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手麻像針扎 長骨刺當肌肉痠痛

手麻像針扎 長骨刺當肌肉痠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0歲的陳先生從事電腦工作,習慣躺在床上看書,2年前莫名開始出現上肩胛疼痛,去年開始左上臂發麻往下至左手大拇指及食指,最後麻痛感延伸至右手及腰部,看了多家醫院檢查都說是肌肉痠痛,像針扎的麻痛感讓他無法入睡,甚至左腳已逐漸萎縮,到醫院檢查,發現是頸椎椎間盤壓迫神經,即長骨刺,手術後終於擺脫病痛。動作超過30秒後 左上臂開始腫脹長時間使用電腦、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不知不覺引發現代人常見的頸椎病,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表示,陳先生有一天發現自己同一個動作超過30秒後,左手上臂就會開始腫脹,延伸到食指,每次痛起來像是被針扎到,今年開始走路也出現平衡問題,經診查確定頸椎第6、7節之間的椎間盤嚴重壓迫脊髓神經。頸椎椎盤突出 初期時感覺像落枕陳金城醫師指出,大部分頸椎椎盤突出的病人,在初期時感覺像落枕,為頸椎肌肉發炎反應,多在一個禮拜內會好,開始出現麻痛症狀時,可能是脊髓或神經根的壓迫,如果是腫瘤或骨頭移位,推拿時就會有風險,建議在治療前先查明病因,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手術,初期經由復健、藥物治療,8成以上的患者都能得到緩解。一樣的姿勢維持過久 易磨損軟骨椎間盤功能主要承受重力及彎曲動作,若脊椎在長期不當的受力下,容易導致脊椎椎間盤老化,甚至脊椎環破掉,而使得內容物跑出壓迫神經,若一樣的姿勢維持過久也易過度磨損軟骨,導致軟骨變薄,所以最好相同的姿勢不要過久,特別是不當的彎曲要注意,建議1個小時就要起身活動筋骨。

強光不護眼 高雄白內障比達15%

強光不護眼 高雄白內障比達15%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41歲醫事人員,因本身為高度近視者,加上生活中無法避免的3C使用而出現視網膜剝離與早發性白內障,幸好於視力出現異狀時便及早就診,立即接受治療,在醫師鼓勵之下及自身積極配合治療後,目前已漸漸恢復穩定視力。陽光強、紫外線數值高 眼睛加速老化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民國101年~103年高雄眼疾患者中,患有白內障人口比率平均高達15%,勝過台南13%以及台中12%,居中南部3都之首,根據開業眼科診所院長潘志勤觀察,高雄陽光強,紫外線數值高,卻僅少數民眾採取防紫外線措施,水晶體大量吸收紫外線將造成眼睛加速老化,可能導致白內障提早報到。6成南部銀髮族 喜歡光線微弱使用3C除了環境促成疾病發展外,錯誤3C使用行為亦是白內障推手,根據護眼趨勢調查,近6成南部銀髮族喜歡在光線微弱時使用3C,稱冠北中南3地區,調查亦指出3成5南部銀髮族習慣躺臥或側臥等不良姿勢使用行動螢幕裝置,姿勢不正確、距離裝置過近,或在燈光不足的環境下使用3C,都是造成白內障比例居高不下主因。暗處使用3C 使瞳孔放大、增加光線量潘志勤院長補充,在暗處使用3C,會使瞳孔放大、增加光線進入量,大量強光近距離進入水晶體,就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建議應在使用電腦、手機時,每隔30分鐘眼睛要休息,幫助眼睛肌肉放鬆,且姿勢要端正坐好,於光線充足下保持30公分以上距離。並記得定期做視力檢查,及早發現與治療。

無刀口手術 助翁開「心」一回

無刀口手術 助翁開「心」一回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90歲的王老先生今年開始出現活動後呼吸會喘的現象,漸感身體無法負荷,成大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政翰表示,檢查發現病人有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導致心臟血流無法有效送出而造成心臟衰竭,鑑於年老病患接受傳統開心瓣膜置換手術有較高死亡率,經評估決定採用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來治療。完全沒有刀口 1星期順利出院成大醫院心血管外科醫師蔡孟達表示,手術是經由病人鼠蹊部股動脈,放入導管至主動脈瓣位置,將新的瓣膜支架撐開,再以血管閉合器修補股動脈傷口,完全沒有刀口,術後1星期即順利出院,以超音波追蹤新瓣膜運作良好。逾70歲 約3%有主動脈瓣狹窄李政翰醫師指出,近年隨著老化人口增多,瓣膜隨著年齡退化而有鈣化、粘連的情形,是造成主動脈狹窄的主要病因,逾70歲的病患,約3%有主動脈瓣狹窄,若因年紀過大或合併其他疾病,無法進行主動脈瓣置換手術,且已開始產生心臟衰竭症狀時,1年的死亡可高達約50%。他表示,主動脈瓣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正常狀態下需配合心臟收縮、舒張,做打開及關閉的動作,是血液通往全身的開關,但主動脈瓣有可能因為先天或後天的原因,造成狹窄或閉鎖不全的病變。完全撐開主動脈瓣 傷口小、復原快蔡孟達醫師表示,傳統對於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的治療,多為進行開胸手術置換主動脈瓣,現在透過結合影像檢查、介入治療的技術,可以執行微創式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經由導管將瓣膜支架置入,完全撐開主動脈瓣,與傳統手術比較,傷口小、復原快,對高齡且合併其他疾病的主動脈狹窄病患來說,相對安全。

驚!胃潰瘍竟致血便

驚!胃潰瘍竟致血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學大考結束後,青青學子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頭,只是,在這幾家歡樂幾家愁之下,卻也有人因此而引發許多疾病,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就是胃潰瘍,就有一名17歲的青少年因為考試壓力大,飲食起居不正常,致使出現胃潰瘍而有血便的現象,他還以為罹癌了,讓他心驚驚。 出現暗紅血便 照胃鏡確診為胃潰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雷鎮豪表示,這名青少年是因為有血便來就醫,血便顏色是暗紅色,經由照胃鏡檢查,發現有胃潰瘍,暗紅色血便是由於胃潰瘍造成出血,以致排便會有血便,還好症狀不嚴重,只需要服用制酸劑及抑制胃酸分泌藥物治療即可。 暗紅色血便 常是上消化道疾病當發生暗紅色血便時,往往會令人感到很害怕,生怕是罹患了癌症,其實,也有可能是胃潰瘍,雷鎮豪醫師指出,會有暗紅色血便,通常是上消化道疾病,經由胃鏡檢查可以確診,而若是出現鮮紅色血便,則多是下消化道疾病,例如因為便秘造成的肛門口撕裂傷,或是痔瘡,有不少小朋友因為挑食造成便秘,進而引起肛裂。 飲食不正常+熬夜是危險因子胃潰瘍的治療除了藥物之外,很重要的就是飲食與生活型態的改善。雷鎮豪醫師進一步指出,由於青少年為了考試要有好成績,往往壓力很大,除了會飲食不正常,再加上經常熬夜,都是造成胃潰瘍的重要危險因子,所以,想要避免胃潰瘍上身,最好是能改善飲食與生活作息。(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亂開車門 女右腳掌幾乎全斷!

亂開車門 女右腳掌幾乎全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馬路三寶釀禍!道路行駛中,讓廣大二輪族最怕的莫過於突然打開的汽車門,一名20歲女子於市區騎乘機車時,突遭路邊汽車猛然打開車門,反應不及下造成她右腳掌和車門劇烈相撞,導致蹠骨開放性骨折合併肌腱受傷,整個腳板幾乎被銳利的車門砍斷,骨頭外露,送醫治療手術搶救,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免於截肢。開關車門肇事 處3600元以下罰鍰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資料,去年開啟車門不當導致交通事故傷亡案件有3千多件,立法院已初審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新增汽車駕駛人停車時,駕駛人或乘客未依規定開關車門而肇事者,可處12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右足腳掌幾乎被砍斷 嚴重的開放性骨折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骨科醫師林宗志指出,患者的右足腳掌幾乎像被砍斷了般,第4、第5蹠骨有嚴重的開放性骨折,可見到斷裂的骨頭外露,右踝也有肌肉和肌腱多處受傷斷裂,醫師緊急施行手術清創縫合及蹠骨固定,接回受傷部位,術後狀況恢復穩定,住院5天即返家休養,積極復健後,目前已可自然的雙腳走路。他表示,這類型高衝擊力,混和道路砂石高汙染傷口的開放性骨折或創傷性截肢,很容易發生傷口感染或術後骨折難以癒合的問題,有時可能因受傷情況嚴重而必須進行截肢,處理起來需要相當的經驗與技巧。勿貿然搬動、維持現有姿勢待處理這類型受傷的直接撞擊點多是膝蓋或下肢,或是被機車把手或龍頭撞到胸腹部的鈍挫傷,以及倒地後的頭部外傷,或對側的肩膀撞擊導致肩部外傷骨折,林宗志醫師補充,對於開車駕駛及下車的乘客,更應該注意開車門時其他用路人安全,事故當下切記勿貿然搬動,立即叫救護車並請傷者維持現有姿勢,待救護人員妥善處理。 

私密處保養2迷思 青春期女孩最容易犯

私密處保養2迷思 青春期女孩最容易犯

(撰文/Megan Chen) (諮詢/阮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林佩萱醫師) (圖片/優活健康網)   (圖說:青春期女性的私密處保養,就讓醫師告訴你。) 女性的一生有幾個重要階段,青春期就是其中之一,青春期的女生,在月經初潮過後,身體也開始跟著產生變化,也因邁入愛美的年紀,會長時間穿著緊身牛仔褲,而這樣的行為卻會為私密處帶來不少傷害。究竟邁入青春期的女生,該如何保養私密處呢?就讓醫師來為你解答! 「妹妹好癢,最近分泌物變多,顏色好像有點深黃…」要小心!妳的私密處可能感染了!林佩萱醫師解釋,因為乳酸桿菌的關係,健康的女性私密處環境為弱酸性可以抑制致病菌的生長,任何原因造成陰道酸鹼值改變,就可能引起私密處感染。 黴菌、細菌、滴蟲感染 我到底是哪種?   (圖說:3種常見私密處感染,可依據症狀來分辨。) 陰道常見的感染菌種多半以細菌、黴菌及滴蟲為主,這三種感染的症狀也會有所不一樣,林佩萱醫師說,私密處若被黴菌感染,除了會癢及刺痛之外,分泌物會有類似乳酪塊狀及豆腐渣般的外表;倘若是被細菌感染,一般是以分泌物增多變黃及有明顯異味為主;而若是滴蟲感染,分泌物則會呈現黃綠色及惡臭,及可能伴隨解尿疼痛。 「不同的感染,治療方式也會不一樣。」林佩萱醫師說明,細菌及黴菌陰道感染除了使用陰道塞劑外,複雜性感染或是沒有性行為的女性,也可使用口服抗生素約1至2星期治療;至於是滴蟲感染的話,就必須以口服藥物1星期才能達到療效,特別注意的是性伴侶也需要一併治療。 解密!私密處感染6大原因   (圖說:6點易造成私密處感染,壓力、不當清洗都是原因。) 1)壓力大/壓力大會造成免疫功能失調,導致陰道菌種的改變。 2)頻繁的性行為/男性精液pH值為鹼性,若頻繁性行為,將會破壞女性私密處的弱酸性環境,免疫力較差的女性可能因此而反覆性感染。 3)不當的陰道清洗/其實健康的陰道並不需要特別灌洗,特別是使用錯誤的清洗劑,造成陰道酸鹼度改變,為臨床上經常見的原因之一。 4)因為疾病使用抗生素也可能導致陰道菌種失衡,而引起陰道炎。 5)悶熱潮濕的環境/細菌黴菌都喜愛潮濕悶熱的天氣,所以平時應該避免穿太緊的牛仔褲、內褲質料應該選擇棉質且寬鬆,才能杜絕細菌黴菌找上門。 6)月經前後/分泌物會增多,而且血液為弱鹼性,假使再加上沒有勤換衛生棉,特別容易造成細菌黴菌的感染。 2項錯誤習慣害慘妳! 女性的一生中,難免會出現幾次的私密處感染,不過若是出現反覆感染,就要懷疑自己的生活習慣可能出現問題了喔!讓林佩萱醫師揪出背後的不速之客! 1)愛用護墊 臨床發現,私密處反覆感染的女性,因為在意分泌物變多,會傾向使用護墊保持私密處的乾爽,殊不知,護墊的使用反而讓私密處變得更悶熱潮濕,無形中增加私密處感染的機會。 怎麼做→建議非月經期間,就不要用護墊了,若擔心分泌物太多,可以改成勤換內褲的方式,一天換個1、2件,但要注意,內褲要選擇棉質且寬鬆的。 2)不當灌洗私密處 很多女性會利用沐浴乳等含皂的清潔劑來清洗私密處,別忘了皂是一種鹼性的清潔劑,用來清洗私密處反而造成菌種無法平衡,感染問題也很難痊癒。 怎麼做→其實陰道並不需要特別清洗,外陰部也只需要用清水或洗滌私密處的弱酸性洗潔劑,謝絕任何含有皂類、香料、香精等刺激性的洗潔劑。 預防私密處感染 跟著醫師做就對了!   (圖說:除了提升人體免疫力,可補充有經臨床試驗的女性私密處益生菌。) 談到私密處的預防,林佩萱醫師說,除了剛剛談到的適當釋放壓力、調整生活作息、平時不使用護墊、勤換衛生棉之外,飲食方面應力求均衡,因為在營養均衡的前提下,人的免疫力自然能夠提升,就有抵抗任何細菌、黴菌的能力。 不過,針對容易反覆感染的女性,林佩萱醫師就推薦適時補充益生菌保健品就很重要了。林醫師說,診間很多患者都會說自己有吃益生菌的習慣,其實他們指的是針對腸道的益生菌,而非女性私密處專用之乳酸菌。 可是坊間女性私密處乳酸菌品牌那麼多,到底該怎麼選擇?林佩萱醫師解答,譬如民眾可以注意乳酸菌品牌有沒有SNQ國家品質認證,另外,很重要的就是「有無人體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對預防陰道感染有所幫助。

一萬小時的追求 「好色旦糕」上桌!

一萬小時的追求 「好色旦糕」上桌!

(撰文/徐平) (諮詢/GREEN BAKERY綠帶植物烘焙負責人:曹思蓓) (圖片/GREEN BAKERY綠帶植物烘焙提供) 小巧的杯子蛋糕,剛剛好的飽足感,是下午茶的經典品項,糕體上方的奶油慕斯色彩鮮豔,常因大量的色素添加令人望之卻步,位於松山的GREEN BAKERY綠帶純植物烘焙,為了傳遞動物友善的觀念,力行綠色生活,利用紫色地瓜、甜菜根、百香果、檸檬等蔬果染色,製作出純天然色素,用蔬果製成的慕斯代替鮮奶油,讓喜愛吃甜點又怕胖的民眾,可以重新將杯子「旦」糕列入午茶甜點選擇。   (去除動物性原料,使用天然色素研發的甜點。左起為微笑雪球、杯子旦糕系列、田園菇菇司康 。圖片提供/GREEN BAKERY綠帶純植物烘焙) 去動物成份 透過蔬果及五穀轉化替代 7年前,從事視覺設計的老闆曹思蓓,無意間看到《地球公民》的記錄片,發現原來組成生活的一日所需,包含飲食、生活用品、服裝等,許多都是由動物被殘忍對待、犧牲而來,為了不再讓更多動物受到傷害,她下定決心吃素。   (老闆曹思蓓表示,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要為了下一代延緩環境惡化。 圖片提供/GREEN BAKERY綠帶純植物烘焙) 由葷轉素的第一個挑戰,喜歡吃甜點的她發現,一旦拿掉傳統蛋糕的基底──蛋跟牛奶,這2個最基本的元素,傳統蛋糕就會宣告失敗,因此,她蒐集許多資料後,發現純素者,又稱「Vegan」,在國外有很大的族群,源自歐美的「Vegan」飲食概念,是在食材中去除所有動物性的成份,大量運用有機、植物性的食材製做糕點,而透過豐富的蔬果及五穀的轉化與替代,可以讓許多「Vegan」重新回味、模擬想念的滋味。 把蛋奶拿掉 有一樣的口感 網路上有很多「Vegan」的改良版食譜,但由於「Vegan」的歷史跟傳統甜點相比,有近百年的差距,很多食譜配方不成熟,失敗率非常高,當時還在從事設計工作的曹思蓓,每天下班之後花費2個小時,研發純植物點心,她相信經由「1萬小時定律」,努力一定可以帶她邁向成功,「我從甜點開始作,因為甜點的門檻比較高,沒有蛋、奶作不出來,我想挑戰把蛋奶拿掉之後,還可以有一樣的口感。」曹思蓓說。 曹思蓓表示,做甜點的人吃的時候是會有罪惡感的,因為製作過程中,奶油、蛋、奶的比例實在驚人,除了杯子蛋糕之外,店內的另一項招牌──「豆腐布朗尼」也巧妙利用有機植物油,加上黃豆豆皮大量打成泥替代厚重的奶油,取代油多、蛋多的傳統布朗尼,作出來的成品沒有奶油的味道,因此巧克力味更濃郁,卻更沒有負擔。   (豆腐布朗尼負擔減少,口感一樣濃郁。 圖片提供/GREEN BAKERY綠帶純植物烘焙) 店內的「旦」糕,取日出的意義,代表新的世代,全新觀念的誕生,希望可以藉由去除動物性成分,作出好吃的甜點,間接告訴消費者,早點從體內環保作起,不犧牲美味,維持健康也可以有另一種選擇。 (有機原料,讓客人安心享用美味甜點。 攝影/徐平) 別被便宜綁架 提供多方受惠 「我們都習慣被便宜綁架。」曹思蓓表示,食安問題是一大隱憂,為了去除氫化的奶油、化學色素、白糖、漂白麵粉,店內使用的都是有機麵粉、有機糖、天然色素,她希望能夠由她的店作起,讓少數人作的事,能夠提供多方受惠,「第一,針對消費者來說,能吃到安心的商品,第二,有機栽培,讓土地也能夠得到尊重,第三,阻止畜牧業大量消耗能量,第四,我自己也可以養活自己跟同伴。」曹思蓓說。 (泰戈爾甘納許皇冠蛋糕,以南瓜為糕體基底,灌入大量巧克力製作而成。 圖片提供/GREEN BAKERY綠帶純植物烘焙) 從食品到環境 每個細節都安心 除了吃的「旦糕」之外,店內的桌椅也都是採用FSC國際認證的環保造林製作而成,木材表面無塗料,不會亮晶晶,對環境無害,保持了原木的自然紋路,讓客人接觸到的桌面也是舒服而安全的,從食品到環境,店內的每個細節都讓客人安心,希望在適應新的變化的同時,也可以享受美味和維護環境,不但能夠讓動物更快樂生活,延緩環境的惡化之餘,也能夠讓地球永續發展,保障下一代的福祉。

控制血糖找無門?醫學證實:日食16根秋葵

控制血糖找無門?醫學證實:日食16根秋葵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年過半百的蘇先生半年前確診為代謝症候群,醫師建議改善暴飲暴食的習慣,並需長期服用藥物以控制血糖,為此,太太對飲食嚴格把關,讓他吃飯變得很痛苦,為了擁有健康生活,蘇先生自行上網找了許多控制血糖的方法,得知秋葵有許多研究實證輔助控糖,便自己嘗試製作秋葵水,卻因口感黏膩且耗時而放棄,後經朋友介紹,每日飲用2次秋葵萃取物,一個半月後血糖明顯改善。每日飲用秋葵水 一個月間血糖降1/2大葉大學生物產業科技學系副教授宋祖瑩長期進行血糖代謝的中藥研究,其父親也長期為代謝性症候群困擾,在得知秋葵的功效後便讓父親每日飲用足量的秋葵水,一個月間血糖從300mg/dl降為150mg/dl,整整降了1/2。對此,宋祖瑩教授與中國醫藥大學營養學系副教授楊惠婷,針對秋葵植株、花、籽進行深入研究,經過1年多實驗發現,16根秋葵萃取物可有效控制血糖,87.5%的受測者,在8周內平均血糖從163.4mg/dl降為141.0mg/dl,持續觀察飲用8周後,受試者平均血糖也改善14%。異槲皮素抗氧化性 有效降低血糖水平秋葵含有豐富水溶性的膳食纖維,配合足量的水可以阻止腸胃吸收碳水化合物,實驗結果同時也發現,秋葵的「異槲皮素」與「血糖控制」有正相關,異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性及調解葡萄糖代謝作用,能夠有效改善血糖水平。150萬糖尿病患 45%飲食控制認知錯誤全台灣有超過150萬的糖尿病患者,而根據資料統計,有45%患者飲食控制認知錯誤,台灣營養學會營養師鄭師嘉表示,許多糖尿病患者需進行少鹽、少糖、少油等飲食限制,而為了有效控制血糖,試圖依靠飢餓療法等極端方式,不但無法有效控糖,反而容易使血糖範圍飄移、熱量不足造成身體機能失調,坊間也盛傳許多未經證實的控糖飲食偏方,患者隨意大量嘗試之下血糖不降反升。吃「素顏」澱粉 適量蛋白質、水分補充鄭師嘉營養師補充,大多數病友較難達到良好的飲食控制,建議病友可以在餐前拍照,將照片帶到診間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另外,若擔心吃太多碳水化合物導致血糖升高,可在餐前喝秋葵水增加飽足感,其實只要吃足夠的「素顏」澱粉,如地瓜、芋頭等未加工過的食物、適量蛋白質、水分補充得當、水果慎選甜度,血糖控制將不再困擾你。//  var google_tag_params = {ecomm_prodid: 'REPLACE_WITH_VALUE',ecomm_pagetype: 'REPLACE_WITH_VALUE',ecomm_totalvalue: 'REPLACE_WITH_VALUE',};/* */

醫訊/乳癌患者術後少運動 淋巴水腫手不舉

醫訊/乳癌患者術後少運動 淋巴水腫手不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乳癌患者切除淋巴結後,認為傷口好了、手臂關節活動度也都正常,常忽略做手部運動及淋巴水腫預防照顧,導致出現關節僵硬、淋巴水腫等問題,嚴重者甚至整條手臂腫到無法舉起,就連拿東西也無法。手臂運動一日3次 減少僵硬、水腫豐原醫院乳房外科醫師袁天民表示,乳癌患者因切除淋巴結,開刀的手臂容易出現淋巴水腫情形,因此非常重視患者術後在家做手臂前後來回擺動、手臂來回繞圈、手腕抓、握等動作,一日3次、一次10~20下,約30分鐘,減少手臂關節僵硬、淋巴水腫等問題。淋巴水腫 導致手常會舉不起來豐原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陳月詩表示:嚴重的乳癌患者術後會整條手臂淋巴水腫,導致手常會舉不起來、也沒辦法提重物,甚至有些人在抓東西時也會覺得痛,或是因為痛到常常固定一個姿勢,造成肌肉痠痛、站姿不正確、駝背。開刀的手貼在牆面上 手指慢慢向上爬其實可以在家自己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像是面向牆壁,將開刀的那隻手貼在牆面上,手指頭慢慢地向上爬,或是雙手放到頭後面,吸氣時把手張開、吐氣時把手放鬆,來回約5~10下,一天3次,術後3個月也可再加強雙手向上舉高,抬頭挺胸縮下巴、縮小腹,維持3~5秒鐘,來回約5~10下,一天3~5次,減少肩膀僵硬、舒緩疼痛、改善姿勢。10月19日星期三上午8點30分到11點30分於院內3樓第一會議室舉辦「術後預防淋巴水腫運動及正念認知與體驗」,歡迎乳癌患者踴躍參與,報名專線04-25271180轉2129,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以為發胖 檢查驚現39公分腫瘤

以為發胖 檢查驚現39公分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39歲體型肥胖女性,近幾個月體重持續增加,腹部也越來越大,自認是肥胖不以為意,家人建議至醫院就診,檢查後發現患者BMI=50.12,有肥胖、高血壓、甲狀腺腫大及巨大腹圍,婦產科檢查則發現腹部有一39X29公分巨大腫瘤,術中從卵巢瘤中引流出2萬3千1百C.C.的深色液體,術後患者體重由134.8公斤減為107公斤。腫瘤佔滿骨盆腔會壓迫 產生頻尿、便祕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的腫瘤,因卵巢位於骨盆腔深部,不易發現,卵巢良性腫瘤通常發展緩慢,且早期腫瘤較小也多無症狀,往往在婦科例行性檢查時才偶然發現,等到腫瘤慢慢增至中等大小約10公分以上時,才常感腹脹或腹痛及腹部腫塊,假若腫瘤大到佔滿骨盆腔及腹腔時即會產生壓迫症狀,如頻尿、便祕等。月經不順 30%會發生良性卵巢瘤在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月經不規則的女性,約有30%會發生良性卵巢瘤,相對的,有良性卵巢瘤的女性,則有50%會導致月經不順的症狀,此外,良性卵巢瘤通常發生於停經前的婦女,一般而言若據有以下的危險因子之一者,較容易產生:1)    肥胖者2)    初經年齡較早者3)    不孕症患者4)    有家族史者。無明顯症狀 半年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卵巢瘤在治療上還是以手術為主,手術的種類主要為囊腫切除術及卵巢全切除術2大類,至於該執行何種類的手術,基本上是依患者的年齡以及是否要保留生育功能為主要考量,若要保留生育力,則以囊切除術為主。總之,絕大多數的卵巢瘤都沒症狀,因此患者常不自知,預防上,只能接受婦科例行性的檢查,所以建議女性朋友半年應接受超音波檢查,尤其是屬於高危險群者,以早期發現子宮及卵巢等腫瘤,並即早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