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鹼粽禁用硼砂 衛生局發放三偏磷酸鈉

鹼粽禁用硼砂 衛生局發放三偏磷酸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佳節將近,新北市衛生局抽驗市售端午節應景食品粽子28件、鹼粽18件及蘿蔔乾40件,計86件,結果有3件「鹼粽」檢出硼砂,3件「蘿蔔乾」苯甲酸超標。另衛生局即日起在各區衛生所贈送硼砂替代品三偏磷酸鈉,共2,000份送完為止。端午食不安!鹼粽摻硼砂、蘿蔔乾苯甲酸超標衛生局說明,3件驗出硼砂的鹼粽產品,分別是由板橋區福德街25號前攤商、樹林區博愛街72號對面巷口攤商及蘆洲區復興路(大台北市場第651號攤)販售。另3件「蘿蔔乾」檢出苯甲酸超標,供應商均位居外縣市,已分別移請嘉義縣衛生局及高雄市衛生局追辦。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林冠蓁指出,硼砂是一種化工原料,用來增加食品的韌性、彈性、保水性以及保存性,食入後會引起腹部疼痛,腹瀉,頭痛,噁心,嘔吐,虛弱,抽搐,也可能對肝、腎和中樞神經系統有影響。另長期食入過量的苯甲酸則會食慾變差、傷肝。三偏磷酸鈉是衛福部公告可取代硼砂的合法食品添加物,不只能取代危害健康的硼砂,同樣可以增加鹼粽韌性、保水性及保存性的功能。因此,衛生局為推廣安全健康端午食品粽製作,自即日起免費發放2,000份三偏磷酸鈉,每人限領1包,贈完為止。

「藥酒」當提神飲料喝 過量飲用恐傷肝

「藥酒」當提神飲料喝 過量飲用恐傷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啊~福氣啦…」以勞工族群為廣告訴求的酒精類提神飲品,例如保力達B、維士比等「藥酒」,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其實都是指示用藥;加上網咖、檳榔攤和雜貨店等,違法販賣情況氾濫,不少民眾當飲料飲用。臺南市衛生局提醒,此類「酒精口服液藥品」其酒精含量高,容易和安眠藥、感冒藥等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且長期過量飲用可能危害肝臟,建議飲用前還是先諮詢專業藥事人員。檳榔攤、網咖私自販賣 當心觸法衛生局林聖哲局長表示,保力達B液、維士比液等含酒精口服液藥品,其酒精濃度在10%以上且含藥品成分,被歸類為「指示用藥」,需經醫師、藥師或藥劑生指示才能使用的藥品。而販售地點須在有藥事人員駐店管理的藥商或藥局,網咖、檳榔攤、便利超商、雜貨店等皆非合法販賣地點;違法販賣者,可依《藥事法》第27條處以無照藥商並依同法第92條規定處罰鍰新臺幣3至15萬元罰鍰。 酒精口服液藥品 一天不超過3次為限衛生局也提醒,保力達B液、維士比液等酒精含量高,平日喝這類酒精口服液藥品,一天最多3次,每次以30至40c.c.為限,以免造成身體負擔。勞工族群們因為工作之餘提神,特別容易將其當飲料來喝,長期過量飲用可能損害肝臟健康,亦有可能因喝醉而造成工作的危險,因此若有需要飲用這類藥品的情況,建議還是先諮詢專業藥師或醫師!

腸病毒好發季 出現4重症前兆速就醫

腸病毒好發季 出現4重症前兆速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疾病管制署公布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突破1.3萬人。腸病毒感染是幼兒常見的傳染病,每年夏秋季節是腸病毒感染的好發季節;近期北部發生一起新生兒感染致死病例,醫師呼籲家長及教托育機構留意嬰幼兒及學童個人衛生,落實正確勤洗手,降低感染風險。腸病毒感染 當心併發重症南投醫院小兒科阮偉珉醫師表示,較有特徵的腸病毒感染表現為咽峽炎或手足口病,臨床症狀為部位出現的小水泡,通常水泡在五至七天後消退或偶會脫皮,不會留疤,而較讓人擔心的是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如果有出現以下重症前兆病徵,必須立刻前往大醫院住院觀察:1 )嗜睡/包括意識改變、意識不清、活力不佳。2 )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於睡覺時發作特別頻繁。這種動作於正常兒童時偶而可見,但若發作次數頻繁,或於白天清醒或深睡時也會出現則為異常。3 )持續嘔吐/頻繁的噁心或嘔吐4)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在小朋友安靜且體溫正常的情況下,有呼吸喘或心跳變快的情形。醫師也表示,腸病毒流行之際,不論幼兒或成人都可能感染,最佳防範措施為做好個人衛生管理最重要,並於發現症狀時立即就醫。

假牙不合恐釀禍!竟害9旬老翁罹口腔癌

假牙不合恐釀禍!竟害9旬老翁罹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誰說只有抽菸、吃檳榔才會罹患口腔癌,當心假牙不合也是致病原因之一!日前,一名高齡92歲的蘇爺爺,平時身體硬朗,且沒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的習慣,去年在越南參加宗教活動時,因長期配戴的活動式假牙鬆動,到當地牙科重新製作,由於新假牙不合,吃飯、說話時都會摩擦到上顎牙齦,但他卻沒有因此積極就醫治療,反而忍受嘴巴破皮、疼痛長達數個月。直到今年二月返台就醫後才發現,他左側上顎區有一個大約3公分大小的潰瘍,推測是長期配戴不適合的假牙,反覆刺激上顎黏膜造成破皮,久久無法癒合,經切片證實為口腔癌第二期,所幸在接受手術和化療後,目前恢復良好。口腔潰爛超過兩週 恐是口腔癌警訊口腔癌在台灣,有9成的病患都是因抽菸、喝酒、吃檳榔所導致,但目前在臨床上,卻出現因假牙材質不佳、黏著不穩定,長期摩擦口腔黏膜而引發口腔癌,對此,台北慈濟醫院口腔顎面外科許博智醫師表示,口腔癌容易被忽略,患者往往感覺黏膜部位有粗糙感,甚至疼痛才會就醫。因此提醒民眾,如果發現口腔內有腫塊、潰瘍、出血或者紅斑、白斑的情況,而且超過兩個星期沒有癒合,必須提高警覺盡快就醫,以免惡化為口腔癌。假牙戴久易鬆動 建議每半年回診一次至於長期佩戴假牙者,因牙齦和齒槽骨,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萎縮,假牙與牙齦間會開始出現縫隙,造成活動式假牙鬆動,除了要多注意假牙的製作品質外,建議也要每半年回診一次,同時檢查假牙,若出現晃動的情形應做修正,或置入一種類似樹脂的襯底來填補假牙與牙齦間的縫隙,來穩固活動式假牙,以免反覆摩擦引發口腔癌上身。

壞心情走開!情緒壓力不宣洩 當心癌症上身

壞心情走開!情緒壓力不宣洩 當心癌症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飲食和生活習慣等,罹癌患者的年齡也愈趨下降,當病友在面對疾病進程的改變、治療對身體造成的負荷及擔心癌症再次復發的不確定感,其所承受的壓力非一般人所能想像。且據研究指出,情緒的強度會影響癌症的發生與結果,所以當人們有著憤怒、憂愁與壓力,且沒有疏緩或發洩管道時,就可能產生癌症。另也有研究顯示,患者在親友的關懷下,戰鬥意志堅強,思想積極等,其存活率可能會增加許多,且生活樂觀,有奮鬥目標,亦可能會幫助病人戰勝癌症。然而,「壓力」是造成癌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對於已經罹癌或完成治療的病友來說,除了須注意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調整,更不可忽視壓力對心理健康,甚至對生理健康所產生的影響。芳香、園藝療法   助癌友紓壓因此,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為減輕病友的緊張、焦慮和不安情緒,與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美容保健科合作,舉辦輔助癌友身心舒壓團體工作坊, 邀請美容保健科老師透過芳香保健療法、紓壓小物創作、園藝及色彩視覺感官療法等課程,讓病友們齊聚ㄧ堂學習放鬆紓壓外,也能相互認識、分享心情和經驗。

【免費講座】口腔癌支持方案-復健衛教講座

【免費講座】口腔癌支持方案-復健衛教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口腔癌經過手術,放射治療及化療後,經常會有肩頸僵硬疼痛、手臂無力、張口困難、吃東西或講話困難等問題,對於日常生活有許多影響,同時也容易造成患者低自尊的情形。為此,亞東醫院特邀何姿怡物理治療師,主講「口腔癌支持方案-復健衛教講座」,教導口腔癌患者術後的復健技巧,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口腔癌支持方案-復健衛教講座時間:6月16(二)9:30~10:3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六樓第六會議室洽詢:02-7728-1709

頭皮也要保養?5招教你養護頭皮不落髮

頭皮也要保養?5招教你養護頭皮不落髮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臉上突然多了黑斑或皺紋時,多數的愛美女性會急如熱鍋螞蟻,試圖找尋各種除斑消皺的產品,不過,在保養肌膚的同時,妳是否忘了頭皮也需要一起保養?成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朝鈞指出,過了30歲之後,頭皮與肌膚一樣會逐漸老化,除了讓髮質乾澀、易斷,恐怕還會產生難以挽回的髮量危機!30歲過後頭皮開始老化 不保養小心大量落髮什麼是頭皮老化?頭皮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老化,當頭髮失去營養,就會開始逐漸掉落。大眾所熟知的落髮問題,大多是遺傳性雄性禿、休止期落髮、頭癬、缺鐵性落髮,但其實,頭皮老化也會造成落髮,尤其現代女性因生活壓力、作息失調,或為求髮型變化時常染燙,長時間下,也會加速頭髮老化,甚至出現髮量危機。一般來說,正常的落髮量,每天落在50到100根之間,根據楊醫師觀察,頭皮老化約30歲以後就會顯現,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平常愛吃油炸、辛辣類食物,或是作息不正常,在不了解什麼是保養頭皮的觀念下,很容易過了40歲後,就開始大量落髮!保養頭皮5要訣 讓你遠離髮量危機1) 選擇適合的洗髮產品/不同髮質應挑選不同種類的洗護髮產品,例如,油性髮質應使用清爽型,而乾、中性髮質則可使用滋養型洗護髮產品,且沖洗水溫別過燙。2) 選擇溫和的護髮成份/可選擇含有人參、冬蟲夏草、靈芝等中藥萃取的養髮成份,楊醫師也指出,這些成分對滋潤與養護頭皮仍有幫助。3) 避免過度曝曬/頭皮因紫外線的照射而出現光老化,建議30歲以上的族群,外出最好能戴一頂帽子隔絕紫外線。4) 避免過度燙染/若過於頻繁的接觸燙染髮的化學藥劑,很容易造成頭皮發炎、毛囊萎縮的現象。5) 生活作息正常/熬夜、吃油炸、吃甜食等行為,除了會使肌膚老化,頭皮也會受到影響。楊醫師提醒,大多數的民眾只注重臉上肌膚保養,卻全然忘記頭皮也應該要一同保養,若在40歲後,落髮量明顯增多,就應趕緊就醫,以免症狀加劇,進而傷了自信!

夏日防曬老是油膩膩?毛孔堵塞恐成草莓臉

夏日防曬老是油膩膩?毛孔堵塞恐成草莓臉

(撰文:許家瑋) (專業諮詢:美麗境界診所馮愛真醫師)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上班族小玫(化名)相當注重防曬,因為夏季來臨,更換了係數較高的防曬品,但只要一擦上就會覺得皮膚悶熱,且伴隨油膩膩的感覺,用了一周後,臉上甚至冒出粉刺、痘痘,沒有黑卻變成草莓臉!美麗境界診所皮膚科醫師馮愛真表示,根據皮膚科門診經驗,每逢夏季時刻,診所治療粉刺、痘痘的病患,會較冬季多1至2成,其中,多患者是在保養品或防曬品上,沒有選擇適合自身膚質的產品,或是將冬季產品延用至夏季,使肌膚增加負擔。   圖說:夏天最怕防曬油膩膩!/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擔心防曬太油膩 小資女不防曬反老化! 馮醫師指出,有些人擔心擦防曬的油膩感,反而不擦防曬,然而,肌膚在長時間不塗防曬情況下,恐怕出現膚質老化、痘疤惡化的情形。她進一步說明,最常見肌膚惡化的情形,就是選擇錯誤的防曬產品質地,像是夏天就不適合霜狀的防曬,否則天氣高溫悶熱容易讓粉刺或痘痘惡化,建議挑選強調水感(如凝露狀)、無油的防曬乳質地,減少肌膚負擔,並有效防曬。馮愛真醫師說:「現場若是可以直接試用更好,如果擦上感覺不會有油、悶而又清爽的感覺,是比較建議選購的。」   圖說:可挑選強調水感、無油的防曬乳,不會有油、悶又有清爽的感覺!/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清爽程度與防曬力無關!應重視產品防曬系數 很多愛美的女性會擔心清爽型的防曬品會不會讓防曬效果打折?馮醫師強調,清爽程度與防曬力是沒有關係。以前SFP較高的防曬品,因加強物理防曬,因此感覺較油膩;但現在化學防曬技術越來越進步,市面上已有無油並兼具保濕配方的防曬產品,民眾還是應重視防曬系數。 「防曬品數值上的高低,是影響防曬力的重要關鍵!」但很多人卻搞不懂防曬系數與PA值的關係。對此馮醫師解釋,簡單來說,SPF(防曬係數)是指UVB讓皮膚曬紅所需時間,與不擦防曬時所需時間之比值(如:SPF15即是可隔離14/15,即93.3%的UVB;SPF50則提升至49/50,即是98%隔離效果);而PA與PPA值對抗UVA,則是能延緩曬黑時間,越多「+」則延緩曬黑時間則越長。   圖說:SPF與PA數值也是挑選產品的重點之一。/Lancôme提供 無油凝露+涼感科技 Lancôme幫妳輕鬆一「夏」 為了讓消費者不要在防護力與使用舒適度中做拉扯,法國知名保養品牌Lancôme推出「超輕盈柔白水感隔離露」,採用完全無油配方,並將質地改良成凝露狀,更容易均勻塗抹,且添加玫瑰水精萃兼顧保濕的作用,突破以往防曬產品過油而造成毛孔堵塞,甚至加劇皮膚出油的困擾。另外,Lancôme超輕盈柔白水感隔離露也特別加入Cool-act涼感科技,讓肌膚在擦上時感受沁涼之餘,也幫助鎮定舒緩肌膚,同時避免出油,讓擦防曬變得很舒服! 再者,超輕盈柔白水感隔離露具有防護科技XL-shield防護網,能防禦長波UVA,並有SPF50/PA++++,提供12小時滴水不漏的全面紫外線防護,不只能對抗UVB、UVA,連危險級長波UVA都能阻擋。   圖說:新一代無油防曬 凝露質地絕對輕盈。/Lancôme提供 一般上班族 早、中晚各補充一次即可 至於防曬的時間點該如何拿捏,馮愛真醫師建議,一般上班族於早上出門、中午外出之前及下午5、6點間各補充一次;若是長時間待在戶外的民眾,則須增加防曬系數與補充次數。補充時建議以肌膚出油狀況而定,若是已經出油了,也沒有上妝的人,不妨多洗一次臉,重新補充防曬;不是很出油的人,則可以將雙手洗淨後直接拍打補充。 診間常見因懼怕防曬油膩而不敢使用防曬乳的民眾,但其實只要幾個步驟,並正確的挑選出適合的產品與使用方式下,就能提供給肌膚最佳的防曬防護力:   1)檢測自身膚質/了解膚質是屬於乾性或油性,因每種肌膚適合的產品都不一樣。 2)挑選適合的防曬質地/選擇沒有油脂的成分,比較不容易黏膩,試用產品時建議實際塗抹在臉上,以了解會不會對肌膚造成敏感或刺激 3)隔離產品的成分/除了防曬成分之外,最好也能有保濕水感的成分在裡面,比較好塗抹均勻,也不容易造成肌膚的不舒適感。 4)正確的用量/根據研究指出,民眾在使用防曬品時多是用量不足,正確用量應是臉加上脖子需要約50圓硬幣大小的份量。 5)清潔方式/如果質地較清爽的防曬品,在沒有彩妝的情況下,可直接使用洗面乳清潔;但因防曬品成分多種,若民眾洗後仍有不乾淨的感覺,可用卸妝品清潔後,再用洗面乳清洗。 無油不負擔 涼感輕一夏:http://goo.gl/qT4Ggw  (手機版請點:http://goo.gl/e1OgNA)

麻疹陸童來台遊玩 野柳、101、日月潭到處走

麻疹陸童來台遊玩 野柳、101、日月潭到處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麻疹陸童與家人來台遊玩,野柳、101、日月潭到處走!日前,疾管署公布一例境外移入麻疹確定病例,為中國大陸籍16個月大男童,6月1日出現輕微發燒,隔天便隨父母、哥哥一家四口自河北省來台觀光。個案父親為小兒科醫師,3日上午其父發現個案耳後出現疹子,口腔出現黏膜斑點,4日仍有發燒,個案父親懷疑個案感染麻疹,並於5日由領隊協助以專車送至醫院並收治負壓隔離病房,經檢驗確定感染麻疹,預計9日上午離台。由於個案於暴露期間於中國大陸,且曾與當地麻疹疑似個案接觸過,研判為境外移入病例。為防止疫情擴散 目前已掌握147名接觸者疾管署表示,為防範疫情擴散,衛生單位已展開各項防疫調查工作,目前已掌握147名接觸者,包括親友、機上鄰近座位乘客、旅行團團員、餐飲旅宿業員工及就醫時曾接觸之相關醫護人員與病患等。目前尚未有疑似症狀者,接觸者將追蹤觀察至6月23日。由於個案在可傳染期間曾出入野柳風景區、國父紀念館、臺北101、日月潭等,因此,呼籲曾於該時段出入該地點的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18天,若出現發燒、出疹等疑似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注意!麻疹抗體恐隨年齡增長而減少至於有關台北免稅店麻疹群聚事件,截至6月7日共計19例確診,接觸者共2,715人,員工超過8成已完成MMR疫苗補接種,自6月3日起即無新增疑似發病個案,但疾管署仍持續追蹤觀察至6月24日。國內今年截至目前共22例麻疹確定病例,20例為國內感染、2例為中國大陸境外移入,疾管署提醒,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接種疫苗,另建議不確定是否曾感染麻疹的中壯年人,及部分青年族群雖幼年曾接種疫苗,但抗體可能隨年齡增長而減少,如需前往流行地區,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MMR疫苗接種需求,以免增加感染風險。

他車禍撞壞門牙 牙周手術重拾笑容

他車禍撞壞門牙 牙周手術重拾笑容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8歲的型男,平時衣著講究,因為車禍的關係使得左上門牙斷裂,拔除後他選擇傳統牙橋進行美觀與功能的重建,但受傷造成軟硬組織的塌陷,讓重建的假牙必須比隔壁右上正中門齒長,堪稱門面的兩顆正中門牙長短不一,影響美觀。經假牙科醫師轉介,和他仔細討論後,利用牙周手術的方式,增補失去的軟硬組織,讓他能順利以左右「兩顆對稱」的條件製作正中門齒假牙,恢復昔日的燦爛笑容。一張好看的臉   1/3與牙醫有關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牙科徐志中醫師表示,一般造成口內齒槽骨與牙齦缺損的原因不外乎外傷、感染、抽煙或齒列排列於不正確的位置。臨床上只要經過適當的篩選,並改正造成缺損的根本原因後,缺損的部分可藉由牙周手術,利用人工骨粉,自體或合成之軟組織替代物進行修補,便可達到美觀與功能兼具的理想重建。徐醫師也說,人們對「美」的追求,是亙古不變的主流,一張好看的顏面和牙科醫師有三分之一的關係。而利用手術適當增補齒槽骨與牙齦厚度,不僅能使假牙有適當長度比例,較為豐滿的牙周組織能使病患減少牙根或植牙暴露的機會,也能讓外觀看起來更有自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