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增進親子感情 來場自助旅遊吧

增進親子感情 來場自助旅遊吧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近年來,網路資訊的快速流通,讓國人出國旅遊的風氣更盛以往。許多喜歡自主、自由的年輕朋友,紛紛選擇加入背包客的行列,出國自助旅行。由於這些人結婚前出國,多採取自助旅行的方式,當他們結婚生子,往往也比較願意帶著小孩一起去國外旅遊、經歷見聞,這就是近來旅遊界方興未艾的「親子旅遊」。和孩子一起投入準備 引發求知欲一般人認為,只要是帶孩子出國就可以算是「親子旅遊」。但我認為真正「完整的親子旅遊」應該要包含孩子的行前參與、旅行途中體驗和旅行結束後的餘韻體會。旅行前──引領孩子一起行前參與從決定要帶孩子出國自助旅行開始,帶著孩子一起投入準備旅行的行列,透過各種不同的工具與方式,與孩子一起看地圖、一起看書、一起畫畫、一起討論,藉著即將要出國旅行的興奮及期待,引發出孩子的求知欲,讓孩子主動的投入學習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而家長還能在這段準備的過程中,多方觀察孩子比較感興趣的領域,彼此再做更深入的討論與學習。體驗旅行途中的各樣經歷帶著孩子在異國生活,體驗與台灣不一樣的人文、風景與國土民情,讓孩子拿著指南針看地圖找景點、拿著自己的車票打票,或是提著購物袋到超市採買等等,搭配行前參與的內容實際造訪,可以讓行前學習能用親身遊歷加強體會;也因為他們在行前參與、準備,孩子對於旅遊的國家有基本的認識與了解,使得他們能很自在自信的與當地所碰到的人聊天玩耍。期待讓孩子的學習效果更好當孩子知道即將要出國玩時,他心中的期待感絕對不亞於大人。因為,大人還可能因為機票票價太貴、訂不到理想價位及位置的住宿、行程安排難產等種種原因,進而對旅行心生疲憊或倦怠;但小朋友可不會,他一心只會想著:我要出國玩了!他們會因此一直處在亢奮歡樂的狀態下,此時的孩子多半有著強烈的學習動機,爸媽給予這趟旅行有關的資訊,他們統統都可以吸收得很好,爸媽講什麼、要求什麼,孩子的配合度也都很高。行前準備階段可增進親子感情而這個狀況,正好是孩子和爸媽一起完成「完整的親子旅遊」的最佳動力!大家不要有旅行就是去玩,談學習太多餘等先入為主的想法。說壓力大,其實並沒有,說沉重,我更是一點也不覺得。以我和我的孩子Ryan的出遊為例,我並沒有打算給Ryan多深入、多複雜的知識,我們反而在行前參與準備階段,兩人討論了許多議題、玩了許多遊戲,也讓我們親子之間有著更多相同的話題,不但增近了親子感情,而且也因為彼此有共同目標而積極前進。「有期待的時候,學習效果最好」,當我們在台灣拿著指北針,學習如何看方位、看地圖,然後想著到時候我們一家就會親身站在地圖所標示的旅遊地上,那種期待與興奮的感覺,可以激發出孩子對旅行學習的專注力與學習熱情!所以,此時當然要好好把握與孩子一邊學習、一邊旅遊的大好機會!(本文摘自/用旅行教出自主學習的孩子/太雅出版)

草食系女子 更加「瘦」不了

草食系女子 更加「瘦」不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代謝下降女性群像02 最愛蔬菜的草食系女性:光是吃蔬菜,無法提升代謝。● 特徵/熱中沙拉專門店、․死守1天350公克的蔬菜鐵則、․確實執行飲食順序瘦身法。● 改善對策/優先順序,絕對是「肉」高於蔬菜。大膽的變身為「肉食女子」吧!● 原因1/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從蔬菜攝取很沒效率。選擇吃沙拉、蔬菜湯填飽肚子,不去食用能提高代謝、蛋白質豐富的肉類,會發生什麼狀況呢?短時間體重可能會減輕,但是無法打造出一輩子都不會發胖的體質。蔬菜所含有的維生素、礦物質雖然是代謝中不可或缺的輔酵素,但是在肉、魚、蛋等動物性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中也有這些營養素。所以,沒有必要非得從蔬菜攝取。● 原因2/蛋白質是代謝的關鍵,是肌肉、肝臟的組成要素。蛋白質是肌肉、臟器等組織的組成要素。占基礎代謝兩成的肌肉,以及三成的肝臟,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卡路里=熱量)。蛋白質的攝取量減少,肌肉會漸漸被分解,肝臟的機能也會降低,結果變成難瘦的體質。而進食後會提高代謝的「攝食生熱效應」,三大營養素中尤以蛋白質居冠。只要多吃蛋白質,就更容易燃燒脂肪。 打造美肌,首要蛋白質,次要Omega-3 概略彙整…… ● 蛋白質是皮膚、頭髮、指甲等組成的原料。● Omega-3系不飽和脂肪酸的 DHA、EPA、α次亞麻油酸等,應多多攝取。● Omega-3有抑制皮膚發炎、強化皮膚及黏膜機能的效果。蛋白質是美肌最重要的營養蛋白質不足是皮膚老化暗沉的元凶 蛋白質在體內會被分解為胺基酸,成為肌肉、骨骼、臟器、血液、皮膚、毛髮、指甲等身體重要器官的主要成分。蛋白質還肩負在血液中運送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重要任務,是美肌最重要的營養素。 具抗發炎作用,防止肌膚暗沉的Omega-3 Omega-3系有三種主要脂肪酸:DHA、EPA、α次亞麻油酸等,具有清血、軟化細胞膜、抑制肌肉與身體發炎的功效。除了能預防青春痘、紅腫、暗沉之外,還能調節女性荷爾蒙,可以說是最佳的美容食物。(本文摘自/30歲起這樣吃,代謝好就不難瘦/如何出版)

短時睡眠 幸福感、專注力較高

短時睡眠 幸福感、專注力較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活著,無論有再多錢,如果沒有時間花,也只是枉然。許多投資者為了讓錢滾錢,將金錢投注在股票或不動產上。然而,若成為短時睡眠者,將可以為自己的未來投資時間。投資時間就會滾出更多時間。絕大多數的非短時睡眠者,為了完成一天的任務,就已經費盡所有精力,沒有餘暇為自己的未來投資時間。透過短時睡眠 增加可自由運用的時間再好的東西,也需要時間來使用;交遊再廣闊,也要有時間與友人相聚出遊、培養感情。當我還是長時間睡眠者時,因為一天工作16小時左右,加上加班費,薪水頗為豐厚。我用那些錢購入了一台BMW ALPINA,但一年只行駛了20公里,第2年我就把車賣了。為了學習進修而付學費給老師很容易,但付了錢之後,沒有時間學習,是不可能學會的。但透過短時睡眠,增加可自由運用的時間,就能利用這些時間研擬方案,代替重複性高的手工作業,還有可能進一步將時間投資在能為我們縮短作業時間的事情上。就像有錢人能用金錢不斷創造出金錢,有時間的人也能用時間不斷創造出時間。專注力因短時睡眠而提升短時睡眠除了「時間增加」之外,另外一大優勢就是「提升專注力和動力」。或許有人會想:「咦?!睡眠不足,專注力不是反而會下降嗎?」確實如此。但有些人一天睡7小時,還是睡眠不足;有些人一天睡3小時,也不會睡眠不足。「睡眠時數○小時以下,就會睡眠不足」的定義其實是不存在的。所謂短時睡眠者,是指睡眠時數比一般平均睡眠時數短,且能正常活動,不會陷入睡眠不足狀態的人。其實,短時睡眠者的專注力,遠遠勝過長時間睡眠者。在快速動眼期,專注力所需的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等激素的受容敏感度會變成零。而且,還會產生阻礙專注力的激素,甚至在快速動眼期起床後,持續造成影響。經過長時間睡眠,剛醒來的那段時間,專注力不可能達到最高峰(中午的短暫假寐例外)。短時睡眠者幸福感較高普遍的說法也認為,起床後3小時,頭腦才能正常運作。我參加高中入學考試時,導師也曾建議:「考試是從早上9點開始,想要在那時候達到高峰,就一定要在6點前起床。」這種剛起床時頭腦無法運作的感覺,會因為長時間的睡眠而顯著發生。睡眠導致專注力下降,發生在短時睡眠者身上的時間較少,因此比長時間睡眠者更能發揮專注力。此外,有幸福激素之稱的血清素,和幹勁激素的甲狀腺促素釋素(TRH),在短時睡眠者身上的受容度,遠勝於長時間睡眠者。因此,成為短時睡眠者,從生活中得到的幸福感和充實感將會大大提升。換言之,做事的動力也會隨之提升。(本文摘自/超短眠,人生更豐富/如何出版)

減緩血管老化 3件事要做到

減緩血管老化 3件事要做到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飲食即生活,生活即飲食。」飲食的內容與方式會大大改變我們的身體狀況。讓血管重拾年輕活力的重點,就在於日常的「飲食習慣」。「內皮細胞」是打造強韌血管的關鍵,如果飲食均衡豐富,「內皮細胞」就會充滿活力;如果飲食習慣不好,內皮細胞會變脆弱,加速血管老化。什麼樣的飲食習慣才能讓內皮細胞充滿活力,打造出強韌的血管呢?下列3點非常重要:1) 減少鹽分的攝取。2) 多吃魚類與黃豆製品。3) 多吃黃綠色蔬菜。這樣吃,血管強韌有活力,養成下列3個飲食習慣,幫助打造強韌健康的血管。1) 減少鹽分的攝取/鹽分會損害血管組織,透過積極與穩健的低鹽飲食習慣,可以保持血管健康。2) 多吃魚類與黃豆製品/魚類與黃豆製品均富含「優質蛋白質」,能讓血管重拾青春活力,建議可多多攝取。3) 多吃黃綠色蔬菜/含有抗氧化成分,可減少體內的活性氧,抑制血管老化,預防血管疾病。如果攝取過量的鹽巴,會傷害內皮細胞等血管組織。此外,魚類與黃豆製品,因富含優良蛋白質,可使內皮細胞重拾活力,建議多吃。而黃綠色蔬菜富含抗氧化成分,可以減少體內的活性氧,抑制氧化後的低密度膽固醇等惡性物質在血管內形成。(本文摘自/血管老化,當然會中風/采實文化出版)

孕婦4大困擾 吃對食物有解

孕婦4大困擾 吃對食物有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懷孕期間引起的各種不適症狀,但透過飲食或生活習慣的改變,更能加強消解不適感的作用。配合孕婦較常發生的症狀,以下提出各種建議,請務必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看看。1) 貧血懷孕時,為了傳送充足的血液給寶寶,血液的循環量會增加。雖然說血液循環的量增加了,但因為只是血液中的水分增多而已,所以比起懷孕之前,血液變得更是水水的,容易引起貧血。飲食/多攝取小松菜、羊栖菜、蛤蜊、芝麻等鐵質含量多的食品,同時也攝取含有優質蛋白質的大豆食品、維他命C豐富的綠黃色蔬菜等等。生活/懷孕時和懷孕前相比,據說鐵質的需求量是1.5倍左右,但如果生活上沒有發生任何問題,也無須格外補充營養補充品。請從日常生活開始注意,用心地從飲食中攝取鐵質吧。定期產檢時若被診斷出貧血,就需遵從主治醫生的指示。2) 便秘有些人雖然以前從來沒有被便秘困擾過,但懷孕之後,卻因為變大的子宮壓迫到直腸,而引起便秘。便秘持續下去的話,也容易造成痔瘡,所以務必要注意。飲食/請多攝取地瓜、蓮藕等根菜類,海帶芽、羊栖菜等海藻類,以及菇類等含有很多膳食纖維的食品,也請攝取足夠的水分。生活/請養成做孕婦瑜伽或步行等適度運動的習慣吧。另外,有便意的時候卻忍著不排便,可能因此錯失時機而引起便秘。不管有沒有便意,最好每天都在固定時間去廁所,養成習慣很重要。3) 害喜害喜是從懷孕前期開始的症狀,大多人到第12~16週左右時就會改善。害喜持續的時間長度是因人而異,症狀也是各式各樣,包括想吐、改變食物嗜好、吃不下東西,或總是嘴饞想吃點什麼的狀況等等。飲食/若是常常吃不下東西,就在想吃的時候,少量進食,注意不要挑食。在料理中淋上檸檬汁,選擇加了酸味的食物,或醃漬菜等清爽的食物,比較容易吃得下。嘴饞的話,要留意少量就好,一點一點地吃東西。並且請在考量到寶寶的營養下,用心選擇吃的東西。清涼飲料或冰淇淋等,含有很多砂糖的食物都要避免,改成用當季水果來克服嘴饞吧。生活/吃不下的症狀如果持續太久,心裡也會變得很不安吧。其實,這個時期的寶寶,因為之前儲存在母體內的營養還很充足,所以還不用太過擔心。不妨和朋友聊聊天,或是出去走走,轉換一下心情就好了。如果有這樣的症狀 請和主治醫生討論/一天吐好幾次,體重也減輕了4~5公斤,不只是食物,就連水都喝不下等等。日常生活都無法正常過,因為害喜變得很辛苦的孕婦,請和主治醫生討論改善方法。4) 腳的冰冷、水腫冰冷和水腫有密切的關係,因身體冰冷影響腎臟功能低下的話,就會出現水腫。懷孕時,腿和腰的冰冷,會形成對寶寶來說很不舒服的環境,所以需要多加注意。飲食/茄子、小黃瓜、苦瓜等夏季蔬菜,芒果、木瓜等熱帶水果,或是清涼飲料、加了砂糖製成的甜點等,這些食物可能是造成身體比較冰冷的原因,請注意不要攝取過量。生活/孕期在夏天時,注意衣著不要穿太薄,也不要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裡。孕期在冬天時,有必要注意因運動不足而引起的冰冷。建議在天氣好的日子去散散步,或是做做孕婦瑜伽,從身體裡面開始暖起來吧。建議的對應法/使用薑的泡腳浴1) 準備一個可以浸泡到小腿深度的水桶或盆子,把一小塊薑磨成泥後放進去。2) 準備適合熱度的熱水,倒入水桶中約到小腿一半的高度。3) 把雙腳放進水桶中,泡到額頭或鼻翼出汗,大約15~20分鐘左右即可。這樣做可以讓身體由內而外開始熱起來。(本文摘自/順產操/台灣廣廈出版)

寶寶居家安全 遵守10原則!

寶寶居家安全 遵守10原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居家環境要注意些什麼,才能避免寶寶誤食造成意外?為了寶寶的安全,請遵守以下十點原則: 1) 使用專門櫃子來放置清潔用劑。建議最好當次用完,若使用後仍有剩餘,務必妥善保存好,不要隨意亂放。櫃子最好可以上鎖,因為即使放在高處,小朋友仍有可能爬上去! 2) 藥物應分門別類包裝後,以安全鎖鎖好。千萬不要裝在不用的糖果罐內,避免誤食,最好能裝在有安全蓋的藥瓶裡,小朋友根本沒能力打開。3) 每年端午節時,有些家庭會買鹼水來製造鹼粽,容易發生小孩誤食鹼水的狀況,而此種強鹼誤食的後遺症又特別嚴重。千萬不要把有毒物質裝在寶特瓶裡,放在幼兒易拿取之處,或是放置在冰箱內,有些小朋友會以為是汽水而誤食。此外,現在的清潔劑瓶身都會標示清楚誤食的急救方法,如果隨便拿寶特瓶代替,發生誤食意外,你就無法馬上找到正確解決方式因應。 4) 避免讓寶寶自行吃含有果核、種子或骨頭的食物。如要讓孩子吃魚,請選購魚刺骨頭少的魚類較為安全。因為即使稀飯熬得非常爛,仍然可能會不小心有排骨碎片或魚刺在裡面。5) 不要讓3歲以下幼兒吃堅果類食物,如花生、瓜子、開心果。如果要讓寶寶吃小小的圓形水果,如葡萄、櫻桃等,也請切成小塊,避免幼兒一口吞入噎到。6) 儘量不要給2歲以下的小朋友吃蒟蒻。若是讓小孩吃果凍,你最好先用湯匙把果凍切開再餵孩子,用吸的方式容易整塊卡在喉嚨、吸入氣管。另外,珍珠奶茶裡的珍珠,也應該盡量避免小孩子食用,以免發生用力吸過猛,珍珠不慎吸入氣管造成窒息。7) 寶寶吃東西時千萬不要和他玩,否則容易噎到嗆到,造成意外。8) 你在選購食材時,要以新鮮為主,炒過東西回溫後容易受到污染。買鋁罐頭時要注意罐頭周圍有無破洞,並注意罐身標示的保存期限。9) 挑選玩具時必須選擇合格有認證,且標示符合小朋友年齡層的玩具。路邊的玩具材質不明且危險性高,小零件又易脫落造成幼兒誤食。你千萬不要為了貪小便宜而隨意購買。10) 不可以單獨留12歲以下的小孩自己在家,也不要放任一群小孩在家裡卻沒有大人陪伴。(本文摘自/健康‧育兒一定要知道的大小事/台灣廣廈出版)

耳朵嗡嗡叫 聽力損失徵兆

耳朵嗡嗡叫 聽力損失徵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王先生從事車床操作及機具的保養維護約5年,有一半時間暴露於大於85分貝的噪音中,最近出現耳鳴症狀,即使已經離開作業場所耳邊仍不時出現嗡嗡聲。常被家人提醒收看電視時音量轉得太大聲,與人談話時也常覺得聽不清楚。接受定期噪音作業聽力檢查後,檢查結果為噪音性聽力損失。噪音引起聽力損失的特徵根據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00條中規定,雇主對於對於勞工8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超過85分貝或暴露劑量超過50%時,雇主應使勞工戴用有效的耳塞、耳罩等防音防護具。聽力損失通常是對稱性的感覺神經損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游文茹說明,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通常是對稱性的感覺神經性的聽力損失;低音頻(500-2000 Hz)的聽力損失通常40分貝以下,高音頻(3000-6000 Hz)的聽力損失通常在70分貝以下。噪音暴露對聽力損失造成的影響主要取決於    噪音暴露的強度、噪音暴露時間的長短及個人對噪音的感受性。聽力損失不可逆 預防是最好的治療游文茹醫師表示,噪音性聽力損失是一種漸進性與不可逆的變化,因此預防即是最好的治療。可於實施工程的噪音源處使用隔音罩、加裝簡易式防音檔板、消音、吸音材料等;於噪音工作場所顯目處張貼噪音危害標示及公告噪音預防事項;加強員工對聽力防護的訓練計畫並落實每年定期噪音作業聽力健康檢查。

蠶食負能量 孩子讓我轉大人

蠶食負能量 孩子讓我轉大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身分/男人:年輕的某段歲月裡,我很愛走路。住在山上,想去哪裡,就背起包包、穿上鞋子,打開門,從山上往山下走。因為時間太多,因為寂寞太多。走著走著的某個瞬間,突然看見了一路走來的視線中的什麼:下雨了,原來。只是很細微,一絲一絲的,在亮得刺眼的天空背景裡一直隱形著,直到走到了一棵大樹底下才露出形跡。雨絲從半空的某處冒出、蠕動著逼近、又在眼前的某個距離消失在視線裡。要把摺疊傘拿出來嗎?我一面想著,一面用皮膚感受。沒什麼感覺。約莫4、5 秒鐘會感覺到,某個毛孔被一點冰涼觸摸了一下,只是如此。算了。終於走到了東區。路過一家店面,赫然從玻璃中自己的倒影裡看見,頭髮已經濕透了,無力地貼在頭皮上。我摸了摸外套,纖維很均勻地含住了薄薄的一層水;再走兩三步,感覺到腳步的沈重,來自身體的拖累。我放任自己被淋濕了。在這段行走之中。路上持續下著的幾乎看不見也感覺不到的雨絲,成了讓我步伐吃力的重量,讓我失去了走路的自在。很早就想要有小孩,卻到了40 幾歲才做人成功。「所以我一定會比其他爸爸更疼小孩的!」心裡始終有著這樣的自信,覺得自己會有無限的愛可以給予我的孩子們。從雙胞胎出生的第一天,就以這樣滿懷正能量的姿態,擁抱他們的到來,迎向從此有他們參與的人生。然後,一天一天,越來越不開心了。已經預期會很累,但開始後比想像中累;已經預期會犧牲一些,但開始後犧牲得更多;已經預期會有溝通衝突,但開始後衝突比想像中更多⋯⋯然而那種「不開心」,並不是這些地方引起的。我以為我每天起床,準備好豐富的耐性,讓雙胞胎來磨;我以為不能影響寶寶,我一有情緒,就應該立刻拋到腦後;我以為我晚上睡不好,是因為雙胞胎輪流哭醒,要喝奶、換尿布。某一天,我終於了解自己錯在哪裡。一直以來,我都不是個會保護自己的人。或許是因為長期寫歌詞和創作,習慣把自己過往的傷痛翻出來,重新一次次體驗;又或許是因為專家說的,金牛座是環性人格,沒來由地忽悲忽喜;也或許是人類圖的情緒中心空白,讓我習慣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放空情緒,以至於終於能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抽屜裡已經累積了太多待處理的心情。於是,當負面情緒來襲時,我的心就像是個沒有堤防的台北盆地,讓海水盡情地湧進,淹沒整個城市。每天晚上睡覺前,我會不由自主地把可以擔心的事情翻出來擔心,然後越來越焦慮,最後撐不住的時候睜著眼關燈就寢。早上睜開眼,我會想著,時間不夠了、40 幾歲了,人生的待辦事項,今天能個別有什麼進度呢?然後帶著這種焦慮,展開一天的行程。抱著小孩的時候,我只知道想著「我不能讓負面能量影響我的寶寶們。」因此立刻就把負能量毫不處理地拋到腦後。然而它們並沒有落到地上,而是掛在我的背後,跟著我走了一整天,然後在我一個人的時候把我壓倒。奇妙。當體力耗盡時,我會知道要休息;當信用卡額度刷爆時,我會知道要停止消費;但是當負面情緒超過我能負荷時,我的反應卻總是「下意識地開放、甚至搜集更多負面情緒」。我不知道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但重點是我沒有好好檢討,也沒有好好處理。我在雨絲中走著,以為這些不起眼的毛毛蟲不會影響我,放任它們落在我的身上,慢慢滲入我的衣服,加入我的體重,然後拖慢我的腳步,拖累我的靈魂,直到我再也輕快不起來。而我原本就是這樣的人。只是從未發現。直到我成了爸爸、必須保護我的寶寶們,然後我才了解,我從未保護自己。謝謝,寶寶們。你們就像那天路邊的大樹,讓我發現透明的空中其實飄著雨絲,讓我知道,勇敢,並不是不怕淋濕,而是要先讓自己不淋濕。「晚上睡覺前不能生氣!如果不開心,想一件開心的事情入睡。」Check!「早上醒來不要想著沮喪的事!想想今天起碼可以做一件什麼開心的事。」Check!「抱著小孩的時候,想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沒關係,面對它、跟它說:『我現在在顧小孩,沒辦法跟你溝通;但我不會忘記你,我們晚點聊。』」Check!還沒有調整到完全ok 的狀態,但我好多了。當了父母之後,開始真正體會,這種偏心是怎樣自然發生的。也因此,不像年輕時那麼尖銳了。但身為「仙人掌命」,看著難養的花受到比較多關注,心裡的不平衡也是真的。by深白(本文摘自/我看你看我:從孩子眼裡,看見再一次成長的自己/三采文化)

一定要懂!看病大小事快拿筆抄

一定要懂!看病大小事快拿筆抄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應有的看病態度及準備事項:準備好紙和筆,這樣才能把醫生的叮囑、用藥方法記清楚。你的病歷記錄(例如:三年前在某某醫院動過直腸手術,直腸切除一部分,診斷是……等等)。你的家族病歷記錄(祖父有結腸癌、姨母有糖尿病、父親血壓高等等)。你對藥物或其他東西有沒有過敏。你的工作性質。現在有沒有服用任何藥?日常生活是否有壓力?壓力來自於經濟、婚姻、子女,還是其他?事先將任何你想問的問題寫下來,免得面對醫生一緊張,就都忘記了!如果醫生的指示你不甚明白,就再問清楚,攸關身體,所以千萬別不好意思開口請教。別耽誤醫生給你的寶貴時間,不要順便問你大舅子的心臟病該吃點什麼藥?如果你得到親朋告訴你的醫療方法,你也可以請醫生提供你最好的建議。自己若弄不清所以然,找個親友陪你去聽醫生說的是什麼。穿著方面該注意的事項為:無論要去看哪一科,請盡量穿著寬鬆、易穿脫的衣服,以利醫師為你做檢查。另外,飾品最好不要戴。另外,素顏最好,不要擦香水、塗口紅或化妝。細心的醫師能從你的氣色、皮膚狀況,發現一些疾病的典型徵兆。(本文摘自/一定要懂的就醫&住院醫療常識/原水文化)

聰明撇步 一起掌握喝水時機

聰明撇步 一起掌握喝水時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剛開始可能有許多人懷疑,海水如何變成我們的飲用水?就算取水、處理都不成問題,海水真的就沒有地表水易受污染、水質不穩定、礦物質成份組成不一等等缺點嗎?海洋深層水有很好的穩定性海洋水資源是取自於海平面200公尺以下的深層水。「潔淨」可說是海洋深層水的一大優越特點,舉凡表層海水可能會接觸到的人為污染源,比方工業排放的廢水,或是大自然氣候變遷造成的污染,比方颱風過境後的大量泥沙,經由河川沖刷入海,皆無法影響到200公尺以下的深層海洋。再者,這個與世隔絕的深度阻絕了空氣和陽光,植物也無法在這裡進行光合作用,各項條件像是溫度、鹽度等,皆可保持相當的穩定性;比如溫度,不但隨著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時淺層的陽光照射、波浪混溫等情況,都不會發生在深層的區域,長年維持在攝氏10度以下的低溫。幫助新陳代謝、促進腸胃蠕動、避免尿道發炎深層海水中所富含的礦物質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及無機營養鹽類,幾乎是淺層海水中的數倍到數十倍之多。主要元素如鈣、鎂、鉀、鈉等,微量元素如鋅、銅、硼、磷、硒等,總共多達七十幾種;尤其各項微量元素,在其他飲食中極難同時攝取到,然而在海洋深層水中,礦物質組成不但豐富完整,而且比例均衡。喝水也有聰明撇步:掌握喝水時機,水喝得多不如喝得巧。一天中有幾個時段,可說是喝水的黃金時機,若能好好把握,就能充份利用到水份可為身體帶來的各種好處,包括幫助新陳代謝、促進腸胃蠕動、避免尿道發炎或腎臟結石、排泄身體不要的廢物如尿酸等等,甚至還有助於減重!‧ 清晨第一杯/清晨起床時,空腹先喝杯水,可以補充睡眠時因新陳代謝而消耗、流失的水份,還可以促進身體的整體新陳代謝。同時,因為喝水刺激了腸胃蠕動,使大腸吸收水份,順利把前一晚堆積的廢物排出來,更可以使腸胃變年輕。對常受便秘所苦的人來說,也極有幫助。‧ 餐前來一杯/三餐進食前可先喝杯水,就像西餐在上主菜前通常會先上一道湯,是一樣的道理。餐前喝水可以先為進餐做好準備,潤滑腸胃等消化道,就是中醫所說的「養胃」。建議餐後至少間隔一小時再喝水。‧ 沐浴前與後/沐浴時體內水份會流失,尤其習慣泡澡者,水份流失更多,所以應該於沐浴前就先補充一些水份,於沐浴後再補充一些水份進來。許多人在沐浴後,會因水份的流失感到口渴,於是就大口猛灌水,但是這種喝水方式,對沐浴後心跳加速的心臟來說會造成負擔,就像在激烈運動後不宜馬上灌水,是一樣的道理。最好還是小口小口慢慢地喝,讓身體無負擔的補充水份。‧ 睡前一小時/睡前補充水份有幾個原因。其一,如前所述,睡眠中會因新陳代謝而消耗水份,若是從晚餐後到第二天起床前都沒補充任何水份,容易在第二天清晨因水份不足、血液過度濃稠而發生血栓的現象,引發心肌梗塞、栓塞型的腦中風。因此,在睡前一個小時喝杯水,能有效防止心血管、中風等疾病,對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痛風、結石或腎臟、尿道、膀胱等疾病的人也有幫助。‧ 喝純水的迷思/本以為飲用純水就解決了一切問題,然而一些不明症狀卻隨之無預警地出現,包括像是上海市的醫院,發現有些孩子無故地產生無力或脫髮的症狀;經醫生查詢,他們的家庭都飲用純水。此外,天津市的兒童醫院亦發現有肌肉、眼皮抽搐的兒童患者,並發現他們體內缺鉀、缺鈣,經查詢也是長期喝純水。故有專家認為,這是因為長期飲用純水,造成體內微量元素喪失,所導致的現象。(本文摘自/神秘的最後營養源:深海礦物質/如何出版社)

Menu