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秋老虎溫差大 流感、肺炎患者增

秋老虎溫差大 流感、肺炎患者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秋天來襲,氣溫也隨著時間逐漸下降,形成早晚溫差大,俗稱秋老虎的天氣,出現感冒、咳嗽、流鼻水,而到醫院就診的病患數量開始大增,其中更有許多罹患流感與肺炎的病患。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蔡忠紘醫師說,國內每年約有5%到15%的人口罹患流感,其與普通感冒不同,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傳染性較高。症狀除了咳嗽、發燒、流鼻水等症狀外,還有全身肌肉痠痛、頭痛、高燒等。少數病例會侵襲下呼吸道,伴隨細菌感染,進而轉變成肺炎,這時患者會感覺呼吸困難、胸痛、高燒不退,甚至必須住院治療,更有可能造成死亡。流感病毒突變快速  施打疫苗增保護力加上由於流感散播範圍廣泛,並且會在免疫力較差的族群如小孩、老人、與慢性病患者引發嚴重的併發症。而且流感病毒突變快速,每年流行的病毒類型都不相同。蔡忠紘醫師建議,每年定期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以獲得足夠保護力,是預防流感與相關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肺炎鏈球菌感染 恐引發腦膜炎此外,蔡醫師也提醒,罹患流感後,部分的人可能因為病毒破壞呼吸道上皮後,引起續發性細菌感染,其中致病的細菌以肺炎鏈球菌最值得關注。根據流行病學統計,約有近2成的肺炎鏈球菌感染者,會造成嚴重肺炎、菌血症、甚至腦膜炎等疾病,嚴重性不容忽視。而肺炎鏈球菌現在也有疫苗可施打,包括13價結合型與23價多醣體型兩種,皆能針對肺炎鏈球菌引起的疾病提供預防。蔡忠紘醫師補充說明,流感與肺炎鏈球菌疫苗皆屬死菌疫苗,可以同時接種在左右手,獲得雙重保護。

全身多處阻塞!男子3度血栓險喪命

全身多處阻塞!男子3度血栓險喪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凝血功能對正常人來說,一般輕傷不會引發問題,但凝血功能異常的人身體無法適當調控凝血功能,若發生在心臟或腦部,恐會危及生命。一名32歲的顧先生,在他17歲的時候就因為腰痛就醫,當時發現腎臟栓塞,但是2年後又因為咳血求治,當時診斷為肺栓塞,23歲時又發生上腸系膜靜脈栓塞、門靜脈栓塞及脾靜脈栓塞,險些奪命,所幸切除1公尺多的小腸才保命,數月前再檢查出大腦靜脈竇栓塞,由於反覆發生血栓,進一步檢查診斷為抗凝血酶缺乏,給予抗凝血藥物治療,目前終於恢復正常。 產前抽血檢驗   降低生產風險彰基血友病醫療暨血栓中心沈銘鏡醫師說,靜脈血栓發生的原因包括受傷、開刀、懷孕生產、久坐或久臥不動、心臟衰竭、癌症等後天性原因或是先天性遺傳,但另外也有病友是找不出原因。 因為抗凝血酶缺乏大多是遺傳性疾病,進一步請家屬來檢查,發現病人的父親,妹妹以及叔叔等都有抗凝血酶缺乏的問題,病人的妹妹在懷孕生產時,預防性的使用抗凝血劑,降低血栓風險,產後狀況良好順利出院。沈醫師同時也建議,孕婦可以先抽血檢驗是否有血栓因子以降低生產風險。 

口乾舌燥非火氣大 當心是乾燥症作怪

口乾舌燥非火氣大 當心是乾燥症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許多人都會覺得有口乾舌燥及眼睛乾澀等問題,常會誤認為是「火氣大」,但若是猛喝水、補充人工淚液都沒怎麼改善,甚至出現吞嚥困難等症狀,就要當心可能是罹患乾燥症。乾燥症又稱為修格蘭氏症候群,表現出來是全身性的乾燥問題,疾病開始時,常常會被當作一般非特異性的問題而被忽略,但症狀常會惡化下去而影響日常作息,同時可能有嚴重的併發症產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許敬暉醫師表示,乾燥症是種自體免疫疾病,常見於40至50歲的中年女性。而某些自體免疫疾病如: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或紅斑性狼瘡患者,也有併發乾燥症的風險。別小看乾燥症  嚴重者牽連關節、內臟乾燥症的病理生理機轉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但主因是淋巴細胞攻擊外分泌腺所致。而因為乾燥症為一種自體免疫的疾病,除了眼睛、嘴巴、皮膚會乾燥外,其他如肺部、腎臟以及腸胃道可能出現病變,甚至關節也會受到影響。很重要的一點是淋巴瘤的可能,原發性乾燥症大約有4%~10%的患者會出現淋巴增生疾病,為正常族群的六倍以上。口乾、眼澀超過3個月是警訊而要如何辨別自身是否有乾燥症?許敬暉醫師說,目前臨床上診斷標準,包括:超過3個月口乾、眼乾的臨床表現以及相關檢查,只要符合其中幾項條件即可診斷為乾燥症。治療包括一般性治療以及藥物治療。以口乾症為例,可以嚼食無糖口香糖,眼乾症則是避免過度使用眼睛、減少處於冷氣房或風大環境。藥物方面,目前有口服藥物可以促進腺體分泌來將症狀予以緩解。許敬暉醫師也提醒,因此,若有這些臨床症狀時,應儘早尋求專科醫師協助,不但可以有效緩解不適,更可以及早診斷出可能合併症,對於有這些困擾的患者是相當重要的。 

別讓中風、失智找上你!控制三高有撇步

別讓中風、失智找上你!控制三高有撇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過去女生選對象偏向「三高」,身高高、學歷高、收入高,但現在中老人卻是怕「三高」,血壓高、血糖高和血脂高。很多人經過健檢發現自己有三高問題,常會憂心忡忡地追問醫師,對身體有什麼樣的影響?醫師指出,有三高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腎臟疾病等機率較高。除此外,近年的醫學研究更證實,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的機會較正常人提高5成。飲食3原則:低鈉、低膽固醇、高纖維接下來要探討的問題是,如何預防或控制三高,遠離可能帶來的危害?對此,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何淵智醫師提供了3個應注意的習慣,盼民眾能從日常生活著手逐步控制好三高:●低鈉飲食/在正常情況下,血壓要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則需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因此要控制血壓,飲食方面要著重低鈉、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高纖維、高鉀。每天要定時量血壓並紀錄血壓值,若有必要應配合規律服用降血壓藥物。●固定運動/其次為一般正常值為飯前血糖在105mg/dL以下,飯後兩小時血糖在140mg/dL以下。而要控制血糖在飲食要將醣類、蛋白質、脂肪均衡分配於一天飲食中,採定時定量飲食方式,避免糖份、油脂、鹽份過高的食物。同時須有適當運動量,每週運動三到四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可慢跑、游泳、騎腳踏車、打羽毛球、跳土風舞、打太極拳等。●多吃蔬果/在控制血脂肪方面,總膽固醇要控制在200mg/dL以下,低密度膽固醇在120mg/dL以下,三酸甘油脂在150mg/dL以下。飲食上要限制脂肪的攝取,多選用植物油,多攝取富含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鮭魚、鮪魚、秋刀魚等。增加纖維質豐富的食物,如未加工過的全榖類、豆類,增加蔬菜和水果,以降低脂肪的吸收、增加膽酸的排泄。

長期耳鳴有咻咻聲 竟是腦血管病變引起

長期耳鳴有咻咻聲 竟是腦血管病變引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規律的耳鳴恐是身體警訊,當心腦血管病變。一位50多歲的女性,長期以來因為耳朵裡面都會聽到規律的咻咻聲,導致她睡不好。在今年初發現這樣的聲音越來越大,之後也開始出現眼睛腫脹情形,於是前往醫院求診。檢查發現她的內頸動脈病變、破裂,形成少見的「海綿狀竇瘻管」,若未及時治療可能造成視力障礙甚至失明。於是醫師將金屬線圈埋入她的腦中,完成栓塞治療才痊癒。嚴重恐失明、出血性腦中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放射線診斷科呂岳勳醫師指出,頸動脈海綿狀竇廔管引發原因很多,常在頭部外傷患者發生。因為受傷時,顱內的內頸動脈破裂,動脈裡的血液就會流到旁邊的海綿狀竇,因此稱為「頸動脈海綿狀竇廔管」。其他原因也可能是小中風後血管重新生長,或其他不明原因。症狀包括,眼靜脈壓力變高、造成眼睛附近的血流回流不良,眼睛結膜紅腫,嚴重者會眼球突出、甚至視力障礙,最後壓力持續增大可能也會造成後面腦部的水腫,甚至還會出血性腦中風。血管健康警鈴!脈動性耳鳴勿輕忽而耳鳴是一種自覺症狀,通常病患聽見持續高頻,例如像是蟬叫聲或是機器轉動聲。但若是像個案的耳鳴是聽到血管搏動聲音,頻率和心跳一樣,規律的呼呼聲或咻咻聲,稱為脈動性耳鳴,那就要小心了。因此呂醫師也提醒,若是有規律性的耳鳴,尤其是咻咻叫這種特別聲音,及合併    眼瞼、結膜、及眼眶充血、水腫,就要立即就醫,以免是血管病變,嚴重恐失明。

老人怕摔!嬤一跌難動彈 髖部骨折所害

老人怕摔!嬤一跌難動彈 髖部骨折所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迎接高齡化社會的來臨,無可避免地,老人髖部骨折案例也會增加。一名84歲的老婦日前不慎跌倒,原本好動的她從此無法動彈,在床上躺了幾天,家人送到醫院,檢查發現她的右髖部股骨近端發生骨折。經骨折的開放復位手術,並以滑動式髖部骨釘固定,幾個月後終於恢復行動能力,又可到處去走走了。當心!老人髖部骨折死亡率達2成據研究顯示,老人骨折一年內有超過20%的病患會因長期臥床產生褥瘡,進而傷口感染或發生肺部、泌尿道感染甚至導致死亡。阮綜合醫院骨科黃泰元醫師指出,髖部骨折是指大腿骨近端靠近髖關節部份的股骨頸、股骨粗隆間或股骨粗隆下處的骨折。一旦發生髖部骨折,通常會感到鼠蹊、大腿或臀部疼痛,而無法行走。引發跌倒的因素分為環境因素和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如地面不平、滑溜積水、光線昏暗等,個人因素則包括運動功能變差、跌倒時保護反應變慢、罹患影響行動功能的疾病。術後及早復健  降低死亡率治療原則是儘速接受手術,以儘早進行復健、練習行走,讓病患回到骨折前的功能水準。但因病患常常年事較高,身體狀況較差,所以術前要有充份檢查,如有合併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患者,則死亡的風險會大增。如果接受手術內固定,可儘早開始復健行動,則一年內的死亡率會大大降低。預防髖部骨折  補充鈣與維生素D因此要預防跌倒及骨折的發生,黃泰元醫師提醒,應減少日常生活中的危險因子,包括注意個人疾病保健、矯正知覺障礙、改變生活行為、從事運動課程、平衡訓練、改善居家及公共環境、增設防護設施等。其次,評估與治療骨質疏鬆症也很重要,如補充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多運動,多曬太陽,必要時使用藥物治療,避免骨質繼續流失,才能有效避免意外傷害和骨折。

中老年人視力殺手 白內障3大Q&A必知

中老年人視力殺手 白內障3大Q&A必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相信大部份人都聽過「白內障」這個疾病,但對這個可能導致「青盲」的中老年人視力殺手,很多人卻不了解,有人是近視度數加深,原本有老花眼的人閱讀書報再也不需戴眼鏡,以為眼睛出現「第二春」,但到更換眼鏡度數也無法改善視力時,往往已經到需要積極治療的時候。簡單來說,白內障是指眼睛內水晶體因為年齡、藥物、疾病、外傷等種種原因,從原來的清澈透明變得混濁。混濁的水晶體阻擋光線進入眼睛,造成視覺偏黃或暗,或光線不均勻分散,使影像不清晰,甚至因為水晶體質地變得緻密,以致近視愈來愈深。因此為讓民眾更了解白內障,阮綜合醫院眼科林佳靜醫師,針對以下幾個常見的問題為大家解惑:1)白內障可以預防嗎?事實上,就算是沒有其他疾病或藥物的因素影響,只要活得夠老,幾乎人人都會遇到老年性白內障的問題。以老年性白內障來說,可以配戴適當的墨鏡、遮陽帽,避免陽光照射眼睛;若已經有白內障,則可使用健保給付的眼藥水預防白內障惡化。2)治療方式有哪些?在治療上,目前並無藥物讓已經混濁的水晶體變回原本透明的狀態,因此只能以手術治療。手術是透過電腦的計算,醫師可幫病患挑選適合的人工水晶體度數,一併矯正術前近視、遠視、散光等問題;然而有些人術後仍可能殘存少許度數,需要配戴眼鏡矯正。3)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一定變好嗎?事實上,若病患在手術前已有弱視、視網膜病變、青光眼、視神經病變等問題,術後視力雖會改善,但是無法和正常人相當。畢竟白內障手術只是處理水晶體混濁的問題,而其他眼疾所造成的視力模糊,則要另外對症下藥。因此,白內障的術前檢查很重要,除了測量水晶體度數之外,還必須散瞳檢查是否有其他眼疾,才能替病患評估白內障手術的必要性及成效。

連假仍有雨 快清積水容器防登革熱再起

連假仍有雨 快清積水容器防登革熱再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國慶連續假日各地恐有短暫陣雨,疾管署提醒,雖然台南市目前病例數已有明顯下降的趨勢,但因今明二日部分地區仍有短暫降雨的情形,雨後積水正是孑孓孳生的溫床,民眾放假勿忘環境孳清,做好戶內外積水容器清除,減少蚊蟲棲息地,防止疫情再度攀升。防疫無假期   台南、高雄清除孳生源不停歇登革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昨(10/9)日全國新增340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其中台南市新增199例、高雄市新增134例;台南市新增病例較上週同日減少246例,高雄市增加22例。台南市過去一週平均確診病例數連續呈現下降趨勢,高雄市過去一週的平均確診病例數仍持續緩慢上升,疫情嚴密監視中。指揮中心表示,防疫無假期,國慶連假台南市及高雄市仍持續展開各項孳生源清除工作。

肝硬化嚴重無法手術 「燒死」癌細胞解困

肝硬化嚴重無法手術 「燒死」癌細胞解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60歲罹有慢性B型肝炎、肝硬化合併脾腫大男性患者,於門診追蹤超音波發現右肝有一顆1.5公分腫瘤,診斷為肝細胞癌,但因為肝硬化嚴重,無法接受手術切除,經評估接受無線電射頻腫瘤消融術,術後一個月於門診追蹤電腦斷層,顯示肝癌腫瘤完全被燒死,沒有新的腫瘤產生。肝功能差、腫瘤位置深  恐難以開刀切除台大新竹分院肝膽腸胃外科楊博智醫師表示,台灣是B型肝炎及C型肝炎高盛行區,慢性肝病如果沒有定期追蹤治療,最後就會發展出肝癌。在發現肝癌的時候,往往因為肝硬化嚴重、肝功能太差,或是腫瘤的位置太深,而無法接受手術切除。另外,常見的大腸癌肝轉移腫瘤,也常常因為數量多,或是不適合手術切除,只能接受化學治療。而楊博智醫師也補充,對於肝臟惡性腫瘤治療,除了外科手術外,針對不適合切除的部分,可同時使用介入性治療,如無線電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冷凍消融等,來消滅以往難以處理的肝臟惡性腫瘤。在治療的工具方面,除了最常見的消融術之外,更合併了微創腹腔鏡、甚至是外科手術剖腹的方式,製造出腫瘤消融路徑,讓近年來的肝腫瘤治療,幾乎沒有禁區。換言之,對於肝硬化無法接受肝癌切除的病患,肝腫瘤消融術提供了多的治療選擇,也提供等待肝臟移植病患,在等待過程中的治療橋樑。

免擦腮紅!玫瑰花飲行氣活血 助肌膚紅潤

免擦腮紅!玫瑰花飲行氣活血 助肌膚紅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整理)玫瑰花總是給人浪漫、唯美的感覺,只要男生拿出一朵、兩朵、無數朵玫瑰,不管自己是不是那位「幸運兒」,總能嗅到濃濃情意;其實,這充滿甜味的花朵除能讓人欣喜,若將其喝下肚,不只能舒緩體內運氣,達到鎮定、安撫作用,還可調整經痛,對女性有很大的幫助。根據《優活》過去報導指出,中醫師認為玫瑰花味甘,能補脾氣;若將胃調養好後,其他臟腑也會跟著搭上順風車。此外,因為玫瑰花氣味清香,從中醫角度看來可以行氣活血、疏肝解鬱,因此利用玫瑰花食療還能養肝!不只打造自然美肌 還能調經養肝美麗動人的玫瑰花,常被拿來當作婚禮佈置、送禮之物,近年來養生風氣盛行,許多業者更是利用玫瑰花萃取,製作成茶飲、肥皂、沐浴乳等,不過雖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玫瑰花氣味,但中醫證實,用玫瑰花進行食療除了有助消除不安、焦慮、憂鬱情緒外,還可改善臉部暗沉、調整氣色,甚至可調解女性因月事引起的經痛、漲奶等不適。此外,由於玫瑰花能幫助改善肌膚暗沉問題,讓氣血通順,使臉上看起來就像擦過腮紅一樣;而在泡玫瑰花時,也可依個人喜好加入冰糖、蜂蜜,以減少玫瑰花澀味;特別注意的是,因為茶葉中有大量單寧酸,若與玫瑰花同時沖泡,會影響玫瑰花舒緩肝臟、化解鬱悶等功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