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護理師勸說成功 他戒了40年檳榔癮

護理師勸說成功 他戒了40年檳榔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透過團體課程、目標設定、勸戒技巧演練,加上個管師不時電話追蹤提醒、給予支持及協助,讓嚼食近四十年檳榔的林先生成功戒掉檳榔。他也在大林慈濟醫院戒檳成果活動中現身說法,分享自己因吃檳榔的習慣而花光積蓄,呼籲紅唇族趕快戒除重獲健康、改善人際關係。今年56歲的林松田,在17歲時因為好奇心而開始接觸檳榔,這一吃就是40年。甚至到三年前出了車禍,讓他一度徘徊在死亡邊緣,陸續共接受七次的大腸切除手術,後續又因為洗腎而飽受病痛折磨,但即使如此,他卻仍克制不了吃檳榔的癮。一天要吃上百顆  住院仍不改惡習在住院期間,還特地準備八包的檳榔,也就是一天的量放在提袋裡。林先生說,因為一天都習慣吃上一百多顆,大約八包的量,除了睡覺外,其他的時間都在吃。照顧他的護士每次見到他,都提醒要戒檳榔,而他的大姐更是氣到將檳榔通通丟掉。而且林先生更因為把錢都用在買檳榔,卻因此積欠醫療費用,隨著身體病痛愈來愈多,跑醫院成了家常便飯。一次回院看病時,恰巧遇到健康照護室護理師林佳慧,在勸說之下,及長時間的電話關懷,讓他相當感動,於是下定決心要把多年吃檳榔的惡習戒掉。而護理師林佳慧也分享拒絕檳榔的技巧,包括不容易戒掉的原因有交際應酬、談生意的對象請客、工作職業關係等。而多數的人都是因為初次嘗試檳榔,加上朋友的勸食進而養成吃檳榔的習慣,不過只要有決心,想戒除檳榔並不困難。

青年縮水36公分 竟是副甲狀腺瘤惹禍

青年縮水36公分 竟是副甲狀腺瘤惹禍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隨著年紀的增長,骨本不夠易發生骨質疏鬆症,但是常被民眾忽略的是,年輕人也會發生骨質疏鬆,而且通常是一種警訊,必須小心尋找是否有其他病因導致繼發性骨質疏鬆。中國有一名25歲的男子車禍導致下肢骨折,3個月後,身高竟由180公分降到144公分。求診後得知,身高縮水是因為副甲狀腺良性腫瘤引發骨質疏鬆。鈣失調 竟引發骨鬆、尿路結石據了解,患者照完X光後發現骨質疏鬆非常嚴重,隨即轉診到內分泌科,才發現他罹患由副甲狀腺良性腫瘤,不僅造成骨鈣大量流失引起重度骨質疏鬆之外,還有尿中鈣含量增加,沉積下來形成尿路結石,病情嚴重到只能平躺,稍有搬動即引起骨折。找到病因後,當地醫院先進行副甲狀腺瘤手術,之後內分泌科進行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最後進行輸尿管結石和腎結石的手術。前幾天複診,目前生活起居已能自理,也不會再變矮了。定期追蹤血鈣 可預防病情惡化民眾也許會疑惑副甲狀腺亢進一定要做手術治療嗎?根據臺北榮總新陳代謝科的衛教資料顯示,病人如果只是血鈣稍高又無症狀,腎臟和骨胳都正常,可以和醫師討論暫不開刀和作長期追縱之可能性,包括每6個月偵測血鈣及腎功能,每年腹部X光檢查一次,及一、兩年後做骨質密度檢查。如果病情在一到三年後仍無惡化則可以延長檢查間隔。如果病人選擇上述長期追縱的話,應多喝水,常運動,並且避兔服用某些利尿劑。如果病人在日後有長期臥床的情況或嘔吐、瀉肚等腸胃疾病時,可能會導致血鈣上升,應回診檢查。

拒菸害!美兒科學會:購買年齡應提高至21歲

拒菸害!美兒科學會:購買年齡應提高至21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吸菸的危害一再地被提醒,但仍然有許多年輕人抗拒不了尼古丁的誘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九成吸菸者在21歲前就開始吸菸,菸齡平均達20~30年。為繼續推動美國的戒煙運動,美國兒科學會26日建議政府,將合法購買菸草產品的最低年齡從18歲提高至21歲。美國兒科學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吸菸是重大健康威脅,而青少年的大腦正處於發育中,最容易受到尼古丁傷害。除降低購菸年齡之外,該機構還建議在所有工作場所禁菸,包括酒吧、餐館和醫院等,在兒童生活、學習、玩耍的地方也應禁菸,其次包括人行道、休閒和體育設施、娛樂場所、公園、學校和學生宿舍等,青少年能接觸到的一切菸草廣告和推廣都應禁止,可供青少年觀看的電影或其他傳媒產品也需限制吸菸鏡頭,以及提高菸草產品的價格。驚!菸害3點恐怖代價你以為吸菸犧牲的只有健康嗎?根據董氏基金會網站資料顯示,美國政府近日以貼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對中學生與大學生推出反菸活動,此次的宣傳真實描述吸菸所付出的代價,主要向年輕人傳達3點致命危機。1)拒絕被菸品霸凌/上癮是很可怕的,一旦開始吸菸就像是與「魔鬼簽定契約」接受它的命令,或是像被菸品霸凌一樣,要你隨傳隨到、貢獻金錢。2)菸害超乎想像/菸品燃燒後會產生超過7,000種化學物質,其中至少有250種已知有害物質以及70多種已知可致癌物質,對健康的危害超乎想像。3)吸菸會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吸菸所要付出的代價遠高過於購買菸品的花費,除了花錢、癌症,還有青春、健康、自由、時間、醫療花費等。

防癌飲食這樣吃 4步驟打造免疫金鐘罩

防癌飲食這樣吃 4步驟打造免疫金鐘罩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癌症蟬聯33年為十大死因之首,根據資料顯示,平均11分半就有一人死於癌症,且國人罹癌速度增快、並有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國人飲食型態及生活習慣有很大關聯,因此,台灣癌症基金會鄭欣宜營養師歸納日常生活4撇步,打造身體免疫金鐘罩,吃出防癌飲食!1) 選擇低GI、均衡飲食/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並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選擇未加工、低升糖指數食物,建議一天當中至少可以有一餐食用全穀類食物,如糙米、五穀米、麥片、小麥胚芽取代白米、精製麵包等,可增加纖維質攝取也增加B群的攝取,提高一天活力來源。2) 蔬果彩虹579,神奇植化素/植化素就是植物為了保護自己而演化出來的一種天然色素,不同顏色蔬果提供不同抗氧化、調節免疫力的植化素,像是番茄當中的茄紅素可預防攝護腺癌;葡萄籽、松樹皮當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減少體內自由基的生成;胡蘿蔔、南瓜中的類胡蘿蔔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除了是脂溶性維生素更在黏膜細胞扮演重要角色;菇類中的多醣體,可增加免疫T細胞的數量,提高免疫力抗癌的效果,建議兒童一天至少攝取5份蔬果、成年女性攝取7份蔬果、男性攝取9份蔬果,攝取蔬果的原則應該是多樣多色,才能讓人體吸收到不同功效的植化素!3) 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建議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 30分鐘,達心跳速率每分鐘130下,規律運動除了可增加心肺功能、幫助代謝、減少體脂肪,減少體內氧化壓力生成,運動種類可依個人身體狀況及喜好度做調整!也建議可維持良好的體態,減少代謝症候群慢性疾病的發生,男性腰圍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小於80公分;另外也必須小心「隱藏性肥胖」,注意體脂率,建議男性體脂肪率介於17~23%,女性為20~27%。4) 定期癌症篩檢/國健署已推出免費篩檢,將大腸癌、子宮頸頸癌、乳癌及口腔癌等國人發生率高的四大癌症,列為癌症篩檢的重要工作,也有統計發現借由癌症篩檢,早期介入治療,可有效降低四大癌症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好孕!子宮內膜癌治癒 生下龍鳳胎

好孕!子宮內膜癌治癒 生下龍鳳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5歲的程小姐二年前結婚,婚後沒多久發現有不正常出血的情形,經診斷為子宮內膜癌,求子心切的她既驚嚇、害怕,也很擔心無法生育小孩,所幸在使用高劑量黃體荷爾蒙治療及借助試管嬰兒技術,不但成功治療癌症更且幸運生下一對白胖的龍鳳胎,程小姐和家人欣喜若狂。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婦產部劉復興醫師說,程小姐來院求診徵詢第二意見。為確定診斷,再安排了一次子宮鏡檢查及切片,証實為子宮內膜癌。因為程小姐渴望生育,極度想保住子宮,在衡量她的腫瘤應該還在第一期,又屬癌細胞低度分化的情形,建議使用高劑量黃體荷爾蒙治療。仍有可能復發   選擇摘除子宮幸運的是治療三個月後,子宮內膜切片追蹤結果顯示,癌細胞已退化成異常增生的型態。繼續用藥五個月後再度取樣切片,結果子宮內膜已至完全正常狀態。而後經醫師建議借助試管嬰兒技術一圓子望。但由於子宮內膜癌仍有可能復發,因此在產後二個月後程小姐接受腹腔鏡內膜癌手術,摘除子宮及淋巴結。飲食西化、肥胖須當心  不正常出血是徵兆劉復興也說,近年來國內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癌病例有年年上升、年齡下降的趨勢,發生率甚至已超過了子宮頸癌。一般認為與飲食西化、女性荷爾蒙過度刺激子宮內膜,肥胖,以及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因素有關。提醒女性朋友如有不正常出血等徵兆宜儘快就醫檢查,千萬不要害羞或忌諱就醫而錯失治療良機。

男子癱軟無法行走 竟是甲狀腺出問題

男子癱軟無法行走 竟是甲狀腺出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5歲的呂先生,近日發現不時有盜汗及下肢無力的症狀,但他不以為意。直到日前因突發性下肢癱軟、無法行走,而被家人送至急診,抽血檢查後發現血中鉀離子濃度過低,最後證實病患是因葛瑞夫茲氏症造成甲狀腺亢進,而併發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痺。經治療後血鉀濃度回復,下肢力量也完全恢復,住院2天後即出院。衛福部樂生療養院新陳代謝科吳秉豪醫師表示,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痹(thyrotoxic periodic paralysis, TPP)為甲狀腺亢進之一少見併發症。TPP多見於男性,通常發生在夜間或清晨,誘發的危險因子包括激烈運動、飲酒、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感染等。鉀離子太低  恐有肢體無力、致命風險各種原因造成的甲狀腺亢進,包括葛瑞夫茲氏症,毒性甲狀腺結節、過量碘或甲狀腺素攝取等均可能發生,然而病患卻不一定有甲狀腺亢進症狀,易被忽略。臨床上亦有原本健康的人,吃了一頓大餐或喝了含糖飲料後發生四肢癱軟,之後才知道自己患有甲狀腺亢進。TPP乃因甲狀腺機能亢進,使肌肉細胞外的鉀離子流入細胞內,降低血中鉀離子濃度,進而出現突發性肢體無力,此肢體無力通常是對稱性,由下肢近端先發生,爾後進展至四肢全癱。值得注意的是,嚴重低血鉀亦可能引發心律不整及呼吸衰竭,有致命的風險。避免過度勞累  減少食用含碘食物吳秉豪醫師也提醒,在生活習慣方面,應避免TPP的誘發因子,保持身心愉悅,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飲食上富含鉀的食物其實無需大量攝取,僅需注意勿暴飲暴食,並減少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即可。

八旬婦胸悶、喘不過氣 肺栓塞險要命

八旬婦胸悶、喘不過氣 肺栓塞險要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無劇烈運動或氣喘,卻不分日夜的長期感覺胸悶及喘不過氣,當心是肺栓塞上身!一名88歲老奶奶,原有高血壓及心律不整病史,但一直都控制良好,也沒有明顯活動時胸悶喘及呼吸困難狀況。今年3月時,與奶奶的大女兒因病過世,老人家開始有鬱鬱寡歡、胸悶不適情形,進一步出現夜不成眠、食慾不佳。由於整天不論活動或休息都有胸悶情形且未改善,家人於5月初送醫,檢查發現為右上肺動脈栓塞,經給予抗凝血劑治療後,症狀逐漸改善。血栓悄悄脫落   肺栓塞嚴重恐猝死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胸腔內科杜明晃醫師表示,發生原因為靜脈回流血液因擾流或血液較黏稠,形成大小不一的栓塞,經由右心房及心室進入肺循環的肺動脈,堵住血管造成肺部血管灌流不足。肺部主要功能為藉由通氣及血液灌流完成氣體交換,一旦灌流失效擴大,將造成沒有足夠的含氧血可以流回左心輸送給全身細胞使用,病患因而缺氧,而有一直喘的感覺。嚴重的肺栓塞進一步會造成肺動脈高壓及右心衰竭,以及急性呼吸衰竭,病患可能會昏厥、休克、甚至是猝死。下肢深部靜脈栓塞、久坐不動   最要當心杜明晃醫師指出,肺動脈栓塞的臨床表現,大多僅有喘及胸悶,症狀持續無日夜差別,痰少但可能出現血痰,少有肺喘鳴聲,且4/5的肺栓塞患者都有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問題。常見的危險因子,曾有下肢深部靜脈栓塞,長時間久坐、久躺、久站及惡性腫瘤病史。另外,服用口服避孕藥或懷孕狀態、肥胖、年齡老化。如個案的老奶奶便是年紀大、久坐少動,進而引發肺栓塞。而如果發現腳部單側腫脹,或者鞋子變小穿不進去,就有當心恐是下肢靜脈栓塞,可別拖以免進一步引發肺栓塞,此外杜醫師也提醒,若出現原因不明的長期胸悶不適及呼吸不順,症狀持續兩周以上,恐是肺栓塞徵兆,切勿輕忽應儘快就醫。

研究:高脂食物吃太多 恐導致憂鬱症

研究:高脂食物吃太多 恐導致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大多以外食為主,能兼顧健康跟美味是很大學問,但你知道原來食物的選擇還會影響心情嗎?巴西最新研究發現,高脂肪飲食可能會引發焦慮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相關症狀。白老鼠高脂飲食 服藥後仍憂鬱研究人員在實驗中長時間餵白老鼠高脂肪食物發現,體重增加以外,血糖也不斷升高。除了這些變化,白老鼠開始表現出焦慮和憂鬱的症狀,使用藥物治療之後,情況仍然沒有改善。不過當研究人員停止餵白老鼠高脂肪食物,並用健康食物取代,白老鼠焦慮和憂鬱的症狀開始慢慢減輕,體重也逐漸下降,血糖也恢復正常,結果顯示,新陳代謝與精神疾病之間可能存在重要的連結,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過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就曾提出,高脂肪的飲食可能與過動障礙和學習障礙有關係。研究證明過多的脂肪可能會改變腦袋內化學物質的新陳代謝,其中像是掌控情緒的多巴胺,會造成行為上的改變。外食族救星 10撇步健康吃三餐老是在外的民眾,該怎麼吃才能遠離高脂肪食物,進而擁有健康和好心情呢?國健署曾提出10個外食健康小撇步,供大家參考。1) 慎選用餐地點,以能供應新鮮健康食物的店為優先,不選擇吃到飽的餐廳。2)以全穀類為主食,少吃炒飯、炒麵,避免攝入過多油脂。3)每餐攝取足夠的各色蔬菜,以達每日至少三份蔬菜(1.5碗)的建議量,可增加纖維素,促進腸胃蠕動、增加飽足感。4)以白肉代替紅肉,例如以魚肉、雞胸肉取代牛肉、豬肉。5)減少油炸食物攝取,並選擇瘦肉,去除皮脂,並少用酥皮、酥脆食物以及加工食品。6)多選擇清蒸、汆燙、清燉、涼拌的食物,並減少芶芡食物。7)每天攝取兩份新鮮水果,若要喝現榨果汁,切記不要濾渣、勿加糖。8)主動要求店家減少調味料、沙拉醬用量。9)主動要求店家供應白開水或無糖茶,每日至少攝取2000 ml的白開水。10)即使是外食,三餐仍應規律進食,少吃甜食、下午茶及宵夜。

你其實沒那麼想吃?心靈控制減重法

你其實沒那麼想吃?心靈控制減重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好萊塢女星艾莉西絲‧史密斯(Alexis Smith)在接受聖荷西《水星報》訪問時(1974年10月13日)說:「正向積極的思考在控制飲食時有極大的力量,絕對別去想你正要甩開的食物,要專注於你正在收穫的好處。」別人常說她比演華納兄弟的電影時期更有魅力,她將這歸功於心靈圓夢術,「最大的不同在於現在的我處於更好的平衡狀態,並更能掌握自己。」設定合理的目標請確認,你的減重計畫訂定的是一個合理的目標,否則你將會摧毀對自己計畫的信心。如果你現在超重23公斤,就別指望下週就能看起來像奧黛麗‧赫本或是馬克‧史皮茨(Mark Spitz,美國奧運金牌游泳選手),觀想這件事是不會有什麼作用的。排除身體的老訊號在開始的前幾天裡,你的身體可能會發出老訊號,提醒你各種糖果的愉悅美味;另外,在忙碌的日子裡,你可能無法靜坐觀想。此時就做個深呼吸,把三根手指相觸成圈,用靜坐冥想中你所使用的話語來提醒自己,你所採取的飲食就是身體所需要的一切,而且你絕不會感到飢餓;很快地再看一眼你的老照片(你想成為的樣子)也會有所幫助。你在進行這項(以及其他方面的)心靈圓夢技巧時,整體心靈狀態也會變得更好,並回過頭來以各種具影響力的方式讓身體運作得更好。只要一點點心靈刺激,身體就會更樂意去追尋它的適當體重。這個技巧還有一大堆你可以自行設計的變化形:‧一位奧馬哈的工廠工人在靜坐冥想時對自己說:「我只渴望、只攝取那些對我身體好的食物。」然後,突然間他發現自己對沙拉和蔬果汁等食物產生全新的興趣,對高熱量的食物則興趣缺缺。結果,他在四個月內甩掉18公斤。‧愛荷華州艾姆斯市(Ames)有一位女士使用了同樣的技巧。幾天之後,她買了一些甜甜圈──三個要給她的孩子,三個要給她的朋友們。「我完全沒想到要買給自己,我幾乎都要喜極而泣了!心靈圓夢術真是太有用啦!」‧愛荷華州梅森市的一名農人花了150元美金買了一套西裝,但那套西裝一點也不合他的身,他既無法拉上褲子,也無法扣起外套的鈕扣。「銷售人員一定覺得我瘋了!」他說。然而,藉著心靈螢幕的技巧,他在四個月內減掉20公斤:「現在,那套西裝看起來就像是裁縫師為我量身訂做的!」一場快樂的瘦身經驗當然啦!並不是所有的結局都這麼令人驚歎──事實上,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應該有這麼壯觀的結果。不過,丹佛市的卡洛琳‧狄‧珊卓(Caroline de Sandre)與科羅拉多地區的心靈圓夢活動負責人吉姆‧威廉斯(Jim Williams)進行了一項實驗性的計畫,結果顯示,對於那些真心想要減重的人,心靈圓夢技巧有著絕對可靠的效用。卡洛琳召集25位心靈圓夢術的學成者,組織了一個研討會,大家每週聚會一次,為期一個月。其中有15位成員每次都出席聚會,他們每人平均減掉了兩公斤多,全部的人都瘦了。一個月後,她再次考查這15位受試者,發現其中有七位的體重持續下降,另外八位則維持穩定,沒有一位復胖。根據卡洛琳的報告,這不僅僅是一次毫無痛苦的體驗,還是一場歡樂愉悅的歷程,他們不只在毫無飢餓感(以及其他任何不舒服)的情況下成功減重,同時也加強了心靈圓夢術所需的技巧。如果他們曾上過比較成功的減重課程,這個實驗減下來的平均重量差不多就是那個課程裡會減掉的重量。卡洛琳曾是這種減重班的講師,做了一年半的時間,她同時也是丹佛瑞典醫學中心裡的助理飲食主任──對於適當營養和體重控制,她了解得很!她計畫繼續經營這個研討會,並且準備為吸菸者也開一個。(本文摘自/神奇的西瓦心靈圓夢術/柿子文化出版)

凡事只顧自己?4招對付自私型主管

凡事只顧自己?4招對付自私型主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這種主管的夢想就是升遷。他會竭盡所能在公司獲得成功,全心全意瞄準下一次升遷機會,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絞盡腦汁往上爬。這種主管著迷於權力,超級無敵好勝。比起與同事和樂相處,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不顧一切取得領先。他不在意執行面,完全成果導向——只要讓他看起來風光、多一枚勳章就好。他超愛隨時幫自己計算分數,而且會時不時地公開與其他主管做比較。可想而知,他不會花太多心思在你身上,不會在乎你的職涯發展,因為他只在意自己的地位。這種主管對你的期待會是什麼?希望你助他一臂之力,獲得升遷。他絕對不希望你搶走鎂光燈,不希望你的鋒頭比他更健,你記得保持低調就好。這種主管不會在現在的職位上待太久,所以他不會花太多心力帶著你成長。想要勝利其實不是壞事,但這種企圖心可能會驅使他要你做違反原則、甚至良心的事。他當然希望你認真工作,因為你的成果也會放到他的計分卡上。他也需要你的好創意——但你不會曝光,你有愈多好主意,主管就愈風光。面對這種主管,你怎麼辦?要如何負起責任,讓彼此關係變得更好?相處的「一不三要」首先,讓他出盡鋒頭,面子十足。沒錯,配合他。協助他升官,他可能就不再是你的頂頭主管了,或者你也也有機會跟著一起往上升。我明白,要和這種一心往上爬的人共事,常常讓人挫折。因為他們不願意花心思在你身上,不太管你的發展。搞清楚這種主管的動機,然後鼎力相助。盡全力協助主管達成目標,也許當主管爬到自己想要的位置時,他還會記得你。第二,有智慧地評論主管。創作一個關於他的故事,無論什麼情況都能派上用場的簡單版本。故事可以平淡一點,最好可以讓你不斷複誦,就像經文一樣。安迪(Andy)是個業務經理,這點他就做得非常好。安迪的主管故事如下:「派特(Pat)還是老樣子。」就這樣,一句就夠了。每當談到主管,安迪就用這句話帶過。當然,這句話話中有話,而認識安迪主管的每個人都聽得懂這個笑話。安迪的意思其實是:「是呀,派特又在想辦法往上爬了,他一心只想升官,但我們不可能改變他。現況就是這樣。」這是個微妙卻十分重要的關鍵:想辦法用不會招惹麻煩的方式評論自己主管。同時又讓大家明白你其實對一切了然於胸。記得,這是簡單無害版本的故事,要不具威脅性。第三,不碰任何不道德的事。不要抄捷徑或讓主管走歪路。明白自己的價值和公司的政策,堅持做對的事。如果主管要你做超出界線的事,要明確拒絕。如果事情變得複雜、超出你的控制範圍,找人資部門談談。你不必協助主管不擇手段達到目標,應該勇敢回絕。最後,強化自己的人際關係技巧。這種主管突然失勢的可能性很高。他為了往上爬,很可能在公司裡樹敵無數,大家也不會喜歡這種汲汲營營的人。這時候你會需要主管以外的人脈和導師。萬一你和主管最後不歡而散,或是他突然陣亡,至少還有人挺你。不要把自己的事業和主管的完全綁在一起,要懂得分散風險,否則災難發生時你會頓時無依無靠。(本文摘自/從此上班不委屈/天下雜誌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