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腳趾黑條紋不以為意 他竟罹惡性黑色素瘤

腳趾黑條紋不以為意 他竟罹惡性黑色素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60歲的王先生,平時熱愛爬山,自幾年前起右腳大趾指甲上出現了幾條黑色條紋,原本以為是登山時撞擊受傷後淤血未退,所以不以為意,直到近一年腳趾有明顯變大、被頂起的現象,且趾尖也出現黑色斑塊,偶爾會流血,才到醫院進行檢查,結果經過皮膚切片後確診為惡性黑色素瘤,腫瘤細胞深度為2mm,有表皮潰瘍的現象,所幸在接受哨淋巴節切片檢查及腫瘤廣泛切除手術後,目前恢復良好。惡性黑色素瘤雖少見 但致死率極高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鄭詩宗醫師表示,皮膚惡性黑色素瘤是皮膚癌中最惡性的,雖然較為少見,但死亡率極高,晚期會轉移、擴散到其他組織或器官,且一年存活率僅有10~15%而已。雖然與白人相較下,亞裔人種的惡性黑色素癌發生率較低,但惡性黑色素瘤發生率卻有逐年增高的趨勢,因此,民眾仍不能掉以輕心。然而,惡性黑色素瘤真正致病的原因並不清楚,目前公認紫外光的曝曬是致癌的危險因子之一,但東方人的惡性黑色素瘤較常見於手腳掌,為非光照部位,與紫外光的曝曬較不相關,所以,也有學者認為和長期反覆受傷有關。手掌、腳掌、指甲下 為亞裔人常好發的地方延誤就醫會使預後變差,導至轉移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診斷及治療是很重要,建議民眾可以利用簡單的ABCDE法則來做自我檢查:1)Asymmetry/惡性的色素性病灶多是不對稱的。2)Border irregularities/惡性病灶的邊緣是不規則的,界線不清。3)Color heterogeneity/顏色不均,深淺不一。4)Diameter>6mm/病灶直徑大於六公釐,要特別注意。5)Elevation of size in recent months/病灶的顏色若有變化或快速變大、凸起甚至有潰瘍、流血、疼痛的情形出現,也要立即就醫檢查。亞裔人的惡性黑色素瘤常見於肢體的末端如手掌、腳掌、指甲下的甲床以及指縫,但從頭到腳都有可能發生,且男女老少都可能發生,因此,鄭詩宗醫師提醒民眾,多多關心身上黑痣/斑塊的變化,如有發現異狀應盡速就醫檢查,以免造成憾事發生。

新北消保官監督 防囤積口罩、哄抬價格

新北消保官監督 防囤積口罩、哄抬價格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南韓MERS確診病例持續增加,為防範MERS感染,民眾準備口罩及手部清潔用品等防疫物資,新北市衛生局已協調法制局消費者保護官,持續監督境內防疫物資,如口罩、乾洗手液及肥皂等用品,主要製造商或經銷商,瞭解有無囤積物資及哄抬價格的行為,如有將進行開罰。南韓MERS病例數  全球第2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自2012年9月至今(2015)年6月8日累積1,219名病例,其中449例死亡,死亡率約3~4成,以沙烏地阿拉伯病例數最多,南韓次之。衛生局也提醒,目前擴大南韓全區旅遊疫情建議升為第二級:警示(Alert),如非醫療需要,應避免進出該區醫療院所;民眾如曾赴南韓醫療院所就醫,返國14天內,如出現發燒及呼吸道等症狀,請撥打疾病管制署1922專線或衛生局防疫專線,並依照防疫人員指示協助就醫。 

乾癬皮屑易紛飛 他大熱天寧願穿長衣褲

乾癬皮屑易紛飛 他大熱天寧願穿長衣褲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是乾癬病人的最佳寫照,因為他們的身上經常會有脱屑、紅腫的丘疹、斑塊等,使得容易被人誤會衛生習慣不佳,甚至被認為患有傳染性疾病,常遭排擠,因此,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特地舉辦衛教攝影展,根據大眾、病人、醫療等不同主題,設計合適的衛教資訊,並透過病友的故事分享,來鼓勵病友積極站出來接受治療、重拾自己的幸福人生。病友童先生,日前就站出來與大眾分享他的心路歷程,他說當病灶嚴重時,為了不引起別人異樣的眼光,在大熱天寧願穿著長袖衣服、褲子來遮掩脫落的皮屑,且症狀惡化時,也會在洗澡時,用鋼刷把病灶磨薄,以免結痂部位破裂,那種皮開肉綻的痛根本無法行走,但後來接受治療後,幾乎有快痊癒的感覺,終於能坦胸露背去游泳池了。持續治療助控制病情 4大要點要注意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謝雅如醫師表示,乾癬並非傳染性皮膚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由於外觀上讓病人飽受誤解與排斥,症狀以及傳統的治療方式也讓病人疲於照護,因此,希望透過乾癬衛教攝影展能夠讓民眾更進一步認識乾癬。雖然有許多病人皆聲稱自己有持續治療,但只要仔細詢問後,皆會得知往往是害怕西醫就看中醫,中醫沒效找偏方,偏方沒效求神問卜,再不成就怪罪自己沒有調養好或是乾脆放棄,歷經治療迷路五部曲,反而延誤治療,因此在治療上,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李幼華醫師,有四點要提醒民眾:1)許多患者以為西醫多以類固醇治療乾癬,停止使用會造成乾癬爆發,但其實乾癬治療鮮少使用口服類固醇,至於外用藥膏雖含有類固醇,經皮膚吸收有限不會造成全身性的副作用,況且也有許多不含類固醇的外用藥膏選擇。2)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但可透過良好持續的治療來獲得控制,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且皮膚科使用的藥物,都是經過人體試驗才核准上市給民眾使用,但偏方多成分複雜且不清楚,並無法得知長時間使用對身體的影響。3)健保已經有完整的治療項目,最主要的治療目標是阻止表皮細胞過度增生及減緩發炎現象,輕度乾癬以外用藥膏為主,中重度乾癬可使用口服藥物、照光治療,當前兩種治療效果不佳或病人無法承受副作用時,則可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獲得更好的成效。4)如果接受西醫以外的治療方式,仍要定期接受肝腎功能的檢查。

【免費講座】健康過端午-談端午吃粽不放縱

【免費講座】健康過端午-談端午吃粽不放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端午粽飄香,總讓人忍不住一個接一個,然而,其中驚人的熱量,就連一般人恐怕也是會消化不良,引起許多後遺症,更何況患有慢性疾病者,其中的熱量及營養更是需要注意。為此,亞東醫院特邀營養科賴玉釧營養師,主講「健康過端午-談端午吃粽不放縱」,指導民眾在這佳節中,適度吃粽而不放縱,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健康過端午-談端午吃粽不放縱時間:6月17(三)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1001

不吃喉糖、飯後漱口 有助降低蛀牙機率

不吃喉糖、飯後漱口 有助降低蛀牙機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完全不攝取砂糖,不為轉糖鏈球菌提供營養,這是不罹患蛀牙最簡單的方法。但是,現在幾乎所有加工食品都會添加砂糖為調味料。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會在外用餐,不可能餐餐都親自下廚烹煮料理。因此考量到現實層面,我們不可能過著零砂糖的生活。但是我們至少可以減少咖啡與紅茶的砂糖添加量,或是以人工甘味劑代替砂糖,這樣就能夠減少蛀牙的風險。每個人都希望牙齒可以陪自己走過一輩子,那麼就必須抱持「盡可能不攝取砂糖」的強烈覺悟以及意志。請各位試著挑戰下列三件事。1)咖啡和紅茶等飲料不添加砂糖。補充水分請選擇無糖飲料。2)儘量不購買或攝取含有大量砂糖成分的加工食品。3)與家人商量,烹調時儘量減少砂糖使用量。剛開始執行,也許你會覺得「生活平淡無味」,但是只要持續一段時間,舌頭就開始可以嘗出原本被砂糖甜味所掩蓋的食物原味。此外,因為對砂糖的感受力跟著提高,你會突然發現,原來過去的飲食中居然有添加那麼大量的砂糖。若是能做到這一步,就算是超級成功,因為對你來說,過去的食品已經甜得難以入口。考量到牙齒健康,理想情況是「在飲食上完全不攝取砂糖」;但是對甜食愛好者來說,完全不吃甜食的人生簡直毫無繼續活下去的價值。若是你沒有甜食活不下去,那就請努力將甜食對自身健康的影響降到最低。否則砂糖長時間滯留於口腔,就會產生「砂糖─葡聚醣─牙菌斑─蛀牙」的化學變化。因此攝取添加有砂糖的食品之後,請盡快漱口,藉此切斷這個負面連鎖。能夠將砂糖成分自口腔中掃地出門,那麼轉糖鏈球菌就不會合成出葡聚醣,也就不會形成造成蛀牙的牙菌斑。有人會覺得「飯後漱口」很麻煩又浪費時間。但請你明白,若是一名患者無法節制砂糖攝取量,同時也沒做好飯後的牙齒保健,那麼將永遠無法脫離罹患蛀牙的風險。即使一個人每天都督促自己要確實刷牙,但是牙齒上仍會不小心殘留部分牙菌斑沒刷乾淨,最後牙齒就會蛀掉,並且接連失去原生齒。飯後漱口的動作,可以降低蛀牙的風險。總結以上所述,節制砂糖攝取量,這就是最為簡單有力的預防蛀牙方法。若能夠讓砂糖的攝取量趨近於零,就能夠使罹患蛀牙的風險獲得戲劇性的減少。這個預防方法具有絕佳效果,舉個例子來證明,野生動物不會罹患蛀牙,就是因為牠們沒有攝取砂糖。你不可不知的牙科知識對牙齒健康有害的食物:理所當然地,補充水分請攝取沒有添加砂糖的飲品。而飲用咖啡與紅茶也不應該添加砂糖。有人認為喉糖有益健康,但是攝取量同樣應該適可而止。長時間吃糖果,此行為等於是將牙齒浸在砂糖中。添加在點心裡的砂糖會附著、沾黏於牙齒上,因此同樣不是個好東西。而牙齒對酸性物質的抵抗力較弱,因此避免攝取添加有砂糖的碳酸飲料、果汁、運動飲料才是明哲保「齒」之道。據研究指出,酸度低於PH5.5,琺瑯質就會開始融解。(本文摘自/即刻救牙!良心牙醫教你一口好牙咬到100歲!/世茂出版)

喝水也胖?4方法告別孕期水腫

喝水也胖?4方法告別孕期水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越接近預產期的第三孕期,水腫是很常見的症狀,其中又以腳、手及臉部最常出現腫脹情形。主要是因為逐漸長大的寶寶造成子宮的擴大,因而壓迫到媽咪骨盆處的靜脈、血液循環變差,水分鬱積在組織內形成。如果是因為工作而必須久站或久坐的孕媽媽,腿部水腫的狀況就會更加明顯。在懷孕期間因血液回流受阻造成的生理性水腫,多發生在膝蓋以下的下肢部位。只要多休息、把腳抬高、減少下肢靜脈受到壓迫,都可稍微緩解不適,並在生產後得到恢復。但如果是伴隨有高血壓、蛋白尿的水腫,或是分布在全身的水腫現象,就要小心可能是「妊娠毒血症」,透過定期產檢可由醫生進行診斷及適當治療。至於一般孕期水腫,可以這樣處理:1)不吃太鹹的食物/水腫的孕媽咪要注意鹽分(鈉)的攝取,盡量採少鹽烹調法、少吃重口味食物,尤其是加工或醃漬品更要避免,否則容易因鹽分攝取過多導致水腫狀況加劇。至於水分,則必須適當補充,若攝取不足反而會讓身體的新陳代謝變得緩慢,鹽分將滯留體內,水腫會更嚴重!2)姿勢調整/休息睡覺時最好採左側臥姿、避免壓迫下肢靜脈,睡前將雙腿抬高或將枕頭墊在腳下20分鐘,幫助血液循環更順暢。3)適當活動/要避免長時間坐著或站著,找時間休息或散步,並可適度按摩改善下肢血流情形。4)彈性襪及舒適衣物/不得已需長時間久站的媽咪,可以穿上適合自己的小腿彈性襪,來防止靜脈曲張。注意需有彈性、不用過緊,以穿起來感覺舒適為要。另外要提醒,當體重過重或大幅增加時,也有可能是水腫造成,有疑問時應馬上請教妳的主治醫師。(本文摘自/吃對營養順序孕媽咪好孕又快瘦/台灣廣廈出版)

眼睛也要防曬!以免增黃斑部病變風險

眼睛也要防曬!以免增黃斑部病變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人的眼睛就如同一台相機般,藉由視網膜來接受光波,將訊息傳送到大腦辨識影像,並儲存在腦中,只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抽菸、紫外線傷害、長期使用3C產品等情況下,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結構,就會開始產生問題,而這就是所謂的黃斑部病變,且據統計指出,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平均每10人中,就有近1人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黃斑部病變因素多 視力減退、變暗應提高警覺亞東醫院眼科王嘉康醫師表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種多重因素所致的疾病,其原因包括年紀、抽菸、高血壓以及家族史等,因此,提醒民眾只要出現中心視力減退、看直線的物體,產生影像扭曲、斷點、或變暗的情形發生時,就要提高警覺了,此外,也有少數的長者,會伴隨著老花或是白內障等其他狀況。既然造成黃斑部病變的因素多,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預防?建議民眾在飲食方面,應多攝取富含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深綠色蔬菜、堅果類、以及富含DHA及EPA的深海魚類;在生活型態方面,外出時別忘了配戴有帽沿的帽子、深色或棕褐色的太陽眼鏡,以避免紫外線對黃斑部的傷害。乾性黃斑部病變治療 應著重於控制至於在治療方面,傳統的雷射及光動力治療,對視網膜的傷害較大,往往只能避免視力的惡化,無法使視力進步,因此,當新生血管抑制劑出現後,眼內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已成為治療主流,且健保有給付,只要做好完整詳細的檢查後,將資料送至健保署審查,一旦通過即可實施眼內注射。另外,乾性黃斑部病變患者則建議由眼科醫師密切追蹤,並著重在飲食和日常生活血壓、血脂的控制、葉黃素的補充等,以免進展成濕性病變。55歲以上長者 建議每年定期接受檢查在老年化的社會裡,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不可輕易忽視,王嘉康醫師表示,只要不抽菸、均衡飲食、控制血壓及血脂,就能有效預防,如果民眾本身有多重的危險因子,則建議55歲以上每年定期至眼科門診進行視網膜黃斑部檢查,因為早期症狀的察覺、確實的診斷及治療,是維持眼睛健康以及視力品質的唯一途徑。

日本腦炎流行季 接種疫苗防感染

日本腦炎流行季 接種疫苗防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本腦炎流行季節報到,疾管署提醒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蚊措施,家中如有未完成日本腦炎疫苗接種的適齡嬰幼兒,請儘速完成接種;如住家或工作場所鄰近豬舍或水田等高風險環境,且自覺有感染風險者,也可自費接種疫苗。6至7月為日本腦炎高峰期臺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節,病例高峰通常出現在6至7月,雖然國內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尚無日本腦炎確診病例,但由於各年齡層均有感染風險,以30到59歲風險為高,且據往年的監測資料顯示,確診病例數以中南部縣市較多,因此,建議民眾仍不可掉以輕心。大陸、越南、泰國 皆有確診個案出現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日本腦炎病例好發於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等20多個國家,每年約通報68,000例病例;溫帶地區疫情發生於夏至秋季,副熱帶及熱帶地區則常年流行,多於雨季達疫情高峰,2014年全球累計通報病例數以印度、尼泊爾及中國大陸為最多,其次為越南、孟加拉及菲律賓等國。依據中國大陸衛生單位統計,今年截至4月累計通報25例,較去年同期少,疫情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其他鄰近國家及地區中,越南自今年年初迄今,累計5名兒童死於日本腦炎;泰國今年截至5月初,累計通報3例,低於去年同期累計數;澳洲維多利亞州於今年1月通報自印尼峇里島境外移入之日本腦炎病例。黃昏與黎明時段 為病媒蚊吸血高峰日本腦炎病媒蚊主要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而豬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所以,請民眾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在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果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多吃高麗菜、南瓜 預防胃痛找上門

多吃高麗菜、南瓜 預防胃痛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相信有許多民眾都曾有胃痛的經驗,雖然不至於會要人命,但卻會影響工作、生活,甚至睡眠品質,對此中醫師表示,其實胃痛多與飲食及心理的緊張壓力有關,由於現代人的生活步調,緊張又忙碌,再加上用餐時間不固定、仰賴外食,使得有越來越多人有胃痛的經驗。所以,建議民眾平時多注意健康的飲食習慣,應少油、少鹽;菸、酒、咖啡盡量不要碰,若想減少胃部不適,則可多吃高麗菜、南瓜,至於在情緒方面,可多做運動來釋放壓力、減少緊張焦慮。胃痛分為4大類 對症下藥才可獲得緩解新營醫院黃盟珠中醫師表示,一般來說,中醫治療胃痛需先分為清寒、熱、虛、實4類,對症下藥才能真正得到緩解,第一熱性胃痛者,胃灼熱疼痛、口臭、舌紅苔黃,可用清胃散合半夏瀉心湯,達到清熱和胃、消炎止痛之效,若胃酸過多,可加海螵蛸、浙貝母;胃痛則可加白芨,保護胃黏膜。第二寒性胃痛者,通常在天冷或是吃了冰冷食物後發作,胃部冷痛,可藉由熱敷或吃熱性食物改善,建議可用安中散來治療;第三胃氣虛弱型者,其特徵為悶悶的痛,胃排空較慢或伴有胃脹、胃食道逆流,舌質偏淡、脈象偏弱,建議可使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來做調理;第四緊張焦慮時胃絞痛者,因情緒起伏、壓力大時所引發之疼痛,建議可使用芍藥甘草湯或是柴胡疏肝散來調理。貪吃炸物、雞蛋 當心胃痛找上門當胃痛發生時,醫師提醒民眾,在食物選擇上更要小心,有五點須多留意,以免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1)應避免油炸、太鹹、太酸、太刺激、太辣的食物,要選擇溫和、清淡好消化的食物,像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肉類,因為不易消化,停在胃裡的時間越久,越容易脹氣。2)汽水、果汁因其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和果糖,也容易造成腸胃不適。3)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也須避免,咖啡屬刺激性物質,空腹喝咖啡會傷胃,導致消化不良和泛酸,有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的人應避免喝黑咖啡。4)高麗菜富含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C及抗潰瘍因子,經常食用可減少胃部不適,不過由於容易引起脹氣,腹脹患者不宜多吃。5)南瓜的果膠成分可保護胃腸道黏膜,減少潰瘍,且南瓜的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但南瓜的外皮不好消化,消化不良者最好去皮食用。

肺腺癌晚期莫灰心 標靶治療提供一線生機

肺腺癌晚期莫灰心 標靶治療提供一線生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一旦檢測出肺癌,過去往往只能進行傳統的化療,不僅成效不佳,還影響個人生活品質。近年來,隨著標靶藥物的出現,針對個別病情做個人化的治療,能提高病患的生活品質及治療效果。以往僅有致病基因EGFR的標靶藥物,所幸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發現了基因ALK對於肺癌也有重大的影響;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何景良醫師表示,當EGFR檢查為陰性的患者,應盡速進一步檢查ALK是否突變。EGFR陰性晚期患者 不要放棄希望癌症形成原因相當複雜,往往不是單一因素就能產生。其中對於肺腺癌來說,何景良醫師說明,過去發現肺腺癌的產生與基因EGFR息息相關,透過基因檢測若篩出EGFR陽性,就可利用EGFR標靶藥物給予治療,阻斷癌細胞的生長,臨床發現,肺腺癌患者大約有60%會檢測出EGFR陽性。倘若檢測出EGFR陰性的患者,過去並無任何標靶藥物可提供治療,僅能進行傳統的化療或電療。何景良醫師表示,所幸醫療科技的進步,發現了另一個致癌基因「ALK」:ALK陽性約占整體肺腺癌比例5%,而研究更發現,EGFR陰性患者中,約有10%的人為ALK陽性,使部分EGFR陰性患者晚期也有接受標靶治療的機會。ALK標靶藥物 可延長病患存活約1年在標靶藥物尚未出現前,ALK陽性基因的肺腺癌患者主要治療方式為化療。何景良醫師說,因化療沒有專一性,體內的好壞細胞會一起被攻擊,因此治療效果比較差,病患的副作用也較明顯;然而,ALK標靶藥物則是直接阻斷作用的激酶,抑制癌細胞的活化,因此治療效果較佳,副作用也降低。他也指出,在治療效果比較上,最新的研究論文指出,傳統化療可延長病患沒有惡化的存活期約7個月,而標靶藥物則是長達11個月,甚至有些病患可延長到1年沒有惡化的存活期。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癌友都會關心ALK標靶藥物的副作用。何醫師表示,常見的副作用是視力問題,病患可能會有畏光、閃光的情況;再來就是腸胃問題,可能會有胃口差、噁心、嘔吐、拉肚子、便秘等症狀,另外有些患者肝功能指數也會異常。但他也表示,比起傳統的化療,標靶藥物的副作用還是少了許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