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多囊性卵巢症 補血補腎最重要

多囊性卵巢症 補血補腎最重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周杰倫老婆昆凌自爆患有多囊性卵巢症,目前正在調養,其實,台灣有很多女性都有多囊性卵巢症,就有不少年輕女性月經好幾個月才來一次,不生孩子時覺得很方便,不用衛生棉,但結婚後因為無法懷孕去就醫,這才發現是有多囊性卵巢症,並因而尋求中醫來治療。 多囊性卵巢症有三大困擾中醫師姜智釗表示,多囊性卵巢症有三大困擾,第一是會不排卵,使月經不來,因而無法懷孕,第二是有胰島素抗性,會有肥胖問題,第三是有雄性素過多的情形,因而造成多毛及口乾舌燥等狀況,而在治療時則是會依據年齡與需求來做個別的調整。 使用補血藥3個月 排卵較穩定多囊性卵巢症如果是屬於肥胖與熱性體質就要調濕熱,而想要懷孕則是需要補血與補腎,姜智釗醫師指出,根據北醫一項研究發現,多囊性卵巢症病人長期使用補血藥,3個月後會使排卵比較穩定,若是有胰島素阻抗性,而出現肥胖問題,則是用去痰去濕熱用藥,促進循環與代謝,也會使體重降低。 以四物為主 再加上補腎中藥其實,多囊性卵巢症病人也不一定都會肥胖,姜智釗醫師進一步指出,大約有1/3多囊性卵巢症病人不會有濕熱造成的肥胖,這時就不會用去痰及去濕熱中藥,而若是要懷孕,則是要用補血藥,傳統上會以四物為主,但仍會依據個人體質調整,再加上補腎中藥。 多毛、長青春痘與肥胖 以清熱藥和去痰濕藥多毛長青春痘與肥胖,有痰濕體質燥熱者,姜智釗醫師說,主是會以清熱藥和去痰濕藥來治療,調整好濕熱,排卵規律正常,多毛就可以改善,肥胖與不排卵會互相影響,能夠改善排卵,肥胖也會獲得控制,運動與飲食控制也很重要。 燒烤炸辣食物要忌口 運動可使代謝變好、可控制體重姜智釗醫師建議,多囊性卵巢症女性在飲食上盡量不要吃太多油炸食物,燒烤炸辣都要忌口,除了熱量控制很重要,而且吃這些食物容易長痘痘,此外,應該要運動,因為胰島素抗性代謝差,運動可以使骨盆腔血流增加,代謝變好,也可控制體重,走路或是走跑步機就是很好的運動,不必做激烈的有氧運動。(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抗癌新發現 生華新藥併標靶藥效果增

抗癌新發現 生華新藥併標靶藥效果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生華生技已於上月向台灣、美國和PCT同步提出新專利申請,主要內容為小分子抗癌新藥CX-5461合併使用包括PARP抑制劑、PI3K和免疫療法藥物,在癌症治療上具有加乘效果。同時根據近日在澳洲的一項臨床前研究結果,首度證實CX-5461合併其他標靶藥,對於目前仍無有效治療方法的前列腺癌,具有抑制腫瘤癌細胞的效果。新藥(First in class)  研發困難、風險高、最有價值現今,台灣不論是生技中心或是醫學單位無不積極開發抗癌藥,卻鮮少有新藥(First in class)的出現,生華生技總經理宋台生博士表示,抗癌藥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第一:新藥(First in class),也就是市場首見的新藥,研發較困難、風險高但也最有價值。第二:類新藥,並非真的新藥而是將舊藥的劑型轉換,仍需做臨床實驗,成功機會較高。第三:舊藥。以上三種藥由於層次的不同其價值也有一定的差距。CX-5461全新小分子標靶藥物 合成致死方式毒殺腫瘤細胞宋台生博士指出,抗癌藥發展的新趨勢,已從化療演變成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而生華生物科技研發的抗癌新藥―CX-5461是全新的小分子標靶藥物,其作用機轉為― CX-5461會精準嵌入癌細胞DNA致癌基因 (oncogene) 中的G4(G-quadruplex)鍊體結構,做為G4鍊體結構的穩定劑,使得癌細胞在進行複製和轉錄作用時,造成DNA斷裂無法進行自我修復,以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的方式毒殺腫瘤細胞。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DNA中約有七十一萬個G4鍊體結構,而CX-5461只會嵌入癌細胞DNA的G4鍊體結構裡,非常精準而不會傷到正常的細胞。CX-5461目前已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這項新的專利揭露了CX-5461合併其他抗癌藥物在臨床前的研究數據。結果顯示,在移植了三陰性乳癌病患腫瘤的動物試驗中,合併使用CX-5461及PARP抑制劑可以抑制腫瘤生長。CX-5461治療廣度有別以往 重新開啟抗癌全新領域宋台生博士表示,如果CX-5461合併使用包括PARP抑制劑、PI3K和免疫療法藥物的這項專利獲准,將會強化CX-5461的開發價值,同時也將擴大CX-5461在未來多種適應症上的大幅應用及更多策略性的發展選項,開啟抗癌治療的全新領域。 

防骨鬆 定期測骨密度為上策

防骨鬆 定期測骨密度為上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坐著站不起來、走到一半走不動,小心,呷老到縮啦!隨著我國正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者比率逐步增高,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骨骼疾病,包含骨量減少、骨組織的顯微結構變差等特徵,造成銀髮族的骨骼脆弱,骨折危險性增高,目前骨鬆的患者年齡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骨折後引起功能障礙 甚至造成死亡骨質疏鬆症多半不會有明顯症狀,然而患者除骨折風險增加,亦可能衍生骨折後續多項併發症狀,進一步引起功能障礙,甚至造成死亡,髖骨骨折後,常無法自立生活,需要長期照護。老人骨折後有很大機率再度骨折,如若經常發生骨折,若是脊椎骨折,常引起背痛、駝背、身高變矮,嚴重者影響肺功能和消化功能,甚至死亡,骨質疏鬆症已然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檢查骨密度才能預防骨質疏鬆症由於骨質疏鬆症不會痛,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必須靠檢查才知道自己的骨密度如何,依WHO所制定之骨質疏鬆診斷標準,是以「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以下簡稱DXA) 之測定數值,進行檢查,可以用來測量身體的任何地方,但是通常使用於腰椎及髖骨處。65歲以上老人、停經女性 定期追蹤利用兩種不同能量的X光為射源照射受檢部位,依不同的能量吸收來測量骨密度(BMD值,單位g/cm2),目前醫院醫師測量骨密度會使用T評分作為判斷古松程度的標準,T評分在+1到-1之間為正常值,小於-2.5,表示患有骨質疏鬆症,65歲以上老人、停經女性、曾患有骨質疏鬆症者,定期追蹤骨密度,能預防骨折風險。 

紅棗水護肝?醫:只能保養

紅棗水護肝?醫:只能保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紅豆水可消腫、檸檬水有美白之效、秋葵水還可降血糖,連紅棗水也能保肝?最近網上流傳紅棗水能護肝,讓許多民眾開始想改用紅棗水養身,到底紅棗對保肝真的有特殊療效嗎?補氣養身 一日8到15顆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秀雯表示,紅棗含有醣類、維生素B群、以及鈣鐵等礦物質、纖維質、蘋果酸等有機酸等營養素,而新鮮成熟的紅棗維生素C的含量非常豐富,甚至比奇異果還高,可以說是水果中的維生素C之王,但一般民眾針對補氣養身應適量,一日8到15顆並可搭配枸杞、桂圓沖泡熱水飲用。紅棗能補氣養身、健脾益胃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主任顏素美表示,沖泡用的紅棗多為乾棗,在中藥學上紅棗能補氣養身、健脾益胃並具有緩和藥性等功能,針對於近日網路上流傳中藥材茵陳和紅棗泡水喝,能「治療」脂肪肝的說法持保留態度。偏保養 非能達到真正治療顏素美主任表示,紅棗水比較偏向日常的保養,非能達到真正治療的效果,因為中醫是透過「望、聞、問、切」的四診合參,即便患症相同,也應視個人體質而給予不同用藥的處方,非所有人均一體適用。多運動、調整飲食、避免飲酒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脂肪肝主要是由於飲食高醣、高脂肪或酒精等熱量攝取過多造成體內脂代謝異常,導致血脂等在肝細胞沉積,建議應以健康的生活型態做調整,並增加運動、調整飲食、避免過度飲酒,才能真正減少脂肪肝的機率。 

枕頭墊高 8招戰勝鼻過敏!

枕頭墊高 8招戰勝鼻過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鼻過敏好發於秋冬季節變換時,就是因為溫差變化大,使得鼻黏膜加溫效應來不及反應,為了避免吸入不舒服的冷空氣,鼻黏膜只好腫大,增加和冷空氣接觸的面積來加溫,反而造成鼻塞,對鼻過敏症狀輕微且久久才發作一次的人,可學會一些簡單的方法來緩解不適,藥物以外治療鼻過敏的復健療法為:1) 儘量減少鼻腔內外的溫差/例如夏季在大太陽下突然喝冰水,或因為進出冷氣房,忽冷忽熱而打噴嚏,也易因刺激呼吸道引發過敏。冬天或天氣突然變冷的早晨,在離開溫暖被窩前,就把雙手搓熱敷在口鼻上,或一起床先用溫熱毛巾摀住口鼻,或戴口罩,讓呼吸道慢慢適應溫度、溫度的變化,不要一下子曝露在冷空氣中。2) 隨身帶口罩/以備進到冷氣房或容易引起過敏的地方時,立刻戴上。騎乘機車或可能吸入不舒服的冷空氣時,戴上口罩或用圍巾掩口鼻。3) 管控家中冷氣機的使用/尤其過敏兒最好儘量少吹冷氣。使用冷氣需常清洗及更換濾網,冷氣出風口要常擦拭,房間內要減少擺設及經常打掃,以免冷氣一吹,將屋內過敏原揚起。4) 多喝熱水/因為口腔的熱度會提升鼻腔的溫度,減少鼻黏膜腫大的機會。5) 鼻塞難以入睡的時候,可以把枕頭墊高一點/現在市面上也有販賣一種鼻塞貼布,貼在鼻上可以將鼻腔撐開,幫助空氣流通。6) 多多運動/尤其是游泳,多曬太陽,增加抵抗力,也比較容易改善過敏體質。7) 避免養寵物及鋪設地毯,減少塵蟎累積的機會/移除地毯、布窗簾、勤更換床單等,減少室內塵蟎量對症狀的控制很重要。養寵物的時間點很重要,如果孩子從很小(學齡前)就養寵物,還沒被致敏感化(指已經對某個過敏原過敏),反而不容易過敏。一旦致敏感化了,環境中的很多東西就會變成誘發症狀發作的因素,這時就儘量不要養動物,尤其貓的過敏原比狗還嚴重,除了皮毛外,貓的唾液與尿液也是重要的過敏原,國外研究發現,把貓咪送給別人養,過敏原還可停留在室內大約半年之久。8)  簡易抗鼻過敏操/小兒科醫師莊靜芬推薦以下這套抗鼻過敏操:•  兩手呈45度角往上伸直,頭順勢微仰,兩手來回搓熱。•  兩手指交疊,留住手中熱氣,蓋向整個鼻子。以指腹來回輕輕按摩兩鼻側。•  手指按摩到鼻翼,順勢往兩頰向上滑開到耳邊。•  重複動作4~5次。•  這套動作最好在早上下床前做,上班族也可利用平常時間多做。(本文摘自/戰勝過敏/天下雜誌出版)  

抗流感 醫師傳授3自保妙招

抗流感 醫師傳授3自保妙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流感來勢洶洶,無病史也當心!一名40多歲女性,沒有慢性病史,有類似感冒症狀,加上血壓低與心跳快到醫院求診,2天後因心肌炎住進加護病房,於15天後死亡,醫師提醒,因流感引起的心肌炎或瀰漫性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及呼吸衰竭等,致死率達2至3成,因此,民眾在流感流行期亦不可掉以輕心。11月到隔年3月 為國內流感流行期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一般整合型內科醫師巫慶仁指出,病毒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下活性更高、存在更久,加上天一冷,人群聚集室內,空氣不流通,更增流感病毒傳染的方便性,隨著冷氣團發威,流感病例明顯增多,每年的11月前後到隔年的3月中下旬,均為國內流感流行期。無特效藥 高危險群提高警覺巫慶仁醫師提醒,包括老人、小孩及孕婦、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慢性病史等抵抗力較弱的族群,及常接觸病人的醫護人員及看護均屬於感染流感的高危險群,要特別提高警覺,絕大部份的病毒感染均無所謂的特效藥,因此醫師提供預防流感 3妙方,有效打擊流感:1)  接種疫苗/其中最重要的是施打流感疫苗,讓自己產生抗體,雖然施打疫苗無法百分之百有效,但對抗流感病毒仍有70~80%防護力,尤其當大家都施打時,還可產生群體保護力。2)  良好習慣/平時養成良好的手、口、鼻衛生習慣,勤洗手,家中有小孩者,回家抱小孩之前應洗手、換衣服,流感流行期間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戴上口罩。3)  養生良方/平時可用2、3片黃耆沖泡熱開水,當成開水適量飲用,藉由黃耆補氣的功效,提升個人保護力,經濟又方便。

還不打針?流感併重症79歲翁不治

還不打針?流感併重症79歲翁不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流感來勢洶洶,還沒接種疫苗當心!冷氣團上週來襲,新北市12日出現自105年10月起首例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新店區79歲男性,有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史且未接種流感疫苗。65歲長者、嬰幼兒、孕婦為高危險群衛生局呼籲,近期即將進入流感疫情高峰期,各年齡層的人感染流感都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其中又以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患及孕婦等為高危險群,如出現類流感症狀或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流感合併肺炎及呼吸衰竭、心肌損傷衛生局指出,12日新增的新店區死亡個案,11月21日出現發燒及漸進性氣促等症狀,24日病況惡化至醫院急診就醫,經診斷為流感合併肺炎及呼吸衰竭、心肌損傷,當日收治加護病房治療,因病況持續惡化施予心肺復甦術急救,但仍於30日宣告死亡,11月28日實驗室確診感染H3N2型流感病毒,並於12月12日研判死因與流感相關。40名流感併發重症 皆未接種疫苗衛生局強調,新北市自105年流感季(10月)迄今,共出現40名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去年同期僅6例),皆未接種流感疫苗,且多為50歲以上民眾(38位),並患有慢性疾病。衛生局提醒,幼童、長者與慢性病患為流感併發重症高危險群,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必要時依醫師指示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並在家休養,確保自身及親友健康。

越冷越憂鬱?多曬太陽就好!

越冷越憂鬱?多曬太陽就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寒冬,精神科醫師如臨大敵──季節性憂鬱,入冬了,天氣越來越寒涼,心情也隨著氣溫跌落谷底,一早要離開棉被越來越困難,就像是被強力膠黏住一般,無法下床,一想到要出門對抗寒風及低溫,活力頓時消失殆盡。天氣熱也易引發憂鬱、焦慮當季節轉變時,會經歷嚴重的情緒變化導致睡太多、沒有動力、也可能感到憂鬱,儘管症狀可能會很嚴重,但大部分的症狀都會自行消退,但是為何一到冬天,人就愁眉苦臉?天氣越來越涼,日照越來越少,心情容易不好,難道就是季節性憂鬱症?季節性憂鬱,在高緯度地區經常可能發生的狀況,又名冬季憂鬱(Winter depression或者Winter blues),大部分人都以為季節性憂鬱只有冬天才會產生,其實一到夏天,即是火辣辣的太陽高照,也有人會因為無法適應升高的溫度而憂鬱以及高度的焦慮(夏季憂鬱Summer depression 或者Summer blues)。缺乏能量、注意力難以集中季節性憂鬱患者的生活,大概是這樣的:鬧鐘在你預定的時間響起,單手一拍,它再也不會打擾你的清夢,等到你突然意識到時間,可能是半小時之後的事了,上班早就來不及,你再也笑不出來,出門搭車,睡眼惺忪,即使站著也能打瞌睡,不用說,開晨會時一定不省人事。但是明明很愛睡,卻吃的也多,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因此體重直直往上升,絲毫沒有挽回的餘地,由於缺乏能量、注意力難以集中,也容易影響工作表現,經常覺得疲累不想出門,跟朋友及家人疏離,你畏縮在自己的小圈圈裡,心情低落、缺乏快樂、充滿無助,只想脫離這個世界。改善季節憂鬱 光照治療與規律運動已知的療法,藥物的重要性不若照光治療來得重要。光刺激可以幫助身體合成血清素及褪黑激素,以及補充維他命D,因此透過光照治療與規律運動,是改善季節憂鬱的主要療法。照光治療的方便性,是決定患者是否能持續接受治療的重要關鍵,大約有19%的患者會因為治療的不便而中斷治療,目前已有居家型方便攜帶的照光儀器可以彌補這方面的遺憾。微光刺激也可以好好利用除了照光治療,微光刺激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式,這是利用早上太陽的光刺激,來慢慢喚醒一個人,有人也利用這個原理設計成無聲的鬧鐘,利用模仿黎明光刺激的不同變化,進而改善憂鬱與睡眠問題,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多加留意。(本文摘自/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博思智庫出版) 

舒緩「老症頭」 吹風機吹走舊傷痠痛!

舒緩「老症頭」 吹風機吹走舊傷痠痛!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徐平) (諮詢/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針傷科醫師 陳麗蓮)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即將入冬,天氣冷時,陳年舊疾或許會有幽幽的痠痛、麻痺感,常讓許多病人認為是普通老化現象而不在意,然而,受傷治療不當、延遲就醫、多年未癒的舊傷還有機會痊癒嗎?有哪些治療方法可以運用呢?    (氣溫驟降注意!關節痠痛不是普通老化現象,若不處理狀況必定越來越差。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關節痠痛致失眠 可用吹風機簡單烘吹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針傷科醫師陳麗蓮表示,舊傷部位的組織就像老弱殘兵,舊傷附近的局部血液循環系統,如同長期未維護的道路,平日要維持患部基本活動已有一定難度,若在氣溫驟降時仍反覆進行同樣的動作,血管收縮、肌肉緊繃,就會使道路中斷,老兵等不到補給,舊傷組織狀況一定越來越差。 脖子、膝蓋、腳踝等關節痠痛、刺痛、抽痛常是讓人夜不安枕的原因之一,若有舊傷疾患的民眾,可以使用家中都有的吹風機進行簡單的回溫法,只要出現痠痛症狀,都可以利用吹風機直接烘吹患部,當作溫灸療法,因為不會直接接觸皮膚,所以不必擔心燙傷,另外,也可以使用遠紅外燈照射、電毯熱敷,甚至泡溫泉也都能有效紓緩。   (舊傷痠痛,可利用吹風機進行簡單回溫法。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4原則解痠痛 增加治療的痊癒機會 陳麗蓮醫師提醒,關節疼痛千萬不要以為是普通老化現象!若放任疼痛感作祟不予治療,舊傷就會影響周圍,拖累旁邊健康的組織,造成整個患部區域性提早退化,比如膝蓋舊傷,可能就加速退化性關節炎的出現或增加退化性關節炎的部位,舊傷復發的當下,如果無法馬上趕到醫院,把握以下幾個原則,可以快速緩解疼痛,避免傷處擴大: 1)     立即停止目前從事的工作或運動,避免傷害持續累積、擴散。 2)     使用手邊可取得的中西藥GMP藥廠製造之痠痛藥布、噴劑、軟膏緩解局部症狀。 3)     半日內,緩緩地喝下500~1000cc的溫水,加速體內代謝廢物、痠痛物質的排除。 4)     固定傷處(如:彈性繃帶、護腕、護肘、護踝、護腰、護膝)直到就醫。 懷牛膝、木瓜、雞血藤 改善血液循環 在調理方面,中醫師會開立溫補、疏經通絡、活血化瘀等與體質相對應的藥材如懷牛膝、木瓜、雞血藤等等中藥,另外,疏經活血湯、身痛逐瘀湯、獨活寄生湯也能夠幫助血管擴張、血液循環變好,雖然舊傷脫離疾病體,治療黃金期已過,但只要經過調理後,患部痠痛情形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針灸穴位,經過膝蓋、腰背、手肘、腳踝,針灸局部,疏通經絡,加速氣血運行,外用貼敷萬應膏、如意金黃膏、藥洗藥酒、藥油等等,塗抹於救傷患部、輕柔推拿,都有助於重建局部血液循環的健康狀態,使老弱殘兵獲得補給與藥物,癒合之後重獲新生。   (雞血藤可疏經通絡、活血化瘀,對疼痛改善有一定效果。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多喝溫熱水、蔬果 少吃重口味 另外,日常飲食部分,陳麗蓮醫師建議,多喝溫熱的水可以快速排除廢物,避免廢物堆積,中和發炎處過多的氧化壓力、緩解發炎症狀,多攝取富含花青素的水果、蔬菜有很大的功效,另外,茯苓、薏仁等利水食物,也可以幫助改善發炎處水腫的腫脹情形。 除了適合多攝取的營養之外,有幾項飲食習慣需要多注意!油炸、燒烤等過度烹調的食物,會產生許多過氧化物,高納食物,包含過鹹、過辣、重口味食物會引起身體鈉水滯留,加重發炎處的水腫症狀,容易加重發炎反應的食物應避免攝取。   (想避免加重發炎反應,應少吃重口味食物。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醫訊/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

醫訊/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或遇到難以抗拒的婚喪喜慶,外食已是無法避免的場合,然而面對種種的外食型態,對糖尿病患而言心中的擔憂及挑戰更是困擾,在這些場合中該如何選擇才能享受美味又不增加負擔呢?此次的講座內容,營養師王若昱將為你分析常見的外食型態的優缺點並帶您聰明選擇,穩住血糖!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時間:105年12月23日 星期(五)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122-23號B2)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