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打造易瘦體質 血液循環最重要

打造易瘦體質 血液循環最重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肥胖,是需要管理的疾病,然而,若只靠減重,並無法徹底解決肥胖問題,基本上,導致肥胖的最大原因,是壓力,龐大的壓力會使交感神經興奮,促進皮質醇此種壓力賀爾蒙分泌,進而刺激食欲使人暴飲暴食,讓腹部脂肪大量堆積、身材走樣。按摩打結的筋膜 藉由「放鬆」消除壓力不知道各位是否發現,每當壓力大時,就會對每件事感到厭煩,運動都不想動,正是這個原因,而輕鬆解決壓力的最佳方法,就是肌筋膜伸展操。我們可以按摩打結的筋膜,藉由「放鬆」來消除壓力,試著打開緊繃的胸部、放鬆沉重的頭部、採取放鬆的姿勢躺在滾筒上,就可以感覺到呼吸變穩定,心情也變得比較自在。提高體溫 體內的廢物更容易排出原本僵化的肌肉放鬆後,血液循環也會跟著變好,提高體溫,體溫一旦升高,就能促進新陳代謝,使體內的廢物更容易排出,體脂肪也不會一直堆積在體內,打造良性循環,消除壓力,身體自然能培養成易瘦體質。短時間內放鬆筋膜,還能使敏感的交感神經變安定,交感神經分布的位置,是從位於胸部的脊椎開始至上腰處,是遍布於內臟的神經,交感神經可以使心臟快速跳動,也會使血管收縮、瞳孔放大,交感神經如果不安定,可能會使人因壓力而罹患焦慮症、憂鬱症等。長時間坐在椅子上 血液循環會出問題現代人身體浮腫的情形越來越嚴重了,不論是整天以相同姿勢坐在書桌前的學生,或是久坐電腦桌前的上班族,都在尋找自己生病、浮腫、肥胖的原因是甚麼。基本上,長時間坐在椅子上不動,血液循環當然會出問題,進而導致從小孩到老人,每個人都有普遍痛症:肩頸僵硬、腰部難以伸直,膝蓋痠痛、腳踝浮腫痠麻等。身體上的不適 會造成我們的身材走樣而這些身體上的不適,不僅會造成我們的身材走樣,還會使我們專注力下降,對課業、工作帶來極大的影響,身體的某個部位淤塞不通,就意味著身體循環變差、肌肉或筋膜打結等問題已經發生,同理,若能將身體的結或淤塞的部位疏通,就能讓浮腫,甚至連痠痛都一併改善,更能矯正姿勢,重拾良好體態。(本文摘自/滾一滾鬆筋膜,天天零痠痛/采實文化) 

甚麼!肌肉僵硬恐致憂鬱?

甚麼!肌肉僵硬恐致憂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了維持充沛的精神與活力,我們要從身體開始,消除肌肉疲勞,並減少過度的壓力,如此才能身心平衡,對心理的健康亦有幫助,為此,就算肌肉只是打了一個小小的結,我們也要徹底解決因為一旦放久了就會變成慢性病痛,最後甚至威脅到身心健康。精神變差 判斷力、思考力、專注力下降舉例而言,頸部僵硬,就足以影響腦部的氧氣供應,使血管受到壓迫,一旦精神狀態變差、抗壓性下降,人就容易變得虛弱無力,進而使的判斷力、思考力、專注力跟著下降甚至可能造成憂鬱症、焦慮症等問題,以上都是肌肉僵硬緊繃所致,連帶刺激到神經、影響心理狀態的連鎖反應。面對每天接踵而至的壓力而緊繃的身體,如果能靠自己的力量放鬆,減少頸部和脊椎的負擔,那鋅情或許也會比較輕鬆、呼吸也會更穩定、副交感神經也會比較活絡吧?沒錯,肌筋膜按摩,正是能幫助各位自我排解肌肉緊繃的最佳方法。可以藉由按摩 獲得更好的睡眠品質由於副交感神經能幫助我們進入更深沉的睡眠,因此我們可以藉由按摩,解決因長期累積的疲勞而導致的肌肉痠痛,進而獲得更好的睡眠品質,如此,不僅更容易消除疲勞,也能重新找回日常生活中的活力,很多人都在學習肌筋膜按摩後,找回專注力,不僅如此,還能減少腎上腺素分泌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進而解決萬病根源的壓力問題,重拾活力與自信。(本文摘自/滾一滾鬆筋膜,天天零痠痛/采實文化)

三餐只吃水果 頭昏眼花損健康

三餐只吃水果 頭昏眼花損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食物纖維,還有一部分植物蛋白質,可輔助主食,從而提供更加全面的營養,吃水果的主要目的在於補充另外三類營養素,即水、維生素和礦物質。餐前吃水果可防正餐吃過多導致肥胖所有水果均含有維生素C,其中紅棗、廣柑和橘子等的含量相當豐富,所以水果被認為是人體獲取維生素C的重要來源。營養學家提出,餐前半小時進食水果對於營養的吸收最有幫助,餐前進食水果可以防止正餐吃過多導致肥胖,因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和葡萄糖,能夠快速被身體吸收,提高血糖濃度,降低食慾;水果內的粗纖維還可以讓胃部有飽足感,有效輔助節食。榴槤吃太多 口腔潰瘍、便祕及發熱水果雖然營養豐富,功效頗多,但吃的時候也是有些宜忌的,夏季是榴槤熱銷的時節,我認識一位女士,她十分相信民間所謂的「一隻榴槤三隻雞」的說法,於是趁著榴槤上市一陣猛吃,心想這下可以好好補補身子了,不料沒過幾日,這位女士就出現口腔潰瘍、便祕及發熱等諸多不適,後來才知道是盛夏時節榴槤吃多了上火所致。吃水果也講究陰陽調和人的體質有寒熱之分,水果按其食物屬性也可分為熱性、寒性和中性,榴槤、荔枝、鳳梨、龍眼、水蜜桃等熱量高、糖分高的水果性溫偏熱,奇異果、西瓜、香瓜等熱量低,富含纖維,脂肪和糖分較少,屬於寒性水果,蘋果、生梨、葡萄、香蕉,則屬於比較溫和的中性水果。從回醫的角度而言,吃水果也講究陰陽調和,體質偏熱的人應多吃涼性水果,偏寒的人就應多吃溫性水果,陰陽調和、體質不寒不熱的人不管吃哪類水果,只要不過量,都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某些水果屬高熱量 吃多會增加肥胖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女性朋友片面地認為正常的飯菜是致胖的禍因,視水果為美容減肥的法寶,認為「夏天三餐水果,美容纖體兩相宜」,於是趁著夏天胃口不佳,刻意減少飯菜攝取量以水果代之,時間長了,體力明顯下降,出現頭暈眼花、疲憊乏力等營養不良症狀。在這裡提醒愛美的女性朋友,水果雖然的確有輔助節食的作用,但飲食應以營養均衡為首要原則,不可盲目信奉「水果餐」,否則會損害健康,而且,某些水果其實屬於高熱量食物,吃多了反而會增加肥胖。(本文摘自/神奇的七代名醫湯瓶八診/柿子文化出版)

長期腰痛 應懷疑骨刺作怪!

長期腰痛 應懷疑骨刺作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腰痛很久了,醫師說我長骨刺。」聽起來,就會有點奇怪,奇怪的地方,並非患者沒長骨刺,我們絕對相信醫師的判讀,患者的X光,應該是結結實實有長出骨刺的,但奇怪的地方是,因為骨刺本身不會痛,所以若是將X光看到的骨刺,當作是腰痛的原因,那邏輯上就會有很大的討論空間。腰痛是因為骨頭周邊的結締組織受損換句話說,除非骨刺壓迫到神經,不然一般我們在脊椎X光中所看到的骨刺,很難被拿來當作腰痛的根源,難不成,解說的醫師講錯了嗎?當然沒講錯,只是講得簡潔了些,「腰痛,是因為長骨刺」這句話,其實是:腰痛,是因為導致長骨刺的那個「內力」過高,使得骨頭周邊的結締組織受損或發炎所產生的。骨頭越「大支」 不代表疼痛越嚴重「我髖骨很痛,X光照出來骨刺很大支,我說難怪,不過醫師說骨刺這麼大支應該沒救了,就只有換關節一條路……」了解上述原理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骨頭越「大支」,不代表疼痛越嚴重,某些老人因右膝疼痛就診,結果X光照出來,左膝骨刺更大支,但仔細一問,左膝根本不會痛,所以骨刺不會痛,大支的骨刺自然不會更痛。大支的骨刺在臨床上的意義,比較是在暗示,退化問題發展的進程比較長,換句話說,是比較慢性的問題,而非問題的嚴重程度,真正與嚴重程度較有關係的,反而是關節軟骨的磨損程度,也就是X光影像中,2塊骨頭之間的空隙厚度。玻尿酸可解決軟骨磨損的疼痛至於髖關節退化的治療方式,除了人工關節置換之外,還可以選擇「超音波引導PRP 注射」,「我膝關節長骨刺會痛,後來打玻尿酸之後有好很多,沒想到1年之後再照一次X光,骨刺居然還在,真是太令我失望了!」當然,玻尿酸解決了軟骨磨損的疼痛,跟骨刺一點關係都沒有。骨刺默默地以援助民的身分待在你的膝蓋裡,1年之後你還能看見他,請輕聲地跟他說:辛苦了,謝謝你撐住我的膝蓋!「我腳底痛,醫師說是足底筋膜炎,超音波和X 光照出來,都有長出骨刺;我好擔心,是不是要開刀把骨刺拿掉?」內力沒有消除 疼痛還是會回來哈哈,足底筋膜炎會痛,是那個「內力」在搞鬼啊,不是骨刺喔,好好跟醫師討論,怎樣緩解或消除過高的內力,是比較治根的方式,骨刺不會痛,就算是開刀把骨刺「拔掉」,而根本的內力沒有消除,疼痛還是會回來喔。(本文摘自/攻疼新醫:筋骨疼痛專家Dr.Pain帶你找痛源、解痛根、脫離痛海/三采文化)

小睡16項優點 你一定要知道!

小睡16項優點 你一定要知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知道讓自己睡足合理的時間,並且讓身體睡到自然醒有多麼困難。有時,似乎這就是不太可能,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睡眠,你可以用寧靜、美好、恢復體力的小睡來補足,在你忙碌的一天當中,我想不出有什麼比睡覺更放鬆、更奢侈、更自我撫慰的方法。每天放開所有壓力小睡一下我幾乎每天都會擠出一點時間小睡一下(或至少躺下來),這能幫助我當個更好的母親、妻子、治療師,以及身為人的存在,拉上窗簾之後,我在眼睛上放一塊布,放開所有的壓力,把自己關機20到30分鐘,根據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精神科兼任助理教授暨《你今天小睡了嗎?》(Take a Nap! Change Your Life )作者莎拉‧ 梅德尼克的說法,小睡擁有許多已經科學證實的優點:1) 提振心情。2) 刺激創造力。3) 使記憶力敏銳。4) 減少壓力。5) 提高警覺。6) 加速動作表現。7) 降低糖尿病、心臟病發與中風的風險。8) 幫助你減輕體重。9) 增強你的性生活。10) 增進你的知覺、精力、動作技能和準確性。11) 增進你決策判斷的能力。12) 縮減你對高油、高糖食物的渴望。13) 減低你對咖啡因和其他刺激物的需要。14) 增進身體使皮膚和組織再生的能力。15) 提高抗老化生長激素的濃度。16) 讓你的外表保持年輕。配合你的精神好壞 選時間小睡真的很神奇,是吧?在其他的文化裡,小睡被視為上班的常態;然而在美國,小睡一會兒,不知怎麼地成為「像個孩子」的同義詞,但請從這週開始,找一、兩天打個盹,沒有什麼是最完美的時間,只要選擇你方便的時候,並且配合你的精神好壞,有些先進的工作場所備有安靜的房間,讓你可以躲進那兒瞇個15分鐘。如果你的工作場所沒有這種地方、但附近相當安全,你也可以到車子裡或在公園鋪個毯子打盹幾分鐘,如果週間小睡對你而言真的太過荒唐,那就從現在開始堅持在週末小睡,而且六、日2天都要。摟抱促發催產素 會得到極大樂趣倘若你有小孩,就能有絕佳的安排:跟你的孩子一起好好地睡個怡人的小覺,你們全都會愛上它的,而且因摟抱促發的催產素,會讓你們都得到極大的樂趣。(本文摘自/疼痛是你最好的心理醫生:好萊塢明星都風靡的正念自癒法/天下雜誌出版)

頭痛幕後黑手 12項食物作怪

頭痛幕後黑手 12項食物作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個人情況都不同,對絕大多數人有影響的餐飲,不見得會影響你,但我仍在以下列出常見的幕後黑手,你可以排除上頭的每一項潛在刺激以控制頭痛(有些可以待頭痛控制住後重新嘗試,但目前要先嚴格遵守)。1) 咖啡因/咖啡、茶、冰茶、可樂;去咖啡因的咖啡和茶可能有問題(含其他化學刺激),另外小心咖啡替代品;不妨喝不含咖啡因的花草茶(無柑橘或其他刺激口味)。2) 巧克力/白巧克力(不含可可粉)無妨;角豆可能有問題。3) 麩胺酸鈉(味精就是麩胺酸鈉)/中國(和其他)菜餚、湯品、高湯;加味或調味鹽;口味或加鹽零食、脆麵包丁、麵包屑;滷汁、熟食肉、廉價自助餐、加工肉、素漢堡、蛋白質濃縮物;低脂低卡食品。小心隱藏的麩胺酸鈉。4) 加工的肉和魚/熟成、罐頭、醃曬、浸漬、煙燻、軟化、亞硝酸鹽或硝酸鹽保存;熱狗、香腸、薩拉米香腸、義大利辣香腸、博洛尼亞香腸(和其他含亞硝酸鹽的漢堡肉)、肝泥香腸、牛肉乾、特定火腿、燻豬肉(培根)、pate肉醬、燻或醃魚、魚子醬、鯷魚;還有新鮮牛肝雞肝與野味(含酪胺)。5) 起司和其他酪製品/愈熟成的愈不好(無妨的起司包括巧達、瑞可塔、奶油起司和高品質美國起司)。還要小心披薩之類的含起司食品。優格(和優格冰淇淋)、酸奶油、白脫牛奶也會刺激。6) 堅果/全都別碰,抹醬也是,但種籽無妨。7) 酒精和醋/尤其是紅酒、香檳、暗色或濃稠飲品;伏特加耐受性最佳:可容許透明清澈的醋(最好蒸餾過);醋製的調味品(番茄醬、芥末和美乃滋)別過量。8) 特定水果和果汁/柑橘類水果(柳橙、葡萄柚、檸檬、萊姆、桔、小柑橘、鳳梨)果汁和香蕉;別碰葡萄乾(以及其他亞硫酸鹽保存的果乾)、覆盆子、紅李、木瓜、百香果、無花果、棗子、酪梨。9) 特定蔬菜,尤其是洋蔥/德式酸菜、豆莢、特定豆子(利馬豆、蠶豆、海軍豆、扁豆)。容許的:韭菜、韭蔥、青蔥、蔥、還有大蒜。10) 剛出爐的發酵烘焙食品/放不到一天的:手工(現烤)麵包──尤其是老麵,及貝果、多拿滋、披薩麵糰、椒鹽軟脆餅、咖啡蛋糕。11) 阿斯巴甜/糖精也可能刺激某些人;就我所知蔗糖素沒問題。12) 其他/大豆製品有可能,尤其熟成(味噌)、發酵(天貝)或精製過(大豆分離蛋白/大豆蛋白濃縮物);醬油要小心麩胺酸鈉;無調味豆腐和豆漿、麵粉較安全;大豆油無妨;番茄(番茄醬汁)、磨菇……可能讓你頭痛。避免一樣刺激 身上的負擔就輕一點飲食控制得愈好,愈有機會控制頭痛,連帶著預防性投藥的機率也愈小─或至少較少劑量即可達成目標。沒有人是完美的,但你得全力以赴,每避免一樣刺激,身上的負擔就輕一點,總體刺激值降低並低於門檻的可能性變大。無法、難以或你不願避免的刺激有很多,請把重點放在影響力大、常被忽視卻容易迴避的項目:餐飲(和藥物)。飲食控制是一種工具,任何工具運用得愈熟練,它的作用就愈大,飲食控制也一樣,你愈得心應手,控制頭痛的情況就愈好,如果你志在此,而且希望吃的藥愈少愈好,飲食控制真的是最好的方法。(本文摘自/頭痛大革命/柿子文化出版)

醫訊/心臟科關聯的內科疾病

醫訊/心臟科關聯的內科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氣溫漸冷,心臟相關疾病有可能突然因氣溫驟降、或患者穿著不夠飽暖而突然發作,若突然有心跳加快、心律不整、胸悶胸痛情形,應盡速就醫。關於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心臟科醫師李適宜給予建議,將分享衛教講座主題「心臟科關聯的內科疾病」,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心臟科關聯的內科疾病時間:105年12月21日 星期(三) 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  洽詢:社工 劉大任分機:(02)2791-9696轉1008         

醫訊/常見的神經疼痛

醫訊/常見的神經疼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享受無痛快樂人生,從認識疼痛開始,不同類型的疼痛,帶來的不適感各有差異,亞東醫院特別邀請醫師,以不同面向剖析疼痛,透過講座讓民眾更了解面對不同疼痛,應有的相關知識。本課程由神經內科醫師朱耀棠,講解「常見的神經疼痛」相關知識,有助民眾改善常見的疼痛,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常見的神經疼痛─疼痛講座系列既神經篩檢活動時間:講座:105年12月17日 星期(六) 上午09:30-10:00   篩檢:105年12月17日 星期(六) 上午09:00-11: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一廳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405

腳麻亂吃藥 恐致神經損傷!

腳麻亂吃藥 恐致神經損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1歲的林女士因長期在外奔波,數個月來有下背酸痛情形,10月中,左小腿開始有緊實感,出現左腳坐骨神經痛麻症狀,更極度疼痛到掛急診打止痛,林女士因疼痛無法行走坐著輪椅被推進診間,經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腰椎椎間盤突出,經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後,症狀明顯改善。服用大量止痛藥 造成失眠、影響情緒佳里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思維表示,大部分民眾害怕脊椎手術需要長時間臥床,更害怕手術傷及神經,永久癱瘓坐輪椅,在臨床上也會遇到部份病人,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造成嚴重坐骨神經疼痛,卻因不敢接受手術而服用大量止痛藥,忍痛復健,尋求傳統療法,造成失眠,嚴重影響情緒,更可能因為藥物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減少神經損傷風險 加快復原以傳統手術方式治療椎間盤突出,傷口至少5公分,肌肉、韌帶及骨頭破壞程度大,手術後疼痛感較明顯,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恢復,長遠的影響可能有組織、神經的沾黏及慢行下背疼痛等,顯微椎間盤切除手術的發展,讓手術傷口縮小到3公分以內,使用手術顯微鏡的放大功能,減少了神經損傷的風險,復原也加快了許多。將突出的椎間盤夾除 達到神經減壓經皮脊椎內視鏡椎間盤手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是經X光導引下,直接將內視鏡輸送至椎間盤,透過高解析力的影像系統,將病灶放大,並以器械將突出的椎間盤夾除,達到神經減壓的目的,近年來由於脊椎內視鏡器械的改良,讓此術式漸漸在脊椎微創領域中佔有重要的角色。

止咳藥喝多 心律不整更嚴重

止咳藥喝多 心律不整更嚴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咳咳咳,最近這波感冒症狀讓人一直咳不停,除了醫師開的感冒藥,很多人會去藥局購買感冒成藥來吃,尤其是瓶裝的感冒藥水,往往是一整罐喝下去,藥師提醒,感冒藥水中的止咳藥成分要看仔細,通常都是得分次喝,一次喝劑量太高,副作用會加乘,要特別注意。 含Dextromethorphan成分一次只能喝10cc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藥劑部藥師顏群芳表示,止咳藥物第一線用藥都以含有Dextromethorphan成分居多,有錠劑也有液劑,很多市售感冒藥和感冒藥水中都含有此成分,其副作用包括有頭暈、嗜睡等,而在服用含此成分的感冒藥水,要特別注意其所含劑量,通常一次都只能喝10cc,以免服用過多劑量會增加其副作用。 含甘草成分 會有藥物依賴成癮性止咳藥也常會有甘草成分,長期服用含有甘草成分止咳藥,可能會增加腎臟排出鉀離子能力,造成鉀離子流失,輕者會有肌肉無力、疲勞以及嗜睡等症狀,嚴重時會抑制呼吸或導致心律不整,此外,顏群芳藥師指出,若是經常使用含甘草成分止咳藥,還可能會有藥物依賴的成癮性問題。 含可待因成分止咳藥 會抑制呼吸和使支氣管收縮另外,則是含有可待因(Codeine)成分的止咳藥,顏群芳藥師指出,可待因是效果良好的止咳藥物,甚至有止痛作用,因此市售含可待因藥物達1%以上,都須另列為管制藥管理,由於此成分會有抑制呼吸作用,而且會產生支氣管收縮作用,長期服用還可能產生依賴性,所以小孩、急性或嚴重的氣喘病人也禁止使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