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角質代謝保養 你做了嗎?

角質代謝保養 你做了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古早美容用品與美容科技尚未發達前,「挽面」這種美容術曾風光百年之久,其目的在除細毛與去角質。古早「挽面」流傳至今,演變成為各式各樣的去角質方法,用刷子、用布、用含顆粒洗面乳…等,比比皆是。為什麼要去角質呢?大中華美容醫學醫護學會理事長蘇亮妃指出,事實上每天在洗臉的時候雖然可以清除皮膚最外層的廢棄物,但肌膚週期性產生的老化角質並不是靠洗臉就可以去除的,因此,有必要每週或定期去除角質。全面的肌膚保養,除了基本的卸妝、清潔、擦保養品外,更進階的是特別注意「角質」的保養,保養產品能不能更容易吸收,都要看皮膚角質的狀態。肌膚的老化角質細胞堆積過多,外層的角質細胞含水量不足,角質更新率不佳,老舊角質細胞排列不整齊,這些細胞因而無法自然脫落,從外觀上看來皮膚就會呈現粗糙、暗黃、失去光澤等問題。老廢角質堆積過多會影響保養成份的滲透及吸收外,也是造成粉刺、痘痘的原兇之一。肌膚角質代謝速度緩慢,肌膚看起來粗糙暗沉,對保養品吸收力自然差;但是角質過度破壞,也會造成肌膚敏感脆弱。因此妳必須慎選角質代謝產品,要掌握質地、成份溫和者。蘇亮妃說,坊間最常見用顆粒型的去角質霜用力戳洗肌膚,這是最不適合的角質代謝方式。建議可選擇天然角質代謝的洗顏成份,如鳳梨酵素及木瓜酵素,藉由酵素與老化角質充分結合的特性,溫和去除老舊角質,不會破壞新生角質細胞。居家保養則建議選擇含苦杏仁酸成份的產品,苦杏仁酸是親脂性果酸,與皮膚的親和力高,可以溫和代謝角質,加強毛孔暢通。蘇亮妃提醒,角質代謝過與不及都對肌膚有不良的影響,建議尋求醫師或專業美容師諮詢,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肌膚的狀況,以免造成肌膚的傷害。

小「心」!高溫恐致心肌梗塞

小「心」!高溫恐致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日頭赤炎炎」是最近幾個月大家出門的切身感受,夏季高溫除了要小心中暑以外,還有一種致命的疾病不可不小心,那就是心肌梗塞,一般認為心肌梗塞好發在冬天,但據佳里奇美醫院急診醫學科統計發現今(105)年夏天心肌梗塞病例數,比起去(104)年冬天卻不減反增。今(105)年1~3月份急性心肌梗塞病例有28例,但5~7月份的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數竟然高達35例!今年1~3月份的平均氣溫為18.1°C,而5~7月份的平均溫度則高達29.2°C。男性發病個案比女性多 占7~8成佳里奇美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朱逢源表示,心肌梗塞的疾病發生率不僅沒有隨著溫度上升而減少,反而異常炎熱的極端氣候,甚至可能會導致心肌梗塞的疾病發生率增加,此外,在心肌梗塞病人族群中,男性發病個案數顯著比女性多,男性約占7~8成,且男性發病的平均年齡64.6歲也遠比女性的76.6歲來的低。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是因為冠狀動脈疾病的高危險群產生血管阻塞的急症,危險因子有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年齡(男性>45歲,女性>55歲)、家族史、懶散不運動的生活型態。每1小時 休息10~15分鐘至於夏天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確切原因,仍需醫學研究進一步證實,目前醫界推測可能和高溫脫水,以及冷熱溫差劇烈變化有關,因此夏季高溫從事戶外活動或工作,建議每1小時就要尋找遮陰處,適當休息至少10~15分鐘,並且隨時補充足夠的水分,以避免產生脫水現象。夏天產生胸痛 應迅速就醫高危險族群盡量避免冷熱溫差變化太快的環境,導致心臟血管無法適應,例如從戶外高溫要進入冷氣房前,建議先在緩衝空間慢慢適應溫度變化至少5分鐘,或是在冷氣房中穿件外套保暖,以避免離開冷氣房溫度劇烈變化,佳里奇美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朱逢源提醒,如果發生夏天產生胸痛等典型心絞痛症狀,記得迅速至急診室就醫以早期診斷並早期治療,才能增加急性心肌梗塞的存活率。

狂灌冷飲 氣喘恐蓄勢待發

狂灌冷飲 氣喘恐蓄勢待發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炎炎夏日,許多家長會因為天氣熱,而讓孩童喝冰涼飲料消暑,但這對有氣喘的孩子來說,可是一大傷害,雖然沒有寒冷的天氣,但孩子吞下去的都是寒冷的食物,這樣氣喘不是不發,而是蓄勢待發。反覆接觸過敏原 引起呼吸道發炎南投醫院兒科醫師周雅玲表示,氣喘是兒科最常見的慢性病,氣喘主要是遺傳體質加上過敏原,或其他刺激物長久刺激呼吸道所造成,反覆接觸外來的過敏原所引起的呼吸道慢性發炎,氣喘的主要症狀為:● 明顯咳嗽,尤其是夜間咳嗽或清晨咳嗽。● 感冒症狀常持續兩週以上才會好。● 運動後出現明顯咳嗽或喘鳴聲。● 大哭或大笑後會咳嗽。● 喝完冰涼的飲料或吃冰涼食物後,會咳嗽或出現喘鳴聲。● 吸入過敏原、二手菸或冷空氣後,會咳嗽或出現喘鳴聲。● 急性發作時,會明顯咳嗽、喘鳴聲,胸口悶或緊緊的、呼吸急促,甚至胸口凹陷。對塵蟎過敏 應使用木板床周雅玲醫師表示,治療上主要是使用慢性抗發炎的保養藥物(吸入性類固醇),幼童的部分會建議使用吸藥輔助艙,另外也有每日口服的白三烯調節劑,但效果不比吸入性類固醇好,除了藥物之外,外在環境因素也很重要,例如過敏原,而誘發小兒氣喘發作最重要的過敏原為塵蟎,因此對塵蟎嚴重過敏的病童,最好使用木板床、防蟎床套或將塑膠套包裹彈簧床墊、棉被,並且定期清洗床單被單,不使用地毯、布製傢俱、或布娃娃。

升1度蚊子多10倍 日本腦炎案例增

升1度蚊子多10倍 日本腦炎案例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灣日本腦炎進入流行高峰,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近期台灣陸續確診多例日本腦炎案例,加上北台灣今年連續多天飆到38度,破氣象局百年來的紀錄,研究指出,溫度每上升1度,蚊子數量會增10倍,日本腦炎病毒感染目前並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可供治療,只有疫苗接種可提供有效預防。傳統疫苗淘汰 防護力提升台大醫院小兒部部主任黃立民表示,傳統不活化鼠腦疫苗將被淘汰,目前台灣已核准新型的細胞型日本腦炎疫苗,包括細胞型不活化及細胞型活性減毒疫苗,國人對於日本腦炎的防護力將大幅提升。溫度升1度 蚊子量增10倍台灣每年日本腦炎案例數皆超越日、韓,一旦發病,致命率可達30%,倖存者中高逹半數會有嚴重的後遺症,日本腦炎主要透過三斑家蚊傳遞,主要的流行季節為每年的5~10月,研究統計顯示,溫度每升高1度,蚊子數量會增加10倍,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灣,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日本腦炎案例也可能隨之增加。病例超過日、韓 以成人為主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部主任邱政洵表示,台灣是日本腦炎的流行地區,即使1986年全面實施孩童公費施打日本腦炎疫苗後,兒童病例已逐漸下降,但近10年來每年全部案例仍超過15名以上,病例數超過鄰近日、韓兩國,病例轉以成人為主,此情形可能與該族群未曾施打疫苗、抗體經久衰退或自然感染率下降等因素有關。四肢無力、頭痛 30%會死日本腦炎病毒會侵犯腦、脊髓及腦膜,一旦發病會有四肢無力、頭痛等症狀,嚴重則會造成20~30%患者死亡,30~50%的倖存者,留下永久的神經性症狀或精神性異常等後遺症,民眾千萬別輕忽日本腦炎的嚴重性。

一「臂」之力 達爾文手術恢復快

一「臂」之力 達爾文手術恢復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38歲的蔡小姐患有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動過1次手術切除子宮內膜異位瘤,今年2度復發時,右側腰部嚴重疼痛就醫,經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因深層子宮內膜異位瘤造成右側腎水腫,到院緊急置放雙J輸尿管導管,及右側經皮腎臟導管暫時改善。達爾文機械手術 隔天可下床為了根除深層的子宮內膜異位,需再次接受手術,切除包覆輸尿管的深層子宮內膜異位瘤,執行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切除深層子宮內膜異位,術後隔天即可下床進食,3天後拔除右側經皮腎臟導管。盛行率6~10% 好發不孕婦女三軍總醫院婦產科醫師王毓淇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盛行率約6~10%,好發於年輕不孕婦女,子宮內膜異位發生原因不明,但與女性荷爾蒙有關,最新研究甚至發現,子宮內膜異位與亮細胞型卵巢癌有關。經痛、經血量多、骨盆疼痛子宮內膜異位症狀多變,常造成經痛、經血量多、骨盆疼痛、性交疼痛、不孕、甚至有案例發生咳血、血便、壓迫膀胱輸尿管造成血尿,更甚者發生腎水腫造成單側腎臟衰竭,子宮內膜異位瘤復發率極高,根據統計約40~50%病患術後5年內可能復發,且復發後常常造成沾黏或更嚴重症狀。出血少、復原快、傷口小針對復發的子宮內膜異位手術時需更小心,因為手術的併發症往往高於初次手術,一般作法,若接受傳統手術需在原約12~15公分傷口,術後易沾黏,手術耗時,達文西手術是一種更精密的微創手術,出血量少,病人復原快、傷口小,病人順利在術後3天拔除右側經皮腎臟導管,順利解除腎衰竭危機。  

瘋抓寶 玩出惡「視」力

瘋抓寶 玩出惡「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瘋玩寶可夢,全台颳起「抓寶」風潮,夜晚時常看見行人低頭玩手機,一名20歲男大生忙「抓寶」,每天直視手機超過14小時,視力從0.9驟降至0.2,求助眼科之外,也到中醫診治,透過中西醫合併治療搶救「惡視力」,瘋玩寶可夢,眼睛長期暴露在藍光下,造成眼睛水晶體和黃斑部受傷,易引發白內障。看物模糊、視野扭曲、有黑影這名20歲男大生,不分日夜玩「精靈寶可夢」遊戲,晚上還特地跑到公園、文化中心、高速公路休息站抓「寶貝」,就診時,視力僅剩0.2,黃斑部出血,看物模糊不清,視野扭曲,影像出現黑影。睫狀肌鬆弛、水晶體受傷另一名30歲的電腦工程師是高度近視者,每天盯電腦超過10小時,晚上又和女友相約抓「寶貝」,除了發現眼睛內部的睫狀肌,發生鬆弛的老花現象,且水晶體也受傷,未來易引起白內障及黃斑部病變。藍光直射視網膜 度數增加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郭祐睿表示,現代人的工作都離不開電腦,白天上班眼睛已經盯住電腦螢幕至少8小時,下班還到漆黑的公園抓「寶貝」,目不轉睛盯著過亮的手機螢幕,藍光直射黃斑部及視網膜,如果在發育期就養成這樣的習慣,很容易讓近視度數增加,引發高度近視。高度近視本與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與黃斑病變有很大相關,千萬不要掉以輕心,這2位患者都是屬於長期使用藍光產品,影響黃斑部及水晶體,在中醫治療上,首先要辨證,並加入有明目活血功能的決明子、川芎,具有抗血管新生、溫裡散寒的薑黃,同時配合針灸刺激眼周的內睛明、球後等穴位,趕緊保住視力。3C控多吃抗氧化葡萄、玉米郭祐睿醫師提醒,瘋玩寶可夢,千萬不要玩掉自己的視力,3C控平時要多吃具有抗氧化力的食物,例如:綠花椰菜、南瓜葡萄、玉米、木瓜、藍莓等,並配合有氧運動,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不要於暗處使用手機,才是護眼之道。 

臉歪嘴斜 內視鏡手術幫你顧面子

臉歪嘴斜 內視鏡手術幫你顧面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7歲的朴教授,2007年開始發現右耳下有一顆腫瘤,經診斷為腮腺腫瘤,因工作繁忙,無法定期就診,近5年腫瘤逐漸大到影響外觀,韓國醫師建議進行腮腺切除手術,但會犧牲顏面神經,導致顏面神經麻痺,即使保留顏面神經,術後也會傷害到顏面神經,朴教授遍尋韓國和美國的名醫,但都得到相同的答案。內視鏡手術 可保留顏面神經考量到顏面神經麻痺將導致臉歪嘴斜,將會失去微笑、皺眉的能力,以及口水會不自覺漏出的問題,朴教授上網查閱資料,發現內視鏡腮腺手術,在腮腺切除手術中保存顏面神經,有很高的機率,傷口大小也較傳統手術有很大進步,於是決定於8月11日,來台進行腮腺腫瘤切除術。深層腫瘤 占腮腺腫瘤10%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副院長暨彰基耳鼻喉暨頭頸部主治醫師陳穆寬表示,腮腺分為淺層和深層2部分,而顏面神經則穿越其中,根據統計,深層腮腺腫瘤占所有腮腺腫瘤的10%左右,手術有必要切除深層腮腺腫瘤,就必須要辨識並跨過顏面神經,是極為精密複雜的手術。臉歪、漏口水、無法皺眉、微笑顏面神經是十分纖細的構造,手術中稍為牽扯損傷,就可能導致神經麻痺或不可逆的傷害,顏面神經會分出5個分支,支配臉部大部分的運動功能,若有損傷會造成臉部肌肉麻痺,導致臉歪嘴斜、漏口水、無法皺眉和失去微笑的能力,手術歷經2個小時才將腫瘤及神經完全剝離,術後顏面神經功能完全正常,臉龐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醫訊/泌尿系統衛教講座

醫訊/泌尿系統衛教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女性常常因為憋尿造成尿道感染,所謂尿道感染(或是稱為泌尿道感染),指的是有細菌經由泌尿系統侵犯人體組織,包括尿道、膀胱、輸尿管甚至腎臟而產生感染,一開始症狀可能很輕,惡化的結果可能會導致死亡。為提供民眾全方位的照顧,將在泌尿科門診舉辦講座,由泌尿科醫師葉惠玲分享,衛教講座主題「告別滴滴答答-談婦女應力性尿失禁」內容貼近生活,非常實用,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泌尿部門診衛教講座時間:105年8月24日 星期(三) 下午13:30~13:50地點: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門診(花蓮市中央路3段707號)  洽詢:花蓮慈院公共傳播室 游繡華 黃思齊 彭薇勻   03-8561825轉分機3470、5202或3548   0935-232419、0953-509588 

開學好Blue 5撇步幫你收心

開學好Blue 5撇步幫你收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長達2個多月的暑假即將結束,生活秩序大亂的同學,可以提早做「收心操」,面對即將來臨的新學年,家長可以從現在開始,幫助孩子來做「開學收心操」,只要簡單5招,替孩子做好準備上學的心理準備,避免孩子在長假之後養成懶散、脾氣暴躁現象。早半小時上床 調整狀態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許維堅表示,小朋友在開學前幾天,應避免晚睡、參與夜間活動,每天可以提早半個小時上床,慢慢調整生理時鐘,讓身體跟心理都回到上學狀態,長假結束,避免開學時發生「收假症候群」,以下為「開學收心操」5撇步:1)    營造即將開學的氣氛 /家長可預先提醒小朋友即將開學,分享假期的快樂點滴,以及假期將結束的心情,並給予關心與重視。2)    引導孩子檢視作業 /檢視是否有遺漏的作業,家長可陪伴小朋友完成作業,增加親子互動。3)    生活作習調整 /將作習時間,如起床時間、就寢時間等調整成開學後的生活作習,逐漸恢復規律的生活習慣。4)    適當規範3C產品使用 /提醒孩子正確使用3C產品,家長要以身作則與小朋友一同適當使用,規定使用時間、休息時間。5)    心理準備 減少休閒時間 傾聽孩子心聲家長與小朋友一同做好準備,心情及時間也可以一起調整,開學前家長應幫忙孩子收心,調整生活作息,並減緩子女上網、看電視等休閒時間,多傾聽孩子心聲,讓孩子感受父母的關心,也可鼓勵孩子多與同儕聯絡,回想快樂時光,也會增加上學動力。

鼻塞10年治不好?原是鼻骨折!

鼻塞10年治不好?原是鼻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63歲男子,10年前因嚴重車禍撞歪鼻子、鼻樑變塌,原本的輕微過敏在鼻子撞歪後,長期鼻塞,幾乎都以嘴巴呼吸,晚上也睡不好覺,雖然持續到診所拿過敏藥,狀況都未改善,後男子感冒至醫院就診,才驚覺鼻塞10年竟與舊傷有關,進行「功能性鼻整形手術」矯正彎曲阻塞的鼻道,呼吸才能回復暢通。鼻腔空間不足、呼吸不順男子就醫時,外觀有明顯的歪鼻及馬鞍鼻,經鼻內理學檢查排除腫瘤等因素後,透過內視鏡確認個案鼻部創傷後鼻樑扭曲、鼻骨下陷,鼻中膈嚴重彎曲至左側鼻腔,鼻腔空間不足影響呼吸氣流不順。截骨、隆鼻術 導回正位馬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朱立箴表示,若是因為鼻腔構造缺陷而鼻塞,須以功能性鼻整形手術,矯正鼻腔結構治療,歪鼻需以「鼻中膈成型術」及「截骨術」修復,「截骨術」將歪斜的部分導回正確位置,「鼻中膈成型術」以自體軟骨重建新的鼻中膈,馬鞍鼻則採「隆鼻術」將肋軟骨置於新的鼻中膈上方,撐起塌陷的鼻背。功能性鼻整形 重建外觀鼻子是五官最突出的部分,也是外力撞擊後最常受傷的部位,創傷後外觀也許只有輕微變形,內部結構若發生骨折卻能影響呼吸功能,面對這種無法以藥物治療的問題,功能性鼻整形手術著重於重建鼻道,矯正呼吸不順及鼻塞,也可同時於手術中運用植入物改變鼻部外形達到美觀效果,例如歪鼻、馬鞍鼻矯正等。常見的「內視鏡鼻中膈鼻道成形術」就是一種功能性鼻整形手術,尤其耳鼻喉科醫師對鼻部解剖構造有詳細認識,也有比較多鼻部手術經驗,一方面能正確重建鼻樑支撐結構,另一方面也能修飾鼻部形狀,一次性的將鼻腔架構功能及美觀調整到理想狀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