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吃不下睡不著 恐為憂鬱前兆

吃不下睡不著 恐為憂鬱前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9歲的博瀚任職一家大型科技公司,每到周日下午就開始莫名的緊張與情緒低落,到了晚上更無法入睡,在朋友建議下嘗試喝點小酒助眠,隔日醒來時卻頭痛且精神不濟,由於失眠狀況持續而心情低落,經由朋友建議尋求臨床心理師協助,並談出心事。評估身心壓力反應 學習壓力調適方式原來博瀚努力追求工作上的績效,對於工作現狀和待遇常感到不滿,個性急躁的他向主管提出加薪要求,此後博瀚想努力把事情做好,但卻不如所預期,因而出現煩悶,緊張失眠的身心壓力反應,在臨床心理師協助下,評估身心壓力反應,以及學習壓力調適方式,不舒服的身心症狀有獲改善。昱婷是一位優秀又孝順的女生,近日母親發現她與閨蜜女友發展成同志戀情,昱婷因害怕母親以生命作威脅,面對激烈衝突與情緒風暴下,只好瞞著母親與女友交往,此時母親的憂鬱症也再度發作,經家人要求下,昱婷與母親前來心理諮商,臨床心理師在評估母親的情緒與睡眠狀況後,即安排母親接受藥物治療,並在後續的會談治療中,改善母女兩人的溝通問題。諮詢專業心理師 紓解心中的情緒與想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主任林惠蓉表示,在現今社會與經濟快速變化下,許多人往往會有適應上的困擾,或是在人際關係、工作生涯方面,或是對孩子的挑戰感到頭痛的家長,很多時候面臨的難題,若能先尋求專業心理師諮詢,就能紓解心中的情緒與想法。林惠蓉主任提醒在各個年齡層的族群,若是面臨到親子、婚姻、家庭、校園、職場上的心理困擾,或想增進因應生活壓力及情緒調適能力,若發現身邊的家人朋友出現情緒或行為上的明顯轉變,持續有情緒低落、失去興趣、悲觀無望、注意力難以集中,生理上有食慾減退、或睡眠困擾等徵兆時,很有可能已經達到憂鬱症的程度,請積極協助其接受進一步的專業心理醫療。

腹背疼痛 恐有主動脈瘤壓迫

腹背疼痛 恐有主動脈瘤壓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血管,主動脈血管瘤好發於60歲以上的高齡病患,男性罹患機率高於女性,其中高血壓、糖尿病、血脂及抽菸者是危險因子,因主動脈血管硬化,導致血管壁變脆弱、無彈性,再久經血管壓力衝擊下成為動脈瘤。主動脈管瘤直徑逾6公分 恐致高死亡率主動脈瘤的成因是動脈血管肌肉層細胞退化造成管壁彈性疲乏,使得血管像氣球般向外鼓漲,當患者主動脈管瘤直徑達到5~6公分以上時,會有隨時破裂出血的風險,嚴重時血管撐破造成患者大出血,造成極高死亡率,某西患者會感到背部有巨大壓力,可能就是受腫瘤影響。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姜智耀說明,主動脈瘤並不是惡性細胞的異常增生,而是指主動脈血管壁變薄,導致局部血管永久性擴大,此異常擴張通常較正常大2倍以上,血管壓力大時如吹氣球般擴張成囊狀,原因包括:動脈粥狀硬化、中層囊腫壞死、感染、外傷、主動脈血管缺陷(馬凡氏症候群)及剝離等。動脈瘤大於5公分以上時 必須積極治療動脈瘤發病緩慢,早期無症狀和徵兆,逐漸擴大後,因動脈瘤壓迫周圍組織,其臨床表現因動脈瘤的大小、形狀、部位和生長方向而有不同,姜智耀醫師表示,當動脈瘤大於5公分以上時,必須積極治療,治療方法可分為2種,分別為傳統外科開刀治療及微創手術血管腔內治療:1) 傳統外科開刀治療成功率可達9成,但必須進行深度麻醉及剖腹手術,手術時間長,由於傷口疼痛及排氣不順等因素,傳統治療必須經由手術切除瘤體後再重建主動脈人工血管,恢復較慢,尤其是高齡患者,傳統手術倂發症的風險相對多,約需1至2週出院。2)  微創手術血管腔內治療之「主動脈瘤覆膜支架」治療法,可以改善這些問題,並有效阻隔病變血管瘤,避免瘤體破裂,以血管腔內支架來治療主動脈瘤其作法是在兩側的腹股溝兩個小切口,將計畫尺寸之覆膜支架由兩側的股動脈置入主動脈瘤體內,在X光動脈攝影的導引下,精準地錨定於主動脈內,將主動脈瘤內的不正常血流加以隔絕,以避免動脈瘤擴大破裂,對組織傷害小恢復快,很快就可以正常進食及行動,並且通常可於一週內出院。

下體出水 久坐辦公室害的!

下體出水 久坐辦公室害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3歲的上班族女性,患有子宮肌瘤病史,平時每天早上有喝蔬果汁當早餐的習慣,近半年在月經結束後,發現陰道不定時會流出清澈如水的不明液體,下體長期悶熱反而導致泌尿道以及陰部搔癢,前往婦產科檢查,醫師給予抗生素治療後,搔癢症狀隨即改善,但是陰道出水問題依舊,醫師診斷下體出水與骨盆腔循環差有關,患者經由2個月的針灸與中藥調理,陰道出水的症狀已經消失。久坐辦公室、骨盆循環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周宗翰表示,此女性患者長期久坐辦公室,又屬於肥胖代謝不佳患者,平時血糖也偏高控制不佳,以上因素容易導致骨盆腔循環不佳,婦科的抵抗力變差造成陰道感染,加上女性外陰部處於高溫濕熱的環境,在患者的血糖偏高刺激之下、婦科免疫力下降容易合併感染,引起陰道發炎與水樣白帶的產生。周宗翰指出,健康女性的白帶是一種微酸性的黏稠物,一般量不多,顏色呈乳白色、雞蛋清樣,稍有腥味,有溼潤陰道、排洩廢物、抑制病原菌生長的作用,但當女性患上婦科炎症等疾病後,白帶就會發生變化,特別是出現水樣白帶、白帶中有血,要引起警惕。陰道出水 恐為陰道炎、子宮頸炎周宗翰醫師解釋,陰道出水又稱為水樣白帶,很多原因包含:陰道炎、子宮頸炎、子宮肌瘤…等很多婦科疾病都有可能有這症狀,但如果水樣白帶較多,並且持續很長時間,建議先諮詢專科婦產科醫師檢查,以排除子宮頸癌與子宮內膜癌或輸卵管癌的風險。此案例患者每天有喝蔬果汁的習慣,容易導致中醫體質學裡所謂的脾虛濕盛體質,身體水分代謝調節出現問題,加上患者缺少運動長期久坐,本身也忽略血糖偏高的問題,容易導致盆腔血液循環不佳,因此水性白帶增多,是血液循環不良的預兆。含糖量較高的水果 每天應控制在2份以內以中醫觀點來說,絕大多數蔬菜和水果的屬性偏寒,長期喝容易形成虛冷體質,身體新陳代謝速度減慢,除了適量加入溫熱性中藥材來平衡蔬果的寒涼屬性之外,飲用蔬果汁前,也要注意蔬菜和水果的使用量,尤其是含糖量較高的水果,每天應控制在2份以內,過多容易造成血糖上升和肥胖。

出現孤獨感 恐為失智症警訊

出現孤獨感 恐為失智症警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澱粉樣蛋白」(Amyloid)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息息相關,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大腦澱粉樣蛋白數量較多的年長者,很容易產生孤獨、寂寞感,因此當年長者出現孤獨、寂寞的感覺,很可能是失智症前兆。大腦澱粉樣濃度偏高 孤獨感是他人7.5倍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主任南西‧多諾凡為研究首席作者,她表示,當一個人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濃度偏高,的確就是阿茲海默症高風險群,這項研究顯示,大腦澱粉樣濃度偏高的人較容易產生孤獨感,這些人出現孤獨感機率是其他人的7.5倍,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線上版〈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JAMA Psychiatry)。多諾凡指出,長期以來,很多研究已發現,維持社交活動的人,較不容易有失智症,這項研究則發現,當一個人出現阿茲海默症前兆,更容易產生孤獨感、寂寞感,有些人可能就逐漸不和社會、其他人互動。澱粉樣蛋白堆積 大腦功能可能受影響 多諾凡解釋,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開始堆積,大腦功能可能就會受影響,對於社交刺激的感覺、理解力與反應力,就會變得較遲鈍,這很可能是認知功能改變的早期警訊,如果後續研究證實真是如此,醫師或許就可以透過這項指標,評估患者是否有阿茲海默症。身邊有人仍孤獨 阿茲海默症風險升高這項研究含括43名女性與36名男性,平均年齡76歲,身體都很健康,沒有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症狀,研究團隊運用標準精神科評估方式測量每個人的孤獨感程度,研究人員也用影像學掃描偵測這些人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數量,研究人員特別將重點放在大腦皮質區,這部分在記憶力、專注力、感覺與思考力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研究人員經過研究後,得到上述結論。研究結果代表,當年長者身邊圍繞許多家人、朋友,還是感覺孤獨、寂寞,出現阿茲海默症風險就會上升,家人、朋友要多注意這項警訊。(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忽視傷口去戲水 腳腫如麵龜

忽視傷口去戲水 腳腫如麵龜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輕忽小傷口恐要命!一名12歲男童,2周前右腳腳背被蚊子叮咬而抓破皮,右腳有4到5處小傷口,但隔日依舊跟著家人去海邊戲水,沒想到當晚回家後,傷口處開始出現紅腫且熱痛情況,1、2天後範圍擴大到整個腳背都腫了起來,大如麵龜,還出現發燒、走路困難狀況,就醫確診為蜂窩性組織炎。蜂窩性組織炎 常發生在四肢與臉部男童住院治療,進行抗生素點滴注射治療後,病況逐漸改善,復原的速度很快,住院5天即出院,腳背紅腫狀況完全消除且不再疼痛,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高佳慧表示,蜂窩性組織炎是皮膚傷口的細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好發於身體任何部位,但比較常發生在四肢,特別是下肢與臉部。局部紅腫熱痛、發燒、噁心、嘔吐通常皮膚遭到細菌感染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時,會出現局部腫脹、紅腫熱痛的情形,可能伴隨出現發燒,噁心,嘔吐,腹瀉等身體不適的症狀出現,若不快給予治療則可能侵犯至皮下組織與肌肉關節等部位,嚴重時細菌入侵血,可能產生敗血症。有傷口 勿接觸游泳池、溫泉、公共澡堂高佳慧醫師呼籲,當孩子身體有傷口時,勿接觸游泳池、溫泉、公共澡堂等公共空間,細菌容易趁機侵入傷口,進而導致更嚴重的感染,若傷口久未痊癒,或傷口患部範圍逐漸擴大、紅腫發熱時,應盡速就醫,以免感染情形擴大,嚴重而導致患部壞死,需截肢或引發敗血症造成病人死亡。

腳也會中風 延誤治療恐截肢

腳也會中風 延誤治療恐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苗栗一位72歲的吳先生,因腦中風造成右手及左腳相對無力,行走較為緩慢,漸漸因走路困難而臥床,原以為是腦中風的後遺症,但經心臟外科醫師檢查發現,吳先生無法行走,主因是左下肢動脈嚴重栓塞狹窄,接受手術後,左腳冰冷問題獲得改善,左下肢體無力的症狀也獲得中度改善。腳中風雖然不會立刻致命 卻恐致截肢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李俊毅醫師表示,秋冬季節是心血管疾病好發之際,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的發生機會都大幅增加,然而民眾最容易忽略俗稱「腳中風」的下肢動脈阻塞,雖然在發生時不像心肌梗塞或腦中風有立即致命危險,若無立即手術處理,恐導致肢體壞死甚至截肢。面臨截肢 血管繞道手術是最好的方法針對下肢動脈阻塞的治療,初期可由心臟內科醫師施行氣球擴張術並置入支架,使血流回復正常,對於嚴重下肢血管病變,無法施行血管氣球擴張術、或接受多次血管氣球擴張術效果不佳而面臨截肢的患者,心臟外科的血管繞道手術是最好的治療方法。重建血流循環、改善下肢乏力、缺血血管繞道手術是經由人工血管或患者本身的血管,供給遠端血流之缺血組織獲得營養,主要在於重建血流循環、改善下肢乏力、緩解缺血症狀、及增進足部傷口癒合,幫助提升患者生活品質,李俊毅醫師提醒,動脈阻塞患者平時要注意:1) 戒菸及避免任何形式的尼古丁2) 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3) 每天適度規律運動,增加對運動的耐受性4) 避免外傷,外傷是造成潰瘍及截肢的重要因素,因此任何可能引起外傷的事物都要盡量避免5) 皮膚應保持濕潤、避免乾燥,若有傷口一定要治療。

擋不住的熱潮!MIT醫美保養品大陸正夯

擋不住的熱潮!MIT醫美保養品大陸正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採訪報導)甫於香港結束的2016 Cosmoprof Asia亞太區美容大展,展場中到處可見各式各樣先進的醫美專業儀器,顯見醫美保養品已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熱潮,台灣業者也看見這股流行熱潮,將醫美保養品順勢行銷至大陸,帶動大陸的醫美保養潮流,不論是大陸民眾或是媒體都對醫美保養品趨之若鶩。在大陸已連續2年,榮登中國C/S渠道銷售冠軍的MIT醫美保養品牌BEME,一款明星商品-水蓮花胺基酸保濕潔面乳,2013年甫上市就創下單月10000瓶的銷售佳績,好的商品再搭配上專業的保養知識培訓教育,更讓BEME迅速在中國打響知名度,2014/2015連續兩年穩居C/S渠道銷售冠軍,而另一家以生物纖維面膜為主的醫美保養品牌-寵愛之名,2010年在大陸市場營收也突破5.7億台幣。台灣業者究竟是如何帶動大陸這股新興的醫美保養趨勢呢?大陸問題肌多 醫美保養品逐漸成新寵大陸早期因為對保養知識的缺乏,再加上相當多業者為了獲取暴利,不惜購進劣質商品做銷售,使得大陸民眾問題皮膚特別多,也因而當醫美保養品一引進市場就讓他們產生極大的興趣。BEME創辦人勾曼綾 Penny表示,大陸民眾普遍缺乏保養知識,加上受到長年的環境汙染與劣質商品的摧殘,肌膚開始出現許多問題,其實,要解決這些問題,根本之道就是從最基本的洗臉開始。Penny表示,針對大陸民眾的問題肌膚,BEME一開始即鎖定清潔系列為主打商品,水蓮花胺基酸保濕潔面乳成分溫和不含皂鹼,十分適合問題肌膚使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成分--β葡聚糖,是經過美國FDA認證,GRAS最高等級,100%安全能幫助修護問題肌膚與傷口,還原肌膚的健康狀態,另外3D微脂傳導科技搭載胺基酸也能深層洗淨不殘留。讓消費者一使用後都愛不釋手,逐漸在C/S渠道造成一股轟動。也就是看準了這個商機,Penny決定進軍大陸市場。引進新醫美觀念 強調美肌由根本教育做起MIT醫美保養品牌在大陸,除了革新環境推出合適的醫美保養品外,也不忘從根本的教育做起,Penny說道:「我們進入大陸市場時,他們是沒有醫美觀念的,對保養品的知識也是很少,需要從頭被教育。」發覺大陸消費者對皮膚保養的觀念普遍缺乏的問題,為做到全面的教育,BEME招募許多培訓老師,也從台灣找業界著名的培訓總監,到較少人經營的二、三線城市傳授專業美容及產品技術,更突破傳統引進新知識,傳授皮膚生理學,保養知識,另外還增加了色彩心理學,按摩手技和銷售技巧等等,讓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也能享有一線城市的保養知識水平。持續拓點 讓MIT品牌在亞洲能站穩腳步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為各大品牌必爭之地,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大陸2015年護膚品零售額達1608億,<中國經營報>更預測到了2016年,可望飆到1800億,成長速度驚人,未來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MIT品牌BEME儘管已在大陸打出知名度,但Penny並不以這個成績自滿,她仍持續不斷找尋更新更好的原料,要把更先進的技術帶給消費者,希望BEME能繼續發光發熱,讓MIT品牌能在亞洲站穩腳步。對於BEME未來展望,Penny表示:「希望開拓東南亞或其他國家,中國跟台灣還要持續拓點,這兩年是BEME發展成長的階段,中國部分我們其實一直表現的不錯,目前在中國大概有1000多個點,希望今年年底在中國能有3000個點,將來也會在台灣下較多的功夫,持續拓點,讓更多的人認識BEME這個品牌。」

醫:乳酸桿菌LGG 降低寶寶異位性皮膚炎發生

醫:乳酸桿菌LGG 降低寶寶異位性皮膚炎發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氣候進入秋冬乾冷季節,皮膚容易因受到環境及溫度刺激而產生乾癢的症狀,尤其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困擾更加明顯。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過敏性的體質,特徵是皮膚偏乾,秋冬季節轉換時更容易伴隨紅腫、搔癢及感染病菌等現象,讓症狀更加嚴重。因此,除了做好皮膚保濕照護外,是否可從調整過敏體質來改善異位性皮膚炎呢?LGG建構腸道黏膜防護 改善皮膚過敏皮膚及腸道是人體的第一道防護,而腸道黏膜的免疫反應,會經由血液循環影響皮膚的免疫系統。漢銘醫院副院長小兒科醫師廖美芬表示,芬蘭的一項研究發現,讓有高過敏遺傳風險的新生兒接觸6個月的乳酸桿菌LGG,觀察到寶寶2歲時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降低一半,從46%減少到23%。顯示簡單口服乳酸桿菌LGG的方式,可以建構腸道黏膜的屏蔽保護作用,並提升皮膚免疫功能,有助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國內在高雄長庚醫院的研究也發現,懷孕期間補充LGG可以讓孕婦的異位性皮膚炎和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同時獲得改善。藉由口服乳酸桿菌LGG不僅可以作為降低新生兒異位性過敏體質的預防,也可以減少皮膚過敏的發生,在減輕症狀的嚴重程度及縮短病程上也可以看到預防的好處。有異位性皮膚炎困擾 應盡早治療 加強免疫力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對環境的適應力較差,過乾、過濕、過冷或過熱都可能使病情惡化,所以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照顧與治療,是需要由內而外完整的保護。廖美芬醫師建議,有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的民眾,應儘早接受醫師診療,注意皮膚照護減少刺激,也可考慮補充乳酸桿菌LGG,建構由腸道到皮膚整體完善的屏蔽保護作用,提升異位性皮膚炎的改善效益,讓秋冬不再是惱人的季節。

腎友容易累 恐為肺炎前兆!

腎友容易累 恐為肺炎前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期氣溫逐漸降低,國內流感疫情微幅上升,台灣基層透析協會理事長、安慎診所院長鄭集鴻醫師提醒,罹患慢性腎臟病或是洗腎、換腎的病友,較容易感染流感及肺炎,萬一不小心感染肺炎時,致命性也會比一般健康者高,是屬於有高感染風險的民眾,在秋冬流感流行季,宜施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加強保護力。肺炎可能引發敗血症、低血壓、休克鄭集鴻理事長強調,造成腎友第1大死因是心血管病變,第2大死因是感染,因感染而死亡的案例中,常見肺炎,而肺炎有可能會引起敗血症,造成低血壓、休克,用特別的方式洗腎,危險性會比較高,而嚴重的感染,也會加速腎臟的急遽惡化,讓原本還不需要洗腎的慢性腎臟病患者,進展到必須洗腎治療。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腎友,平均每2天就要洗腎1次,每次要洗4小時,才能把毒素清乾淨,有些年紀大的腎友會不想洗腎或不想洗那麼久的時間,就會影響毒素清除的速度,但當毒素累積多了,也會影響免疫力。腎友得流感 常以倦怠、意識不清表現在流感季,個人的保健不能輕忽,鄭集鴻理事長表示,腎友的免疫反應比一般健康者弱,即使得流感、肺炎,症狀較不明顯,有可能不太會發燒,常常是以倦怠、意識不清來表現,家屬在秋冬流感季節期間,一定要提高警覺。在規律運動方面,建議每周至少5天,每次規律運動半小時,運動到微流汗就足夠,因秋冬天候不佳,外出運動較不方便,可以考慮踩固定式的腳踏車,邊運動邊看電視,也是蠻好的運動模式,一方面比較安全,另一方面,也較不受天候影響。

蚊子死在眼睛?猛追劇害的!

蚊子死在眼睛?猛追劇害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3歲的黃太太這陣子總是拿著平板追韓劇,就連睡前也會窩在被窩裡看2集才肯入睡,有天眼前突然出現大蚊子,以為是看劇看太久眼花了,應該休息幾天就好,幾天後黃太太擔心蚊子死在自己眼睛裡,到醫院求診,眼科醫師告知黃太太只是單純的退化現象。玻璃體有懸浮物 視線會出現不規則影像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醫師林暄婕表示,眼球中間有一團澄清透明如蛋清的膠狀物質稱作玻璃體,佔據了眼球2/3的體積,若玻璃體內出現懸浮物,影子投射到視網膜上,視線中就會出現許多點狀、線狀、蜘蛛網狀、浮游生物狀等不規則的影像,尤其是光線充足或背景為白色的情況下更為明顯,就是俗稱的「飛蚊症」。眼內有出血、發炎 亦會產生飛蚊症狀林暄婕醫師指出,約有9成的飛蚊症是屬於生理性或退化性的,屬於自然老化或因近視、手術、受傷等因素導致較早出現玻璃體液化的現象,然而,眼內若有出血、發炎、視網膜裂孔或剝離亦會產生飛蚊症狀,這些可檢查出病因的飛蚊症稱為「病理性」的飛蚊症。玻璃體退化 拉扯視網膜會出現閃電症狀有些人除了飛蚊外,還感受到暗處出現閃電般的亮光,這是因為玻璃體退化過程中會與後方的視網膜分離,若在過程中造成視網膜的拉扯,便會出現閃電症狀,假使不幸扯出破洞便可能進展成視網膜剝離影響視力。充足休息、減少用眼 也能減緩症狀當出現飛蚊症狀時,最重要的是儘快找眼科醫師做詳細的散瞳眼底檢查,目前沒有證實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也不建議做具有風險的侵入性治療,只要試著與它和平相處,有些飛蚊會慢慢淡化甚至消失,充足休息勿過度用眼也能減緩症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