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還不拿筆抄?9撇步防健忘

還不拿筆抄?9撇步防健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隨著年紀的增長,任誰都會有健忘的時候,如果有「最近老是忘東忘西」這種自覺的話,那是屬於起因於「年歲大了」的良性健忘,相反地,如果自己都沒有自覺,而且健忘的內容和程度讓周遭的人都會吃驚的時候,那就有「老年癡呆症」的可能了。健忘的自我檢查如果有符合以下的檢查項目的話,那可就要多多注意了,「憂鬱症」也會有健忘和經常出些小差錯的情形出現,這是因為注意力不能夠集中,使得記憶力和判斷力變得遲鈍的緣故。‧ 忘掉剛剛才聽過或者說過的話。‧ 想不起來和自己很熟的人的名字。‧ 經常掉東西或是找東西。‧ 在很熟悉的地方都會迷路。‧ 簡單計算出錯的情形越來越多。‧ 對穿著打扮變得漫不經心。‧ 害怕出門。‧ 會和人說自己的錢包或是錢被偷了。防止健忘的方法1) 日常的事決定好順序/將日常的事決定好順序和規定來進行,例如週一打掃、週日庭院灑水等。這樣的話,日常生活的管理也會變得簡單很多。2) 進行「頭腦體操」/利用計算問題或是縱橫字謎等來刺激大腦。3) 做備忘錄/將約定、預定的行程或是購物的內容等清楚地記錄下來。然後再將備忘錄貼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或者放在自己的手邊。4) 不要太過擔心/不安、焦慮和煩躁只會使情形變得更壞。5) 生活要有規律/除了生活起居要正常規律外,有什麼集會活動,也要多參加。6) 多和人交談/交談可以促進腦部的活性化。7) 多使用手腳/精細的手工作業或是步行可以提升腦部的血液循環。8) 培養嗜好/對事物抱持興趣和關心對防止腦部的老化有幫助。9) 攝取對腦部有益的食品/像是青魚等含量很高的DHA和EPA以及黃綠色蔬菜中含量豐富的維他命A、C、E等,都可以提高腦部的機能。(本文摘自/女7男8/健行文化出版)

不再髮如雪!快學8招養護頭皮

不再髮如雪!快學8招養護頭皮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頭皮屑的毛病可以分成脂漏性和乾燥性這2種,搔抓頭皮時,那種會積存在指甲當中,呈現濕濕黏黏狀態的頭皮屑,有一大半的原因都是來自「脂漏性皮膚炎」。頭皮大量附著癜風菌 會使皮脂過度分泌頭皮上如果大量附著了癜風菌這種黴菌的話,就會使得皮脂過度分泌,癜風菌會分解皮脂,促進角質層的新陳代謝,老化的角質層剝落就形成頭皮屑,脂漏性皮膚炎以男性居多,不光是頭皮,有時連臉部和身體都會出現濕疹的症狀。那些掉落在肩膀上像雪花似乾燥的頭皮屑,原因大多是來自「異位性皮膚炎」和「乾癬」,皮膚因為乾燥,使得角質層剝離掉落,就形成頭皮屑。8招減少頭皮屑的頭皮護理不論是異位性皮膚炎或是乾癬都會出現紅疹的症狀,異位性皮膚炎還會造成皮膚異常的發癢,反之,乾癬有時也完全不會發癢,兩者出現的部位都是以手肘和膝蓋部位居多,但乾癬多出現在外側,而異位性皮膚炎多出現在內側。1) 不要洗得太過度/洗頭洗得太過度,會加速皮膚乾燥,反倒增加皮脂的分泌。2) 按摩頭皮/利用指腹溫柔地按摩頭皮,促進血液的循環。3) 使用適合肌膚的洗髮精/避免使用加入有石油系合成界面活性劑或者酸化防止劑等會傷害肌膚成分的洗髮精。可選擇使用天然氨基酸系洗髮精和防止頭皮屑用的藥用洗髮精。4) 注意洗髮精的殘留/洗髮精殘留在頭皮上,會對肌膚造成傷害。沖洗乾淨是非常重要的。5) 減少壓力/壓力會使皮脂增加,促進肌膚的乾燥。6)  正常的起居生活/睡眠不足和偏食都會使得症狀惡化。7) 戒菸/香菸會引起荷爾蒙的平衡失調,促使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佳,讓頭皮屑症狀愈加惡化。8)  不要用指甲抓洗/用指甲用力抓洗頭皮,會促使角質層的剝落,頭皮癢的時候,使用柔軟刷毛的梳子輕輕地梳頭。(本文摘自/女7男8/健行文化出版)

輕斷食法 5天正常吃也能瘦!

輕斷食法 5天正常吃也能瘦!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這套輕斷食法,是以7天中「5天正常吃:2天少吃」來控制一週飲食內容,如果妳已經安排或臨時這週某天要聚餐,還是可以開心赴約,只要遵守以下原則,且隔天就斷食,讓胃腸休息,我總是提醒學員,把每天吃飯時間、各餐食物內容、熱量等記錄下來,方便檢視自己的用餐習慣,遠離難瘦的關鍵。1) 按順序進食,先吃膨鬆、體積大、低熱量的菜和湯/研究證實,改變進食順序:先喝湯→吃蔬菜→吃肉類→最後吃澱粉類,有助於延緩血糖上升,可避免身體吸收過多的熱量,輕鬆減肥。2) 每口要咬30下,每餐吃30分鐘以上/聚餐時,習慣邊聊邊吃,不知不覺咀嚼次數會變少,速度會變快,吃得東西就會變多。我建議吃東西時,每口食物至少嚼30次再吞下,且用餐時間至少30分鐘以上,才會讓大腦感到「飽」,避免不小心就吃過量。3) 選擇天然、看得出原始形狀的食物,不吃加工食品/做工繁複、失去食材原本樣貌的「功夫菜」,不僅養份已經流失,而且往往添加各種調味料。加工食品則常添加過量的鹽份、油脂,甚至化工賦形劑、色素、香料、防腐劑;吃了高鹽份食物,會容易口渴、想吃甜食或喝汽水,導致肥胖;化學加工品更會傷害你的肝腎。外食聚餐時,還是要多吃天然食物才是。4) 避免勾芡菜餚、濃郁湯汁、濃稠醬汁/即使是低卡的青菜,用勾芡料理的熱量,比沒有勾芡的熱量高出3倍。因為芶芡是屬於純澱粉,經由人體的吸收後,會讓血糖飆高。5) 遠離油炸料理,去掉動物外皮/吃到飽、桌菜、小吃中,一眼就看出的油炸物妳知道要避免;但有些炸過再滷、或路邊攤的油豆腐等,因為「變身過」很容易被忽視,要特別小心!此外在吃肉類時,要把皮去掉,至少可以減掉100卡以上熱量。6) 避免重口味食物、醃漬物、甜食/有人斷食日在外用餐,想說只吃小菜沒問題,其實醃製類小菜千萬不能碰,它們不僅熱量偏高,食材來源和保存方法也讓人擔心。此外,節日聚餐或生日派對,斷食日請不要吃甜食,等隔天正常日再適量吃!7) 每餐都有要綠色蔬菜,戒掉內臟與肥肉/外食族特別容易缺乏膳食纖維,因此,斷食日就算外出用餐,每餐都一定要有1~2份的綠色蔬菜,提供足夠膳食纖維幫助消化解便。而油脂高的內臟和肥肉,最好連正常日也少吃。8) 下午茶可選擇無熱量飲料或開水/喝下午茶時,可以點非調味粉、用天然茶葉籽煮的花草茶,或無糖咖啡,藉此多攝取水份,有助利尿消水腫。此外,用餐過後,可以邀朋友在附近散步、逛街,能幫助腸胃消化,每散步30分鐘還能消耗約75卡的熱量。(本文摘自/每週2天輕斷食,2個月瘦8公斤/蘋果屋出版) 

每周兩天斷食 不再越減越肥

每周兩天斷食 不再越減越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週2天輕鬆斷食超簡單,全齡不復胖!我歸納以下4種常失敗的減肥法,如果妳是其中之一,就開始試試輕斷食吧!TYPE A)一味節食,卻還是變胖的人!‧ 絕對不吃澱粉類的食物?‧ 三餐都吃燙青菜、水煮肉?‧ 晚上5點過後絕不進食?‧ 只固定吃一樣食物?•  了解「節食」為什麼會胖/可能以上這些方法妳都試過,而且一開始瘦得很快,但妳會發現體重越來越難降,甚至只要多吃一點就會變胖。因為「節食」容易攝取熱量過低或是不均衡,會先減掉水份,再來減掉肌肉量,基礎代謝率就會下降;好比從正常的1300卡掉到1000卡,這時即使只吃1200卡比以前少,那還是會變胖。•  快做「輕斷食」瘦身/藉由每週2天少吃,既不影響代謝率,反而能透過斷食日「調整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取量」,利用蛋白質產熱效益高、消化吸收需時較長,不易產生饑餓感。蛋白質也能維持正常代謝機能,不會因吃得少就讓基礎代謝率下降。TYPE B)過量運動,卻還是變壯的人!‧ 運動時喘到沒辦法說話?‧ 因為運動覺得可以多吃一些?‧ 運動後立刻吃東西?‧ 光運動,食物照樣吃很多?•  了解運動過量為什麼會胖/很多人會為了減重而運動,但卻經常忽略要做對運動才有效;如果只是跟流行慢跑、重量訓練卻不持久。運動強度太大消耗的是葡萄糖,不會減到脂肪。最好以快走、有氧舞蹈為主,運動時以「可以說話,但無法唱歌」為判斷依據。做完運動後,要暫時忍住饑餓;此時進食會破壞脂肪燃燒的過程,如果真的很餓,先喝溫開水,過2小時後再吃東西。•  快做「輕斷食」瘦身/「輕斷食」雖然不強調運動,但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提升新陳代謝。TYPE C)吃減肥藥,卻越減越肥的人!‧ 以為吃了減肥藥,就能大吃?‧ 吃了減肥藥後,會食慾不振?‧ 聽信廣告,什麼減肥藥都吃?‧ 晚上睡不著,白天會暈眩?•  了解吃減肥藥為什麼會胖/目前合法減肥藥只剩下「羅氏鮮」,主要功能在抑制腸道對脂肪的吸收,常聽民眾抱怨會造成腹瀉、拉油等等情況,對於生活造成許多不便,如果長期食用還會造成「脂溶性維生素」缺乏,導致嚴重的副作用。而且羅氏鮮只有抑制脂肪吸收,澱粉、蛋白質照樣吸收,多吃還是胖。•     快做「輕斷食」瘦身/我十幾年在臨床案例上,看過因不當服用減肥藥住院、洗腎、甚至送命的人不在少數。因此,我推廣不吃藥、也不需勉強意志力的「輕斷食減肥法」,只要透過2天少吃就能成功變瘦,過程安全,而且還有益提升健康。TYPE D)吃素減肥,卻越吃越腫的人!‧ 常吃素食加工品?‧ 擔心沒味道,常放重鹹?‧ 攝取太多澱粉質?‧ 愛吃炸物、攝取太多油脂?•  了解吃素為什麼會胖/對吃素的觀念如果片面偏頗,例如:以為只要「不吃肉」,或只吃蔬菜水果就會瘦,長久就會導致營養失衡,再者,吃過多加工精製的素食品,及採用不利健康的炸、煎等烹調法,讓吃素反而給身體增添負擔。此外,為了讓口感更美味,某些素食業者常會加較多的油、糖、鹽,甚至添加物來烹煮,素食加工食品如素肉、素丸子等的熱量也偏高,因此才會越吃素越虛胖!•  快做「輕斷食」瘦身/我常跟學員說:「會變胖不是營養過多,而是營養不均衡。」想用吃素來減肥會無效就是同樣道理,而本書的輕斷食不限制食材,居家和外食都有多種在地化的選擇,鼓勵大家攝取多方面營養,以保持體力對抗肥胖──只要食材挑對了、烹調方法對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本文摘自/每週2天輕斷食,2個月瘦8公斤/蘋果屋出版) 

神奇!暈車嘔吐含薑可紓緩

神奇!暈車嘔吐含薑可紓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講到薑這味食材,大家應該都看過和吃過,但是小小一個薑,學問可不少,薑可細分為嫩薑、生薑、老薑、乾薑、炮薑,嫩薑一般在做醬料使用,例如,吃小籠包時就一定要來點紅醋配嫩薑才夠味,生薑則是一般家庭中最常見的食材,不管是拌炒蔬食或清蒸鮮魚都常會使用薑來提味去腥。容易水腫 應生薑、薑皮一起煮而老薑就是煮麻油雞絕時對不可少的,用小火炮香老薑,透過老薑的辛辣味來帶出麻油的香味,麻油雞湯是產後進補不可少的傳統,但是在料理麻油雞湯時,不要削去薑皮,生薑皮可是有特別的功效,薑皮消水腫的效果特別好。如果容易水腫或是產後水腫,在煮菜時可千萬別削去生薑皮,加上生薑本身性味為溫性,而薑皮是涼性,兩種齊下,剛好中和薑的溫性,也比較不會上火。容易胃痛或嘔酸水、經痛 適合吃薑生薑性味辛溫,能散風寒、化痰、溫中、止嘔,若是為熱性疾病,簡單的說就是伴隨發燒或發炎的狀況或咽喉疼痛、身體發炎或皮膚有腫癢痛,就不適合吃薑,以免造成疾病的加重。而容易胃痛或嘔酸水,或平常生冷過食導致的胃痛,都適合平常就吃些薑的料理,怕太辛辣的人也可選擇蜜薑或鹽醃的薑,女性朋友如果容易在經行疼痛,生薑有溫中止痛的功效,下次月經時,喝些熱熱的紅棗薑湯能幫助緩和經痛。暈車、暈船 含著生薑能減緩在藥用的薑則細分為三種:生薑、乾薑、炮薑,功效各有不同。生薑發表行水,所謂發表即發汗之意,而行水則是排除身體過多水分,產後煮食多用之,可以利水消腫(煮時不可去皮,功效才大)。• 乾薑乃晒乾者/乾薑則較辛辣,溫熱之性比生薑和炮薑更強。• 黑薑乃炮黑者/炮黑的薑留有溫性,但不易上火。生化湯中使用是炮薑,亦取其性溫卻不上火,適合有虛火體質者服用。小小一個薑,除了上述的功效外,還有一個特殊功能,就是能止嘔定痛,如果怕暈車、暈船,搭車或搭船時,試著口中含著生薑,便能減緩暈車欲嘔的不適感。若是不小心扭傷了腳,局部腫痛不適。薑汁便能加速局部循環 達到消腫止痛除了針灸服藥外,也可以自行榨些薑汁加上麵粉,外敷在腫痛處,一般建議敷一到兩小時便可洗去;一天敷一次便可,透過薑汁便能加速局部循環,達到消腫止痛之功。但這是輔助方法,如果有受傷仍要先看醫師較妥。(本文摘自/廚房裡的中醫師/商周出版)

一周3天失眠 更年期找上門

一周3天失眠 更年期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根據醫學統計,所謂「更年期失眠症候群」大約困擾著40%更年期過度期的婦女,多數都是因盜汗、熱潮紅、或焦慮所引起,也有人就是沒什麼原因的睡不好,有可能是因更年期本身睡眠生理週期的改變所造成,當一周有超過3個晚上睡不好,並且已經影響白天生活作息或日常功能時,在醫學上就稱為「更年期失眠症候群」。8至9成的失眠 和更年期荷爾蒙有關「更年期失眠症候群」的特徵,若從簡單的解釋來說,就是睡睡醒醒,沒有深度睡眠,醒來就很難入睡,而且特別容易早醒的意思,在治療策略上,一段時間的荷爾蒙補充療法還是目前醫療上的首要選擇,因為,8成至9成的失眠,還是和更年期荷爾蒙的分泌有關。這些症狀對於荷爾蒙療法的反應,會有挺不錯的效果。當然,進行荷爾蒙療法,需要經過婦產科醫師的診治諮詢,用何種方式和多長時期,都須要配合其它相關檢查才行。找出形成焦慮的原因 改善生活方式除了上述的荷爾蒙療法之外,如果失眠的問題是因熱潮紅所引起,那麼是可以利用芳香療法來改善,但如果它是由焦慮所引起,那麼就必須找出形成焦慮的原因,以芳香精油來改善生活方式,進而減輕焦慮。• 配方/能幫助改善更年期失眠的精油有羅馬甘菊、橙花、馬喬蓮、薰衣草。• 使用方法/1)任選上述三款精油,維持總數十滴,滴入浴缸裡,每週泡澡一次。2)在50ml的聖約翰草媒介油裡(聖約翰草油擁有很好的抗憂鬱療效,但它的價格相對偏高,若要降低成本,可在40ml的葡萄籽油裡,加入10ml的聖約翰草油,也能達到效果),滴入八滴橙花、八滴羅馬甘菊、八滴薰衣草,混合均勻後,每晚臨睡前,在胸部和腹部按摩。3)除了用芳香調油按摩,最好能在睡前喝一杯加了一茶匙蜂蜜的溫牛奶,也能幫助凝神安睡。(本文摘自/女人40+/哈林文化出版)

醫訊/常見的年長者身心疾病

醫訊/常見的年長者身心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紀越大,越容易感到身體跟你唱反調?走不動、容易喘、容易暈眩、睡眠障礙、時常會回想以前的事情,許多銀髮族會對逐漸老化的過程會感到無奈,而即將舉辦的講座要透過醫師告訴你,這都是正常現象,只要遵循正確習慣,身體亮紅燈的機會就會減少!關於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精神科醫師許詩惠給予建議,將分享衛教講座主題「常見的年長者身心疾病」,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常見的年長者身心疾病時間:105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洽詢:社工 劉大任分機:(02)2791-9696轉1008

不只喝牛奶!訓練肌肉可強化骨骼

不只喝牛奶!訓練肌肉可強化骨骼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了對抗肌少症與其帶來的臃腫,有一個解決方法:健身,或訓練肌肉更棒。是的,又是它!不用懷疑,只有肌肉訓練可以最有效刺激睪酮素和生長激素的產生,就算是對年紀較大的人也一樣。不是要讓你有變成阿諾史瓦辛格的潛力,而是幫助你刺激荷爾蒙的生長,尤其是生長激素。為什麼?就像我說過的,它可以維持基礎代謝率,降低體重增加的風險。此外,生長激素還可增加對身體的益處。多虧它合成代謝的特性,有助於組織的生長和修復,並刺激肌肉、神經、肌腱與骨骼再生。總之,我們必須在時間對我們所造成的損害上進行一些補救措施,每次40~45分鐘,規律地鍛鍊肌肉-值得一試,不是嗎?每次肌肉收縮時 肌腱會鍛鍊骨頭的縮力與張力現在仍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嗎?讓我來為你說明這是怎麼運作的。就從打破另一個迷思開始吧。你以為只有喝牛奶可以幫助你儲存骨本嗎?錯啦!多活動你的肌肉,可以非常有效地強化骨骼密度。肌肉附著於骨骼上全靠肌腱。因此,每次肌肉收縮時,肌腱會鍛鍊骨頭的縮力與張力。為了支持這種壓力,骨頭會漸漸適應,然後變得強壯。非常符合邏輯!健身和肌肉訓練 提供保持身材曲線與體態和諧的機會年紀稍長後,若我們持續訓練肌肉,也可以減少跌倒的風險。事實上,年長者跌倒,往往是因為內部肌肉無力。即使帶著強韌的骨頭突然跌倒,我們還是希望可以降低各種可能導致骨折的機會,特別是股骨頸。這可不是全部。健身和肌肉訓練提供了保持身材曲線與體態和諧的機會。有關這點,還是得尊重身體的平衡。我在健身房看過太多的人,只專注地做某些肌群的訓練,因為她們想要有鋼胸與豐臀,或者夢想著可以快點剷除手臂下的「蝙蝠效應」。什麼邪門歪道!切記!絕不要單獨訓練一種肌肉,而是要同時訓練不同肌肉,讓肌肉彼此之間有所互動。因此,要在每次訓練時動員整體肌肉群,使其相互協調。以尊重身體的結構、機制與協調能力來開發自己,將為你帶來奇妙的體驗-絕不會讓你裝有大穿衣鏡的衣櫃空置在一旁,我向你保證!(本文摘自/瘦身流言終結者/臺灣知識庫)

資優生難教?應注重心理問題

資優生難教?應注重心理問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雖然敏感本身沒有好壞,但是,當「敏感」遇上了孩子的「過度解釋」,特別是往負面的胡同裡鑽牛角尖時,則容易使自己陷入情緒的風暴與泥淖裡,資優的孩子較能夠辨別自己當下是處在哪一種情緒,然而,在情緒控制及想法的轉念上,他們是需要協助的。很敏感 能有效地察言觀色資優生對於周遭的一切常充滿著熱烈的情感,影響所及,面對人際相處,如果遇到了知己或能力相當的夥伴,就有機會相互合作,但在知音難尋的情況下,他們也能耐得住,而一個人埋頭苦幹,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們很敏感,能有效地察言觀色,感受對方所要傳達的訊息及情緒反應。資優生通常是有幽默感,並且熱愛分享的,不過,有時候會因傾向於「想講自己要說的」,而忽略了對方的需求,及對方所能負荷、理解的程度,所說的內容太過深奧,曲高和寡,因而容易被一般同儕視為愛現,覺得他們自以為是。過度激動特質 在資優孩子身上易發現波蘭精神科醫師卡齊米日.東布羅夫斯基(Kasimierz Dabrowski)曾提出一個「過度激動特質」(overexcitabilities)的概念,包括智能、情緒、想像、感官及心理動作等,在資優的孩子身上,很容易發現其中1、2項或幾項不同特質的排列組合。當我們對於孩子的身心特質有了概念,在教養上,面對孩子的表現,也就比較容易給予合理的對待,至少可以肯定一件事,即孩子的表現並不是故意的,更重要的是,提醒了我們在陪伴資優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否忽略了孩子心裡隱微的問題,卻不自知。各階段壓力源不同 父母應特別留意這些特質雖然沒有好壞,但是會視每個資優生的不同情況,深刻地影響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及人際、情感上,產生不同的反應,目前在校園裡,國小、國中是採取分散式資優資源班,高中則採取集中式資優班,面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我們所需要關注的焦點將會不一樣。例如:國小、國中資優生的壓力源,大部分來自於和原班級裡,與一般同學的人際相處及互動,而高中資優生的壓力源,主要則來自於資優班內部的同儕競爭、比較、課業負擔,以及周遭他人的高度期待,因此,建議父母特別留意,孩子在不同階段所面臨的成長挑戰。(本文摘自/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寶瓶文化)

擺脫絕對輸贏 過程才重要!

擺脫絕對輸贏 過程才重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其實,為人父母的內心也矛盾著,若說自己不在乎成績表現,似乎又說不過去。我們常常告訴孩子:「排名沒有意義。」但是,誰相信?別說孩子聽不進去了,連我們大人都很難說服自己。孩子的得失心重、每天神經兮兮學校可以說是始作俑者,論排名,強調名次,尤其在高手如雲的資優班裡,只不過差個幾分,名次往往差個好幾名!孩子的得失心不重也難,身為資優生的父母,心情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不僅孩子每天被這些分數搞得神經兮兮,有時連爸媽也一樣遭殃。「每次看到孩子戰戰兢兢地在查分數、看自己是第幾名,如果不如他自己的預期,他的心情馬上崩落,接下來,做什麼事情都沒勁,話也不說,甚至還失眠、食欲不振,真的令人好心疼……」心態最重要 不要只看結果面對患得患失的孩子,爸媽要如何協助他找回自信,超越競爭和分數的束縛,重新認識自己的天賦優勢呢? 要陪伴孩子以正確的心態面對競爭,首先,父母、老師不要只看結果,當然,我們都期待事情有好結果,但是「過程」更重要,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相當困難,不過,有個小技巧可以帶來幫助,那就是:讓孩子真正體會到「過程所帶來的樂趣與驚喜」。分享自己的經驗值 提醒孩子發現樂趣不妨這麼想:一場棒球比賽共有9局,很少見過有哪支隊伍從第1局贏到第9局的,更何況,人生不是只有9局,最後勝負的結果都不知道在多少年後呢!出了社會,誰還管你資優不資優?適者生存,競爭就各憑本事了。我們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值,帶著孩子跟我們一起回頭慢慢品味,提醒他去發現──「打棒球」的樂趣就在過程裡,人生,不會因為一局的落敗就崩壞。擺脫絕對輸贏的心態不管對任何人來說,「得失心」都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關卡,我喜歡把得失心看成一種「漸層」的概念,無論是形狀的漸層或色彩的漸層都可以,這種看待得失的漸層心理,有助於孩子擺脫像開關式的絕對輸贏心態。讓孩子發揮關於得與失的想像,這一點對資優生來說不成問題,就像漸層能給人帶來活潑、輕快或舒緩的感覺,無論色澤漸漸變濃或轉淡,漸層的想像,多少可以喚起孩子內心一些和緩的、漸進式的改變。(本文摘自/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寶瓶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