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改善血液循環 快學腳底運動

改善血液循環 快學腳底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平常沒注意,某天赫然發現自己拇趾外翻,原先並不以為意,沒想到幾個月前走路時,拇趾與指根附近非常痛,緊急到醫院接受檢查,醫師開立止痛藥後說明,是鞋子尺寸不合所引起,就算更換鞋子,情況還是沒有好轉,儘管如此,還是不想動手術,真不知該如何是好。拇指外翻 因外力擠壓、限制生長型狀造成拇趾外翻的原因,多半是腳趾頭受到過多的外力擠壓,女性連結關節的韌帶十分柔軟,如果長時間穿高跟鞋或長襪,限制了趾頭的自然生長形狀,就容易導致腳趾頭變形,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拇趾彎曲腫脹,解決方式是保持足弓的弧度,並且檢查所有的鞋子是否合腳。容易疲勞 出現拇趾外翻、雞眼、腰痛若長久穿了會擠壓腳趾頭的窄鞋,或是過於寬鬆的鞋子,會讓足弓的弧度逐漸平坦,而容易產生拇趾外翻,另外,運動不足使得腳底無力,也容易發生同樣的症狀。X型腿的人由於膝蓋往內側靠攏,身體重心容易落在腳掌,O型腿的人重心會落在腳掌外側,隨著年紀增長,腳底的支撐力逐漸衰弱,就容易形成扁平足,扁平足的人由於步行不良,所以會容易感到疲勞,除了會出現拇趾外翻、雞眼之外,膝蓋與腰部也很容易疼痛,建議可在睡前多多按摩腳底,平日就做好保養工作。腳趾訓練 放鬆腳部訓練1)  讓腳趾頭慢慢地做出剪刀、石頭、布的猜拳動作,做石頭動作時,腳底正中央要形成凹陷,做布的動作時,所有的趾頭都要大大地張開,交替完成這2個動作數次。2)  剪刀的動作,就是前後伸展腳拇趾,如果無法完成,可以用手幫忙,接著站起來,腳拇趾用力壓住地板、張開所有的腳趾頭。刺激腳底運動 鍛鍊腳底1) 最好以手揉壓腳底,若覺得困難,可準備一顆直徑約3~4公分的球或高爾夫球(可以放在手掌上的大小)。2) 坐在椅子上,膝蓋和地板成90度,把球放在地板上,以腳底踩著並試著轉動,刺激整個腳掌後,分別針對腳掌中央、腳拇趾、趾頭根部,各按壓5秒,另一腳,以同樣方式進行。放鬆腳趾頭運動 促進血液循環1)     坐在椅子上,單腳舉起放在另一腳的膝蓋上,依序按摩腳拇趾、第五趾、第二趾、第四趾等,最後拉扯第三趾、轉動腳趾頭。2) 接著,手指交叉握住腳趾,往右、左各轉5圈,另一腳亦同,可在泡澡時做這些動作更好。腳趾體操 改善拇趾外翻1) 準備一個褲腰用的寬版鬆緊帶,長度大約是腳拇趾放入鬆緊圈時,兩拇趾間隔2~3公分,坐在地板上兩腳伸直。2) 雙腳拇趾用力拉鬆緊帶,腳跟貼緊地面,腳尖往外側拉,維持5~10秒後回正,同樣的動作做20~30次算1回,一天做3回。(本文摘自/擺脫痠‧痛‧僵,恢復自癒力、找回身體舒暢感/商周出版)

夜間火燒心 罹癌率竟高10倍

夜間火燒心 罹癌率竟高10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火燒心、胃酸逆流、喉嚨沙啞、失眠、噁心想吐,小心!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找上門!台灣胃食道逆流盛行率呈現上升趨勢,據統計近20年來的盛行率已成長超過5倍之多,平均每4人就有1人深受困擾。自覺沒有胃食道逆流 確診率達25%健康吉美健檢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率已經升至28%!進一步分析內視鏡檢查結果更發現,自覺沒有胃食道逆流者,確診率竟高達25%!醫師提醒,若火燒心或胃酸逆流的症狀出現在夜間,相較於沒有夜間症狀者,罹食道腺癌機率高10倍,民眾若有相關症狀,應儘速就醫處置!67%患者3年內沒有接受內視鏡檢查台灣消化系醫學會與健康吉美健檢中心發佈的調查顯示,在計畫接受內視鏡檢查的民眾中,有34%的民眾自我感覺患有胃食道逆流,但是即便自覺身體症狀有異,竟高達67%,在3年內沒有接受內視鏡檢查,忽視身體的警訊。健康吉美健檢中心院長楊培鎮強調,自覺沒有胃食道逆流者的內視鏡檢查中,有25%被確診,楊培鎮醫師表示,定期接受內視鏡檢查有其必要性,如果胃食道逆流沒有及時發現,透過生活調整或適當的治療來改善,很可能會進一步惡化,甚至有罹癌風險。長效型藥物 可以控制症狀達24小時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陳建華醫師表示,現代人作息不正常、三餐不固定,不少患者無法配合服藥時間,目前健保已有針對胃食道逆流給付的長效型藥物新一代質子幫浦抑制劑(PPI),可以控制症狀達24小時,醫師呼籲民眾,若出現相關症狀,應接受內視鏡檢查,確診病因及調整生活作息。

讓孩子更上進 試試暗示激勵法

讓孩子更上進 試試暗示激勵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要啟發孩子想要了解事物的道理、熱愛自然的渴望,請使用愉快溫和的口吻清楚解答各種疑問,努力引起他們的興趣,你必須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回答問題,而不是說這種話來制止他們:「你很煩耶,不要吵了,以後你就懂了!」孩子會因罕見的稱讚表現得更好讓孩子有更好的表現千萬別對孩子說:「你是個一無是處的懶鬼。」那會讓他真的產生出你所指控的這些缺點,如果孩子真的很懶或表現不佳,你應該找一天對他說(即使不是事實):「你這次表現得比平常更好,很不錯。」這個孩子會因為罕見的稱讚而感到欣喜,下次一定會表現得更好,透過這種明智的激勵,會讓他在未來成為成功的工作者。避免在孩子面前討論病情這是一個絕對要注意的重點,因為這會引發他不良的自我暗示,反之,應該要教他們:健康是人類的正常狀態,疾病則是例外,是一種反常的現象,而過著節制、有規律的生活,就可避免生病。避免讓孩子怕東怕西請不要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怕東怕西、怕冷或怕熱,怕風或怕雨……這將會造成他們性格上的弱點。事實上,人類天生本就可以忍受這類變化而不會受到傷害。因此,要忍耐、適應,不要抱怨。避開恐怖故事不要讓孩子心裡充滿鬼怪和狼人的故事,這會讓他們變得膽怯。因為童年造成的怯懦個性,可能會延續一輩子。慎選教育者無法親自教養子女的人,必須謹慎決定該把這個責任交付給誰,光是愛孩子是不夠的,他們必須具備你所希望擁有的特質。喚起孩子熱情的説明方式請以審慎而愉悅的方式解釋事情,才能喚起孩子對工作與學習的熱情,你在解釋時可以使用有趣的故事,這會讓他們渴望聽下去。牢記工作的必要最重要的是,必須使孩子牢牢記住:工作是必要的,不工作的人既無價值,又沒有用──任何工作都能讓人得到健康,並獲得深刻的滿足,游手好閒──有些人喜歡,也渴望如此──會讓人疲倦、神經衰弱、厭惡人生,那些因游手好閒而無法滿足,進而產生欲望的人,終究會走向道德敗壞,甚至是犯罪之路。學習尊重教導孩子對所有人,特別是出身比自己低的人一定要有禮貌、友善,要尊敬長者,絕不可嘲笑他們生理或精神上的缺陷。付出愛心教導孩子應不分階級地位的去愛每個人,隨時準備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不要在意花多少時間與金錢去幫助對方。(本文摘自/暗示療法的奇蹟:一種喚醒你內在身心療癒的力量,效果非常驚人!/柿子文化出版)

驚!沮喪煩躁竟是包子害的

驚!沮喪煩躁竟是包子害的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你吃進以下列舉的食物後,會感到昏沉疲倦、腸胃脹氣、胃酸過多,或容易鼻塞、過敏,這些食物可能就是造成你情緒低落的慢性殺手。對麩質過敏 會有沮喪、煩躁等症狀小麥是日常飲食中麩質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麵粉的主要原料,幾乎所有以麵粉製成的食物,包括麵包、蛋糕、餅乾、包子、饅頭、餃類、燒餅、油條、義大利麵、披薩、啤酒、三明治等,都含有麩質。「麩質」是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等一般穀類胚乳中的蛋白質,由於麩質蛋白在腸道內不能被完全分解成胺基酸,因此會引發人體的免疫排斥反應,不論你對麩質的過敏來自天生或後天,都會造成沮喪、煩躁等症狀,對麩質過敏的人可用米類、豆類、堅果、蔬菜等食物代替,或者選用標示「無麩質」的食物。對乳製品過敏 可攝取豆漿、堅果奶乳製品中的酪蛋白常是引起過敏的主因,因為酪蛋白在腸胃中不易被分解,當分解不完全的分子被腸壁吸收後,就會變成過敏原,過敏原隨著血液輸送至全身器官,造成不同的過敏症狀,發現自己對乳製品過敏的人,除了牛奶之外,起司、優格、奶油、冰淇淋都最好避免攝取。牛奶的替代品其實有很多,包括:豆漿(黃豆豆漿、黑豆豆漿)、糙米漿、米豆漿、椰奶、堅果奶(杏仁奶、腰果奶)等,其中又以新鮮自製的品質最好,可用豆漿機或是料理機協助完成。黑豆的蛋白質是肉類2倍、雞蛋3倍你可以使用室溫浸泡4小時以上的糙米、五穀米、紅藜、小米,搭配黃豆、黑豆做成的米豆漿,這可提供人體完整的必需胺基酸與不飽和脂肪酸,而且黑豆的蛋白質是肉類的2倍、雞蛋的3倍、牛奶的12倍,又不會含有酪蛋白、抗生素、生長激素對身體的負面影響。你也可以喝種籽奶(南瓜籽奶、亞麻仁籽奶),並依照個人口味與需求,搭配冷壓亞麻仁油或冷壓芝麻油,做成美味的拌醬或是點心。(本文摘自/我也曾憂鬱/三采文化出版) 

罐裝飲料騙人!0脂肪是假的

罐裝飲料騙人!0脂肪是假的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氫化油、反式脂肪、變性油脂(過度加溫的脂肪)對人體都是不營養的,長期食用會成為健康負債,引發身心病變。氫化油是部份用氫化處理過的植物油,其耐高溫可重複油炸、久存不變質、口感不油不膩,可大幅降低製造成本,讓食物比較酥脆、提高賣相,但在製造過程中,容易產生「反式脂肪」,增加對人體的危害。反式脂肪 會誘發氣喘、糖尿病、過敏氫化油常見於各種包裝袋中的麵包、薯片、餅乾、人造牛油、速食麵、奶球中的植脂末、珍珠奶茶中的奶精、甜甜圈、爆米花、餅乾、冷凍披薩、冷凍甜點(蛋糕、幕斯、肉桂捲、罐裝食材)、炸雞、炸豬排、炸薯條、鹽酥雞、油條、洋芋片等食物中。反式脂肪則是「部分氫化植物油」所產生的非共軛反式脂肪,食用反式脂肪,會增加體內的壞膽固醇LDL和三酸甘油脂TG,也會降低好膽固醇HDL,此外,還會影響嬰幼兒與青少年的生長發育、誘發氣喘、糖尿病、過敏等疾病。0反式脂肪 可能喝進3克的反式脂肪但衛生法規是以人體能夠正常代謝的標準訂定,只要反式脂肪不超過百分之0.3就可以標示為0,這意味著,當你喝下標示「0反式脂肪」的100毫升罐裝飲料,實際上卻可能喝進0到3克的反式脂肪,所以,惟有少吃經油炸、烘焙過的食物,或上述零食,才是降低反式脂肪攝取風險的根本之道。至於有糖尿病、高血脂、心臟病、新陳代謝症候群、肥胖症的人,本身代謝力就比較差,吃進反式脂肪更容易影響代謝功能,孕婦、哺乳中的母體、嬰幼兒,更不宜接觸到反式脂肪。西化飲食 增加罹患腸胃疾病的比率我們身處高污染的環境中,生活壓力又大,本身代謝、免疫、自律神經系統都承擔著比祖先更沉重的負荷,而因為現代栽種方式的演變,天然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又逐年下降,造成消化系統與肝膽代謝系統的負荷過重,較西化的飲食方式更增加了這一代人罹患胃食道逆流、腸躁症、大腸癌、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的比例。即使現行法規仍標示某些油脂耐高溫、可用煎、炸、烤等方式料理,但高溫料理後的食物成分難消化,最好減少食用的次數,以免吃進一堆美食,卻對身心帶來潛在的病變。(本文摘自/我也曾憂鬱/三采文化出版) 

嗯不出來?橘子汁可助通便

嗯不出來?橘子汁可助通便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水果為植物營養之本,既提供人體豐富的營養,又能幫助我們預防便秘,身體要健康,腸道就要乾淨,吃下肚的食物必須在1、2天內重要物質被吸收,廢物要排泄出來,如此,腸內的惡菌才不會在腸道中生長,否則腐敗的細菌會把蛋白質系的物質轉變成亞硝胺。這些不良的腐敗物如果在腸道中滯留過久,就會侵害人體,甚至形成癌症。便秘主因 纖維量及水分攝取不足台灣盛產各種蔬果,飲食中並不缺蔬果,蔬果可以說是最好的腸胃清道夫,但還是常常聽到有人說自己每天都吃很多蔬菜水果,為什麼還會便秘?便秘一般可分為器質性及功能性2種,器質性即是大腸直腸本身有問題,譬如痔瘡或肛裂宿疾,上廁所便疼痛難忍,結果越積越硬,而造成便秘,或腸子蠕動不好,無法將糞便推出體外,無論是哪種便秘,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纖維量及水分攝取不足,無法促進腸子蠕動所致,因此從飲食方面改善效果最好。以小麥粉製品為主食的人便秘機率高事實上,有些食物極易消化且水分又多,未煮熟前看起來份量不少,但煮熟後卻只剩下一點點,譬如萵苣,其纖維量只有一般蔬菜的一半,吃得再多,經過消化,渣滓所剩無幾。以國家或地區相較,西方人比東方人更常有便秘困擾,可以這麼說,以米飯為主食的人較少有便秘問題,但以小麥粉製品為主食的人罹患便秘的機率大得多,由於稻米含有半纖維及不消化成分,儘管精製為白米,但依然保留有纖維,至於小麥,其不消化成分──「小麥種皮(類似米糠)」已經不存在,因此以麵包、麵條、通心粉、派等為主食的人,很常發生便秘。喝橘子汁 促進腸道蠕動達到通便因為有便秘問題的人很多,所以西方人普遍習慣在早餐時喝杯橘子汁,以促進腸道蠕動,達到通便目的(有大便硬結時,喝冷橘子汁比直接吃橘子更適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便意時千萬不要忍耐,若是習慣性忍便,長久以往,便意的感覺便會消失,而導致便秘,若置便秘於不顧,勢必會影響健康,讓人一整天都心情不好。維生素C有助修補傷口、增強免疫力新鮮的水果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物質,如各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而維生素C有助於修補傷口、使血管堅固柔軟、增強免疫力、消除疲勞等,但人體內的維生素C會因為吸菸、過度疲勞、壓力、生病而大量消耗,因此必須隨時補充,我們的日常飲食中雖然隨時可以攝取到,但份量往往不足,與其補充維生素C片,倒不如從自然食物中攝取,還可享受其美味。除了維生素外,水果還有豐富的鈣、鉀及鐵等礦物質,特別是鉀,可促進人體排出鈉,有效降低血壓,可以促進體內化學反應的酵素,能夠活絡人體的新陳代謝力,也是促進體內各種廢物順利排出的必需品,以及很多的纖維素。多吃新鮮的蔬果 腸道自然就會暢通無論是水果或蔬菜,其豐富的纖維素可以刺激腸道運作、提高蠕動功能、消除便秘,另一方面,纖維多、體積大,所以少量食用就有飽足感,可以避免吃得太多,對預防肥胖有相當大的幫助,多吃新鮮的蔬果,腸道自然就會暢通。(本文摘自/穀物蔬果養生宜忌/原水文化) 

貧血想補鐵 吃黑芝麻就對了

貧血想補鐵 吃黑芝麻就對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有頭暈目眩的症狀,一定要先去檢查,大多數人頭暈都會以為是貧血,但是經過檢查後發現,其實鐵質沒缺,反而是肉吃太多不愛吃青菜,缺葉酸或是缺維生素B群。食材搭配綠色蔬菜 能預防心病問題其實現在貧血的人口不多,想要補鐵的人,除了可以從動物性的鐵:如紅肉、牛肉等肉品中獲得,若是擔心吃紅肉可能會造成心血管的疾病,專家也建議從平常食材可搭配綠色蔬菜,就能預防紅肉的飽合脂肪酸造成心血管問題。從植物中也有鐵質可以幫助攝取,例如:黑芝麻、杏仁、腰果、紫米或是紅豆等,但是在攝取這些植物性的鐵時,跟鈣質一樣要同時搭配一些維生素C高的柳橙汁或芭樂汁,才能幫助植物性食材裡的鐵吸收率增加。缺鐵性貧血 多食用鴨血跟豬肝另外,就營養價值來看,鴨血跟豬肝這2個的鐵含量的確很高,對於有些無法吃鐵劑又患有缺鐵性貧血的人,營養師也會建議在2個禮拜內請患者多食用鴨血跟豬肝,它改善的效果很快,但是對於膽固醇過高的人,還是要避免比較好。(本文摘自/請你跟我這樣過3+安心食:學專家正確挑菜、煮水、烹魚肉、無毒健康開心吃!/三采文化出版)

癌症飲食怎麼吃?選6物就對

癌症飲食怎麼吃?選6物就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癌症無病倖存者每日攝取較多的綠葉蔬菜與番茄等深色含植物化學素的蔬果,會使得出現癌疲憊的風險下降,但不是所有的蔬果,都能顯著減少癌疲憊的發生,含植化素的蔬果,具有降低癌疲憊的功效,以下是常見含植化素的抗疲勞蔬果:1)    胡蘿蔔/富含維生素A、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等,有助於防癌、抗癌,幫助營養素轉換成能量,有助於消除疲勞、恢復體力。2)    奇異果/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與葉酸、精胺酸,有助於維持良好的免疫功能。3)    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芥蘭菜/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C、葉酸、蘿蔔硫素、異硫氰酸鹽,具有抗癌、調整免疫的作用。4)    蘆筍/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硒與穀胱甘肽,具有抗氧化、免疫調節的功能。但痛風、泌尿道結石者應該避免使用。切記,千萬不要生食蘆筍。5)    空心菜/含有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及斛皮素,具有抗氧化的功效。脾胃虛寒、寒性體質及尿毒症患者,不宜食用過多。6)    紫米/紫米雖不屬於蔬果,但同樣含有豐富的植化素,還有維生素B群與鋅,能加速完成食物中的醣類、蛋白質與脂肪轉換成能量的過程,另外含有鎂,可以協助葡萄糖的代謝,協助能量的供應,但容易腹脹、消化力弱的人,應該要少吃。(本文摘自/擊退癌疲憊:醫師該告訴你的癌後養生術/天下雜誌出版) 

看西醫好較快?重點在對症下藥

看西醫好較快?重點在對症下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人對於中醫會有這樣的誤解,但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中、西醫其實是各有特長的,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人提出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中醫是否都會調養很久,其實要看病人的病症是什麼,如果用藥用對了,對症下藥的話,病就會好得快。西醫透過藥物壓制 副作用是頭昏腦脹以最簡單的例子「感冒」來說:比如「流鼻水」這個症狀,西醫開的藥就是抗組織胺,咳嗽就是會開止咳藥,那其實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西醫的治療會透過藥物將病症壓制住,往往帶來的副作用都會是頭昏腦脹、昏昏欲睡,吃了藥也許鼻水不流了,可是鼻子卻脹得很不舒服。中藥在運用上不會有這樣的副作用,而且醫生的判斷如果正確、病情不是拖延到十分嚴重,通常治療的效果都會非常迅速,感冒很快就可以好起來,依經驗來看,多半是吃個2、3次藥就能夠痊癒。注射或服用荷爾蒙 恐會有致癌的疑慮中醫在婦科、內科等項目是比較有特長一些的,而內科中還包括了生殖泌尿系統、消化系統、自律神經等等,而自律神經失調的具體病狀就如躁鬱、抑鬱、失眠、或者內分泌失調等等。像是女性到了更年期,比較容易發生荷爾蒙失調的問題,現代醫學的處置通常就是注射或服用荷爾蒙,這樣的方式也可能會有致癌的疑慮,至於中醫大概會針對不同的症狀判斷「這是屬於哪一種更年期的情形」再依體質給予不同的藥方。運用各自特長 為醫療提高最佳品質至於外科的部分,中醫確實是比較不擅長,但也不見得就是弱勢,在大陸有很多中西醫的合作,例如腸胃道組織急性壞死的「急腹症」,大部分處理是以開刀直接拿掉壞死的部位,但術後的恢復,中醫就可以發揮很大的效果,如果單一的項目不能到達100分的效果,結合兩者確實能夠發揮更好功效,那就應該運用各自的特長,為醫療提高最佳品質。中醫藥也不見得就是「慢」的,我們就以婦科的「不孕」來看:西醫大多是做試管嬰兒、吃排卵藥或是荷爾蒙進行調經,但有些人再怎麼吃就是無法懷孕,而中醫對此的施診,不乏有人吃中藥3或6個月就成功懷孕的例子。(本文摘自/國民中醫藥保健全書/大寫出版) 

解咳嗽、去痰 多吃白色蔬果

解咳嗽、去痰 多吃白色蔬果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般人一直認為白色食物像是糖、鹽、麵粉等是有害健康的。然而,白色水果、蔬菜這類的白色食物對於患有肺部或支氣管等疾病的人是有很大的益處。白色蔬果 可緩解咳嗽、去痰白色蔬果/白色食物中所含的花黃素(anthoxanthine)具有溫熱性質,可緩解咳嗽、去痰。白色蔬果包括桔梗、蘿蔔、洋蔥、黃豆芽、梨子等,但因花黃素易溶解於水中,快速清洗後,最好在短時間內做好料理,避免浸泡在水中過久。海帶、豬肉及鴨肉 可吸附侵有害物質‧ 海帶芽、昆布/海帶芽、昆布的黏液成分藻膠酸(Alginic Acid)可吸附侵入人體的有害物質,如重金屬、微塵、農藥成分等,再將其排出。‧ 豬肉、鴨肉/豬肉、鴨肉也會將累積在肺部的碳酸瓦斯、微塵、農藥成分等各種有害物質進行中和作用,吸附體內的重金屬後,再將它排出體外。蘋果中的黃酮素 抑制肺癌率為58%‧ 蘋果/依據芬蘭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蘋果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黃酮素flavonoid),抑制肺癌率為58%,蘋果的肺癌預防效果,對於年紀愈輕的人效果越佳。‧ 番茄/含有茄紅素的蔬果,例如番茄和紅蘿蔔等,預防肺癌效果佳。(本文摘自/14位抗癌權威醫師的食癒餐桌/台灣廣廈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