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緩解疲勞 葡萄好「養」眼!

緩解疲勞 葡萄好「養」眼!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水晶明珠」是人們對葡萄的愛稱,其豔麗、多汁、味美、營養豐富、食療價值上佳,尤其是連皮帶籽製成的葡萄汁或者葡萄酒,無論是益智健腦,還是養心護腎,均不會讓人失望,更厲害的是,它還能抵抗輻射,滋養眼睛,改善視力,另外,葡萄對慢性關節炎、口腔疾病也有好處。葡萄皮不應吐掉 葡萄籽也不應吐掉葡萄的美味無人不知,但葡萄本身的養生功效卻沒有它的美味出名,其實,古人早就發現葡萄的養生價值,《神農本草經》中說:「(葡萄)主筋骨濕痹(病名),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饑,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雖然如此,但要若要真正發揮葡萄的養生效果,關鍵在於怎麼吃。「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是很多中國人從小念到老的順口溜,其實從營養學的角度看,不僅葡萄皮不應吐掉,就連葡萄籽也不應吐掉,因為葡萄的營養就蘊含在這兩個部位,葡萄皮和葡萄籽含有大量的葡萄多酚物質,特別是當中帶有一種叫做「原花青素」的成分,其保健養生價值的非常高。但實際上在吃葡萄皮時我們都知道它嚼起來口感並不好,而且也不容易完全嚼碎,葡萄籽若只是囫圇吞下或者僅是稍微嚼就吞下肚,在肚子裡也很難消化,那該怎麼辦呢?難道就這樣眼睜睜看著葡萄中的「原花青素」流失嗎?當然不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榨成葡萄汁飲用。【自製葡萄汁】作法/1) 購買新鮮葡萄後,首先用清水初步洗掉葡萄上的灰塵和雜質,第2用淘米水搓洗浸泡葡萄,第3用清水過掉淘米水,第4用食用鹽水搓洗浸泡半小時,最後用清水沖洗2(這樣做是為了盡可能地清除葡萄表面殘留的農藥成分)。2) 將完整的葡萄放入榨汁機中,充分攪拌榨汁後即可。功效/養心,護腎,補腦,抗輻射,滋養眼睛,對類風濕關節炎等慢性關節炎症有輔助治療效果。這樣飲用葡萄汁,就能讓人體攝取到大量的原花青素了。現今為了預防中風、冠心病等疾病,醫生有時會開給患者開「阿司匹林」服用,但有些醫生則是採用食療的方法,建議患者每天喝一杯葡萄汁,原因在於葡萄汁裡的「原花青素」可以達到類似於「阿司匹林」的效果。每天喝點葡萄汁 關節炎能有良好的控制另外,原花青素也具有一定抗炎、止痛的成效,類風濕關節炎、退化性膝關節炎等慢性關節炎的患者,若能每天喝點葡萄汁,對於關節炎的症狀就能有良好的控制,而最為人驚豔的是,原花青素居然還有抗輻射、滋養眼睛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眼部疲勞、預防白內障,小小葡萄居然有如此多的好處,看到這各位是否已經怦然心動躍躍欲試了呢?(本文摘自/長壽之鄉的食療祕方/時報出版)

胡蘿蔔素偏低 恐提高罹癌率

胡蘿蔔素偏低 恐提高罹癌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維生素A原,也就是β胡蘿蔔素,是胡蘿蔔最具代表性的微量元素,維生素A原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人體如果缺乏維生素A,眼睛、血液、皮膚、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均會受到影響,所以,如果身邊的親人朋友有誰正為這些問題困擾,請吃胡蘿蔔吧。缺乏維生素A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胡蘿蔔最可貴的地方是含有β胡蘿蔔素,食用後會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維生素A是人類最早發現的維生素,所以被命名為「A」,人體缺乏維生素A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再者,造成生長發育緩慢。最後人體免疫力低下,反覆出現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以及視力下降等症狀,一旦補足維生素A,上這些問題就能改善消除,取得維生素A其實不難,吃胡蘿蔔就是個簡單的方法,小朋友如果偏食不吃,不如試試這個方法,他們一定會喜歡。【胡蘿蔔優酪乳】作法/取一至二根胡蘿蔔,洗淨切片後放入榨汁機榨汁,再倒入200毫升優酪乳,攪拌均勻後即可飲用。功效/預防夜盲症、眼乾燥症,防治小兒貧血、生長緩慢、呼吸道反復感染。維A酸就是β胡蘿蔔素除上述的症狀外,缺乏維生素A,也會導致皮膚失去彈性,乾燥粗糙而失去光澤。對於一般常見的皮膚病如:青春痘、膿包、癤瘡和潰瘍等,胡蘿蔔也具有很好的療效,皮膚科醫生一般都會開「維A酸」讓青春痘患者外用或口服,這個維A酸就是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的代謝產物。胡蘿蔔的另一個好處是它可以預防及降低癌症發生的風險,研究發現,若人體的β胡蘿蔔素偏低,將會大大提升罹患癌症的幾率。β胡蘿蔔素對於吸煙的人無正面作用但有趣的是,對於吸煙的族群,尤其是那些「老煙槍」,β胡蘿蔔素不但無法預防癌症發生,反而將增加癌症的風險,學者在1994年時,對芬蘭吸煙者進行的一項研究,目的在研究β胡蘿蔔素能否降低這些吸煙者罹患肺癌的機率。此次研究共觀察了29133名50至69歲的男性吸煙者,出乎意料的,6年之後,每天服用β胡蘿蔔素的人,肺癌的發病率竟增加了16%,仔細分析後發現,「風險增加16%」,只存在於那些每天抽1包以上的人,而吸煙少於1包或者更少的人,雖然罹患肺癌的機率沒有增加,但也沒下降,換言之,β胡蘿蔔素對於吸煙的人並無正面的作用!(本文摘自/長壽之鄉的食療祕方/時報出版)

想睡得更好?快戒咖啡因!

想睡得更好?快戒咖啡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含咖啡因的飲品有咖啡、茶、冰茶、巧克力飲、可樂與其他摻咖啡因的汽水,請一律都別碰,停掉咖啡因可能會出現戒斷症狀─包括一連幾個禮拜頭痛增加,如果你擔心速效藥的反彈作用,不妨跟咖啡因一起停掉,一勞永逸更好。去咖啡因的咖啡和茶含刺激性化學物質我推薦快刀斬亂麻,或者迅速減碼降至零,時間別拖過2週,慢慢減碼的好處是減輕潛在的戒斷頭痛,卻會拖延時程,最後導致心有餘而力不足,難竟全功,去咖啡因的咖啡和茶含刺激性的化學物質(以及脫除程序中殘留的微量咖啡因),所以最好連去咖啡因飲品也別碰,不過,如果這已經是你的最後底線,我得說,那至少比你直接喝咖啡或茶來得好了。無咖啡因且沒摻入太多柑橘、葡萄乾或鳳梨之類刺激性調味的花草茶就沒問題,是最佳的替代熱飲,還有,別天真地以為綠茶沒咖啡因,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無咖啡因(指本來就沒有)的飲品,像是無咖啡因可樂無妨,但成分含刺激性阿斯巴甜(紐特代糖)的無糖汽水應避免。戒掉咖啡因 更有精神、睡得更好有人覺得早上一定得來杯咖啡提神,好撐過一整天,你總是感到疲累,無法想像沒有咖啡的日子,這樣的人可能忽視了利用咖啡因提神的反撲─稍後的萎靡會令人想再喝一杯,所以永遠斷不了,認為咖啡不可或缺的人,在戒掉咖啡因並撐過數週的陣痛期(也可能無感)後,大多會覺得自己狀況好很多:更有精神、睡得更好、脾氣變好、較少胃灼熱、不常心悸,當然還有頭痛減少。我對於這類一般由菊苣和刺槐製成的飲品並不太放心,它們的調味通常含有各種偏頭痛刺激物,包括橙皮、無花果和杏仁,此外,這些產品大多含有麩胺酸鈉的潛在來源:大麥麥芽,頭痛控制住以前,喝花草茶就好,接著或許可以嘗試其中幾項咖啡替代品。(本文摘自/頭痛大革命/柿子文化出版) 

醫訊/骨質疏鬆症治療與預防

醫訊/骨質疏鬆症治療與預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越老越容易站不穩、走沒兩步就要休息,很可能是骨質開始鬆動,有2/3的銀髮族可能沒有早期發現,導致骨密度持續下跌!關於骨質疏鬆、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舉辦的講座給予建議,復健科醫師柯漢祥將分享衛教講座主題「骨質疏鬆症治療與預防」,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骨質疏鬆症治療與預防時間:105年12月07日 星期(三) 下午17:30-18:3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  洽詢:社工 劉大任分機:(02)2791-9696轉1008        

換季防感冒 強身祛寒靠桑葚

換季防感冒 強身祛寒靠桑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秋冬換季時,感冒病毒最活躍,很多人都因此而出現感冒病況,更別說是流行性感冒所帶來的嚴重後果,西醫針對流感有疫苗可以預防,而傳統中醫也有方法可以預防,中醫師指出,藉由中藥來滋補強身,增加抵抗力,就能達到預防效果。 防感冒 針對呼吸道與消化道調養莊雅惠中醫師指出,感冒病毒入侵主要是肺和脾胃,所以,在這季節要預防感冒,就要補肺健脾胃,必須針對呼吸道與消化道來調養,使之產生抗體就不易有症狀,而且對於有感冒與沒有感冒所服用的中藥,會有所不同,要特別注意。 預防感冒要用滋補的藥膳莊雅惠醫師指出,要預防感冒則是要吃滋補的藥膳,以刺五加5錢、桑椹5錢、防風1.5錢、菊花1.5錢,先以1000CC水將刺五加、桑椹、防風泡水半小時,大火煮滾後以小火煮,再煮30分鐘息火,之後再放入菊花,悶熱5分鐘,即可飲用,是很好的預防感冒藥膳茶飲。 桑葚可補血、抗眼睛過敏莊雅惠醫師強調,刺五加是五臟具補,心肝脾肺腎都可補到,呼吸道與消化道,甚至筋骨與眼睛都可以吃刺五加來補,另外則是桑椹,用乾燥品,桑椹是涼補藥材,血液中白血球是對外的抵抗力,桑椹可補血,進而能補到白血球,而且桑椹可以補眼睛,現代人眼睛很容易過敏、用眼過度,吃桑椹都有幫助,至於防風可防風邪入侵,菊花可預防病毒入侵。(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水喝太急 恐影響腸胃健康!

水喝太急 恐影響腸胃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病患問我:「明明很認真刷牙了,為什麼還是有蛀牙?」其實,並不是只靠刷牙就可以預防蛀牙,蛀牙指的是引起蛀牙的細菌在適當的酸性環境下,有充足的時間使牙齒脫鈣並蛀蝕,所以牙齒清潔與否、細菌滋生、口內酸鹼值與時間長短都是造成蛀牙的因子!以下是容易造成蛀牙的狀況:1) 有喝飲料、吃零食的習慣 /甜食及汽水、果汁等高酸性飲料會對牙齒直接造成酸化,且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不僅嚴重影響腸胃,逆流到口腔的胃酸更是造成牙齒蛀牙的原因。2) 喝水方式不正確 /現代人有2個關於喝水的大問題:第1個是水喝太少,腸胃不好的人喝水更少,口內酸性自然容易偏高,口腔與肺部疾病自然也會比較多,第2個是水喝太急,俗話說:「滴酒傷肝,斗酒傷胃。」斗水也會傷胃,喝水時一飲而盡咕嚕咕嚕地喝,大量的水沖刷胃壁,胃酸便會急著分泌,不僅對於水分的補充沒有幫助,更會影響腸胃健康。3) 吃太多慢性過敏原 /身體過敏會引起急性或慢性的發炎反應,通常會侵襲身體最弱的部分,每個人的過敏反應都不太一樣,有些可能是皮膚癢、關節痛,有些可能是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等,久了習慣之後,許多人就不以為意了,殊不知發炎久了,往往會形成嚴重的病灶,而且可能影響全身健康。4) 父母親有蛀牙,孩子也容易有蛀牙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蛀牙是傳染病,研究指出,蛀牙細菌主要是從1個人小時候的主要照顧者傳染過來的,可見刷不刷牙跟有沒有蛀牙細菌是2回事,如果小時候主要是由父母照顧,那麼細菌就是父母親口中來的,如果主要是由爺爺奶奶照顧,那麼細菌就是爺爺奶奶口中傳染來的,如果主要照顧者是保母,當然也可能是小寶寶未來一輩子蛀牙細菌的傳染來源!我常常跟病人說,要預防小朋友蛀牙,最重要的是父母親口中不要有蛀牙,父母親嘴巴裡面蛀牙細菌比較少,小朋友蛀牙的機會自然也少,所以,到牙科檢查牙齒絕對是全家人都必須一起參與的保健工作,大家互相關心、互相照顧,才能讓蛀牙發生的可能降到最低。5) 飲食習慣不良,導致胃食道逆流 /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差,腸胃負擔加重,常常造成胃食道逆流,即使睡前認真刷牙,但躺在床上後,逆流的胃酸等於讓口腔整晚不定時的泡在pH4以下的高酸性之中,不僅造成牙齒嚴重的酸蝕,也大大提高了蛀牙的機會。(本文摘自/牙齒有毛病,身體一定出問題/時報出版) 

排毒抗氧化 快攝取5類食物

排毒抗氧化 快攝取5類食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食物中的化學物質一旦進入人體之後,會處在一種氧化的狀態,一般胃酸夠的人,可以把這些物質「還原」,把硝酸鹽轉變為胺類,就不會在體內作怪。多攝取抗氧化物質 毒素就不會累積有不少人本身的消化液(即胃酸)是不夠的,所以若在飲食中多攝取一些可讓硝酸鹽轉變為胺類的元素,也就是經常聽到可幫助的「抗氧化物質」,毒素就不會在身體累積,而這些抗氧化成分大概可分為下列5大類:1)    維生素C /維生素C可溶解在水中,它對亞硝酸鹽的還原非常有幫助,其實專家非常推薦台灣的土芭樂,一顆土芭樂所含的維生素C接近大概150毫克,已經超過人體一天所需的攝取量,甚至有的更高,所以芭樂的還原效果是非常好的,除此之外,柳丁、柑橘類的維生素C,還有木瓜、小番茄等,維生素C的含量都很豐富。2)    維生素E /維生素E可溶解在脂肪,常見的維生素E成分就是橄欖油,除了橄欖油之外,堅果所含有的維生素E也很高,所以衛生署建議,每日應攝取一份堅果才健康。3)    好的蛋白質 /好的蛋白質指的是一般的魚肉、瘦豬肉和雞肉,重點是在「瘦肉」,主要是要攝取由三個不同胺基酸──甘胺酸、谷胺酸及半胱胺酸所組成的「谷胱甘肽」成分。4)    硫辛酸 /硫辛酸就是所謂的辛香料,像是蔥、薑、蒜,還有洋蔥等等,但是這些食材生食比較好,可是如果有些人胃不好容易脹氣的話,可以使用微波爐稍微加熱一下,這樣硫辛酸的流失度就不會比煮熟的還來得嚴重,另外,綠色花椰菜內也含有此物質。5)    輔酶Q10 /輔酶Q10在任何新鮮的肉類及海鮮裡面都有。上述這5種重要的抗氧化物質,在我們身體裡是一個非常大的網絡,彼此互相幫助,所以想要幫助身體排毒,重點就在於飲食需要均衡,除此之外,由於這些物質在身體的代謝消化過程當中,會牽扯到氧化還原反應,腸胃道會產生相當多的自由基,而水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自由基綜合劑,所以平日飲食中也要多喝水、喝好水,才能幫助身體保持健康!(本文摘自/請你跟我這樣過3+安心食:學專家正確挑菜、煮水、烹魚肉、無毒健康開心吃!/三采文化出版)

手指不卡關 一針搞定板機指

手指不卡關 一針搞定板機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名中年婦女近日常有大拇指彎下去彈不回來,卡住不能動現象,就醫後確診為「板機指」,經「經皮穿刺療法」解決手指卡關及疼痛困擾,目前已經可以自由活動。右大拇指彎下去就彈不回來其中一名從事剪髮業的6旬婦人,長期使用剪刀,另一名年近50歲的婦人,則是不斷重複包水餃的工作,這2位婦人都是右大拇指彎下去就彈不回來,需要用手扳直,還會伴隨「喀喀」的聲響,大拇指關節疼痛不堪,連帶的食指、中指加上半個手掌都非常疼痛,痛到睡不著,更別說早已影響工作。成大斗六分院復健科醫師鐘毓婷表示,板機指的學名是手指屈肌的「狹窄性肌腱鞘炎」,最常發生在大拇指、中指及無名指,可能是在從事大量抓握的動作之後出現,也可能是無預警出現,原本手指關節都有肌腱來支配活動,在彎曲手指的時候因為肌腱腫脹發炎,導致活動不順暢甚至卡住,需要用力才能伸直,因為伸直時出現的喀拉聲類似扣板機,所以才稱作板機指。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 易出現板機指基本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作,40-60歲為好發族群,同時有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系統相關疾病,有較高的比例出現板機指,亦好發於手指過度使用及長期需要抓握出力者,包括從事園藝者、農夫、音樂家、做手工生產線、長期用電腦、家庭主婦等。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醫師洪豐建指出,板機指在治療上,可先口服消炎止痛藥,再來則是局部注射類固醇,同時避免重覆使用手指及握拳的動作,如此,約有7、8成的病人會獲得改善。調整日常生活作息 早晚泡熱水洪豐建醫師表示,如果上述的治療無顯著效果,就需考慮手術治療,為克服照顧傷口的困擾,可使用一根針的「經皮穿刺療法」,在門診手部局部麻醉下,以針直接劃開,傷口僅針孔小,半天後傷口即自然癒合,隔天可碰水並開始輕便工作,鐘毓婷醫師表示,調整日常生活作息,早晚泡熱水、或是利用輔具如副木減少手指活動,仍有機會痊癒。

肺癌患者有福 新標靶藥療效佳!

肺癌患者有福 新標靶藥療效佳!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身為高階主管的林小姐,生活常日夜顛倒壓力大,民國99月3月從大陸回台時一直發燒,到醫療院所檢查,發現胸腔有陰影,確診為晚期肺腺癌,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腦部。使用標靶藥物10-13個月 會產生抗藥性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晚期肺癌患者治療方式為化療、免疫療法和標靶治療,標靶治療可透過基因檢測為個人量身訂製精準治療方法,但是,晚期肺腺癌患者,如果使用第一線標靶藥物,約莫為7成有效率,無惡化存活期大約是10-13個月,和化療相比,平均存活期可延長至24-30個月。令醫界束手無策的是,10-13個月之後,患者體內的T790M基因會突變並對第一線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使治療失敗,也讓醫界思考能否找出接手的標靶藥物,讓治療的戰線更加延長。快速核准 使更多病患能提早受益研究發現,針對基因突變患者,使用第三代TKI標靶藥物無惡化存活期(PFS)中位數為11個月,客觀緩解率為(ORR) 66%,治療反應時間為12.5個月,陳育民理事長指出,以第三代TKI標靶藥物實驗為例,臺灣繼歐洲、日本、韓國後,也快速核准,僅231天就取得許可函,使更多病患能提早受益。ct-DNA血液檢測 7天找出抗藥基因陳育民解釋,要如何能簡單找到T790M基因,以利精準對症下藥,使用第三代TKI標靶藥物治療,在精準醫療的概念下,醫界發現腫瘤細胞在死亡破裂後,會釋出小片段DNA進入血液循環,換言之,腫瘤內的基因,會飄散在血液中並隨之流動,稱作ct-DNA。因此,透過抽血驗ct-DNA,大約7-10天即可判斷腫瘤類型及基因有無突變,比起傳統的切片篩檢,抽血檢驗對病患來說可以減少疼痛,也能避免病患因為體力不佳,導致無法開刀等問題,不過,ct-DNA的缺點是檢測成本較高3。

架起安全網 搶救受虐兒少!

架起安全網 搶救受虐兒少!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社會複雜、家庭環境更複雜!近年來,兒少虐待的案例越來越多,2004年通報的案例不到8000,而2015則有5萬6則通報案件,10年間竟成長7倍!兒童權益抬頭,越來越多人開始正視父母親權的行使是否妥當,兒童受到越多保護,也是通報案件增加的原因之一。高達4成 的施虐者缺乏親職教育知識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根據統計,民國104年共有53,860件 兒少虐待案件被通報,平均每10分鐘就有一位疑似受虐兒少產生,且施虐者大部分是兒少的主要照顧者,包括父母、保母或親戚,其中父母為施虐者之案件高達6成 。值得關注的是,有高達4成 的施虐者缺乏親職教育知識,由此深知,受虐兒少若未受到妥善的照護,未來可能轉變成為施虐者,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造成龐大的社會成本支出。智障、心障、殘障、肢體不健全易受虐臺灣兒科醫學會黃璟隆理事長說明,施虐者比較常見的因素,大概都是同居、毒癮、藥癮、失業、從小被受虐者,而受虐者大多是弱勢中的弱勢,包括智障、心障、殘障、肢體不健全、自閉等,而兒少虐待的形式包括疏忽、身體虐待、性虐待,以及精神虐待等。受虐兒少的照顧者可歸納出某些共同的危險因子,包括:長期親子關係不佳、婚姻關係紊亂、失業、酒癮、藥癮,或是擁有「不打不成器」的想法,造成長期施虐,甚至棄養。「幫孩子說話」 脫離險境黃璟隆理事長表示,大部分的受虐兒少送醫後,沒有辦法清楚說明受傷的原因,甚至為了保護施虐者而選擇隱瞞,而年紀小的孩童無法像成人一樣,能清楚地指認加害人,導致第一線醫事人員時常無法得知受傷的確切原因。對此,第一線接觸受虐兒少的醫事人員,扮演著兒虐通報流程的重要角色,「幫孩子說話」,脫離險境!兒少保護小組團隊是由各科醫師、護理師、個管師、社工員、營養師等所組成,為提升醫事人員的專業知識,醫事人員可以透過線上網頁、傳真、撥打專線113,或是聯繫當地主管機關社工員評估輔導。找出潛在的危險因子 避免更多受虐兒少黃璟隆理事長呼籲,兒少虐待目前無法有實際數量上的減少,只能盡力做,盡量讓傷害減到最低,最重要的不僅是提供完善的照護,更重要的是要找出潛在的危險因子,即時介入、輔導,避免更多受虐兒少的產生,造成遺憾。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