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過動症不治療 長大後恐易踩法律紅線

過動症不治療 長大後恐易踩法律紅線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簡稱ADHD)的兒童在管教上對家長來說是一大難題,對小朋友的人際互動更是一項考驗,師長們把這樣的孩童當成好動或是難教的小孩,在面對他們時總是傷神又費力,大部分父母對過動症並不十分瞭解的情況下也容易缺乏耐心,醫師表示,建立過動兒的自尊,是教育他們重要的一環。老師、同學的協助 能減少挫折經驗台北榮民總醫院關渡分院身心科劉弘仁醫師表示,ADHD的孩童因為腦部功能缺損,在行為表現上無法如預期,可能會有不注重衛生,容易與同學起衝突等行為產生,此時老師就成了重要的角色,若他能夠瞭解疾病,並給予病童適當的協助,可以幫助孩子更加融入團體生活。為避免ADHD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有太多挫折經驗,安排較成熟的孩子在旁帶領他、給予適當的鼓勵等,都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自尊,藉由老師的觀察,適時的分配工作,幫助孩子分組,甚至給予班上小幹部的任務,使其能夠參與團體、認識團體規則,而不是把孩子貼上標籤、減少和團體互動的機會。小時候過動症 長大後進出法院機率高ADHD的兒童,通常成績較差、學歷不高,容易低自尊,進而從其他管道獲得成就感,這樣的小孩,在青少年期會出現情緒較為憂鬱、焦慮、學習障礙的狀況,到了成年期,更容易有觸犯法律、藥物濫用、酗酒等行為,因此成為法院常客,曾有研究指出,這樣的人在駕駛交通工具方面較容易出車禍,更有ADHD患者長大後成為憂鬱症、焦慮症病患。閱讀正確資訊來源 過動、時常不專心應就醫劉弘仁醫師說,網路上有太多不正確的資訊,導致目前仍有許多家長因為害怕小朋友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而不願意帶孩子就醫,他呼籲民眾,務必讀來源正確的資訊,例如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的文章,就是大家可以參考的指標,當發覺孩子有過動、衝動情形,或是學校老師經常反映上課不專心等狀況,就應帶至身心科做進一步的檢查。

禍延三代!懷孕初期吸菸、飲酒 恐導致子孫不孕

禍延三代!懷孕初期吸菸、飲酒 恐導致子孫不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過去有許多研究皆紛紛指出,吸菸會造增加不孕症風險,而這項說法日前已被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陳柏仰助研究員,與美國加州大學克菈克副教授共同組成研究團隊所證實,他們利用人體的胚胎內生殖細胞做為研究對象,透過複雜的巨量生物數據統計程式,計算出人類妊娠早期(1至3個月)子宮內的胚胎狀況。結果發現,此妊娠期的生殖細胞處於極易受傷害狀態,而這與「去甲基化」有關,只要孕婦在此階段吸菸、喝酒或處於不良的環境質中,就會影響到子女未來的生育能力。所有健康的細胞 都會受到甲基化保護在學界早已知道,第一代母體妊娠早期時,就會開始啟動第三代的基因訊息傳遞,而關鍵就在於懷孕第1至3個月的胚胎內生殖細胞發展,所以,此次研究將焦點放在胚胎內生殖細胞中關鍵的「去甲基化」過程。甲基化是一種將甲基鍵結在DNA上的生物化學過程,所有健康的人體細胞,都需要甲基化來保障基因體內的均衡調控,同時排除外來因素的干擾,若沒有它,基因體就容易受損壞,甚至產生突變。在多數的情況下,人體細胞都會受到甲基化的保護,而去甲基化僅會短暫出現於胚胎形成之初,以及妊娠早期,目的在重設下一代的甲基化模式。懷孕第113天 生殖細胞處於極易受損的階段而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胚胎內生殖細胞在母體子宮妊娠第50天到第137天去甲基化的過程,結果發現,約在第113天時,甲基化下降至約20%,相較與一般體細胞70%~80%的甲基化,此時的生殖細胞因缺乏甲基的保護處於極容易受損害的階段。而這就說明了個體的胚胎內生殖細胞之品質,早在第一代母體子宮內就已決定,甚至影響到日後第三代的個體的發育。同時,此研究也清楚顯示出人類妊娠初期是胚胎內生殖細胞最脆弱的階段,因此,在此階段最好正常作息,避免抽菸、喝酒、環境污染等負面因子的影響,以免影響未來子女的生育能力,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細胞》期刊。

【免費講座】正確使用助眠藥

【免費講座】正確使用助眠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大,失眠成為社會普遍現象,因此助眠藥成為民眾的生活必需,但它就像一把雙面刃,正確使用可以擺脫失眠困擾,但使用錯誤卻會傷身。有鑑於此,亞東醫院特舉辦「正確使用助眠藥」講座,並邀請藥學部邱以賢藥師主講,教導大家正確使用助眠藥的時機以及注意事項,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正確使用助眠藥時間:6月10(三)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2123

補血、抗氧化 四物湯順應季節聰明喝

補血、抗氧化 四物湯順應季節聰明喝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養生風氣的盛行,有越來越多民眾開始會據不同季節,採取適當的食療來補身,舉例來說,像是被稱為婦女病聖藥的四物湯,因具有補血、活血的雙重功效,所以,有許多女性會在經期後喝四物湯來補身,但你知道嗎?其實四物湯的成份與運用,也要跟著季節做變化,才能達到效果。隨季節變化 四物湯成份也有所不同新營醫院邱玉柱中醫師表示,根據近代研究顯示,四物湯主要成份有當歸、阿魏酸、地黃、寡糖、芍藥竿及川芎秦等,其中當歸,補血養血;白芍,柔肝止痛、補血歛陰;地黃,調補肝腎;川芎,活血行氣。簡單來說,四物湯不僅可補血、改善血管損傷外,還能抗血栓、抗氧化、降低血液黏稠度以及改善免疫等功能。至於在四季的組成與運用,醫師強調要依順應變化,添加不同藥物,如此一來,才能對症治療及預防:1)防風四物湯/春季用,加倍川芎,有助於袪風止痛。2)黃芩四物湯/夏季用,加倍芍藥,養血歛陰,並加黃芩治,解暑氣。3)門冬四物湯/秋季用,加倍熟地,助於養血滋陰,補精益隨。4)桂枝四物湯/冬季用,加倍當歸,治血虛萎黃,弦暈心悸,虛寒症;加桂枝,則可治風寒冷痛,關節裨痛。

驚!南韓MERS患者 帶病接觸千餘人

驚!南韓MERS患者 帶病接觸千餘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最新消息!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在南韓已然失控,當各國媒體都在為南韓政府對於疫情圍堵政策,大聲撻伐的同時,南韓又驚傳,一位已遭感染的醫生,疑似在感染後,還出席多場大型會議與論壇,總計超過一千四百人,未來恐怕難以追蹤。不負責的傳染國?據首爾市政府的一名官員指出,南韓的防疫措施,已經出現漏洞,使得疫情很可能進一步擴散。據悉,該名患者在被通知須自我隔離時,還是不斷參加各種大型活動。研判,這名醫師是與第十四名病患接觸後,才遭染MERS病毒。

因髮量問題求診?醫:女性來得比男性多!

因髮量問題求診?醫:女性來得比男性多!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根據美國一項針對女性頭髮與掉髮的調查顯示,5成女性正經歷輕重程度不等的掉髮或頭髮稀疏狀況,其中,近7成的女性每天都會想起自己的掉髮狀況。成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朝鈞指出,門診上主訴掉髮的患者,常常都是女性來得比男性多,其中又以30~50歲的女性為大宗,他強調,男性禿髮問題一般都較為單純,也就是雄性禿,但女性的掉髮原因,就顯得較為複雜,還須進行專業的評估才能診斷。女性常見落髮3原因 你也是其中之一嗎?「男人的禿頭比例較高?」這是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但事實上,女性的頂上問題,恐怕會比男性來得還要多!據楊醫師分析,門診上女性的落髮問題分為3大類:1) 休止性落髮/又可稱為壓力性落髮,大多是因減肥、營養不良、日常作息不正常及荷爾蒙變化所致。2) 缺鐵性落髮/也算是休止性落髮之一,因患有缺鐵性貧血而產生的大量落髮現象。3) 老化性落髮/除了年齡增長外,值得關注的是,物理性(過度曝曬、過度燙染為主)以及化學性(以洗髮精為主)等外在因素,也會使老化速度加快。減緩落髮跡象 應從頭皮保養做起楊醫師強調,「頭皮就跟肌膚一樣,都會隨著年齡變老,尤其在40歲以後,更要多加留意保養頭皮。」而保養頭皮的方式有很多種,如:選用較為溫和的洗髮精,避開陰離子介面化性劑(Sodium Lauryl Sulfate,SLS)成分、注意頭皮防曬、減少燙染、注重頭皮保濕,甚至在洗髮時可同時按摩頭皮,並維持正常生活作息等,都是平時幫助頭皮養護的方式。另,許多掉髮的患者會因為大量掉髮而變得不敢洗頭,不過洗頭與掉髮之間沒有太大的關聯性,以油性髮質的患者來說,若害怕洗頭,可能會引發毛囊炎、細菌感染等風險。楊醫師提醒,不同的髮質應選擇不同的洗護產品,並盡量選擇成份溫和不刺激、不含皂鹼的產品,洗淨過多油脂。最後,楊醫師呼籲,若發現每日掉髮量超過100根,或明顯感覺髮量變得稀疏,一定要趕緊到皮膚科就診,以免被錯誤的觀念所誤導,使得頭皮「見光」影響自信。

炎夏汗如雨下飄異味 打擊汗臭有妙方

炎夏汗如雨下飄異味 打擊汗臭有妙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夏天來臨,台灣海島型氣候悶熱,容易產生惱人的汗臭味,不僅自己感覺黏膩,還會引起旁人閃躲掩鼻的尷尬狀況發生;有些民眾會選擇體香劑或是香水來遮掩味道,但如果選擇過度濃郁的香氛,也可能因異常刺鼻的氣味而使他人反感。為什麼有人流汗不會有異味,有人就會呢?究竟汗臭味是怎麼產生的呢?汗液本身無味 異味來自於體表細菌皮膚專科曾忠仁醫師表示,其實流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最主要是維持人體核心體溫的恆定,因為汗腺在排出汗液的過程中,會幫助生物體表帶走大量的熱量,達到散熱的目的。而汗液的主要成份是水,約占總成分的98%到99%,其餘物質為氯化鈉、以及極少量的尿素和鹽分,所以其實人體汗液本身是沒有味道的,是由於皮膚表面的細菌分解時才會產生臭味。因此,運動後通常流汗會很臭,是因為體表變得高溫潮濕,成為細菌繁殖的最佳條件。止汗劑易引起皮膚過敏 微波熱能助改善流汗異味濃郁的汗臭味使人尷尬,因此某些人會使用止汗劑;曾忠仁醫師說明,市售的止汗劑大多含有鋁鹽與鋯鹽,主要利用鋁分子滲入汗腺,讓細胞變化膨脹而阻塞汗腺口,達到減少排汗的目的,但大部分的止汗劑含有一定的香精與化學添加劑,因此若體質較敏感的使用者,可能會引發皮膚紅腫刺痛等現象。曾醫師表示,過去常使用的止汗方法還有口服藥、或是交感神經阻斷手術,效果雖尚可但仍有一定的風險。現在針對「流汗異味困擾」的治療方式,大部分都還是採取微波熱能止汗,以非侵入的方式傳遞能量,將能量集中在真皮層及脂肪的交接處,並對汗腺進行破壞,改善腋下流汗與異味的產生。但他也建議,在實施任何治療前,應與醫師仔細溝通,才能充滿自信迎接夏天的到來!

基因檢測時代來臨 未來將可廣泛運用

基因檢測時代來臨 未來將可廣泛運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人都想手握一本健康詞典,查閱它就能知道身體哪裡出了毛病,這是人類對健康的終極夢想,而現在這個夢想正因為基因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變得真實。就如同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透過基因檢測了解自身家族乳癌和卵巢癌的遺傳問題,選擇適合自己的預防性醫療措施,這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近期啟動的美國精準醫學計畫,都代表著基因檢測時代來臨。日前,台灣知名基因檢測品牌成功進入中國,於全球三大展會之一的上海美容博覽會向內地業者介紹「基因健康美容360」,現場踴入近千名產業界與對基因檢測有興趣的消費者共同交流,基因檢測品牌經理彭怡倪表示,基因檢測的發展目前已可精準識別體內病變,預判可能存在的健康風險,更可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治療和預防管理,讓我們遠離疾病,保持健康。彭怡倪進一步表示,目前已在中國已經集聚一群在基因檢測領域的高端人才,相關技術具備國際水準,而「基因健康美容360」的服務項目更獲得有大陸美妝業奧斯卡獎之稱「美伊科技獎」的創新大獎。「基因健康美容360」可以檢測亞洲華人常見多達613個基因與57項先天遺傳疾病的風險,甚至包括美容美肌、新陳代謝相關、癌症等十大類別,從個人化的美容肌因營養照護,到調配配方保養品如面膜與精華液等,希望讓民眾達到360度的全方位照護,目前前瞻的精準醫學市場,未來將可廣泛運用,也希望藉此讓民眾瞭解基因檢測的重要性。

三伏貼提高抵抗力 調理過敏體質

三伏貼提高抵抗力 調理過敏體質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中醫常利用「冬病夏治」的治療方式,針對冬天容易發作的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咳嗽等,在夏天陽氣最旺的日子提早進行預防性治療,既可調理容易感冒的體質,又可預防冬天時疾病的復發。故在夏天三伏日,藉由溫灸藥物的敷貼可直達體內,驅逐久藏的寒邪,並為人體儲備陽氣,提高人體在秋冬季時節的抵抗力,也可以幫助老人與小朋友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驅走虛寒 降低過敏、氣喘發作頻率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王瑜婷醫師說明,「三伏」是指夏天「初伏」、「中伏」、「末伏」的總稱,今年度三伏天的日期分別為7/13、7/23及8/12。而「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炎熱、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若能在三伏天於特定穴位用一些辛溫、溫陽、逐痰、祛寒的中藥進行穴位敷貼,可達到治療及預防疾病的作用,稱為「三伏貼」。灸貼使用的藥物以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丁香等為主,調和生薑汁製成藥餅,再敷貼於背部定喘、風門、肺俞、脾俞、腎俞等穴位進行治療。這些溫性藥物在人體內可降低嗜酸性白血球的數目,防止肥大細胞釋出過敏物質,減少免疫球蛋白E的形成,不僅可以緩解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症狀,也能降低其發作頻率。40歲以下療效較明顯 還能改善睡眠、情緒據臨床研究發現,40歲以下的療效特別明顯。此外治療過敏性鼻炎時,不但能改善鼻部症狀,也能改善睡眠、眼部症狀、情緒等;而敷貼後觀察時間在半年到4年之間,療效改善可達7成以上。若能連續敷貼3年,能有一定程度的緩解氣喘、過敏性鼻炎、頑固型寒性風濕關節炎、虛寒性胃炎、腹瀉等疾病的症狀。此外,夏天氣候炎熱,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充足,中藥經由皮膚被人體吸收的效率也較佳。但王瑜婷醫師也提醒,穴位敷貼除了孕婦、二歲以下的嬰兒之外,若皮膚有破損或水泡癤痂,或具有藥物、皮膚過敏、心肺疾病等過去病史,或敷貼當日已出現感冒、正值氣喘發作等,皆不適合進行敷貼。

一顆肉粽熱量等同一個便當!端午節當心暴肥

一顆肉粽熱量等同一個便當!端午節當心暴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本月中旬,就是端午龍舟節,不免俗要來吃幾顆肉粽應應景,但這油亮,香氣十足的肉粽,熱量可不能小覷!一顆肉粽的製作,少不了大量油蔥的快炒,再配上肥腴的五花肉,佐以土豆、蝦米等,才能將肉粽的精髓發揮透徹,但也因為這樣繁複的炒香過程,都讓一顆顆看似吃不飽的肉粽,熱量爆表!一顆肉粽的熱量,有多高?如果以白飯來計算的話,一顆就等於是兩碗半白飯,同時,也可以抵消一個排骨便當的熱量,而肉粽份量小,吃不飽,不免一餐之中,會吃下兩顆以上,換算下來,一餐將吃下一千兩百大卡,使得肉粽節儼然成了超級增肥節!所以要怎麼吃肉粽又能不增肥?且看以下建議:1)查看熱量標示/許多通路的粽子都有熱量標示,建議優先選購熱量較低或較小顆的粽子,選購型錄若只標示每100公克的熱量,記得要以粽子重量換算成每顆粽子的熱量,避免不小心掉入美食陷阱,攝取過多熱量而不自知。2)挑食材/全穀根莖類含有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建議民眾盡量挑選添加全穀雜糧的粽子,如糙米、紫米、燕麥及薏仁等,也可增添粽子口感,餡料則建議選擇含有菇類、竹筍等高纖食材或瘦肉等低脂肉類。3)減份量/粽子中的糯米跟米飯同屬於全穀根莖類,加上餡料中的肉類、油脂都是主要熱量來源,因此食用時需注意與飲食中的全穀根莖類、肉類及油脂類作代換,減掉其他餐食的份量,以避免食用過量而攝取多餘熱量,另也建議可與親友分食、酌量享用,減少攝取過量的機會。4)清爽搭/享用粽子時可搭配清爽的蔬菜及水果,以取代傳統沾醬,並達到天天五蔬果的健康均衡飲食,適量膳食纖維還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建議民眾可巧搭新鮮蔬果,如涼拌小黃瓜、竹筍、燙青菜、冬瓜湯等,餐後攝取鳳梨、小番茄、芭樂、蘋果等水果,清爽健康又營養均衡。5)多喝水/由於粽子中的糯米含有較高比例的支鏈澱粉,經烹調後較具黏性,口感稍微黏稠,提醒民眾食用粽子記得也要多喝白開水,不僅幫助吞嚥也有利消化,平時就應建立多喝白開水的健康好習慣。國民健康署也建議,高血壓、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的病友,應減少食用飽和脂肪較高的五花肉,並避免過度調味或沾醬;糖尿病友則需注重食物份量的代換,避免或酌量食用粽子及甜粽,建議列入飲食計畫以監控血糖;容易消化不良的民眾,應適量攝取粽子並細嚼慢嚥,以免糯米加上高油脂食材,容易在胃中停留較久,引起胃酸過多、腹部脹氣悶痛等不適症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