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雲端藥歷小幫手 減少重複、交互用藥

雲端藥歷小幫手 減少重複、交互用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雲端科技軟、硬體建置日趨進步成熟,加上它具有高度計算能力及龐大容量之特性,只要透過網路到健保署建立的雲端資料庫「藥歷檔」系統查詢,不管人身在何處,都可藉由健保資訊服務系統(VPN),即時查詢到近3~4個月的門住診藥品的資訊。即時查詢藥歷 醫師、患者都受惠衛福部胸腔病院藥劑科施拔海表示,民眾就醫時,醫師可經由醫師卡的認證後,讀取健保IC卡上相關就醫資訊,也就是儲存於健保IC卡的內容,包括用藥史等明細,不僅可提供醫師完整資訊利於評估外,民眾也可即時與醫師討論先前的就醫紀錄。至於醫師也可藉由用藥史,開立當次就醫與治療病症的適當用藥處方,不僅可避免藥物重複、交互作用、劑量不適當,提升民眾用藥安全及品質,避免醫療資源浪費,也可藉此主動關懷,增進醫病彼此關係。另外,藥師可於用藥諮詢時即時查詢病人最近用藥明細紀錄,審核處方為病人用藥把關。

頭痛、焦躁易怒 4體操運動改善經前症候群

頭痛、焦躁易怒 4體操運動改善經前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知是否體質改變的緣故,約兩年前開始,每次快到生理期時,就會有暈眩、嘔吐感、焦躁易怒的症狀產生。狀況嚴重到朋友、家人都說我好像變了一個人。連自己都討厭這樣的自己,心情因而變得很憂鬱。但是只要月經一來,前面的症狀就又消失無蹤了。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是女性特有的症狀。據統計,至少有80%以上的女性,都有過經前症候群。壓力或營養失衡,都會導致經前症候群惡化。建議症狀嚴重時,應盡量避免工作過度,並且減少壓力的累積。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減輕症狀建議可以多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總是在月經前2至10天出現這些症狀,極可能就是經前症候群。有的醫師認為這是黃體素影響自律神經的緣故,不過確切導致的原因仍不清楚。每個人的症狀各有不同,有的人會出現睡眠障礙、浮腫、便祕、腹瀉、頭痛、腰痛、關節痛、容易焦躁、心情不安、容易擔心等症狀。可從排卵日前後就開始按摩,幫助舒緩症狀。這段期間請保持悠閒的生活節奏。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可找時間好好地泡澡,避免身體受涼。改善經前症候群的保健法伸展髖關節(促進骨盆內的血液循環)1)坐在地板上,雙腳腳掌互貼。以不勉強自己的程度,將上半身往前傾倒、接近地面。這個運動可以促進骨盆內的血液循環,舒緩經前症候群的症狀。2)接著平躺,把雙手放在下腹部,溫暖此部位,若是利用溫毛巾熱敷,效果更好。人一旦感覺緊張,呼吸就會變淺,所以要慢慢地深呼吸。抬腰體操(消除骨盆內瘀血)1)平躺,雙膝彎曲。保持屈膝的狀態,雙手雙腳支撐身體,然後盡量地把腰抬高。腰痛的人,以感覺不痛的程度進行即可。2)忍耐5秒、保持該姿勢。然後放下腰,回正。約重複5次。膝蓋側壓運動(改善骨盆歪斜)1)平躺,屈膝。做兩個大大的深呼吸後,先放鬆全身。兩膝合併,上半身保持不動,把兩膝往左、再往右壓。2)膝蓋往左、右側壓時,比較容易壓倒的一側,表示該側的髖關節、腰部較僵硬。多加練習就能夠矯正歪斜,改善經前症候群。薦骨運動(消除骨盆周圍的肌肉緊繃)1)伸直背脊站立,兩腳打開與肩同寬,兩手插腰。背部稍微往前推、挺胸。感覺腰部也稍微往前推,膝蓋往後拉直。2)薦骨位於骨盆的中央位置,也是身體的基礎部位。以薦骨為中心,上半身保持不動,用腰部畫小小的8字。(本文摘自/擺脫痠‧痛‧僵,恢復自癒力、找回身體舒暢感/商周出版)

夏季冷氣房密閉不通風  當心助長流感

夏季冷氣房密閉不通風  當心助長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許多人都認為流感屬於秋、冬季的疾病,其實流感一年四季都常見,加上今年夏天異常炎熱,民眾多在密閉的冷氣房長時間待著,或往人多的公共場所活動,恐會造成流感病毒也跟著趴趴走。依據衛福部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近幾週來國內流感急診就診率未因時序入夏而呈現趨緩,全國第23週(6/7~6/13)急診就診率為11.71%。加上,今年6月份卻為本年度單月份流感併發重症確診人數最多,全國確診人數多達178人,顯示流感疫情仍不容小覷!疫情未退燒    勤洗手、戴口罩防護不可少面對氣溫炎熱,室內外溫差大,高雄市衛生局提醒,流感防護不可少,平時注意身體保健,均衡飲食,以肥皂勤洗手搓洗至少20秒,雙手勿碰眼、口、鼻避免接觸而感染病毒,打噴嚏時以手帕或肩袖掩住口鼻,咳嗽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避開出入人多擁擠區,生病在家多休息,每年定期施打流感疫苗。而衛生局也再次呼籲「流感併發重症之高危險族群」為2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成人、以及患有慢性心、肺、腎、肝、血液或代謝疾病等潛在性疾病、孕婦、過度肥胖或免疫系統低下者等族群,如出現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者,應戴上口罩及攜帶健保卡儘速就醫及早治療。

免擔憂!助傷口組織修補 人工皮數量充足

免擔憂!助傷口組織修補 人工皮數量充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人的皮膚共有3層,由外到內分別是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當皮膚遭受傷害,具有一定的修復能力可以進行修補,但當創傷面積較大的燒傷,大到超過皮膚可以自我修補的範圍,就必須使用外部材料,例如:大體皮膚、人工皮等進行修補重健,食藥署表示,人工皮能有效控制水分蒸發速度與正常皮膚相當,且目前供量充足。豬皮萃取與人體相容 燒傷患者皮膚得以修復八仙塵爆事件過後,有近500位傷者等著進行植皮手術,各醫院都需要人工皮進行救治。人工皮主要是由矽膠片以及動物來源膠原蛋白2 種成分所組成,適用於3級燒燙傷病患的皮膚缺損修復人工皮中的動物來源膠原蛋白主要來自豬皮萃取,並在原料純化過程中,將其中容易導致人體發生免疫的胺基酸序列去除,以與人體相容,協助傷口組織修補;另矽膠片主要功能係有效控制皮表水分蒸發速度與正常皮膚相當,避免細菌感染以及提供傷口表面一個具彈性服貼的覆蓋。人工皮+大體皮膚 足量救治八仙塵爆患人工皮與大體皮膚,均可作為燒燙傷患者之臨床治療使用,根據食藥署統計,目前兩者合計之供應面積,已足以涵蓋目前八仙塵爆患者之燒燙傷總面積,醫師會依患者個案情況選擇最適合之治療方式,提供患者最佳之醫療照護。

泡泡水玩具生菌數超標 恐增腸胃炎風險

泡泡水玩具生菌數超標 恐增腸胃炎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泡泡水玩具只要輕輕一吹,一顆又一顆夢幻的泡泡就會從中飛出,不僅帶給小朋友無限的想像空間外,也是每個人童年必備的玩具之一,只不過,在挑選上可要特別注意!日前,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抽查北部市售的17件泡泡水玩具,結果發現除了10件不符合中文標示規定外,2件生菌數超過國家標準規定14倍與36.6倍,若不慎接觸、誤食,恐會導致結膜炎、腸胃炎等;另外也檢出2件含有綠膿桿菌,如有傷口則有引發敗血症風險。泡泡水玩具生菌數過高 恐引發結膜炎標檢局表示,由於泡泡水玩具含有較高的水活性,容易滋生細菌,一旦泡泡水含生菌數過高,兒童於玩耍時,不小心碰觸到眼睛、使用完沒有立刻洗手或誤食等,皆可能導致兒童出現眼睛發紅、結膜炎、喉嚨紅腫、皮膚過敏、腸胃炎或發高燒等症狀。至於綠膿桿菌,則為常見的病原菌之一,容易經水作為媒介傳染至人體,形成傷口及血液感染,如敗血病。玩樂也能兼顧安全 4大注意事項要知道為維護消費者權益,標檢局提供了4大選購及使用泡泡水玩具的注意事項,幫助民眾在玩樂同時,也能兼顧到健康安全:1)應購買有貼附「商品檢驗標識」之商品。2)建議不要購買商品標示不明之產品,請選購中文標示資訊清楚、詳細的產品。3)使用泡泡水玩具時,應避免觸碰眼睛及嘴巴,並於使用完立刻洗手。4)由於泡泡水開封後,即可能受到環境中微生物之污染,此類產品應於開封後儘速使用完畢。

分水嶺!研究:26歲老化徵兆出現了

分水嶺!研究:26歲老化徵兆出現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編譯)年齡的增長,不管是外表還是身體器官都會隨著歲月流失而自然老化,且過去關於老化方面的研究,也多是針對老年人來進行,但日前卻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早在26歲時,就能發現身體各種不同的老化速度。20多歲得知生物年齡 助於防範老化疾病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杜克大學,針對1972~1973年出生的954名紐西蘭人進行研究,分別在他們26歲、32歲與38歲時檢查心臟、肺部、肝臟、新陳代謝、免疫系統、肥胖程度、端粒長度等18項生物指標,並在38歲時利用這些生物指標來判定「生物年齡」,結果發現,這些受測者在38歲時判定的生物年齡,有些不到30歲,也些則已接近60歲。對此,研究人員表示,老化徵兆在26歲時,其實就會開始變的比較明顯,且超過38歲以後老化速度會更快,如智商大幅降低,增加中風、老人癡呆症等風險跡象,所以,民眾未來可在20多歲時,得知自己的老化速度,進而做些防範措施,以免老化疾病找上門,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國家科學院學報》。

生活減壓好幫手!醫師教你腹式呼吸法

生活減壓好幫手!醫師教你腹式呼吸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暑假期間大小考不斷,還有畢業生面臨就業問題,心理壓力一定不小,因此,精神科醫師分享簡易「腹式呼吸法」,可以改善壓力適應不良情況。且研究顯示,腹式呼吸對於心理的減壓有非常好的效果。加上此療法是沒有抗焦慮類的精神藥物的潛在副作用,也沒有成癮的顧慮。彰化醫院精神科丁碩彥醫師解釋,腹式呼吸法強調由鼻子吸氣、在由嘴巴吐氣,緩慢有規律的腹式呼吸,核心的技巧,是把注意力放在隨著呼吸起伏的肚子上,如果初期不容易辦到,可以將右手輕輕地放在肚子上,幫助感覺腹部隨著呼吸節律而上下起伏。速度刻意放慢恐更焦慮    放鬆才是重點腹式呼吸法不必強調要深呼吸或者呼吸的速度要慢,而是放鬆讓呼吸自然發生,注意力聚焦在呼吸出入上;另一個原因是許多焦慮症甚至是恐慌症的人,他們的症狀就有呼吸急促或胸悶情形,如果刻意練習深而慢的呼吸,有人反而會適得其反,越練習越緊張,甚至誘發焦慮發作。腹式呼吸首重頻率、持續性丁碩彥醫師表示,每天多次短而密集的練習,比每天只做一次長時間的練習來得重要,原因有3: 1)因為壓力是會累積的,頻繁的練習腹式呼吸,以達到放鬆的效果,可以打斷每天隨著時間而壓力累積的不利狀況,避免達到失控的局面。2)腹式呼吸沒有維持練習,效果會退步。所以短而多次的練習,才容易養成習慣。3)一次長時間的練習,很難維持專注,因為人的注意力通常一次只有維持幾秒鐘就會分心,所以幾秒鐘的高品質腹式呼吸,目標容易達成,練習的人容易有成就感,也不會厭煩而抗拒練習。哪些人需要練習腹式呼吸呢?丁碩彥醫師說,任何人練習都可以從中獲得身心放鬆的好處,尤其,暑假期間大小考不斷,還有畢業生面臨就業問題的壓力就可以試試這個方法,來改善壓力適應不良的症狀。另外針對焦慮症、憂鬱症、自律神經失調、身心症等尤其適合。 

MERS漸退燒!南韓旅遊建議等級調降

MERS漸退燒!南韓旅遊建議等級調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南韓MERS燒漸退,疫情趨緩,隔離觀察人數大幅降低,疾管署表示,近期發生零星病例之三星首爾醫院,目前已經關閉,未對外開放,迄今無發生社區感染,因此將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由警示(Alert)調降為注意(Watch)。MERS疫情緩 民眾出遊前可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南韓上週新增的4個MERS案例,均與三星醫院有關;該國自5月20日至今,共累計186例病例,其中33例死亡,目前三星醫院已關閉不對外開放,其他所有風險醫院均已過觀察期且未再有病例發生,顯示疫情已受到控制。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資料顯示,自2012年9月至今年7月5日,全球累計1367個確診病例,其中487例死亡,病例數以沙烏地阿拉伯最多,其次為南韓。目前除沙烏地阿拉伯旅遊疫情建議為警示(Alert)外,南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卡達、伊朗、阿曼、巴林等國列為注意(Watch)。疾管署呼籲,暑假期間計畫出國旅遊的民眾,出發前可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尋求專業旅遊醫療諮詢,返國後如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旅遊及接觸史。

A型流感疑變異 重症患者持續增

A型流感疑變異 重症患者持續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時節已進入炎炎七月,仍然傳出流感重症及機構流感群聚之案例,加上近期香港也傳出A型流感仍然在發威,疑似為不同以往的變種H3N2流感病毒,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民眾仍應該注意個人衛生,多加小心。南投醫院感染科廖嘉宏醫師表示,每年10月為施打流感疫苗的月份,傳統流感季節為12月到隔年3月;一般而言,流感的流行有季節性的變化趨勢,過了3月流感季過去,病患數也會漸漸下降。4大族群更應當心感染但今年已過端午節,門診和急診仍持續有流感病患,且重症仍然頻傳,甚至出現機構A型流感群聚之案例,民眾不可大意。尤其重症多為老年人、孩童、重大疾病傷病患者以及慢性病患者,這些族群更需謹慎避免感染。廖嘉宏醫師表示,無論病毒如何發威,最基本的洗手習慣、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仍然是防範病毒入侵的不二法門。如真有發燒,咳嗽等症狀外出時應佩戴口罩並及時就醫,一旦確診為流感患者,更須注意遵照醫師囑咐和處方,多居家休養避免互相傳染。

大陸蜱蟲肆虐 SFTS傳17人死

大陸蜱蟲肆虐 SFTS傳17人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夏日天氣悶熱,蚊蟲容易聚集,若只是單純的蚊子咬,只覺皮膚搔癢,過幾天就沒事了,然而中國大陸卻傳出蜱蟲叮咬而引起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的疫情,不僅有7%的死亡率,近幾年連日本、南韓都曾傳出疫情,實在不可大意。蜱蟲叮咬恐染SFTS 潛伏期長達14天MERS疫情剛解除警報,中國大陸卻傳出,因蜱蟲叮咬而引起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5月疫情頻繁,今年截至該月份,病例共達523例,其中17例死亡,SFTS是因遭帶有SFTSV這種新型病毒的蜱叮咬而感染,潛伏期約5至14天。患有SFTS會有發燒、疲勞、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並伴隨血小板及白血球減少,嚴重時可出現出血及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死亡率為7%左右,中國大陸、日本及南韓近年均有疫情發生,前往旅遊的民眾應多加留意。戶外活動 應著淺色長袖衣物疾管署提醒有計畫前往中國大陸的民眾,勿長時間坐臥於草地、樹林等環境,並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將褲管塞進襪子或鞋子裡,盡量避免穿涼鞋,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之防蟲或防蚊藥劑;活動結束後應檢查全身是否遭蜱蟲叮咬或附著,並儘快沐浴及換洗全部衣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