空污嚴重時,應配戴較大的眼鏡來防風防塵,保護眼睛減少淚水蒸發的速度。

不只肺癌!女性吸菸還易掉髮、降低受孕率

不只肺癌!女性吸菸還易掉髮、降低受孕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吸菸雖然有害身體健康,但部分民眾為了舒緩壓力、憂鬱情緒等而遲遲無法戒除,因此,嘉義市衛生局特地結合時下流行「婉君」話題,透過美容科同學自行化的菸燻妝,來表現有吸菸與沒吸菸女性容顏,美麗與衰醜強烈的對比,並上傳臉書分享好友,傳達吸菸不僅僅傷害健康,更直接崩壞女性外表的震撼,藉此喚醒女性拒菸的意識。吸菸嘴巴不進會變臭 也會使白髮提早來報到聖馬爾定醫院謝秋琴講師表示,不少人都知道吸菸會導致牙齒變黃及口臭,且手指及指甲也會因菸草中的焦油而變黃,影響儀容,但事實上,吸菸也會損害皮膚及頭髮,如減少頭髮吸收養份,使頭髮變得枯黃,更有機會提早白髮及脫落。而皮膚也會因吸菸減少含氧量,容易出現皺紋,還有菸草中的化學物質會抑制保持皮膚彈性的骨膠原增生,令肌膚失去彈性而漸漸下垂。吸菸健康問題多 骨鬆、罹癌風險皆激增吸菸除了會影響外在外,會為女性帶來各種健康問題,包括骨質疏鬆、提早更年期、減低受孕機會、影響胎兒發育,及較大機會罹肺癌、口腔癌、大腸癌、子宮頸癌、膀胱癌等癌症,因此,鼓勵所有吸菸的女性,為了保持肌膚和整體的健康,應早日下定決心戒菸,重新打造無菸健康生活。

傷筋動骨一百天?微創手術助骨折恢復加快

傷筋動骨一百天?微創手術助骨折恢復加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人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微創手術的問世,倘碰到骨折,其實不需再像過去裹滿石膏長達數月,以致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台中就有一名四十二歲的高姓男子,因車禍導致右側肱骨骨折,起初他先到住家附近的骨科診所就醫,不料診所醫師僅以打上石膏,聲稱骨頭會慢慢癒合就讓他回家,然而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他,因為石膏活動不便,外加骨折處疼痛難耐,工作幾乎停擺,所幸到大醫院施作為創手術後,情況就此獲得好轉。高男骨折嚴重 打石膏根本難以復原高男到醫院就醫後,醫師安排X光檢查,發現他的骨折由近端延伸到骨幹,且骨折靠近肩關節,很難藉由石膏固定,就算固定,也要把整隻手固定到身體上,骨醫師與高男討論,因他有工作需求,希望能儘快恢復,並減少術後的肩關節僵硬,雖骨頭會自己慢慢癒合,但需要3個月以上的時間,且若姿勢或骨頭本身狀況不佳,可能癒合時間會更久。也因此,最後討論的結果,決定以微創手術處理,僅需三個二到三公分的傷口,便可協助將長達25公分的鋼板放入肱骨,手術後高男2個禮拜後就可以活動,繼續認真工作,為家計打拼,回家後更可以擁抱小孩,重拾天倫之樂。 臺中醫院骨科洪宗賢醫師表示,骨科手術雖屬於非生命攸關之手術,然而卻對生活品質有巨大影響。他說明,微創的意義,在於減少破壞,加速恢復,已經有各種醫學研究顯示微創手術在骨折的癒合率、感染率與恢復速度等,均優於傳統手術。他呼籲,若有骨折,不要逃避和忍受,經由專業的醫師與醫療團隊,是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提早恢復正常生活,降低疼痛和不適。

校花罹白斑症 一夕間竟成霸凌對象

校花罹白斑症 一夕間竟成霸凌對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時過境遷,風華不再,歷經倉海變桑田的感慨,卻是在一名大學女生身上發生!一名原本長相清秀,笑容甜美的少女,在國中時期十分受到歡迎,是學校花香遠播的校花,不過正當青春年華的她,某日嘴角皮膚竟漸漸發白,乍看之下還以為她口吐白沫,更引來同學嘲笑,面對曾經是眾人捧在手心,如今卻是受盡言語譏諷,讓她自信心嚴重受創,上了大學更是沉默寡言,所幸經黑色素移植手術後,嘴角白斑終於消失!全台共有四十八萬人 有白斑症的困擾為什麼她的嘴角會突然轉而變白?原來她罹患的是白斑症,是一種黑色素含量異常造成膚色異常的現象。有些臨床研究顯示可能和自體免疫疾病、遺傳、心理壓力等因素有關,但目前真正發生原因仍不明確。50%的人是在10~30歲之間發作,男女比率均等。白斑症的發生占總人口2%,估算全台灣有48萬人有程度不等的白斑症困擾。光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吳文宏解釋,患者通常在四肢、眼、鼻、腋窩及下背部較易出現白斑。另外,嘴唇及陰部粘膜部位也可能發生。像張姓少女就是由嘴唇部位開始發病,白斑所到之處,連原本紅潤的唇型都遭到破壞。白斑症不會致命 但容易罹患皮膚癌再者,由於白斑部位缺乏黑色素保護,因此容易因陽光過度曝曬導致曬傷甚至引起皮膚癌,醫師表示,白斑症雖不會致命,但後天外貌的遽變往往使患者心靈嚴重受創,尤其發病時間常是在敏感的青春期,對孩子的自信心、社交活動都有影響。而張姓少女從眾星拱月的校花轉而成為同儕取笑的對象,使她自信全失,本來外向活潑的個性也變得寡言木訥,考上大學後更總是獨來獨往。 吳文宏說,後來她接受「黑色素顯微移植手術」治療,3個月後白斑部位膚色恢復正常,術後29個月持續追蹤,亦確定患處黑色素仍穩定成長。吳文宏表示,「黑色素顯微移植手術」乃是從健康的皮膚取出表皮細胞第4層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以精密的顯微技術移植到缺乏黑色素細胞的白斑部位,因為是採自體組織細胞移植,不會發生排斥,也不會有外來物感染之疑慮。所以經手術後,少女終於擺脫白斑困擾,重拾自信。

男子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下半身麻痛

男子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下半身麻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43歲從事搬運工作的男子,兩年前曾有下背痛合併左側坐骨神經痛, 疼痛感從臀部延伸至小腿肚,經過治療後痊癒。但兩週前一次搬重物時「閃到腰」,症狀開始不斷加重,除了疼痛有時候還合併麻、抽筋等出現。而後疼痛加劇經檢查,發現左側腰椎椎間盤突出,造成椎神經根的壓迫,經過微創手術後,症狀獲得改善。當心!大小便失禁   也是腰椎間盤突出惹禍斗六成大醫院骨科藍聖閔醫師表示,腰椎椎間盤突出常發生在年輕的人身上,除了產生下背痛,也可能對於上一節或下一節的神經根造成壓迫與發炎,產生神經根病變,患者會有放射狀疼痛、鈍痛、刺痛、麻、無力、感覺異常、抽筋等症狀出現。如果凸出的椎間盤體積夠大對神經腔造成明顯的壓迫,嚴重則可能引起大、小便失禁等狀況,此時需要緊急手術治療。未必都適合微創手術藍醫師說,傳統手術是在背部中線下刀,將脊椎旁的肌肉整層掀起後,逐層往下找到凸出的椎間盤加以切除。而近來盛行的微創內視鏡脊椎椎間盤切除術,主要是利用器械,從背部肌肉的纖維間進入、撐出較傳統手術小的工作空間,因此術後疼痛、住院天數、失血量與感染率會減低,病人整體恢復比較快。但他也提醒,儘管有這些優點,並非所有病患都適合進行微創手術,需要個別進行評估。而若症狀較輕微,可先考慮休息、復健與藥物在內的保守療法。但如果保守治療無效或者依然對於日常生活產生困擾者,則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老婦莫名腹痛、發燒 竟是膽囊結石所害

老婦莫名腹痛、發燒 竟是膽囊結石所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85歲的張姓老婦人,因上腹痛及發燒至急診就醫,經檢查後發現,膽囊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經南投醫院外科李博彰醫師進一步診療發現,該婦人併有總膽管結石,於是進行「腹腔鏡總膽管切開及截石手術」。李博彰醫師表示,總膽管結石會引發膽管炎,典型症狀是發燒、右上腹疼痛、黃疸,但有些在臨床上總膽管結石不見得會有症狀,有時是因做其它檢驗時意外發現,例如:抽血檢驗或是超音波檢查。愛吃油膩、高脂飲食   易形成結石而引發的主要原因與飲食有關,常吃油膩、高脂飲食者較易造成膽汁濃度過高,且停留在膽囊時間較久而發生沉澱形成膽結石,其次是膽道感染或寄生蟲感染後所引發的總膽管結石。至於治療方式,李博彰醫師提到,傳統手術雖然成功率高但缺點是傷口大、術後復原較慢;而「腹腔鏡手術」可同時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及總膽管截石術,術後傷口小、復原較快。但醫師也提醒,近年來微創手術是外科的趨勢,但也有其局限,技術的門檻也較高;所以,並非每個病患都適合微創手術,病患及醫師之間應該充分的溝通來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

【免費講座】銀髮族營養

【免費講座】銀髮族營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因為生活品質與醫療進步的關係,人類平均壽命延長,然而人一旦上了年紀,身體各器官都會開始出現退化的情形,許多疾病紛紛開始找上門,因此,銀髮族的營養保健是需要被重視的。有鑑於此,亞東醫院特邀蘇筱媛營養師主講「銀髮族營養」講座,講解銀髮族在飲食上應留意的地方,以及營養攝取的重要性,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銀髮族營養時間:5月28日(四)15:00~16: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1001 

【免費講座】血友病病友會

【免費講座】血友病病友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血友病是一種先天性血液凝固異常的出血疾病,如果缺乏適當照顧,會有經常性的出血,使血友病童的生長發展以及生活都大受影響,此時,父母親的作為則有辦法降低負面影響。為關心血友病病友,特舉辦本活動,邀請兒童血腫科陳昱潔醫師主講「血友病治療近況與趨勢」,同時為歡慶端午節的到來,並安排DIY端午節香包課程,誠摯邀請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請事先報名!)名稱:血友病病友會時間:5月30 日(六)上午9:20~12:00地點: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大樓6樓-國際會議廳紅廳洽詢:高雄長庚社會服務課 顏菁儀小姐(07)7317123轉813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