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天冷是旺季 病毒性腸胃炎患者大增

天冷是旺季 病毒性腸胃炎患者大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天氣轉冷,進入病毒性腸胃炎的旺季,民眾應多加注意!依疾管署資料,近期急診和門診腹瀉就醫民眾漸漸增加。衛福部南投醫院感染科廖嘉宏醫師表示,病毒性腸胃炎尤以輪狀病毒和諾羅病毒感染為主。而輪狀病毒好發2歲以下幼兒,諾羅病毒則是兒童,成人,甚至老人都有可能致病。也容易在機構發生群聚之狀況,例如養護機構,幼兒園等,甚至一人感染,全家都遭殃的情況也時有所聞。當心!傳染性極高 避免共食腸胃科專科洪弘昌醫師表示,一般病毒性腸胃炎症狀,多以腹瀉,嘔吐為主,偶爾伴隨頭痛,發燒,胃痛等症狀。病毒型腸胃炎傳染性極高,主要經由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飲水或食物傳染,像是與罹病患者共同進食,或食入罹病患者經手過的食物,甚至患者接觸過的環境,都有可能被病毒污染而傳染。一般而言大多可以康復。小兒科徐文政醫師表示,雖然病毒性腸胃炎多可以自行康復,但小兒因抵抗力不足及身體體積小,可能容易因為嘔吐腹瀉而脫水。雖然諾羅病毒目前並未有有效疫苗,但輪狀病毒目前已有疫苗可自費接種預防。

濫用類固醇藥膏 女子痛到睡不著

濫用類固醇藥膏 女子痛到睡不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不擦這條藥膏,我的臉就會又紅又痛!」30多歲的上班族女性,這1年來臉部皮膚經常有刺痛燒灼感,起初症狀斷斷續續,便自己買藥來擦,這半年來症狀加劇,痛到她晚上睡不好,更無法專心工作,靠著自己買的藥膏才能稍微紓緩症狀,但一不擦藥馬上變嚴重,燒灼刺痛感也會倍增,甚至發生皮膚紅腫,就醫檢查發現原來是「皮膚類固醇戒斷症候群」惹禍。類固醇戒斷稱後群 8成患者是女性收治個案的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徐嘉琪指出,這位女性罹患的是「皮膚類固醇戒斷症候群」,是一種外用類固醇成癮症。大多發生於臉部或會陰部的皮膚疾病,女性約佔8成,且成人居多,主因長時間塗抹中強效外用類固醇藥膏,而造成皮膚發炎,當停藥時症狀反彈,會感覺症狀更加嚴重。徐嘉琪醫師提到,皮膚類固醇戒斷症候群患者病灶外觀看起來幾乎沒有明顯紅疹,頂多合併皮膚萎縮,血管擴張,但主訴會有明顯的刺痛及燒灼感,與外觀不吻合的嚴重症狀,就診時多會帶著一條藥膏,訴說症狀只有擦這條藥膏才會緩解,但無法完全痊癒。皮膚問題2周沒好就應就診徐嘉琪表示,外用類固醇藥膏常使用在發炎性皮膚病的治療,會壓制皮膚發炎的情況,使用時會根據症狀、部位,選擇不同強度及劑型,要由專科醫師依照個別狀況來調整,倘自行使用超過4週,就容易導致皮膚類固醇戒斷症候群,造成成癮或有皮膚萎縮、萎縮紋、微血管擴張、局部多毛症、毛囊炎,甚至皮膚變薄等副作用產生。皮膚類固醇戒斷症候群,治療時間須數月來計算,須耐心與醫師配合,逐漸減少藥量,並搭配口服藥物,如四環黴素、抗組織銨等,此案例在治療2周後症狀已減輕許多,耐心服藥3個月後,總算痊癒,成功擺脫類固醇。最後徐嘉琪提醒,外用類固醇藥膏是治療皮膚疾病常用的藥膏,許多疾病都靠此治療,使用恰當則益處多多,倘若濫用則後患無窮;她表示,如皮膚問題擦藥2周以上都還沒好,就應該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幫助。

暖冬腸病毒威力不減 小孩感染全家遭殃

暖冬腸病毒威力不減 小孩感染全家遭殃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腸病毒主要流行季節是春天與夏天,然而今年因暖冬效應影響,即使已經進入一月份,門診的腸病毒病患仍然不少,目前兒科住院的病童中,有2成是因為腸病毒而住院,比去年同期罹患腸病毒的患者多了1成。醫師表示,腸病毒沒有特效藥,勤洗手才能預防。男童確診腸病毒 媽媽也被傳染一名2歲6個月的張姓小男童,因為出現發燒、手腳長了紅疹與水泡,哭鬧不安與拒絕進食,阿嬤洗澡時發現外生殖器也有紅疹水泡,就醫檢查發現,咽峽部已經出現水泡與潰瘍情形,手腳也有水泡,確診罹患了腸病毒手足口症,雖住院治療後已康復,卻發現男童媽媽的手部也長了紅疹水泡、喉嚨痛,原以為是因為太累導致抵抗力下降,就醫檢查後確定是遭到兒子腸病毒感染而出現的症狀。收治個案的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高佳慧醫師表示,腸病毒具高傳染性,主要經由接觸病毒汙染的食物、玩具、口水等傳染,亦可經由呼吸道的飛沫、咳嗽等途徑傳染,6個月至6歲幼童因大部分體內沒有抗體,最容易出現高燒、喉嚨痛、手腳水泡等症狀,成人則常因為症狀不明顯而忽視,導致無意中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發病後一週傳染力最強 勤洗手以預防高佳慧醫師指出,腸病毒感染的潛伏期約2到10左右天,發病前數天在喉嚨及糞便就會有病毒存在,通常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從發病前到後,會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到12週。腸病毒臨床上最常見的兩種病癥表現為疱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主要是在口腔黏膜出現水泡或潰瘍,或者雙手、雙腳和臀部皮膚還會出現小粒的紅疹或是水泡;此外,生殖器、臀部與四肢、軀幹都會長出紅疹或水泡。高佳慧醫師呼籲,腸病毒沒有特效藥,勤洗手是最主要降低感染機率的方法,另外個人與環境衛生清潔也是非常重要;5歲以下幼童感染腸毒,有更高機率因為腸病毒併發重症,如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等,若發現孩子出現嗜睡、四肢抽搐、呼吸急促、嘔吐或活動力降低等情形,就要儘速至醫院就診。

嚼口香糖好處多!消除不安 減肥也有效

嚼口香糖好處多!消除不安 減肥也有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般來說,在他人面前嚼口香糖,會帶給人不禮貌的印象。所以裝壞、耍狠的國、高中生們,才會故意嚼口香糖並且發出嘖嘖聲。然而,撇開國、高中生不談,有些成年人也經常嚼口香糖。舉例來說,在電視上的棒球比賽轉播,我們經常看到特寫鏡頭的選手個個都嚼著口香糖。藉此壓抑不安的感覺 穩定心情就算他們知道這樣看起來很不禮貌,不知為何卻還是執意要這樣做?其實,「咀嚼」這個動作,具有消除不安,平靜心情的效果,近年運動心理學界,也建議選手嚼口香糖。而除了棒球之外,足球選手及田徑選手也會利用嚼口香糖來安定精神。各位身邊如果有經常嚼口香糖的朋友,或許他們是在無意識間發現這個效果。至少嚼口香糖比利用抽菸舒壓來得健康。口香糖還有其他效果,例如「增加唾液分泌,預防蛀牙」、「促進腦部血流,防止失智」、「刺激飽食中樞,幫助減肥」。但是,如果在不適合嚼口香糖的場合,還是我行我素發出嘖嘖聲,可能已經是習慣中毒。(本文摘自/圖解人際關係心理學/漫遊者文化出版)

臉紅易中風?5大危險膚色要注意

臉紅易中風?5大危險膚色要注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這裡所說的膚色當然不是指顏色深淺,而是指皮膚表面的光線反射色澤。仔細觀察膚色在日光下的變化是很重要的。必要時,只需要一面鏡子或是利用身旁的人,就可以解惑。黃色:肝臟的求救訊號當皮膚或眼結膜(大致位於眼白位置)呈黃色,通常表示功能不如以往的肝臟在發出求救訊號。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有很多,像是:病毒性肝炎、肝癌、膽管癌、酒精中毒、膽結石,或者較不嚴重的吉伯特氏症候群(血液中膽紅素偏高的一種遺傳性疾病,沒有特殊症狀)。一發現這種狀況,就要盡快安排進行生物性測試與放射檢驗,以找出原因,並且於必要時進行治療。灰色:老菸槍的氣色老菸槍經常呈現如此的臉色,由於體內的血氧濃度較低,因此氣色有如香菸煙霧一般。他們的臉上會過早出現皺紋,而且紋路較深,將氧氣輸送至皮膚的微血管也變得比較狹窄,使得細胞組織含氧較差。香菸是個災難,不但會讓人老得快,還會使人成為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除了香菸,還有其他疾病會造成氣色灰暗,比如一種叫做「愛迪生氏症」的慢性原發性腎上腺功能不足。紅色、白色和橘色:也是危險膚色除了太陽曝曬以外,臉色太紅也可能與許多疾病有關,比如紅血球過多症(血液中的紅血球數量過多)。這種紅血球過多的現象,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為有可能引起中風。臉色也有可能呈現其他顏色。貧血的蒼白,可能意味著因癌症等疾病引發的隱性出血,或是缺乏鐵質或維他命B12造成的貧血。橘色,則表示體內的維他命A含量過多。(本文摘自/不吃藥,激活身體的自癒力/寶瓶文化出版)

小學生寒假作業自己定 8規劃不虛度光陰

小學生寒假作業自己定 8規劃不虛度光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小時候最喜歡放寒、暑假,但卻最討厭寫作業,台北市教育局去年底決定廢除已施行40年的「台北市各國民小學寒暑假作業實施要點」,從今年寒假起,公立國小的寒假作業,由學生自己決定,若選擇什麼都不做,則必須說明決定的想法或理由。制式作業總應付完成 獨立思考受限這個學期剩下不到兩周就要結束,準備迎接寒假生活。今年北市公立國小的寒假作業,由學生自己決定,與以往明確規範學生作業內容,總讓許多孩子們以應付心態完成,甚至需要家長們幫忙,趕在收假前一兩天才完成。此次取消寒假作業後,不僅減輕孩子寫作業的負擔,甚至家長和老師們也輕鬆不少。衛福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張自強職能治療師表示,以往的作業形式對於孩子的獨立思考幫助有限,寒假作業實施要點廢止後,為避免學童因此虛度寶貴光陰,可參考下列方式規畫假期,以豐富孩子們的寒假生活:1) 好好的玩/平日想做卻沒有時間做的事,可以趁寒假期間,好好的安排規劃,例如單車環島、外縣市旅行、登山露營等。2) 學習新事物/利用將近一個月的寒假,學習鋼琴、學做蛋糕、學會騎腳踏車,學游泳或學英文等自己有趣的新事物。3) 體驗完整過年/寒假正好遇到傳統過年,可以幫忙家裡大掃除、大拜拜、領紅包、跟家人們一起吃年夜飯,迎接新的一年。4) 運動/平常最希望長高,所以利用寒假時間跳繩,或藉由其他運動達到長高的目標。5) 看表演或展覽/除了書籍上的知識外,也可以藉由看表演、參觀展覽、聽演唱會、看舞台劇等,學習課外的知識,以增廣見聞。6) 補強課業學習/寒假時間充裕,可以利用此時好好補一補上學期在學校比較不熟悉的科目,以利下學期課程的銜接。7) 上利用圖書館/書中自有黃金屋,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都可以在圖書館找到,讀小說、圖畫繪本、專業領域書籍、工具書、教科書、期刊雜誌、影視教育等,都可以充實自己,又能填滿假期。8) 什麼也不做/學童也可以選擇什麼都不做,此時家長們不妨帶著孩子一起討論一天時間該如何安排,包括:幾點起床、吃飯、盥洗等,就會發現多出很多時間,藉此可以和孩子共同討論時間安排的適當性與可行性,同時了解時間管理的重要性。此次的取消制式的寒假作業,可發現寒假其實是讓孩子自我探索最棒的時光,應讓孩子練習自主與負責,並學習自己設定目標並運用合適的方法達成,最後發表自我學習的成果,藉此激發孩子的潛能,規畫豐富的寒假生活。

高油糖鹽飲食易致癌 董氏籲速訂規範

高油糖鹽飲食易致癌 董氏籲速訂規範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飲食風險不單只有食品衛生安全,均衡攝取飲食營養素也是健康根本!董氏基金會提醒,現代人飲食日漸精緻化,為刺激消費者味蕾,市售食品常過度加工調味,因而常有油糖鹽含量過高問題;世界多國針對油糖鹽之攝取建議皆不斷下修,台灣也應加快腳步明訂規範,以保障國人食安,並與國際接軌。少女常喝含糖飲 恐增乳癌風險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2013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一半以上的疾病與不當飲食型態相關,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也指出,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癌症,比率達35%。美國癌症研究會2009年研究發現,一週飲用2杯以上含糖碳酸飲料者,比起完全不喝的人更容易罹患胰臟癌;研究也指出,少女常喝含糖飲料易導致初經提早,可能提升乳癌罹患機率。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表示,糖也易使人上癮,並伴隨著負面情緒、憂鬱、過動、暴力及酒精藥物濫用傾向等行為改變。而脂肪攝取過量則易造成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及增加乳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直腸癌及攝護腺癌等癌症的發生率;反式脂肪還會提升腦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記憶力受損、失智症及不孕等風險,對國家的醫療成本也是不能忽視的沉重負擔。飲食指南不全 糖份攝取竟無依據2016年美國最新公告的飲食指南,即明訂糖、鹽、飽和脂肪的上限;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成人和兒童每日游離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2000卡)的10%,並於2015年更進一步呼籲如能減半至5%(約25克)以下更有益健康;而成人如將脂肪攝取量減少至總熱量的30%以下,有助於預防肥胖,飽和脂肪減至10%以下、反式脂肪減少至1%以下,可降低慢性病風險;還有鈉攝取量也於2013年最新建議成人每日應低於2000毫克(約5克鹽)。反觀衛生福利部,僅2012年在《國民飲食指標手冊》中明訂「每日鈉攝取量應該限制在2400毫克以下」,另於《每日飲食指南手冊》中說明「三大營養素佔總熱量比例範圍為:脂質20~30%」,至於糖攝取量則是完全沒有依據。董氏基金會呼籲,台灣應盡速明訂規範,使國人在飲食方面有所參考依循。

研究:高齡產婦 易生出憂鬱女兒

研究:高齡產婦 易生出憂鬱女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晚婚是現代社會的趨勢,高齡產婦已成為不可避免的現象,根據研究指出,高齡產婦的女兒在進入成年初期時,可能會增加面臨壓力、焦慮和憂鬱的風險。醫師指出,母女之間的年齡差距越大,時代間不同價值觀也容易導致衝突。年齡代溝 可能讓孩子感到壓力此研究發表於《異常心理學期刊》,研究者針對一千兩百名出生於1989年至1991年的澳洲人,進行20年的追蹤。結果發現,出生時母親年齡在30~34歲的女性,在20歲時的壓力水平,較出生時母親年齡輕的女性高;出生時母親年齡大於35歲的女性在壓力、焦慮和憂鬱的水平上更是高出許多。研究者指出,母女之間可能因為年齡的差距,在價值觀上產生巨大代溝,導致關係緊張,讓孩子感到壓力、擔心和悲傷,特別在成年初期的過渡階段。另外,也可能是當女性超過30歲之後生孩子,到孩子成年時她們已經50多歲,這時期所出現與年齡相關的健康問題,可能帶給孩子負面的影響。高齡產婦背負壓力 教養過程較嚴格開業身心診所醫師吳佑佑表示,母親對女兒的要求本來就比較高,原因可能跟社會文化、女性情感較敏感有關。當母親經歷更年期時,因情緒波動較大,易陷入負面情緒。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高齡產婦在懷孕過程往往比年輕媽媽承受較多的被期待與壓力,加上在照顧與教養過程中易產生更多的「求好心切」,使得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容易比年輕媽媽有更多照顧上的要求,令孩子無法調適而生壓力。醫師:理性思考 了解彼此差異葉雅馨說,女性的情感敏感度通常高於男性,而母女的年齡間距過高、價值觀與所接觸的社會氛圍有很大的差異,溝通方式不同,都會導致女兒在成長的摸索過程中不易、甚至無法向母親尋求協助,在面對挫折下,憂鬱的風險自然提高。吳佑佑醫師則建議,當親子發生價值觀衝突時,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了解彼此時代處境的差異,才有助於雙方的溝通。

這不是提神飲料!2含酒指示藥 喝多恐傷肝

這不是提神飲料!2含酒指示藥 喝多恐傷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勞動量大的藍領勞工常喝保力達B、維士比等飲料,是許多人對他們的印象,然而,專家表示,此2項不是一般的提神飲料,而是含酒精內服液劑,屬於藥事法規定的「指示用藥」。國內只核准有藥師或藥劑生駐店的藥局販售,請民眾特別留意。每次服用不可超過40毫升 並避免調味苗栗縣衛生局指出,因保力達B、維士比等產品含有生藥抽取液、咖啡因或綜合維生素及10%酒精等成分,屬藥品管理,歸類於「指示用藥」。所謂的「指示用藥」必須在有藥師或藥劑生駐店的藥局或藥房販售,並不可以在一般超商、檳榔攤或雜貨店販售,違反規定將觸犯藥事法。民眾服用含酒精內服液時,應注意每次服用不超過30~40c.c.,長期大量服用會傷害肝臟機能。另應盡量避免混入咖啡或奶茶、紅茶、沙士調味,導致因忽略酒精含量而造成過量服用。尤其因產品含酒精成份,宜注意工作或駕車安全。諮詢合法藥師再服用 確保用藥安全苗栗縣衛生局強調,我國禁止非法管道販售國內合法藥品,依藥事法規定非有藥師或藥劑生駐店的藥局不得直接販賣藥品給一般民眾,違者將依據藥事法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衛生局再次提醒,民眾若要購買此類飲品,應洽藥局或藥師駐店管理的藥商,經專業藥事人員諮詢正確使用,才能確保用藥安全。

偽裝成咖啡包 新毒品「炸彈」助興恐致死

偽裝成咖啡包 新毒品「炸彈」助興恐致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好奇心可以殺死一隻貓!在台灣吸毒會觸犯法律,且毒品不僅傷身,又可能帶來許多後遺症,然美國近年來流行一種派對藥物俗稱「炸彈」,標榜「官方」、「化學研究物質」等字眼,降低民眾戒心,就有人為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上網購買「炸彈」Benzo Fury助興,沒想到服用後幾個小時突然失去意識,身體抽搐、痙攣,伴隨劇烈心跳,急救後仍不幸身亡。標榜「官方」字眼 民眾失戒心彰化縣衛生局指出,Benzo Fury為歐美國家近年流行的派對藥物,目前常見成分為MAPB((2-Methylaminopropyl)Benzofuran),結構類似安非他命,是一種新型精神作用藥物,因未受管制,不肖業者在網站上公開販售,包裝為合法興奮劑(legalhighs),並註明「官方」、「化學研究物質」等字眼,降低民眾戒心,提升購買慾。彰化縣衛生局表示,未管制新興濫用物質的型態漸趨多樣化,不僅以傳統的粉末、結晶型態呈現,更摻在咖啡包、花草茶葉、液態飲料中,衛生局提醒民眾,切莫因一時好奇接觸「炸彈」,遭受毒害喪命,也不要輕易嘗試不明助興物質,以免失去健康又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