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性」趣缺缺、易疲勞 男性更年期找上門

「性」趣缺缺、易疲勞 男性更年期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出現易怒、焦慮、勃起功能障礙等問題時要當心,恐是「男性更年期」找上門!過去在各方的推廣下,女性荷爾蒙的觀念已眾所周知,且普遍受到重視,但相較於有同樣問題的男性,國人的認識就顯得相當不足。對此,醫師表示,其實只要過了40歲後,體內睪固酮的分泌量,就會逐漸走下坡,進而出現各種更年期症狀。男性更年期患者多 就醫比例卻很低亞東醫院泌尿科吳維哲醫師表示,一般來說,男性在40歲後,睪固酮的濃度就會開始下坡,約50歲左右便會出現憂鬱、注意力不集中、高血脂、肌肉萎縮、骨質流失、腰部肥胖、性慾降低等問題,且根據過去統計發現,2010年男性荷爾蒙低下患者在全球就有4000萬人,但僅有約160萬人接受治療,由此可見,即使在這麼龐大男性荷爾蒙低下症的病患族群中,就醫的比例其實很低。此外,現在也有各種研究,紛紛指出方研究男性荷爾蒙低下,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有密切的關係。問卷+抽血 為男性更年期診斷方式至於診斷男性更年期的方式,主要分為問卷及測量血中男性荷爾蒙濃度兩種,一般而言,會先以問卷方式來做為初步篩檢,如果達到異常的標準時,就得要測量血中濃度,一旦睪固酮數值小於230ng/dL時就要接受治療。在治療方面,目前主要以補充睪固酮的方式來改善,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在有針劑、凝膠、口服藥等選擇,只是每種藥物所看見療效的時間有所不一,若以臨床上看見的來說,最快一個月就可以改善早晨勃起、增加性活力及增強性慾等問題,但如果要達到減少體脂密度、提升骨密度等效果,則需花費6個月甚至1年以上。多服用帶殼海鮮可改善?醫:無效最後,吳維哲醫師提醒,有多數民眾都會認為多服用帶殼海鮮,如蝦蟹類或是牡蠣,或直接補充鋅,可改善整體症狀,但以目前的統計來說,尚未看見明顯的效果,不過,補充鋅確實可幫助合成男性荷爾蒙,但這僅適用於合成能力正常的男性。因為年齡超過40歲以上的男性,製造男性荷爾蒙的睪丸會逐漸縮小,製造荷爾蒙能力差,所以,此時並非缺乏營養素,而是一種老化的過程。

安眠藥勿自行停、減藥 恐焦慮、心悸

安眠藥勿自行停、減藥 恐焦慮、心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失眠是許多人常見的困擾,若產生嚴重的睡眠問題時;除了應及早尋求醫師協助改善睡眠問題,也需遵循安眠藥物的原則,切勿自行購買服用、自行增減藥量、不要任意中止藥物的治療,以免出現戒斷症狀,如焦慮、心悸、盜汗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家庭醫學科林儀蒂醫師表示,睡眠障礙不管是入睡困難或持續睡眠困擾,若影響到民眾日常生活狀況,就有需要積極處理。一般病人來求診時,醫師會先排除是否有內外科疾病,或者最近是否有新使用某些藥物,如降血壓藥物、支氣管擴張劑、內分泌作用藥物、精神科用藥等,接下來再針對個人狀況作建議。藥物為輔助  找出原因遠離睡眠障礙針對失眠的評估工具,有多項睡眠生理檢查,用於懷疑與睡眠有關的呼吸異常。目前臨床也常會請病人做睡眠日誌,提供醫師有價值的睡眠資訊。而林儀蒂醫師也說,目前非藥物療法,主要著重在認知行為治療等方法,希望可以抑制神經興奮,改善焦慮,達到誘導睡眠的效果。替代療法有芳香療法或某些如退黑激素、纈草等。但當上述方法皆未能有滿意療效時,醫師會建議短暫使用鎮靜安眠藥物。如傳統的苯二氮平藥物,此類藥物共同的副作用是淺眠,但倘若自行減藥或停藥容易出現戒斷症狀,如焦慮、失眠、心悸、盜汗等。林儀蒂強調,藥物對於失眠來說,還是輔助治療、非藥物治療以及心理社會問題介入,才能整體幫助病人免除睡眠障礙困擾。 

梅雨過境防傳染病!3大步驟要落實

梅雨過境防傳染病!3大步驟要落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國內近日梅雨鋒面過境,雖然有助於解除限水危機,但卻對部分地區,造成淹水或積水等情形,因此,疾管署提醒民眾,積水退後清理家園時,務必作好個人防護、注意飲食衛生,並落實「清潔、清除、消毒」防疫三步驟,如此一來,才能遠離傳染病威脅:1)清理時勿赤腳及穿拖鞋,避免感染鉤端螺旋體、類鼻疽及破傷風/由於災後易產生污水、污泥、災害廢棄物等,因此,在清理的過程中,應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以免被生鏽器物刺傷或割傷,進而增加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風險。2)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預防登革熱/目前是登革熱流行季節,其中南部又屬疫情高風險地區,民眾於豪雨後應主動巡視居家環境,並清除戶內外孳生源,如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降低社區病媒蚊密度,減少登革熱病毒傳播。3)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豪雨後飲用水可能受到汙染,若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將水澈底煮沸後再飲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此外,也可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並稀釋100倍,擦拭居家環境、廚具及餐具,或以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來進行消毒。

產後不能洗頭、吹風?破解坐月子5大迷思

產後不能洗頭、吹風?破解坐月子5大迷思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亞洲國家陷入一片坐月子迷思中,普遍將產後坐月子視為一項鐵則,堅定不移,然而,近日因為凱特王妃生產後10個小時便下床趴趴走,為華人媽媽們帶來不小的衝擊,也讓大家紛紛開始探討坐月子的本意及目的。對於自古流傳下來的坐月子習俗,大部分民眾是深信不疑,然而其道理何在,也鮮少有人過問,或是無法判斷其來源根據,是否合乎醫學進步的現代使用,為此,《優活》特別整理了幾項比較常見的傳統坐月子習俗,並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鄭博仁醫師為大家指點迷津,破解大眾對於坐月子的迷思。1)產後進補/在以前的年代,營養不如現代均衡,因此產後需要特別進補,是為了幫助孕婦的身體能恢復到孕前的狀態,因此利用燉雞湯、生化湯等方式為孕婦補身體,然而在現代來說,不應把營養都放在月子期,理想是從懷孕前就開始攝取均衡營養。2)不能洗澡、洗頭/古代的女性多在家中生產,對於衛生的觀念並不完整,較容易出現感染的狀況,例如產褥熱等,因此才會衍生出產後不能洗澡或洗頭髮的習俗,然而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3)不能吹風/長輩們認知中的不能吹到風,和產後不能洗澡洗頭一樣,是為了減少感染機率,然而醫師表示,在室內可以開空調讓空氣流動,但出風口不要對著產婦及寶寶即可。4)多臥床/醫師表示,在能力可及的範圍下,產後應立刻下床活動,甚至有培養運動習慣的媽媽們,也鼓勵產後盡速恢復到產前的頻率。5)不可以有性行為/這是因為一般媽媽產後會陰部有撕裂傷,醫師建議當傷口癒合,且惡露完全排乾淨後,大約產後2~3週即可以恢復性生活。鄭博仁醫師也再三強調,一心想著產後坐月子再來調理身體,其實是亡羊補牢,所有的準備,應從產前開始,有懷孕計畫的婦女,甚至所有育齡期的女性,都應該注意營養的調配,產後也能更迅速恢復孕前的生活。

只為傳承俠醫精神!顏宗海接棒「食安守門人」

只為傳承俠醫精神!顏宗海接棒「食安守門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談雍雍/專題報導)「食品安全是種社會責任」,這是因病驟世的俠醫林杰樑教授,生前所樹立起的一個精神,而現在這個「精神」由他最大的子弟兵,林口長庚毒物科顏宗海醫師延續下去,就算覺得自己尚未準備好,甚至害怕無法勝任,也選擇要站在第一陣線,扮演著食品安全守門人的重要角色。除了看診、教學外 他也想為社會盡一份心力「說真的,當初會走上毒物科這條路,完全是受到偶像林杰樑教授的影響」,顏宗海醫師回憶著,自從台大醫學院畢業後,因為一個機緣,讓他在當住院醫師時就遇見了林杰樑教授,從一個菜鳥便跟隨在他身邊學習,以榜樣持續努力著,不僅從中看到他視病如親的關懷外,且在一般的觀念下,醫師要做好教學、臨床服務與研究的這三件事,林杰樑教授也都做得很好,甚至還做了第四件「社會責任」。在每天有限的時間內,分配好所有的工作,也在早期不太重視食安問題的社會裡,無畏無懼的面對各方壓力,為民眾食安的問題發聲,逐漸引起媒體、民眾的關心;更列了一個很好的醫學典範,告訴大家做醫師不一定只有臨床服務、教學、研究,其實在社會責任上也可以兼任些角色,而這就是促使顏宗海走向毒物科,甚至傳承林教授的精神,站在第一線為食品安全把關的主要原因。微量無害理論、制度漏洞 食安屢爆的關鍵毒澱粉、香精麵包、塑化劑、餿水油,黑心食品幾乎每年一爆,顏宗海不諱言的說,「其實一直以來,食安問題就是政府、業者、消費者三方面環環相扣,但消費者永遠都是最大的輸家。」而這麼多年以來,黑心事件屢見不鮮的3大原因,第一就是業者自主管理沒有落實,在做任何食品時,除了要有良心外,也要敢給自己的家人食用,而不是只單純用來販售,自己卻不敢食用。第二當食安問題爆發時,很多學者、主管機關都會拿ADI(每日最大安全攝食量)來計算,灌輸民眾「微量無害」的觀念,但換個方式想,如果每種食品中都有微量毒害,累計下來就會產生健康危害,所以,若真正的為民眾健康著想,別再拿微量無害的觀念來解釋黑心食品了!第三則是管理制度出了漏洞,若以好的管理制度來說,應該是在制度規範下同時能抓出黑心食品,而不是三番兩次都由消費者、檢調發現,且當事件爆發後,應該要盡速讓業者受到懲罰,不然即使事後在立法提高罰鍰,也罰不到業者,長期下來廠商當然不怕,所以,才會一再出現黑心產品。黑心產品難防!顏宗海分享防毒秘訣至於在面對接二連三的食安問題,到底該怎麼吃的健康又安心?顏宗海說,不僅口味上要堅持少油、少甜、低普林、低糖外,避免食用內臟食物、高溫烹調也很重要,這樣才能降低各種疾病風險。此外,若是民眾擔憂平常可能會在不知覺的情況下,吃到黑心產品的話,建議可多食用當季當地的新鮮蔬菜水果、每天至少喝2000C.C.的水來幫助代謝,就可以避免毒害累積體內造成危害。

戒菸期間容易暴怒!火氣一來深呼吸15下可滅火

戒菸期間容易暴怒!火氣一來深呼吸15下可滅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一個人戒菸,難免意志力消沉,三兩天就宣告吃下敗戰,抱憾而歸,不過,若你老是戒菸失敗,不妨可以尋求醫院專門設立的戒菸門診,或是戒菸班,讓眾人給你戒菸的力量,達到齊力斷金的效果!說到戒菸,難就難在,在戒菸期間,情緒很容易受到波動,導致暴飲暴食有之,整天懶洋洋有之,動不動就怒氣衝天有之,這些宛如毒癮上身的症頭,其實才是戒菸的最難關卡。大林慈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護理師郭惠真指出,戒菸的第一步,應將旁人的力量匯聚起來,像是在下定決心戒菸的第一時間,最好能詔告身旁所有親朋好友,藉此引來支持與監督的力量,此外,家中更可以張貼海報,宣示不吸菸的決心。四大戒菸症頭 忍一忍海闊天空倘碰到生氣、疲倦、寂寞、饑餓的話,在生氣怨恨時可以先離開現場,深呼吸15下,或從1數到100;感覺寂寞時則可以找事情來做,或找人聊天、培養其他嗜好等;疲倦時可以養成充足的睡眠及適度休息;饑餓時則多補充蔬菜水果。今年四十四歲的張義協,就是最好的戒菸典範,在他十七歲時,因同儕的關係,開始學會抽菸,又加上工作環境,菸癮愈來重,直到年過四十,在某次的健康檢查,才發現自己的心肺功能出現問題,後來藉由醫院的戒菸課程的加持與輔導,終於讓他成功戒除多年來的菸癮,即便戒菸過程中,還是常出現口乾等症頭,不過心一轉念,戒菸對他來說,一點都不困難!

毒物專家不藏私!分享5飲食防毒撇步

毒物專家不藏私!分享5飲食防毒撇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張瓊之/專題報導)食安問題連環爆,黑心產品層出不窮,加上除了食安問題外,就連國人罹癌的比例也逐漸升高,平均每5分26秒有1人罹癌,速度快得驚人!雖然目前尚未有直接的證據顯示出與食安有關,但換個角度想,一個人罹癌、器官衰竭都是經年累月造成,如果從小就開始接觸這些黑心產品,誰也無法保證國人大腸癌、乳癌比例增,皆與黑心食品無關!其實,不僅黑心食品,國人的飲食習慣也是充滿問題,因此《優活》特別訪問林口長庚毒物科顏宗海醫師,他也不藏私分享自己的飲食防毒撇步,列出5大要點來提醒民眾:1)不要重口物,要清淡/如果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少油、少甜、低普林、低糖很重要,不然就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且要特別注意的是低普林,應減少食用章魚、螃蟹、龍蝦等高普林海鮮,以免尿酸過高。2)不要高溫調理,應以低溫為主/就算食材本身富含的許多營養價值,但只要用錯烹調方式,就會增加致癌,舉例來說肉類在高溫烹調下,容易異環胺,進而增加大腸癌等風險;魚類食物雖然有良好的不飽和脂肪酸,但當經過油炸、燒烤後,就會產生苯芘,引發致癌風險。3)少吃加工食品,多吃天然食物/盡量吃食物原形,越天然越好,以免攝取過多加工食品,增加身體負擔;此外天然食物,烹調方式也建議避免煎、炸、烤。4)少紅肉、內臟器官/在飲食習慣上,除了應以八分飽為主外,也不一定每餐都要有肉類,以免紅肉吃多增加大腸癌等風險。而另外像是抗生素、環境賀爾蒙、重金屬、農藥等,都容易累積在動物的內臟器官中。5)魚吃小份就好/不同於紅肉,魚肉因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酸,常被認為是比較安全的肉類,但在工業污染影響下,海水很可能含有重金屬,魚類恐將毒物累積在體內,生命越長、體型越大的魚種,體內越可能含有高量重金屬,建議吃巴掌大的小魚,重金屬含量較少。2大簡單的排毒方式:水要喝足、蔬果吃當季至於該怎麼吃才能吃的健康又安全?為避免民眾不自覺中吃進黑心產品,顏宗海醫師提醒,由於身體中的排毒器官有腎臟及腸胃道2種,第一如果不小心食用到水溶性毒物(如重金屬、農藥),可多喝白開水助代謝,讓毒物從腎臟、尿液中排除,一般會建議至少喝8大杯,約2000C.C才夠;第二則是脂溶性毒物(如黃麴毒素、苯芘),可多吃當季、當地的新鮮蔬果,幫助脂溶性毒物從腸胃道排出,以免毒害累積體內造成危害。

別交「胖子」朋友?研究:恐跟著一起沉淪暴肥

別交「胖子」朋友?研究:恐跟著一起沉淪暴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來一份炸雞、漢堡,還有一份大份薯條。」你身邊是否有那種,每餐都要吃到把肚皮撐到彷彿快裂開,亦或點餐不驚人死不休的朋友,若你要減肥,可要離這些人遠一些,以一種暫時隔離的概念,否則你的減肥路程,恐怕會顯得更迢迢!根據澳洲的研究發現,人與人互動,會有「社會模仿」效應,換言之,若身旁的朋友很會吃,原本食量小的自己,總有一天也會淺移默化,變成大食客!減肥只關注自己該吃多少!其實慎選朋友更重要該研究來自Social Influence。澳洲的心理學者,分析三十八篇的論文顯示,社會影響力,會對人們的食慾與飲食習慣,造成莫大的影響力,其中原因,就是社會模仿的效果,正在背後操縱人與人之間得飲食行為。研究人員指出,一般來說,人們會靠著自身的飢餓感程度,來選擇進食量的大小,不過,實際上,人們更會以「別人的進食量」,來判斷自己該吃多少東西。舉例而言,在觥籌交錯的社交場合中,倘要控制自身的進食量,就顯得難上加難,同樣,也不難想像,為什麼在尾牙季節之中,不少人的體重便會開始失控。研究人員建議,一般人在控制體重時,往往都將焦點放在眼前的食物上,然而,社會影響,同儕之間的互動關聯性,同時也應要受到重視。

【免費講座】膀胱腫瘤病友座談會

【免費講座】膀胱腫瘤病友座談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說到膀胱癌,大部分的人應該第一時間想到和染髮有關,膀胱癌是泌尿系統常見的癌症,抽菸可說是其最主要的危險因子,血尿則是膀胱癌第一個出現的症狀,若出現無痛性血尿更千萬不可輕呼。為關懷膀胱腫瘤病友,並促進病友及家屬對疾病更為認識,學習與疾病共處以達疾病適應之目的,林口長庚特舉辦本座談會,邀請泌尿腫瘤科馮思中教授主講「膀胱腫瘤之現況」、劉忠一醫師主講「膀胱腫瘤手術與膀胱內灌藥治療」、放射腫瘤科詹頂立醫師主講「膀胱腫瘤:放射治療」、血液腫瘤科郭永嘉醫師主講「膀胱腫瘤:化學治療」及魏翠媛專科護理師主講「膀胱造口之護理」,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名稱:膀胱腫瘤病友座談會時間:5月30日(六)上午9:00~11:4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K棟12樓第三會議廳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彭曉筠小姐(03)3281200轉5177

【免費講座】B型肝炎病友假日健康講座

【免費講座】B型肝炎病友假日健康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知道什麼是B型肝炎嗎?你知道慢性B型肝炎是造成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嗎?你知道有什麼藥物可以治療嗎?目前可用的B型肝炎抗病毒藥包括長效型干擾素及5種口服藥,健保給付B型肝炎抗病毒藥至今已10餘年,因B型肝炎發作而死亡或導致肝硬化或肝癌的人數已大幅降低。你曾經使用這些藥嗎?用藥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健保給付到期時將何去何從?林口長庚特舉辦本講座,並邀請胃腸肝膽科系許朝偉醫師主講「慢性B型肝炎可以治療嗎?-談慢性B型肝炎的藥物治療」、陳益程醫師主講「您有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嗎?一些使用抗病毒藥物時您想知道的事」,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名稱:B型肝炎病友假日健康講座時間:5月30日(六)上午9:40~11:3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K棟12樓第二簡報室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詹涓儀小姐(03)3281200轉517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