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冷漠不說話?恐為失智前兆

冷漠不說話?恐為失智前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失智症有很多種,有些類型的初期症狀並不像阿茲海默症的記憶力減退,這時候家屬往往很難接受個案的失智症診斷,某些患者的失智症,是額顳葉型失智症,會讓個案在初期沒有記憶下降,而表現在行為問題上,人格轉變或語言功能退化,因此民眾較難將之與失智症聯想在一起。易怒、社交行為改變、作事品質變差成大醫院神經科兼任臨床心理師范聖育表示,此類型病人一開始多前往精神科、神經科就診,輾轉求醫後即便是確診,個案與家屬都還是很難接受診斷,而個案的易怒、社交行為改變、作事品質變差等,都常被認為是「蓄意找碴」,不是失智病徵,造成失智家庭日常很大的衝突。「早發」型失智症,意指發病年齡低於65歲,在這類患者中,以阿茲海默症最多,額顳葉型失智症次之,但與老年失智同樣有日常生活功能退化,很多原本會做的事情,例如出門買東西、管理金錢等變成不會做,或者有重複言行、不合時宜的舉止與躁動、自我控制力降低、衝動固執、冷漠等異常精神心理行為。可能因非典型症狀而延誤就醫雖然目前並無藥物可以改善額顳葉失智症症狀,家人甚至還可能因為失智症非典型症狀而讓患者延誤就醫,范聖育臨床心理師指出,額顳葉型失智症的行為問題與人格改變像不定時炸彈,無法預測。家中有失智症患者,照顧者可能突然因此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阿茲海默症若是早期發現,多數人可以服用有健保給付藥物減緩退化,早期發現,也能夠確保失智症家庭能夠繼續參與社會,以延緩患者功能性退化。 

洋蔥式穿法 調節體溫好暖心

洋蔥式穿法 調節體溫好暖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立冬後,近日天氣轉為濕冷、早晚溫差變化大,白天天氣悶熱、清晨與夜晚溫度溫差大,是心肌梗塞、心絞痛、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醫師呼籲民眾應注意保暖,採洋蔥式穿法,注意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管控,避免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 盡速送醫急診室主任洪世昌表示,心絞痛、心肌梗塞是急性冠狀動脈心臟病,易發生猝死,致死率高,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BMI及抽菸是誘發心臟病及中風的危險因子,洪世昌主任表示如果民眾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左前胸有壓迫感、呼吸困難、喘、冒冷汗、暈眩、疲倦無力合併噁心嘔吐等症狀,應盡速送醫。救心藥有血管擴張作用 恐影響生命徵象民間傳言一款俗稱「救心」的舌下錠藥物,在緊急時刻服用即可改善狀況,藥劑科主任林鴻昌表示該藥物主要成分為硝化甘油,適應症是冠狀動脈疾病(心絞痛、狹心症、心肌梗塞),有強力的血管擴張作用,可能影響生命徵象。舌下錠並非所有病人都適用,且這是醫師處方用藥,病人應遵從醫囑,使用時要非常小心,林鴻昌主任提醒民眾勿自行至藥局購買、私自服用,應經專業醫師評估身體狀況後使用。經常量測血壓、利用健康檢查了解身體洪弘昌院長提醒民眾應經常量測血壓、利用健康檢查來了解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如果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應規律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治療,溫差大時可採洋蔥式穿法,在室外室內才能夠藉由衣物,隨時調節體溫。

腹部收緊 氣通經絡去百病

腹部收緊 氣通經絡去百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還好2個月的期限很快就到了,我們回到國科會接受驗收成果,這次在陳履安主委辦公室第一次見到李鳳山師父,中高身材長相斯文剛從軍中退役,一心探討修行領域,據了解,他在國防單位即從事氣功方面的教學與應用工作,但隨著長官的更迭,有的支持、有的不支持,工作一直無法順利開展,因而選擇離開。養氣可以幫人打通經脈 替人治病李師父說他有7種不同的練功法,包括「放空」、「放鬆」、「大小周天」等,以及會發2種不同的外氣:「養氣」及「殺氣」,其中養氣可以幫人打通經脈,替人治病,殺氣則會對身體有不良的影響。沒有接觸到身體 但可以感覺體內變化 當天,陳主委請他幫我們參與研究的學者「打氣」,體驗一下得氣的感覺,我率先響應,以禪密功站姿練功,李師父則站在我的身旁,以左手掌心對著我的腹部前丹田,右手掌心對著我的後腰丹田部位,各距離約10公分開始發功,雙手掌並緩慢畫弧。 那一個月,通常我站著練禪密功時,因為腿部無法放鬆,不會產生腹部收緊的現象,只有躺著練時才會發生,結果李師父幫我打氣不到1分鐘,我的腹部就開始收緊,並向丹田集中,我大喊一聲:「來了!」沒想到就在我喊出「來了」的那一瞬間,李師父也脫口而出:「來了!」他雖然沒有接觸到我的身體,但是顯然可以感覺到我體內的變化。腹肚收緊的現象 就是「氣集丹田」從那一刻開始,我才敢確定自己所體驗到的腹肚收緊的現象,就是「氣集丹田」,也確實是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氣」,原來練氣是這麼的簡單,氣集丹田、打通任督二脈也這樣的簡單,看來傳統文化所重視的氣功沒有騙人,既然一開始沒有騙人,練功中途所描述的境界,大概也沒有騙人。接下來3天內,我發現「打氣」的後勁真是強烈,白天坐在辦公桌前,全身肌肉繃緊,若念書、寫作就沒事,但是筆一放下、往椅子上一靠全身鬆弛以後,氣感就如湧泉一般,全身亂竄,直到第4天以後,這種感覺才逐漸消失,讓我體驗到高段師父「打氣」的威力。(本文摘自/科學氣功:李嗣涔博士30年親身實證,每天10分鐘,通經絡袪百病(超值收錄30分鐘科學氣功DVD、QR Code)/三采文化出版)

清除雜物 可提升工作效率!

清除雜物 可提升工作效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前幾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概念,那本書大為暢銷,也掀起一股從清理家中雜物到整理生活的風潮,所謂「斷捨離」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山下英子甚至認為只要捨棄房間廢物,機會就會降臨,也會遇上美好的邂逅,工作效率會提升,靈感泉湧,好事將源源不絕而來。清理無用的雜物 心中混亂也梳理一遍雖然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我們在整理環境時,同時一邊在思考,慢慢釐清自己的思緒,瞭解現在到未來需要些什麼?清除了無用的雜物之後,也將心中的混亂梳理了一遍,被堵塞滯礙的人生重新順暢流動,煩悶也跟著煙消雲散,當然會變得愉快清朗。全世界的老化人口都快速增加中,不只是日本,臺灣的老年化速度即將創下全球第一,近年對老年生活的安排逐漸成為顯學,甚至出現協助年長者清理雜物的新行業,的確,要趁著有體力時整理生活物品,不然東西愈堆愈多,搞不好連正常生活都會受到影響,而這種過度囤積物品的行為,已不只是個人習慣,也許是內心生病了。囤積症患者近8成有焦慮症、重度憂鬱2013年,美國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分類》第5版,正式將囤積行為列為精神病的一種,其診斷症狀包括住處充滿雜物,過度收集東西,對東西難以捨棄,最重要的一點是,缺乏自覺意識,亦即家裡很雜亂和囤積症的差別在於前者願意整理,後者不覺得有問題,根本不想整理也不願意別人幫他整理,據研究,囤積症患者有近8成的人伴有焦慮症,甚至是重度憂鬱症。讓家裡慢慢被物品淹沒,大概基於以下幾個原因:最常見的是貪小便宜或過度珍惜物品,只要還沒有完全壞掉的東西,就捨不得丟掉,也有些人是好東西捨不得用,永遠只用爛東西,珍惜物品原是好事,但太過度的話,也許是來自內心的不安全感。念舊會綁架人生、降低新經驗可能第二個原因是捨不得丟掉過往的回憶,雖然保留帶有回憶的物品是人之常情,但是太過度,甚至停留在過去的歲月中,這種念舊會綁架人生無法往前進,也降低了創造新經驗的可能。有些人遇到挫折或低潮時,會透過購買東西來排解孤單,然後工作太忙沒空整理,不知不覺家裡就塞滿了東西,一旦過了臨界點,似乎也無從下手整理,一天一天過去,年紀愈大,就更沒有精神或體力來整理了。(本文摘自/活得興高采烈/時報出版)

醫訊/早產兒有一顆執著的心 就是堅持呼吸的價值

醫訊/早產兒有一顆執著的心 就是堅持呼吸的價值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台灣,每十個新生命就有一個早產兒,其中最輕的小腳丫才339克,比三瓶養樂多還輕! 每一口呼吸,每一下心跳,都象徵著小腳丫對生命的渴望;當醫療團隊從鬼門關前救回孩子,考驗才正開始… 這些小腳丫出院後,需要呼吸器才能在家順利成長,為了讓小腳丫們有『健康長大』的機會,早產兒基金會提供維生設備租借補助,幫助小寶貝們平安成長。 每年有600位小腳丫需要租借維生設備度過難關,平均每套設備需要新台幣三千元,期盼社會各界能支持這群寶貝,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你的愛心,是小腳丫的一口氧氣! 聯絡窗口:Gina 0921-400-091捐款帳號:5081-51-46733-300銀行名稱: 彰化銀行中山北路分行戶名: 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會(電匯時匯款單請註明『小腳丫AW』,匯款後於匯款單存根聯,註明抬頭、地址、電話,傳真至本會(02)2511-8553,以方便開立收據。)宣導影片:https://youtu.be/b2hr0y_fJFk 

黃金比例 植髮手術秒變型男

黃金比例 植髮手術秒變型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雄性禿有81%是命中注定,掉髮禿頭除了家族性遺傳以外,壓力大、作息不正常、交際應酬都是禿頭提早發生的因子,俗話說「十個禿九個富」,根據最新研究報告,BMI值越高,禿頭會越嚴重,導致「十個禿九個『腹』」,很多30歲上下的年輕未婚男性日漸面臨頂上無毛的窘境,但礙於面子不敢去找專業醫師治療。改善上窄下寬不協調 臉部更立體近2年在整形外科門診發現「型男經濟」的興起,曾有一位30歲左右的男性,一直想要有落腮鬍增加個人特色,醫師建議他執行植髮手術,經過半年時間,漸漸長出落腮鬍,不但改善了他臉部上窄下寬的不協調,臉部變得更立體,朋友看到都以為他做了削骨手術,視覺上臉部縮小一號。目前治療雄性禿最常見的是使用美國FDA認可的外用生髮水及口服藥物,搭配市售對雄性禿有實效的洗髮精成分Zinc pyrithione(1%)或是Keyoconazole(1~2%),建議一周使用2到3次,但如果使用生髮水或藥物效果不明顯或副作用過大,或是毛囊已經萎縮,則可以考慮植髮手術。後腦勺毛囊 進行微創毛囊單位移植過去傳統植髮技術病人要在麻醉的情況下切頭皮取毛囊,不但有麻醉風險而且過程耗時傷口明顯,新型的植髮技術是在病人清醒局部麻醉狀態下,醫師用特殊鑽刀摘取後腦勺的毛囊,進行微創毛囊單位移植,植入患者前額禿頭處,傷口小不需要拆線而且毛囊折損率低,使得手術成功率及效果大大的增加。毛髮植入後,3天可恢復正常生活作息,在經過1到3個月的毛囊休止期之後毛囊就會恢復正常生長,大約1年左右時間生長成正常粗細的毛髮,高醫整形外科醫師沈彥廷表示,植髮手術強調植髮美學3要素:自然不做作、獨一無二、黃金比例,期望禿頭患者經由植髮手術,搶救禿頭,也能夠讓臉部達到協調比例。

產後憂鬱 哺餵母乳可增自信

產後憂鬱 哺餵母乳可增自信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30歲的周姓婦人抱著6個月大的兒子,被發現從35樓頂樓墜落到32樓的陽台,同一天在台南也驚傳婦人攜幼子燒炭自殺雙亡,家中增添小嬰兒,產後的婦女正面臨人生中的重大變化,產後情緒低落或產後憂鬱症可能正悄悄降臨。荷爾蒙的變化、壓力、睡眠不足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心身團隊護理師楊淑惠表示,產婦歷經懷孕、生產,期間荷爾蒙的變化、生產過程的疼痛,產後身心的不適,照顧新生兒的壓力及夜間睡眠不足問題又需兼顧工作,因而可能導致產後憂鬱症,草屯療養院護理師楊淑惠提到,產後憂鬱症可概分為以下3種狀況:1)    產後情緒低落/發生率約佔產婦的50%~80%,多在產後3~10天內發生,過程短暫,最多不超過2周,主要的情緒表現是好哭、疲憊、心情低落、易怒,在身體方面則呈現頭痛、失眠、作惡夢等症狀,對嬰兒則會表現出喜怒無常的矛盾反應。2)    產後沮喪/發生率約佔產婦的10%~20%,症狀與「產後情緒低落」症狀類似,持續2周以上,典型症狀包括激動、哭泣、失眠或睡眠過多、反應變遲鈍,缺乏人生價值或罪惡感,擔心照顧孩子不夠、無法集中精神處理日常事物,有自殺意念或是想死的念頭。3)    產後精神病/發生率1‰至2‰,產後精神的典型症狀,常見的有情緒激動、不穩定、哭泣、失眠、有罪惡感、無力感,甚至出現幻覺或妄想,包括認為胎兒已死亡,或是被掉包了等。哺餵母乳的成功經驗 也可以增加自信楊淑惠護理師也表示,在懷孕時期做好心理建設,對於產後的生活改變有所了解與準備,減輕產後的緊張、恐懼心理,協助調適心理壓力,減少心理、精神上的刺激,產後哺餵母乳的成功經驗,也可以增加產婦的自信,多運動可增加對產後身體的自信。

愛吃紅肉 攝護腺肥大早10年

愛吃紅肉 攝護腺肥大早10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肥胖竟然也是攝護腺肥大的危險因子!由於飲食西化,很多男性特別愛吃牛排,致使體重直直升,泌尿科醫師提醒,經常吃紅肉及高油高熱量的飲食,也易好發攝護腺肥大,若是出現尿不出來及嚴重血尿,就只有手術一途才能治療了。愛吃紅肉及高油高熱量飲食 提早出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表示, 攝護腺肥大成因和老化有很大關係,通常都是5、60歲才會出現,然而,肥胖也易使攝護腺肥大提早發生,尤其是愛吃紅肉及高油高熱量飲食,就容易使攝護腺肥大提早在4、50就出現。內視鏡將血塊取出 改善血尿、尿不出來攝護腺肥大會有頻尿、夜尿及尿不出來的症狀,病況嚴重時,甚至會有血尿,程威銘醫師指出,門診中,最近就有一位退休里長因為尿不出來以及血尿來掛急診,經由導尿都尿不出來,得要用手術來治療,以內視鏡從尿道進入將血塊取出,這才改善他血尿及尿不出來的問題。 正常攝護腺只有20g 腫大恐有解尿問題攝護腺大小如同一顆栗子般,大約只有20g,有些病人有可能攝護腺會腫大到150g,不過,程威銘醫師強調,攝護腺肥大會出現不適症狀,往往不是攝護腺的大小問題,而是取決於是往內長還是往外長,通常是往內長,且由於此處血管較豐富,才會有尿不出來及血尿的問題,一旦有血尿,就得要手術才能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維持理想腸內環境 早餐必吃

維持理想腸內環境 早餐必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日本的早餐又稱爲「朝餉」,原意爲平安時代天皇所吃的簡便式早餐,古時候的日本人,從天皇到一般百姓通常每天只吃早、晚2餐,鎌倉時代以後才逐漸增加中餐,之後演變成今天的形態,到了江戶時代,米食在一般百姓之間普及之後,開始出現具有強烈地方色彩的早餐形式。不吃早餐 自律神經平衡可能被破壞了例如,例如,江戶地區通常早餐吃剛煮好的米飯,晚餐則用冷飯泡開水或茶來享用,京都和大阪等地,則是在晚餐時煮飯,第2天早上將剩飯做成粥來吃,不像今天只要按個按鈕,就能用電鍋將米煮成飯,據說,古時候的人,準備早餐是件相當麻煩的事,現代烹飪器具非常發達,製作早餐簡單許多,但是不吃早餐的人卻不少,令人感嘆。「早上很忙,而且剛起床沒有食欲,所以不吃早餐。」這樣的人,自律神經的平衡可能被破壞了,人類的身體在白天時交感神經占優勢,到了晚上則切換成副交感神經占優勢,這種切換如果沒有規則,在晚間副交感神經無法占有優勢,早上起床後就產生不出食欲。早上沒有食欲 表示夜間沒有好好休息有一頭獅子在面前,可能隨時都會撲上來,陷入極爲緊張的狀態,必須馬上逃離才行,這時,你會感覺「飢餓」嗎?如果分神注意食欲,極可能一瞬間就被獅子吃掉了,晚上副交感神經未處於優勢讓身體呈放鬆狀態,這意味著睡眠中仍未紓解緊張,夜裡仍持續保持緊張的狀態。早上起床後,並未確實地切換成交感神經處於優勢,就無法產生出食欲,早上沒有食欲,就表示夜間沒有好好休息,早上食欲不振絕對不可忽視,因爲早餐具有決定一天狀態的重要功能,吃早餐能讓身體完全甦醒,使夜間下降的體溫慢慢上升,順利切換成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早餐能切換自律神經 還可調節排便不能進入副交感神經優勢的「放鬆狀態」,就無法確實地變更爲交感神經優勢,這就是不吃早飯的人,上午仍昏昏沈沈的原因,早餐不僅能切換自律神經,還具有調節排便的功能,吃了早飯,腸子受到刺激,就會甦醒並開始旺盛的發揮功能,這樣可以促進排便,防止便秘,維持理想的腸內環境。早餐和排便爲「早晨的2大放鬆活動」,因爲養成這2個習慣,就能確實保持自律神經和腸內環境的均衡,要活化司令官細胞,就必須保持自律神經的平衡,以及好菌占優勢的腸內環境。(本文摘自/不要輕蔑免疫力-世界級免疫醫學權威教你打造「不易生病」的抗癌體質/悅知文化出版)

不靠安眠藥 9習慣好好入睡

不靠安眠藥 9習慣好好入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小朱的顱內出血、清香的失智及中廣肥胖、王先生的猝死與林奶奶的夢遊,都與安眠藥有關,台灣的安眠藥使用量每年超過3億顆,濫用狀況高居第3位,僅次於毒品與安非他命,安眠藥是用來治療睡眠障礙的,一旦濫用,將產生很多副作用,現代人卻把安眠藥當成「方便麵」,容易產生依賴心理。壓力很大 一天需要6粒強效安眠藥30歲那年,我去沙烏地阿拉伯行醫,壓力很大,一天需要6粒強效安眠藥,但回來台灣之後便戒斷了,至今已逾30年,我每天睡8小時,常有人問我祕訣,我把心得歸納如下:1) 早起運動/每天上班前,運動1小時(例如我是在家踩滑步機)。2) 早餐1杯咖啡/之後不碰任何咖啡因的飲料。3) 作息規律/我習慣晚上十點上床,清早六點起床。4) 讓壓力離開大腦/把心裡的恐懼或擔憂寫下來,分析可能的結局,想好應對的計畫,這個動作可以舒緩焦慮,並且把壓力請出大腦。5) 充分的活動/有人主張午睡可以養生。但我建議有失眠困擾的人,白天不管在任何時間,都不可以閉眼休息。6) 階段性地完成工作/以前在學生時代,我若功課沒寫完,上床會睡不著。現在若有功課,會安排每天階段性地完成,讓自己以寫完功課的心情上床。7) 助眠的活動/以我的經驗來說,學習、傳承、助人、音樂、旅遊與宗教等,都有助於安眠。8) 調時差/從坐上飛機開始,就依照目的地的時間作息,以七分飽、大量運動及閱讀來調時差。9) 說服自己/根據睡眠醫學的文獻,只要白天有精神活動,整晚做夢或偶爾睡不好,並不會影響健康。睡眠與呼吸一樣 是人類的本能其實,睡眠與呼吸一樣,是人類的本能,組織缺氧,呼吸會加快,身體累了,自然會睡著,我們不在乎自己的呼吸次數,又何必每天斤斤計較自己的睡眠時間呢?(本文摘自/不老的幸福──活得健康熱情不顯老/寶瓶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