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助揪早期肺癌

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 助揪早期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肺癌長期盤據國人十大死亡原因榜首,而早期治療是決定肺癌預後最重要因素,故大量篩檢以利及早發現延長壽命。傳統上是以胸部X光偵測肺部結節進行肺癌篩檢,但是胸部X光空間解析度遠不及電腦斷層,加上許多重疊結構也常使得肺部結節不易早期被發現。這時可考慮肺癌篩檢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能及早發現病灶,提高治癒率與存活率。衛福部台南醫院放射科主任謝志強表示,十多年前,國外就有用電腦斷層篩檢肺癌,但因為早期電腦斷層速度慢、又有輻射量問題,但隨著科技進步,目前廣泛應用的多切面電腦斷層其掃描速度已經快速到足以進行肺癌大量篩檢。同時低劑量電腦斷層可大幅降低電腦斷層檢查帶來的輻射劑量問題。加上偵測到的肺部結節數目為胸部X光的4倍,故而低劑量電腦斷層是目前較理想的肺癌篩檢工具。老煙槍、家族史罹癌機率高   更須及早篩檢因此,謝志強也建議,有以下情況者應定期接受電腦斷層篩檢:30歲以上的吸菸者、煙齡達十年、有家族史、肺結核及肺纖維化者,發現肺癌機率較一般人為高。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吸二手菸等也都是肺癌高危險群。還有長期曝露於排油煙環境下工作者。因為近年來女性罹患肺癌明顯攀升,即使是沒抽菸族群也會罹患,故提醒女性同胞也不能輕忽肺癌篩檢的重要性。

隨時乾洗手好方便 但殺不死這3大病毒

隨時乾洗手好方便 但殺不死這3大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自去年到今年,傳染病疫情不斷。從伊波拉、中東冠狀病毒、諾羅病毒、流感病毒,至今進入腸病毒旺季,病毒一直持續出現在你我的身邊。甚至之前傳出數鈔票染菜花的新聞,醫師指出,病毒和各種病源菌肆虐。各種傳染途徑皆可能發生,如呼吸道飛沫傳染,接觸傳染,糞口傳染等。正確勤洗手  才能真正有效預防病菌南投醫院感染科廖嘉宏醫師表示,預防傳染病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保護,注重個人衛生。而勤洗手是絕對最重要的不二法門,也是預防各種病源最有效的方式,更是阻斷這個傳播途徑的最佳法門。一般市售的乾洗手液就有相當好的消毒效果,但對腸病毒、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效果不佳,民眾在預防上應該以肥皂和清水沖洗雙手,僅記「濕、搓、沖、捧、擦」五步驟,才是最有效的方法。除了勤洗手外可再搭配其他預防方式,呼吸道飛沫傳染病如流感,要多注意呼吸道衛生、咳嗽禮節、腸胃道傳染病如諾羅病毒和輪狀病毒,需注意熟食和環境清潔等細節。把疾病拒於門外,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別讓熱心幫倒忙!亂移車禍傷者恐傷脊椎害死人

別讓熱心幫倒忙!亂移車禍傷者恐傷脊椎害死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發生意外事故時,有許多熱心的民眾都會向前來幫忙,包括報警、記下肇事車號、協助疏導交通、將傷患扶坐起來等,但這樣的熱心幫忙,卻可能會造成不可以挽回的遺憾。對此,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表示,發生事故當下趕快把傷患扶坐起來,雖然聽起來很合理,但卻是醫學上最大的錯誤認知,因為意外發生時,對疑似脊椎損傷的患者進行移動,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進而導致當場猝死、終身癱瘓等憾事發生。脊髓損傷者 肇因以車禍為主意外傷害事件逐年增加,不管是交通事故、高處墜樓或劇烈運動,皆會造成強大撞擊而引起脊椎之不可逆傷害,根據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的統計指出,國內脊髓損傷者,肇因以車禍56%為主,其次才是跌倒與運動傷害,而傷者的平均年齡為27歲,因此,避免不當的搬動處理或不正確的固定而將損傷降到最低,是目前意外傷害重要的議題。熱心移動患者 恐會害死人由於人體脊椎兩旁佈滿神經叢以控制人體活動和感覺,一旦脊椎損傷,就會導致身體癱瘓,嚴重者甚至造成死亡,過去曾有許多例子,皆是不懂急救要領的路人,隨便扶起傷者,導致頸部受創或骨折傷害產生位移,壓迫到神經或氣管,導致當場猝死。有時則是傷者神智不清,但呼吸心跳正常,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若在此時作了錯誤的判斷,反而將導致終身癱瘓或危急生命,所以,對於「疑似」脊椎損傷的患者而言,得要更小心處理,做適當的保護與固定,才能避免傷害擴大。幫傷者撐傘、指揮交通 才是最好的處置「目擊車禍,千萬不要隨便搬動傷者、或讓其他人移動他,否則很容易造成二度傷害,也不要自行給予任何藥物,要是傷者有藥物過敏的情況,就可能有致命的危險。」脊髓損傷基金會特別呼籲,台灣人的熱心遇上車禍,對於傷者來說,未必是最好處置。如遇到意外發生,建議民眾可在警察與救護人員未到達之前幫忙指揮交通保護傷者,防止後車追撞造成二度意外,或者幫其撐傘遮風避雨,但切記不要亂移動與攙扶傷者,把搬動傷者的任務,還是交給專業的救護人員較保險。

夏日眼睛要防曬!長期曝曬恐白內障、失明

夏日眼睛要防曬!長期曝曬恐白內障、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夏季炙熱,伴隨而來的紫外線,雖然看不到卻是隱藏性的殺手。而出門在外,戲水遊玩,多數民眾都知道皮膚防曬的重要性,但是眼睛防曬卻往往容易忽視,尤其紫外線對眼睛的健康會造成持續且累積的傷害,像是白內障、視網膜退化或加速老化等。當大家只覺得陽光刺眼的時候,卻沒注意長期下來會對眼睛造成怎樣的傷害。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眼科郭淑貞醫師表示,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發生於水晶體及眼部周圍、眼表面及眼瞼老化造成的皺紋甚至癌的產生,和眼表面眼翳。傷眼利器「紫外線」  加速白內障、黃斑部病變最常被提及的病症就是白內障,長期且過度的紫外線照射,會導致眼球內水晶體蛋白質氧化變性,造成水晶體渾濁而影響視力,由於白內障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初期只會覺得視力模糊,如果延誤就診惡化程度又快,嚴重還可能會導致全盲。另外像是光傷害角膜炎,通常在暴露於強烈紫外線後的6小時,使得角膜表皮細胞受傷、延遲性表皮脫落,造成眼睛會有劇烈疼痛、流淚、畏光、紅腫及視力模糊等症狀。而眼底視網膜的黃斑部病變,也是因長期使用3C產品以及在強烈紫外線傷害下,都會造成黃斑部提早受損。挑對太陽眼鏡做防曬   認明抗UV標示因此,醫師建議,盡量避免在正午紫外線最強的時候外出活動,也要為靈魂之窗選擇合適的防護,例如挑選大面積、愈可以貼近臉部的太陽眼鏡,愈可以阻絕掉紫外線光,但他也提醒,眼鏡並不是顏色愈深愈防曬,顏色只能讓光線減弱,但不能阻擋隔絕紫外線,保護效果以灰、棕、墨綠色的鏡片較佳,另外也要注意有無「抗UV400」的標示。

降尿酸藥易過敏 治病不成恐奪命

降尿酸藥易過敏 治病不成恐奪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用來治療痛風、癌症的藥物allopurinol,竟然會引起嚴重過敏!據統計指出,台灣過去10年,每年20人死於此藥物所引發的嚴重過敏反應,就算經過治療幸運活下來,也會面臨腎功能衰竭或眼部後遺症等副作用,且據國內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特別是腎功能不良、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此藥物所引起的過敏風險、致死率較高。allopurinol具潛在致命危機由於降尿酸藥allopurinol有潛在的致命風險,所以,衛福部過去有修改過適應症,但近年來此藥物在臨床上卻被用於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之高尿酸血症,以期改善腎臟或心臟功能。因此,為了解此藥物對患者的風險,林口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藥劑部門和中央健康保險署合作研究,分析健保資料庫中新服用allopurinol的患者,藥物過敏的發生率、致死率及風險因子。結果發現,2005~2011年間,每年每1000位服用allopurinol的患者中,有4.68位會引發藥物過敏反應,其中有2.02位需入院治療,更有0.39位病患死於嚴重過敏反應,包括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或毒性表皮溶解症等。老人、腎功能不佳 皆為藥物高危險群經過研究分析還發現,60歲以上長者、腎功能不良、心血管疾病合併症的患者,都是引起allopurinol藥物過敏反應的高危險群,特別是腎功能不良或是心血管疾病合併症的患者,服用此藥物後所引起的過敏風險、致死率皆明顯提高。因為allopurinol須由腎臟代謝,所以,慢性腎病患者一旦服用此藥引發過敏反應,將雪上加霜,因過敏藥物排不出體內,引發更強烈之免疫風暴,最後常因腎衰竭、心衰竭及敗血症死亡,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醫學會內科期刊》。

老人骨折術後快復健 長期臥床易中風

老人骨折術後快復健 長期臥床易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來,緊來學走路!」90歲的阿梅阿嬤,剛動完髖關節手術一星期,就勇敢下床開始復健。阿嬤前些日子在家跌倒,造成右髖關節骨折,經開刀放置股骨動態骨釘,手術順利,一個星期後即下床做復健。阿嬤很開心一星期就能下床,很努力練習要快點「走」回家,她說8年前左髖關節手術,家人擔心影響傷口,不敢讓她下床,躺了一兩個月,感覺全身骨頭都要生鏽了,實在很不舒服。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高齡醫學科張敬仁醫師表示,復健師替阿嬤安排每天半小時復健,再加上15分鐘電療,阿嬤都很認真配合,步行復健的輔助已經從助行器改為四腳拐杖。術後長期臥床   增死亡率張敬仁醫師也說,老人家手術之後最怕從此臥床,因為臥床容易造成靜脈栓塞引發中風,患者的健康狀況就越一步一步走下坡,髖部骨折患者一年死亡率高達2成,其中大部分就是臥床患者。因此,患者術後越快下床復健越好,西方國家通常在24小時就讓患者下床復健,為的就是防止靜脈栓塞,國內做法比較保守,醫師會評估患者的傷口復原情況、疼痛程度,還有患者的體力、負重能力,建議情況允許就要下床復健。

猛滑3C眼睛過勞 快吃護眼4大營養素

猛滑3C眼睛過勞 快吃護眼4大營養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每天對著電腦及手機,長期不良用眼對眼睛傷害很大,會出現乾澀、視力減退的現象,因此防治視疲勞可先從改變飲食入手。營養師表示,護眼除了應該注意避免使用電腦太久,使用當中應讓眼睛適當休息看遠處,另外可以多補充對眼睛部位有益的護眼營養素。衛福部南投醫院蕭曉安營養師表示,可補充維生素A、DHA、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鈣質及花青素等,都是值得推薦對眼睛有益的營養素:1)維生素A/在人體視覺的形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維生素A不足,眼睛對黑暗環境的適應能力就會減退,嚴重時可能導致夜盲症。推薦食物:肝臟、魚肝油、胡蘿蔔、地瓜、南瓜、蛋黃、木瓜、枸杞等。2)DHA/可強化視網膜上感光細胞對光的反應,維持正常的視力功能。推薦食物:鮭魚、鮪魚、鯖魚等深海魚類。3)類黃蘿蔔素/在類黃蘿蔔素中只有「玉米黃素」與「葉黃素」存在於我們眼睛的視網膜,而且兩者存在的量相當,它們能幫助擋掉傷害眼睛的藍光,使視網膜黃斑部免於受到傷害,保持視覺的靈敏與清晰度,推薦食物:玉米、芥菜、菠菜、綠花椰菜、深綠色葉菜等。4)維生素C/主要功能是在抗氧化,防止視網膜受到紫外線傷害、防止水晶體老化,增加眼睛裡面的細小血管韌性、修護細胞,幫助增進眼球健康。推薦食物:芭樂、奇異果、柑橘類。不良習慣也是主因 切勿關燈滑手機蕭曉安營養師也說,選對正確的「護眼食物」不但可以克服眼睛疲勞,也可以延緩因年齡老化帶來的眼疾,但是最後還是提醒民眾做好眼部防曬,應配戴太陽眼鏡抵擋陽光直射,再使用電腦及手機時,每半小時應休息10分鐘,避免過度用眼,最重要的是切勿在無光源之下滑手機,以上所述都皆是日常護眼保健不可忽略的重要關鍵。

不再皮屑紛飛!中醫治療 乾癬男能穿短袖出門

不再皮屑紛飛!中醫治療 乾癬男能穿短袖出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據統計,全台至少有數十萬名乾癬患者,不少人因皮膚斑駁、脫屑,而常常會因為害怕被貼標籤而避開人群,也對這無法根治的疾病,常感到沮喪,不過現在能透過中醫治療,病情獲得緩解控制。就有一位70歲謝先生是全身性乾癬,病史超過10年,初期只有手腳少部份皮膚發現紅斑、脫屑、乾癢狀況,經西醫給予類固醇外擦及一週三次的照光治療,病情無好轉,日趨嚴重。後來耐心經過醫師6個月中藥治療,已不須使用類固醇,還能開心穿短袖出門。西醫難治癒   多以類固醇外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謝旭東醫師指出,乾癬的皮膚症狀為紅色斑塊突出,伴有銀白色鱗屑,不同於一般的皮膚病,除了搔癢之外,更有搔抓後脫屑問題,嚴重影響外觀,且搔抓後皮膚受傷,增加皮膚感染問題,除了夏天多數病人不敢穿短袖短褲外,只要壓力一來,乾癬也會變嚴重,所以乾癬常被判定是沒法治癒的疾病。而謝旭東醫師指出,此病患為痰濕體質,故以溫膽湯做加減治療,在服藥3個月後,先從四肢外側的紅斑褪去,而治療期間有搔癢難入眠狀況,則使用薰洗方泡澡,患者使用後表示可以一覺到天亮,到了今年5月內側紅斑逐漸褪去,身體軀幹部位也趨近痊癒,且類固醇也從一天一次減至不用擦,照光治療頻率也減少了。遠離乾癬之苦  中醫依體質對症下藥因為乾癬在中醫的病因除了痰濕之外,還有血熱、濕熱等,需根據不同體質給予相對應的中藥治療,且乾癬病患會因皮膚狀況造成心情鬱悶,情緒上的壓力會加重乾癬病況,而中醫針對此問題可以使用疏肝理氣的藥物做治療,病人心情改善乾癬也會好轉。謝醫師建議,乾癬患者要少吃蔥薑蒜燒烤類、堅果類、海鮮類食物,以免加重乾癬狀況;但還是需經過專業醫師診斷後,依體質辨別出不適合個人食用的食物。他也強調,中醫是治療體內五臟六腑問題,才能將乾癬拔除,除了根據體質用藥,加上患者正確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其實乾癬是一個可以治癒的疾病。

【免費講座】骨質疏鬆症飲食知多少

【免費講座】骨質疏鬆症飲食知多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年紀增長,不管男性或女性,都會因為鈣質流失而引起骨質疏鬆症,但大部分的民眾不清楚該怎麼吃,才能有效改善骨質疏鬆症、避免病情加重。對此,亞東醫院特邀營養科醫師賴玉釧,針對骨質疏鬆症,替大家在飲食上做調整及幫助,帶您吃的安心、吃的健康,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骨質疏鬆症飲食知多少時間:7月30日(四)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新院區1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1001

常吃消夜 恐提高腦中風機率

常吃消夜 恐提高腦中風機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血栓或其他物質造成的腦血管堵塞稱為「腦栓塞」,腦血管破裂則稱為「腦出血」。這些疾病統稱為腦中風,也叫腦血管障礙。前面談心臟病時,我們提到血管與腦中風的關係:晨間因血壓驟升,早上8點至10點之間是腦中風發作的顛峰時段。接著我們要談的是引起腦中風的其他原因。吃消夜會降低睡眠品質,這裡的「消夜」是指在起床14小時後進食,比方說,早上6點起床的人,晚上8點後吃的就是消夜。降低深層體溫可提升睡眠品質。食物進到內臟後,內臟蠕動會造成體溫上升,這代表吃消夜將導致無法熟睡。吃消夜的壞處可不只如此,健康檢查時,你是否有三酸甘油酯指數偏高、血中膽固醇沉積的問題呢?如果有,你就是血管阻塞的高危險群。三酸甘油酯源於食物。據了解,即便進食內容相同,夜晚進食比白天要來得更容易形成三酸甘油酯。簡而言之,吃消夜不僅會引發消化問題,對血液循環亦有不良影響。然而,雖明知對身體有害,要戒掉消夜卻不簡單。很多人半夜工作會配上一包巧克力,或是酒後吃一碗拉麵作結,對這些人而言,享用消夜是一天當中最幸福的時刻,消夜儼然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大家能有一個正確認知:其實人並不是真的喜歡吃消夜,「喜歡吃消夜」是吃完消夜後多巴胺對腦部灌輸的觀念,讓我們「以為」自己對消夜情有獨鍾。這和戒不掉熬夜是一樣的道理。(本文摘自/你累了嗎?/平安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